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先生脱口秀:《古代十大商人》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上的富人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富人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富人故事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富人故事,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1. 范蠡:春秋末期的楚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显著的成就,还是一位大富豪。

他善于经营季节性特产的长途贩运,通过掌握市场行情,赚取两地贸易差价。

同时,他也擅长与黑白两道的商人结盟,进行商业活动。

2. 沈万三:元末明初的大商人,生于浙江湖州,业务一度发展到了海外贸易。

本名沈富,字仲荣,所谓的“万三”即“万户之中排第三”之意。

尽管他不是首富,但他的名气在当时是非常大的。

据史料记载,他的资产多达白银2000万两。

3. 白圭:战国时期洛阳人,名丹,字圭。

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善于修筑堤坝,兴修水利。

他提出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原则,既满足人民需求,又为自己获取利润。

同时,他主张根据市场需求和供求关系来灵活经营,善于运用自然科学知识,通过治理水患等方法为社会做出贡献,也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声誉。

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展示了他们不同的财富积累方式和商业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经济
状况。

这些故事对于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商人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商人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商人作者:丰木色子来源:《闽南风》2009年第02期1、富甲陶朱--范蠡(前536-前448年)陶朱公就是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公元前496年前后入越,辅助勾践廿余年,在越国被吴国灭亡时,是他提出降吴复国的计策的,并随同越王勾践一同到吴国为奴,千方百计谋取勾践回国,成为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官拜上将军。

但当勾践复国之后,他了解勾践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安乐的人,于是他急流勇退,毅然弃官而去,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

《史记》中载“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

但他仗义疏财,他赚了钱,就从事各种公益事业。

他的行为使他获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业的楷模。

2、儒商鼻祖——端木子贡(前520——?)端木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春秋末期卫国人,今属河南省鹤壁市浚县。

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孔门十哲”之一。

子贡虽出儒门,却懂经商之术。

多年的经商活动使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为孔子与其门徒的周游列国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历史上多用“端木遗风”来表彰经商致富之人,即源于此。

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古代宗庙中盛生黍的祭器,常用来比喻有立朝执政才能的人)。

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办事通达。

曾任鲁、卫两国之相。

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3、智慧商祖——白圭(前463年———前385年)白圭,名丹,战国东周洛阳人,梁(魏)惠王时在魏国做官,后来到齐国、秦国。

《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即“天下言治生者祖”,先秦时商业经营思想家,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谋略家和理财家。

诸如“人弃我取”、“知进知守”等经商理论至今对现代理财有指导意义。

4、营国巨商——吕不韦(约前292年~约前235年)吕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

史载“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但一生最得意的一笔大买卖却是:结识秦流亡公子赢异人并资助其回国即位,从而成功实现个人由商从政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历史上的大富翁 皇帝都要朝他借钱

中国历史上的大富翁 皇帝都要朝他借钱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历史上的大富翁皇帝都要朝他借钱导语:中国历史上十大富翁:皇帝都要朝他借钱。

中国古代富豪大多两种出身:一是贪官;二是靠经营智慧而成巨富的商人。

贪官大都没好下场,和珅就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富翁:皇帝都要朝他借钱。

中国古代富豪大多两种出身:一是贪官;二是靠经营智慧而成巨富的商人。

贪官大都没好下场,和珅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然而,那些靠勤劳、智慧发家的巨贾们,结局却各不相同:有的寿终正寝,美名千古,有的结局和贪官一样悲惨。

下面将向您揭秘中国古代最着名的十大富翁以及他们的最终结局。

1 富甲陶朱——范蠡(前536-前448)陶朱公即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辅助越王勾践一战灭吴的大智者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

《史记》中载“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但他仗义疏财,他赚了钱,就从事各种公益事业。

他的行为使他获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业的楷模。

理应推荐为“中国十大富豪”之首。

2 儒商鼻祖——端木子贡(前520-?)端木赐,字子贡,名赐,姓端木,春秋末期卫国人(今属河南省鹤壁市浚县)。

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孔门十哲”之一。

子贡虽出儒门,却懂经商之术。

多年的经商活动使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为孔子与其门徒的周游列国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历史上多用“端木遗风”来表经商致富之人,即源于此。

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古代宗庙中盛生黍的祭器,常用来比喻有立朝执政才能的人)。

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

生活常识分享。

古代经商典故

古代经商典故

古代经商典故
本文介绍了几个古代经商的典故,包括商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善于创新等方面,旨在弘扬古代商人的精神,为现代商业社会提供借鉴。

一、陶朱公经商
陶朱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商人,他的经商之道被后人传颂不衰。

陶朱公经商的主要特点是智慧和诚实。

他经营的商品种类繁多,但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本,不以次充好,不欺骗顾客。

他还善于把握市场行情,能够在价格低时买进,价格高时卖出,获得丰厚的利润。

二、子贡贩马
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他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子贡贩马的故事是这样的:他在齐国买了些好马,准备把它们运到鲁国去卖。

但当时鲁国的市场已经饱和,马匹的价格很低。

子贡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想到了一个创新的办法:把马匹献给鲁国的国君,以此来换取鲁国的尊重和信任。

后来,鲁国的国君果然非常感激子贡的贡献,给了他很多好处。

三、商人救国
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弦高的商人,他用自己的智慧和财富救了整个国家。

当时,秦国的军队正在攻打赵国,弦高听到了这个消息,立即带上自己的财富,前往秦国军队的营地。

他告诉秦军统帅,自己愿意出钱资助秦国攻打赵国,但条件是秦国必须保证不侵犯赵国。


军统帅被弦高的财富吸引,答应了他的条件。

弦高随后又前往赵国,告诉赵国国君秦国的计划,帮助赵国做好了防御准备。

最终,秦国的进攻被赵国击退,弦高因此被赞誉为“商人救国”。

以上是三个古代经商的典故,它们都体现了商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和善于创新等方面。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商人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商人分别都有谁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商人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商人分别都有谁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商人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商人分别都有谁1、陶朱:春秋末期人,即助越王勾践一战灭吴的大智者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

《史记》中载“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

2、子贡:孔子高徒,经商致富的能人。

《史记。

货值列传》有传。

曾自费乘高车大马奔走于列国,说齐、存鲁、霸越、亡吴。

儒家学说后来得以发扬光大、流传百世,其功甚伟。

3、白圭:春秋末期人,最早的经商理论大师。

范蠡曾向他求教过致富秘诀。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即是他首创的经商名言。

曾有经商哲学理论著作问世,可惜失传。

4、卓氏:战国时期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钢铁大王”。

为寻优矿,夫妻迁居四川巩徕,凭炼铁业累致巨富,西汉时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岳父卓王孙即其后人。

5、吕不韦:战国时期大商人,一生最得意的一笔大生意就是:结识秦流亡公子赢异人并资助其回国即位,从而成功实现个人由商从政的历史性转变,据说连秦始皇都是其“掉包”的私生子,应该说,凭此传奇业绩挤身“十大“次席当之无愧!6、寡妇清:秦朝初期人,其祖辈凭开“丹穴”致巨富,守成有术,曾受到过秦始皇的嘉奖接见。

作为难得的女富豪代表,提上一笔。

7、邓通:西汉文帝宠臣,凭借与汉文帝的特殊关系,垄断当时铸钱业,广开铜矿,富甲天下。

景帝即位,旋失宠,被收。

限于名气之大,想不入选都难。

8、董贤:西汉哀帝宠臣,成帝时即为太子舍人,真正的靠“陪太子读书”一举挤进“富人圈”的典范,贵至“与帝同车”、权倾天下,后遭王莽诛杀。

只作提名。

9、石崇:西晋著名富翁,其财富来源系任荆州刺史时拦劫沿途客商而得。

最经典的故事是与晋武帝的舅舅王恺斗富大获全胜,可谓“富可敌国”毫不夸张。

盖因不懂“外不露富”的古训,终为一才妓绿珠破财,最后连命也搭上。

10、王元琛:北魏时河间人,也要学石崇的样子。

他特地邀请贵族、大臣到他家宴会,宴席上用的食器,有水晶杯,玛瑙碗,都精巧华丽得出奇。

元琛还请大家参观他的堆满金银绸缎的仓库。

古代十大超级富豪

古代十大超级富豪

古代十大超级富豪1、刘瑾:明代正德朝大宦官,《亚洲华尔街日报》列为世界级富翁。

刘瑾(1451—1510),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从此改姓刘。

弘治年间犯罪赦免后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宠爱,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

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为“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

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

他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其收受贿赂所得据说合为33万公斤黄金、805万公斤白银,而李自成打进北京时收缴崇祯一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仅为白银20万公斤,此人不选,是无天理。

2、和珅:清代乾隆时大贪官,入选《亚洲华尔街日报》世界级富翁行列。

和珅(1750~1799年),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父亲名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

他祖上是今辽宁清原县人,清初随清帝入关,住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

和珅做官期间平步青云,官至宰辅,控制朝政长达20余年。

他在职期间,擅权纳贿,贪赃枉法,网罗亲信,迫害异己,祸国害民。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嘉庆皇帝念其为父皇宠臣,遂令其自杀,和珅死时49岁。

和珅的家产归入皇家。

所以当时有人讽谕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3、宋子文:《亚洲华尔街日报》列为世界级富翁。

宋子文出生于上海,早年毕业上海圣约翰大学。

后去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继入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

1925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

1928——1930年间通过谈判收回关税自主权,使中国有权确定关税税率和监督税收。

1942年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后曾与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签订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次年与外国谈判收回各国在华的治外法权。

1945年出席联合国大会任中国首席代表,同年6月去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1945年8月14日签订不平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商人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商人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商人1.富甲陶朱--范蠡(前536-前448年)陶朱公就是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后入越,辅助勾践廿余年,在越国被吴国灭亡时,是他提出降吴复国的计策的,并随同越王勾践一同到吴国为奴,千方百计谋取勾践回国,成为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官拜上将军。

但当勾践复国之后,他了解勾践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安乐的人,于是他急流勇退,毅然弃官而去,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

《史记》中载“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

但他仗义疏财,他赚了钱,就从事各种公益事业。

他的行为使他获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业的楷模。

2.儒商鼻祖——端木子贡(前520——?)端木赐,字子贡,名赐,姓端木.春秋末期卫国人,今属河南省鹤壁市浚县。

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孔门十哲”之一。

子贡虽出儒门,却懂经商之术。

多年的经商活动使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为孔子与其门徒的周游列国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历史上多用“端木遗风”来表经商致富之人,即源于此。

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古代宗庙中盛生黍的祭器,常用来比喻有立朝执政才能的人)。

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

曾任鲁、卫两国之相。

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3.智慧商祖——白圭(前463年———前385年)白圭,名丹,战国东周洛阳人,梁(魏)惠王时在魏国做官,后来到齐国、秦国。

《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即“天下言治生者祖”,先秦时商业经营思想家,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谋略家和理财家。

诸如“人弃我取”、“知进知守”等经商理论至今对现代理财有指导意义。

4.营国巨商——吕不韦(约前292年~约前235年)吕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

史载“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但一生最得意的一笔大买卖却是:结识秦流亡公子赢异人并资助其回国即位,从而成功实现个人由商从政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商业史上十大著名商人(中)

中国商业史上十大著名商人(中)

中国商业史上十大著名商人(中)作者:东方来源:《商业文化》2019年第04期Top4智慧商祖——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人物简介】白圭(公元前370-300年),名丹,战国时人,出生在东周的都城洛阳,梁(魏)惠王时在魏国为相,期间施展治水才能,解除了魏都城大梁的黄河水患,后因魏政治腐败,游历了中山国和齐国后,弃政从商。

《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先秦时商业经营思想家,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谋略家和理财家。

其师傅为鬼谷子,相传鬼谷子得一“金书”,鬼谷子将里面的致富之计(”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世无可抵则深隐以待时”)传于白圭。

商场如战场,只有随机应变,巧用计谋,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在今天激烈的商战中,商界仍以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为经典,奉“治生之祖”白圭为高人。

【经商经历及成就】洛阳原是周朝建立的一个军事和政治重镇。

周公征服殷人后,为防止亡殷贵族策动遗民重起反叛,便把他们以“顽民”称号统一安置在洛阳,以便加强监督管理。

这些所谓的“顽民”不能参与政治活动,因而多数去经商。

到了战国时期,经商已经成为洛阳人的重要职业。

洛商层出不穷,队伍非常庞大,他们扎堆的做珠宝生意-这是当时最赚钱的行当。

白圭没有跟风去做当时最能赚钱的珠宝生意,而是另辟蹊径一从事农副产品的大宗贸易,包括农产品、农村手工业原料和产品等。

他的这个经营策略,主要是从李悝的“变法改革”中得到启示: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副产品的经营将会成为利润丰厚的行业。

白圭认为,“欲长钱,取下谷”。

“下谷”等生活必需品,虽然利润较低,但是消费弹性小,成交量大,以多取胜,一样可以获取大利。

白圭也曾苦心研究过陶朱公和计然之策,总结出一套适应时节变化的经营办法-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言外之意是,当别人不太需要某种货物时,这种货物的价格一定会十分低廉,这是买进的时机;当人们急需某种货物时,其价格一定会上涨,这时就应该卖出。

在收获季节或遇到粮食丰收,农民就会大量出售谷物,这时便可大量收购,然后将丝绸、漆器等生活必需品卖给这些比较宽裕的农民;在年景不好或青黄不接时,可以适时出售粮食,同时购进滞销的手工业原料和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琢磨先生脱口秀:《古代十大商人》
古代十大商人
琢磨先生
今天我们聊一聊中国从古到今的大富豪,如果你一直读到最后也没有聊到你,你也不必太悲伤,因为肯定没有你。

说起大富豪大商人,首先肯定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大政治家范蠡,又名陶朱公,后世称他为“商圣”,圣是什么意思?就是最牛逼的人。

比如诗圣是杜甫,书圣王羲之,情圣是李亚鹏,雨圣是萧敬腾,齐天大圣是孙悟空,当然后面这些都是野史了。

咱们的范蠡,就是经商最牛逼的人,其实他泡妞也很厉害,比如他跟西施的故事,两个人一见钟情,西施发誓要嫁给范蠡,范蠡非常感动,然后把她献给了吴王夫差。

他为何如此变态呢,因为他要帮越王勾践复国。

等勾践复国后,他辞职经商去了。

等他经商有钱后,他又把钱全部捐给了穷人。

所以你们看这哥们基本干什么都是玩票,玩的就是心跳。

你要问他经商的经验,他估计会告诉你:认真你就输了。

再后来有名的大商人就是春秋末期的子贡了,他师父叫孔子。

由于子贡特别善于经商,所以孔子周游列国打的住酒店都是子贡掏钱。

就这样孔子还经常骂子贡,类似于“有钱了不起
啊?”“有本事再借点来花花啊。

”子贡曾经问孔子,曰:Professor,你说我算个啥呢?孔子曰:器。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你就是个提款机啊。

再后来的大商人有战国时期的白圭,后世尊称为“商祖”。

战国时期还有一个大商人叫“炒帝”吕不韦,什么叫炒帝呢?听着很像个卖瓜子的,其实是个做期货的。

只不过他的期货是秦始皇,他做的最牛逼的事情就是把怀着自己孩子的女人送给了秦始皇他爸,听着这个圈子也怪乱的哈。

再后来的大商人是元末明初的沈万三,听着名字就很像个土豪。

但其实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做国际贸易的商人,而且周庄这个古镇主要就是他建设的,他哥们几个都很厉害,他弟弟叫沈万四,他二哥叫沈万二,他大哥叫沈万一,一听你就明白,这是一个打麻将世家。

再后来是清朝第一富翁伍秉鉴,这个伍秉鉴是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他有多少钱呢?2600万两银子,折合人民币50亿,你可能觉得没什么,但美国当时最富有的人只有700万两。

2010年他与
洛克菲勒,比尔盖茨一起被美国的《亚洲华尔街日报》评为一千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人50人之一。

有时候想想,一个
人有钱到这个份上,也就只有坐吃等死的命,这么一想,我心里立刻就平衡了。

再后来就是商业巨族的奠基人乔致庸,红顶商人胡雪岩,一代钱王王炽和五金大王叶澄衷。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商人,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没有一个靠房地产致富的,说明那个时候他们还有基本的商业道德。


像今天的商人,你们懂的。

琢磨脱口,纯属扯淡;如有雷同,实属故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