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 肘关节检查法共22页
肘关节解剖与检查法

韧带损伤
01 肘关节韧带损伤常见于运动损 伤
02 损伤原因包括过度拉伸、扭伤、 撞击等
03 常见损伤部位包括内侧副韧带、 外侧副韧带、关节囊韧带等
04 损伤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关 节活动受限等
05 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如休 息、冰敷、加压包扎等)和手 术治疗(如韧带修复、重建等)
06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肌肉力量训 练、正确运动姿势、佩戴护具 等
肌肉力量训练:通过抗阻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 耐力
神经肌肉控制训练:通过平衡、协调和本体感觉 训练,提高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功能性训练: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提高肘关 节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06
肌腱:连接肌肉和骨骼, 帮助关节活动
08
神经和血管:提供感觉 和营养,维持关节功能
肌肉结构
肱二头肌:位
1 于肘关节前方, 负责屈肘和前 臂旋后
肱三头肌:位
2 于肘关节后方, 负责伸肘和前 臂旋前
肘肌:位于肘
3 关节内侧,负 责屈肘和前臂 旋前
旋前圆肌:位
4 于肘关节外侧, 负责屈肘和前 臂旋前
演讲人
目录
01. 肘关节的解剖结构 02. 肘关节的检查方法 03. 肘关节常见疾病与损伤 04. 肘关节康复治疗
骨骼结构
肱骨:上臂的骨骼, 与肩关节和肘关节
相连
桡骨:前臂的骨骼, 与肘关节和腕关节
相连
尺骨:前臂的骨骼, 与肘关节和腕关节
相连
关节囊:包裹肘关 节的纤维结缔组织,
起到保护作用
韧带:连接骨骼和 关节囊的纤维组织,
炎症
6
康复锻炼:进行适 当的康复锻炼,增 强肘关节周围肌肉 力量,提高关节稳
定性和活动度
肘关节五步检查法(图文详解)

肘关节体检五步法(图文详解)肘关节有关的疾病并不罕见,不一样部位肘关节体现对应着不一样的疾病,天民针刀关节僵直专科就近期在AJO 杂志上就肘关节体检的介绍做了相关整理,相关具体介绍如下:1. 开端全部的上肢查看①颈椎上肢体现诱发的要素许多,所以首要需求在外颈椎及肩关节的有关疾病。
颈部的查看包含触诊,颈椎活动度,神经根激发实验。
颈部变形,萎缩,水肿等均也许造成颈部神经影响,然后诱发肘部痛苦。
②肩关节因肩部或肩胛骨部位有肌肉和肘部相连接,肩关节部位需求进行细心评价,该部位的变形也许致使肘部肌肉运动不协调,然后诱发体现。
肩关节的体检包含触诊,关节活动度,关节的力气,安稳性等。
③肘关节正常人群肘关节有轻度外翻,根本在10-15°左右,男性略小,女人略大。
评价肘关节的自动活动度,正常范围是伸直0 度,委曲140 度,旋前旋后80 度,考虑到解剖学变异,关节活动度查看需与健侧进行比较。
关节运动时诱发痛苦也许与软安排肿胀,挛缩,渗出,骨头碰击及肘关节内游离体有关。
肘关节运动度削减则也许和骨质增生,关节碰击等有关。
2. 肘关节内侧查看在肘关节内侧能够明白辨认出肱骨内侧髁,该部位为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旋前圆肌和屈肌总腱止点。
若病人为抛掷运动员,则需求要点查看内侧副韧带情况。
需沿着内侧副韧带行走方向(肱骨内侧髁下缘延伸至尺骨近端的突起有些),若有压痛,则提示韧带拉伸或许彻底开裂。
同时可通过应力实验查看内侧副韧带的完整性,常用动力肘关节外翻应力实验。
该实验能模仿网球肘病人发病的外力机制,如下图所示,病人仰卧位,肩关节外展,外旋90 度,查看者一手抓住病人大拇指,另一手支持肘部,此时可将病人前臂重力转变为肘关节的外翻应力,以肘关节为支点,运动前臂。
若病人内侧副韧带有损害,则在屈伸80-120 度时可诱发痛苦。
网球肘病人肘关节内侧的尺神经简单呈现问题,查体时需求对此进行查看。
肘关节旋后,极度委曲时可在肱骨内侧髁的后内方触及条索状的尺神经。
肘关节的X线检查技术

3、肘关节前后位 (肘关节无法完全伸展时)
摄影目的:观察肘关节的骨折或脱位。
体位设计:患者被检侧上肢外展,手外旋。肘关 节部分弯曲:一为前臂上台(为防止运动可在手 腕和前臂下放置支撑物),使肱骨背侧紧贴并平 行于IP板;一为肱骨上台,使前臂背侧紧贴并平 行于IP板。
中心线:中心线垂直且对准肘关节中点。
4、前后斜位投照—外旋
5、前后斜位投照—内旋
6、肘关节轴位
7、外伤后肘侧位—轴位侧向 内侧投照(Coyie法)
8、外侧向内侧投照
1、肘关节正位
摄影目的:观察肱骨远端、肘关节、尺桡骨近端 的形态、软组织。适用于骨折、脱位等病变。
体位设计:被检者坐于摄影床旁,被检侧上肢外 展,手外旋,掌心向上,肩部与肘部处于同一水 平面,头偏向对侧,前臂长轴与IP板长轴平行。
体位设计:被检者坐于摄影床旁,被检侧肘关节屈曲 90°,肘关节尺侧紧贴IP板,肩部与肘部处于同一水 平,前臂长轴与IP板长轴平行,头偏向对侧,前臂前、 后侧与IP板边缘等距。
中心线:经肱骨外上髁垂直射入IP板。
标准影像显示:肱骨远端与尺桡骨近端约呈90°;肱 骨远端内、外上髁相互重叠;肱尺、肱桡关节间隙清 晰,各骨骨纹理清晰可见,周围软组织层次分明。
8、外侧向内侧投照
摄影目的:显示桡骨头或桡骨颈的隐性 骨折。
体位设计:嘱患者手臂屈曲90°,肱骨、 前臂和手位于同一水平面。①手旋后 (掌心向上)且在患者耐受范围内尽可 能外旋。②在患者耐受范围内尽可能内 旋(拇指在下)
中心线:对准桡骨头。
标准影像显示:桡骨头和肱骨小头应被 尺骨部分重叠。
桡骨粗隆在不同体位均可显示:①略向 前缘 ②可见后缘与尺骨相邻。
肘关节X线检查技术
肘关节检查法1

⒈肘三角: 操作 将肘关节屈曲90°, 检查肱骨外上髁、内上髁和 尺骨鹰嘴三点连线构成的等 腰三角形,当肘关节伸直时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阳性体征 肱骨外上髁、内上髁 和尺骨鹰嘴三点连线构成的等 腰三角形(肘后三角)有变化。 当肘关节伸直时三点不在一条 直线上。
意义:肱骨小头部剥脱性骨软骨炎或滑膜炎, 桡骨小头骨折
关系,以确认肘关节的解剖关系; 当屈至90°时,三点呈等边三角,在完全伸直
时,三点呈一直线。 前臂伸直于完全旋前位时,上臂与前臂呈一直
线;
当旋后伸直时,可见l0°~l5°外翻角,称 为携物角,以便在携物时可不撞及同侧大腿。 此外,应注意桡骨头的形状和位置。
肘关节形态 1:内外翻畸形 2:肘肿胀、半屈、前后径加长、后突,
肌 肉
幼儿4岁以前,桡骨头尙在发育之中,环状韧带松弛。
肘关节的运动
flexion extension
肘关节特点: 三个关节共一囊,前后薄弱两侧强
1、年龄、职业、家族史; 2、损伤史:损伤动作; 3、病程:急-慢=长-短; 4、
不稳定史 :脱位史、肩部不稳、特殊 动作恐惧感、突发短暂麻痹感、主动造成 脱位 。 4、疼痛史:注意排除以上肩部以外疾病; 可向肘腕部传导;休息或夜间痛;肩上活 动痛;特殊动作痛。
临床意义 肱骨髁部骨折 尺骨 鹰嘴骨折
操作 患者屈肘,前臂旋前, 掌心向下,屈腕,医者于患 者手背施压,令患者伸腕
阳性体征 肱骨外上髁疼痛 临床意义 肱骨外上髁炎(网 球肘)
与内侧副韧带检查相反
方法:将肘伸直,或屈曲30度,然后用一手 抵住肘外侧做支点,将前臂外展,若肘外侧 出现挤压痛即为阳性。
90°位,旋前(旋后)80°~90°,内旋 (外旋)80°~90°。
肘关节检查法2

(一)望诊
将衣袖拉至上臂上1/3;
注意鹰嘴突、肱骨内上髁和肱骨外上髁之间的关 系,以确认肘关节的解剖关系;
当屈至90°时,三点呈等边三角,在完全伸直时, 三点呈一直线。
前臂伸直于完全旋前位时,上臂与前臂呈一直线;
(一)望诊
当旋后伸直时,可见l0°~l5°外翻角, 称为携物角,以便在携物时可不撞及同侧 大腿。此外,应注意桡骨头的形状和位置。
屈伸功能
肘关节活动障碍小结
不能完全伸直:创伤性滑膜炎,骨关节病, 剥脱性骨软骨炎,游离体等;
屈曲限制:骨关节病,关节鼠; 旋转受限:桡骨小头骨折或桡骨颈骨折,
前臂骨折,下尺桡关节疾患,桡骨小头半 脱位
(四)抗阻力检查
抗阻力屈腕:内上髁炎 抗阻力伸肘:肘后痛-三头肌拉伤或三头肌
内侧副韧带检查
外翻应力试验(★) (屈肘20-30度)
凹陷 压痛 外翻应力试验(★)
伸直位: 检查前束 屈曲90°位:检查后束
握拳外翻应力试(★)—阳 性表示肘关节内侧韧带肌 肉装置全部断裂
5、外侧装置检查
外上髁 外侧副韧带复合体 桡骨头(环状韧带)
A 、内翻应力试验(★) — 外侧副韧带(屈肘20-30度)
A、肘关节后外侧不稳试验
6、外上髁痛症检查(★)—网球肘 腕伸肌紧张试验
前或后脱位者为孟氏骨折,不圆感及压痛者 为桡骨颈骨折。
(三)肘关节活动度检查
完全伸直位,即中立位,为0°。 屈曲l35°~l50°,过伸l0°。 畸形:提携角-正常:男性11 °,女性13° 旋转检查时,肘关节贴住身体,肘保持于90°位,
旋前(旋后)80°~90°,内旋(外旋)80°~ 90°。
关节镜检查

关节镜检查关节镜检查是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关节疾病的微创手术,最常用于检查和治疗膝盖、脚踝、肩膀、肘部、手腕和臀部等处关节的病变。
在关节镜检查中需要使用一种称为关节内窥镜的装置。
关节内窥镜是一种包含光源和照相机功能的,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薄金属管。
图像能从关节镜发送到视频屏幕或目镜,外科医生通过视频或目镜观察到患者关节内病变情况。
微创外科医生还可以将手术器械与关节镜配合在一起使用,以治疗某些关节病症。
由于在关节镜检查期间使用的设备非常小,所以只需要在皮肤上切开一个微小的创口。
这意味着关节镜手术比传统的“开放”手术有一定潜在的优势,包括: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愈合时间,降低感染风险,术后当天即可回家,更快地恢复正常活动。
关节镜检查适应症如果患者有持续性关节疼痛、肿胀或僵硬等问题,并且通过一系列相关扫描检查无法找出病因,则推荐使用关节镜检查。
关节镜检查也可用于治疗一系列关节问题和病症。
例如,修复损坏的软骨,去除松散骨或软骨碎片,排出额外的关节囊内的液体,治疗诸如关节炎、肩关节或腕管综合症等疾病。
关节镜术操作流程通过在紧邻关节的皮肤处切开一个小切口,关节镜从此处进入关节内,还可以进一步通过此小切口插入探针或手术器械。
然后外科医生将使用关节镜检查关节内部,如有必要,还可同时移除或修复其他病变区域。
手术时,医生会根据手术目的和方式选择使用脊髓麻醉、局部麻醉、全身麻醉。
患者通常可以在手术当天回家休养。
关节镜术后康复关节镜术后恢复所需的时间各有不同,主要取决于所涉及的关节疾病及具体的操作。
通常,患者可在几个星期内恢复工作和日常活动,但是如果想在几个月内恢复更大的活动量(如举重和剧烈运动)是不现实的。
外科医生或护理团队会根据患者病情告诉患者,可能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全康复,患者应该避免哪些活动等注意事项。
关节镜术存在的风险关节镜通常是一个安全的手术,但像其他所有类型的手术一样,它确实带有一些风险。
在关节镜检查之后,短期内通常会出现以下现象,例如关节肿胀、瘀青、僵硬和不舒适,但是不要紧张,这是正常现象。
肘关节检查法2讲课文档

7、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 (旋后肌综合征)
▪ 解剖 ▪ 检查:
感觉:正常 运动:伸腕正常-伸指、伸拇力弱(掌指关节 屈曲畸形)
第三十页,共32页。
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
第三十一页,共32页。
旋后肌拱门
第三十二页,共32页。
▪ 正常肘肌的肌电图显示: 其负责90-150度的伸 肘作用
第十三页,共32页。
肱三头肌作用示意图
第十四页,共32页。
屈肘挺举试验(挺举抗阻痛)-肘关节后腔的滑膜炎或者滑膜嵌入
第十五页,共32页。
5、内侧装置检查
▪ 挤压痛:软组织嵌入
▪ 其它:
▪ 肱骨内上髁
▪ 尺神经:
▪
尺神经沟—空虚(滑脱)/饱满(炎症)
4、肘后装置检查
▪ 隆起,结节 ▪ 鹰嘴尖 ▪ 凹陷
▪ 压痛
▪ 伸肘抗重力试验:肱三头肌(腱)断裂 ▪ 屈肘挺举试验(挺举抗阻痛)
第十二页,共32页。
肱三头肌检查-伸肘抗重力试验
▪ 病人弯腰,患肢侧平 举,如肘关节不能完 全伸直即为阳性。一 般伸直差30度。
▪ 可能原因:肘肌和肱三 头肌的下行腱膜未断
肘关节检查法
第一页,共32页。
第二页,共32页。
一、解 剖
▪ 骨性结构:肱骨、桡骨、尺骨 ▪ 关节:三关节
▪ 肱桡关节 ▪ 肱尺关节 ▪ 尺桡近侧关节
▪ 韧带:桡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
▪ 肌肉:内侧屈肌群、外侧伸肌群、肱二头 肌、肱三头肌
▪ 血管、神经
第三页,共32页。
解剖
▪ 1、肱三头肌 ▪ 2、鹰嘴尖 ▪ 3、尺骨后缘
屈腕抗阻痛 搓手征
第十九页,共32页。
骨科基础肘关节的关节镜入路汇总

骨科基础肘关节的关节镜入路汇总所有的关节中,肘关节镜血管神经医源性损伤的风险最大。
因此,对肘关节入路解剖的全面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肘关节镜入路在体表定位时允许的误差范围很小。
很多尸体研究对肘关节镜各个入路至神经的距离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在建立入路前,应用水压使肘关节膨胀是非常关键的。
可以向关节内注入20~30 ml的关节镜液体(图1A)。
关节囊扩张后推挤神经血管结构进一步远离入路部位,使进入关节腔变得更简单。
穿刺点位于外上课、鹰嘴尖和桡骨头形成的三角中心。
这个注射点被称为“软点”或髁下隐窝。
建立入路时还要减少对皮下浅层感觉神经的损伤。
小刀片切开皮肤后应用止血钳沿切口钝性分离关节囊外组织。
置入钝性关节镜套管针及套管并指向鹰嘴尖。
盐水从套管中流出证实套管已置入关节腔内。
作者采用“with in-out ”技术先建立前外侧入路,然后再建立前内侧入路。
也有些人倾向于先建立前内侧入路。
steinmann(2003)在关于肘关节镜的一篇综述内对各个入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图1B、C)由于后内侧入路对尺神经损伤风险较高,临床上均不采用。
前外侧入路位置:外上课远端3 cm,前侧1 cm处。
套管针指向肘关节中心进入,途径桡侧腕短伸肌和旋后肌。
精确测量将取决于术者的习惯并需要适当改进。
易损伤结构:桡神经(距入路平均1.4 mm)和前臂后侧皮神经(距入路平均7.6 mm)。
功能:所有器械均通过此入路进行操作,对桡神经损伤的风险最小。
观察显露滑车前方、冠突窝、冠状突、上尺桡关节和肱桡关节。
近端前外侧入路位置:外上髁近端2 cm、前侧1 cm处。
易损伤结构:“桡神经(9.9 mm)和前臂后侧皮神经(6.1 mm)。
功能:因其距离桡神经较远,相比前外侧入路,有些外科医生更倾向于该入路。
但是该入路观察显露冠突窝或滑车中部可能比较困难。
外侧正中入路位置:位于外上课、鹰嘴和桡骨头形成的三角形中心(软点)易损伤结构:前臂外侧皮神经(在肘关节屈曲90°,中度旋前位时距入路6~16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