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优质课教学设计下载(河北省县级优课)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一、历史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王朝,其长达300多年的历史中,有许多辉煌的时期。
其中,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唐朝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这两个时期分别处于唐太宗和唐玄宗即位的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之一,他统治时期是唐朝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政治清明、民生安定、军事强盛、文化繁荣。
其中,政治清明是贞观之治最为突出的特点,因为唐太宗李世民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实行了“以德治国”的治国理念。
在贞观之治期间,唐朝创办了太学、翻译了大量的经书、史书、典籍。
在文化繁荣的同时,贞观之治还重视军事强国、统一战争。
唐太宗李世民打过的战役中,以收复长安最为著名,其将领兵蒲田水,与突厥大战而胜。
三、开元盛世唐玄宗继位后,国家经济和政治都进入了一个较为繁荣稳定的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繁荣富庶、文化辉煌、政治宽松。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唐玄宗时期的文学和艺术成就。
在唐玄宗时期,玄宗倡导“以和为贵”,实行“开放政策”和“征求群众意见”的治国理念,推行新法,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家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
此外,唐玄宗时期还创办了姑苏监狱,以处理治安问题,并从中选拔官员。
在文化方面,唐玄宗时期是中国文学和艺术的高峰时期。
唐诗、唐画、唐乐达到了空前的成就。
同时,唐玄宗还十分重视教育,加强了太学和西安的国子监,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文化财富。
四、开元盛世教案开元盛世教案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发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
这个事件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冤狱”的代表之一。
教案的主角是太学生李谏、贾公彦等人,他们在“崇儒学、反佛教”的名义下,被唐玄宗定为叛逆分子,致死刑的人数达到几千人。
教案的背后有许多复杂的原因,其中包括唐玄宗崇尚道教、藩镇割据等问题。
然而,教案不仅导致了大量蒙冤者的悲惨命运,也给唐朝的政治局面带来了严重的动荡和危机。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认识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掌握唐朝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认识一个时期的繁荣。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唐朝繁荣昌盛的时代氛围,增强民族自豪感。
认识到繁荣背后是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表现及原因。
2.教学难点:唐朝繁荣的原因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联。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繁荣昌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
3.课堂讲解(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①介绍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和政策。
②分析贞观之治的表现及其原因。
(2)唐玄宗与开元盛世①介绍唐玄宗的治国策略。
②分析开元盛世的表现及其原因。
4.课堂讨论(1)对比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讨论两个时期繁荣的原因。
(2)引导学生思考,从唐朝繁荣的背后,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5.案例分析以唐朝繁荣为例,分析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之间的相互关系。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1)熟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点。
(2)结合本节课内容,写一篇关于唐朝繁荣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唐朝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导入新课展示唐朝繁荣昌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
新课标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整顿吏治,任用贤能;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2)启示:统治者的思想行为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兴与亡”的关键是是否得民心、惜民力,因为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小组讨论总
结
分析历史问题
的能力
课堂小结
板书
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科举制,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减轻人民负担
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
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从
﹃
贞
观
之
治
﹄
到
﹃
开
元
盛
世
﹄
唐太宗
“贞观之治”
唐玄宗
“开元盛世”
武则天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优质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设计思路说明:本课的三部分内容以时间为序,分别讲述了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很明显的一条主线是唐朝由兴到走向盛世的过程展开。
因此,导入部分选择了较为宽松的课堂气氛,有唐睿宗李旦的这一特殊的“皇帝”,引出来盛唐开拓者们,一同见证这几位帝王的治国智慧。
将本科内容以四部分展开,分别是1.大唐初建:隋亡唐兴2.盛唐初创:贞观之治3.盛唐继承者:女皇武则天4.盛唐荣耀:开元盛世。
大唐盛世经由4位重要的帝王一步一步走向顶峰。
本课几个子目录在内容上具有相似性,从学生的学习特点上来看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有可能影响听课效率。
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几个活动探究,创设情境,发挥学生解决问题的主体地位。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即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
三部分内容以时间为序,围绕唐朝走向盛世的过程展开。
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局面,武则天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则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学习这三部分内容,要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即位之后国内面临的复杂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各自采取的政策措施。
唐太宗即位之初,内地因隋末唐初大规模战争的破坏,人民流亡,土地荒芜,经济凋敝。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优秀教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内容】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住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唐玄宗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了解武则天及玄宗的治国政策和唐朝盛世局面的繁荣景象;理解盛世局面的形成过程和原因。
引导学生归纳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治国政策,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太宗、玄宗治国政策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收集整理图片、资料等,培养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
对武则天的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对盛世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展示图片,欣赏图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欣赏水平。
通过对唐朝繁盛局面的学习,认识到中国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唐朝盛世局面的形成【教学难点】客观评价武则天【课时安排】1课时(2)否定方面但是武则天心狠手辣,滥杀无辜,重用酷吏,崇尚佛教,主张土地兼并,大搞阴谋诡计。
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一分为二,客观公正。
(过渡句)武则天死后,唐朝经历了几年的动荡,712年,李隆基即位,他就是唐玄宗。
唐玄宗统治时期,勤于政事,励精图治,效仿贞观之治,唐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史称“开元盛世”。
(二)、开元盛世1、请大家阅读教材,归纳出唐玄宗实施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
①经济方面:重视农业生产。
采取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
②政治方面:积极纳谏、选贤用能、减轻刑法、倡导节俭。
2、接下来,请大家回顾唐太宗的治国政策,比较太宗与玄宗治国政策的相同之处,看看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相同点:选贤用能、积极纳谏、减轻刑法、重视农业、发展生产。
结果形成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治世局面。
(过渡句)唐玄宗前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中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那么这种盛世局面的形成是不是唐玄宗一个人的功劳呢?阅读教材归纳要点比较分析太宗与玄宗治国政策分析唐朝盛世局面形成的过程1、“戏说”武则天2、归纳武则天的功过是非三、开元盛世1、归纳唐玄宗实施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2、太宗和玄宗治国政策的相同点3、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过程。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教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备课人:审核人:使用人:备课时间:使用时间:一、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唯物史观: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史料证实: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历史解释:通过引导学生找出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异同之处,并分析兴亡之间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从而培养他们正确分析历史事实的异同点,正确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结合课本和材料,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及唐朝前期的政策与唐朝走向强盛的关系。
时空观念:依据时序,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太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他们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
家国情怀: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你是否知道在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展示学习目标,检查预习自主合作学习精讲点拨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公元617年,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即唐高祖。
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起第一次“玄武门之变”。
通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上了皇位。
626年,李世民即位,627年改年号“贞观”。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2、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原因:主观原因: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设计说明本课围绕唐朝走向繁盛的过程展开,先后讲述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和“开元盛世”三个重要历史事件。
“贞观之治”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唐玄宗在位前期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通过学习这三部分内容,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即位后国内面临的复杂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措施。
唐朝历史最重要的特征是繁盛与开放,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虽然政局经历了变动,但是各项制度与政策基本延续下来了,从而使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国力增强。
教学目标1.知道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的相关史实。
2.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
教学重难点重点:唐太宗的治国措施与“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唐玄宗的改革措施与“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难点: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治国举措的相同之处。
教学方法讲授法材料解析法归纳对比法资源与工具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材料视频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
你是否知道在唐朝前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作出了哪些贡献?设置疑问,导入本课。
二、预习检查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在统治期间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三、学习任务一四、学习任务二(一)建周称帝教师活动:出示图片《武则天像》。
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
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
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像学生活动:知道武则天建立政权、改国号为周、自立为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资料,加深学生对武则天的认识和了解。
(二)治国举措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武则天的治国举措有哪些?学生活动:根据教材P9相关内容,做出回答——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结合史实,评价唐太宗。
2.过程与方法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难点: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即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
三部分内容以时间为序,围绕唐朝走向盛世的过程展开。
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局面,武则天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则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学习这三部分内容,要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即位之后国内面临的复杂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各自采取的政策措施。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分析方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2.唐太宗治国策略(1)从善如流、知人善任(2)革新措施3.“贞观之治”二、女皇帝武则天1.建周称帝2.治国举措与功绩三、“开元盛世”1.唐玄宗登基2.改革措施3.“开元盛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的一定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唐朝相关多媒体、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人物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①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起始位置;
②科举制创立的标志。
二、导入新课
以一首唐诗即杜甫的《忆惜》:“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倶丰实。
”开篇,引导学生回答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教师叙述:诗中描写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
那么,这种盛世局面是怎样形成的,社会到底繁荣到何等景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三、讲授新课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随后平定了全国。
2.继唐高祖之后,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3.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广纳人才,知人善任。
4.唐朝时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大力兴办学校。
5.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6.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7.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二是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三是治世局面的形成。
(二)女皇帝武则天
1.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掌权,高宗死后,武则天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武则天统治措施: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继续推行唐太宗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还破格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
3.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郭沫若这样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讨论:你怎样评价武则天这个人物?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回答。
(三)开元盛世
1.唐玄宗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人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3.学生讨论归纳:唐玄宗和唐太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①政治上(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他采取的措施有:任用贤能(如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整顿地方吏治;崇尚节俭。
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盛世”。
②他们都善于任用贤才,重视吏治,注意“戒奢从简”,使政治较清明,经济有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里著名的“治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教师小结: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
四、课堂小结
唐朝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
唐太宗统治时期,他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任用贤臣,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批评和意见,从而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之后的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继承了唐太宗时期的一些政策,下令奖励农桑,发展农业生产。
还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武则天的统治,上承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下启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达到了全盛时期。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附:板书设计
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称帝,定都长安。
(2)继唐高祖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李世民就是唐大宗。
(3)“贞观之治”。
唐太宗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以进士科最为主要);重视文化教育,大力兴办学校;减轻劳役,鼓励发展农业;击败东、西突厥,加强西域统治。
2.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3.开元盛世唐朝的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