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教案教学内容
初中散文阅读技巧教案

初中散文阅读技巧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散文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2. 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散文的特点和构成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
2. 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语言、思考主题等。
3. 散文阅读的方法:快速浏览、精读、反复阅读、比较阅读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2. 提问: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形式有何不同?二、讲解散文的特点和构成要素(10分钟)1. 讲解散文的特点:散文以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注重真实性和个性化的表达。
2. 讲解散文的构成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
三、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10分钟)1. 整体感知: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题。
2. 细读理解:仔细阅读重要段落和关键句子,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3. 品味语言:欣赏散文的语言美,注意修辞手法和用词的精妙。
4. 思考主题: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四、讲解散文阅读的方法(10分钟)1. 快速浏览: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抓住文章的要点。
2. 精读:深入阅读重要段落和关键句子,理解作者的意图。
3. 反复阅读:多次阅读文章,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4.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散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实践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一篇散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进行阅读。
2. 学生阅读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阅读心得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自己在本次课程中学到的散文阅读技巧和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阅读散文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的特点和构成要素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散文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实际能力。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注重文本加强审题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注重文本加强审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深入思考的能力,提高散文阅读的审题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教学难点:散文阅读的审题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散文,注意把握散文的结构、语言和情感。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强调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5.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个散文阅读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的答案,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散文阅读的认识和体会。
五、教学内容1. 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散文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特点,如真实性、抒情性、随意性等。
2. 散文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散文的、开头、结尾、过渡等要素,培养学生的细读、批注、推理等能力。
3. 散文阅读的审题技巧:教授学生如何抓住散文的主题和情感,正确理解题目要求。
4. 案例分析:分析一篇典型的散文,示范如何运用阅读方法进行审题和分析。
5. 课堂练习:提供一篇散文,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和分析,巩固课堂所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选取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散文,用于教学实践。
2. 辅助材料:相关散文阅读指导书籍、文章、视频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1. 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45分钟。
高考现代文教案――散文阅读

高考现代文教案——散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策略。
2. 提高学生对散文主题、结构、表达技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准确、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2. 散文的阅读策略3. 散文主题的提炼和分析4. 散文结构的把握5. 散文表达技巧的鉴赏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散文的基本特点、阅读策略、主题提炼、结构把握、表达技巧鉴赏。
2. 难点:对散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分析,以及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有效阅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阅读策略、主题提炼、结构把握、表达技巧鉴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散文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的阅读方法。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散文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文的阅读策略,包括把握主题、结构、表达技巧等方面。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散文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散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阅读一篇散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挑选风格迥异的散文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不同作者的写作特色。
2. 散文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散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散文阅读训练1. 选用不同题材的散文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广度。
2. 设置阅读题目,检验学生对散文内容、手法、主旨的理解。
八、散文阅读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散文阅读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
2. 同伴评价: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取长补短。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散文阅读效果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鼓励。
九、高考散文阅读策略1. 分析高考散文阅读题型,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2. 结合实际高考真题,讲解散文阅读的命题规律。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第一章:散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散文阅读的意义:提高语文素养、拓宽知识面、培养审美情趣。
2. 散文的特点:真实、生动、细腻、意蕴丰富。
3. 散文阅读的技巧:捕捉关键信息、理解作者情感、感悟人生哲理。
三、教学活动:1. 讲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分析散文的特点。
3. 分享散文阅读的技巧。
四、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
2. 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第二章: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技巧深入理解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捕捉关键信息:关注、开头、结尾、过渡句段。
2. 理解作者情感:通过细节描写、抒情议论句理解作者情感。
3. 感悟人生哲理:从散文中提炼出的人生道理和哲理。
三、教学活动:1. 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分析具体散文作品,示范运用技巧。
3.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分享学习心得。
四、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运用所学技巧进行深入理解。
2. 写一篇阅读心得,分享自己运用技巧的过程和收获。
第三章:散文阅读的实践与提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散文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不同风格的散文作品进行阅读。
2. 分析不同作者的写作特点。
3. 欣赏散文中的优美语言和精彩段落。
三、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散文阅读实践。
2. 分析不同散文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3. 欣赏散文中的优美语言和精彩段落。
四、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
2. 写一篇阅读心得,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第四章:散文阅读的拓展与深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拓展散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研究能力。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第一章:散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散文阅读的意义:提升文学素养、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散文的特点:真实、生动、优美、有节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阅读的意义和散文的特点。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散文阅读的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谈对散文阅读的认识。
2. 讲解:讲解散文阅读的意义和散文的特点。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及阅读感悟。
4. 总结:强调散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并写一篇读后感。
2. 推荐散文作品给同学,互相分享阅读心得。
第二章: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抓住散文的主题:理解散文的中心思想。
2. 品味散文的语言: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3. 感受散文的情感:体会散文的情感表达。
4. 分析散文的结构:把握散文的层次结构。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本章主题。
2. 讲解: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3. 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阅读一篇散文作品。
4. 总结:强调掌握散文阅读技巧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分析。
2. 写一篇关于散文阅读技巧的心得体会。
第三章:散文阅读的策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策略。
2. 培养学生高效阅读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快速浏览:把握散文的大意。
2. 精细阅读:深入理解散文的细节。
3. 批判性思维:分析散文的优缺点。
4. 联想与想象:丰富阅读体验。
散文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
-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 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散文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散文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散文的文体特征和写作技巧。
- 散文中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的内涵。
-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散文创作。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散文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通过展示几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阅读分析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感知散文的内容和结构。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文体特征,如:叙事、抒情、议论等。
3. 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深入探讨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散文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3. 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强调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技巧。
(四)写作实践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篇散文。
2. 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互相交流写作心得,教师点评并给出修改建议。
(五)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的重要性和价值。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散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
2. 教师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散文写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散文作品集2. 散文写作技巧指南3. 网络资源:散文赏析、散文写作教程等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的喜爱程度2. 学生对散文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3. 学生散文创作的质量通过以上教学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讲解教案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讲解与实践

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讲解教案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讲解与实践【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讲解教案】教案目的:通过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帮助学生提高散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其对散文作品的欣赏与创作能力。
教材准备:选取适合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散文作品,如经典名篇或当代优秀散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简要介绍散文的定义、特点和在文学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对散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散文阅读和写作的热情。
二、散文阅读技巧讲解(25分钟)1. 教师引入不同类型的散文作品,解读散文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语言特点。
并指导学生聚焦于文中核心思想,了解散文的传达方式。
示范性阅读:教师选择一篇散文作品,读给学生听,并给予合适的语音语调,使学生通过语音的表演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散文作品的结构、篇章划分和段落组织。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写作手法。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一篇散文作品,将其分成若干段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分析每一段的核心内容和所起的作用,并展开对作品整体结构和篇章划分的思考。
三、散文写作技巧讲解(40分钟)1. 教师介绍散文写作的基本要点,包括选题、构思、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等。
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思考,理解散文写作的核心要素。
2. 教师示范散文写作过程,通过共同选定一个主题,组织学生一起完成散文写作的实践。
教师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对散文形式和技巧的理解。
写作实践: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个主题,要求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散文作品。
教师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练习(40分钟)1. 学生进行散文阅读练习,教师给予适当的阅读指导和建议。
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加深对散文的理解和欣赏。
2. 学生进行散文写作练习,教师提供多个选题供学生选择,并鼓励学生通过对散文的模仿和创新,展现个人的写作才华。
五、总结与反馈(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散文阅读与写作活动,提出自己对散文阅读与写作的理解和感悟。
分析散文表现手法教案

分析散文表现手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散文的概念,把握散文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散文表现手法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 通过对散文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2. 常见的散文表现手法及其作用3. 分析散文的步骤与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散文的特点,常见的散文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2. 难点:分析散文的步骤与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概念、特点及表现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散文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实践分析散文的步骤与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散文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文的特点,介绍常见的散文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篇散文进行分析和鉴赏。
5. 总结: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总结散文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选取一篇散文进行分析和鉴赏,提高分析散文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对散文特点和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
3. 课后作业:审阅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散文分析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散文作品集:用于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的材料,包括经典和现代的散文作品。
2. 参考书籍:提供关于散文理论的书籍,供学生进一步自学。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相关的散文作品和分析文章,拓宽学生的视野。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常见的散文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3. 第三课时:案例分析,选取散文作品进行讲解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表达技巧的鉴赏【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表达技巧及其表达效果2.掌握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步骤一、考点解读对散文表达技巧鉴赏的考查是常考点。
主要题型有两类,一是小处设题,从句段切入考查修辞、语言效果和表现手法;二是从大处设题,从谋篇布局角度考查表达技巧。
题干的表述一般为(1)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3)结合上下文分析……的表达效果。
二、知识回顾1.什么是表达技巧?一般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
2.常见的表达技巧有哪些?详见《创新设计》p210--213(1)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反问、对偶、夸张等。
(2)表达方式: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3)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联想、想象,以及人称的变化等(4)行文技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伏笔、铺垫等。
三、典型分析亲亲麦子(节选)张佐香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
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
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
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
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
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
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
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
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
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
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6分)【方法小结】1规范答题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2.方法点拨:三大意识①审题意识(范围、角度、指向、要点)②文本意识(结合语境、结合主旨)③规范意识(分条解答,步骤完整)四、课堂精练(一)句段的考查梧桐树丰子恺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
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
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
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
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
我以为树亦如此。
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
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
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
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
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
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
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
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
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
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
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
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
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
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
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
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④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
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回复了春初的面目。
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
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
落花也曾令人悲哀。
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
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
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
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己,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
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选自《丰子恺散文集》,有删改)文章第④段写“梧桐的另一种的光景”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答:整理满分答案:(二)全文的考查月是故乡明季羡林⑴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月亮。
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⑵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
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
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呀。
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
像苏东坡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⑶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
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
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
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
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⑷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睛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
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
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⑸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
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
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少漠中,在碧波万项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⑹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
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
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
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
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吗呢!”可见朗润园给人的印象之深。
此地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濛,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不管是谁来到这里,能不顾而乐之吗?⑺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
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
流光如逝,时不再来。
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⑻月是故乡明。
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故里。
1.本文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请对此作具体探究。
(6分)答:2.请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4分)答:整理满分答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