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人教版地理中考复习5天气与气候
2025年中考地理总复习课件专题五:天气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E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C
35° 25° 10°
0° A
热带雨林气候
0°
如何通过气候直方图判断气候类型?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以温定带 最冷月>15℃ —热带 最冷月> 0℃ —亚热带 最冷月< 0℃ —温带
温带海洋性除外(>0℃)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如何通过气候直方图判断气候类型?
以温定带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湿润
终温和湿润
亚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2020广东)温带雨林是一种高雨量森林。北美洲某地区地形崎岖,盛行 西风,有温带雨林分布。读北美洲某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图5)和该地区沿 52°N的地形剖面图(图6),完成11~12题。
④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没有种植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世 (4年4考)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界 热带的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主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要 亚热带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气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的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类 寒带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型 高山高原气候
寒带气候
大陆西岸(40°-60°)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西岸(30°-40°) 地中海气候
2021年中考地理重难点专题练习05 世界的天气与气候(解析版)

重难点05 世界的天气与气候【知识梳理】一、气温1.陆地气温的变化:①南北半球,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不同季节,海陆气温存在差异。
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
③山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气温的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二、降水1.降水的基本条件⎩⎪⎨⎪⎧ ①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下降②有足够的凝结核③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2.主要降水类型3.降水的分布规律: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4.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
5.降水的季节变化:①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的,如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
②降水季节差异较大的,如夏季多雨区、冬季多雨区。
【限时检测】一、选择题2020年以来沙漠蝗灾影响了大范围区域,沙漠蝗虫喜高温、耐干旱,迁徙的适宜温度在40℃左右。
下图为“沙漠蝗虫迁徙路线图”。
读图,完成1-3题。
1.沙漠蝗虫主要活动区域的典型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B.四季分明C.高温多雨D.温和湿润2.湿润空气会降低沙漠蝗虫的飞行能力,下列不利于其迁徙的天气是()A.B.C.D.3.此次沙漠煌虫影响我国几率较小,主要原因是()①我国河流众多且多为内流河②西南边陆有喜马拉雅山脉阻挡③气候特征与迁徙区域差异较大④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没有种植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1.A 2.D 3.C【详解】1.根据题中材料可知,“沙漠蝗虫喜高温、耐干旱,迁徙的适宜温度在40℃左右”说明沙漠蝗虫喜欢炎热干燥的环境,A正确。
故选A。
2.表示西南风四级,表示晴,表示多云,表示大雨,因为“湿润空气会降低沙漠蝗虫的飞行能力”题中四种天气符号中,只有表示湿润天气,D正确。
故选D。
3.我国河流多为外流河,且河流对蝗虫迁徙影响不大,℃说法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蝗虫主要从西亚向南亚迁移,由于我国西南边缘为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高大的山脉阻挡了蝗虫的前进,所以进入到我国机会较小,℃说法正确;材料中提到,蝗虫主要生活在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区,我国没有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气候较为湿润,与适合蝗虫迁移的区域差异较大,不适宜蝗虫的生活习性,故沙漠蝗虫影响我国的机率较小,℃说法正确,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地区有种植业,云贵高原也有种植业,℃说法错误。
中考地理冲刺复习 基础梳理 专题五 天气与气候 新人教版

3.判断气候类型 结合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确定气候类型的名称。 主要气候的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见下表:
4.主要气候类型图及其气候特征
(2014·湖北黄冈)下列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地 处中纬度沿海地区,乙图是①②两城市的气温曲 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1~2题。
专题五 天气与气候
考纲要求 考点冲刺 难点冲刺 真题冲刺 模拟冲刺
1.能够识别描述天气和描述气候的语言,能够正确 地描述某时段的天气和某地的气候。 2.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够知道报纸、电视中有关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 报告。 4.理解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气温日较 差、气温年较差、等温线等概念。
6.懂得运用气温的垂直递减率解释海拔与气温的关 系。 7.理解降水、降水量与等降水量线等概念。 8.能够根据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分析世界降水 量水平分布规律。 9.能够根据所给的气温与降水资料分析其气候特征 会绘制气候直方统计图。 10.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气 温最高值
午后2 时
一天中气 温最低值
日出 前后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 天中最低气温
(2)气温的年变化
月平均气 温最高值
北半球 陆地上
7月
南半球 陆地上
8月
北半球 海洋上
1月
南半球 海洋上
2月
月平均气 温最低值 1月 2 月
7月 8 月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一的中最低月 平均气温
沿海或内陆)。 (7)图中J是 寒带 气候,主要分布于极地地区。
初中地理 第二部分 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第二部分天气与气候一、多变的天气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
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P463、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
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5、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6、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7、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8、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9、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10、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1、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称为降水。
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
12、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13、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
14、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人教版中考地理总复习天气与气候

考点聚焦
17
第十七页,共31页。
第9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同,如图9-1,A地区为 ________全、B年地多区雨为__________、夏C地季区多为雨________、D地区常为年湿润 __________冬、E季地多区雨为__________。 全年少雨
考点聚焦
18
台风及其中心 ________
考点聚焦
小雪
________
中雪 ________
大雪
________
雾
________
霜冻
________
沙尘暴
________
西风五级 ________
5 第五页,共31页。
第7节┃多变的天气
3.风向和风力 (1)风向:指风的来向,共8个基本方向。 (2)风力:指风强弱的级别,共分18级。
害。
温室效应
2.人类活动会影响气候,如____________。
(1)原因
二氧化碳
人类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__________;人类砍伐森林减少
了森林对____________的吸收二,使氧大化气碳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气温随之升高,
导致全球气候________。
变暖
(2)危害
气温上升,会使极地地区的冰雪________,引起融全化球海平面
温带
海洋
I
性气
候
考点聚焦
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亚洲东部、澳 大利亚东部、 南北美洲东部
南北纬 25°~30°大陆
东岸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六大洲都有, 主要分布在地
中海沿岸
南北纬 30°~40°大陆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天气和气候

地理中考复习专项练习(三)备考提要天气和气候一、考点分布1.天气与气候☆ 考点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考点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和简单的天气图。
☆ 考点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考点4: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知道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考点5: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知道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考点6:能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3.主要气候类型☆考点7: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及气候类型的特点。
☆考点8: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考点9: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方法指导考点1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可通利用比较法来掌握,重点是把握好时间长短这个指标。
考点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和简单的天气图。
我们应该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讨论当天天气情况等方式轻松掌握;考点3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所以复习时要挖掘自己的生活经历,架起知识与生活的桥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也是今后出题的方向;考点4、要结合教材中的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通过分析纬度高低、海陆差异、南北半球差异对气温的影响来掌握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考点5要结合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来掌握降水的分布规律;考点7是考试的重点复习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某地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方法根据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且出现最高温时间也相反);(2)根据最冷最热月均温确定热量带;(3)然后根据降水柱状图中降水的季节分配确定气候类型;(4)结合地图来记忆分布规律和具体分布地区(先记忆分布规律,再记忆具体分布地区);(5)通过分析气候资料图来记忆气候类型特点。
考点8要密切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来理解掌握。
三、重难点解析考点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2009·株洲市中考)19.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大量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诗句。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试题(附答案)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读某市某天天气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某市的天气状况是()A.多云转阵雨B.多云转雨夹雪C.晴转多云D.阴转小雪2.某市这天空气质量是()A.轻度污染B.中度污染C.重度污染D.严重污染3.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常遭受台风袭击,以下天气符号表示台风的是()A.B.C.D.2021年3月我国连续遭遇多次沙尘暴天气,图为3月28-29日沙尘暴天气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天气预报中沙尘暴的符号是()A.B.C.D.5.图中受到强沙尘暴影响的地理区域主要位于()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3月14至15日,一场近十年来影响强度最强、范围最广的沙尘暴席卷了我国北方地区。
受其影响,西安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严重污染,而同为陕西的汉中市空气质量级别却为优。
下图为两城市位置示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符号中表示沙尘天气的是()A.B.C.D.7.沙尘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巨大,它能使()A.土壤肥力增加,农业增产增收B.大气能见度降低,交通隐患增加C.山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D.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会急剧上升8.这次沙尘天气过程中,陕西汉中市空气质量仍为优,未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汉中市距离沙尘源地较远B.沙尘天气势力弱,强度小C.汉中市降水丰富湿度较大D.秦岭山地阻挡作用显著下图示意某学习小组所做“影响气候的因素”分组实验及其数据记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A.纬度B.海陆C.地形D.季风10.通过该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纬度越低,气温越高B.海拔越高,气温越低C.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D.陆地气温年较差大于海洋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读世界年均气温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1.有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气温从低纬问高纬度迹渐降低②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更曲折③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气温变化越小④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气温不一样A.①②B.①④C.③②D.②④12.影响甲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13.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是指降水的()A.季节变化B.年际变化C.季节分配D.日变化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
人教版中考地理专项复习-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气候一、天气和气候1.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天气气候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概念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区别①短时间的;②多变的①较长时间;②相对稳定联系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2.卫星云图的判读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3.常用天气符号:4.空气质量: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污染越轻微。
二、气温和降水1.气温:(1)定义: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2)气温的测定:①工具:温度计;②测量时间:通常每天四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
(3)气温的变化①平均气温:一般把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气温值的平均数,叫做日平均气温,同理一个月日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叫做月平均气温,十二个月月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叫做年平均气温。
②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
③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
(4)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①由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同纬度地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2.降水: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1)主要降水类型类型示意图成因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成。
赤道地区对流运动强烈,对流雨降雨多为对流雨地形雨湿润气流遇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降水锋面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暖气团上升遇冷凝结。
纬度60°附近多锋面雨(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①赤道附近降水多,如图中A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布
辨别南北半球
7.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1)气温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午后2时 左右,最
低气温出现在 日出前后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
做气温日较差。 夏季:陆地>海洋 冬季:海洋>陆地 (2)气温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 7 月
返回目录
第四章
答题技巧:
天气与气候
N ↑ ①等温线气温判断南北半球:
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②“一陆南”:一月份,陆地向南凸出,
“七陆北”:七月份,陆地向北凸出
陆地向北突出
③等温线冬密夏疏→冬季温差大
④等温线陆密海疏→陆地地形类型多样 “七陆北”→七月
返回目录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例:图3为某区域1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返回目录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7.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辨别南北半球
13
确定降水的 时间变化
(1)气温曲线图:表示气温年变化规律的曲线图。
(2)降水量柱状图:表示降水年变化规律的柱状图。
返回目录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降水类型: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在等降水量线图中,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长时间 平均 稳定
风和日丽、雨过天晴 四季如春、终年干燥
2.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__干__湿____和__冷__热____等
的情况。
返回目录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1.小明的作文中有以下描述语言,你认为正确的是( )
B
A.奶奶很喜欢昆明四季如春的天气
B.今年夏天气温较往年偏高,气候出现了异常
最高, 1 月最低;海洋上 8 月最高,2 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
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返回目录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分析影响两地气温的影响因素。
如两地位置一南一北,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沿 海或内陆的区别,则主要是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位于同纬 度却存在地形差异,则主要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分值
2020 年 世界的气候类型、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4分
2019 年 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
2分
2018 年 气候的分布及特点;卫星云图的使用
6分
极端性气象灾害;农作物分布的气候条件;典型气
相关热点 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借助 ——
观测地选址的时事热点,考查该区域的气候特征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C.今天的气候晴,和同学们打球很开心
D.上午晴空万里,下午雷雨交加,气候变化真大
2.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现象的是( ) D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烘炉中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返回目录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3.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__陆__地____,(分层设色地形图里绿色表示 __平__原____) 蓝色表示__海__洋____,白色表示___云__区___。云的颜色越白, 表示云层越___厚_____。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__阴__雨__区____区。 4.风向是指风的___来__向___,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___北__方___。风 力是风强弱的级别,级数越大,风力越___强_____。
染指数__低____;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__高____。城市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
面 受 __自___然__因__素____ 的 影 响 , 例 如 气 压 的 高 低 、 风 力 的 大 小 ; 另 一 方 面 受
社会___经__济__因__素__的影响,如燃烧秸秆、汽车尾气、工厂的烟等。
返回目录
D
A.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代表陆地 B.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代表陆地 C.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代表海洋 D.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代表海洋
4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 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5
中考年份
考查点
N
W
E
5级 8级 7级 10级
S
返回目录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5. 特殊的天气符号:
①雷阵雨_____ ②冰雹________ ③雾________ ④霾________
⑤霜冻________ ⑥台风________ ⑦沙尘暴________
延伸:霾:_多__发__生__北__方__,___来__源__:__燃__煤__供___暖__,__汽__车__尾__气___排__放____ 沙尘暴______多__发___生__北__方__,__临__近___沙__源__和__风__源___地___________ 6.空气质量高低,一般用__空__气__质__量___指__数__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
返回目录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15
8.影响气温、降水(气候)的因素:
(1) 纬 度位 置—— 纬 度高 则 气温 低 , 纬 度低 则 气温 高 。
赤道 地区降水多, 两极 地区降水少。 (2)海陆位置——中纬度温带地区 沿海 降水多且温差小,
内陆 降水少且温差大。
(3) 地 形 —— 海 拔 高 气 温 低 ( 海 拔 每 上 升 100 米 , 气 温 下
第一部分 考点突破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中考复习导引
思维导图
考点知识梳理
难点方法突破
考题精选
3
课标要求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 1 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 分布特点。
考点分析 本章节以综合考查为主,本专题是中考的必考点,主要考查 的是图表的分析能力,如从图表中提取信息作答,通过气温曲线 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等。
返回目录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返回目录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根据时间判断,找关键词
天气
气候
时间长短 大气状况(即时、平均)
稳定性
短时间 即时 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