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人工育苗技术之亲参的采捕与蓄养技术
海参育苗

海参孵化流程1 亲参选择一般情况下,亲参个体越大成熟越早怀卵量越大卵的成熟度越好,所以尽量选择个体较大的作亲参。
自然海区亲参体重300g以上,体长20cm以上为好;池塘刺参体重应在250g以上。
选择性腺发育好,性腺指数在10﹪以上的亲参。
解剖观察性腺饱满膨胀,呈树枝状分叉,直径2~3mm,末端较粗。
雌性生殖腺呈橘红色,卵粒肉眼可见,刺破后可自由散开;雄性生殖腺呈乳黄色或乳白色,刺破后可流出乳白色精浆。
显微镜下卵黄及细胞质透明,卵粒性状整齐。
根据亲参大小和培育水体的规模,可按1~2头/m³的数量准备。
1.1亲参的运输采捕的亲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运回育苗场。
分干运和水运两种运输方法。
应根据运输距离、运输时间、温度以及运输路况等条件确定运输方法。
若距离较短,运输时间在3小时以内,可用干运法,即将亲参装入泡沫箱内,单层摆放,将箱盖封紧后运输。
长距离运输多用水运法,比如50×50×80cm的帆布桶内装水1/3~1/2,每个桶内可装亲参60~80头。
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或夜间运输,防止海参相互挤压和摩擦。
运输容器内温度不宜高于刺参采捕海区的水温,可在运输容器内加冰降温。
1.2 海参暂养亲参蓄养的目的是提供良好适宜的培养条件,使亲参性腺发育成熟,从而获得足够数量的优质卵子和精子。
如果亲参性腺发育已经成熟,采捕时机控制的好,经过采捕和运输的刺激,亲参当晚即可产卵。
然而,一般情况下亲参需要蓄养一段时间后才能产卵。
如果为了升温育苗,提前采捕亲参,亲参蓄养更是育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2.1 水温调节亲参采捕季节往往由于气温较自然海区的水温回升块,致使蓄养水温高于亲参采捕海区的水温。
蓄养水温过高,海参将难于适应,反而延误产卵时间,影响卵子质量。
因此,应采取调控措施,使亲参蓄养初始水温与亲参采捕海区的温差尽量缩小,尽量控制在3℃以内,为亲参提供一个对水温的适应过程。
蓄养时间,水温一般不宜超过20℃。
海参育苗育种技术

海参育苗育种技术一、海参育苗技术1. 环境准备:选择合适的育苗场地,保持水质清洁,温度适宜,PH 值稳定,光照充足。
2. 选种:选择优质的海参种苗,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和抗病能力。
3. 海参孵化:将选好的海参种苗放入孵化箱中,控制适宜的温度、盐度和光照条件,促进海参的孵化和幼苗的生长。
4. 饲料投喂:为海参幼苗提供合适的饵料,如浮游生物、微生物等,保证其营养需求。
5. 海参苗期管理:定期清理池底杂物,调整水质参数,防止疾病发生,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6. 海参苗期培育:逐步增加饲料投喂量,控制饲料种类和投喂频率,促进海参的生长发育。
二、海参育种技术1. 选育优良品种:通过选择具有高产、耐病、抗逆性强等特点的海参进行育种,提高养殖效益。
2. 优化繁殖环境:保持海参养殖水质清洁,控制适宜的温度、盐度和光照条件,促进海参的繁殖。
3. 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手段将雌性海参的卵子和雄性海参的精子结合,促使受精卵发育成仔海参。
4. 仔海参孵化: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箱中,提供适宜的温度、盐度和光照条件,促进仔海参的孵化和幼体的生长。
5. 护苗管理:定期清理池底杂物,调整水质参数,控制饵料投喂,防止疾病发生,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6. 优化养殖技术:根据不同阶段的海参生长特点,调整饲料种类、投喂量和投喂频率,提高海参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7. 注意疾病防控:加强疾病监测和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避免疫病扩散对养殖业的影响。
海参育苗育种技术的提升对于海参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育苗育种技术,可以提高海参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效益,促进海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科学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的实施,也能有效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成功率。
因此,不断探索和推广先进的海参育苗育种技术,对于海参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刺参育苗1

海参育苗技术一、亲参采捕及运输夏至前后(6~7月),亲参基本成熟,此时是亲参采捕的最佳时机,应选择体重在200g/头以上,体长大于20 cm,无伤残病害,无排内脏,性腺饱满(性腺指数大于10%为好)的亲参。
亲参运输可采用干运和水运,运输容器应无毒卫生,运输用水符合GB11607的规定,盐度29~32,温度不得高于16C。
运输时应注意避免参体挤压,并防止风吹、日晒、雨淋,选择在早上或晚上运输,途中要注意观察其活动情况,及时采取换水、控温等措施。
(二)亲参蓄养管理1. 亲参运回后,要人工蓄养,培育密度以20头/m3为宜,采用多层网笼或单层浮式网箱暂养,蓄养池采用水泥或玻璃钢水槽,容积10~40m3,水深1.2~1.5m,水温16~18C,盐度29~32, PH值7.8~8.5,光照500~1000lx, 溶解氧5 mg/l以上。
2. 亲参每日按其体重的4%分早晚两次投喂鼠尾藻磨碎液或人工配合饲料,上午投30%,下午投70%。
饲料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要求。
3. 每天早晚各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量程,换水温差不大于1C,及时清除池底排泄物和残饵。
(三)产卵受精目前刺参采卵的方法有白然采卵法、人工采卵受精法、升温诱导和阴干刺激法,采卵密度不大于50粒/nf。
亲参产卵受精后要及时将亲参移出,此时要用经过砂滤消毒的洁净海水反复洗卵多次,直到池水变清为止。
(四)孵化环境条件要求为水温17~20C,盐度29~32, PH值7.8~8.5,光照500~1000lx,溶解氧5 mg /l以上,连续微量充气。
孵化密度20~50粒/ml。
(五)幼体培育1. 当胚胎发育到小耳幼体时要进行选育,用NX~79尼龙丝网拖选或用虹吸管虹吸选育,选幼后的幼体密度一般控制在0.5~1个/ml。
刺参幼体的适口饵料种类有盐藻、角毛藻、*鞭金藻、等边金藻、小新月菱形藻等,此外,有些代用饵料如鼠尾藻磨碎液也有较好的饲育效果,采用金藻和硅藻混合投喂效果最好。
刺参人工育苗技术要点概要

刺参人工育苗技术要点保吉安水产提供刺参人工育苗在我国已进入工厂化或量产化阶段,育苗工艺日趋成熟,这里介绍的是比较成熟且行之有效的关键技术。
1、种参种参的规格与质量直接关系到采卵与受精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到幼体的发育,因此必须选好种参。
1.1种参来源根据育苗要求,种参可采自虾池人工养殖的或自然海区生长的。
1.2种参规格及数量鲜活体重应在250g以上,最好选择在300g以上的2龄半至3龄以上的个体。
采捕数量为1~2头/立方米,如种参个体较大,其采捕量可为1头/立方米,否则应为2头/立方米左右。
1.3采捕时间根据育苗需要,应在亲参自然产卵盛期前1周左右采捕为宜,应用于人工促熟,可提早1~2个月采捕。
1.4种参运输应根据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以及气温等条件确定运输方法。
如运输时间在3~4h以内可直接用保温箱干运,箱中可辅垫湿海带草;如运输时间较长,应用聚乙烯袋,袋中加约1/3海水,每袋可装10~15头种参,然后充足氧气,扎紧袋口,装入泡沫保温箱中运输,必要时可加冰袋控制水温。
如果在采捕地采捕种参比较困难,应提早1~2天采捕,并将种参集中在采捕地的暂养圈或暂养池暂养1~2d,使其粪便排出后再按上述方法集中启运,避免在采捕地等候时间过长。
1.5种参暂养通常种参入池后需3~10d的暂养,如暂养时间短,一般可不投饵,日全量换水2次,晚换水时彻底清底1次。
如需较长时间的暂养,则需适量投饵,但投饵时水温应控制在20℃以下,否则会严重影响种参摄食。
为利于摄食,可用黑色塑料布遮光,暂养期间应及时将排脏个体及表皮破损、溃烂的个体拣出。
暂养密度可控制在10~20头/立方米,一般不要超过30头/立方米。
暂养期间应于每日清晨吸底检查是否有卵,以免漏掉,如仅见少量产卵可弃掉。
2、采卵采卵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自然产卵法,它是依靠暂养亲参的自然排放而收集受精卵;另一种方法是人工刺激采卵,依靠人工刺激采卵,可依据育苗计划,集中获卵。
其方法是采用阴干、流水及升、降温的综合效应。
海参怎么养 海参的饲养方法

海参怎么养海参的饲养方法海参的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吃海参的还是很多,所以海参的经济效益很高,海参不但受到消费者的喜欢还收到很多养殖户的青睐,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海参的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大部分潮间带池塘建在半封闭的内湾或中潮区以下,水质清新无污染,设进、排水闸门于池子最低处,池子大小为2-4亩,水深在 2-3米左右。
有部分单位增加提水设备。
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清池与除害,经过一年的养成,池子淤泥或其它杂藻腐烂,池底产生硫化氢气味。
因此进入2月上旬,应把池塘的水全部放掉,封闭好闸门,开始清淤与除害。
具体做法是:用铁掀把淤泥杂藻铲起,再用竹筐搬出池外,然后用抽水泵冲刷干净。
这样做不仅对清淤有利,还清除敌害生物,为刺参养殖、生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消毒:进人2月中旬后,池子进水30cm,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水体浓度为5-10ppm,将漂白粉稀释好后搅拌均匀,全池泼洒,再进水浸泡一周。
3.石头规格:采用当地的石头,面多光滑、比较坚硬,重15-20kg 左右为宜(石头必须消毒后再用)。
4.投石:二月底开始投放石头。
具体做法是随闸门迎外海低潮线,垒成直行,底宽2m,上宽0.8m,高0.8m,行与行之间留有0.6m 人行道,主要便于管理或清淤。
在投放石头时要坚固,多创造穴空,为刺参养殖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5.移藻:池塘的石块投放好后还应从别的海区移殖藻类,以便改善底质,增加刺参的天然饵料。
可移殖的藻类主要有松节藻、马尾藻、鼠尾藻、大叶草、海带、裙带等。
6.肥水:进入3月上旬开始进水,水深30cm,进行施肥,主要施磷酸二氢氨、尿素、硝酸铵、碳酸氢氨等,每亩施肥2.5-5kg。
3天后水深在0.8-1米左右再进行施肥一次,每亩施肥2-2.5kg。
因为这阶段海水水温低,底栖硅藻繁殖较慢,因此必须加强施肥量和施肥次数,繁殖底栖硅藻,为刺参苗入池培养优质可口的基础饵料。
三、放苗养成1.苗种运输:苗种主要来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来年人工育苗,经过海上暂养;二是从自然海区采捕,因此采取干运法。
海参技术养殖规范

1OOL的产卵箱可放8只~14只亲参;呆卵密度80粒/mL左右。
3·3·4 洗卵
亲参产卵受精后及时将亲参移出,并用过滤海水洗卵数次,一直到池水变清为止。
3·3·5孵化
受精卵直接在蓄养池孵化或移入孵化槽、培育池中孵化。在产卵箱产卵受精的,
网页搜索 站内搜索搜索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免费玩斗地主,每分钟送Q币
发新话题发布辩论dq0532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dq0532 (青田)当前在线
UID1 帖子697 精华6 积分60 阅读权限200 来自山东省青岛地区即墨市田横镇 在线时间285 小时 注册时间2008-6-19 最后登录2010-9-30
3Omin~45min,同时洗刷蓄养池,再注入过滤的新鲜海水,亲参一般在当日或第二
天产卵。
3·3·3 受精
3·3·3·1 自然产卵受精
在蓄养池中自然产卵并受精。
3·3·3·2人工采卵受精
在雌参产卵前将其移入产卵箱 (透明的玻璃、有机玻璃水族箱或塑料水槽)进行
4·3培育方式
4·3·1终一培育法
稚参培育一直是在原来的幼体培育地中培育,当投放采苗器lOd一l5d,幼体全
部变态发育成稚参后,需要倒池并将附着基吊挂于孔径为15Oμm一40Oμm的网箱内
流水培育。投喂方法见4·2·3。
4·3·2分段培育法
4·3·2·1前期培育
稚参由0.4mm左右培育至3mm。网箱孔径2OOμm左右。饵料以附着基上底栖
今天是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终于等到你了 ^_^ 把海参信息资料论坛设为首页
海参育苗技术要点

l 亲 参 的 选 择 及 入 池 时 间
1 . 1 亲 参的选 择标 准 育苗 成功 的关键 在 于亲参 的选择 。作 1 7 : 0 0 全 量换 水
一
要选 择 3年 以上 的海 参 , 个 体最 好 在 2 5 0 g以上 ,
~
2 亲 参 的 运 输 及 管 理
2 . 1 亲 参 的 运 输
一
般 采用 加水 运输 法 , 要在早上 4 : O 0左 右 ,
太阳 出来 前气 温 水 温都 较 低 时进 行 采 捕 运输 , 一 般用 5 0 ~7 0 L的大 塑料桶 装满 水运输 , 桶 内要 加
入事 先 准备好 的 冰冻 水 瓶 一个 , 根 据 路 途 远 近 可
《 河北渔 业 》 2 O 1 5年 第 4期 ( 总第 2 5 6 期)
o苗种 繁育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6 7 5 5. 2 0 1 5. 0 4. 0 1 5
海 参 育 苗 技 术 要 点
许 红, 谢 江 宁
亲参 上爬 情况 以及 是 否 有 产 卵 的 , 成 熟 度 特 别好
卵 。否 则 拖 得 时 间 过 长 性 腺 会 萎 缩 。
3 亲 参 的 产 卵 与 受 精 孵 化
亲参 人池 后用水 为经 一级沉 淀 、 砂 滤 池过滤 、 在经 过 3 0 0目以上 的过 滤袋 过 滤 的培 育 海 水 , 为
为 亲参 。 1 . 2 亲 参 入 池 时 间
次, 换水 时 要 尽量 避 免 刺 激 到 亲参 。晚上 观 察
的当天就 有可 能产 卵 , 首 批卵无 论 多少都 要收集 , 因为 首批 卵质 量 最好 。也 有 3 ~4 d后 自然 产 卵 的。等 到 5 d后 还 没 自然 产 , 就 要 人 为 刺 激 其 产
海参育苗基本流程

海参育苗的基本流程如下:1.亲参的采捕与蓄养:o在春季或秋季,当海参性腺成熟时,从自然海域中捕捞符合规格的亲参,一般要求个体大、健康且性腺饱满。
o捕捞后的亲参应尽快运输至育苗场,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外和受到油污污染,储存时注意控制密度和水温条件。
2.人工催产与授精:o在适宜的季节和温度条件下,通过调节水温和光照等方式促使亲参性腺发育成熟。
o对成熟的雌雄海参进行人工催产,然后进行人工授精。
3.受精卵孵化:o受精卵在专门的孵化设备中进行孵化,保持适宜的水温和水流条件。
o孵化过程中密切监控水质,保证其清洁、富含氧气和适宜的pH值。
4.幼体选育与培育:o幼体孵化出来后,挑选健康的幼体进入育苗池进行培育。
o控制合理的培育密度,定期换水并严格管理水质,确保幼体在一个优良的环境中生长发育。
5.饵料管理:o根据不同阶段幼体的需求,投喂合适且充足的饵料,如盐藻、湛江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三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等单种或多品种混合投喂。
o调整饵料投喂量,随着幼体的生长逐渐增加投喂浓度。
6.附着器的使用与管理:o准备适当的附着基质供稚参附着变态,投放前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桡足类等有害生物影响稚参生长。
o定期检查附着器上的稚参生长情况,适时更换和清洗附着器。
7.病害防治:o加强日常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包括调控光照强度、适度充气、防止绿藻和桡足类过度繁殖。
o在高温季节或必要时,定期施用抗生素以预防疾病发生,同时注意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药物依赖。
8.稚参培育:o稚参附着变态后,继续精细化管理,根据稚参生长状态进行分池、筛选和分级培育。
o定期清底,做好培育池的清洁工作,确保稚参生活环境良好。
9.后期管理:o当稚参成长为一定程度后,需要进一步调整饲养密度,实施分期出池,以便于个体较小的海参得到更好的生长空间和营养供应。
综上所述,海参育苗是一个连续且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确保最终获得健康、优质的商品幼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亲参采捕
1.亲参的来源
目前亲参的来源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自然海区生长的刺参;二是池塘养殖或潮间带围堰养殖的刺参;三是室内控温蓄养的刺参。
进行常温育苗所用亲参主要是从自然海区采捕,而升温育苗则多用池塘或围堰养殖以及室内控温蓄养的刺参,目前亲参的获取以第一途径为多。
2.采捕时间
在常温育苗中,把握好采捕时间,是获得优质亲参的关键,采捕时间太早,则需要较长的室内蓄养时间,不仅生产费用增加,亲参的性腺往往会萎缩退化,产卵量少。
采捕过晚,刺参在自然水域已排放,则得不到优质、足量的卵。
因各海区水温和饵料生物状况的差异,亲参性腺发育程度也不尽相同,故其繁殖期也不一致。
即便同一海区的不同年份,海水温度回升速度也可能不完全相同,其产卵盛期也略有差异。
(1)自然海区刺参
一般在亲参产卵盛期前的一周左右开始采捕亲参。
大致采捕时间为:青岛、日照海区为5月下旬,山东北部沿海为6月上旬,大连地区、黄海北部沿海为6月下旬到7月初,而山东长岛县北诸岛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海况条件,亲参成熟时间则更晚,常延迟到7
月底至8月初。
一般来说,当刺参生长海区底层水温上升到16~17℃即可采捕。
(2)池塘养殖刺参
因池塘水温回升快,所以池养刺参较自然海区一般提前20~30天成熟。
池塘水受风浪影响少,采捕亲参较方便,可在产卵盛期前3~5天采捕,此时池水最高温度一般升至18~20℃。
依池塘条件不同,山东烟台地区池塘刺参采捕时间大致在4月底到5月中旬,青岛地区多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
3.亲参的选择方法
(1)亲参的规格
一般情况下,亲参个体越大成熟越早、怀卵量越大、卵的成熟度越好,所以尽量选择个体较大的作亲参。
自然海区的亲参体重300克以上,体长20cm以上为好;虾池或围堰养殖的刺参体重应在250克以上。
(2)性腺发育状况
选择性腺发育好,性腺指数在10%以上的亲参。
解剖观察性腺饱满膨胀,呈树枝状分叉,直径2~3mm,末端较粗。
雌性生殖腺呈桔红色,卵粒肉眼可见,刺破后可自由散开;雄性生殖腺呈乳黄色或乳白色,刺破后可流出乳白色精浆。
显微镜下卵黄及细胞质透明,卵粒形状整齐。
4.亲参准备数量
达到上述标准的亲参,根据亲参大小和培育水体的规模,可按1~2头/m3的数量准备。
在实际育苗生产中,若采捕到个体大、成熟好的亲参,产卵顺利的话往往每立方水体准备1个以下就够了。
5.亲参的运输
采捕的亲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运回育苗场。
分干运和水运两种运输方法。
应根据运输距离、运输时间、温度以及运输路况等条件确定运输方法。
若距离较短,运输时间在3小时以内,可用干运法,即将亲参装入泡沫箱内,单层摆放,箱底最好铺上湿海草、毛巾、纱布等,将箱盖好封紧后运输。
长距离运输多用水运法,比如50×50×80cm的帆布桶内装水1/3~1/2,充氧运输,每个帆布桶可装亲参60~80头;也可用聚乙烯袋运输,袋内装水1/3~1/2(约15升),每袋可装亲参10~15头,充氧后扎口放入泡沫保温箱内运输。
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或夜间运输,防止日晒、风吹、雨淋,防止海参相互挤压和磨擦。
运输容器内温度不宜高于刺参采捕海区的水温,为防止运输过程中温度上升,可在运输容器内加冰降温。
在亲参的运输过程中建议泡浴“惠盈活力生”+“电解维他”,以提高其活力。
(二)亲参的蓄养
如果亲参已充分发育成熟,经过采捕和运输的刺激,有时当晚即可排放。
但大多情况下需蓄养数日,待充分发育成熟后才能大量排放。
为了提高亲参的性腺发育、受精率和受精卵的孵化率,必须在蓄养过程中加强泡浴“苗种生育酚”。
1.蓄养密度
要保持适宜的蓄养密度。
密度过大,会导致池水溶氧下降,长时间处于缺氧环境下,会严重影响亲参的性腺发育和其它生理活动,出现身体卷曲、翻转、在池壁上面不停地爬行等症状,缺氧严重时亲参会窒息而脱落于池底,躯体僵直甚至排脏,这样环境下的亲参不可能正常排放精卵,此时要注意加强增氧或泼洒“包膜氧”,就同时泼洒“抗应激灵”+“电解维他”能够及时缓解该现象。
在18~20℃水温条件下,蓄养密度一般为20~30头/m3。
若为进行控温育苗提前采捕的亲参,蓄养密度要适当减少,控制在20头/m3以下。
2.日常管理
(1)换水
每日早晚各换水1次,早1/3~1/2,晚1个全量或倒池。
换水时,要随着水位的下降把亲参轻轻刷落池底,以免较长时间挂壁干露,还要及时清除池底与池壁粪便和其它污物。
亲参蓄养要用砂滤水,进水中应加脱脂棉或300目筛绢网袋过滤,以滤除敌害和杂物。
每次换水对刺参的应激都是不小的,一般个体越大应激越大,为了避免应激带来的损失,在换水后及时泼洒“抗应激灵”+“电解维他”。
(2)增氧
刺参往往会集中分布于池底和池壁的拐角处,易造成局部水体溶解氧降低,故亲参蓄养期间要连续微量增氧,保持溶解氧达5mg/L以上。
(3)投饵
蓄养时间短可不投饵,但若在适温范围内蓄养5~6天后仍未排放,为避免体力消耗过大、性腺退化,应适量投喂一些鼠尾藻、配合饵料、海泥等,日投饵量占海参体重的5%左右。
(4)控光
光照均匀偏弱,避免光线直射,光照强度控制在500~1000勒克斯(白炽灯以15瓦—25瓦为主)。
也可在白天将亲参蓄养池用黑布遮光,避免亲参白天堆积在池底一角不食不
动。
(5)控温
蓄养期间水温不能太高,以不超过20℃为宜,否则的话不但不能保证亲参性腺正常发育,还可能使性腺退化甚至引起排脏。
在常温育苗后期若自然水温太高,可通过在培育池内加冰降温等方式来保持适宜的水温。
(6)日常观察
要注意观察亲参的活动与摄食情况,特别是在傍晚和上半夜,应连续观察,若发现部分亲参在水体表层池壁活动频繁,不时昂头摇摆或少量雄参排精,则预示着雌参可能将要产卵,应做好产卵准备。
(三)亲参的升温促熟培育
为了提早出苗,延长参苗当年的生长期,也可以提前采捕亲参,利用室内升温促熟的办法,使亲参提前成熟、产卵,这样当年即可培养出大规格苗种。
升温促熟培育的亲参一般提前1~3个月采捕入池,促熟过程要有计划地使培育水逐渐升温,以促进亲参的性腺发育。
亲参入池后先稳定2~3天,再日升温0.5℃左右,当升到13~15℃时恒温培育,直到预定产卵前7~10天,将水温逐渐升到17~18℃恒温待产。
切忌升温过快,以免温度刺激剧烈导致亲参排脏。
在整个促熟过程中,每日都要投饵,日投饵量占亲参体重的5~10%,但准备采卵前的一周内应停止投饵。
其他管理方法同常温育苗。
以上方法再配以“苗种生育酚”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