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2019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ppt课件.

2、真理是有条件的——定义
5、分配方式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原因,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情 况下,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现在我们又提出要“兼 顾效率与公平”,对吗?这说明真理具有什么特点?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有时间、历史限制
3、真理是具体的——定义
6、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何理解?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真理是客观的;理解真理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 性。
2、能力目标: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起求知的欲望,学会在 现实生活中正确区分真理与谬误,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 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追求真理的信 念。
【学习重点、难点】 (1)真理及其客观性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对照基础梳理
你认为本框题需要掌握几个问题
1、什么是真理? 2、真理的特点 3、人的认识为什么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 升性及方法论要求?
对这些问题大家都能理解了吗?
【理论探究】
1、真理是有用的,有用即真理?圣人之言、领袖之话就是真理? 被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你同意上述观点吗?在人们对事物的认 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 ?
有用即真理? 有用不一定是真理,关键看是不是符合客观事实。
一、什么是真理
真理: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区分认识、真理、谬误
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正确 错误
真理
谬误
二、真理的特点
3、面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真理只有一个吗?真理面前人人平 等吗?这表明真理具有什么特点?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ppt课件

指主观认识符 合当地的实际
指主观认识符合 当时的实际.
25
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 来说,离开这一特定的过程,真理 就会变成谬误。
【提示】
这里的特定过程从时间上讲,即 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事物发展过程中 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
26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 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 在20世纪60年代,一 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十 年浩劫中又打出“造 反有理”,要造人民 政权的反,造社会主 义的反。
真理
谬误
(3)真理是具体的。
要在具体的历史范畴来判别某个观点是真理还是
谬误。
24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 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 理论
前苏联的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的 社会主义革命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 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是人脑对客观 事物的反映, 相对于实践而 言
人们对客观 事物及其发 展规律的正 确反映
科学理论是将 真理性的认识 系统化,形成 一定的理论体 系
性 质
属于主观范畴, 属于主观范畴,
有正确和错误 有正确和错误
之分
之分
真理是客观 的、正确的
属于主观范畴, 是正确的
联系 形式上主观,内容上客观;都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8
2、认识具有无限性
(1)原因
①认识的对象 (物质世界) 无限变化
(人类)
②认识的主体
世代延续
(实践)
③认识的基础
不断发展
39
(2)含义:
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提示:
2019年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请同学们务必背熟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这 辩 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证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 唯 世界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重 物 视精神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论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这要求我 部 们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分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
上述材料体现了《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 真理的历程”中的哪些道理?
参考答案:
(1)对于治理沙漠、化害为利,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这体现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中国科学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沙产业 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体现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地震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并无规律可循
D.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到地震 的发生
4、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
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这些特点告诉我们应
该
①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②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在实践中否定和推翻真理
④在实践中改变和动摇真理
结论:不存在终极真理,真理永不止步, 不断向前发展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 一个过程原理
方法论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 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意识、认识、真理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论。 2.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认识论。 3.真理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联系: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对PM2.5认识的变化过程体现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PPT 38页)

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B.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
容 C.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D.真理与人的阶级地位毫无关系
2021/7/4
28
3.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
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
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这表明真理
具有:
(
)
A.客观性和绝对性
2021/7/4
4
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理论):实践是认 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 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 归宿;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认识、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促进作用,错误认识、非科学 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 社会实践;又要重视真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 【错误倾向】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2021/7/4
18
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 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 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 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 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 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 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 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 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2021/7/4
33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 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 ”、“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 漫长过程。回答。
8、(2008山东卷2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 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B.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
容 C.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D.真理与人的阶级地位毫无关系
2021/7/4
28
3.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
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
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这表明真理
具有:
(
)
A.客观性和绝对性
2021/7/4
4
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理论):实践是认 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 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 归宿;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认识、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促进作用,错误认识、非科学 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 社会实践;又要重视真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 【错误倾向】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2021/7/4
18
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 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 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 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 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 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 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 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 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2021/7/4
33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 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 ”、“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 漫长过程。回答。
8、(2008山东卷2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 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最新2019-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PPT课件

核心要点解析
-8-
1234
3.“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 于现实。”这表明( )
A.真理是有条件的 B.真理是不确定的 C.真理是客观的 D.真理是主观的 答案:A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学习目标导引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解析
-9-
1234
4.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只是因为它是和谬误 以及虚伪对立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学习目标导引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解析
-6-
1234
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最基本的属 性是( )
A.条件性 B.相对性 C.具体性 D.客观性 答案:D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学习目标导引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解析
-7-
1234
2.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
学习目标导引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解析
-13-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自主思考 即学即练
2.在真理与谬误的相互关系中认识和发展真理 (1)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则是 主观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真理是客观的,在真理面前人人 平等。 (2)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 ①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谬误。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 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 会变成谬误;真理又是具体的,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 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 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PPT课件

1)真理是客观的,不受人意志(权力、地位、 功绩等)影响 2) 由于立场、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差异、人们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其中只 有一种认识是正确的:真理的唯一性
结论:真理内容是客观谷物播种完毕,天上下起了大雨, 这雨对谷物有益吗? 当已经积涝成灾,天还下倾盆大雨,这 雨对庄稼是有益的吗? 真理是客观的,但是真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当时的意义是不管是怎样的所有制形式只要 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都应该拿来用!不管什 么样的手段只要能促进经济发展都应拿来用!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但 在提倡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第一,“黑猫白猫论”轻过程,重结果。 第二,“黑猫白猫论”不利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第三,“黑猫白猫论”对教育发展也会产生负面影 响,导致唯分数论
含义: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度 水的沸点是100度 氢气遇到氧气会爆炸
【提示】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一 领域、某一层面的正确认识。
含义: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 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 的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指主观认识符合 当地的实际 指主观认识符合 当时的实际
观点一:月亮是相当久远史前人类造出来的 错
观点二: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也是离地球最 近的天体 观点三: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 空气、昼夜温差极大、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 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
1)、认识是人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认 识
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谬误 真理
2)、真理的含义
真理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真理?
结论:真理内容是客观谷物播种完毕,天上下起了大雨, 这雨对谷物有益吗? 当已经积涝成灾,天还下倾盆大雨,这 雨对庄稼是有益的吗? 真理是客观的,但是真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当时的意义是不管是怎样的所有制形式只要 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都应该拿来用!不管什 么样的手段只要能促进经济发展都应拿来用!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但 在提倡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第一,“黑猫白猫论”轻过程,重结果。 第二,“黑猫白猫论”不利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第三,“黑猫白猫论”对教育发展也会产生负面影 响,导致唯分数论
含义: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度 水的沸点是100度 氢气遇到氧气会爆炸
【提示】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一 领域、某一层面的正确认识。
含义: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 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 的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指主观认识符合 当地的实际 指主观认识符合 当时的实际
观点一:月亮是相当久远史前人类造出来的 错
观点二: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也是离地球最 近的天体 观点三: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 空气、昼夜温差极大、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 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
1)、认识是人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认 识
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谬误 真理
2)、真理的含义
真理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真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PPT课件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 更要与真理为友。
——哈佛校训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吗? 研究“血型”有什么用?
人的血型是由父母的基因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 终生不会改变。
人的血型决定其性格和命运。
血型可以分为A、B、O、AB四种。
2005年,台湾学者调查了2681人,对血型性格进行对比,没发 现存在联系。血型和性格无关,和学业成绩、身材肥胖程度也无关。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 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毛泽东”
日本的幼儿园实验
我们能否得出结论:血型和性格既有关也无关!
一、什么是“真理” ?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 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在后来的研究中,人们又发现除了ABO血型外,另外还有Rh阴 性血型、P型血、ab型血和D缺失型血等极为稀少的10余种血型系统。
随随着着医医学学科科学学的的发发展展,,对对于于血血型型的的认认识识也也越越来来越越深深刻刻。。如严红格细的 胞说已 ,发人现类有血型20有多种数血十型亿系 种统之,多不。同的血型抗原就有400多种。白细胞
更抗复 原杂和,与现仅其在本他已身组就织经有细彻胞8底个共系认有统识的近人抗2原0的种,“血其血型中抗型与原”其,他了此组吗外织还?细有胞红共细有胞的血抗型 原就已检人出类14能8个掌。握血小“板血有型特”异的性抗秘原密7个吗系?统,内又有10多种抗 原在, 60另0种外以认还上识有。2的0多对种象血是清无蛋白限、变血化清的酶以及30多种抗原种类,共计
掌握血型可以更好地治病救人。
血型对于减肥塑形有重要作用。 ……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 更要与真理为友。
——哈佛校训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吗? 研究“血型”有什么用?
人的血型是由父母的基因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 终生不会改变。
人的血型决定其性格和命运。
血型可以分为A、B、O、AB四种。
2005年,台湾学者调查了2681人,对血型性格进行对比,没发 现存在联系。血型和性格无关,和学业成绩、身材肥胖程度也无关。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 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毛泽东”
日本的幼儿园实验
我们能否得出结论:血型和性格既有关也无关!
一、什么是“真理” ?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 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在后来的研究中,人们又发现除了ABO血型外,另外还有Rh阴 性血型、P型血、ab型血和D缺失型血等极为稀少的10余种血型系统。
随随着着医医学学科科学学的的发发展展,,对对于于血血型型的的认认识识也也越越来来越越深深刻刻。。如严红格细的 胞说已 ,发人现类有血型20有多种数血十型亿系 种统之,多不。同的血型抗原就有400多种。白细胞
更抗复 原杂和,与现仅其在本他已身组就织经有细彻胞8底个共系认有统识的近人抗2原0的种,“血其血型中抗型与原”其,他了此组吗外织还?细有胞红共细有胞的血抗型 原就已检人出类14能8个掌。握血小“板血有型特”异的性抗秘原密7个吗系?统,内又有10多种抗 原在, 60另0种外以认还上识有。2的0多对种象血是清无蛋白限、变血化清的酶以及30多种抗原种类,共计
掌握血型可以更好地治病救人。
血型对于减肥塑形有重要作用。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ppt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 过程,这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实践中认 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易错易混点:
误区五:真理只有一个。 正确表述:真理只有一个,是指对于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只有 一个正确的认识。但是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它在发 展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 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所以,不能 笼统地说真理只有一个。 误区六:真理是客观的,不具有主观性。 正确表述: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表现在一是真理的内 容是客观的,二是真理的检验标准具有客观性。但是真理是 人们对客观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作为一种认识,它的形式 是主观的。 误区七: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 。 正确表述:一次完整的认识过程结束了,并不等于人类的认识 到此结束了,人类认识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发展。
DDT在半个多世纪里的沉浮说明了什么?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是什么: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 “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为什么: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主体来看,会受到受各种条件制约;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
对DDT的认识在半个多世纪里的沉浮之后 的低调复出,是否宣告对该问题的终结?
德国数学家黎曼(1826— —1866)提出:在球形凸 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 于180度。
思考: 1、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 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 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提示】这里的条件和范围从空间上讲,即任 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层面的 正确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它是一
× 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C 1、真理是客观的,就是说( )
A、真理是一种物质 B、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C、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D、真理与谬误是有区别的
3、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是谁发现了真理 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表明 A.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B.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C.真理就是科学理论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的含义 真理的特征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下列观点都是真理吗?为什么? 1、上帝创造了人 2、发展是硬道理 3、供求影响价格
认识:主体对客体(客观对象)的能动的反映。
真理
谬误
真理: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 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视沙漠为害,是资源的“荒地”。
如何治理沙漠、化害为利?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 许多有益的经验。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认为,“沙漠是 资源”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利用阳光,通过生 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对接市场”的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 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 少企业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广袤无垠的沙漠,利用沙漠资源创造 经济效益,使被动的治沙转变成主动的沙漠生态构建。随着实践 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沙漠是可以 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1976年发射的宇宙 飞船在火星表面着陆 ,在火星土壤中发现 了奇特的化学元素, 1996年美国宇航局的 “火星全球调查者号 ” 发射,并让科学家 们意识到火星表面下 可能有水。
目前,美国的 两个火星探测 器仍在火星轨 道工作;另外 ,欧洲发射 了 “火星快车” 探测器。
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会发展吗? 为什么?
1969年7月21日, “阿波罗11号” 实现了人类登 月之梦
思考:人类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一个怎么样
的过程?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①、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还受到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 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②、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 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单项选择题
7、“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 样有价值。只是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 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 什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 B)
A、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 相伴而行 C、要成功必须失败 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无限变化
认识的主体(人类) ——世代延续 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
人类认 识无限 发展
虽然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 但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3、 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 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C、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是真理
单项选择题
6、印度洋海啸波及东南亚10多个国家,引发巨大
A 灾难,但目前,人们还不能进行准确的预测(
) A.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能力是 有限的,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认识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地震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并无规律可循 D.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到地震的 发生
《两小儿辩日》
真理具有客观性,那 么为什么对于同一个确定 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 会存在不同的真理吗?
超短裙“风波” 某大学某年特别风行超短裙,而且一个比一个穿的短, 学校领导见了认为极不雅观,贴出布告欲严厉禁止。谁知 ,布告一帖出,就掀起轩然大波。
最先作出反映的是中文系女生,她们在宣传栏和报眼位置 写了一首打油诗:“几千师生齐争吵,只因裙子太短小, 具体情况怎么样,宣传栏内有报道。”
“老婆婆,你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晴天,你小女儿的鞋店
前门庭若市;雨天上街的行人又都往你大女儿的伞铺里跑。这
样不是就不苦了吗?”老婆婆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便听从他的
劝告。从此,天天笑得合不拢嘴,哭泣婆变成了笑婆。
说明离开一定的条件,不好判断一种认识是 不是真理。真理是有条件的。
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②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 —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火星,是太阳 系第四颗大行星 ,从地球上望去 ,火星犹如一个 巨大的火球。人 类对这个红色星 球充满了巨大的 好奇和无限的遐 思……
三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关 于火星明确的记载。(古人 用肉眼观察火星运转)
1965年美国的宇宙飞船拍摄 照片显示火星表面是一片坑 坑洼洼的贫瘠荒地。1969年 美国同时派两艘飞船去探测 火星.拍下了100多张照片, 并对火星上的大气及其表面 进行了分析。
德国诗人莱辛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月球的复 杂多变
材料一: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
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
它们称为“海 ”。而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具球体的实背践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立。场观
水平限制
点
材料二:中世纪欧洲神学思想处于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推崇
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 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 —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 认识具有反复性
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知 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 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
追求真 理是一 个过程
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
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 理
(实践是动力: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知识结构
求 人的认识从
索 真
何而来 (实践观)
理
的 在实践中追 历 求和发展真 程理
(真理观)
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作用) 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
区分?
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
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 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 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 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客观性
美术系写道:“维纳斯证明适度的缺少会更加美丽。”
法律系写道:“法律禁止的只是原告由超短裙萌发的邪念, 而非被告穿的超短裙。”
生物系写道:“人与猩猩的根本区别不是裙子的长短,而 是看见长裙与短裙能否作出不同的想象。”
为什么不同专业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提法?
对同一事物的
认识为何会有
真理和谬误的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
(3)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创造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4)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科学开发利用
探究一:你认为哪些认识是真理的?为什么?
真理: 观点二:月球是地球的伴星和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观点三: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 大、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
①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②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①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②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真理”是客观的, 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
为转移。
方法论: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思考: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
古时候,有个老婆婆总是不停地在一座庙跟前哭泣,睛天 哭,雨天也哭。人们都叫她哭婆。
一天,有个老和尚问她:“老人家,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 心?”老婆婆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伞,小女儿卖布 鞋。天晴的时候,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下雨天的时候,又 没有人去买小女儿的布鞋。她们挣不到钱,可怎么生活呀!一 想到这些我就难过。人呀,怎么这么难?”说完,又悲悲怯怯 地哭了起来。
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2、多数人的意见就是真理。 × 3、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
4、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过从 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两次反复
就能完成。 ×
5、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有适用条件和范围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有时间、历史限制
3、“农村包围城市”
有具体国情限制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 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 理论
前苏联的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的 社会主义革命
要使主观符合当地的客观——主客观具体的统一
“造反有理”这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在?中国人民身受帝国 在20世纪60年代,
神学,认为上帝创造了地球、月亮等万事万物,“君权神授”
材料三:中国古代老百姓每逢月食非常害怕,“天狗食月”
一说盛行……
知识水
平有限 探究: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为什么早期人类对月球的
正确认识如此匮乏?
× 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C 1、真理是客观的,就是说( )
A、真理是一种物质 B、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C、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D、真理与谬误是有区别的
3、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是谁发现了真理 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表明 A.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B.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C.真理就是科学理论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的含义 真理的特征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下列观点都是真理吗?为什么? 1、上帝创造了人 2、发展是硬道理 3、供求影响价格
认识:主体对客体(客观对象)的能动的反映。
真理
谬误
真理: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 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视沙漠为害,是资源的“荒地”。
如何治理沙漠、化害为利?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 许多有益的经验。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认为,“沙漠是 资源”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利用阳光,通过生 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对接市场”的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 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 少企业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广袤无垠的沙漠,利用沙漠资源创造 经济效益,使被动的治沙转变成主动的沙漠生态构建。随着实践 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沙漠是可以 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1976年发射的宇宙 飞船在火星表面着陆 ,在火星土壤中发现 了奇特的化学元素, 1996年美国宇航局的 “火星全球调查者号 ” 发射,并让科学家 们意识到火星表面下 可能有水。
目前,美国的 两个火星探测 器仍在火星轨 道工作;另外 ,欧洲发射 了 “火星快车” 探测器。
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会发展吗? 为什么?
1969年7月21日, “阿波罗11号” 实现了人类登 月之梦
思考:人类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一个怎么样
的过程?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①、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还受到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 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②、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 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单项选择题
7、“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 样有价值。只是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 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 什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 B)
A、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 相伴而行 C、要成功必须失败 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无限变化
认识的主体(人类) ——世代延续 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
人类认 识无限 发展
虽然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 但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3、 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 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C、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是真理
单项选择题
6、印度洋海啸波及东南亚10多个国家,引发巨大
A 灾难,但目前,人们还不能进行准确的预测(
) A.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能力是 有限的,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认识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地震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并无规律可循 D.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到地震的 发生
《两小儿辩日》
真理具有客观性,那 么为什么对于同一个确定 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 会存在不同的真理吗?
超短裙“风波” 某大学某年特别风行超短裙,而且一个比一个穿的短, 学校领导见了认为极不雅观,贴出布告欲严厉禁止。谁知 ,布告一帖出,就掀起轩然大波。
最先作出反映的是中文系女生,她们在宣传栏和报眼位置 写了一首打油诗:“几千师生齐争吵,只因裙子太短小, 具体情况怎么样,宣传栏内有报道。”
“老婆婆,你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晴天,你小女儿的鞋店
前门庭若市;雨天上街的行人又都往你大女儿的伞铺里跑。这
样不是就不苦了吗?”老婆婆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便听从他的
劝告。从此,天天笑得合不拢嘴,哭泣婆变成了笑婆。
说明离开一定的条件,不好判断一种认识是 不是真理。真理是有条件的。
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②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 —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火星,是太阳 系第四颗大行星 ,从地球上望去 ,火星犹如一个 巨大的火球。人 类对这个红色星 球充满了巨大的 好奇和无限的遐 思……
三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关 于火星明确的记载。(古人 用肉眼观察火星运转)
1965年美国的宇宙飞船拍摄 照片显示火星表面是一片坑 坑洼洼的贫瘠荒地。1969年 美国同时派两艘飞船去探测 火星.拍下了100多张照片, 并对火星上的大气及其表面 进行了分析。
德国诗人莱辛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月球的复 杂多变
材料一: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
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
它们称为“海 ”。而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具球体的实背践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立。场观
水平限制
点
材料二:中世纪欧洲神学思想处于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推崇
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 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 —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 认识具有反复性
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知 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 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
追求真 理是一 个过程
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
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 理
(实践是动力: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知识结构
求 人的认识从
索 真
何而来 (实践观)
理
的 在实践中追 历 求和发展真 程理
(真理观)
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作用) 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
区分?
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
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 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 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 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客观性
美术系写道:“维纳斯证明适度的缺少会更加美丽。”
法律系写道:“法律禁止的只是原告由超短裙萌发的邪念, 而非被告穿的超短裙。”
生物系写道:“人与猩猩的根本区别不是裙子的长短,而 是看见长裙与短裙能否作出不同的想象。”
为什么不同专业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提法?
对同一事物的
认识为何会有
真理和谬误的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
(3)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创造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4)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科学开发利用
探究一:你认为哪些认识是真理的?为什么?
真理: 观点二:月球是地球的伴星和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观点三: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 大、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
①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②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①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②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真理”是客观的, 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
为转移。
方法论: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思考: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
古时候,有个老婆婆总是不停地在一座庙跟前哭泣,睛天 哭,雨天也哭。人们都叫她哭婆。
一天,有个老和尚问她:“老人家,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 心?”老婆婆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伞,小女儿卖布 鞋。天晴的时候,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下雨天的时候,又 没有人去买小女儿的布鞋。她们挣不到钱,可怎么生活呀!一 想到这些我就难过。人呀,怎么这么难?”说完,又悲悲怯怯 地哭了起来。
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2、多数人的意见就是真理。 × 3、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
4、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过从 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两次反复
就能完成。 ×
5、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有适用条件和范围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有时间、历史限制
3、“农村包围城市”
有具体国情限制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 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 理论
前苏联的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的 社会主义革命
要使主观符合当地的客观——主客观具体的统一
“造反有理”这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在?中国人民身受帝国 在20世纪60年代,
神学,认为上帝创造了地球、月亮等万事万物,“君权神授”
材料三:中国古代老百姓每逢月食非常害怕,“天狗食月”
一说盛行……
知识水
平有限 探究: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为什么早期人类对月球的
正确认识如此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