高支新编范本支撑体系及制作、安装要求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一、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一)柱模板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先浇捣柱砼,然后再绑扎梁板钢筋,梁板支模架与浇好并有足够强度的柱和原已做好的主体结构拉结牢固。
经有关部门对钢筋和模板支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捣梁板砼。
(二)浇筑时按梁中间向两端对称推进浇捣,由标高低的地方向标高高的地方推进。
事先根据浇捣砼的时间间隔和砼供应情况设计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搭设本方案提及的架子开始至砼施工完毕具备要求的强度前,该施工层下层支顶不允许拆除。
(三)根据本公司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决定采用承插型盘扣式模板支架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
(四)一般规定: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装板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
4、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5、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
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措施。
6、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五)立杆及其他杆件1、立杆间距不应大于1.2m;2、立杆接头应采用带专用外套管的立杆对接,外套管开口朝下;3、立杆的连接接头宜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在同步内;4、模板支撑架底层纵、横向水平杆应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不应超过550mm;5、水平杆的步距不得大于1.8m;6、模板支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650mm,且丝杆外露长度严禁超过3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长度不得少于200mm;可调托撑悬臂构造1—顶层水平杆;2—立杆;3—调节螺母;4—螺杆;5—可调托撑钢板7、模板支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扫地杆与低处水平杆拉通;8、当立杆需要加密时,非加密区立杆、水平杆应与加密区立杆、水平杆间距互为倍数;加密区水平杆应向非加密区延伸不少于2跨模板支架平面图1—立杆;2—水平杆;3—加密立杆;4—延伸水平杆;5—结构梁模板支架剖面图1—立杆;2—水平杆;3—可调托撑;4—轮盘扣(六)剪刀撑1、应采用有剪刀撑框架式支撑结构。
高大模板及支撑体系主要搭设方法及工艺流程

高大模板及支撑体系主要搭设方法及工艺流程一、施工准备(1)高大模板方案要求完成公司流程后需上报监理通过,在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后并修改后才可施工。
(2)支架搭设前,工程技术、安全负责人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对其进行技术和安全作业的书面交底。
(3)对钢管、杆件、构件、配件、加固件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4)高大模板支撑搭设前应按照方案进行放线,做出样板单元,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搭设过程中严禁集中超负荷堆放钢筋、机械设备及其他材料,防止物体坠落及支撑系统局部坍塌。
二、放线测量(1)模板放线时,应先清理好现场。
(2)首先用经纬仪根据施工图测出每条轴线,然后用墨线弹出梁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3)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引到模板安装位置,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4)用墨线弹出钢管立杆的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应准确。
三、模板制作(1)模板按配模图在模板加工场统一加工制作或者配制。
(2)模板制作好后,标记模板位置、型号尺寸和数量,经验收后,按规定要求分类堆放在施工平面布置图指定的场地内。
四、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装施工顺序放线→垫脚板/清理立杆位置→立杆→水平拉杆→接驳立杆→水平立杆至顶托→剪刀斜撑→纵向底枋→横向面枋→梁底模板→梁钢筋安装→梁侧板安装→楼板底模板安装。
五、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装(1)安装前,先在楼板上弹出钢管立杆的位置线。
安装时,按照墨线准确放置垫板、底座,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
(2)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支架安装时每搭完一步架后,应立即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以及杆件的步距、纵距和横距。
(4)剪刀撑必须与钢管立杆、水平杆同步搭设。
水平杆设于钢管立杆内侧,剪刀撑设于钢管立杆外侧,并用扣件与立杆连牢。
(5)连接钢管立杆的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模板支撑体系搭设规范

模板支撑体系搭设规范在搭建模板支撑体系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模板支撑体系搭设的规范,以供参考。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模板支撑体系的搭建目标和需求。
在进行规划之前,我们应该充分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明确支撑体系所要实现的功能和服务范围。
只有明确了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搭建,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冗余。
其次,对于模板支撑体系的架构设计,我们应该遵循标准化、模块化的原则。
合理的架构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维护性,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和耦合度。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系统的整体性和一致性,避免出现各模块之间的冲突和不兼容性。
在进行搭建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需要对系统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
此外,在搭建模板支撑体系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合理的设计和规范的实施可以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同时也为系统的后续扩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文档和培训体系,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在系统搭建完成后,需要及时编写相关的技术文档和用户手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也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系统。
综上所述,模板支撑体系的搭建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包括明确目标和需求、合理架构设计、严格技术规范、考虑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建立完善的文档和培训体系等方面。
只有严格遵循规范,才能够搭建出稳定、可靠的模板支撑体系,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
高支模板支撑体系制作安装要求规程

高支模板支撑体系制作安装要求规程高支模板支撑体系制作安装要求规程一、安装前检查1、梁板结构的尺寸、拼接方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杆件及连接件的数量是否充足。
2、梁板结构与地面的高度差以及地面的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
3、现场施工条件是否符合安装要求,包括工程地形、地貌、场地平整度等。
4、施工期间的隐患和存在的安全风险是否已经排除。
二、支撑和加固1、梁板结构的支撑必须牢固稳定,且满足承受所有荷载的能力。
2、支撑点位置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并且同一支撑应设置至少两个平行的支撑点。
3、支撑方式应该控制在两点式以上,通过预埋件、固定腰线杆件等方式实现。
4、支撑杆件、拉杆、地脚螺栓等配件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并满足预制件的尺寸规范。
5、支撑杆要平直,下垂度不大于预埋件埋入深度的0.2倍。
6、承重杆悬挂吊装时应保证平衡和垂直,并严格控制左右向的位移。
7、配合件中螺栓和钢筋的直径和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其抗弯强度不能小于承载力。
8、各种杆件在搭建过程中的采用数量和步距都必须符合规范。
9、必须定期检查支撑体系的安装情况,以确保其稳固性。
三、防止下沉和变形1、定期检查梁板结构的水平度,及时调整未正确放置的位置。
2、确保支撑点周围地面的沉降量必须小于6mm。
3、必须调整或更换支撑点位置或数量,以适应变形或下沉。
4、对于大范围变形或下沉,应及时采取加强措施,如增加支撑点、加强铅垂杆和腰线杆等。
5、反架和矫正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并进行相应的加固措施,如增加支撑点、加强钢筋。
6、支撑架设完毕后,应及时调整支撑点高度并加固,以防止下沉变形。
四、安全措施1、安装高支模板支撑体系的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关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操作知识。
2、施工队伍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误伤或重负压伤。
3、设备、材料等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并经过严格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设立安全警戒区,以保证现场施工的安全。
高支模板支撑体系及制作、安装要求

高支模板支撑体系及制作、安装要求什么是高支模板支撑体系高支模板支撑体系是一种以钢模板和钢管构成的支撑结构体系。
它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组装方便、拆卸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的支撑、混凝土浇筑和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支撑等场合。
高支模板支撑体系的制作要求钢模板的制作高支模板的钢模板是制作高支模板的一项主要工作。
制作高支模板的钢模板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钢板的材质在制作高支模板钢模板时要选择质优的钢板,以保证高支模板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一般选择Q235或Q345的优质钢板作为钢模板的材料。
2.钢板的尺寸高支模板使用的钢板一般为4、5、6mm厚的钢板。
钢板的尺寸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来选择,避免浪费。
3.钢板的开孔钢板上预留的孔洞是连接钢管的关键。
钢板的开孔应根据高支模板设计要求进行开孔,开孔尺寸和孔洞位置应符合高支模板的力学原理。
开孔时需要保证孔洞的精度,不能够出现打偏、打歪等情况。
钢管的制作高支模板支撑体系中钢管的直径一般为48、49、50mm,管壁厚度一般为2.5~3.5mm。
钢管的制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钢管的材质在制作高支模板支撑体系的钢管时要选择质优的钢管,以保证高支模板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一般选择Q235或Q345的优质钢管作为钢管的材料。
2.钢管的直径高支模板支撑体系中钢管的直径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来选择,避免浪费。
3.钢管的截面形状高支模板支撑体系中钢管的截面形状一般为方形或圆形。
方形截面的钢管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
圆形截面的钢管则具有更优秀的力学性能。
高支模板支撑体系的安装要求高支模板支撑体系的安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断面的垂直度在装配高支模板体系时必须保证钢管与钢模板的接触面彻底贴合,并且钢管的直线性越高越好,不能出现扭曲和变形等情况。
2.断面间的水平度高支模板支撑体系安装时,断面与断面之间的连接应该是水平的。
在连接过程中,注意力学配合,避免出现扭曲、松动等问题。
建筑工程及支撑体系安装一般规定范本

建筑工程及支撑体系安装一般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与依据1.1.1 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建筑工程及支撑体系的安装工作,确保施工安全,提高质量水平,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1.1.2 本规定的编制依据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标准、行业规范。
1.2 适用范围1.2.1 本规定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支撑体系安装,包括钢结构支撑、混凝土支撑、木结构支撑等。
1.2.2 本规定适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相关设计单位。
第二章施工准备2.1 施工组织设计2.1.1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报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
2.1.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包括施工步骤、工序安排、施工技术要求、施工设备和材料等内容。
2.1.3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要求合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
2.2 施工人员培训2.2.1 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施工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安全施工知识和技能。
2.2.2 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
2.2.3 施工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章施工过程3.1 施工现场管理3.1.1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3.1.2 施工现场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3.1.3 施工现场应实行足够的通风,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积聚。
3.2 施工设备的安装和使用3.2.1 施工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
3.2.2 施工设备应定期检查并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2.3 使用液压工具和机械设备时,应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3 施工材料的选择和验收3.3.1 施工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材料的选择和验收。
高支模板支撑体系及制作、安装要求(标准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高支模板支撑体系及制作、安装要求(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高支模板支撑体系及制作、安装要求(标准版)高支模板支撑体系及制作、安装要求提要: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根立杆接头不设在同一步内,相隔一根立杆的两个接头高度上错开距离不小于500mm,接头中心至主节点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精品源自请示高支模板支撑体系及制作、安装要求熟悉施工图纸,认真按图纸尺寸和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计算书的要求配制面板、横档、楞木、支柱、对拉螺栓等。
1、制作梁、板模按设计尺寸订制,边角细部及板模现场拼制。
木材上有节疤、缺口等弊病的部位,放在模板反面或截去,腐烂、变形严重的木材不得使用。
拼制时,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拼制板边要取直,接缝严密,拼缝不大于2mm,拼缝高低差不大于2mm。
拼制时须注意取料搭配,节约材料,拼制完分类堆放。
2、放线加强放线准确性,根据图纸尺寸,放好轴线和边线及控制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3、钢管支撑架安装立杆①⑤-⑦轴A、B、c轴线梁两侧立杆间距,梁底增设1根承重立杆,沿跨度方向间距;板底立杆纵向间距,横向间距。
(详见附图2:立杆平面布置图)②立杆下设置长度大于2跨,宽度为200mm,厚度50mm的木垫板。
(详见附图2:立杆平面布置图)③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根立杆接头不设在同一步内,相隔一根立杆的两个接头高度上错开距离不小于500mm,接头中心至主节点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模板及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模板及支撑体系施工方案(一)、技术要求1、拄梁板均采用夹板模,现场配制。
2、支撑形式采用ø48mm钢管支撑体系。
3、柱箍采用钢管扣件柱箍。
4、梁截面高度大于600mm应加设钢拉片。
5、柱模下端采用内定位法,防止柱模偏位。
6、底下墙板采用ø12对拉止水螺栓及1.5mm厚的钢拉片。
(二)、施工方法1、搭设支撑排架前应对梁部位,再次进行地基夯实处理,并平整支撑点的地面。
2、支撑排架,支承点在柱基承台上部时,人工夯压短钢管,直接设在承台上,中间部位则夯实后铺设50mm厚木板,木板应支设平稳坚实,不得架空施工。
3、钢管支撑排架的立杆,间距为800х800mm,基础梁部位直接支撑在低圈梁上,在地圈梁上标高部位设置纵横各一道扫地杆,纵横方向均需连接在同一水平杆高上。
4、排架搭设成形后,加设剪刀撑,其方位的角度为45゜∽60゜在主梁部位必须加设一道剪刀撑,其余每3.2m(即四个立杆间距)设置一道。
剪刀撑的支撑点应设置在柱基承台或地圈梁上,立杆和水平横杆必须扣件牢固。
5、梁底板下部小横杆应加扣件。
6、梁底板模应起拱高度不小于尽跨的3‰。
7、梁面高度尺寸大于0.6m的均采用1.2mm厚钢拉片进行加固。
8、梁侧模加固除采用小立杆加斜撑杆加固法斜杆角度为45゜左右,扣紧撑牢,柱横采用钢管扣件柱箍加固,间距为500mm.9、钢模板接缝,梁模的侧模和底模采用连接角模固定,钢模板之间接缝用回形卡连接。
10、钢模板的接缝位置柱模板:模板的长度方向沿柱高布置,模缝上下错开不少于模板长度的1/3长度,竖缝垂直。
梁模板:钢模的长度方向顺着梁的长方向横缝与连接角度模错开,不少于模板长度的1/3长度,梁的侧模的横缝应水平同一条线,竖缝错开,也同样不少于1/3模板长度,侧模最后一排模板与底模的接缝错开不少于1/3模板长度。
11、根据施工图纸,对模板进行组配,如有不合模数的,则采用木条镶填,不得镶填在梁柱的节点上,柱下部设置,设置清扫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3336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高支新编范本支撑体系
及制作、安装要求
高支新编范本支撑体系及制作、安
装要求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高支模板支撑体系及制作、安装要求提要:立杆
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根立杆接头不设在同
一步内,相隔一根立杆的两个接头高度上错开距离不
小于500mm,接头中心至主节点距离不大于步距的
1/3
精品源自请示
高支模板支撑体系及制作、安装要求
熟悉施工图纸,认真按图纸尺寸和模板支撑系统
设计计算书的要求配制面板、横档、楞木、支柱、对
拉螺栓等。
1、制作
梁、板模按设计尺寸订制,边角细部及板模现场拼制。
木材上有节疤、缺口等弊病的部位,放在模板反面或截去,腐烂、变形严重的木材不得使用。
拼制时,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拼制板边要取直,接缝严密,拼缝不大于2mm,拼缝高低差不大于2mm。
拼制时须注意取料搭配,节约材料,拼制完分类堆放。
2、放线
加强放线准确性,根据图纸尺寸,放好轴线和边线及控制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3、钢管支撑架安装
立杆
①⑤-⑦轴A、B、c轴线梁两侧立杆间距,梁底增设1根承重立杆,沿跨度方向间距;板底立杆纵向间距,横向间距。
(详见附图2:立杆平面布置图)
②立杆下设置长度大于2跨,宽度为200mm,厚度50mm的木垫板。
(详见附图2:立杆平面布置图)
③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根立杆接头不设在同一步内,相隔一根立杆的两个接头高度上错开距离不小于500mm,接头中心至主节点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④上下层立杆中心线在同一铅垂线上,中心偏移不超过50mm。
⑤立杆垂直度偏差按1/500H(H为架体总高度),且最大偏差不得大于50mm。
水平拉杆
纵横向扫地杆、水平拉杆连续设置。
扫地杆距地200㎜。
水平拉杆由下往上按间距控制步距。
(详见附图3:支撑体系剖面图)
剪刀撑
①设置纵横、竖向剪刀撑,支撑四周及中间每隔4排立杆设置纵横竖向剪刀撑。
②本支撑架高度为6m,为确保架体稳定,在中部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③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与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0mm;剪刀撑斜杆的接头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用两个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
④竖向剪刀撑设置角度在45℃~60℃之间,上下顶紧,由顶至底连续设置。
(详附图3)
除了对支撑架有竖向荷载外,还有水平荷载,为了消除该水平荷载对架体稳定性的影响,架体采用格构式与四周已浇灌完砼的框架连接稳固,从扫地杆开始,在与结构板面相交位置进行刚性加固,以提高支撑架体整体稳定性。
4、框架梁模板安装
梁底采用顶托支撑,托梁用100×100mm方木,顶托可调部分自由高度≤200mm。
根据轴线安装梁底模板,梁侧模板制作就根据梁高板厚来制作安装。
钢管支撑底部铺设200mm×50mm杉木垫板。
铺模板时从四周铺起,中间收口。
角边模板通线钉固。
主梁起拱高度考虑受混凝土结构的弹性变形、模板架体的微间隙沉降、架体变形等因素,综合确定梁
模板起拱矢高按3∕1000跨度。
楼面模板铺完后,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底板面清扫干净。
5、楼面模板安装
(1)先安装牵杆和楞木,拉通线调整水平和标高。
(2)铺楼面板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铺完后检查和调整板面标高,进行支撑加固。
(3)修补板缝,清扫板面。
6、模板安装尺寸偏差要求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