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最新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知名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一至第四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传统村落既有古建筑、古井、古道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民风民俗、传统手工艺、民间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尚未完全开发的宝贵资源。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系统思维,对于传统村落里的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好,也要利用好,同时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要给予同样的重视。
传统村落里既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者以古戏台、老房子等有形方式存在,容易被人看见;后者是无形的,传承人没了,它们也就消失了,容易被人忽视。
另外,物质文化遗产便于开发利用,比如老房子可以开发成民宿。
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民风民俗,在开发利用方面,存在较大难度。
所以,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常被忽视。
传统村落中的非遗是体现村落文化的重要载体。
保护村落中的非遗其实是保护村民的生活方式。
同时,传统村落中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互相依存、互相融合,具有相同的文化与审美基因,是一个独特的整体。
比如,传统建筑是物质文化遗产,而建造与修复技艺则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相关技艺失传,必然会影响传统建筑的建造和修复。
因此,在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时,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给予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的关注和保护力度,同时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
高一月考各科试题及答案

高一月考各科试题及答案一、语文试题及答案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恣意(zì yì)剽悍(piāo hàn)蹉跎(cuō tuó)B. 恣睢(zì suī)蹉跎(cuō tuó)缱绻(qiǎn quǎn)剽窃(piāo qiè)C. 踌躇(chóu chú)恣睢(zì suī)剽窃(piāo qiè)蹉跎(cuō tuó)D. 恣意(zì yì)缱绻(qiǎn quǎn)剽悍(piāo hàn)蹉跎(cuō tuó)答案:C2. 根据题目所给的文言文,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答案:(1)代词,指代“学习”。
(2)连词,用于连接前后文。
二、数学试题及答案1. 已知函数f(x)=2x^2-4x+3,求f(x)的最小值。
答案:f(x)的最小值为1。
2. 解方程:x^2-5x+6=0。
答案:x=2或x=3。
三、英语试题及答案1.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words given in brackets.(1)I have never been to a place _______ (beautiful) than this one.(2)The _______ (interest) of the book lies in its unique style.答案:(1)more beautiful(2)interest2.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into English.“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2021-2022年高一4月阶段(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4月阶段(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规定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纨绔.(kù)句读.(dòu)千载.难逢(zài)生死未卜.(bǔ)B.畏葸.(sī)搭讪.(shàn)敛声屏.气(bǐng) 间.或一轮(jiàn)C.两靥.(yè)崔嵬.(wéi)扪心自问(mén)磨牙吮.血(shǔn)D.拓.片(tà)忖度.(duó)沸.反盈天(fèi)商贾.云集(jiǎ)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褴褛寒暄安分守己弱不经风B.湮没忙碌萧萧落木运筹帷幄C.吞噬撕杀白浪滔天张灯结彩D.筵席诡秘蜂涌而至走投无路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五一期间,风光旖旎的延庆,将带领广大市民和游客走进“北京画廊”,一个乐趣无穷、鸟语花香的春天。
(2)在本届博鳌亚洲论坛上,许多与会专家称,目前世界关注欧债危机的目光全部在了塞浦路斯这个岛国。
(3)林书豪的成功,为华裔乃至亚洲人,表明除了姚明这样的大个子,普通黄种人也可以在强手如云的篮球世界取得一席之地。
A.领略聚焦证明B.领悟聚焦证明C.领悟聚集正名D.领略聚焦正名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生有起伏,“起”时不忘乎所以,“伏”时不悲观失望,锲而不舍....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语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驯鸽(xùn)果脯(pǔ) 婆娑 (suō) 长歌当(dāng)哭B.渐染(jiàn) 弄堂(nòng) 寥廓(liáo) 大笔如椽(chuán)C.铁锭( dìng) 风靡(mí)伶俜(pīnɡ) 咎 (jiū)由自取D.颓圮(pǐ)愆期(qiān) 守拙(zhuō)载(zài)笑载言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落寞子衿猗郁信誓旦旦义愤填膺B.谣诼垝恒敛裾夙兴夜寐提要勾玄C.漫溯嗔目戳力雨雪霏霏衣衫褴褛D.长蒿袅娜房檩没精打彩尔卜尔噬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B.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C.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D.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的时候,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下,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B.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会铺的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弱的触觉。
C.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地区的高。
D.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大附中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考查内容:综合题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3题。
秋风桐槐说项羽梁衡①这里属于江苏省宿迁市。
我原以为故里者只是一座古朴的草房,或农家小院,不想这项羽故里竟是一座新修的旅游城,而城中真正与项羽有关的旧物也只有两棵树:一棵青桐,一棵古槐。
斯人远去,就只有来凭吊这两棵树了。
②那棵青桐,树上特地挂了牌,名“项里桐”。
据说,项羽诞生后,家人将他的胞衣(胎盘)埋于此树下,这桐树就特殊茂密,青枝绿叶,直冲云天。
在中国神话中梧桐是凤凰的栖身之地,有桐有凤的人家贵不行言,项羽在此树下诞生盖有天意。
梧桐之东不远处,有一棵巨大的中国槐,说是项羽手植。
两千年的风雨,手植槐修成了黄河槐;黄河槐又炼成了雷公槐。
这摄取了天地之精、大河之灵的古槐,日修月炼,水淹不没,沙淤不死,雷劈不倒,壮哉项羽!③项羽的家乡在苏北平原,两千年来战火多数,文物留存极少,而其故里始终未被遗忘,直到现在这个旅游城。
城内遍置各种与项羽有关的游乐设施,其中有一种可在架子上翻转的木牌,正面是项羽、虞姬等各种画像,翻过来就是一条条因项羽而生的成语。
如:破釜沉舟、取而代之、一决雌雄、所向无敌、拔山扛鼎、分我杯羹……现在我们常用到的成语总共也就一千多条,项羽一人就占百条。
要知道他才活了三十一岁,政治、军事生涯也只有五年。
后人多观赏他的武功,倒忽视了他的文化贡献。
④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失败缘于他人性的弱点。
刚烈坚毅又优柔寡断,欲雄霸天下又留恋家乡;他少不读书,临终之时却作“力拔山兮气盖世”,感天动地、流传千古;他杀人如麻,却爱得缠绵,在身陷重围、生死攸关之际还与虞姬弹剑而歌。
他身上有巨大的悲剧之美,因此他是艺术境界中的人物,是艺术创作的好原型。
⑤项羽是民间筛选出来的体现了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人物,人们宠爱他的英勇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宠爱关羽的忠义一样。
历史上的“两羽”一勇一忠,成了中国人的偶像,是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两个价值体系。
山西省太原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太原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22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中国文人的审美取向,主导和塑造着中国茶艺美学的走向。
我们说,中国茶艺的哲学基础是由儒释道融合构成的。
但是,中国茶艺美学的走向却又是由中国文人所主导和塑造的。
这样说,并不排除老庄、佛道对中国茶艺美学的影响,而是有主次之分。
唐代,推动茶艺美学成型的,除了小时在寺院生活、后又成为学者的陆羽外,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先行者,借用现代的说法,是有一个“文人集团”或“文人群体”。
当时,一些刚正率直并深存抱负和学识的人,诸如颜真卿、皇甫冉、刘长卿、张志和、耿讳、孟郊、戴叔伦等,都对茶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大诗人元稹、白居易等都有茶诗名作问世,特别是卢仝以一首吟颂“七碗茶”的诗句光耀千古。
作为具有超凡脱俗的高尚情怀的群体,文人墨客和士大夫们有意识地把品茶作为一种能够显示高雅素养、寄托感情、表现自我的艺术活动刻意追求、创造和鉴赏,饮茶走向艺术化,而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也纷纷把饮茶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加以描述和品评,这些是在唐代完成的。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茶寄诗情,品鉴名泉,精研茶艺,推广茶学,创立茶室,墨写茶事,终于成就了茶艺美学的构架。
宋代茶文化走向两极:民间的普及、简易化,宫廷的奢侈、精致化。
而在两极中间的文人,依然崇尚风雅和自然。
与唐代不同的是,那是文人、隐士、僧人领导茶文化的时代;而宋代则各领风骚,文人保持着独有的率真并与自然契合。
所以,宋代虽以贡茶名世,但真正领导茶文化潮流,保持其精神的仍是文化人。
宋代文人的性情、茶情、豪情、柔情,都在茶中得到展示,真可谓从“一杯茶中看世界”。
与焕然一新的茶的生产和加工方式相适应,明代饮茶风尚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与此同时,士大夫阶层对饮茶艺术的追求和审美也创造了一个新的天地。
明朝前期文人的沉湎于茶事,并非是闲情逸致,而是以茶雅志,别有一番怀抱。
高一年级月考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月考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马”?A. 马B. 犬C. 牛D. 羊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内容包括?A. 风、雅、颂B. 风、赋、比C. 赋、比、兴D. 风、雅、赋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学而时习之C. 三人行必有我师D. 以上皆是4. 下列哪个诗人是唐代“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维5.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中的“风”是指民间歌谣。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名句。
(×)3. “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4.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形式。
(√)5.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不积跬步,无以至______。
”(千里)2.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
(司马迁)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______。
”(汗青)4.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
(李白)5. “吾日三省吾身”出自______。
(《论语》)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诗经》的三个主要部分及其特点。
2. 请列举唐代“诗仙”李白的三首著名诗作。
3.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4. 请解释“楚辞”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5. 请简述陶渊明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解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的意义。
2. 请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3. 请解释“吾日三省吾身”的含义。
4. 请解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义。
5. 请解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义。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庐山谣》中李白的情感和意境。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359d379b6648d7c0c7463c.png)
不妄言笑。二十而归王氏,早莫不懈,舅姑亦贤之。舅秘书丞兼,没于耀州,贫不能归,
夫人劝其家尽所有以归葬。未几而姑亡,器之亦即世。生事不给,人不堪其忧,夫人处
之,哀而不伤;被服饮食,虽窭必修;与亲族交,虽贫不傲,虽富不屈;训导诸子不失
家法,遇其有过,未尝见声色。曰:“使尔自悟则善,勉强从我无益也。”春秋祠事,
12.本诗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
何作用?(3 分)
13.这首诗在章法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4~15 题。
和徐都曹①
[南朝齐]谢眺
宛洛②佳遨游,春色满皇州。结轸③青郊路,回瞰苍江流。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乡人称之。将以崇宁元年十月六日袝于器之之墓。
(选自《栾城集》卷二十四,有删改)
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则讣于乡曰
讣:报丧
B.被服饮食,虽窭必修
修:置办
C.夫人常称内外祖父从政之方以敕之
敕:命令
D.仲姊适进士王君东美器之
适:出嫁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二姐王夫人与哥哥苏子瞻的先后离世,使苏辙无比哀伤和痛苦,兄弟姐妹都已
离世,他几乎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B.王夫人的公婆和丈夫相继去世,家人沉浸在哀伤之中,王夫人在贫困中处之有
度,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
C.王肄对母亲非常孝顺,在母亲生病时剜肉来给她做药膳,母亲去世后,王肄几
天滴水不进,极尽哀伤之情。
源不断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所以无论人们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能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题考查时间:120分钟考查内容:古代诗文阅读为主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沧浪诗话·诗评》)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
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
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样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共有浓烈艺术效果的图画。
《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
他的一些记游诗,如《铁堂峡》《盐井》《泥工山》等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
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
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杜甫曾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夸赞画家王宰,说他能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杜甫自己的诗也是如此.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事引申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何等悲壮!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等细腻!又如《北征》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
在纵论国家大事之中,插入一段关于儿女衣着的细节描写,用这个真实的细节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写安史之乱的古体诗,但虚实的处理不同。
《古风》大半是写游仙,最后四句才写到安史之乱,也似乎不甚着力.但它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诗人的忧虑和悲愤也流落在字里行间。
《悲陈陶》则围绕着陈陶斜战役,官军、安史军和长安人民三个方面都写到了,犹如用诗写成的通讯报道,真实而深挚,是典型的沉郁之作.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
杜甫写诗则在实处用力,实中有虚。
在虚处用力,妙在烘托。
虚写好了,实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不粘不滞,显得飘逸。
在实处用力,妙在刻画,在深入的刻画之中见出气魄,意象不浮不泛,显得沉郁。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李白杜甫思想、性格及创作态度、题材的差异,决定了飘逸与沉郁风格的不同,其风格不同可从所选意象看出:前者常超越现实,后者则偏于写实。
B.李白的诗歌常常穿插表现历史、神话、梦境,把表面似乎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组合成具有强烈艺术效果的图画,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等。
C。
严羽认为,李白诗歌风格飘逸、万景皆虚,杜甫诗歌风格沉郁、万景皆实,两者不能互学.这些观点虽不确切,但的确道出了两者风格与意象的不同.D。
杜甫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善于对生活细节作精致的描绘;他的一些记游诗所描绘的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甚至可作地理研究的辅助资料。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
李白和杜甫都能用夸张,但李白想象驰骋、夸张大胆,如“燕山雪花大如席”;而杜甫取自现实、偏于写实,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B. 杜甫赞赏王宰的山水图画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他本人的诗歌创作也常常如此,往往从实处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问题。
C. 杜甫诗歌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
他常常以生活的细节来表现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如《北征》即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了整个国家的变化。
D. 李白诗歌总是驰骋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虽然很少精致描绘生活细节,但虚中见实,实处用力,妙在烘托,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飘逸.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现的是重大社会政治内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表现出生活细节和作者内心的波谰。
B. 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古体诗,写的都是安史之乱,但李诗对现实似乎不甚着力,故杜诗的艺术效果更胜一筹。
C。
李白的诗歌往往在虚处用力,诗的意象不粘不滞,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诗风飘逸洒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极具艺术魅力.D.杜甫的诗歌往往在实处用力,其妙在于刻画,刻画深入具体,气魄非同一般,意象不浮不泛,情感真实深挚,显现出沉郁的风格。
二、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羸縢履蹻,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
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选自《战国策·秦策》)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黑貂之裘敝敝:破旧 B.乃夜发书,陈篋数十陈:摆开C.简练以为揣摩简:选择 D.当秦之隆隆:隆重5.下面各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 / 取卿相之尊者乎/ 期年 / 揣摩成/曰 / 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B. 安有说人主不能出 / 其金玉锦绣 / 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 / 揣摩成/曰 / 此真可以说 / 当世之君矣C.安有说人主不能出 / 其金玉锦绣 / 取卿相之尊者乎 / 期年/ 揣摩成/ 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D。
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 / 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 / 揣摩成/曰/ 此真可以说 / 当世之君矣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苏秦只身赴秦,企图说服秦惠王采用连横策略并吞诸侯,但秦惠王认为诸侯很强大,时机不成熟,拒绝了苏秦的建议。
B.游说秦王落空,苏秦落魄回家发愤苦读,精研太公兵法;一年后说服赵王采用“合纵"之术,然后奔波各国,建立军事联盟,最终名利双收。
C.苏秦的合纵政策没有花费一斗粮食,没有烦劳一名兵士,没有派遣一员大将,没有用掉一根箭矢,就使天下诸侯友好相处,比亲兄弟还要亲近.D.苏秦看到嫂子前倨后恭的表现后,不由得感慨权势富贵的重要性。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①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3分)②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清平乐朱淑真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
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
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
[注]:缱绻:情意缠绵的样子.8.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的上片分析。
(6分)9。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两句.(5分)(三)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①《蜀道难》中描写蜀道开凿的过程的句子是, 。
②《登高》中极写诗人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③《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句子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告别语铁凝这是二楼闲置的一间客房,窗子朝北,窗外是邻居的前院。
朱丽每次来舅舅家,都住这间。
前几次,朱丽没怎么留意这个房间.她常常一大早就出门购物,客房只是她睡觉和存放购物收获之处,每次离开时,壁橱里都堆着一些被她遗弃的装衣服的纸袋子。
北京的舅舅对朱丽很疼爱,总是给她一些钱买东西。
但在她眼里,舅舅是个趣味狭窄的人,舅舅的房子太大,舅舅的语汇太少.朱丽留意起客房,是这次为逃婚而来舅舅家之后。
携了这样的事情来投亲,朱丽沮丧又难为情,哪儿都不去,关了手机,也不见人,整天在客房躺着。
一日,喧闹的声音从窗外的院子传来,异常清晰。
二楼的这间客房,似乎格外便于收集声音。
从前她怎么没有发现?像是主人出来送客,一些男人、女人的寒暄,还有主人对孩子的提醒:“小宝,和叔叔、阿姨说再见!”之后是短促的安静,大人们都在等候这位“小宝”的“再见”,可是,迟迟没有听见孩子发出的告别之声.一连许多天,邻居的院子总是很热闹.那句她已经熟悉了的提醒句源源不断飘进窗口:“小宝,和叔叔、阿姨说再见!”或者“小宝,和爷爷、奶奶说再见!”然后照例是短暂的安静。
她看见的小宝,要么听而不闻地摆弄一辆遥控越野吉普车,要么跑向草坪,爬上那只摇椅摇着自己……朱丽一边觉得这小宝不懂礼貌,一边感叹做个孩子也挺不容易,非得随着父母对那些他根本不认识的大人说“再见”。
她由小宝想到自己,和自己那场没结成的婚.在婚礼上,朱丽突然看见特地打扮一新的母亲下眼眶似有淤血。
她紧盯住母亲,在心里说服自己那不过是岁月累积起来的错觉,父亲和母亲早已离婚,怎会再殴打母亲呢?可她还是不顾一切地跑了,就像逃离一场她以为会到来的如母亲般的命运,连“再见"也没对大家说,连个招呼也没跟与自己相恋多年、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新郎打。
每次想到这里,朱丽就赶紧打断思路,好像若不打断,她已知的各种谴责便立刻潮水般向她涌来。
她对付不了这些,如同她不能担当一场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