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病因
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原因

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原因很多?人类发现肿瘤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不仅人类易患肿瘤,其他生物如动物、植物也会发生肿瘤。
20世纪以来,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基础理论的研究与高新技术的应用,使现代肿瘤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尽管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致死的主要疾病,但现代肿瘤学的进展已使1/3以上的肿瘤病人有根治的希望,完全治愈的病人也在逐年增加。
近20年来,对于肿瘤的病因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进展,其内容已非常广泛。
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原因,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因素。
内源性因素,是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如遗传、免疫缺陷、代谢异常等;外源性因素,是指自然界中各种致癌因素,即环境因素。
肿瘤的发生、发展不同于其他疾病,主要表现为:1.肿瘤的生长是一种逐渐发展而来的病变,从致癌因素作用于组织到表现出明显的肿瘤性生长,其间有几年甚至几十年之久的漫长的潜伏期。
,2.肿瘤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化学、生物、物理等因素引起后天获得性因素外,少数肿瘤在出生时或在幼儿期就表现出来,与后天因素无关,如各种胚胎性肿瘤。
还有少数肿瘤,虽非遗传性,但某部分组织对致癌因素却有先天易感性。
3.同一种肿瘤可由不同的致癌因素促成,单项致癌因素也可诱发不同的肿瘤。
总之,癌变的过程是致癌因素连续作用的过程,癌症的形成都需经过发生、发展和渐变成为肿瘤等一系列步骤。
返回2.环境与肿瘤的发生有什么关系?肿瘤的发生、发展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环境致癌物大多数为前致癌物,必须经细胞微粒体酶系统代谢为最终致癌物,然后与生物大分子,即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蛋白质相结合,造成DNA的结构与功能改变,使细胞发生癌变。
因此,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和多阶段的。
人类可接触的环境致癌因素按传统划分可归纳为化学、物理、生物三大类因素。
化学致癌因素 200多年以前,英国医生Pott发现扫烟囱工人的阴囊癌与多年接触煤烟灰和沥青有关。
20世纪初期,日本人山极和市川用煤焦油涂抹兔子的耳朵,成功的诱发了局部的皮肤癌,证明化学致癌物可以诱发癌症。
子宫恶性肿瘤是怎么回事?

子宫恶性肿瘤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子宫恶性肿瘤的病理病因,子宫
恶性肿瘤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子宫恶性肿瘤病因
在生育期妇女,子宫内膜每个月都增厚,准备接受一个受精卵,如果卵子未受精,子宫内膜的外层组织和血管剥脱,通过月经排出,良恶性肿瘤都能影响子宫,子宫壁肌瘤是良性瘤,非癌前病变,有肌瘤的妇女不增加子宫癌的发病风险。
子宫内膜增殖是最严重的良性病,在一些妇女,它可以发展为子宫癌。
大多数子宫恶性肿瘤在子宫内膜出现,叫子宫内膜癌。
恶性度更高的子宫肉瘤发生在子宫壁肌层,发病总数在所有病例(仅
为子宫内膜癌)中不足5%。
如不治疗,子宫内膜癌能穿透子宫壁侵犯膀胱或直肠,或扩散到阴道、输卵管、卵巢或更远的器官。
幸运的是子宫内膜癌生长缓慢,常在远处扩散前被确诊。
每年约有32000的美国人被诊为内膜癌,约80%以上的病人被治愈。
子宫恶性肿瘤的高发者包括初潮早、晚绝经的绝经后妇女;
患有肥胖症、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生育少或未生育;不育;月经不
规则,或子宫内膜增殖。
为治疗乳腺癌而服用三苯氧胺的妇女,发病的危险很小。
但是服用避孕药的妇女比不服药的绝经后妇女,几乎有一半的人易发展为子宫癌。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子宫恶性肿瘤病因,子宫恶性肿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子宫恶性肿瘤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子宫恶性肿瘤”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引起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可分为行为及生活方式、环境理化因素、社会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病毒因素等六类。
1)行为及生活方式吸烟与多种癌症的发病有关,其中与肺癌的关系最为密切。
吸卷烟可提高肺癌死亡率10倍以上,且吸烟年龄愈早,吸烟量愈大,发生肺癌的危险性也愈大。
吸烟除导致肺癌外,还可引起口腔、咽、喉、食管、胰腺、膀胱等多种癌症。
饮酒与口腔癌、咽癌、喉癌、直肠癌有关。
长期饮酒可导致肝硬化继而可能与肝癌有联系。
饮酒又吸烟者可增加某些恶性肿瘤的危险性。
腌制食品、咸菜等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它与胺在酸性(PH3.0)环境下,形成亚硝胺,后者为致癌物质。
黄曲霉菌污染米、麦、玉米、花生、大豆等产生黄曲霉毒素,有致癌作用;烟熏、炙烤食品如熏肠、炎腿等可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
食品精糙、长期缺铁、营养不足时发生食管癌和胃癌的危险性增加。
饮食中晒浓度低,血硒水平低易发生恶性肿瘤。
2)环境理化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类恶性肿瘤的80%-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环境化学因素,目前已证实可使动物致癌的有100多种,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达30多种。
城市大气污染物苯并芘与肺癌有密切关系,约有10%的肺癌病例由大气污染(包括与吸烟的联合作用)所引起。
电离辐射可引起人类多种癌症,如急性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等。
3)社会心理因素独特的感情生活史可导致癌症的发生。
家庭的不幸事件,工作学习过度紧张,不协调的人际关系,儿时的父母早亡、离异,成年后的再遭挫折、丧偶、事业失败,悲衰和持续紧张压力引致绝望等,都是导致癌症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
个体的性格特征与恶性肿瘤也有一定关系:①多愁善感、精神抑郁;②易躁易怒、忍而性差,沉默寡言、对事物态度冷淡;③性格孤僻,脾气古怪;长期处于孤独、矛盾、失望、压抑状态,是促进恶生肿瘤生长的重要因素。
有人将此种性格称之为"癌症性格"。
直肠恶性肿瘤

直肠恶性肿瘤直肠恶性肿瘤,即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且容易发生转移和复发。
本文将介绍直肠恶性肿瘤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
直肠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与一系列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长期的高脂饮食习惯、肥胖、吸烟和饮酒等生活习惯都可能增加罹患直肠癌的风险。
此外,一些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也被认为是导致直肠癌的原因之一。
直肠恶性肿瘤的症状通常不明显,在初期阶段可能只有轻微的肠道症状,如腹痛、腹胀、排便次数增多或便秘。
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可能会出现便血、贫血、腹痛加剧等症状。
如果肿瘤扩散到其他器官,还可能引起肝脏、肺部等器官的病变症状。
诊断直肠恶性肿瘤通常需要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肠镜检查,通过放置灵活的光学仪器探测直肠和结肠内的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可疑的肿块,医生可能会进行活组织检查以确定是否为癌变。
此外,医生还可能建议进行血液检查、X射线和CT扫描等其他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转移和评估病情。
治疗直肠恶性肿瘤主要依赖于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放疗和化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直肠癌的首选方法,它可以彻底清除肿瘤组织。
对于早期直肠癌,局部手术切除可能已足够。
但对于中晚期的病例,通常需要行直肠全切除术。
放疗和化疗通常用于术前或术后辅助治疗,以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除了治疗,预防直肠恶性肿瘤同样重要。
一些措施有助于降低罹患直肠癌的风险。
首先,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
建议摄入高纤维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限制高脂肪和红肉的摄入。
另外,定期体检和筛查也能早期发现直肠癌,增加治愈率。
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肠镜检查和粪便潜血试验。
总之,直肠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症状隐匿,发展迅速,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对直肠恶性肿瘤的认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自己的健康。
肺部少见的恶性肿瘤是怎么回事?

肺部少见的恶性肿瘤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肺部少见的恶性肿瘤的病理病因,肺部少见的恶性肿瘤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肺部少见的恶性肿瘤病因
*一、发病原因
在肺部少见的恶性肿瘤中,绝大多数为周围型,近一半患者无临床症状,其中淋巴瘤占41%,癌肉瘤占20%,黏液表皮癌占15%,肉瘤占18%,其余是恶性黑色素瘤。
*二、发病机制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肺部少见的恶性肿瘤病因,肺部少见的恶性肿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肺部少见的恶性肿瘤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肺部少见的恶性肿瘤”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第1 页。
生活疾病-恶性肿瘤是怎么形成的

恶性肿瘤是怎么形成的【导读】恶性肿瘤是非常严重的一种病情,病情一般是发生在生活不规律或者是喜欢吸烟和喝酒的人群身上,恶性肿瘤在早期的时候很不容易被发觉的,因此也就导致刚开始的时候患者都不能及时的接受治疗而严重的导致死亡。
因此这篇文章就给大家讲讲关于恶性肿瘤的相关事宜,希望下次大家在面对恶性肿瘤的时候能够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恶性肿瘤是怎么形成的肿瘤一直是我们所害怕的疾病,因为肿瘤导致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
但有部分人总是那么的不幸,在医院检查身体的时候被医生告知自己患上恶性肿瘤。
除了给自己造成严重的打击以外,还想清楚的知晓到底恶性肿瘤是怎么形成的?1. 生活习惯大部分的恶性肿瘤患者都是因为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而大量的饮酒也会导致口腔和食管性的恶性肿瘤发生。
而食用不干净的食物,饮用受过污染的水源也容易引发胃癌和肝癌等。
2. 医源性因素电离辐射或者是x线等放射性的核素都会导致患上恶性肿瘤。
而且某些激素或者免疫的抑制剂等等都有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
3. 遗传因素少部分的恶性肿瘤患者还是因为遗传导致的,当家族存在恶性肿瘤的时候,小部分的情况下也会导致下一代出现恶性肿瘤的情况。
4. 免疫因素某部分人在先天的时候或者后天的时候因为免疫的缺陷就会导致患上恶性肿瘤。
但免疫机能正常的人群也会患上恶性肿瘤病情,这是因为肿瘤能够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从而破坏免疫系统。
恶性肿瘤是癌症吗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安全问题。
其实很多人对于恶性肿瘤这个病情都不是太了解。
对于恶性肿瘤也有很多疑问的地方,例如大部分人最关心的,恶性肿瘤到底是不是癌症呢?恶性肿瘤可以说是癌症,但是其实恶性肿瘤与癌症之间是一个包含与不包含的关系。
癌症是包含在恶性肿瘤中的,但恶性肿瘤又不仅仅是癌症,当恶性肿瘤处于间叶组织的时候,就被称为肉瘤。
在医学上,癌症指的是来源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例如胃癌或者是肺癌或者是乳腺癌等等。
常见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原则浅析

常见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原则浅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恶性肿瘤不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传统的西医治疗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中医治疗恶性肿瘤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对常见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原则进行浅析,希望能够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恶性肿瘤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中医认为恶性肿瘤的形成与气血郁滞、痰浊凝结、阳气耗散、阴虚阳亢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病因方面,不良的生活习惯、情绪不畅、饮食不节、环境污染等因素都会导致人体内阴阳失衡,导致病机异常,产生恶性肿瘤。
二、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原则1. 调畅气机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首要任务是调畅气机。
气机不畅是导致恶性肿瘤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医师可以采用针灸、推拿、气功等方法,帮助患者调畅气机,消除气机郁滞,防止病情扩散。
2. 活血化瘀恶性肿瘤的形成往往伴随有气滞血瘀的情况,因此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活血化瘀。
中医医师可以应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或经络理疗等方法,改善患者的气血循环,帮助机体清除血液中的病邪,促进肿瘤的消退。
3. 清热解毒4. 调整脏腑功能恶性肿瘤的形成不仅受到邪毒的影响,同时也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调整脏腑功能。
中医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针灸、草药、食疗等方法,调整患者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阻止病情的发展。
5. 强身健体在中医治疗中,强身健体也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原则之一。
中医认为,强身健体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帮助患者抵抗恶性肿瘤的侵袭。
中医医师可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恶性肿瘤的能力。
1. 个体化治疗恶性肿瘤的类型、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等因素都会影响治疗的方法和疗效。
在中医治疗恶性肿瘤时,医师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效果。
组织学中的恶性肿瘤

组织学中的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是人体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
在医学界,对恶性肿瘤的研究已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变革,其中,组织学是对恶性肿瘤进行诊断、病因分析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恶性肿瘤的基本概念恶性肿瘤是细胞因遗传突变和环境因素等原因出现基因异常,破坏了正常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而导致细胞过度增殖和扩散形成的一类肿瘤。
恶性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能够通过血液、淋巴管、浸润等途径扩散至其他部位,使癌症的治疗和预后皆十分困难。
二、恶性肿瘤的类别和分级恶性肿瘤可分为癌和肉瘤两类,其中癌又可分为上皮癌和非上皮癌两大类。
组织学上,恶性肿瘤可通过细胞分化的程度、组织结构的相似性和生长特点等来进行分类和分级。
肿瘤的分级是指判断恶性程度的过程。
通常采用不同的分级方法,其中包括核分裂指数、组织学分型、TNM分期、分化程度等。
三、恶性肿瘤的病理特征恶性肿瘤在病理学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细胞核形态和排列方式的异常、异常的细胞核分裂和有丝分裂等现象。
此外,恶性肿瘤还可以通过组织酶学、免疫学等方面的检测来进行确诊。
四、恶性肿瘤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方式。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规范化的治疗方案等也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恶性肿瘤的预防在预防方面,我们要从生活方式、环境因素、遗传者筛查等多个方面进行防范。
远离致癌物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都有助于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
总之,恶性肿瘤是对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威胁,而组织学则是对恶性肿瘤进行诊治和研究的重要手段。
人们应该加强对恶性肿瘤的认识,并尽可能地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疼痛/舒适改变
睡眠型态紊乱
(二)肿瘤病人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 活动无耐力/自理缺陷 自我形象/自尊紊乱 家庭应付能力低下 知识缺乏 潜在性暴力行为 潜在的并发症:感染、出血、静脉 炎、静脉栓塞、脏器功能障碍等
减轻放、化疗副作用
改善全身状况
6. 肿瘤病人的护理
(一) 评估:
1.健康史:
行为及生活方式
重大生活事件
疾病史:慢性炎变、溃疡等
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史
工作及生活环境:致癌物暴露 饮食及营养情况
2.身体状况
症状、体征:局部+全身 检查结果评估:— 实验室检查 — 影像学检查
癌症夺去了 他们的生命
肿瘤病人的护理
(Care of the Client with Tumor)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 杨婕
教
学
目
标
1.了解肿瘤病理分类;恶性肿瘤的病因、 病理生理;体表常见的良性肿瘤。 2.熟悉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及处理原则。 3. 掌握肿瘤的三级预防;恶性肿瘤病人 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恶性肿瘤手术、 放疗和化疗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2) 吸烟:
(3)体力活动减少
(一)外源性因素:
3.慢性刺激与炎症
长期慢性炎性刺激:慢性溃疡、炎症、
经久不愈的窦道
长期慢性机械性刺激:色素痣
(二)内源性因素:
1. 遗传因素:
与癌症的关系尚无直接证据,但有遗传倾向 性,如乳癌、胃癌、食管癌、肝癌、鼻咽癌。
2. 内分泌因素:较明确的是 雌激素 : 乳癌、子宫内膜癌 催乳素 : 乳癌 生长激素:促癌发展
3. 免疫因素:
免疫缺陷者(HIV)易患恶性肿瘤
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50~100倍
4. 心理、社会因素:
恶性生活事件刺激;工作压力 性格内向、抑郁;剧烈情绪变化
癌症的综合病因概念,更符合整体观念
2. 病理生理
(1)发生发展分期: — 癌前期:上皮增生明显,伴不典型增生
第二节 恶性肿瘤
(Malignant Tumor)
内容要点:
病 因
●
●
病理生理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处理原则
病人护理
●
三级预防
1. 病 因
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是环境因素与基因 相互作用引起,为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环境及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对恶性肿瘤 发生有重要影响。 肿瘤流行病学家估计,80%以上的恶性 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
主要毒副反应:
骨髓抑制
消化道反应
毛发脱落
肾脏毒性反应
口腔粘膜、皮肤反应
免疫力降低
禁忌症:自学
(三)放射疗法(radiotherapy)
敏感度:肿瘤c.对放射线敏感度不一
高度敏感:疗效好,宜选用。 中度敏感:效果较好,可选用。 低度敏感:效果不佳,不宜选用。 副反应:— 骨髓抑制 — 皮肤粘膜改变 — 胃肠道反应 禁忌症:自学
7.其他: — 激光手术切割 — 激光气化 — 超声手术切割 — 液氮冷冻 — 肿瘤血管栓塞
— 肿瘤血管置管或埋泵
— 肿瘤无水酒精注射等
(二)化学疗法 (chemotherapy)
适应症:中、晚期肿瘤 药物选用原则:据肿瘤特性、病理类型、
癌细胞增殖周期选择用药,强调联合用药。
药物分类:自学 给药方式: — 静脉滴注或注射 — 肌肉注射、口服 — 肿瘤内注射 — 腔内注射 — 动脉内灌注 对正常细胞(尤代谢、增殖旺盛者) 有不同程度损害,引起毒副反应。
病理分类
据生长特性及对身体的危害分:
1.良性肿瘤(benign tumor)
无浸润和转移能力、膨胀性生长、分化成熟、
细胞变异较小、少有核分裂相、对机体危害小。
2.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具浸润和转移能力;浸润性生长、速度快、边 界不清;细胞分化不成熟、有不同程度异型性; 对机体危害大,常因复发转移而死亡。 3.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tumor)
概
肿瘤(tumor)
述
机体细胞在各种始动与促进因素作用下,遗 传物质基因表达失常,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新 生物。
●万(男>女) 年新发病例: 全世界:1000~1500万 我 国:160~170万 高发年龄段:>65岁 年死亡病例: 600~1000万 140~150 万
基因改变是肿瘤在分子水平上最直接的 病因。
(一)外源性因素:
1. 环境因素 (1)化学因素:
烷化剂(有机农药、琉芥等) 多环芳香烃类(3,4-苯并芘) 氨基偶氮类染料
亚硝胺类等
(2) 物理因素:
电离辐射(放射线):白血病
紫外线:皮肤癌
石棉纤维: 肺癌
滑石粉
(3)生物因素:
一旦药液污染皮肤或溅到眼睛里,立即用 清水冲洗
注射器、针头、输液用具等用后密封,
1000℃高温焚化
定期体格检查
5.健康教育:
保持情绪稳定 休息与活动的有效结合 饮食指导 应付疾病及改变的策略 行为及生活方式改善 放、化疗等继续治疗有关知识 功能锻炼 自检、自查方法 需及时就诊的异常征象 定期随访
罪恶感、孤独感
2. 对治疗的心理反应 焦虑:— 安全性、效果、不适反应
— 病情变化 — 康复程度、预后 恐惧:
— — — —
疼痛 残疾(如截肢) 容貌改变(如脱发) 身体功能改变(如人工肛门、 喉切除、舌切除) — 未来生活型态的改变 — 与亲人分离 — 依赖别人
(二)肿瘤病人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
◆ 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疾病死亡首因
癌症已成为国人的第一杀手
死亡率从30年前的84.6/10万上升
至现在的94.71~104.01/10万
五年总体生存率提高了70%
◆ 诊治手段增加及水平的提高,使早 期治疗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大大提高 (可达80-90%),癌症生存者日益 增加 ◆ 手术方式的改进使病人生活更接近 正常
(2) 全身症状:
恶病质(cachexia):
恶性肿瘤晚期全身衰竭的表现。 呈严重贫血、消瘦、黄疸、腹水、 肢体水肿等
不同部位肿瘤恶病质出现早迟不一
3.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具特异性和灵敏性的免疫学检测
如癌胚抗原(CEA)、α-胚胎抗原(AFP)
(2)影像学检查 (3)内镜检查 (4) 病理学检查:最可靠依据
4.化疗病人的护理:
常见毒性反应的护理
— — — — — — — 组织坏死:防止外渗 栓塞性静脉炎:正确给药、合理选择血管 骨髓抑制 胃肠道反应 肝肾毒性反应 皮肤反应 脱发
化疗护士自我防护
有条件时,使用特别安全层流柜配制液体
操作中穿专用防护衣、戴帽、防护眼镜、
口罩、聚氯乙烯手套
(四)生物治疗(Biological therapy)
免疫疗法:
非特异性免疫疗法: 卡介苗、转移因子、干扰素 特异性免疫疗法:自身或异体瘤苗接种等
基因治疗: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干预存在于靶细胞的相关 基因表达水平
合理,但疗效尚不确切,需待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
(五) 内分泌疗法:增添激素或内分泌 去势治疗。 (六) 中医中药疗法:
出血:肿瘤部位不同,出血表现不一
梗阻:梗阻部位及程度不同,表现各异
浸润及转移症状:
区域淋巴结肿大
骨转移
肺、肝、胃等转移症状
(2) 全身表现:
恶性肿瘤早期多无,或仅有非特异性
症状(如贫血、低热、消瘦、乏力等)
肿瘤影响营养摄入(如消化道梗阻) 或合并感染、出血等,则引起明显全 身症状
( 6) 分期: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法: T — 原发肿瘤 tumor N — 淋巴结转移 node M — 远处转移 metastasis 字母后标以0~4的数字,表示肿瘤发展程度 1—小 4 —大 0 —无 M0 —无转移 M1 —有转移 以此三项决定分期,不同TNM组合,诊断 为不同期别 各种肿瘤的TNM分期具体标准,由各专业 会议协定
— 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基膜,限于上皮内
— 浸润癌:癌变细胞突破基膜,向周围浸润
(2)细胞分化:
— 高分化:C心态接近正常,低度恶性 — 中分化 — 低分化:C核分裂较多,高度恶性
2. 病理生理
(3)生长方式:浸润性生长
(4)生长速度:生长快,发展迅速
(5)转移方式:— 直接蔓延 — 淋巴转移 — 血行转移 — 种植性转移
病毒:
EB病毒: 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 单纯疱疹病毒:宫颈癌 乙肝病毒:肝癌
霉菌毒素:
黄曲霉素:肝癌、胃癌 念珠菌毒素:食管癌
寄生虫
华枝睾吸虫:肝癌 埃及血吸虫:膀胱癌 日本血吸虫:大肠癌
(一)外源性因素:
2. 不良生活方式
(1)饮食因素:
低蛋白质、低纤维素和低维生素C 食用霉变、烟薰、油炸、高脂食品 酗酒 肺癌、食管癌、膀胱癌
性格 对告知诊断的心理承受能力 对疾病及各种治疗的情绪反应 家庭及社会关系 经济来源及家庭经济承受力 社会支持系统
3.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
1. 对疾病的心理反应
震惊否认期(shock and deny stage) 愤怒期(anger stage) 磋商期(bargaining stage) 抑郁期(depression stage) 接受期(acceptance s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