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梳理--西游记)

合集下载

西游记必背知识点

西游记必背知识点

西游记必背知识点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必背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故事梗概:《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历尽艰辛,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

2. 人物形象:孙悟空,机智勇敢,本领高强,有着反抗精神;猪八戒,能吃苦耐劳,但有时贪财好色;沙僧,忠厚老实,勤勤恳恳;白龙马,勇敢忠诚,能忍负重。

3. 主题思想:《西游记》通过描绘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曲折历程,表达了人类对于克服困难、追求真理、勇敢进取的精神品质的赞扬,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缺陷。

4. 艺术特色:《西游记》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叙述语言,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将现实与奇幻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品还通过幽默和诙谐的语言,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和情感。

5. 文学影响:《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文学、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独特的想象力和表现手法,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并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影响。

6. 名段名句:例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女儿国”等经典段落,以及“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三徒弟”等脍炙人口的语句。

以上是《西游记》的一些必背知识点,对于深入理解这部文学经典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一部神话传说小说。

该作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幅宏大而奇幻的仙侠世界。

以下是对《西游记》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供读者参考。

一、故事背景与概述《西游记》的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历尽千辛万苦前往西天取经的传奇历险。

四位主要角色分别是唐僧(真名叫玄奘),孙悟空(猴王齐天大圣),猪八戒(天蓬元帅),沙僧(悟净)。

二、主要人物介绍1. 唐僧:真名叫玄奘,为唐朝皇室后裔,凭借着自身的悟性和热爱信仰而成为一位高僧。

他身怀佛法,受命西天取经,是故事中的领导者和主角。

2. 孙悟空:猴王齐天大圣,天地造化之灵,拥有变化多端的神通和千般本领。

因调皮捣蛋而被玉帝驱逐出天宫,后来受唐僧委托,成为唐僧师徒团队的护法使者。

3. 猪八戒:天蓬元帅,本名悟能,曾是天宫天蓬元帅,因胡作非为而被罚下凡尘化身为猪形。

他是文武双全的角色,同时也是捣乱者和吃货,负责保护三藏师父。

4. 沙僧:本名悟净,原是流沙河妖,因行善积德被封为沙僧。

他个性刚正,体格高大,擅长扛鼎,是唐僧一行的力量支持。

三、主要故事情节1. 拜师和悟道:孙悟空拜唐僧为师,修炼成为斗战胜佛,脱离佛门恶事。

猪八戒和沙僧也随后加入唐僧团队。

2. 九九八十一难:唐僧师徒四人历经重重艰险,遇到了各种妖魔鬼怪,如牛魔王、红孩儿、铁扇公主等,但最终都被孙悟空和师兄弟们所解决。

3. 大闹天宫:孙悟空因得罪天宫而引发一系列神仙之间的争斗,最终被佛祖如来收服,获得了表字“齐天大圣”,并被任命为唐僧西行路上的护法使者。

4. 结伴取经:师徒四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却始终坚持前行,相互合作,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5. 授经道:在西天取得真经后,唐僧举办诵经大会,将经书广传,为人间开启了佛教盛世。

四、主题思想与文化内涵1. 佛教思想:整部小说贯穿了佛教对修行者的要求和对人性的思考,强调了佛教中的救度众生的核心理念。

名著导读西游记

名著导读西游记

4、阅读感受: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三、中考题型汇编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3、《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

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例: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宫。

或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如三打白骨精4、选择《西游记》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结合社会生活,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

参考示例:我喜欢孙悟空。

因为他明辨是非,嫉恶如仇,是正义、智慧、勇敢的化身(人物性格)。

今天,能有孙悟空这样的人来执法,社会就会多一些公正(联系社会生活)。

5、“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

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示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的讲信义。

6、某校初三(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

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

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

(答案不惟一,反驳有针对性,扣住“固执己见”、“人妖不辨”,言之有理即可)7、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西游记》知识点梳理

《西游记》知识点梳理

名著复习——《西游记》知识点整理一、填空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浪漫主义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是全书的精华部分;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10.“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

(完整版)名著导读《西游记》

(完整版)名著导读《西游记》

名著导读《西游记》《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1、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2、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包括“唐僧出世”、“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王八冥”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由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经典故事:(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8)火烧盘丝洞(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3、推荐理由:①善于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人胜,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孙悟空、猪八戒形象鲜明、栩栩如生;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丰富奇特的夸张。

4、人物—典型情节—性格特征:★孙悟空:他由仙石化成,手持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够72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公里。

他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了49天,反到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

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典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

性格特征——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

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身上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由、勇于反抗、敢作敢为的战斗精神;在"西天取经"中,孙悟空身上双表现出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积极进取、永不妥协的理想主义精神。

名著阅读《西游记》考点梳理与练习(含答案)

名著阅读《西游记》考点梳理与练习(含答案)

七上名著阅读《西游记》一、知识梳理【作者简介】吴承恩,明朝著名小说家,【内容简介】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

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作品主题】《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章回体神魔小说,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小说赞扬了孙悟空师徒四人不畏艰险和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以及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寄托了作者关于社会与人生的理想。

【艺术特色】《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幻,一是趣。

《西游记》的艺术想象奇特,丰富、大胆,在古今小说作品中罕有其匹的。

孙悟空活动的世界近于童话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丰富多彩。

浪漫的幻想,源于现实生活,在奇幻的描写中折射出世态人情。

除了它的奇异想象,就要数它的趣味了。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可以说是趣味性和娱乐性最强的一部作品。

虽然取经路上尽是险山恶水,妖精魔怪层出不穷,充满刀光剑影,孙悟空的胜利也来之不易,但读者的阅读感受总是轻松的,充满愉悦而一点没有紧张感和沉重感。

【人物辨识】【取经路线】【内容导图】【情节辨识】斗金角、银角大王(第三十二至三十五回):平顶山莲花洞中有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两妖。

金角大王说吃了唐僧肉可以延寿长生,银角大王便携唐僧师徒图像,领小妖上山巡逻,正巧遇上巡山的八戒,有小妖认出了他,双方打了二十回合仍不分胜负。

最后妖怪一拥而上,八戒寡不敌众,败逃中被萝藤绊了个踉跄,被一群小妖擒进洞去。

孙悟空的三次离开二、基础巩固练(一)填空题1.《西游记》,长篇,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的事件。

八年级下册名著阅读《西游记》最全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下册名著阅读《西游记》最全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下册名著阅读《西游记》最全知识点梳理1. 《西游记》简介《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

该书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邪恶和的教义。

作品融合神话、寓言、讽刺等多种元素,内容丰富多样。

2. 主要人物2.1 唐僧- 唐僧是取经团队的领导者,也是故事的主角之一。

- 他是个仁慈、聪明、勇敢的人,具有顽强的毅力和圣洁的品德。

- 唐僧代表了善良、智慧和正义的一面。

2.2 孙悟空- 孙悟空是取经团队的重要成员,也是故事的主角之一。

- 他天生神力,擅长变化和斗法。

- 孙悟空具有顽皮、机智、勇敢的性格,但也有时顽劣和傲慢。

- 孙悟空代表了个人英雄主义和对抗邪恶势力的力量。

2.3 猪八戒- 猪八戒是取经团队的成员之一,也是故事的主角之一。

- 他原是天宫的天蓬元帅,因犯错被贬下凡尘。

- 猪八戒贪吃、懒惰、糊涂,但又善良可爱。

- 猪八戒代表了人性的弱点和需要不断反思的一面。

2.4 沙悟净- 沙悟净是取经团队的成员之一,也是故事的主角之一。

- 他原是天宫的天蓬元帅,因犯错被贬下凡尘。

- 沙悟净沉默寡言,忠诚、勇敢。

- 沙悟净代表了默默无闻的智慧和为人师表的品质。

3. 故事梗概《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魔取经的故事。

他们在路上遇到了各种妖魔鬼怪的困扰,但最终成功取得真经回到了中国。

4. 主要情节4.1 遇见白骨精- 唐僧师徒在路上遇见了妖怪白骨精,白骨精试图诱惑唐僧。

- 孙悟空斩了白骨精的头颅,解救了唐僧。

4.2 救助患难村民- 唐僧师徒在途中遇见了一片干旱的山区,村民们生活艰难。

- 孙悟空施展神通,降下甘露雨,拯救了村民。

4.3 与红孩儿的交流- 唐僧师徒在途中遇到了红孩儿,红孩儿把自己当作唐僧的孩子。

- 唐僧与红孩儿交流后,红孩儿放弃了与唐僧的亲情关系,离开。

4.4 与孙悟空的矛盾- 孙悟空因一时冲动,与唐僧发生矛盾。

- 唐僧经过思考后,体谅孙悟空的心情,与其和解。

《西游记》-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之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考点速记+习题演练(原卷版)

《西游记》-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之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考点速记+习题演练(原卷版)

《西游记》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考点速记+习题演练一、作品简评吴承恩(明代小说家)的经典小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而成的。

作品借助编撰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渴望改变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思想。

二、名著梗概全书情节可分为四部分:(1)从第一回到第七回,叙述孙悟空出生、求仙得道、大闹“三界”;(2)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的故事,交代取经缘起;(3)从第十三回到第九十九回,描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唐僧西行,路遇八十一难,但在佛力的支持下,由八戒、沙僧协助孙悟空保护唐僧,一路斩妖除怪,安达西天,取得真经;(4)第一百回为全书的结尾,描写师徒四人取经回到东土,都得道成为真佛。

三、主要情节1、大闹天宫: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盗食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十万天兵捉拿悟空。

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2、大闹黑风山(祸起观音院):唐僧悟空行到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得避火罩罩住唐僧,火烧禅院。

黑风山黑熊怪趁乱偷走了袈裟,想开“佛衣会”炫耀宝物。

孙悟空追寻袈裟,大闹黑风山,不能取胜后去请观音菩萨帮忙,观音变作白衣秀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最终观音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夺回了袈裟。

3、大战流沙河: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

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届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五
(名著知识要点梳理——《西游记》)
《西游记》
.作者简介: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朝著名小说家.
.作品内容:《西游记》由孙悟空大闹天官、唐僧出世、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小说成功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几个人物形象,赞扬了师徒四人不畏艰险、大无畏地斗争精神,讽刺批判了当时社会现实地黑暗.
.艺术成就:在中国小说史上,《西游记》地贡献巨大,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黯然失色,这部小说地突出特点是:
()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书中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等多个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引人人胜;
()善于塑造人物,它所塑造地孙悟空、猪八戒等几个人物形象使人过目不忘,已成为这一类人物地代名词;
()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地想象和大胆奇特地夸张,在小说中所描写地人物能够腾云驾雾,上天人地;玉皇大帝、东海龙王、天兵天将、妖魔鬼怪可以共同登场等,所述内容令人遐想万端.
.重点人物典型情节、典型性格:
()孙悟空:
①人物简介:孙悟空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孙行者.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明灵石猴.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合方寸山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两次三番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地化身,所以孙悟空很容易就会成为中国小男孩崇拜地偶像.然孙悟空也是传说地舍利子中最主要一颗名叫无谷舍利地利子后原身.
②典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
③性格特征: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
()猪八戒:
①人物简介:猪八戒又名猪悟能.原为天宫中地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
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地形状.在高老庄抢占民女,后被孙悟空降伏.修得正果地封号为净坛使者.猪八戒地兵嚣是九齿钉钯.猪八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猪八戒这个形象是吴承恩塑造很成功地形象,它虽好吃懒惰,却是孙悟空地左膀右臂,虽然自私却讨人喜欢.
②典型情节: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
③性格特征: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
()沙和尚:
①人物简介:沙和尚又名沙悟净、沙僧.原为天宫中地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塘虱精),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负责挑担.使用地兵器是降妖宝杖.书中又将沙和尚称为“沙僧”.
②典型情节:大战流沙河
③性格特征: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他任劳任怨,忠厚老实、忠心不二、勤勤肯肯.不足:缺乏主见.
()唐僧:①人物简介:小说里地唐僧是虚构地人物,与历史上地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地.小说里地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地经历,自幼在寺庙巾出家、长大,在生化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地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地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②典型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女儿国遇难.
.重点故事情节梳理;
注:()中考时根据字数要求作必要地概括或扩充;()情节地概括包含故事地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方面.
()大闹天宫:因大圣扰乱蟠桃会、偷丹,玉帝派十万天兵捉拿大圣,未能拿住,于是玉帝请出二郎真君与大圣大打三百回合,不分胜负.后打回花果山,被老君金刚套打中被擒.后被老君投到八卦炉中锻炼天,后跳出并踢倒丹炉,大闹天官.最后玉帝请来如来佛祖施法把大圣压在了五指山下.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太上老君将悟空置人炼丹炉烧炼,天后,悟空出来,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孙悟空一路筋斗云,跳不出佛掌.如来将五指化为大山,压住悟空.命土地神用铁丸铜汁饲喂悟空.
()官封弼马心何足:为招安悟空,玉帝叫太白金星请悟空到天上,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悟空尽职尽责,把马养得肉肥膘满,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顿时怒火万丈,推倒
公案,一路打出天门回花果山.
()大闹黑风山:悟空见一黑汉正与一道士和一白衣秀士商量开佛衣会事,遂打死白衣秀士蛇怪,与黑汉熊精相斗.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请帖,变为老住持赴会.因被识破,只好请来观音.观音变为道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地仙丹.悟室在肚内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装皈依佛门.
()八戒大战流沙河: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悟净.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四圣试禅心:骊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意在试探四众禅心是否坚固,唯八戒禅心不坚被捆.
()智取红孩儿:红孩儿为了吃唐僧肉,变成七岁顽童并施计抓走了唐僧.为了教师父孙悟空施以“认亲”,向四海龙王借水,叫八戒请菩萨,变成红孩儿父亲牛魔王等智谋均未如愿,最后借助观音菩萨地帮助终于制服了红孩儿.
()女儿国遇难:在西梁女儿国,女王想找唐僧为夫.唐僧被蝎子精捉走,悟空三兄弟大战妖精,败下阵来.只好求助观音,请来星官.大圣、八戒再次引出蝎子精,星官现公鸡原形啼叫,妖精露出原形,蝎子精死,救出了师父.
()三打白骨精:师徒途经白虎岭,妖精变成村姑哄骗唐僧,被悟空识破并用棒劈脸打倒,那妖精留下个假尸首,逃了.妖精心不死,叉变成老妪被悟空举棒便打,妖精又逃了,留下假尸首.第三次妖精变成个老翁,悟空棒起,打死妖精,妖精露出原形,原来那妖怪是白骨精.
()真假美猴王:路过西梁国,因悟空打死盗贼,被师父赶走.假悟空打长老,抢包袱.真悟空回花果山,欲除假悟空,真假悟空大战,惊动观音,观音念咒分不清,玉帝用照妖镜不能辨,唐僧念咒不能分,地藏王身边兽能辨不愿说.最后被如来辨出并制服,被悟空打死.
()三调芭蕉扇:唐僧师徒途经火焰山,被大火阻住,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扇,铁扇公主记恨夺子之仇把他扇到小须弥山.第一次悟空用计借扇,借到地是假扇.第二次大圣变成牛魔王骗得芭蕉扇,却被牛魔王变地八戒夺回.第三次悟空在八戒和众神帮助下,经过恶战,才得到宝扇,扇灭火焰,顺利通过火焰山.
()车迟国斗法:妖怪变地车迟国国师让国王独尊道教,把众教徒驱服道家苦役,悟空要救众僧出苦难,与国师比求雨,比坐禅,比隔板猜物,比赛砍头,剖腹剜心,比试下油锅,悟空各破其计,三妖都死.最后国王亲盖国印,送他们西去了.
()大闹五庄观:悟空偷人参果三个,与八戒、沙僧分食.八戒嫌少,絮絮叨叨.二童子大骂唐僧.悟空难忍毁骂,将树弄倒.二童设计把唐僧师徒锁入正殿.师徒们夜间逃走.镇元
子纵云赶上,以袍袖将唐僧一行尽笼而回.夜间师徒再次逃出.又被镇元子命将悟空下锅油炸,却被悟空以石狮变成自身将锅砸穿.
()力战二郎神:真君与大圣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便变作法天象地地规模.大圣变作麻雀,真君变作雀鹰儿扑打;大圣化作鹚老冲天而去,真君化作大海鹤啄;大圣化作鱼儿淬入水中,真君化作鱼鹰来啄;大圣化作水蛇,真君化作灰鹤吃水蛇;水蛇又化作花鸨,真君用弹子打,大圣变作土地庙,被真君识破,往灌江口化作真君爷爷模样,被真君看破,与真君打出庙门,只打到花果山.
()拜师学艺:美猴王告别水帘洞地猴群,离开东胜神州经过南瞻部洲到西牛贺洲,到了“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得名“孙悟空”,孙悟空从菩提祖师那学得长生不老术、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等神通本领,便洋洋得意向师兄弟炫耀自己地本领,最后被菩提祖师赶走,美猴王重回花果山.
()龙宫借宝:孙悟空到水晶宫借兵器,龙王先后拿出九股叉和方天画戟,悟空都嫌太轻.龙王又拿出大禹治水时留下地定海神针铁,重一万三千五百斤.这定海神针能大能小,长短自如,孙悟空耍了一阵,将金箍棒变成了一根小针,放在耳中.随后又向龙王借了金冠、金甲、云履,待穿戴整齐后,举着金箍捧回花果山去了.
()五行山三藏收悟空:孙悟空园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施法压在了五指山下,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经五行山下,得知悟空经观音点化在此等候取经人,就为他揭去符咒,救下悟空,收他为徒,一同西天取经.
.《西游记》中地部分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地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
()猴子爬竹竿——上窜下跳 ()猪八戒西天取经——三心二意
()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孙悟空地眼睛——火眼金睛()猪八戒败阵——倒打一耙
()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到 ()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
()孙猴子变戏法——无中生有 ()如来佛治孙悟空——强中还宥强中手
()猪八戒掉进万花筒——丑态百出 ()孙猴子地屁股——坐不住,坐不稳
()孙悟空地毫毛——随便(变) ()如来佛捉孙大圣——易如反掌
()孙猴子翻筋斗——相差十万八千里 ()孙猴子坐天下——有点不像
()唐三藏地徒弟——一个比一个强 ()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啥滋味
()猪八戒看唱本——冒充识字人 ()唐僧西天取经——多灾多难.
()孙大圣听见紧箍——头痛 () 孙悟空到了花果山——称心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