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新传历年真题97-11

合集下载

川大22届新传考研真题

川大22届新传考研真题

川大22届新传考研真题川大22届新传考研真题近日,川大22届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被泄露,引起了广大考生的关注和热议。

这份真题涵盖了新闻传播学的各个领域,内容丰富多样,考查了考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份真题进行分析和解读。

首先,这份真题对考生的理论基础要求较高。

其中一道题目要求考生解释“媒介与社会关系”的概念,并分析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

这要求考生对媒介理论和社会学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这种考题的设置,对考生的学科素养和理论功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次,这份真题注重对考生实践能力的考查。

一道题目要求考生设计一份社交媒体运营方案,包括内容策划、传播渠道选择和效果评估等。

这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这种考题的设置,对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出了挑战。

此外,这份真题还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考查。

一道题目要求考生分析一个新闻事件的舆论场,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这要求考生具备全面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分析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

这种考题的设置,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要求。

总的来说,川大22届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涵盖了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考查了考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

这份真题的出现,不仅为考生提供了一次全面检验自身能力的机会,也对新闻传播学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出了一定的倡议。

然而,也有一些考生对这份真题的难度和广度提出了质疑。

他们认为,这份真题对考生的要求过高,不太符合考生的实际情况。

他们希望考试能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查,而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考察。

这些质疑和建议对于教育部门和考试机构来说,都是宝贵的意见和反馈,应该引起重视和思考。

最后,对于考生而言,面对这份真题,他们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自信心态,将其视为一次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无论是对于真题的分析和解答,还是对于真题的质疑和建议,都需要考生们通过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川大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川大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川大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川大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考研,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旅程。

而对于选择川大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考生来说,更是如此。

川大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考研真题,一直备受考生们的关注和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川大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的特点以及备考策略。

川大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的特点川大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在内容上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传媒经济学等。

这些题目既有理论性的问题,也有实践性的案例分析。

因此,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川大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还注重对考生的综合能力的考察。

除了专业知识,考生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文献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训练,因此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备考策略针对川大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的特点,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备考策略。

首先,要全面掌握专业知识。

川大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的内容广泛,考生需要熟悉各个领域的理论和实践。

可以通过系统地学习教材、参加培训班或者参考往年的真题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要注重提高综合能力。

川大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注重对考生的综合能力的考察,因此考生需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文献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学术论文、参加讨论小组或者进行案例分析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此外,要进行针对性的模拟练习。

川大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的题型和考点有一定的规律,考生可以通过做一些模拟题来熟悉考试的形式和要求。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真题进行练习,也可以参加一些模拟考试来检验自己的备考效果。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备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考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焦虑和压力过大。

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保持身心健康。

结语川大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了解其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备考策略是提高备考效果的关键。

(NEW)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NEW)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第一部分 四川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2014年四川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四川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不完整)2012年四川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1年四川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第二部分 兄弟院校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武汉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3年武汉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复旦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复旦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4年电子科技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电子科技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第一部分 四川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2014年四川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四川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不完整)一、名词解释(4*5)1、《新青年》2、同期声3、微博4、电视语言二、简答(3*10)1、请简述消息写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类型。

2、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区别在哪里?2012年四川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1年四川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第二部分 兄弟院校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武汉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学位)科目代码:334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B卷)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钓鱼岛争端2.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3.宁波PX事件4.十八大5.伦敦奥运6.央媒改革7.网络谣言8.媒介事件9.吴英案10.微博实名制二、辨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今天,中国一些“媒介不断寻找一些政治上安全、经济上得利,又能吸引大众的话题,生产舆论,制造文化消遣”。

(NEW)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916新闻传播业务》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NEW)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916新闻传播业务》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2015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916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4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916新闻传播业务考研试题(回忆版)2013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916新闻传播业务考研试题(回忆版)2011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2010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09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08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2007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2006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2005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2004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03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2015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916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考试科目:新闻传播业务科目代码:916适用专业: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与媒介经济、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第一部分(共75分,所有专业都做)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用户黏度2.社交网络服务(SNS)3.舆论场4.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5.网络“大V”6.焦点小组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简述政务微博的传播策略。

2.简析网络视频前置广告的优势和劣势。

3.试析互联网终端的发展演变趋势。

第二部分(共75分,请按专业做题)(一)仅新闻学专业考生做(75分)1.试比较视频直播与文字直播在传播效果上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15分)2.请结合案例说明政府部门在突发事件中应怎样做好危机传播。

(15分)3.试分析“凡客体”、“陈欧体”等网络语体流行的机制及其原因。

(20分)4.谈谈你对“大数据”的认识。

(35分)(二)仅传播专业考生做(75分)1.简述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

川大传播学2011年史论真题

川大传播学2011年史论真题

2011年四川大学新闻史论试题
名词解释
《万国公报》
CNN
普利策 .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
新闻道德
冷媒介热媒介
简答题
1 简述议程设置理论
2简述邹韬奋的新闻活动
3简述西方近代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历程以及必然性
4简述新闻之新的两重含义
5简述斯诺以及《红星照耀中国》
6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分析媒体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效果。

论述题
1 有人说互联网带来了传媒革命,请表达你的观点
2 媒体对弱势群体的呈现与再现
3 实例论述新闻价值的五要素。

川大真题

川大真题

这是对于2003--2006年试题的一个补充,考虑到很多同学在名词解释以及简答方面的抓不重重点,或者说担心参考书内容太多,特别增加了这较早三年的试题!以供参考!2002年考试科目:新闻史论科目代码:332#适用专业:新闻学一、名词解释(3分/个)1.亨利.卢斯2.合众国际社3. 热媒介4《循环日报》5. 《中国青年记者学会》二、简答题1.请写出施拉姆的三本著作的名称。

(3分)2.简述中国近代史上传教士所办的中文报刊和来华外人所办的外文报刊的区别。

(4分)3.简述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4分)4.简述韬奋的办报思想和经验。

(7分)5.巴黎公社时期革命派报纸有何特点?公社在新闻政策方面的主要教训是什么?(9分)6.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的基本主张及其意义是什么?(10分)7.简述中西新闻事业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10分)三、论述题1.请分析“社会责任理论”(18分)2.试论《新青年》的产生、发展、新闻工作经验以及社会影响。

(20分)2001年一、名词解释1.议程设置2.史量才3.哈瓦斯通讯社4.每日电讯报二、简答1.简述在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上存在的几种观点以及你的看法。

2.简述新闻立法的涵义以及基本内容。

3.简述毛泽东《对晋rui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主要内容。

4.简述普利策“新的新闻事业”所倡导的办报方案的要点与他对美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贡献。

三、论述1.试论新闻舆论导向。

2.以范长江的新闻实践活动为例,试析中国名记者成功的基本条件。

2000年新闻一、名词解释1.《万国公报》2.“葵丑报灾”3.邹韬奋二、辨析题1.舆论监督与舆论导向相反想成,并行不悖。

2.新闻传播业务的改进,必须以受众的反馈作为依据。

三、简答题1.中国古代报纸与近代报纸有何异同。

2.中国共产党初创阶段创办过哪一些中央一级的党、团机关报刊和工人报刊?3.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最成功、最有影响的对开大型机关报,及其主要贡献是什么?4.新闻自由包括哪些具体内容?5.新闻工作者怎样防止新闻报道失实?四、论述题1.中国政论报纸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我国现代报纸的影响。

2011年四川大学916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

2011年四川大学916新闻传播业务考研真题

四川大学916新闻传播业务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2011年(916)新闻传播业务(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新闻线索2、全媒体记者3、空缺4、旁白5、摄影曝光6、光源色温二、简答1、近30年来,新闻摄影评价标准发生的变化2、介入式报道的负效应3、政策性措施,对广告市场的影响三、论述1、图书弹性定价2、电视真人秀的传播策略,和道德底线3、中国制造的对外宣传,从营销传播的角度分析优劣4、中国图书出版的方式主要有哪些,未来的发展四川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新闻线索新闻事件或新闻事实所表现出的可寻的路径和信号,是关于新闻事实的简要消息。

具有琐碎粗糙性、突现突逝性、缺乏真实性,常见的渠道有:会议渠道、媒体渠道(其他媒体新闻)、社交渠道(人际网)、书面渠道(工作总结,简报,通报等)、自身渠道(热线电话等)。

2、全媒体记者现在的媒体工作环境要求人们具有多媒体技术,记者不只局限于新闻内容的采集,还要适应其他广播电视等类别新闻体裁的要求。

全媒体时代的人力资源就是全能记者,他们可以利用手机、相机、摄像机等高科技设备采集音频、拍摄照片、拍纪录片和专题片,同时也制作新闻视频。

全能记者的工作内容涵改了以往传统媒体记者的所有范畴。

3、空缺4、旁白旁白是电影、电视剧的独有的一种人声运用手法,由画面外的人声对影片的故事情节、人物心理加以叙述、抒情或议论。

通过旁白,可以传递更丰富的信息,表达特定的情感,启发观众思考。

旁白也是画外音的一种。

(《新闻传播技术基础》第229页)5、摄影曝光(1)是指在拍摄时,根据外界光线的强弱程度,通过相机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在相机快门开启的瞬间,让景物的反射光线通过镜头射到感光片上而结成景物的潜影的过程。

(2)作用和意义:摄影曝光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负片的密度、反差、层次和影调,从而直接决定着照片的成功与失败。

6、光源色温光源色温简单地说是指光线中的色光成分。

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入学考试模拟试题

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入学考试模拟试题

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中表示第13个巴克顿期的结束,而不是人类文明的结束。

其实关于世界末日的说法,很可能来自基督教中的“末日审判”情结。

既然有末日审判,那么就必须存在一个所谓的世界末日。

虽然任何基督教的教义都没有给出世界末日的精确时刻,但这并不能阻止好事者们去追寻这个数字,尤其是那些对现实世界心怀不满的人们。

——来源:搜狐新闻2012年9月26日报道(节选)材料二“世界末日”连黑3天四川部分地区蜡烛脱销海口网12月7日消息谣传12月21日连黑3天,据几十名当地人反映,他们是在街上、牌桌上、大巴车上等地点,与人闲聊时听到这种说法的……天文专家均表示:只要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地球不可能出现连续3天昏天黑地的情况。

“2012年12月21日(冬至),地球将会有连续3天的黑夜。

”近日,这个流言在民间不断发酵。

12月4日,是双流县九江镇的“赶场天”,一些听信流言的市民在集市上疯狂抢购白蜡烛和火柴,造成白蜡烛脱销。

记者现场调查得知,传言一个星期前就出现了,在双流的街头巷尾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不断扩散,并演化出各种版本。

昨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多名天文专家,他们均表示:2012年12月21日,地球不可能出现连续3天黑夜的情况。

请市民不要听信谣言。

12月4日,是双流县九江街道的“赶场天”。

在通江社区街上,几个卖蜡烛、火柴的摊点异常热闹。

当地人黄钊海亲眼目睹,不断有人到蜡烛摊上抢购白蜡烛,一买就是好几包。

同时,买火柴的人也比平时多了几倍。

“卖蜡烛的十件十件地打散了卖,不断有人来买,好几个摊上的白蜡烛都卖光了。

”黄钊海回忆,买蜡烛、火柴的以老年人居多,还有人从其他街道赶过来买蜡烛和火柴,说冬至日之后会有连续3天的黑夜,所以提前准备。

——摘自海口网,12月7日报道(节选)材料三【今天下午3点14分35秒北京时间的“世界末日”】2012年12月21日是玛雅历法终结之日,也就是所谓的“世界末日”。

而由于时差,北京时间21日下午3点14分35秒,中国才进入"世界末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2011年新传考研真题(业务)一、名词解释5x6=301、《万国公报》2、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3、CNN4、普利策5、新闻道德6、冷媒介热媒介一、简要回答10x6=601.斯诺以及《红星照耀中国》2、议程设置理论3、技术传播视觉化4、新闻之“新”的两重含义5、西方近代新闻事业的开端,及其历史必然性6、列举邹韬奋的办刊活动二、论述20x30=601、有人说互联网会带来传媒的革命,你的看法2、中国传媒对“弱势群体”的再现与呈现3、新闻价值的五要素,举例说明四川大学2011年新传考研真题(史论)一、名词解释1、新闻线索2、全媒体记者3、(缺)4、旁白5、摄影曝光6、光源色温二、简答1、近30年来,新闻摄影评价标准发生的变化2、介入式报道的负效应3、政策性措施,对广告市场的影响三、论述1、图书弹性定价2、电视真人秀的传播策略和道德底线3、中国制造的对外宣传,从营销传播的角度分析优劣4、中国图书出版的方式有哪些,未来的发展四川大学2010年新传考研真题(史论)一、名词解释:半岛电视台微博申报纽约时报拉斯韦尔媒介事件营销传播(广告营销)新新闻主义二、简答:为什么说古登堡引领了划时代的变化?为什么说拉扎斯菲尔德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简述范长江的新闻实践与思想。

网络的兴起对传统媒体有什么挑战?大公报“四不方针”三、论述:论述新闻与广告的区别谈谈你对制播分离的看法从符号学角度看新闻的真实性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传媒创新案例,论述传媒与社会的关系四川大学2010年新传考研真题(业务)一、名词解释1,直接性导语2,非线性编辑3,广告定位4,摄影曝光5,倒字金塔结构二、简答题1,简述广电总局61号文件减少广告时间,有广告业什么影响.2,简述电视综艺节目的特性3,现代新闻采写的核心竞争的内涵。

4,在全媒体环境中的图片应用有哪些变化三、传播业务题1,广告创意在当前的当前广告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

2,2009年,中国广告节的主题是中国元素与广告营销,请你谈谈你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3,影视运动方式的有哪些以及效果四、新闻写作题新闻写作一根据一下消息写一则300-400字的评论消息内容:暴力儿童背后混乱的成人逻辑让人脸红材料:暴力儿童背后混乱的成人逻辑让人脸红“8•27儿童网络暴力事件”,说的其实是前几天在百度贴吧里吵个没完的事情:央视《朝闻天下》批评摩尔庄园这款游戏令儿童在暑期沉迷其中之后,很多小朋友踢爆了栏目的百度贴吧。

(《中国青年报》9月9日)《中国青年报》的文章将儿童们的网络暴力反击,追溯到成人对儿童的管束与规训的僵硬方式,自然不错。

但如果回放导致这个事件发生的新闻,就可看到成人世界中的非理性和偏颇。

那天的早间新闻画面上,这个叫珍珍的12岁小朋友平静地说,暑假期间每天除了看书、学英语、游泳,还必须登录摩尔庄园网站,除了结交新朋友,更重要的是打游戏挣摩尔豆(摩尔庄园虚拟货币)。

然后镜头一摇,男主播表情严肃语气忧虑地表达对小朋友沉迷游戏的痛心,对游戏间接要家长付费的愤怒。

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我深知此类新闻报道的操作方式。

大人的世界中,孩子总是一个可以被导演、被利用来表达大人操弄意图的工具。

大人们想说网络游戏不好,就拉出一个儿童,让孩子自己说他每天要花时间去挣游戏币,然后大人就可以言之凿凿地说,看,孩子们都沉迷了,都成瘾了。

大人们是懒得仔细研判这个游戏的,更是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网络世界无动于衷。

从这个角度说,朝闻天下贴吧里,小朋友很郁闷很生气地说,反对“成人主宰儿童”,确实让大人们脸红。

也是在前几天,一家我平日浏览颇多的网站对“儿童网络暴力事件”做出了在线调查。

我怀疑这个调查已经暗含了教育孩子们不要使用网络暴力的“好意”在内——因为调查只给出的选择是:第一,游戏会让孩子上瘾,反对爆吧;第二,孩子们有自己娱乐的权利,赞成爆吧。

结果这个两项选择不相上下。

当然,我们可以断定,参与调查的都是成年网民,因为小孩子们是不怎么看新闻的。

并且,这个所谓民意调查的选择题,也是逻辑凌乱,甚至是绑架推销,强加于人——难道赞成孩子们娱乐权利的人,就一定赞成孩子们去踢爆朝闻天下的贴吧吗?这简直就等于把赞成孩子们的娱乐权和暴力踢吧直接捆绑起来,把网络游戏和非理性捆绑起来。

我再次为大人的混乱逻辑脸红。

大人们以自己年龄中的人生经验为挟持优势,总爱把自己的判断强加于孩子们身上。

大人们这个时候的感情攻略都是一句话,孩子啊,那是为了你们好。

某些方面也许是对的吧,但有时候,这个替代孩子做出判断的做法,就几近于粗暴和霸道了。

孩子们在贴吧里愤怒而委屈地说,“摩尔有什么不好啊,难道我们不玩摩尔,去玩那些暴力游戏?成人不能主宰儿童。

我们玩摩尔要朝闻天下管?你们的指责、定论、意见,有一点是儿童的观点吗?你们真的有资格评论吗?”这是个涉及儿童本位还是大人本位的问题。

粗暴的逻辑和行为到底是残酷还是严厉的教育,在“五四”时期的鲁迅,写出《我们怎样做父亲》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辩驳了。

到现在,还是不同的教育路数。

但一个大人做出判断的时候,是否就可以凭借自己人生经验和社会支配权的优势,用混乱的逻辑和先入为主的方式给出答案呢?“臭大人!”孩子们在贴吧里冲动地说。

孩子们骂的是啊。

我们就是沿着臭大人的荒唐逻辑长成了这样一个虚伪的强词夺理的臭大人,难道我们还要把这些逻辑传递到这些下一代,让他们成为我们?新闻写作二:针对一则消息制作一个单一标题和复合标题五、论诉题1.传播论述题:2选1a,2010年汶川地震两周年纪,你是一个编辑,向一百位地震亲历者约稿,让他们讲述他们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向这一百位人写一封约稿信。

(30分)b,写一篇选题策划2.新闻论述题a.新闻报道中的符号语言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b.现代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c.以社会新闻为例简述各媒体在同题组合中的价值取向和原因2009年新闻传播业务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广播广告2、新闻过滤(同08年)3、埋没导语4、体验性采访5、冷媒介6、抽样调查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简述网络新闻编辑的一般原则(同08年)2、简述新闻摄影现状与发展趋势3、结合实例,论述灾难报道中不同媒体的优势与不足。

三、新闻业务(后面补上)四、论述题(传播方向)(1-3每题15分,4题30分)1、什么是选题?什么是选题策划?二者有什么不同?2、组稿需遵循的原则3、畅销书的文化定位(同08年)4、结合奥运会,论述广告在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和不足。

2009年新闻传播史论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三贴近”原则2、张季鸳3、媒介公关4、NHK5、知识沟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1、结合实例,分析新闻传播中的晕轮效应2、使用与满足理论3、简述梁启超的办报思想4、议程设置的基本内涵5、简述“新媒介”的概念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论述新闻传播中的“时代精神呈现”与“新闻呈现”2、结合实例,论述“媒介融合时代”下如何实现新闻传播把关功能2008新闻传播业务真题一、名解(5×6)1、电视杂志2、新闻过滤3、报道平衡4、广告代理制5、“图文并重两冀齐飞”6、连线采访二、简答(15×3)1、简述电视的传播特征2、在新闻业中,影响新闻摄影传播效果的因素有哪些?3、简述网络新闻编辑的一般原则。

三、新闻业务题(限新闻学专业考生作)1、解读性报道兴起的原因和采写特点有哪些?(15)2、简述“新闻价值的个性标准”在稿件选择环节中的作用。

(15)3、简述电视深度报道的思维特征与报道特点。

(10)4、新闻写作题:(35)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作的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如“要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要增加人民的“财产性收入”;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等。

请选择其一个观点为都市类报纸撰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时评。

四、传播业务题(限传播专业学生作)1、制约广告调查质量的因素有哪些?(15分)2、编辑工作中的“齐”、“清”、“定”指什么(15分)3、你怎样看待“畅销书”与文化建构的关系?(20分)4、请结合实例论述“广告是有责任的信息传播”这一观点.(25分)2008新闻传播史论考题一、名解(每题5分共30分)1、苏报案2、议程设置3、京报4、《权力的媒介》5、美国三大报6、传播二、简答(15×4)1、简述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2、简要评述《纽约时报》的办报理念与编辑方针。

3、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内涵。

4、简述麦克卢汉对人类传播史的阶段划分。

三、论述(30×2)1、论“知识沟”理论及其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2、结合实例分析电视与新技术、新媒体捆绑发展的原因与走向。

2007年新闻传播业务真题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5分)1、广告概念2、广告预算3、交叉蒙太奇4、非线性编辑5、目标受众二、简要回答(共55分)1、简述文字与画面作为传播媒介的根本区别2、简述影视镜头的基本运动方式及其效果3、简述广告活动的要素4、如何做到新闻摄影的真实性5、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媒介发展的主要动力,技术的发展为媒介不仅提供了形式上的变革,而且也推动了人类传播思维上的革命,请简要回答,作为广告媒介传播形式在现代技术发展过程中有怎样的变化(15)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1、你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传媒市场2、结合实例,论述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功能四、选作题,根据要求按照不同的报考专业分别做一题(30分)A、(传播学做)"创意,策略,执行"是广告传播的主线,在不同的广告的传播环境和条件下,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

比如:“创意”曾经是广告传播活动的灵魂,随着广告传播环境的变化,“策略”又成为整个广告营销传播被强调的重点,现在,”执行“的理念又被强化。

请你分析并解读这种现象的原因、过程及效应。

B、(新闻学做)下面是一则新闻报道,请根据这则新闻报道,撰写一篇新闻评论。

(要求:1观点清楚,论据合理;2逻辑清晰,言之有理;3语言流畅,条理清晰;4字数不少于600字)【南京日报报道】(通讯员刘丹青记者谈洁)“中医中药再不建立标准、不进行规范,真的就是死路一条。

”昨天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的“2006南京国际中医药论坛”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尽管前不久张功耀呼吁“废除中医”的行为太“无知”,但这对中医药的发展研究无疑是再次敲响了警钟。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说,中医中药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对一些西医无法治疗的疾病,不仅在国内,国外很多人对它也深信不疑。

在石学敏所在医院,常年有30多张病床都是被美国病人占着。

“但中医中药有个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标准,没有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