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节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合集下载

无脊椎动物资料

无脊椎动物资料

日本对虾,英文名称: Penaeus(Marsupenaeus)japonicusBate,俗称:花虾、竹节虾、花尾虾、斑节虾、车虾,属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属甲壳尖动物,虾体小者称为虾钱。

主要产于中国的渤海、黄海及朝鲜的西部沿海。

世界各地海洋中所产品种甚多,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短沟对虾等。

中国产的对虾以天津河口尾红、爪红的对虾为最好。

捕捞旺季为4~5月和9~10月。

中文学名:日本对虾别称:花虾、竹节虾、花尾虾、斑节虾、车虾界:动物界纲:甲壳纲目:十足目科:对虾科属:对虾属编辑本段简介??日本对虾又叫花虾、竹节虾、花尾虾、斑节虾、车虾。

日本对虾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

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2齿。

第一触角鞭甚短,短于头胸甲的1/2。

第一对步足无座刺,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月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

成熟虾雌大于雄。

该虾甲壳较厚,适于活体运销,利润较高。

营养价值与其他主要虾类相近。

对虾虾壳薄,光滑透明,体长而侧扁,整个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

头胸部外面衩有坚韧的头胸甲,腹侧有五对细长的步足。

腹部被有甲壳,各自分离成节,前面一节压住后面一节,雌虾甲壳为青蓝色,雄虾棕黄色且体型小于雌虾,腹部腹侧有五对片状游泳足,尾部有扇状尾肢。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

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日本对虾下缘1~2齿。

第一触角鞭甚短,短于头胸甲的1/2。

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

成熟虾雌大于雄。

体长8-10 cm。

额角齿式8-10/1-2。

具额胃脊,后端双叉型。

额角侧沟长,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额角后脊的中央沟长于头胸甲长的1/2。

尾节具3对活动刺。

雌性交接器囊状,前端开口,有一圆突;雄性交接器中叶突出,并向腹面弯折。

斑节对虾养殖中的生长规律与营养需求研究

斑节对虾养殖中的生长规律与营养需求研究

斑节对虾养殖中的生长规律与营养需求研究斑节对虾(Penaeus vannamei)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产品,其养殖业已经成为全球水产养殖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然而,在斑节对虾养殖中,了解其生长规律和满足其营养需求是实现高产、高质养殖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斑节对虾的生长规律以及其营养需求,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案,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和优化对虾养殖。

首先,我们来探讨斑节对虾的生长规律。

斑节对虾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发育阶段,包括孵化期、后生后长期和免疫期。

在孵化期,对虾的主要生长发生在幼虾期,这个阶段对温度、光照和水质等环境条件非常敏感。

在后生后长期,对虾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这个阶段对虾对高能量和高蛋白质饲料的摄取需求增加。

最后,在免疫期,对虾的免疫力增强,但生长速度相对较慢。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斑节对虾的营养需求。

对虾的营养需求可以分为能量需求和营养元素需求两个方面。

对于能量需求,对虾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来支持其生长和代谢活动。

常用的能量来源包括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同时,对虾还需要摄入适量的蛋白质,以支持其体内蛋白质合成和组织修复。

此外,对虾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也非常重要,这些营养元素在对虾正常生理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以上的生长规律和营养需求,我们可以给出一些建议和方案,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和优化对虾养殖。

首先,养殖户应该密切监测水质和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和光照。

保持适宜的水质和环境条件可以促进对虾的健康和生长。

其次,养殖户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对虾生长特点,合理调整饲料的配方和投喂量。

在幼虾期,应使用高能量和高蛋白质的饲料,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求。

在后期,养殖户可以逐渐调整饲料配方,提供适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并确保提供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养殖户还应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来源,选择可靠的饲料供应商,确保饲料的营养成分符合对虾的需求。

除了饲料管理,养殖户还应关注对虾的免疫力。

免疫期是对虾的一个关键阶段,对虾在这个阶段的抵抗力和免疫能力都较强。

海水养殖斑节对虾种苗的季节性生长特征分析

海水养殖斑节对虾种苗的季节性生长特征分析

海水养殖斑节对虾种苗的季节性生长特征分析对虾(斑节对虾)属于重要的海洋养殖物种,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分布和高经济价值。

了解对虾种苗的生长特征对于养殖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海水养殖斑节对虾种苗的季节性生长特征进行分析。

斑节对虾种苗的生长特征是指在不同季节下其体重、体长、死亡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通过研究这些生长特征,我们能够了解到对虾种苗的生长趋势、适宜的养殖季节以及可能存在的生长限制因素。

下面将分别从三个方面对斑节对虾种苗的季节性生长特征进行分析。

首先是对虾种苗的体重季节性变化。

通过观察对虾种苗在不同季节下的体重变化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其生长速度和生长趋势。

研究表明,对虾种苗的体重在春季和夏季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而在秋季和冬季则相对较慢。

这是由于春季和夏季的水温较高,水质条件良好,对虾能够更好地摄取养分并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

而在秋季和冬季,水温下降,对虾的代谢活动减慢,导致生长速度减缓。

因此,在养殖对虾种苗时,应选择适宜的季节进行投放,以获得较好的生长效果。

其次是对虾种苗的体长季节性变化。

对虾的体长是衡量其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研究表明,对虾种苗的体长在春季和夏季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而在秋季和冬季则相对较缓慢。

这与对虾的生长特点和环境因素有关。

春季和夏季的高温环境有利于对虾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促进了其体长的增加;而秋季和冬季的低温环境会影响对虾的代谢活动,导致体长的增长速度减缓。

因此,在对虾种苗的养殖中,应注意选择适宜的季节以及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促进对虾种苗体长的增加。

最后是对虾种苗的死亡率季节性变化。

对虾种苗的死亡率是影响其养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对虾种苗的死亡率在不同季节下存在较大的变化。

在春季和夏季,由于水温适宜、水质良好,对虾种苗的死亡率较低;而在秋季和冬季,由于水温下降、水质变差,对虾种苗的死亡率相对较高。

因此,在对虾种苗的养殖中,应注意调控水温和水质,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以减少对虾种苗的死亡率。

斑节对虾的食物链与营养级关系

斑节对虾的食物链与营养级关系

斑节对虾的食物链与营养级关系斑节对虾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生物,它与许多其他海洋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营养级关系。

了解斑节对虾的食物链和营养级关系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食物链。

食物链描述了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相互联系的关系。

在一个食物链中,每个生物通过捕食其他生物获得能量,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食物链通常包含多个层次,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依赖关系。

斑节对虾属于海洋底栖生物,其食物链和营养级关系与其他生物密切相关。

首先,斑节对虾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是微小的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如浮游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并作为斑节对虾的食物。

斑节对虾也会捕食一些底栖生物,包括底棲动物和底棲植物。

底棲动物包括小型甲壳类动物、贝类和蠕虫等,它们作为斑节对虾的次级食物来源。

底棲植物如底生藻类也是斑节对虾的食物之一。

在斑节对虾的食物链中,它们被称为一级消费者,因为它们直接以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为食。

然而,斑节对虾本身也是其他海洋生物的食物。

它们常被鱼类、鸟类和其他大型海洋生物捕食,成为二级消费者。

此外,斑节对虾还可以成为一些海洋生物的早期生活阶段的食物。

例如,斑节对虾的幼体和卵是一些底栖动物和鱼类的重要食物来源。

这种食物链的存在显示了斑节对虾在海洋食物网中的重要地位。

总结起来,斑节对虾的食物链和营养级关系如下所示:浮游植物和底生植物是斑节对虾的食物来源,它们被称为一级生产者。

斑节对虾以浮游植物和底栖植物为食,成为一级消费者。

同时,斑节对虾也是其他海洋生物如鱼类和鸟类的食物,成为二级消费者。

此外,斑节对虾的幼体和卵也为一些底栖动物和鱼类提供食物。

斑节对虾的食物链和营养级关系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它对于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和了解这些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海洋资源,确保海洋生态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合理利用斑节对虾及其食物链所提供的资源,促进渔业和养殖业的发展。

日本对虾_??????

日本对虾_??????

日本对虾
(对虾科)Penaeus(Marsupenaeus)japonicus[地方名]花虾、竹节虾、花尾虾、斑节虾、车虾。

[形态特征]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

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1~2齿。

第一触角鞭甚短,短于头胸甲的1/2。

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起接器呈长圆柱形。

成熟虾雌大于雄。

[产地、产季]日本对虾分布极广,日本北海道以南、中国沿海、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非洲东部及红海等均有木妻息。

我国沿海1~3月份及9~10月份均可捕到亲虾,产卵盛期为每年12月~翌年3月份。

虾汛旺季为1~3月分。

常与斑节对虾、宽沟对虾混木妻。

[经济价值]日本对虾是日本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在日本养到25大象左右出售价格最高,主要销售活虾。

我国祖国建、广东等南方沿海近年来也已开始养殖。

养殖180天体重可达20~25克。

产卵群体体长为12~20厘米,体重为20~95克。

该虾甲壳较厚,耐干露。

适于活体运销,利润较高。

营养价值与其他主要虾类相近。

- 1 -。

“黑金刚”斑节对虾

“黑金刚”斑节对虾

的养殖 户 总以 为饲料 不 足 ,常导 致投 饵过 多 ,引起水
质 变坏 或缺 氧 。养殖 过程 中应 十分 重视 水 质管理 ,要 经 常加 注新 水 ,防止 水质 因饲 料过 剩或 粪便 残 留等 而
盖一层 透 明的 甲壳 ,体 色 鲜亮 。喜 栖息 在泥 沙质 的海 域 中。最适 水 温 2 5~3  ̄ ,2 ℃ 以下摄 食 明显 减 少 , 2( 0 2
出适应性强 、生长速度较快 、 个体规格整齐的优势。
二 、养殖 过程 中表 现 出较 好 的抗 应激 能力 ,脱 壳
殖 风险较 大 。
2 9
生 产 技 术
名优 新 品 种推 介
金 刚’ 节对 虾 ’ 斑
▲ 彩 图 见 前 插 三
“ 黑金 刚 ” ,即非 洲 的野 生斑 节 对 虾 。相 对 于 国
后恢 复快 、死亡 率低 。 三 、适合 多种 养殖 模式 ,能 与 罗非鱼 、石 斑鱼 混
内 目前 养殖 的斑 节对 虾 而言 ,其体 色 较深 ,头 胸 甲较 为 厚 实 。 台 湾 商人 为 了 推 广 ,形 象 的 将 它称 为 黑 金
养殖要点 :
黑金 刚斑节 对虾 适 合在早 造 和 中造 养 殖 。 产苗 种 。2 0 全 国生 产黑 金 0 8年
苗密 度 2 5万 / ,亩 产 可 达 到 5 0~80斤 ;高位 - 亩 0 0 池投 放 密 度 可 达 5 8万 / ,亩 产 高 达 10 - 亩 50斤 。对
1 ℃以 下 即冻 死 。广 盐 性 ,适 应 盐 度 范 围在 8~4 , 3 0
恶 化 ,同时 要做好 防病 措施 。
以2 0~3 O最适 ,低 盐度 生 长相 对 较快 。杂 食性 ,对 饵 料 中蛋 白质 要求不 高 。其耐 干和耐 低氧 能力强 。

海水养殖斑节对虾的生长规律与养殖周期

海水养殖斑节对虾的生长规律与养殖周期

海水养殖斑节对虾的生长规律与养殖周期斑节对虾(Penaeus vannamei)是一种重要的养殖物种,其高产高效的特点使其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海水养殖物种之一。

了解斑节对虾的生长规律和养殖周期对于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斑节对虾的生长规律、养殖周期以及影响其生长的因素。

斑节对虾的生长规律是指虾苗从孵化到成虾的整个生命阶段中不同阶段的生长变化情况。

一般来说,斑节对虾的生长可以分为幼虾期、生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幼虾期是指虾苗孵化出来后至体长约2厘米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虾苗的生长速度非常快,每天可以增长约0.2-0.4厘米。

幼虾期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合适的饵料、保持适宜的水质和水温,以促进虾苗的健康生长。

生长期是指体长大于2厘米但小于10厘米时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斑节对虾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但仍然相对较快,大约每天增长0.2-0.5厘米。

此时,虾体开始逐渐形成外壳,并逐渐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养殖者需要提供适宜的饵料、养护水质、维持适宜的温度和盐度,以确保虾的健康生长。

成熟期是指虾体长达到成熟时的阶段。

斑节对虾一般在体长10-14厘米左右时进入成熟期。

在这个阶段,虾体的生长速度几乎停止,但体重仍然会有增加。

成熟期的主要任务是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虾体内繁殖细胞的形成和储存,保证虾的繁殖能力。

养殖周期是指从虾苗放养到收获的整个时间周期。

根据斑节对虾的生长规律,一般养殖周期大约为4-7个月左右。

具体的养殖周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养殖水域的水质和温度、饵料的品质和投喂量、虾苗的质量等等。

影响斑节对虾生长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饵料的品质和投喂量直接影响虾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加。

合理选择和投喂高质量的饵料是促进斑节对虾健康生长的关键。

其次,水质和温度对虾的生长也有重要影响。

适宜的水质和温度能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帮助虾体吸收养分,促进生长。

同时,水质的酸碱度、氧含量、盐度等也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此外,斑节对虾的生长也与养殖密度、水域的容积和通风等因素有关。

对虾

对虾

对虾的排泄器官是位于大触角基部的大触角腺,由囊状腺体、薄壁膀胱和排泄管组成。腺体内的排泄物主要 是胺盐,也含少量尿素和尿酸,其水溶液呈绿色,故触角腺又称绿腺。触角腺可调节渗透压和离子平衡 。
对虾的脑位于头部前端,由两个大的神经节合并而成。神经白脑分发到复眼和两对触角,并有一对神经通向 食道周围,构成食道神经环,其后以神经索向后贯穿于躯体的腹面中央。各体节均有分支神经通向附肢、肌肉和 其他器官 。
生活习性
对虾平时生活在浅海底泥沙上,白天潜伏海底,夜晚活动频繁。对虾食性广,主要捕食底栖动物, 如多毛 类、小型甲壳类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等,有时也捕浮游动物 。
种群分布
对虾分布在中国黄海和渤海湾中,东海北部也有少量分布,在朝鲜半岛西部沿海也有分布。 太平洋的东海 岸因受到两股寒流的影响(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所以对虾的分布由加利福尼亚半岛、墨西哥、中美洲, 至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西海岸因有黑潮暖流与其支流的影响,日本、韩国、中国、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 尼、马来西亚等,均为最重要的对虾分布区 。
繁殖方式
对虾是一年生大型经济虾类,生长迅速。对虾在每年4~6月繁殖,幼虾经过多次蜕皮变态,到9~10月即长 成虾。
亚种分化
中国
斑节
中国对虾也称东方对虾,黄渤海对虾和明虾等。中国对虾属对虾派、对虾科、对虾属。额角上缘具7~9齿, 下缘具3~5齿;头胸甲无肝脊;第1触角上鞭约等于头胸甲长的1.33倍;第3步足伸不到第2触角鳞片的末端。属 于广盐性种类,自然环境中盐度一般为23~32。人工养殖条件下可在盐度1.5~40.0的环境中生长,但对盐度 的突然急剧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 。
对虾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海和渤海湾中,东海北部也有少量分布,在朝鲜半岛西部沿海也有分布。对虾平时生 活在浅海底泥沙上,食性广,主要捕食底栖动物。白天潜伏海底,夜晚活动频繁。对虾是一年生大型经济虾类, 生长迅速。每年4~6月繁殖,幼虾经过多次蜕皮变态,到9~10月即长成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斑节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俗称鬼虾、草虾、花虾、竹节虾、斑节虾、
牛形对虾,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称为虎虾。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
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Litopenaeus亚属,广泛分布于从太平
洋西南海岸至印度洋及非洲东部沿岸的大部分海域。

斑节对虾是对虾属中个体最大的虾种,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消费
者欢迎的名贵虾类。斑节对虾在我国的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南
部及港澳地区海域均有分布,但历史上我国用于繁殖生产的自然成熟亲虾主要来
源于南海海域,尤以海南岛北部湾海域种群最优。但由于过度捕捞以及生态环境
恶化,这些种群的种质资源被过度或无序利用,已出现明显衰退,主要表现为生
物多样性呈明显下降,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野生亲体个体小型化和苗种
抗逆能力减弱,资源衰退有逐年加快的迹象。造成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及资
源衰退的原因,主要是由环境污染造成生物生活环境质量下降导致物种消失,和
由滥采滥捕造成经济种类种群下降和消失。

一、斑节对虾的形态构造
斑节对虾体表光滑,壳稍厚,体色由暗绿色、深绿色和浅黄色状色带相间排
列,鲜艳美观,故有花虾之称,其游泳足浅蓝色。

额角较平直,末端较粗,稍向上湾,上缘具7--8齿。额角侧沟较深,伸至
胃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中央沟吸显。有明显的肝脊,无额、
胃脊。

雄性交接器半圆形,侧叶较宽,顶端较圆。雌性交接器在第4对步足间有
一粗大的钙化降起,边缘密生长的刚毛,形状似花冠,纳精囊盘状。

二、生态习性
1、对盐度的要求
广盐性能生活在5--45‰的水域。最适盐度为10-25‰,长期处在高盐或低
盐环境中伺养则生长缓慢,行动迟缓,食欲下降,不易蜕壳。

2、对水温的要求
对水温变化比较敏感,适温范围17--35℃,最适生长水温23--33℃,水温
低于18℃时,停止摄食,停止游动,在水温14℃时即进入假死状态。

3、对DO要求
对DO的消耗随着水温变动而变化。高温耗氧高,DO>3mg/e。
4、栖息
体重中<1g沾岸浅水区,喜集群于水草中间,成熟期个体在较深水海区生
活,繁殖时又返回浅水区。对底质选择性少,但随着生长喜底栖在沙泥或泥沙底
质。

5、食性
食性较杂,动物、植物、属杂食性,但偏动物食性,小型贝类小型虾类昆虫
等。

6、分布、分布很广,热带亚热带。

三、生长繁殖
1、生长:斑节对虾是对虾属中体形最大的种类,在自然界中最大个体可达
33cm。500--600g重。生长速度快,自然界中生长率可达25--30mm/月。

2、繁殖
斑节对虾在热带沿海几乎全年均可繁殖,在我国不同地区繁殖期不同。海南
广东5--10日,台湾3--11日。

斑节对虾交配习性中同中国对虾,有封闭式的纳精囊,在生殖脱皮时,雄虾
将包有精子的豆状体送入雌虾的纳精囊中,而精囊的瓣状体留在纳精囊外,作为
交尾标志。

斑节对虾甲壳较厚,肉眼不易看清卵巢,需要在较强光线下,从体侧或腹面
照射才可看清楚。卵巢发育为五期,成熟期(IV)期解剖可见卵巢内充满黑橄榄
绿色的卵子。
雌虾产卵量随个体大小,生活环境条件不同,有很大差别,通常个体大,水温高,
深海虾产卵量大,反之,产卵量小,一般产卵量为30--100万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