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章仲裁法律制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课件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课件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课件以下是一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课件:标题: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目录:1. 劳动争议的定义2. 劳动争议调解的概念和原则3. 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4. 劳动仲裁的定义和程序5. 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的比较6. 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的案例分析7. 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的发展趋势1. 劳动争议的定义: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安全等方面产生的纠纷。

2. 劳动争议调解的概念和原则:概念: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自愿协商解决劳动争议的过程。

原则: 公正、平等、自愿、及时、协商一致等原则。

3. 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a. 登记和受理: 劳动者向劳动争议调解机构提出申请。

b. 申请调解: 双方提交申请材料,劳动争议调解机构进行调解。

c. 调解协议: 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劳动争议解决。

d. 处理结果的履行: 双方按照调解协议的内容履行义务。

4. 劳动仲裁的定义和程序:定义: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争议而争议双方依法请求有关劳动仲裁机构作出处理的行为。

程序: 提交申请-受理申请-组织调查-开庭审理-作出裁决-执行裁决。

5. 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的比较:调解强调双方协商解决,仲裁由第三方做出裁决。

调解灵活,速度快,仲裁程序正式,结果具有强制力。

6. 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的案例分析:根据实际案例,分析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的具体应用和解决效果。

7. 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的发展趋势:提出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的发展趋势,如加强调解制度建设,提高专业水平等。

以上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仲裁法学 PPT

仲裁法学 PPT

导言
一、契约理论与仲裁制度的产生 以身份地位同以契约关系确定人在政治生
活中的地位的区别 二、仲裁法学的研究对象
1、仲裁立法及实践 2、仲裁法与其他民事程序法的关系 3、外国的仲裁立法与仲裁法学 三、仲裁法学的学习方法(略)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一、仲裁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仲裁法基本制度的概念
一、仲裁法基本原则 仲裁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仲裁活动中,仲
裁机构、双方当事人及其他仲裁参与人必须遵循 的基本行为准则。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自愿原则;(第4条) (2)公平合理仲裁原则;(第7条) (3)遵守国际惯例原则; (4)符合法律规定原则;(第7条) (5)独立仲裁原则。(第8条)
其他特 VIP专享精彩活动

VIP专属身份标识
开通VIP后可以享受不定期的VIP随时随地彰显尊贵身份。
专属客服
VIP专属客服,第一时间解决你的问题。专属客服Q全部权益:1.海量精选书免费读2.热门好书抢先看3.独家精品资源4.VIP专属身份标识5.全站去广告6.名
二、仲裁制度的性质
1、司法权论(Jurisdictional Theory) (1)国家对仲裁的监督和管理的权力 (2)仲裁权的国家主权性。(德国等国家) 2、契约论(Contractual Theory) 仲裁权源于当事人之间的自由意志的选择 3、混合论(Mixed or Hybrid Theory) 4、自治论(Autonomous Theory)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劳动争议仲裁相关知识PPT课件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劳动争议仲裁相关知识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20
仲裁答辩书的提供
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仲裁答辩是仲裁 案件的被申请人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就申请人在仲 裁申请书中提出的仲裁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理由 所作出的答复与反驳。
2020年9月28日
21
组庭及向当事人通知组庭情况
2020年9月28日
10
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申请的形式
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形式之一,为了使调解 员能够准确了解发生争议的事实情况和争议的矛盾 焦点,便于解决矛盾,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申请 劳动争议调解,需要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让调解 员知道自己的请求和理由。根据本法规定,当事人 申请调解既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口头形 式。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 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2020年9月28日
27
调解和调解书
《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 先行调解。调解一方面是一种审理活动,另一方面 又是一种结案方式。通过仲裁调解形式解决纠纷, 既有利于增强当事人之间的团结,减少当事人之间 的隔阂,防止矛盾的激化;同时也有利于彻底解决 纠纷和提高办案效率,避免仲裁案件的拖延解决, 从而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仲裁效率。
2020年9月28日
4
一、劳动仲裁制度的发展概要
最早对此进行立法规制的国家是英国,其早在1924 年即制定了有关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的专门法规。
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萌芽于1933年的《中华苏维 埃共和国劳动法》;
2020年9月28日
5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部制定并颁布了《劳动争议仲 裁委员会组织工作规则》和《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 序的办法》,初步建立起了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1955年7月,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中断。直至到1978 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 行规定》,才使得中断了23年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得以恢复。

仲裁法课件汇总

仲裁法课件汇总

八、仲裁协议与仲裁组织
1、仲裁协议又称仲裁契约,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 的将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一定民、商事法律关系的 争议或纠纷提交仲裁,并服从仲裁裁决约束的一种契 约。仲裁协议应当包含(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2)仲裁事项;(3)选定的仲裁机构三项主要内容。
2、仲裁协议包括仲裁条款(事前作为主合同的条款予 以订立)和仲裁协议;
人民共和国仲裁法》199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 过,于1995年9月1日施行。
五、仲裁的劣势或局限性
1、受案范围的有限性; 2、仲裁机构不能进行财产保全等行
为; 3、仲裁机构本身不能执行仲裁裁决。
六、仲裁法的基本原则
1、自愿原则;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平
合理解决纠纷的原则; 3、仲裁依法独立进行的原则:(1)仲
十、仲裁裁决的执行
1、法院执行仲裁裁决必须具备的条件:
(1)裁决必须具有给付内容。确认或变更某种法律关系的裁决, 法院不能执行;(2)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规定的义务。 自觉履行的法院没必要执行;(3)当事人提出执行申请。法院 不能依职权主动执行;(4)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期间内提出申请。 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为自然人的,申请执行期间为1年;双方当事 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执行期间为6个月;(5)当事人必 须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按《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被申请执行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和被执行财产所在地基层人民 法院都有管辖权,申请人可选择其中之一提出执行申请。
仲裁的特征: 1、仲裁性质具有民间性; 2、仲裁前提具有自愿性; 3、仲裁范围具有法定性; 4、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性。
四、我国仲裁法的制订
经济合同纠纷仲裁经历的阶段
1、只裁不审阶段(建国后---1966“文化大革命”); 2、仲裁停滞阶段(1966---1978); 3、先裁后审和两裁两审阶段(19---1987); 5、或裁或审和一裁终局阶段(1987---1993); 6、现代仲裁制度完全确立阶段(1994---):《中华

仲裁程序PPT课件PPT教学课件

仲裁程序PPT课件PPT教学课件
保全措施应遵守以下程序: • 1.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财产保全申请。 • 2.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人民法院。 • 3.可以责令当事人提供担保。 • 4.裁定。 • 5.执行。(实例7) • (二)财产保全措施的解除
• 1.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解除财产保全。 • 2.申请人撤回财产保全申请。
• 1、答辩是针对请求与证据、事实进行答 复,目的在于反驳请求;
• 2、反请求是提出同原请求有牵连的独立 请求,目的在于低效、吞并原请求。
• 3、两者提出的时间、目的、程序、条件 不同。
• (二) 反请求的提起与审理 • 提起条件: • (1)反求情请求应由被申请人以原仲裁申请人为
被申请人提出。
• (2)反请求只能由被申请人向受理原仲裁申请的 仲裁委员会提出,而不得向其他仲裁委员会提出。
申请人为被申请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的与原仲裁请 求在事实上和法律上有牵连的,目的在于抵消或吞并 仲裁申请人原仲裁请求的独立的请求。
• 特征: • (1)事人地位的双重性 • (2)反请求的独立性 • (3)反请求目的的对抗性 • (4)反请求时间的限定性 • (5)反请求事实、理由的牵连性
讨论
答辩与反请求的联系与区别?
一、仲裁答辩 • 1.概念 • 指在仲裁程序中,被申请人为了 维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针对仲裁申请人在仲裁申请书中所提出仲裁 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理由进行答复和抗辩的行为。 • 2.方式和内容 • 方式:必须以书面的方式 • 内容:既可以是实体方面的也可以是程序方面的
二、反请求
• (一) 概念与特征 • 指在已经开始的仲裁程序中,被申请人以原仲裁
• 4.财产保全申请应当向受理争议案件的仲裁委 员会提出,而不得直接向有关的人民法院提出。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政策法规及实务PPT课件( 32页)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政策法规及实务PPT课件( 32页)

公司告知张某其实工资待遇将维持原状不会 变动,合同中约定的960元之时基本工资而 已,张某认为其如果签订该份合同,其权利 将难以得到保障,故而坚持拒绝签订,于是 在2009年12月31日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 即终止了劳动关系。此后,双方就终止劳动 合同补偿金问题发生争议,诉讼至仲裁委。
处理
仲裁委审理后认为:该公司与张某续订 劳动合同,不管其出于何种原因,其降低了 原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待遇条件,最终导 致张某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这种情形符合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规定的情形,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张某终止合同的经济补偿 金。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应当自2008年1 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起算张某在该公司的工 作年限,以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争议
二﹑处理劳动争议的途径
一、协商 二、调解 三、仲裁 四、诉讼
三﹑申请劳动争议的时效
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 日起计算为1年。
在1年时效内,因一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 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 同意履行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 间重新计算。
六﹑案例分析
案情一(确认劳动关系) 钱某在我区一家化工公司工作。2010年6
月16日,钱某在工作时被机器压伤手指,后 钱某到工伤认定部门认定工伤时,因用人单 位不承认与钱某存在劳动关系,钱某不得已 到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审理中,钱 某提交了一份录音证据,但化工公司不予认 可。仲裁庭要求化工公司提交考勤表、工资 表等证据,但化工公司一直未提交。
处理
仲裁委审理后认为,钱某作为劳动者提 交了录音以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已完成了初 步的举证责任。化工公司虽对录音不予认可, 但未提出司法鉴定。且更为重要的是,化工 公司作为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完备的工资及 考勤情况,以备查阅,但其拒不提交,是在 回避本案的主要事实,应承担举证不能的责 任。仲裁委依法裁决:钱某与化工公司之间 存在劳动关系。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ppt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ppt

时效规定
该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申请调解 和仲裁的时效期间,以及时效 期间的计算方式。
法律责任
该法规定了违反本法的法律责 任,包括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的处罚措施。
02
劳动争议调解
调解程序
申请与受理
调解会议
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 解,调解委员会应当及时受理并调查事实 。
调解委员会应当组织调解会议,双方当事 人应当参加,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证据。
通过解决劳动争议,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
完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针对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 完善调解和仲裁程序,提高争议解决 效率。
主要内容和特点
调解和仲裁程序
该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的调解和 仲裁程序,包括调解申请、仲 裁申请、调解和仲裁的具体程
序等。
举证责任分配
该法明确了劳动争议中举证责 任的分配,规定了用人单位和 劳动者各自的举证责任。
03
劳动争议仲裁
仲裁程序
申请与受理 调解
仲裁庭组成 开庭审理
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在收 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仲裁委员会在受理案件后,应当先行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和 解协议。
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当事人可以各自选定一名仲裁员, 第三名仲裁员由仲裁委员会指定。
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 人,并公开审理。
仲裁管辖
地域管辖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 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
委员会管辖。
级别管辖
根据争议标的金额大小,劳动争议 仲裁委员会受理相应级别管辖内的 争议。
专属管辖
因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 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争议, 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 委员会管辖。

《新仲裁法讲义》PPT课件

《新仲裁法讲义》PPT课件
票发行或者交易的相关争议也可提交仲裁解决。
Special lecture notes
我国仲裁法不允许仲裁的争议事项:
• 1.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这类纠纷虽然也属于民事纠纷,都在不同 程度上涉及到当事人的财产权益,但都是 建立在身份关系的基础上,当事人往往不 能自由处分这方面权利
Special lecture notes
• 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争议 事项涉及国家行政权,当事人无权自由处分。
• 3. 对于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 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不能适用1994年颁布的仲 裁法典,它们属于特殊的仲裁范围,只能适用 特殊的仲裁法规。

Special lecture notes
•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判断下列哪些纠纷即使
Special lecture notes
第一节 仲裁的概念与特征
一.仲裁的概念
仲裁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是指双方当事 人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 将争议事项提交非司法机关的第三者进行 审理,并由其作出具有约束力的裁决,双 方当事人对此有义务执行的一种解决争议 的方法。
Special lecture notes
4.自治说 学说要点: 仲裁是当事人的绝对自治 仲裁具有超国家的性质 仲裁的执行力来自于商人顺利处理商业关 系的需要
第三节 仲裁的历史沿革
• 1.纯粹的民间性阶段
• 2.与诉讼并行的阶段
Special lecture notes
Special lecture notes
• 从历史沿革中,自治性是仲裁的原生本 质,准司法性是仲裁的次生本质。仲裁 具有notes
第二节 仲裁法的适用范围
• (一)对人的适用范围 • 我国仲裁法具有广泛的对人适用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