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癌皮肤癌
如何鉴别癌前期皮肤病与皮肤癌

如何鉴别癌前期皮肤病与皮肤癌早期皮肤癌多表现为红斑状或略高出皮面的丘疹样皮损,表面常伴有鳞形脱屑或痂皮形成,症状与牛皮癣、湿疹、炎症等良性皮肤病相近。
病灶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某些具有特征性的征象,如一个发亮的、半透明的丘疹样小结节,表面有渗血并伴有毛细血管扩张。
或是疤痕样表面光滑的纤维样斑,无明显毛细血管扩张、溃疡及隆起。
或是病灶内有黑色、彼此融合的小点。
皮肤癌的上述特征与某些癌前期病变如日光性角化病、角化棘皮瘤的症状十分相似,很难鉴别。
日光性角化病有粗糙的高出皮面的红斑,表面覆有鳞屑,除去鳞屑后,红斑常无明显隆起。
这与原位鳞形细胞癌的呈边界清楚的、略高出皮面的红斑样丘疹极相近,唯后者的鳞屑及痂皮更明显,病变更具实质性。
角化棘皮瘤常发生于阳光照射的暴露部位,在无任何先兆的情况下,2~3周内迅速出现光滑的红色结节,其中央有角质栓子,结节边缘可见扩张的毛细血管。
与其相鉴别的鳞形细胞癌的结节是不光滑的,且结节边缘呈半透明状。
因为癌前期病变与皮肤癌极难鉴别,所以当你怀疑某病是皮肤癌时,最好是做个病理活检,以证实你的判断。
皮肤癌中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要相鉴别,还要与脂溢性角化病、皮肤原位癌、盘状红斑狼疮等相鉴别。
1.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发生的主要部位是面部,尤其是鼻、前额、眼、颧部及上唇,损害发展缓慢,局部往往不充血,表面结痂而无角化现象,边缘卷起,呈蜡状半透明,炎性反应没有或轻微,转移者罕见。
鳞状细胞癌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尤其是皮肤粘膜连结处及四肢、下唇、鼻、耳、手背和阴部,往往在有慢性皮肤病损处发生,损害发展较快,局部充血明显,或周围及表面有扩张的毛细血管,角化现象明显,边缘高起坚硬,炎性反应显著,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2.脂溢性角化病:又称老年疣,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多发于面部、颈部、胸部、背部及手背,损害为略高出于皮肤的圆形或卵圆形扁平疣状皮疹,呈朽黄、黄褐色至煤黑色,边界清楚,质地柔软,表面稍粗糙,覆有油脂状鳞屑痂。
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

理赔规则 A期说明病情轻,预后较好,A期病人不需要治疗,但应定期观察病情是否有进展,一般中位生存期在10年以上,
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2004年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 中前列腺癌病理类型上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其中前列腺腺癌 占95%以上。 TNM分期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肿瘤分期系统。首先由法国人Pierre Denoix于1943年至1952年间提出, 后来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和国际抗癌联盟逐步开始建立国际性的分期标准,并于1968年正式出版了第1版《恶性 肿瘤 TNM分类法》手册。
皮肤癌即皮肤恶性肿瘤,根据肿瘤细胞的来源不同而有不同的命名,包括表皮、皮肤附属器、皮肤软组织、周围神经、 黑素细胞、皮肤淋巴网状组织和造血组织等。皮肤恶性肿瘤包括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 瘤、特发性出血性肉瘤、汗腺癌、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血管肉瘤等。 皮肤癌有原发性癌和由其他部位转移至皮肤的继发性癌。原发性皮肤癌常见的有基底细胞癌、原位鳞癌(鲍温病)、 鳞状细胞癌、湿疹样癌和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素瘤是由皮肤和其他器官黑素细胞产生的肿瘤。皮肤黑素瘤表现为色素性皮损在数月或数年中发生明显改变。
理赔规则:
不属重疾保险责任
属于重疾保险责任
Ⅰ期 T1a N0 M0 G1
T2 N0 M0 任何G
Ⅱ期 T1a N0 M0 G2,G3-4 Ⅲ期 T3 N0 M0 任何G
原位癌是指癌变仅见于粘膜的上皮层内或皮肤的皮表层内

原位癌是指癌变仅见于粘膜的上皮层内或皮肤的皮表层内,常波及上皮的全层,尚未浸润到粘膜下层或真皮层。
还有乳腺小叶内癌、没有浸润到小叶外,亦叫做小叶内原位癌。
如果癌组织继发发展可能演变成为浸润癌。
一般认为如果能够对原位癌给予积极治疗,是有可能治愈的。
目前,国内保险公司推出的重大疾病保险合同中,均将癌症(恶性肿瘤)列为保险责任范畴,但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又将其中的原位癌列为除外责任。
由于原位癌的定义过于专业,导致大多数保户甚至保险从业人员对原位癌产生以下二种误解,一是将原位癌理解为尚没有发生转移的癌,癌症只有发生远处转移才符合赔付条件,认为保险公司赔付条件苛刻,据此将重大疾病保险称之为死亡保险,二是将原发癌等同于原位癌,甚至发生过因理赔人员业务知识欠缺,将部分尚未发生转移的浸润癌、原发癌当成原位癌而拒赔的事件。
原位癌的概念原位癌是指癌细胞仍局限于上皮层内,还未通过皮肤或粘膜下面的基底膜侵犯到周围组织。
原位癌是癌的最早期,故又称为0期癌,偶尔可自行消退,通常不会危及生命,甚至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由于该阶段的癌细胞没有发生转移,此时如手术切除即可完全治愈,治愈后对身体不会造成重大损害,对生活质量也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基于上述原因,国内外绝大多数重大疾病保险合同均把原位癌排除在保险责任之外。
要正确认识原位癌,须与原发癌、浸润癌相区别。
原发癌原发癌是原来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癌因素作用下而发生的癌变。
通俗的讲,原发是指癌症的原发地,人体除指(趾)甲和毛发外,所有器官和组织都可以发生原发癌,如果癌细胞从原发部位通过血液、淋巴管等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则称转移癌。
例如,肝癌发生肺部转移,医学上则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肺癌。
应该说,原发癌包含了癌症发展的各个阶段,即:原位癌→浸润癌→向全身扩散和转移。
原发癌只有在原位癌阶段不符合赔付条件。
浸润癌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后则发展成浸润癌,浸润癌无论是否发生癌细胞转移均符合重大疾病保险赔付条件。
肿瘤癌症的各个阶段

肿瘤癌症的各个阶段肿瘤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阶段。
了解肿瘤癌症的各个阶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并应对这个疾病。
本文将探讨肿瘤癌症的不同阶段,并介绍每个阶段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第一阶段:原位癌原位癌是癌症发展的最早期阶段,它发生在细胞内并未扩散到周围组织。
在这个阶段,肿瘤还没有突破细胞膜,因此可以说是癌前病变。
尽管肿瘤的大小可能较小,但如果未经治疗,它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恶性癌症。
治疗原位癌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
在某些情况下,放疗或化疗也可能会被考虑。
早期检测和诊断对治疗原位癌至关重要,因为在这个阶段,癌症是可逆的。
第二阶段:局限期癌当癌症从原位癌发展到周围组织时,它进入了局限期癌的阶段。
这意味着癌症细胞已经开始扩散并影响周围的组织。
虽然肿瘤仍然局限于一个特定区域,但大小可能会增加。
治疗局限期癌的方法通常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组合。
手术的目的是切除整个肿瘤以及周围可能受到影响的组织。
放疗和化疗则有助于杀死剩余的癌细胞并减少复发的风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还会推荐靶向治疗或免疫疗法。
第三阶段:区域外转移癌区域外转移癌是癌症发展的进一步阶段。
在这个阶段,癌细胞扩散到远离原发肿瘤的淋巴结或其他部位。
这可能意味着癌细胞已经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到其他器官或组织。
治疗区域外转移癌的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
手术仍然是切除主要肿瘤和受影响组织的主要方法。
放疗和化疗常用于消灭剩余的癌细胞。
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是针对特定癌症类型的新型治疗方法。
第四阶段:远处转移癌在肿瘤癌症的最后阶段,癌细胞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例如肺部、骨骼或肝脏等。
这被称为远处转移癌,也被认为是晚期癌症。
治疗远处转移癌主要是为了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放疗可以用来减轻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
化疗可能帮助控制肿瘤的生长。
此外,对于某些患者,靶向治疗、免疫疗法和临床试验也可能提供一些希望。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癌症类型在各个阶段的发展方式和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原位癌

原位癌原位癌又称Bowen氏病,或上皮内上皮癌。
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角结膜交界处,肿瘤与邻近正常组织有明显界限。
发展缓慢,可在若干年内局限在上皮内,病理检查显示为一种无规律的表皮增生,属于真正的上皮内上皮癌。
切片中可见上皮细胞极性紊乱,正常上皮细胞被许多异形或多核奇异细胞所代替,常见角化和不全形化分裂相,上皮基底膜完整,一般预后良好。
原位癌一般指粘膜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内的非典型增生(重度)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
例如子宫颈、食管及皮肤的原位癌。
上皮组织是覆盖身体表面及体内脏器的内、外表面的一层组织,包括若干层上皮细胞和基底膜。
其下是间质和真皮组织。
原位癌就是指癌细胞只出现在上皮层内.而未破坏基底膜,或侵入其下的间质或真皮组织.更没有发生浸润和远处转移,所以原位癌有时也被称为“浸润前癌”或“0期癌”。
原位癌可进一步发展为早期浸润癌,偶尔原位癌可消退。
原位癌的病变范围虽为局限性,但也可程多灶性或在不穿透基底膜的情况下累及较大的区域。
常见的原位癌有皮肤原位癌、子宫颈原位癌、胃原位癌、直肠原位癌、乳腺导管内癌和乳房小叶间原位癌。
正因为原位癌没有形成浸润和转移,不符合癌症的特点,所以它并不是真正的“癌”.如果能及时发现,尽早切除或给予其他适当治疗,完全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所谓癌症的早期发现,最理想的也就是发现原位癌,这时治疗效果极佳。
例如,最早期的子宫颈癌是原位癌,病人没有自觉症状,肉眼也看不出癌变,通过子宫颈癌普查,采用宫颈细胞涂片的方法可以发现它,如果及时予以治疗.治愈率可达100%。
症状1.肿瘤位于角结膜交界处,隆起,表面粗糙,有较多血管。
2.与邻近组织有明显界限。
疾病男女分布男性易发膀胱原位癌,多形性腺瘤中的原位癌,胃等.常见有原位癌皮肤原位癌、子宫颈原位癌、胃原位癌、直肠原位癌、乳腺导管内癌和乳房小叶间原位癌。
通常女性比较多见原位癌生理特征决定。
诊断1.角结膜交界处肿物,发展缓慢。
什么是原位癌--认识癌原位

子宫颈原位癌(Ⅲ级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分为3级 Ⅰ 级:即轻度不典型增生。上皮下1/3层细胞核增大,核质
比例略增大,核染色稍加深,核分裂象少,细胞极性正常。 Ⅱ级:即中度不典型增生。上皮下1/3 ~2/3层细胞核明显增
大,核质比例增大,核深染,核分裂象较多,细胞数量明显 增多,细胞极性尚存。
“癌”势不可挡
什么是原位癌?
原位癌:指粘膜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内的非
典型增生(重度),常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基底 膜完整,尚未侵破基底膜或侵入其下的间质或真 皮组织,更没有发生浸润和远处转移,所以原位 癌有时也被称为“浸润前癌”或“0期癌”。例如 子宫颈、食管及皮肤的原位癌。
癌的形成
癌前病变 原位癌 浸润癌
乳腺原位癌。肿瘤起源于导管,局限于导管内(右),肿瘤起源于 小叶,局限于小叶组织内(左)。
乳腺浸润癌:肿瘤细胞突破导管基底膜(右),肿瘤细胞突破 小叶基底膜(左)。
乳腺癌的腋窝、锁骨下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乳腺癌早期发现
合理的乳腺自检 彩色多普勒超声 钼靶X线
乳腺原位癌的治疗
手术切除即可治愈
2. CINⅡ和CINⅢ 约20%CIN II会发展为原位癌,5%发展为浸 润癌,故所有的CINⅡ和CINⅢ均需要治疗。虽可用各种方 法治疗CINⅡ和CINⅢ但较好的治疗方法是宫颈环形电切除 术。经宫颈锥切确诊、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的CINⅢ也 可行全子宫切除术
原位癌是恶性肿瘤的最早期,此时治愈的机会接 近百分之百。但若原位癌不及时加以治疗,发展成 浸润性癌,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
乳腺癌变过程是一个增生过程,如果只是 细胞数量的增加,而没有形态上的改变,就 叫单纯性增生;如果细胞数量增加,形态结 构也有异常改变则称为不典型增生,不典型 增生程度中期者才有癌变倾向;不典型增生 发展到晚期,细胞形态结构有十分异常的改 变,演变成癌。
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治疗皮肤癌前病变和皮肤原位癌的疗效评价

-
Am i oa v l i cd- h t d n mi h r p n t e t e t n f p e a - n le u i c a i p o o y a c t e a y i h r a me t o r c n n
c r us c ng s a e o ha e nd a cn0 a 0 he s i c r i m ft k n
・
临床 探 讨 ・
22 7 第0 第0 0年月 5肤癌前病变和 皮肤原位癌的疗效评价
杜 鹏 曹 萍 张 桂 琼 金 梅
云南 省第 一 人 民医 院皮 肤性 病科 , 云南 昆 明
6 0 3 50 1
【 要】目的 探讨 8 氨基 酮 戊 酸光 动力 疗法 ( L P T) 摘 一 A A— D 治疗 皮 肤 癌前 病变 和 皮肤 原 位癌 的疗 效 。方 法 局 部 AL — A
【 src】 jcieT vs gt teefcso - mio euii ai- h td n mi tea yA A— D ) npea cr Abta t 0bet oi et ae h f t f a n l v l c cd p oo y a c h rp ( L P T o rcn e— v n i e 8 a n
O Sc a g sa dc rio f h kn M eh d h r —wop te t wi CC, ainswi o n Sds ae, ain s U h n e n acn ma o es i . t t o sT i y t ains t B t h 9 p te t t B we ie s 8 p t t h e
皮肤癌症状 身体长了这种不明物竟暗示皮肤癌

皮肤癌症状身体长了这种不明物竟暗示皮肤癌关于《皮肤癌症状身体长了这种不明物竟暗示皮肤癌》,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身体长了什么不明物竟暗示皮肤癌呢?在生活中,皮肤癌是一种可怕的疾病,那么,你知道皮肤癌症状有哪些吗?皮肤癌能治好吗?皮肤癌的治疗方法有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皮肤癌应该怎么办吧!如何揪出皮肤癌的“蛛丝马迹”?很多人以为只有皮肤上有痣才有可能发展成皮肤癌,因此对脸上或手上的小伤口大多都不以为意。
专家提醒,如果脸上或手上甚至身上出现不明原因久不愈合的糜烂、溃疡,或是表面粗糙、易出血的不明肿物等“蛛丝马迹”,切记不要拖延,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这个世纪是个谈癌色变的世纪,癌症患病率的大幅度上升,总是弄得人心惶惶,而其中,皮肤癌也是其中一项。
很多人以为只有皮肤上有痣才有可能发展成皮肤癌,因此对脸上或手上的小伤口大多都不以为意。
专家介绍,在皮肤科门诊中,皮肤肿瘤的发现率有增高趋势,其中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都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的正是脸部、手背等暴露部位久发不愈的小伤口。
皮肤癌多表现为红斑状或略高出皮面的丘疹样皮损,表面常伴有鳞形脱屑或痂皮形成,症状与牛皮癣、湿疹、炎症等良性皮肤病相近。
皮肤癌常见的类型主要有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三种,绝大部分皮肤癌长在暴露部位。
由于对于皮肤癌认知不足,不少人在皮肤有异样的时候通常会当作普通皮肤病或者感染、发炎来对待,从而耽误了病情。
其实,皮肤癌的发生也是有迹可循的,如果皮肤出现以下“蛛丝马迹”,就要提高警惕了。
结痂如果出现皮肤无缘无故结痂,特别是痂长久不消失者应提高警惕,这也属于皮肤癌的早期症状表现,尤其是长期受到阳光照射的部位。
溃疡美国癌症研究所提醒,平时多照镜子,尽量在光源充足处检视皮肤,尤其留意平时容易疏忽的脚底、指甲下方及毛发覆盖处,如果出现短时间变化很快,突起、边缘不规则的痣及长期不愈的溃疡,建议就医检查。
不明原因的生长物对暴露于阳光的部位,如头、颈、手背、胸、背等,如有突起生长物,长期不消失者即要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位癌
原位癌不是指某一种癌症,它是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期间。
从医学上说,原位癌是指癌细胞仅局限于粘膜的上皮层或皮肤的表皮层内,尚未穿透基底膜浸润到粘膜下层或真皮层的癌症。
通俗地说,原位癌就是刚形成不久的初生癌,也就是癌症形成的萌芽阶段。
一般来说,癌症的发生大致都是按照从“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转移癌”的过程发展的,从原位癌发展成为浸润癌(我们通常所说的癌症)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患者可无任何感觉,如果不认真检查身体,是很难被发现的。
正因为原位癌没有形成浸润和转移,不符合癌症的特点,所以它并不是真正的“癌”。
如果能及时发现,尽早切除或给予其他适当治疗,完全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所谓癌症的早期发现,最理想的也就是发现原位癌,这时治疗效果极佳。
例如,最早期的子宫颈癌是原位癌,病人没有自觉症状,肉眼也看不出癌变,通过子宫颈癌普查,采用宫颈细胞涂片的方法可以发现它,如果及时予以治疗.治愈率可达100%。
通常保险公司所指定的重大疾病都是一些较为严重的疾病或手术,一旦患病,往往会给身体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治疗费用也比较高(即符合前贴所说的两个原则)。
原位癌作为一种非常早期的癌症,显然它既不够“重”,也不够“大”。
所谓不够“重”是指原位癌并不是十分严重的疾病,通常不会危及生命(危及生命的癌肯定不会是原位癌阶段了),它是可以治愈的,治愈后对未来生活质量也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所谓不够“大”是指原位癌的治疗并不复杂,与一般良性肿瘤的治疗差不多,算不上大手术,治疗费用也不算高。
基于上述原因,国内外绝大多数重大疾病保险条款均把原位癌排除在保险责任之外。
皮肤癌
皮肤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很低,但在白色人种中却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超过所有其他恶性肿瘤的总和。
在澳大利亚南部地区皮肤癌的发病率至少达650/10万,在美国的高加索人中,皮肤癌的发病率亦高达165/10万,为我国发病率的100倍。
在皮肤癌中,以基底细胞癌最多见,占60%以上。
各类皮肤癌的早期表现多为红斑状皮损,伴有鳞片状脱屑或痂皮形成,仅凭肉眼观察非但难以区分其组织学类型,而且易与牛皮癣、湿疹等良性皮肤疾患相混淆,常需借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无论手术、放疗或其他治疗方法,对皮肤癌均有很好的疗效,治愈率可在90%以上。
那么得了原位癌、皮肤癌,保险公司不赔,保户是不是吃亏了呢?并不是这样。
因为重大疾病保险的保费是根据所保疾病在国民中的发生率精确计算出来的(生命表),保险公司保多少责任便收多少保费,原位癌、皮肤癌既然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公司设计费率时自然也没有把原位癌、皮肤癌的费用计算进去。
也就是说,保户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时,本来就没有为原位癌、皮肤癌支付保费。
在国外的某些重大疾病险种中,保户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将原位癌作为保险责任。
但如果选择了将它作为保险责任,就必须再交纳一笔附加保费。
所以无论对保险公司来说,还是对保户来说,责任和保费都是对等的,不存在保户吃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