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和噪音扰民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文明施工质量防控措施

文明施工质量防控措施

文明施工质量防控措施施工工地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施工过程中存在噪音扰民、粉尘飞扬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安全。

为此,施工单位需要采取文明施工质量防控措施,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们的影响,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文明施工质量防控措施。

一、减少噪音污染1. 选用低噪音设备:施工单位应优先选用低噪音的设备和机械,降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

比如,在施工中使用低噪音工艺,减少机械设备的运行噪音。

2. 合理施工时间:施工单位要尽量在白天施工,尊重周边居民的休息时间,避免在夜间或清晨等安静时段施工,以减少施工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3. 安装隔音设施:在施工周边设置隔音围栏或隔音墙,减少施工产生的噪音对周边环境的扩散,降低噪音对居民的干扰。

二、控制粉尘飞扬1. 湿法施工:对于容易产生粉尘的工程,可以采取湿法施工措施,通过喷水或保持施工现场湿润,将粉尘降低到最小程度。

2. 封闭式作业:对一些露天作业的施工过程,施工单位可以采取封闭式施工,搭建临时棚盖或使用防尘网,将粉尘限制在施工范围内,减少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定期清洗:定期清洗施工现场,清除堆积的粉尘,保持施工区域的整洁,减少粉尘进入周边环境的可能性。

三、加强质量管理1. 建立科学的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环境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 严格执行工艺标准: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要求,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3. 强化质量监督: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把控,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四、文明施工宣传1. 文明施工倡导:施工单位应开展文明施工倡导活动,提高施工人员的文明素质,在施工现场设置文明施工标识牌和提示标语,引导施工人员文明施工。

2. 社会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宣传栏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文明施工的意义和重要性,增强社会对文明施工的认知和支持。

施工防尘、防噪音及不扰民措施

施工防尘、防噪音及不扰民措施

施工防尘、防噪音及不扰民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施工防尘、防噪音及不扰民措施:
1. 防尘措施:
- 封闭施工区域:将施工区域进行封闭,采用防尘网或挡板进行围挡,防止施工产生的粉尘扩散到周围区域。

- 湿法施工:在进行切割、打磨等作业时,使用湿法施工方法,通过加水或喷雾降低粉尘的产生。

- 使用防尘设施:在施工现场和工地入口处设置洗车设施或洗轮盘,减少施工车辆和人员进出时的扬尘。

2. 防噪音措施:
- 限制施工时间:在住宅区域附近的施工,应限制施工时间,避免在晚间或清晨等噪音对居民休息造成影响的时间段进行施工。

- 使用降噪设备:在施工现场使用降噪设备,如噪音屏障、减震垫等,减少施工机械和设备产生的噪音。

- 员工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和环境意识培训,让他们了解噪音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噪音污染。

3. 不扰民措施:
- 定期沟通:与周围居民进行沟通,告知他们施工计划和时间安排,及时反馈施工进展和可能造成的不便,争取理解和支持。

- 提供临时交通方案:在施工期间,如有需要,可以提供临时交通方案给周围居民或车辆,减少交通拥堵和通行不便。

- 环境监测: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如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等,确保在合理范围内。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施工防尘、防噪音及不扰民措施,具体可结合实际情况和环境要求进行调整和实施。

科学施工、环保施工对于保障施工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粉尘、噪音控制措施

粉尘、噪音控制措施

粉尘、噪音控制措施
一、施工现场防粉尘措施
1、建筑施工垃圾将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通道,严禁随意抛撒。

施工垃圾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2、水泥采用罐装水泥,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以减少四周污染和噪音影响;
3、拆除临时设施时,随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4、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的规划设计,可利用设计永久性的施工道路,如采用临时施工道路,基层要夯实,路面铺垫焦渣、细石或细石混凝土,并随时洒水,减少道路粉尘。

5、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粉尘的季节,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

6、发电机房采用吸音材料,降低噪音。

7、施工现场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现场的噪音限值»,严格控制作业时间。

二、搅拌站的防尘措施
1、在城区内施工,要使用商品混凝土,减少搅拌扬尘;
2、搅拌站要搭设封闭的搅拌棚,搅拌机上设置喷淋装置方可进行施工。

三、锅炉、大灶的硝烟除尘设备
1、锅炉要设置硝烟除尘设备;
2、食堂大灶的烟囱要有消烟除尘设备,加二次燃烧或烧成型煤;
3、市区和郊区城镇区域内的施工现场,应自行对大灶、锅炉的烟尘黑度按林格曼烟气浓度图进行观测,并在组织检查时抽查。

不扰民措施制度(5篇)

不扰民措施制度(5篇)

不扰民措施制度为了保障建筑工地职工和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工程的正常运行,制定下列不扰民措施。

1、遵守国家有关劳动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效地控制粉尘、噪声、固定废弃物、泥浆、强光等对环境污染和危害。

2、施工现场要制定防尘措施,以达到减少或杜绝扬尘的目的。

特别在规划市区、居民稠密区,风景游览区、疗养区及国家规定的文物保护区内施工,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

3、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4、凡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的,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防噪声措施,事先作好周围群众工作,并报工地所在的区、县环保局备案后方可施工。

5、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控,凡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6、施工现场禁止焚烧有毒,有害物质。

不扰民措施制度(2)是一种为了减少对公众生活造成干扰和困扰而设立的一种法律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噪音控制:制定规定,对于产生噪音的活动如建筑施工、工厂运营等进行限制,确保其在规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或采取措施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 环境保护:制定规定,对于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如化工、矿山等进行限制,确保其排放的废气、废水等在规定的标准之内,减少对周围居民的损害。

3. 垃圾处理:建立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并规范垃圾分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升居民周围的环境质量。

4. 施工规范:对于建筑施工、道路维修等活动制定规范,控制施工时间和对交通的影响,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5. 交通管理:加强对交通规则的执法和监管,减少交通拥堵、噪音和空气污染对居民的影响。

不扰民措施制度的出台和执行,有助于维护公众的正常生活秩序和生活环境的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防粉尘防噪音施工不扰民措施计划

防粉尘防噪音施工不扰民措施计划

防粉尘防噪音施工不扰民措施计划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周边居民造成过多的粉尘和噪音污染,我们制定了以下的防粉尘防噪音施工不扰民措施计划:一、防粉尘措施:1.施工现场周边严密封闭:将施工区域周边用防尘网进行封闭,防止粉尘外扩。

2.施工现场湿化处理:在施工现场进行湿化处理,定期使用喷水进行路面洒水,减少扬尘。

3.使用封闭式混凝土搅拌站:施工中使用封闭式混凝土搅拌站,减少搅拌过程中的扬尘。

4.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减少对道路和空气的影响,避免浮尘产生。

5.路面覆盖:对施工区域的道路、人行道等部分进行覆盖,减少粉尘的飞扬。

6.定期清洗施工设备: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清洗,避免积尘造成二次扬尘。

二、防噪音措施:1.施工现场隔音:对施工现场进行隔音处理,使用隔音装置将噪音隔绝在施工区域内。

2.限制作业时间:尽量将噪音产生的施工工序安排在白天进行,避免夜间施工产生过多噪音。

3.使用低噪音施工设备:尽可能使用低噪音的施工设备,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4.合理调整车辆行驶路线:合理调整施工车辆的行驶路线,将尽量减少施工车辆经过居民区的情况,减少噪音的扩散。

5.施工现场周边设置隔音屏障: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隔音墙,减少噪音向周边扩散的影响。

6.定期维护施工设备: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减少噪音的产生。

三、不扰民措施:1.与周边居民进行沟通:在施工前与周边居民进行充分的沟通,告知他们施工的时间、施工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噪音和粉尘情况。

2.设置告示牌: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告示牌,提醒周边居民施工时间和注意事项,引起居民的注意和理解。

3.定期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定期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施工过程中不扰民措施的满意度,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改进。

4.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居民的投诉和意见,并给予合理的解释和回应。

5.定期组织居民会议:定期组织居民会议,向周边居民介绍施工进展情况、施工不扰民措施的执行情况,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规定(四篇)

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规定(四篇)

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规定防尘、防噪音和噪声措施规定是为了保障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健康和安全所制定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相关规定。

一、防尘措施规定1. 工作场所内部墙面、地面、天花板等应遵循封闭、平整、光滑的原则,可以使用瓷砖、合金板等材料进行装修。

2. 工作场所应配备适当的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并配备合适的过滤器,过滤空气中的粉尘颗粒。

3. 对于有尘的作业岗位,应配备防粉尘口罩、防尘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员工必须正确佩戴,确保工作安全。

4. 工作场所应设立防尘措施标识牌,提示员工注意尘埃防护,提醒他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 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清理尘埃,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废弃物和粉尘,防止尘埃污染环境。

二、防噪音措施规定1. 对于噪音超过限值的场所,应采取隔音措施,如安装隔音窗、隔音墙等,减少噪音的传播。

2. 在噪音较大的场所,应设立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耳膜保护,并张贴噪音测量结果,定期检测噪音水平,确保符合相关规定。

3. 对于噪音超过限值的机械设备,应采取隔音、吸音等措施,减少噪音产生。

4. 员工必须佩戴合适的耳塞或耳罩,保护耳朵免受噪音的损害,并进行定期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5. 尽量避免在夜间或需要安静的时间段进行噪音产生的活动,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干扰。

三、噪声措施规定1. 市区内建设噪声源,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制定噪声控制方案,确保噪声水平符合居民居住的安静要求。

2. 建设工地、工厂等噪声源应进行噪声污染评估,控制噪声产生和传播,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噪声干扰。

3. 建设项目应在规划设计阶段考虑噪声控制,采用低噪声设备和材料,减少噪声产生。

4. 城市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应采取噪声隔离屏、降噪材料等措施,减少交通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5. 噪声源应经常监测和检测,对超过规定限值的噪声源,应采取相应的减噪措施,确保噪声污染在可接受范围内。

以上是关于防尘、防噪音和噪声措施规定的简要介绍,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是保障工作和生活环境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措施。

防粉尘防噪音措施

防粉尘防噪音措施

防粉尘、防噪音措施
1、严格控制人为噪音,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摔打模板、乱吹哨,最大限度的减少噪声扰民;
2、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间10点到次日早间停止强噪音作业;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音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做好周围群众工作,报环保局备案后方可施工;
3、产生强噪声机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业如预制构件、木门窗制作等,放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
4、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要进入封闭的
机械棚,以减轻噪声的扩散;
5、进出场运输松散材料,车辆要进行覆盖;
6、现场道路、材料堆场要经常洒水湿润,防止粉尘扩散;
7、操作现场施工垃圾及时清理装袋后外运;
8、现场严禁焚烧有毒、有害以及其他物质,如确需动火,许办理动火证,并采取有效防烟尘措施;。

粉尘和噪音扰民防范措施

粉尘和噪音扰民防范措施

粉尘和噪音扰民防范措施在各种工业生产和建筑工程中,粉尘和噪音扰民现象一直是常见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也会扰乱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粉尘扰民防范措施1.采取合适的工艺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生产工艺和操作要求,选用合适的设备并进行有效沟通和安排,尽量降低产生粉尘的因素,如减少打磨、研磨等工作的次数,将粉尘直接送入除尘器等设备进行集尘等。

2.安装除尘设备针对产生的粉尘问题,可以安装除尘设备来收集它们。

除尘设备的种类繁多,可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设备。

在设置除尘设备之前,应做好相应的环保手续,保证获得环保部门的批准,并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现场实际情况具体施工使用。

3.控制粉尘散发范围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控制粉尘散发范围。

比如,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封盖和隔离措施,对可能产生粉尘的区域进行封闭、围栏或者挡板隔离等,防止粉尘扩散到周围环境。

噪音扰民防范措施1.采取合适的工艺和设备选择合适的设备来降低噪音的产生。

比如,选择运行平稳、噪音小的机器、设备和高品质的工具仪器等,同时选用专门的材料或降噪件等。

2.采用隔音和降噪措施对于那些噪音较大的机器设备,在选择时可以考虑是否采用专用的隔音板、隔音带等材料进行包覆,以避免噪音扩散。

另外,还可以采用装置降噪器和消音器等设施进行降噪处理。

3.合理规划生产场地在规划噪音敏感区域时,应选用合理的布局,尽可能将声音较大设备和工作站点安排在远离噪音敏感区域,减少噪音传播的范围,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总结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粉尘和噪音扰民防范措施,它们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扰民问题的发生,从而保障工作效率和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我们在实施噪声和粉尘控制措施时,还需要做好相关方面的合规审批工作,避免造成环境和法律问题,保护公司的形象和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 目的通过对生产、生活活动的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生产、生活造成的环境影响,达到改善环境,保护人身健康的目的。

2.范围适用于公司项目部生产、办公和生活活动中对环境污染的控制、防治和管理。

3.职责3.1 项目部:3.1.1 负责监督相关单位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对施工现场各种污染进行控制。

3.1.2负责从技术上做好施工过程中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

3.1.3负责施工现场、办公和生活活动过程中用水、用电的节能降耗控制和有害废旧物品的3.1.4负责汽车尾气的污染控制,食堂及生活锅炉的污染控制,生活区噪声、生活污水的控制。

3.2 项目专业公司负责对施工过程中大气污染、扬尘、噪声、废渣的控制以及所用危险化学品进行管理和控制。

3.3资产管理部负责在新购机械设备选型时,考虑机械设备对环境的影响。

3.5机械化公司负责现场施工机械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3.6物资公司负责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4 管理制度4.1化学品及油品的控制4.1.1物资公司负责化学品及油品的接收及检验,在接收过程中保证外包装无破损,发现泄漏应及时退还供货方。

4.1.2施工单位在使用化学品及油品时,应保证无跑、冒、滴、漏现象,废油应及时收集于指定的容器后,交物资公司集中处理,严禁将废油直接倾倒。

4.1.3锅炉水压及化学清洗后的排放,项目部要负责制定方案,并与业主方联系排放到指定地。

4.2 噪声控制4.2.1施工作业指导书要涵盖施工活动、机械生产噪声的控制措,施工单位按批准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同时做好作业人员的防护工作,工程管理部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

4.2.2在声源处利用隔音、吸音、消声器等方法降低噪声。

4.2.3现场作业人员佩戴防护用具降低噪声的影响。

4.2.4增加绿化面积降低噪声。

4.2.5进入生活区的车辆不准高音鸣笛。

4.2.6锅炉吹管要编制吹管降噪措施,当地环保部门有要求时,方案和措施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

4.2.7加强宣传教育,生活区内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自觉控制音响、音量、以免妨碍他人。

4.3大气污染控制4.3.1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皮革、塑料及其它能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4.3.2禁止在生活区、办公区附近从事露天喷砂和散发粉尘恶臭及有害气体作业。

4.3.3积极使用低污染灭火器材。

4.3.4生活锅炉大气污染的防治。

4.3.4.1使用燃煤锅炉时燃煤选用含硫量低,发热量高的煤种,以充分燃烧,降低排放,使用燃油锅炉时,选用雾化燃烧装置,充分燃烧。

4.3.4.2 燃煤锅炉烟气应采用除尘装置,并定期检查除尘器的使用情况,保证除尘器的正常运行。

4.3.5路面扬尘大气污染的控制4.3.5.1车辆限速行驶。

4.3.5.2 路面洒水。

4.3.5.3 车辆上路要将车轮清理干净。

4.3.5.4 管沟开挖时要做好浮土的管理。

4.3.6各种车辆尾气排放执行相关的国家法规。

4.3.7易挥发性的危险化学品必须密封好,优先选用环保型化学品。

4.3.8砼的作业场所应做好防护措施;水泥和泥土运输过程中采取封盖措施,防止扬尘。

4.3.9施工单位负责施工中的废弃物按要求进行分类,由责任单位统一处理。

4.4办公区域环境保护4.4.1办公区域的垃圾要分类放置;4.4.2更换下来的废硒鼓、墨盒等废旧办公设施及配件统一交项目部,由供应商回收处理。

4.4.3一般文件要求双面打印,如非保密文件不应将单面已用过的纸张扔进垃圾箱,此类纸张可用于非正式文件的再次利用。

4.4.4每天下班离开办公室时,应关闭办公电源。

来源:考试4.4.5用水完毕及时关闭水阀,节约水资源。

4.5废水控制4.5.1项目部负责对生活污水的控制管理制定相应的措施,并负责同地方环保部门保持联系。

4.5.2食堂严禁将食物的加工废料、食物残渣及剩饭菜倒入下水道。

下水道应经常清理,防止淤积堵塞。

4.5.3施工生产的污水应按照污染程度分别处理。

来源:考试4.5.3.1 锅炉化学清洗产生的污水要根据业主的要求进行处理后排入指定区域,尽量减少对水或土壤的污染。

4.5.3.2 对污染影响严重,排放时间较长的污水,要编制污水处理方案,经工程部批准后实施,有特殊要求的要经当地环保部门批准。

4.5.3.3 施工过程中各种高浓度的有机溶剂,化学废液和油类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要用专门容器进行收集,统一处理。

4.5.4施工过程中应节约用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4.5.5工程管理部要加强对施工用水和污水处理的管理和监督。

4.6环境监控和检查4.6.1环境监督检查执行《安全环境检查制度》。

4.6.2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对现场周边群众的投诉及时沟通与处理。

4.6.3项目部进驻现场后要向业主索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4.6.4下列材料的分类、标签、储存和处理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废旧电池,电脑废旧材料●废油●废涂料●废溶剂●焊接废料●油料●润滑剂●辐射性添加剂●易燃气体(如乙炔)●气雾剂罐●油漆 www.E●溶剂(清洁剂脱脂剂稀释剂)●泥浆材料●粘合剂●次氯酸钠●酸类物质●腐蚀剂●水处理化学品●水处理聚合体4.6.5现场环境的监控和检查由项目部进行,发现问题时应由责任单位及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实施。

粉尘和噪音扰民防范措施一、粉尘控制的技术措施1. 对施工现场场地进行硬化和绿化,并经常洒水和浇水,以减少粉尘污染。

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要洒水湿润或在仓库内进行。

2. 建筑物外脚手架全封闭,防止粉尘外漏。

3. 严禁向建筑物外抛掷垃圾,所有垃圾装袋运出。

现场主出入口处设有洗车台位,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能离场上路行驶;对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派专人负责清扫及冲洗,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4. 严格执行本市有关运输车辆管理的规定。

二、控制的技术措施合理安排夜间施工项目,有效控制施工噪声,施工人员不得大声喧哗和撞击其它物件,减少人为的噪声扰民现象。

1. 现场布局;搅拌台、机械加工间,采用空心焦碴砌块砌墙,墙上不2. 砼浇筑选用低噪声振捣棒。

3. 合理安排6点到22点有效时间内施工项目,减少夜间扰民。

4. 运输材料尽量安排白天,减少夜间运输机械噪音。

5. 对参施人员实行教育,夜间不要大声喧哗,施工时轻拿轻放,严禁敲打物体。

6. 根据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特殊情况,采取一定的封档措施,减少扰民。

7. 如遇特殊情况,提前贴出安民告示,以得相邻单位及附近居民的谅解和支持。

8. 建立定期噪音监测制度,发现噪音超标,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9. 建筑施工作业的噪音可能超过建筑施工现场的噪音限值时,我司在开工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报,核准后再施工。

3.1 生产和施工单位应制定本单位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危险物品管理规定,报环境监督员办公室审查备案。

4 {5 a9 F, A, H- [ 3.2 对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危险物品管理总的要求:3.2.1 设计单位应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达到降低污染源或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如采用无毒、低毒、低污染替代材料,或改进工艺过程以减少物料消耗等。

3.2.2 加强机械设备和贮存设备的管理,消除减少跑冒滴漏现象。

H$ [ T% f- O& p$ ~3 P: u3.2.3 推广应用适用的污染防治技术,如酸、碱液中和处理后排放、冲管设置消音器、食堂设置隔油池等。

) }, L) i; }4 i4 L' Z3.2.4 尽可能回收利用并统一处理废物料。

3.3 对废水管理的专项要求;3.3.1 施工过程及其生活后勤活动中的废水可按下述分类:- [+ S! x: *3.3.1.1 施工废液:现场各类施工、检测活动中产生的含酸、碱废水、矿物油类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废水。

3.3.1.2 生活污水:生活区含油食堂废水、职工宿舍生活污水。

. C) z"3.3.2 对废水控制的要求:3.3.2.1 生活、施工污水排放口不得建在生活饮用水源地、重要渔业水体和其它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或保护区。

) h: B* s6 v$ i* 7[+5^3.3.2.2 生活、施工污水一般应统一排放到经许可的下水管道,如无指定的管网,则应经过必要的处理后排放。

3.3.2.3 水压试验、酸洗、冲管等产生含酸、碱废液排放时,施工单位应负责组织进行中和处理,达到要求后排放。

3.3.2.4 从事焊接检验作业的单位,应把冲、洗片等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含酸、碱废液,如显(定)影液等,进行中和处理,PH值达到规定要求后排放,或者收集后统一处置。

3.3.2.5 设置医务部门的施工单位,应对医务活动产生的医疗废液按要求进行必要的无毒化处理,使其符合排放要求。

3.4 对废气管理的专项要求:3.4.1 施工过程及其生活后勤活动中的废气可按下述分类:, E" l6 Z4 W9!3.4.1.1 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

3.4.1.2 生活区锅炉烟气、食堂油烟。

3.4.1.3 其他有害气体。

" a8 J! d3 s$ J5 S7 l1 B3.4.2 对废气控制的要求3.4.2.1 责任单位对机动车辆尾气污染应采取下述措施进行控制:a)安排交通车辆进行年检,使尾气排放达到规定标准,对超标车辆按要求采取有效防治技术或安排报废。

b)现场机动车驾驶员应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及有关操作规程使用机械设备,认真做好例行保养工作。

c)对机动车辆使用的燃油进行必要的控制,购买无铅汽油或与机械性能相匹配的燃油。

' @9 L1 t: ]" j3 Z$ b$ {d)应加强对机械设备检查,保证燃油动力装置性能良好,燃油燃烧充分。

3.4.2.2 应尽量配置低污染灭火器材。

" n1 E0 e( k% C! T3.4.2.3 不得在现场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等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3.4.2.4 对生活后勤产生的锅炉烟气、食堂油烟等配置适宜的环保设施,以减少大气污染。

3 [3 f! u4 R0 Y9 [4 u6 h, q [ 3.5 对固体废弃物管理的专项要求' m- [! Q9 i! t3.5.1 施工过程及其生活后勤活动中的固体废弃物可分为危险固体废弃物和非危险固体废弃物,可按下述分类:3.4.1 施工过程及其生活后勤活动中的废气可按下述分类:, E" l6 Z4 W9! 3.4.1.1 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

3.4.1.2 生活区锅炉烟气、食堂油烟。

3.4.1.3 其他有害气体。

" a8 J! d3 s$ J5 S7 l1 B 3.4.2 对废气控制的要求3.4.2.1 责任单位对机动车辆尾气污染应采取下述措施进行控制:a)安排交通车辆进行年检,使尾气排放达到规定标准,对超标车辆按要求采取有效防治技术或安排报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