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_电子电路实验_扩音机_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信通X班XXX号XXX内容摘要本报告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分析设计过程,囊括了本实验的设计任务与要求,以及根据实验要求所设计出的总体的实现计划。
对各个部分进行了层次分化,重点讨论了各个基础层次所要完成的基本要求及实现方法,叙述了关键元器件设计思想和设计过程.第二部分为实验记录过程,包括实际搭载的电路板所实现的功能,一些必要的测试数据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记录与故障问题的分析。
最后一部分是对实验的总结与部分参考文献及资料。
关键字:前置放大音调控制功率放大 LF353 功放TDA2030A设计任务与要求1.基本要求:A)参考教程所给框图设计实现一个对话筒输出信号具有放大能力的扩音电路,设计指标以及给定条件为:1)最大输出功率不小于2W。
2)负载阻抗为83)具有音调控制功能,即用两个电位器分别调节高音和低音。
当输入信号为1KHz,输出为0dB;当输入信号为100Hz正弦时,调节低音电位器可以使输出电压增益达到10左右;当输入信号为10KHz正弦时,调节高音点位器也可以使输出电压增益达到6左右。
4)输出功率的大小连续可调,即用电位器可以调节音量大小。
2.提高要求提出其他扩音机设计方案。
设计思路及整体结构框图扩音设备的通常作用是把从话筒等音频设备输出的微弱的信号放大成能推动扬声器发声的大功率信号,故主要用到运算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
故次电路可以分为3级。
第1级:前置放大,主要是完成对小信号无失真的放大,一般要求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频带宽,噪声小。
第2级:音调控制,电路的功能不仅仅在于扩音,还有对高低音的抑制或提升。
第3级:功率放大,决定了最终电路的输出效果,要求效率高、失真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大。
为此将本电路的整体框架图表示如下:分块电路与总体电路的设计该电路整体上分为三级,下面分块进行描述:第一级:前置放大前置放大主要运用了集成运算放大器LF353,LF353具有双运放结构 LF353输入阻抗达ΩM 410,输入偏置电流为50 *A 1210-,单位增益频率为4MHz ,转换速率为13V/us 。
扩音机电路实验报告.

扩音机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掌握扩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
2. 学会绘制扩音机电路图并理解电路图上各元器件的功能。
3. 掌握各种电路元器件的选用、使用及测试方法。
4. 学会使用示波器、信号源、变压器等测试仪器进行电路测试和调试。
二、实验器材:1. 扩音机电路板2. 下列元器件:电声 exciter、功率放大器、调频收音机、麦克风、音箱等。
3. 示波器、信号源、变压器等测试仪器。
三、实验内容:1. 按照扩音机电路原理图组装电路,并进行测试、调试。
2. 在调试中,需注意电源电压的合适选择,缺失的信号源的需要使用人工信号源等。
3. 测试各级电路中各种信号、频率的波形及大小,找出不正常的元器件并予以更换或调试。
四、实验原理:扩音机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信号源、前级放大、功放及音箱。
其中,信号源主要为调频收音机或其他音频信号源;前级放大用来放大收音机或其他信号源的弱电信号;功率放大器用以将前级放大的信号再次放大,使得生成的信号足够大以驱动音箱;音箱是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的设备,并将声音传达到人的耳朵中。
五、实验步骤:1. 接线及调试准备:(a)准备所需要的元器件,并按照电路图接线。
(b)检查电源电压,确定为DC12V。
(c)测试各级电路中各种信号、频率的波形及大小,找出不正常的元器件进行更换或调试。
(d)向电声 exciter输入一定频率(如1kHz)的信号,测试输出信号波形。
2. 对前级放大进行测试:(a)在车坞直接连接调频收音机的输出,并测试输出信号波形及波幅。
(b)移除车坞,并通过麦克风输入,测试输出信号波形及波幅。
(c)如果波形不正常,则需要进行元器件更换或进一步调试。
3. 对功放进行测试:(a)测试功放输入的信号波形及波幅。
(b)测试功放输出的信号波形及波幅。
(c)如果波形不正常,则需要进行元器件更换或进一步调试。
4. 对音箱进行测试:(a)输出音频信号,并测试音箱输入的信号波形及波幅。
扩音器电路的设计

扩音器电路的设计1.设计目标和规格首先,需要明确扩音器电路的设计目标和规格。
设计目标包括所需放大的音量范围,输入电压范围,输出阻抗等。
设计规格包括放大倍数,频率响应范围,失真程度等。
2.放大器选择选择合适的放大器是设计扩音器电路的关键。
常见的两种放大器类型是运放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
运放放大器的优点是放大精度高,功率放大器的优点是输出功率大。
在设计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成本考虑选择合适的放大器。
3.输入电路设计输入电路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同的输入源和提供适当的输入阻抗。
常见的输入电路包括差分输入电路和单端输入电路。
差分输入电路可以提供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单端输入电路则成本更低。
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输入电路。
4.输出电路设计输出电路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同的输出负载和提供适当的输出阻抗。
常见的输出电路包括普通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
普通放大电路适用于小功率输出,功率放大电路适用于大功率输出。
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输出电路。
5.反馈电路设计反馈电路可用于提高放大器的性能。
负反馈电路通过将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使得输出信号更接近输入信号,从而减小失真程度和提高稳定性。
常见的反馈电路包括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反馈电路。
6.音频处理电路设计音频处理电路可以用于调节音频信号的音量、频率和音色等特性。
常见的音频处理电路包括音量控制电路、均衡器电路和低通、高通滤波器电路等。
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音频处理电路。
7.供电电路设计供电电路的设计包括直流电源和滤波电路。
直流电源为放大器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滤波电路用于滤除电源中的高频噪声。
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电电路。
8.PCB布局设计9.电路仿真和调试在完成电路设计后,进行电路仿真和调试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仿真和调试可以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识别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进一步优化电路性能。
总结:扩音器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目标和规格、放大器选择、输入输出电路设计、反馈电路设计、音频处理电路设计、供电电路设计、PCB布局设计以及电路仿真和调试等方面。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 - 副本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电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一、报告概要1、课题名称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2、报告摘要本实验借助计算机软件Multisim设计和分析电路功能与原理,采用运算放大器和集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来构成扩音机电路,实现了音频放大、音调和音量调节等功能。
本报告将给出本次实验的设计目的和功能原理分析,并对实验中的实际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
3、关键字扩音机、功率放大、音调控制、Multisim二、设计任务要求设计实现一个对话筒输出信号具有放大功能的扩音机电路。
1、基本要求(1)最大输出功率大于等于2W(2)负载阻抗为8欧姆(3)具有音调控制功能,即用两个电位器分别调节高音和低音。
当输入信号为1kH时,输出为0dB;当输入信号为100Hz正弦时,调节低音电位器可以使输出功率变化正负12dB;当输入信号为10KHz正弦时,调节高音电位器也可以使输出功率变化正负12dB。
(4)输出功率的大小连续可调,即用电位器可调节音量的大小。
(5)频率响应:当高、低音调电位器处于不提升也不衰减的位置时,—3dB的频率范围是80Hz—6KHz,即BW=6KHz。
(6)输入端短路时,噪声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不超过10mV,直流输出电压不超过50mV,静态电源电流不超过100mA。
(7)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求实际搭建)。
2、提高要求提出其他扩音机设计方案。
三、设计思路、总体结构框图扩音机电路主要由运算放大器和集成音频功率放大器构成,其原图(1)扩音机电路的原理框图前置放大主要完成小信号的放大,一般要求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频带宽,噪声要小,音调控制主要是实现对输入信号高、低音的提升和衰减;功率放大器决定了整机的输出功率、非线性失真系数等指标,要求效率高、失真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大。
设计时首先根据技术指标的要求,确定各级增益的分配,然后对各级电路进行具体的设计。
扩音器电路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论文---扩音器电路设计院系:电气工程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仪器班级: 1141:徐航学号: 10指导教师:刘强王军2013年 06月 28 日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系统总设计方案 (2)音频功放的简介 (2)音频功放的基本原理 (2)方案确实定 (3)第三章仿真实验及硬件电路设计 (5)3.1 仿真实验 (5)各工作区原理说明 (5)第四章硬件安装及调试 (9)电路板的制作 (9)电路安装所需的元器件 (9)元器件的焊接 (10)焊接的注意事项 (11)成板的的调试 (11)第五章总结与心得 (12)致谢 (14)参考文献 (15)附录 (I)附录一:功率放大电路Protues仿真电路图 (I)附录二:功率放大电路Protel DXP电路原理图及PCB布线图 (III)附录三:腐蚀板图 (IV)附录四:电路板成品图 (V)第一章绪论扩音器的作用是将声音源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输出驱动扬声器。
声音的种类有多种,如传声器〔话筒〕、电唱机、录音机〔放音磁头〕、CD唱机及线路传输等,这些声音源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差异很大,从零点几毫伏到几百毫伏。
一般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是一定的,这些不同的声音源信号如果直接输入到功率放大器中的话,对于输入过低的信号,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功放的作用;假设输入信号的幅值过大,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严重过载失真,这样将失去了音频放大的意义。
所以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系统必须设置前置放大器,以便使放大器适应不同的的输入信号,或放大,或衰减,或进行阻抗变换,使其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
因此我们组选用9013作为前置放大器,使选择所需要的音源信号大到额定电平并且可以进行各种音质控制,以美化声音。
随后,我们组采用LM386作为音频放大,因为LM386静态功耗低,约为4mA,可用于电池供电,工作电压范围宽,4-12V or 5-18V。
外围元件少。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毕业设计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扩音机电路设计摘要:本论文旨在设计一种扩音机电路,以实现音频信号的放大和扩音功能。
通过对市场上现有扩音机电路的分析和比较,结合实际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放大器、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组成的扩音机电路,并在实际应用中对其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该电路设计能够有效地放大音频信号,提高音质和音量,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扩音机;电路设计;放大器;滤波器;功率放大器1.引言扩音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演讲、会议、培训、广播等场合,用于放大音频信号,提高音质和音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扩音机的电路设计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本论文旨在设计一种基于放大器、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组成的扩音机电路,以满足用户对音频放大和扩音的需求。
2.扩音机电路设计2.1放大器设计在扩音机电路中,放大器起到放大音频信号的作用。
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放大器,如电子管放大器、晶体管放大器等。
本设计选择使用晶体管放大器。
晶体管放大器具有功率提高、频率响应宽等特点。
通过对晶体管的级联和偏置,可以实现对音频信号的放大。
2.2滤波器设计为了提高音质,需要对音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本设计选择使用RC滤波器。
RC滤波器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滤波器,可以实现对低频和高频信号的滤除。
通过合理选取RC的值,可以实现对音频信号的滤波和频率响应的调节。
2.3功率放大器设计在放大后的音频信号经过滤波器处理后,需要使用功率放大器来提高音量。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功率输出、失真程度和效率等因素。
在本设计中,选择使用AB类功率放大器。
AB类功率放大器具有音质好、功率大、温度低等优点。
通过合理选取功率晶体管和输出电路的参数,可以实现对音频信号的有效放大和音量的提高。
3.实验结果与分析搭建了基于放大器、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的扩音机电路原型,并进行了实际测试。
结果表明,该电路设计能够有效地放大音频信号,提高音质和音量。
在实验中,音频信号通过输入端口进入放大器,经过放大后再经过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最后经过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输出。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毕业设计

齐鲁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扩音器的设计课程名称模拟电子啊技术二级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2015级学生姓名沈坤学号 0039指导教师设计起止时间:2016年12月12日至2016年12月16日目录第1章方案设计 (1)第2章单元电路设计 (1)前置放大器的设计 (1)音调控制器的设计 (3)低频工作时元器件参数的计算 (4)高频工作时元器件参数的计算 (6)功率输出级的设计 (9)确定电源电压 (9)功率输出级设计 (10)电阻R17~R12的估算 (10)确定静态偏置电路 (10)反馈电阻R13与R14的确定 (11)参考文献 (12)附录1 总电路原理图 (13)扩音器的设计摘要:很多场合(如商场、学校、车站、体育场等)都安装有广播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播放音乐、广播通知和要闻。
这些广播系统都含有扩音设备,用以把从话筒、录放卡座、CD机送出的微弱信号放大成能推动扬声器发声的大功率信号。
根据实际需要和放大器件的不同,扩声电路的设计也有很多种类。
作为电子线路的课题设计,本课题提出的扩声电路性能指标比较低,主要采用理论课题里介绍的运算放大集成电路和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来构成扩声电路。
这种性能指标低的扩音器主要在于价格便宜,制作简单,不需要太多昂贵的集成块。
关键词扩声;音频功放;放大电路第1章方案设计采用运算集成电路和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设计一个对话筒输出信号具有放大能力的扩声电路。
其电路方框图如图1-1所示:图1-1扩声电路原理框图前置放大主要完成对小信号的放大,一般要求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频带要宽,噪声要小;音量控制主要实现对输入信号高、低音的提升和衰减。
第2章单元电路设计前置放大器的设计由于话筒提供发信号非常弱,故一般在音调控制器前面要加一个前置放大器。
该前置放大器的下限频率要小于音频控制器的低音转折频率,上限频率要大于音频控制器的高音转折频率。
考虑到所设计电路对频率响应及零输入(及输入短路)时的噪声、电流、电压的要求,前置放大器选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F353。
扬声器扩音器实验报告 95分绝对靠谱!

实验:扩音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一、摘要扩音设备的作用是把从话筒送出的微弱信号放大成能推动扬声器发声的大功率信号,主要采用运算放大器和功率放大电路来构成扩音器。
本实验有音频采集模块、电压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三部分,通过PSPICE软件仿真各电路并用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焊接模拟实际电路,最后进行测试,使扩音器电路满足输出功率、负载阻抗、频率等多方面的要求,较好的实现了扩音器的各项功能。
二、实验任务参考原理图设计不失真地实现一个对话筒输出信号具有放大能力的扩音电路。
输出功率的大小连续可调,即可用电位器可调节音量的大小。
噪声输出电压的有效值较小,用PSPICE 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进行各项仿真,最后焊出完整的扩音器电路。
三、实验仪器元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电位器、运放若干万用表,电烙铁,示波器,导线,插针,杜邦线,空电路板,面包板等四、总体框图1、信号采集本实验所用拾音器为驻极体拾音器,内部电路如图所示,由二极管与MOS管组成。
人声频率男: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64~523Hz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64~698Hz女: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160~1200Hz女低音123~493Hz女高音220~1.1KHz人声频率大概在100~1kHz音频采集部分,将通过8050三极管放大音频信号,为了消除失真,先将静态工作点提升2v后再用电容将直流成分滤掉,传入下一级。
焊接时应注意三极管的极性。
仿真如下图:100Hz的输出仿真图形频率为1kHz的输出仿真波形实物如下图2、电压放大中放模块由LM324运放芯片组成,采用正负双12V电源供电,作用为放大音频信号,受限于lm324性能参数决定,放大倍数定为10倍。
放大倍数为R3/R2。
电压放大倍数10倍无失真。
在制作电路板时,添加了调节音量的功能,以104电位器代替R3的位置,以达到调节电压放大倍数的作用,但实际调节时,由于LM324功率的限制以及后级功放的参数限制,音量稍大时会产生较大失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报告(电子信息工程小实习)
默认分类2009-10-17 20:11:17 阅读814评论27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扩音机电路的形成和用途。
2,掌握音频放大电路的一种实现方法。
3,提高独立设计电路和验证试验的能力。
一、摘要
扩音机电路是把微弱的声音信号放大成能推动扬声器的大功率信号,主要由运算放大器和
集成音频功率放大器构成。
电路结构分为前置放大,音调控制,功率放大三部分。
前置放大主要完成小信号的放大,一般要求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频带宽,噪声要小,音调控制主要是实现对输入信号高、低音的提升和衰减;功率放大器决定了整机的输出功率,要求效率高,是真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大。
三、设计任务要求
(1 )最大输出功率0.5w,放大倍数400倍以上
(2 )负载阻抗为8
(3 )具有音调控制功能,即用两个点位期分别调节高音和低音。
当输入信号为1KHz时,
输出为0dB ;当输入信号为100Hz时,调节低音电位器可以是输出功率变化12dB ;当输入信号为10KHz时,调节高音电位器也可以是输出功率变化12Db
(4 )输出功率的大小连续可调,即用电位器可调节音量的大小。
‘
(5 )频率响应:当高、低音调电位器处于极不提升也不衰减的位置时,-3dB的频率范围是(6)输入断短路时,噪声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不超过10mv,直流输出电压不超过50mv,
静态电源电流不超过100mA
所用原器件及测试仪表清单
A )所用原器件清单
序号名称数量
1
电解电容22肝 1
2
电解电容220 y2
F
3
电解电容10诉3
4
电解电容100 y1
F
5
电解电容1 yF 1
6
二极管1N4001 2
7
电容0.01 y F 2
8
电容330 pF 1
9
电容100 pF 1
10
电容0.1 y F 2
11
电容0.22 y F 1
12 电阻100K
4
13
电阻10K 2 14
电阻22K 2 15 电阻51K 3
名称数量
电阻680 Q 1
电阻18K
1
电阻1 Q 1
电阻3.3K
1
电阻3.9K 1
电阻8.21K 1
水泥电阻 1
LF353N 2
TDA2030A 1
散热片 1
螺钉 1 序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6 面包板 红、黄、蓝、白、黑导线若干、剪刀、镊子等
B )所用测试仪表
1 )函数发生器
2 )信号源 3)示波器
四•设计思路
四.设计思路
LS? /I
设计思路:1.由于话筒提供的信号非常弱,所以需要加一级前置放大器,这级电路放大倍数 不需要很高,主要是要求
高阻抗, 保证低噪声输入和尽可能大的声音信号输入。
输出阻抗要
低,使得电路具有很强的带负载能力,能够驱动后级的电路。
根据这些要求,选择集成运算
放大器LF353,LF353属于高输入阻抗低噪声的集成器件,
输入阻抗达到,输入偏置电流为,
单位增益频率为,转换速率为
2.音调控制器是通过电阻电容网络的选频作用来实现音调控制的。
输入信号分成两路送到放
大器的输入端,一路对低频信号具有选择和调节作用, 用大电容实现,另一路对高频信号具 有选择和调节作用,用
小电容实现。
32
音调控制
*
前置放大
3. 根据对输出功率的波形和功率的要求,选用TDA2030A 型单片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其主
要特点是a、上升随率高,瞬态互调失真小;b、输出功率比较大c、外围电路简单,使用
方便;d 内含各种保护电路,工作安全可靠。
五,分块设计和总体设计
1、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电路分为两级放大电路。
第一级前置放大电路的增益为:1+R3/R2=11 ,属于基本的负反馈同
相放大电路。
在R3的基础上再并上一个100PF的小电容,是利用RC并联电路的阻抗特性,将高频的噪音滤除掉,防止噪音进入放大电路的第一级被放大,对输出结果产生影响。
第二级同样是基本同相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同样为11 ,其中在负反馈端R5 上并联了一个100uF 的大电容,目的是为了使电路对低频信号有一个更好的放大作用,输出的信号质量。
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戈作用,输出的信号质量* 4
电路图如下图所示:4
2、音调控制电路
电路图如下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音调调谐电路把前置放大电路的输出分两路输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
一路经过R8、RP1、C6、C7到输入端,并经过R9、RP1
到输出端形成正反馈。
另一条经过RP2、R11、C8到输入端。
其中第一条电路中C6、C7 容量大,对低频信号有影响,C8容量小对高频信号有影响。
(1 )、中频段时大电容C6、C7视为短路,小电容C8视为开路
等效电路为:
A
LF3-I7N
此时放大电路的增益不受电位器的影响,放大倍数为-1
(2 )、低频时C5,C6的影响不可忽视,C8可视为是开路,等效电路为:
此时放大电路的t镒不受电位器旳影响「放大”咅数为J卩
(2}. 磁时UQ的影响不可忽视,矣可视为是开路,等妓电路为:
此时电路构成一个基本的负反馈反相放大电路,其中电阻R等效为一根
导线。
由图可知电路的输出通过R9、RP1反馈回来,当向左调节电位器时,电位器接入反
馈回路的电阻值就会增大,接入输入端的电阻就会减小,由增益=RF/RI知电路的放大倍数
就会增加;当电位器向右滑动时,接入反馈回路的电阻值就会减小,接入输入端的电阻就会增加,由增益=RF/RI知电路的放大倍数就会下降。
从而实现调节电位器,即可实现对低音信号的提升和衰减。
(3)、高频段时,C6、C7可视为短路,此时的等效电路图为:
(3)、髙频段时,C& C7可视为題路,此时的等数电路图为’
由图可知,此电路认为一个基本的负反馈反相放大电路,其调节放大倍数的原理与低频时的
原理相同,当电位器向左滑动时,接入反馈回路的电阻值增大,接入输入端的电阻值减小,电路的放大倍数增大。
当电位器向右滑动时,接入反馈回路的电阻减小,接入输入端的电阻
值增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减小。
从而也实现了对高频信号的提升与衰减。
4、功率输出放大电路电路图为:
CIO J
匸曲P c^(r=" Ca 23IL F
-1"
此级电路是最后一级的功率放大电路,此电路用的是
TDA2030 最基本的一个功率放大电
路,它有输出功率大,失真小,外围电路简单,带负载能力强等优点 三级电路级联电路图为: 六,实验结论
1、 多级放大电路的第一级的反馈回路中需要在反馈电阻上并一个电容,用来滤除噪音。
2、 对于特定的频率放大电路,可以通过串联电容的方法来调节电路中阻抗的大小,使得电 路的性能更好。
3、 在将直流源接到电路中时,需要接一大一小两个电容,以最大程度的滤除谐波分量,防 止谐波对电路的影响
Diocl& lX4CQ-r
IK
22 JiiF
.luF
* 1J\-
O lllF
DI
Speaker
D2
1X4007
C 13 C
Ril Kes2
2 2K
K13
七,实习体会。
这次实验所做实验是扩音机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总的来说,我在这次的实习中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调试电路的能力和处理自激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并且我对这次的实习是热情高涨的,学会如何通过连接滤波电容等方法来保证电路中出现的谐波分量最少,不过,在最后关头的时候,我的电路居然没出现波形,开始的时候真的慌了,后来才发现,是接触不好的问题。
通过这次实践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出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东西,那种小小的自豪感,不言而喻;再者,通过小实习,加强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作为电子信息专业的大学生,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并且,在小实习的这些日子里,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团队协作的精神,大家互帮互助在其中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我们不再是单体的,而是一个整体,团结的整体,老师的教学让我们学到很多,而我们自己从实践中也摸索着学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