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传感器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传感器课后题 答案

传感器课后题 答案

第五章3.试述霍尔效应的定义及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霍尔效应:将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当它的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不一致时,半导体薄片上平行于电流和磁场方向的两个面之间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霍尔传感器工作原理:霍尔传感器是利用霍尔效应原理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动势的传感器。

在垂直于外磁场B的方向上放置半导体薄片,当半导体薄片流有电流I时,在半导体薄片前后两个端面之间产生霍尔电势Uh。

霍尔电势的大小与激励电流I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成正比,与半导体薄片厚度d成反比。

4.简述霍尔传感器的组成,画出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电路图。

组成:从矩形薄片半导体基片上的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侧面上,引出一对电极,其中1-1’电极用于加控制电流,称控制电流,另一对2-2’电极用于引出霍尔电势。

在基片外面用金属或陶瓷、环氧树脂等封装作为外壳。

电路图:5.简述霍尔传感器灵敏系数的定义。

答:它表示一个霍尔元件在单位激励电流和单位磁感应强度时产生霍尔电势的大小。

7.说明单晶体和多晶体压电效应原理,比较石英晶体和压电陶瓷各自的特点。

原理:石英晶体是天然的六角形晶体,在直角坐标系中,x轴平行于它的棱线,称为电轴,通常把沿电轴方向的作用下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称为纵向压电效应;y轴垂直于它的棱面,称为机械轴,把沿机械轴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称为横向压电效应;z轴表示其纵轴,称为光轴,在光轴方向时,不产生压电效应。

压电陶瓷是人工制造的多晶体,在极化处理以前,各晶粒的电畴按任意方向排列,当陶瓷施加外电场时,电畴由自发极化方向转到与外加电场方向一致,此时,压电陶瓷具有一定极化强度,这种极化强度称为剩余极化强度。

由于束缚电荷的作用,在陶瓷片的电极表面上很快就吸附了一层来自外界的自由电荷,正负电荷距离大小因压力变化而变化,这种由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的现象就是压电陶瓷F的正压电效应,放电电荷的多少与外力的大小成比例关系,Q=d33特点:石英晶体:(1) 压电常数小,时间和温度稳定性极好;(2) 机械强度和品质因素高,且刚度大,固有频率高,动态特性好;(3) 居里点573℃,无热释电性,且绝缘性、重复性均好。

热电偶实验思考题答案

热电偶实验思考题答案

热电偶实验思考题答案
,不限大纲内容以及字数。

热电偶实验是温度测量的一种有效方式,它能准确而稳定的测量
温度,并且拥有良好的精度。

热电偶实验是当今技术领域中经常被使
用的一种测量技术。

热电偶实验主要是利用热电偶去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它能检测
到温度的变化,因此它在科研领域以及工业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热电偶实验的使用范围很广,它不仅仅可以用来测量表面的温度,还
可以用来测量深部的温度,从而实现对强烈偏温区域精确测量。

在使用热电偶实验进行测量时,为了实现精确测量,有必要采取
一定的细节处理措施,如控制测量环境温度,使用外壳和防水结构,
以及调整热电偶输出电流,确保热电偶实验测量准确性。

由于热电偶实验测量精度高,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因此在热力
学领域、化学热工业领域、微机控制领域等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微机
控制领域,可以通过热电偶实验来测量芯片的温度以及环境温度等,
从而分析系统性能以及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热电偶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温度测量技术,它能够准确而稳定的测
量各种材料的表面温度,也可以用来精确测量深部温度,因此它在科
研领域以及各个应用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保证热电偶实验的
准确性,还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控制测量环境,提高外壳密封
性等。

始终坚持精确科学的测量方法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以及更好的
应用效果。

热电偶传感器习题及答案

热电偶传感器习题及答案

1、简述热电偶与热电阻的测量原理的异同。

答:(1). 相同点:都能测温度且只能直接测温度量(2). 不同点:热电阻传感器原理为阻值大小变化对应温度变化,而热电偶传感器为热电动势大小变化对应温度变化2、设一热电偶工作时产生的热电动势可表示为EAB (t , t),其中A、B、t、t各代表什么意义? t在实际应用时常应为多少?答:A、B——两热电极T——热端温度,即被测温度t0————冷端温度t常应为0℃3、用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补偿?冷端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答:因工作现场常常缺乏使热电偶传感器的冷端保持在0℃的条件4、热电偶在使用时为什么要连接补偿导线?答:因为在使用热电偶测温时,必须将热电偶的参考端温度保持恒定,但在现场使用时,热电偶参考端往往处于高温热源附近,必须将它远离热源,移动到温度较为稳定的场所,又因补偿导线在规定使用温度范围内具为与热电偶相同的温度—热电势关系,因而它可以起到延长热电偶的作用,所以热电偶在使用时要连接补偿导线5、什么叫测温仪表的准确度等级?答:测温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是指测温仪表准确度的数字部分,也就是仪表的准确度去掉百分号。

6、什么是热电偶?答:热电偶是通过测量电势从而测量温度的一种感温元件,是由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焊接在一起构成的。

当两端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有热电势产生,将温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由显示仪表显示出来。

7、为什么要进行周期检定?答:各种计量器具由于在频繁的使用中会发生变化和磨损,失去原有的精度,从而影响量值的准确性。

为使测量的数据准确,必须对各种计量器具进行周期检定。

8、利用热电偶测温具有什么特点?答: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快;可作远距离测量;测量范围广。

计算题1、用一K型热电偶测量温度,已知冷端温度为40℃,用高精度毫伏表测得此时的热电动势为,求被测的温度大小?1、E AB(t0,t)= E AB(t0,t n)+ E AB(t n,t)即E AB(0,t)= E AB(0,40℃)+ E AB(40℃,t)查表,得:E AB(0,40℃)=所以:E AB(0,t)=+=(mV)查表,得t=740℃2、用一K型热电偶测钢水温度,形式如图示。

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部分课后作业答案

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部分课后作业答案

部分课后作业答案2-8. 标称电阻为100Ω的应变计贴在弹性试件上。

设试件的截面积 S=1×10-5m 2,弹性模量E=2×1011 N /m 2,若由1.0×104N 的拉力作用,使应变计的电阻相对变化为1%,试求此应变计的灵敏度系数。

解:∵灵敏度系数εRR K /∆=,又已知%1=∆RR,F=1.0×104 N ,S=1×10-5m 2,∴ )/(101101100.129254m N mN S F ⨯=⨯⨯==-σ 由εσ⋅=E ,可得321129105)/(102)/(101-⨯=⨯⨯==m N m N E σε 所以,灵敏度系数2105%1/3=⨯=∆=-εRR K2-9. 将4片相同的金属丝应变片贴在实心圆柱形测力弹性元件上,如题2.9图所示。

设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K=2,作用力F=1 000kg 。

圆柱形横截面半径r=1cm ,弹性元件的杨氏模量E=2×107N /cm 2,泊松比μ=0.285。

求:(1)画出应变片贴在圆柱上的位置图及相应测量电桥的原理图; (2)各应变片的应变ε;(3)若测量电路采用电桥电路,设供电桥电压E =6V ,桥路输出电压U o 为多少?(4)这种测量方法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能否具有补偿作用?试说明原因。

解:⑴将R 1~R 4四片应变片按图2-9(a )所示粘贴,其中R 1、R 3沿轴向粘贴,测量轴向应变,R 2、R 4沿径向粘贴,测量径向应变。

测量电桥为全桥测量电路, R 1与R 3置于电桥的一对角线上,R 2与R 4置于电桥的另一对角线上,如右图2-9(b )所示。

题2.9 图⑵∵)(1500105.1)/(102)01.0(14.3/8.9100032722μεπσε=⨯=⨯⨯⨯====-cm N m N Er FE A FE∴εK R R R R =∆=∆3311, R 1与R 3的纵向应变(轴向应变)ε为1500με;μεεK K R R R R r -==∆=∆4422 ,式中μ为泊松比,μ=0.285。

(完整版)热电偶传感器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热电偶传感器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金属导体的热电效应?试说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答:热电效应就是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回路中就会产生一个电动势,该电动势的方向和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及两接点的温度有关。

热电偶测温就是利用这种热电效应进行的,将热电偶的热端插入被测物,冷端接进仪表,就能测量温度。

2.简述热电偶的几个重要定律,并分别说明它们的实用价值。

答:一是匀质导体定律:如果热电偶回路中的两个热电极材料相同,无论两接点的温度如何,热电动势为零。

根据这个定律,可以检验两个热电极材料成分是否相同,也可以检查热电极材料的均匀性。

二是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只要第三种导体的两接点温度相同,则回路中总的热电动势不变。

它使我们可以方便地在回路中直接接入各种类型的显示仪表或调节器,也可以将热电偶的两端不焊接而直接插入液态金属中或直接焊在金属表面进行温度测量。

三是标准电极定律:如果两种导体分别与第三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已知,则由这两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也就已知。

只要测得各种金属与纯铂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则各种金属之间相互组合而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可直接计算出来。

四是中间温度定律: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t、t0时的热电动势等于该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t n和t n、t0时的相应热电动势的代数和。

中间温度定律为补偿导线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3.试述补偿导线法补偿原理。

答:将热电偶的冷端延伸到温度恒定的场所(如仪表室),其实质是相当于将热电极延长。

根据中间温度定律,只要热电偶和补偿导线的二个接点温度一致,是不会影响热电动势输出的。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8 热电式传感器(11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8   热电式传感器(113)

第8章热电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热电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A. 热电极B. 保护管C. 绝缘管D. 接线盒2、在实际应用中,用作热电极的材料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 物理化学性能稳定B. 温度测量范围广C. 电阻温度系数要大D. 材料的机械强度要高3、为了减小热电偶测温时的测量误差,需要进行的温度补偿方法不包括()。

A. 补偿导线法B. 电桥补偿法C. 冷端恒温法D. 差动放大法4、用热电阻测温时,热电阻在电桥中采用三线制接法的目的是()。

A.接线方便B. 减小引线电阻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C. 减小桥路中其它电阻对热电阻的影响D. 减小桥路中电源对热电阻的影响5、目前,我国生产的铂热电阻,其初始电阻值有()。

A.30Ω B.50ΩC.100Ω D.40Ω6、我国生产的铜热电阻,其初始电阻R0为()。

A.50ΩB.100ΩC.10ΩD.40Ω7、目前我国使用的铂热电阻的测量范围是()A.-200~850℃ B.-50~850℃C.-200~150℃ D.-200~650℃8、我国目前使用的铜热电阻,其测量范围是()。

A.-200~150℃ B.0~150℃C.-50~150℃ D.-50~650℃9、热电偶测量温度时()A. 需加正向电压B. 需加反向电压C. 加正向、反向电压都可以D. 不需加电压10、热敏电阻测温的原理是根据它们的( )。

A.伏安特性 B.热电特性C.标称电阻值 D.测量功率11、热电偶中热电势包括()A.感应电势 B.补偿电势C.接触电势 D.切割电势12、用热电阻传感器测温时,经常使用的配用测量电路是()。

A.交流电桥 B.差动电桥C.直流电桥 D. 以上几种均可13、一个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为E0,当打开其冷端串接与两热电极材料不同的第三根金属导体时,若保证已打开的冷端两点的温度与未打开时相同,则回路中热电势()。

A.增加 B.减小C.增加或减小不能确定 D.不变14、热电偶中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有()。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第3版的习题答案.doc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第3版的习题答案.doc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第3版》习题参考答案习题11.什么叫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答: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2. 传感器在自动测控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答: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技术是人们对事物的规律定性了解、定量分析预期效果所从事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自动测控系统是完成这一系列技术措施之一的装置。

一个完整的自动测控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测量电路、显示记录装置或调节执行装置、电源四部分组成。

传感器的作用是对通常是非电量的原始信息进行精确可靠的捕获和转换为电量,提供给测量电路处理。

3. 传感器分类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答:传感器有许多分类方法,但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被测输入量来分,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转矩传感器等;另一种是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来分,如电学式传感器、磁学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电势型传感器、电荷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谐振式传感器、电化学式传感器等。

还有按能量的关系分类,即将传感器分为有源传感器和无源传感器;按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即将传感器分为模拟式传感器和数字式传感器。

按被测输入量分类的优点是比较明确地表达了传感器的用途,便于使用者根据其用途选用;缺点是没有区分每种传感器在转换机理上有何共性和差异,不便使用者掌握其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

按工作原理分类的优点是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比较清楚,有利于专业人员对传感器的深入研究分析;缺点是不便于使用者根据用途选用。

4.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它由哪些技术指标描述?答:传感器测量静态量时表现的输入、输出量的对应关系为静态特性。

它有线性度、灵敏度、重复性、迟滞现象、分辨力、稳定性、漂移等技术指标。

传感器部分课后习题答案1

传感器部分课后习题答案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部分习题(共37题)(信阳师范学院周胜海,2015)第二章温度检测2-1.在有些热电阻传感器测温实践中,热电阻测量电桥须用三线(四线)连接法(不能用二线连接法)。

请给出三线(四线)连接法示意图,并请简要说明采用三线(四线)连接法的理由和连线注意事项。

2-2.请给出一款由NTC型热敏电阻传感器、晶体管、二极管、继电器等元器件,构成的温度控制器原理图,并简要说明控制原理。

2-3.请给出一款由NTC热敏电阻传感器、电阻器、电压表、电池等元器件,构成的温度计原理图,并简要说明测量原理。

2-4.请定量说明热电偶传感器测量温度的原理。

2-5.请给出一款由半导体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构成的摄氏温度计的原理电路,并简要说明测量原理。

2-6.给出一款用两个半导体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测量两点温差的原理电路,并定量说明测量原理。

2-7.请选用半导体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电压比较器、晶体管、二极管、继电器、交流接触器等元器件,为某型电热锅炉设计一款温度自动控制(温控)电路,加热器功率为9 kW,使用三相交流电源。

要求:①给出温控电路原理图;②简要说明温控原理;③说明温控灵敏度调节方法;④说明抑制在临界点附近干扰引起抖动的措施。

2-8. 请给出由半导体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构成的智能多点温度巡检系统的构成框图,并简要说明巡检原理。

第三章压力检测3-1.请定量说明金属丝式应变片传感器测量应变的原理,给出半桥(全桥)差动测量电桥示意图,说明半桥(全桥)差动测量电桥较单臂测量电桥的两个主要优点。

3-2. 压电传感器测量电路之一是电荷放大器。

请给出该放大器的原理电路,并证明该放大器的输出不受传感器与放大器连接电缆寄生电容(分布电容)的影响。

3-3. 请给出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结构示意图(不计边缘效应),并定量说明其测位移原理(设0d d <<∆)。

*3-4. 请证明非差动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测量微小线位移(即0d d <<∆)时,其特性近似是线性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金属导体的热电效应?试说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答:热电效应就是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回路中就会产生一个电动势,该电动势的方向和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及两接点的温度有关。

热电偶测温就是利用这种热电效应进行的,将热电偶的热端插入被测物,冷端接进仪表,就能测量温度。

2.简述热电偶的几个重要定律,并分别说明它们的实用价值。

答:一是匀质导体定律:如果热电偶回路中的两个热电极材料相同,无论两接点的温度如何,热电动势为零。

根据这个定律,可以检验两个热电极材料成分是否相同,也可以检查热电极材料的均匀性。

二是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只要第三种导体的两接点温度相同,则回路中总的热电动势不变。

它使我们可以方便地在回路中直接接入各种类型的显示仪表或调节器,也可以将热电偶的两端不焊接而直接插入液态金属中或直接焊在金属表面进行温度测量。

三是标准电极定律:如果两种导体分别与第三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已知,则由这两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也就已知。

只要测得各种金属与纯铂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则各种金属之间相互组合而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可直接计算出来。

四是中间温度定律: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t、t0时的热电动势等于该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t n和t n、t0时的相应热电动势的代数和。

中间温度定律为补偿导线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3.试述补偿导线法补偿原理。

答:将热电偶的冷端延伸到温度恒定的场所(如仪表室),其实质是相当于将热电极延长。

根据中间温度定律,只要热电偶和补偿导线的二个接点温度一致,是不会影响热电动势输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