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传感器习题
第九章热电偶传感器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热电偶传感器习题及答案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第九章热电偶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正常人的体温为37︒C,则此时的华氏温度约为______,热力学温度约为______。
A. 32F,100KB. 99F,236K C .99F,310K D. 37F,310K2)_____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
A. 热端直径B. 热端和冷端的温度C. 热端和冷端的温差D. 热电极的电导率3)测量钢水的温度,最好选择______热电偶;测量钢退火炉的温度,最好选择_____热电偶;测量汽轮机高压蒸气(200︒C左右)的温度,且希望灵敏度高一些,选择______热电偶为宜。
A. RB. BC. SD. K E .E4)测量CPU散热片的温度应选用______型的热电偶;测量锅炉烟道中的烟气温度,应选用______型的热电偶;测量100m深的岩石钻孔中的温度,应选用______型的热电偶。
A. 普通B.铠装C. 薄膜D. 热电堆5)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______。
A. 补偿热电偶冷端热电势的损失B. 起冷端温度补偿作用C. 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D. 提高灵敏度二、分析与问答1、简述热电偶与热电阻的测量原理的异同。
2、设一热电偶工作时产生的热电动势可表示为E AB(t , t0),其中A、B、t、t0各代表什么意义t0在实际应用时常应为多少3、用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补偿冷端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三、计算题1、用一K型热电偶测量温度,已知冷端温度为40℃,用高精度毫伏表测得此时的热电动势为,求被测的温度大小?2、用一K型热电偶测钢水温度,形式如图示。
已知A、B分别为镍铬、镍硅材料制成,A`、B`为延长导线。
问:1)满足哪些条件时,此热电偶才能正常工作?2)A、B开路是否影响装置正常工作原因3)采用A`、B`的好处?4)若已知t01=t02=40℃,电压表示数为,则钢水温度为多少?5)此种测温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3、试说明下面各图中分别是测量哪些被测温度量?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A D E 4)C A B 5)A二、分析与问答题1、二者相同点:都能测温度且只能直接测温度量不同点:热电阻传感器原理为阻值大小变化对应温度变化,而热电偶传感器为热电动势大小变化对应温度变化2、A、B——两热电极T——热端温度,即被测温度t0————冷端温度t0常应为0℃3、因工作现场常常缺乏使热电偶传感器的冷端保持在0℃的条件三、计算题1、E AB(t0,t)= E AB(t0,t n)+ E AB(t n,t)即E AB(0,t)= E AB(0,40℃)+ E AB(40℃,t)查表,得E AB(0,40℃)=所以E AB(0,t)=+=(mV)查表,得t=740℃2、1)t01=t02,t n1=t n22)不影响。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8 热电式传感器(113)

第8章热电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热电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A. 热电极B. 保护管C. 绝缘管D. 接线盒2、在实际应用中,用作热电极的材料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 物理化学性能稳定B. 温度测量范围广C. 电阻温度系数要大D. 材料的机械强度要高3、为了减小热电偶测温时的测量误差,需要进行的温度补偿方法不包括()。
A. 补偿导线法B. 电桥补偿法C. 冷端恒温法D. 差动放大法4、用热电阻测温时,热电阻在电桥中采用三线制接法的目的是()。
A.接线方便B. 减小引线电阻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C. 减小桥路中其它电阻对热电阻的影响D. 减小桥路中电源对热电阻的影响5、目前,我国生产的铂热电阻,其初始电阻值有()。
A.30Ω B.50ΩC.100Ω D.40Ω6、我国生产的铜热电阻,其初始电阻R0为()。
A.50ΩB.100ΩC.10ΩD.40Ω7、目前我国使用的铂热电阻的测量范围是()A.-200~850℃ B.-50~850℃C.-200~150℃ D.-200~650℃8、我国目前使用的铜热电阻,其测量范围是()。
A.-200~150℃ B.0~150℃C.-50~150℃ D.-50~650℃9、热电偶测量温度时()A. 需加正向电压B. 需加反向电压C. 加正向、反向电压都可以D. 不需加电压10、热敏电阻测温的原理是根据它们的( )。
A.伏安特性 B.热电特性C.标称电阻值 D.测量功率11、热电偶中热电势包括()A.感应电势 B.补偿电势C.接触电势 D.切割电势12、用热电阻传感器测温时,经常使用的配用测量电路是()。
A.交流电桥 B.差动电桥C.直流电桥 D. 以上几种均可13、一个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为E0,当打开其冷端串接与两热电极材料不同的第三根金属导体时,若保证已打开的冷端两点的温度与未打开时相同,则回路中热电势()。
A.增加 B.减小C.增加或减小不能确定 D.不变14、热电偶中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有()。
传感器计算题

1、已知一热电偶的时间常数τ=10s ,如果用它来测量一台炉子的温度,炉内温度在540℃至500℃之间接近正弦曲线波动,周期为80s ,静态灵敏度K=1。
试求该热电偶输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以及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相位差和滞后时间。
解:依题意,炉内温度变化规律可表示为x (t) =520+20sin(ωt)℃由周期T=80s ,则温度变化频率f =1/T ,其相应的圆频率ω=2πf =2π/80=π/40; 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对炉内温度的响应y(t)为y(t)=520+Bsin(ωt+ϕ)℃热电偶为一阶传感器,其响应的幅频特性为()()786010********22.B A =⎪⎪⎭⎫ ⎝⎛⨯π+=ωτ+==ω因此,热电偶输出信号波动幅值为B=20⨯A(ω)=20⨯0.786=15.7℃由此可得输出温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y(t)|m ax =520+B=520+15.7=535.7℃ y(t)|m in =520﹣B=520-15.7=504.3℃输出信号的相位差ϕ为 ϕ(ω)= -arctan(ωτ)= -arctan(2π/80⨯10)= -38.2︒相应的时间滞后为∆t =()s 4.82.3836080=⨯2、用一个一阶传感器系统测量100Hz 的正弦信号时,如幅值误差限制在5%以内,则其时间常数应取多少?若用该系统测试50Hz 的正弦信号,问此时的幅值误差和相位差为多?解: 根据题意()%51112-≥-+=ωτγ(取等号计算)()0526.195.01%51112==-=+ωτ解出 ωτ =0.3287所以()s 310523.010023287.0/3287.0-⨯=⨯==πωτ=0.523ms当用该系统测试50Hz 的正弦信号时,其幅值误差为()()%32.1110523.050211111232-=-⨯⨯⨯+=-+=-πωτγ相位差为ϕ=﹣arctan(ωτ)=﹣arctan(2π×50×0.523×10-3)=﹣9.3°3、在材料为钢的实心圆柱试件上,沿轴线和圆周方向各贴一片电阻为120Ω的金属应变片R 1和R 2,把这两应变片接人差动电桥(参看习题图2—11)。
传感器习题 (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依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分三个部分组成。
2.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与极板间初始距离d0之间是。
3.依据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可以分为与器。
4.内光电效应分为:和。
5.敏感光栅越窄,基长越长的应变计,其横向效应引起的误差越 (大/小)。
6.差动变压器两个次级线圈采用连接,原副线圈间靠耦合,7.输出特性曲线呈型。
8.按用途分类光纤可分为:和9.相位检测方法:(1)(2)(3)10.光在光纤中传播的基本原理可以用或的概念来描述。
11.根据转换原理,电感式传感器分为和两种,按结构自感式又可分为、和等。
12.红外热辐射传感器,从原理上又可分为热电型和量子型。
13.应变传感器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考虑温度补偿,温度补偿的方法14.热敏电阻有三种类型,即15.半导体湿度传感器响应时间分为和。
16.根据菲涅尔定律,光线在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的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会产生,折射定律为112 217.电容式传感器分为和三种。
18.电容传感器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为变化的传感器。
19.霍尔传感器的零位误差主要由不等位电动势和寄生直流电动势引起的。
20.直流电桥按桥臂工作方式不同可分为、和。
21.相位型光纤传感器通常使用相位检测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等三种方法。
22.为了减小,采用差动变隙式电容传感器,其灵敏度相比单体。
23.若两个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应变片接入测量电桥的相对桥臂,则电桥的输出将24.热电偶的热电势由和组成。
25.电阻丝绕制成敏感栅后,长度不变,则其灵敏系数比电阻丝的灵敏系数。
26.空气介质变隙式电容传感器中,提高灵敏度和减少非线性误差是矛盾的,为此实际中大都采用差动式电容传感器27.热电偶工作原理是基于效应,其热电势包括电势和电势。
28.某一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范围为0~100℃,测量温度为50.2℃,实际温度为50.0℃,绝对误差为0.2,引用相对误差为。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试绘制转速和输出电压的关系曲线,并确定:1)该测速发电机的灵敏度。
2)该测速发电机的线性度。
2.已知一热电偶的时间常数τ=10s,若用它来测量一台炉子的温度,炉内温度在540οC和500οC 之间按近似正弦曲线波动,周期为80s,静态灵敏度k=1,试求该热电偶输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和滞后时间。
3.用一只时间常数为0.355s 的一阶传感器去测量周期分别为1s、2s和3s的正弦信号,问幅值误差为多少?4.若用一阶传感器作100Hz正弦信号的测试,如幅值误差要求限制在5%以内,则时间常数应取多少?若在该时间常数下,同一传感器作50Hz正弦信号的测试,这时的幅值误差和相角有多大?5.已知某二阶系统传感器的固有频率f0=10kHz,阻尼比ξ=0.1,若要求传感器的输出幅值误差小于3%,试确定该传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
6.某压力传感器属于二阶系统,其固有频率为1000Hz,阻尼比为临界值的50%,当500Hz的简谐压力输入后,试求其幅值误差和相位滞后。
《第二章应变式传感器》1.假设某电阻应变计在输入应变为5000με时电阻变化为1%,试确定该应变计的灵敏系数。
又若在使用该应变计的过程中,采用的灵敏系数为 1.9,试确定由此而产生的测量误差的正负和大小。
2.如下图所示的系统中:①当F=0和热源移开时,R l=R2=R3=R4,及U0=0;②各应变片的灵敏系数皆为+2.0,且其电阻温度系数为正值;③梁的弹性模量随温度增加而减小;④应变片的热膨胀系数比梁的大;⑤假定应变片的温度和紧接在它下面的梁的温度一样。
在时间t=0时,在梁的自由端加上一向上的力,然后维持不变,在振荡消失之后,在一稍后的时间t1打开辐射源,然后就一直开着,试简要绘出U0和t的关系曲线的一般形状,并通过仔细推理说明你给出这种曲线形状的理由。
3.一材料为钢的实心圆柱形试件,直径d=10 mm,材料的弹性模量E=2 ×1011N/m2,泊松比μ=0.285,试件上贴有一片金属电阻应变片,其主轴线与试件加工方向垂直,如图1所示,若已知应变片的轴向灵敏度k x =2,横向灵敏度C=4%,当试件受到压缩力F=3×104N作用时。
温度传感器相关试题答案

温度传感器相关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温度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测量湿度B. 测量温度C. 测量压力D. 测量流量答案:B2.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是基于什么原理工作的?A. 热敏电阻B. 热电效应C. 热辐射D. 热传导答案:B3. 下列哪种温度传感器不属于接触式传感器?A. 热电偶B. 热敏电阻C. 红外温度传感器D. 热敏电压计答案:C4. 在高温环境下,通常使用哪种类型的温度传感器?A. K型热电偶B. J型热电偶C. T型热电偶D. E型热电偶答案:A5. 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A. 正温度系数(PTC)B. 负温度系数(NTC)C. 温度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B二、填空题1. 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__________材料组成的温度测量装置。
答案:金属2. 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其中NTC热敏电阻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
答案:降低3. 红外温度传感器是通过检测目标物体发出的__________来进行温度测量的。
答案:红外辐射4. 热电偶的输出信号是__________,需要通过数据采集器进行信号转换和处理。
答案:热电动势5. 温度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小测量误差,通常需要进行__________。
答案:校准三、简答题1. 请简述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答: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塞贝克效应,即当两种不同金属或合金材料的导线接头处于不同温度时,会产生电动势(热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通过测量热电动势的大小来确定温度。
2. 说明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原理及其特点。
答: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热敏电阻通常由半导体陶瓷材料制成,其电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NTC热敏电阻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PTC热敏电阻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CH热电式传感器(含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版)》习题及解答

第8章热电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热电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A. 热电极B. 保护管C. 绝缘管D. 接线盒2、在实际应用中,用作热电极的材料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 物理化学性能稳定B. 温度测量范围广C. 电阻温度系数要大D. 材料的机械强度要高3、为了减小热电偶测温时的测量误差,需要进行的温度补偿方法不包括()。
A. 补偿导线法B. 电桥补偿法C. 冷端恒温法D. 差动放大法4、用热电阻测温时,热电阻在电桥中采用三线制接法的目的是()。
A.接线方便B. 减小引线电阻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C. 减小桥路中其它电阻对热电阻的影响D. 减小桥路中电源对热电阻的影响5、目前,我国生产的铂热电阻,其初始电阻值有()。
A.30Ω B.50ΩC.100Ω D.40Ω6、我国生产的铜热电阻,其初始电阻R0为()。
A.50ΩB.100ΩC.10ΩD.40Ω7、目前我国使用的铂热电阻的测量范围是()A.-200~850℃ B.-50~850℃C.-200~150℃ D.-200~650℃8、我国目前使用的铜热电阻,其测量范围是()。
A.-200~150℃ B.0~150℃C.-50~150℃ D.-50~650℃9、热电偶测量温度时()A. 需加正向电压B. 需加反向电压C. 加正向、反向电压都可以D. 不需加电压10、热敏电阻测温的原理是根据它们的( )。
A.伏安特性 B.热电特性C.标称电阻值 D.测量功率11、热电偶中热电势包括()A.感应电势 B.补偿电势C.接触电势 D.切割电势12、用热电阻传感器测温时,经常使用的配用测量电路是()。
A.交流电桥 B.差动电桥C.直流电桥 D. 以上几种均可13、一个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为E0,当打开其冷端串接与两热电极材料不同的第三根金属导体时,若保证已打开的冷端两点的温度与未打开时相同,则回路中热电势()。
A.增加 B.减小C.增加或减小不能确定 D.不变14、热电偶中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有()。
传感器原理和应用习题

《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从某直流测速发电机试验中,获得如下结果:转速(r/min)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输出电压(V)0 9.1 15.0 23.3 29.9 39.0 47.5试绘制转速和输出电压的关系曲线,并确定:1)该测速发电机的灵敏度。
2)该测速发电机的线性度。
2.已知一热电偶的时间常数τ=10s,若用它来测量一台炉子的温度,炉内温度在540οC和500οC 之间按近似正弦曲线波动,周期为80s,静态灵敏度k=1,试求该热电偶输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和滞后时间。
3.用一只时间常数为0.355s 的一阶传感器去测量周期分别为1s、2s和3s的正弦信号,问幅值误差为多少?4.若用一阶传感器作100Hz正弦信号的测试,如幅值误差要求限制在5%以内,则时间常数应取多少?若在该时间常数下,同一传感器作50Hz正弦信号的测试,这时的幅值误差和相角有多大?5.已知某二阶系统传感器的固有频率f0=10kHz,阻尼比ξ=0.1,若要求传感器的输出幅值误差小于3%,试确定该传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
6.某压力传感器属于二阶系统,其固有频率为1000Hz,阻尼比为临界值的50%,当500Hz的简谐压力输入后,试求其幅值误差和相位滞后。
《第二章应变式传感器》1.假设某电阻应变计在输入应变为5000με时电阻变化为1%,试确定该应变计的灵敏系数。
又若在使用该应变计的过程中,采用的灵敏系数为1.9,试确定由此而产生的测量误差的正负和大小。
2.如下图所示的系统中:①当F=0和热源移开时,R l=R2=R3=R4,及U0=0;②各应变片的灵敏系数皆为+2.0,且其电阻温度系数为正值;③梁的弹性模量随温度增加而减小;④应变片的热膨胀系数比梁的大;⑤假定应变片的温度和紧接在它下面的梁的温度一样。
在时间t=0时,在梁的自由端加上一向上的力,然后维持不变,在振荡消失之后,在一稍后的时间t1打开辐射源,然后就一直开着,试简要绘出U0和t的关系曲线的一般形状,并通过仔细推理说明你给出这种曲线形状的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热电偶传感器习题答案
1.什么是金属导体的热电效应?试说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答:热电效应就是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回路中就会产生一个电动势,该电动势的方向和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及两接点的温度有关。
热电偶测温就是利用这种热电效应进行的,将热电偶的热端插入被测物,冷端接进仪表,就能测量温度。
2.试分析金属导体产生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的原因。
答:当A和B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接触时,由于两者内部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目不同(即电子密度不同),因此,电子在两个方向上扩散的速率就不一样。
现假设导体A的自由电子密度大于导体B的自由电子密度,则导体A扩散到导体B的电子数要比导体B扩散到导体A的电子数大。
所以导体A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导体B得到电子带负电荷,于是,在A、B 两导体的接触界面上便形成一个由A到B的电场。
该电场的方向与扩散进行的方向相反,它将引起反方向的电子转移,阻碍扩散作用的继续进行。
当扩散作用与阻碍扩散作用相等时,即自导体A扩散到导体B的自由电子数与在电场作用下自导体B到导体A的自由电子数相等时,便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A与B两导体的接触处就产生了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动势。
对于导体A或B,将其两端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度场t、t0中(t> t0)。
在导体内部,热端的自由电子具有较大的动能,向冷端移动,从而使热端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冷端得到电子带负电荷。
这样,导体两端便产生了一个由热端指向冷端的静电场。
该电场阻止电子从热端继续跑到冷端并使电子反方向移动,最后也达到了动态平衡状态。
这样,导体两端便产生了电位差,我们将该电位差称为温差电动势。
3.简述热电偶的几个重要定律,并分别说明它们的实用价值。
答:一是匀质导体定律:如果热电偶回路中的两个热电极材料相同,无论两接点的温度如何,热电动势为零。
根据这个定律,可以检验两个热电极材料成分是否相同,也可以检查热电极材料的均匀性。
二是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只要第三种导体的两接点温度相同,则回路中总的热电动势不变。
它使我们可以方便地在回路中直接接入各种类型的显示仪表或调节器,也可以将热电偶的两端不焊接而直接插入液态金属中或直接焊在金属表面进行温度测量。
三是标准电极定律:如果两种导体分别与第三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已知,则由这两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也就已知。
只要测得各种金属与纯铂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则各种金属之间相互组合而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可直接计算出来。
四是中间温度定律: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t、t0时的热电动势等于该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t n和t n、t0时的相应热电动势的代数和。
中间温度定律为补偿导线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4.试述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几种主要方法和补偿原理。
答: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冷端恒温法。
这种方法将热电偶的冷端放在恒温场合,有0℃恒温器和其他恒温器两种;二是补偿导线法。
将热电偶的冷端延伸到温度恒定的场所(如仪表室),其实质是相当于将热电极延长。
根据中间温度定律,只要热电偶和补偿导线的二个接点温度一致,是不会影响热电动势输出的;三是计算修正法。
修正公式为:
)t ,(t E )t (t,E )t (t,E 01AB 1AB 0AB +=;
四是电桥补偿法。
利用不平衡电桥产生的电动势补偿热电偶因冷端波动引起的热电动势的变化,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t 图中,e 为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动势,U 为回路的输出电压。
回路中串接了一个补偿电桥。
R 1~R 5及R CM 均为桥臂电阻。
R CM 是用漆包铜丝绕制成的,它和热电偶的冷端感受同一温度。
R 1~R 5均用锰铜丝绕成,阻值稳定。
在桥路设计时,使R 1=R 2,并且R 1、R 2的阻值要比桥路中其他电阻大得多。
这样,即使电桥中其他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左右两桥臂中的电流却差不多保持不变,从而认为其具有恒流特性。
线路设计使得I 1=I 2=I/2=0.5mA 。
回路输出电压U 为热电偶的热电动势e 、桥臂电阻R CM 的压降U RCM 及另一桥臂电阻R 5的压降U R5三者的代数和:
R5RCM U -U e U +=
当热电偶的热端温度一定,冷端温度升高时,热电动势将会减小。
与此同时,铜电阻R CM 的阻值将增大,从而使U RCM 增大,由此达到了补偿的目的。
自动补偿的条件应为
t R I e CM 1∆=∆α
5.用镍铬-镍硅(K)热电偶测量温度,已知冷端温度为40℃,用高精度毫伏表测得这时的热电动势为29.188mV ,求被测点的温度。
解:由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表查出E(40,0)=1.638mV ,根据式(5-2-1)计算出
30.826mV 1.638)mV (29.188E(t,0)=+=
再通过分度表查出其对应的实际温度为
9.740129
.29275.3310029.129)-(30.826700t =-⨯+=℃
6.已知铂铑10-铂(S)热电偶的冷端温度t 0=25℃,现测得热电动势E(t ,t 0)=11.712mV ,求热端温度是多少度?
解:由铂铑10-铂热电偶分度表查出E(25,0)=0.161mV ,根据式(5-2-1)计算出
11.873mV 0.161)mV (11.712E(t,0)=+=
再通过分度表查出其对应的实际温度为
8.1216851
.11159.1310011.851)-(11.8731200t =-⨯+=℃
7.已知镍铬-镍硅(K)热电偶的热端温度t =800℃,冷端温度t 0=25℃,求E(t ,to)是多少毫伏?
解:由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表可查得E(800,0)=33.275mV ,E(25,0)=1.024 mV ,故可得 E(800,5)=33.275-1.024=32.251mV
8.现用一支镍铬-康铜(E)热电偶测温。
其冷端温度为30℃,动圈显示仪表(机械零位在0℃)指示值为400℃,则认为热端实际温度为430℃,对不对?为什么?正确值是多少? 解:不对,因为仪表的机械零位在0℃,正确值为400℃。
9.如图5.14所示之测温回路,热电偶的分度号为K ,毫伏表的示值应为多少度? 答:毫伏表的示值应为(t 1-t 2-60)℃。
10.用镍铬-镍硅(K)热电偶测量某炉温的测量系统如图5.15所示,已知:冷端温度固定在0℃,t 0=30℃,仪表指示温度为210℃,后来发现由于工作上的疏忽把补偿导线B A ''和,相互接错了,问:炉温的实际温度t 为多少度?
解:实际温度应为270℃,因为接反后不但没有补偿到,还抵消了30℃,故应该加上60℃。
2图5.14 图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