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水回收利用
施工现场水循环利用措施

施工现场水循环利用措施一、水资源节约的重要性我国人均水资源不足,华北地区人口密集,用水量多,而建筑工地又是耗能、耗水的大户。
节约需从点滴做起,一个建筑工程,以节水的方式施工,可节约数百计吨的水,而北京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就有数千个,如果每个建筑工地都以节水施工的方式进行施工,则可节省数以万计吨的水资源,对于节约能源来说是个不小的贡献,同时也可大大降低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成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的《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文件要求,建筑施工力争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如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等。
它更加有助于制约施工工地水源浪费,让节水更有了保障。
本工程为建筑面积近50万㎡的大型施工项目,施工用水较大。
根据现场水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节水方案,同时保证经济性和可实施性,有效地回收利用现场水资源,总结出能够推广沿用的经验,对今后其他类似工程施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二、施工现场水资源分析施工现场水资源有市政供水、基坑降水、雨水、施工试验用水、工人洗手或水龙头损坏漏水等。
除了市政供水,其余均可以做到回收利用,用于现场消防、混凝土养护、模板冲洗、车辆冲洗、地面降尘、冲厕、施工机械用水等。
三、施工现场主要节水措施1 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 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降尘洒水所使用水之源使用井点降水抽取上来的地下水。
3 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4 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
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5 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
建筑再生水(中水)的供水安全

建筑再生水(中水)的供水安全摘要:随着再生水回收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回收利用率也不断提升。
人们对其供水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它的供水安全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及和谐。
认识到再生水供水安全的重要性,并对供水安全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再生水水质,促进社会和谐,方便居民生活。
关键词:再生水;供水安全;对策abstract: with the recycled water recycling technology advances, the recycling also rise. it is about its water supply security the attention of more and more high, its water supply security directly affect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to realize the recycled water water supply secur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water supply security to take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the recycled water water quality, promote social harmony, convenient life residents.keywords: renewable water; water supply security; 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水资源匮乏是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存在的共同现象,随着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各行业迅速崛起,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缓解缺水危机,需要对水源进行非传统的二次开发。
作为最经济最具稳定性的再生水成了开发的主要路径。
1、建筑再生水概况集中式、分散式是城市再生水回用的两种模式,共同组成城市的再生水系统。
绿色建筑建设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绿色建筑建设的关键技术有哪些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旨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那么,绿色建筑建设的关键技术究竟有哪些呢?一、高效的能源利用技术1、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在绿色建筑中,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吸收太阳能将水加热,为居民提供生活热水,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太阳能光伏发电则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电力支持,不仅降低了用电成本,还减少了碳排放。
2、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的转移。
在冬季,地源热泵从地下吸收热量,为建筑供暖;在夏季,地源热泵将建筑内的热量释放到地下,实现制冷。
与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地源热泵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3、自然通风与采光技术合理的建筑布局和设计可以实现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例如,通过设置通风廊道、窗户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建筑的朝向,可以让新鲜空气自然流入室内,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同时,充分利用自然光可以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降低能源消耗。
二、水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技术1、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通过收集建筑物屋顶、地面的雨水,经过处理后可用于灌溉、冲厕、洗车等非饮用用途。
这不仅减少了对市政供水的需求,还降低了雨水排放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2、中水回用技术中水是指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在绿色建筑中,中水可用于景观灌溉、消防用水等,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3、节水器具的应用选用节水型的水龙头、马桶、淋浴喷头等器具,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例如,感应式水龙头可以避免长流水现象,节水型马桶每次冲水量比传统马桶少很多。
中水回用概述

中水回用概述“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
中水回用技术系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中水处理方式中水因用途不同有两种处理方式1.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饮用水的标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这种处理方式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但投资高,工艺复杂;2.另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标准,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便器的冲洗,地面、汽车清洗,绿化浇洒,消防,工业普通用水等,这是通常的中水处理方式。
按处理方法,中水处理工艺一般分为 3 种类型:1.物理处理法:膜滤法,适用于水质变化大的情况。
采用这种流程的特点是:装置紧凑,容易操作,以及受负荷变动的影响小。
膜滤法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离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着滤膜表面流动,溶液中溶剂和低分子量物质、无机离子从高压侧透过滤膜进入低压侧,并作为滤液而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质、胶体微粒及微生物等被超滤膜截留,溶液被浓缩并以浓缩形式排出。
2.物理化学法:适用于污水水质变化较大的情况。
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砂滤、活性炭吸附、浮选、混凝沉淀等。
这种流程的特点是:采用中空纤维超滤器进行处理,技术先进,结构紧凑,占地少,系统间歇运行,管理简单。
3.生物处理法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
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生物处理方法。
或是单独使用,或是几种生物处理方法组合使用,如接触氧化+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 活性炭吸附;转盘十砂滤等流程。
这种流程具有适应水力负荷变动能力强、产生污泥量少、维护管理容易等优点。
当前,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过度地、毫无节制地开发水资源的同时,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原本具有良好水质的新鲜水供应受到限制;其次,待开发的新鲜水源离集中供水点距离较远,一次性投资费用高昂,这样一些缺水地区无力扩大供水能力。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简介

公共建筑物的雨水回收利用
雨水收集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屋面、广场、绿地等地的雨水收集起来。
雨水处理
经过过滤、消毒等处理过程,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化。
雨水景观
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景观水池、喷泉等水景,改善环境质量。
工业企业的雨水回收利用
雨水收集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生产车间、厂区等地的雨水收集起来。
雨水处理
经过过滤、消毒等处理过程,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化。
工业用水
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冷却、洗涤、生产等用途,减少工业用水的 需求。
雨水的中水回用
1 2
雨水收集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小区、学校等地的雨水收 集起来。
污水处理
经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 化。
3
中水回用
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冲刷厕所、浇灌植物等用途 ,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
技术瓶颈
01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尚不成熟,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
需要进一步研发和创新。
资金投入
02 雨水回收利用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包括设备购置、
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费用。
社会认知度
03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尚未普及,社会认知度不高,需要
加强宣传和推广。
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技术创新
未来雨水回收利用技术将不断发展和创新,提高回收效率和降低成 本。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和气候变化应对。
展望
01
02
03
未来,雨水回收利用技 术将进一步发展,实现 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
续的水资源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雨 水回收利用技术将更加
重要和必要。
淄博市张店区雨水回收与中水利用典型案例

淄博市张店区雨水回收与中水利用典型案例摘要:淄博市是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缺乏城市,到2025年张店区需水缺口为2835万m³。
增加非常规水源的利用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通过介绍关于雨水回收及中水利用典型案例。
推动建设雨水回收和再生水利用工程,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促进雨水和再生水的回收利用。
淄博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85.5mm,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主要集中在汛期,全市降水量南北变化梯度较大,总体上由南向北逐渐减少,多年平均人均水资源量300 m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是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缺乏城市。
根据淄博市“十四五”节约用水规划测算,到2025年在95%需水量情况下张店区需要15651万m³,需水缺口为2835万m³。
在供水量不能有效增加情况下,增加非常规水源的利用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本文主要节绍一下张店区关于雨水回收及中水利用典型案例。
一、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雨水回收利用改造节能项目典型案例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综合性医药企业,现有职工近6400人,占地126公顷。
公司已成为H股、A股上市公司,全球重要的解热镇痛药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心脑血管类、抗感染类、中枢神经类、生物药物等生产企业,拥有化学原料药、医药制剂、医药中间体、三大支柱产业,五大产业园区。
公司先后通过了张店区、淄博市节水型企业的评审后,被评为山东省“节水型企业”。
1.项目的由来因环保要求,需增加雨水回收装置。
原一分厂厂区无雨水回收装置,部分雨水通过区排口进入污水系统,对污水处理造成冲击甚至导致停工。
每年雨季大量降雨在厂区主马路漫流,因地势北高南低雨水在厂区各主要马路、南门等区域积存,冲刷裹挟异物等由南门流出厂区,影响现场大环境、影响企业形象。
大量雨水资源未有效回收利用,同时一分厂循环水反冲水、各单位乏汽水等未得到充分回收利用,造成能源浪费。
无雨水回收系统,不能满足省节水示范企业标准。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摘要】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是按照各分项工程构造不同的内容,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结合项目建筑物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原理、系统组成和其在现代绿色建筑的应用。
并详细介绍了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技术要求,及其运营管理中的注意事项等。
雨水回收利用是节能、绿色一项综合性技术。
【关键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建筑;应用1、前言雨水回收综合利用系统是将路面、屋面、绿地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系统汇集到初期雨水弃流井,通过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初步过滤,过滤产生的垃圾可以自动排放掉。
初期弃流完成后,较洁净的雨水进入PP模块一体化构筑物,经过PP模块一体化处理过滤,处理后的水质符合雨水回用的水质标准后,将水储存到蓄水池,再利用供水设备和供水管网供给小区绿化、景观喷泉、地面冲洗等。
本文针对某工程雨水回收综合利用系统的原理、施工要求和后期运营管理进行阐述,以便同行们进行探讨和借鉴。
2、雨水回收综合利用系统原理雨水回收综合利用系统是利用小区雨水管网收集雨水进入初期弃流装置,经雨水弃流装置进行初步过滤后,进入PP模块一体化雨水收集池,经过PP模块一体化构筑物过滤、沉淀,达到雨水回收利用要求的水质,经过供水设备和供水管网,供给小区内绿化、景观喷泉和地面冲洗使用。
雨水初期弃流装置的作用是完成降雨初期杂质较多雨水的自动排放和预过滤。
该装置内置过滤装置在弃流完毕开始收集时,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初步过滤,过滤产生的垃圾可以自动排放掉。
PP模块一体化构筑物的储水池骨架采用PP模块组合,每块单体尺寸为500mm×1000mm×400(h),承压能力≥0.45N/mm2,层间采用连接杆进行连接,列间采用连接卡进行连接;过滤系统采用滤板微孔过滤形式,过滤只依靠液面静压力完成,处理后的水质符合雨水回用的水质标准。
雨水处理后加压给水泵根据实际回用水量确定,并设排污泵,且间断排泥,滤板冲洗泵与雨水回用水泵共用。
工程施工节能节水(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建筑行业的高能耗、高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工程施工中的节能节水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工程施工节能节水的重要性及实践方法。
一、节能节水的重要性1. 节能减排:建筑施工过程中,能源消耗巨大,如水泥、钢材、木材等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节能节水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2. 节约资源:我国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
3. 提高工程质量: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降低施工成本。
4. 增强企业竞争力:绿色建筑已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节能减排、绿色施工的企业将更具市场竞争力。
二、工程施工节能节水实践方法1. 优化施工方案:在施工前,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施工环节,降低能源消耗。
2. 合理选用建筑材料:选用节能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如新型墙体材料、节能门窗等。
3. 节能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的节能施工技术,如保温隔热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等。
4. 节水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节水措施:(1)合理规划施工用水:对施工用水进行分类管理,提高用水效率。
(2)采用节水设备:选用节水型设备,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
(3)循环利用水资源:对施工过程中的废水进行处理,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5. 施工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施工人员节能节水意识,减少浪费。
6. 绿色施工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绿色施工培训,提高他们的节能节水技能。
三、结语工程施工节能节水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优化施工方案、选用节能环保材料、采用节能节水技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浪费,为我国绿色建筑事业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中水的回收利用
摘要: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较为可观,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非常
小,其中居住区用水量巨大。根据居住区排水量大、杂用水量也较
大的特点,合理设计并利用中水系统,对排水和杂用水进行平衡,
预计可以使居住区用水量减少30%到40%,排水量减少35%到50%,
既可以减少生活污水的污染,也能大大减少居住区的水资源浪费现
象,具有非常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建筑中水、回收利用
一、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较为丰富,但人口基数大,人均水资源
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加之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但技术水平有限,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工业用水量巨大。与此同时,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速阶段,随着城市化水平和城区面积的提
高,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量也在不断提高。用水量的提高和水资源
的短缺导致了水价上涨,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如
何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情况下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成为了
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建筑中水的水源及用途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提高,建筑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建筑用水量也同样水涨船高,为此,必须全面开展建筑节水工作,
减少建筑污水的排量和污染程度,保护弥足珍贵的自然水资源,在
这一过程中,统筹考虑各种水资源的利用、净化、排放,建立完整
的建筑水循环系统是重中之重。
建筑物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住宅、公共建筑和工业建
筑,建筑用水分为室内用水和室外用水,根据使用途径又可分为生
活用水、生产用水和其他用水(包括景观用水、绿化用水、街道浇
洒用水等市政用水和车辆冲洗,供暖循环水等。)这些用水的水量
巨大,但许多用水的水质要求不高,根据国家标准分为多个级别,
将不同级别的水资源分类利用,或将部分水资源回收处理后用在低
水质标准的途径,可以有效节约自然水资源,这就是中水利用的最
大目的。
中水系统根据应用的范围可分为建筑中水系统、区域中水系统
和城市中水系统,其水源构成分为以下几种:(1)卫生间、公共浴
室的浴缸和淋浴的排水;(2)洗漱用水排水;(3)空调冷却系统排
污水;(4)冷凝水;(5)雨水;(6)洗衣用水;(7)厨房用水;(8)
冲厕排水;(9)游泳池排水。由于这些水源的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
之间,所以被普遍称为中水,建筑水资源循环系统就是要将这部分
中水进行回收和利用,以达到减少上水用量、下水排量的目的。
三、中水利用的优势和可行性
建筑中水主要是指生活污、废水经过适当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
质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的杂用水。这些污、
废水可以就地回收利用,减少了长距离输水管网的建设费用。另外,
分散处理的规模小,处理灵活,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可以很大程度
上的减小排水量。
建筑中水根据水质的情况可分为优质杂排水、杂排水和生活排
水。住宅优质杂排水的水质指标为bod<80mg/l,cod<150mg/l,
ss<100mg/l,总固态物<220mg/l,ph:7.3~8.0,阴离子表面活化
剂:5.0~8.3mg/l。洗漱用水、洗浴用水、洗衣用水和厨房用水占
总水量的38%左右,其水质可到达优质杂排水的水准,作为中水系
统的回收水源,可以满足冲厕和绿化的需要,这部分用水占住宅用
水的32%,也就是说,利用中水循环系统,可以减少32%的污、废
水排放,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显而易见。
四、中水的处理工艺
中水属于生活污、废水,不能直接进行二次使用,需要在使用
前进行统一回收、处理,其处理工艺根据水质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
别,对于优质杂排水,主要的处理工艺有两种:
1.原水→格栅→调节池→絮凝沉淀或混凝气浮→过滤→消毒→
中水;
2.原水→格栅→调节池→接触过滤→活性炭过滤→消毒→中
水;
杂排水的处理工艺为:
1.原水→接触氧化1→接触氧化2→沉淀→过滤→消毒→中水
冲厕用水的水质较差,回收利用也比较复杂,处理工艺多样,
其中酸化处理的应用范围较广:
原水→格栅→调节池→水解酸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沉淀→过
滤→消毒→中水
冲厕用水与普通杂排水处理的主要差别在于水解酸化池的处
理,污水在水解酸化池中要经历两个过程,首先是物理吸附,减少
污水中的颗粒物质和胶体,处理速度快,一般仅需十几秒,而后的
沉淀过程有水解细菌和产酸菌的参与,使得不容物分解成可溶物,
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为下一步的净化奠定有利条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程度提高,净
水技术也是日新月异,现阶段使用的沉淀过滤环节是整个净水系统
耗资最大的部分,利用先进的生物纳米材料“硅藻精土”可以大大
降低建设成本,“硅藻精土”是硅藻残骸的沉积物,经过选矿和杂
质处理,富集程度可达90%以上,这种生物纳米材料的吸附能力可
以达到自身重量的3倍,添加合适的处理材料(细菌等)既可以替
代原有的酸化池和沉淀池,降低建设成本在40%左右,由于体积较
小,使用方便,非常适合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中水循环系统的污
水处理。
五、其它节水措施
雨水回收利用
雨水原水水质较高,收集方便,可以直接进行绿化、冲洗道路
和停车场与汽车,作为景观用水和施工用水也符合标准。同时,雨
水还可以间接补充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水位回升,改善生态环境,
减轻水体污染等作用,需要善加利用。
空调冷凝水的回收利用
现代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冷却水耗水量巨大,每天补水的同时
还要损失大量的冷凝水,一般情况下冷凝水都是直接排放,造成了
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如果将其回收补充给冷却水,不仅温度较低,
还能节约进水,减少排水,是节约用水的又一途径。
总结:
我国的自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淡水资源的利用比之其他国
家更应该谨慎对待,建筑用水作为水资源利用的一大支出,可以通
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节水和循环使用,建筑中水的利用是减少水资源
浪费和污染的重要途径,需要大力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现阶段的
中水循环还不能深入到住宅建筑循环,生活污水的再利用还有很大
的提升空间,需要我们的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筑中水的回收利用[j].企业导报,2010(8)
[2]任波.建筑节水分析及措施[j].甘肃科技,2009,25(20)
[3]王本辉,高洋,许杰,石禄成.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技术[j].
节能,2010,29(6)
[4]刘坚.生态水处理系统在京铁家园小区的应用[j].甘肃科技
纵横,2009,38(3)
[5]张华.建筑污水再生回用与雨水利用[j].化工设计通讯,
2008,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