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滕东中学—七年级—顾栋—《最后一课》

合集下载

第7课《最后一课》说课稿(苏教版初二上)doc初中语文

第7课《最后一课》说课稿(苏教版初二上)doc初中语文

第7课《最后一课》说课稿(苏教版初二上)doc初中语文我讲课的题目是«最后一课»,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讲课,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三、学法教法,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短篇小讲。

这篇小讲选材巧妙,以小见大,选取一所一般小学中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以及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

这篇文章在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同时,成功地把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行动描写结合起来塑造人物,而且还运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把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细腻地表现出来了。

二、教学目标上课前,我先请学生预习文章,提出本文他们差不多了解了些什么,还想明白些什么,并拟订出来,如此,综合学生的意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再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本课的特点,我最终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把握小讲的情节结构,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培养学生准确把握小讲主题的能力。

2、品味语言,揣摩人物的心理。

3、感悟小讲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对汉语的热爱之情。

这三个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受——局部思维——迁移拓展,依照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初一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目标1、目标2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目前中学生中对祖国、爱国的明白得与认识比较肤浅。

基于此,本课教学把目标锁定为在研究探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三、学法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的猎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因此我采纳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制造语文学习的自由空间,创设咨询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本课强调课前预习,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感知形象,品味语言,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适应和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多方面的能力,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关心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2024年七年级《最后一课》优秀教案

2024年七年级《最后一课》优秀教案

2024年七年级《最后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使学生了解《最后一课》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合作、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最后一课》的文学价值和深层含义。

对主人公情感和心态的把握和理解。

难点:学生对文章深层次情感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如何将文中情感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播放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情感氛围,引出主题。

提问学生对“最后一课”有什么联想和感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阅读理解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

教师逐段讲解,解释生词难句,并讨论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深入探究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探讨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文章主题及其现实意义。

角色扮演:选取学生扮演文中角色,模拟“最后一课”的情景,增强情感体验。

拓展延伸关联阅读:推荐与课文主题相似的其他文学作品,如其他国家的“最后一课”故事,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创作表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创作与“最后一课”相关的短文或绘画作品。

总结归纳回顾课文要点,强调文章所传达的深层含义和价值。

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表扬积极参与和有所收获的学生。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网络资源、实物展示等手段辅助教学。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进行关键词汇的默写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小组讨论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果我是文中的主人公”的短文。

收集与“最后一课”相关的其他文化材料,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评价方式: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和短文质量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游记小品两篇——滕东中学顾栋(修改)

游记小品两篇——滕东中学顾栋(修改)
人物:古:人和物;今:人,画中人,重要人
同年:古:同榜登科者;今:同一年。
御:古:戴上;今:抵挡;驾驭。
2014年10月31日星期五
穿: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18
词类活用
精兰棋置 名词作状语 城中仕女云集 名词作状语 山色微岚 名词作动词 着重裘以敌之 名词作动词 然则是游也宜书 名词作动词
2014年10月31日星期五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6
高粱桥简介
高梁桥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偏北半里左右,是 北京西郊历史上一座名桥,是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 二十九年在和义门(今西直门)外所建石桥。明清之 时,高梁桥一带繁华壮观,这里古刹林立,水清见 底。当时都城中王公大臣、男女老幼,每至夏季, 坐在两岸绿荫下,桥头酒肆、茶馆,游客盈门,为 京师郊外一胜景。在巍峨的西直门城楼上远眺高梁 桥,长河似玉带,白桥跨碧水,绿荫藏酒肆,古刹 连西山。近观高梁桥,桥下,柳浪飞燕逐清波;桥 上,行人车马如穿梭。出城、进城必由此经过,故 这里热闹非凡。侧看高梁桥,则又有小桥、流水、 人家之感。楼、水、桥、人构成了燕山脚下一幅 “清明上河图”。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12
2014年10月31日星期五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13
游记小品两篇
游高粱桥记
袁宏道 袁中道
2014年10月31日星期五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14
识记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
鳞鬣(liâ) 窈窕(yǎotiǎo) 几席 (jī) 缙绅(jìn shēn) 趺坐(fū) 痴禅者(chán) 筵中人(yán) 烟霾 (mái) 喧嚣怒诟(xiāo gîu) 了不 相属(zhǔ) 岚(lán) 侑(yîu) 茗 (míng) 羸马(lãi) 微泮(pàn) 飚风(biāo) 舛(chuǎn) 邸(dǐ) 砾砾(lìlì)

最新《最后一课》PPT课件---副本幻灯片

最新《最后一课》PPT课件---副本幻灯片

整体感知
1.“最后一课” 的特殊含义是什么? 最后的教书生涯; 最后的学习自己母语的机会
2.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哪些情感?
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无限依恋之情; 对祖国语言的无比珍视之情; 对侵略者的无限痛恨之情; 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
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哪三部分?据此复述课文情节.
一、第一部分(1-9): 课前
动作、神态描写
4.你认为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 原因是什么?
变化原因分析
1、他原来就不是一个坏孩子,尽管贪玩,但 还能管住自己。
2、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先生一言一行对他有 巨大教育作用。
3、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的震憾。是普鲁士 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使 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
老师 子上紧敲着,“静一点, 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
静一点……”
的铁戒尺。
没有镇上的人
其他
多了镇上的人
2.我眼中的小弗郎士是一个 的人。
(1)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 (2)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敬爱老师; (3) 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老舍 《 猫城记》
纵使世界给我任何荣誉,我
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 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 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匈牙利)
都德
都德(1840~1897),法国小
说家。1868年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 《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并以 此在法国文坛上享有“著名小说家” 的声誉。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 他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由 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 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 的杰作。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 写有12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 集。

《最后一课》阅读文章附答案

《最后一课》阅读文章附答案

《最后一课》阅读文章附答案《最后一课》阅读文章附答案阅读《最后一课》文段,完成小题。

(14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小题1:给下面的划线字注音。

(2分)惨白()哽住()小题2: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3: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2分)小题4:常见的破折号的用法有以下几种: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音延长C.表示意思的递进D.表示语意的转折。

判断下列两句中的破折号是哪种用法。

(2分)(1)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2)“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小题5: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3分)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

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小题6: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参考答案:小题1:cǎngěng小题1:钟声、号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预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号声、钟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为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

(2分)小题1:表现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崇敬。

小题1:(1) A(2) B (2分)小题1:D小题1:动作描写。

《最后一课》ppt课件(51页)

《最后一课》ppt课件(51页)
按篇幅容量分: 长篇,短篇,中篇和微型小说。
好文档乐分享
9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环境和情节。
人物:小说的中心
自然环境
环境 社会环境
开端
情节
发展 高潮
结局
好文档乐分享
10
1、情节
好文档乐分享
11
好文档乐分享
12
问题一:你能理清课文的情节吗? 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哪几部分? (提示:根据地点和时间变化)
上学路上
怕迟到怕挨骂,又怕老师的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这些 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怕老师、幼稚、 贪玩、不爱学习
有自制力
我们的一切 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 出来的、又出了什么事啦?
朦胧的爱国心
铁匠对我的喊话我认为是在拿我开玩笑 强烈的自尊心
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坏孩子,这是小弗郎 茨思想性格的基点,也是他思想转变的条件。
上课前,(学生们)
学生
开课桌啦啊,关课桌 啦,捂着耳朵大声背
书啦……
其他
好文档乐分享
上课前,学生们 已经都在自己的 座位上了。
教室尽头坐满村 子的人。
15
教师
平时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 子上紧敲着,“静 一点,静一点……”
平时“我”会迟 到会遭老师的责 骂
平时老师穿戴一般
好文档乐分享
今天
踱来踱去,胳膊底下 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duó
hǎo sǒu ào
踱来踱去 郝 叟
懊悔
chéng yào shi qídăo gĕng
惩罚 钥 匙 祈 祷 哽


督学 膝头 诧异 捂
好文档乐分享

立足教研,创新模式,用好教材,注重训练,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立足教研,创新模式,用好教材,注重训练,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立足教研,创新模式,用好教材,注重训练,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播放滕州电视台《滕州新闻》“新闻特写”——滕东中学获得“全国特色语文示范校”称号。

一、立足教研教研形式多样:理论学习,录像观摩,集体研讨,展示课、示范课、研讨课、优质课、常态课等课实行“说——讲——评”一条龙的方式,外出观摩,名家指导,课题研究等。

教研氛围:气正风浓。

评课态度:评课者:直言不讳,开诚布公。

执教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全组教师业务水平普遍提高,做到资源共享,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王珂老师等),课题研究(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及教师行动研究等)如火如荼,教研成果丰实,教学成绩得以提升。

邱老师厚爱,2010年的语文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并三次进行视频课上传或视频教研等活动。

2007年8曰13日,在枣庄市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暨课题汇报会上,我校代表滕州市以《立足课堂,张扬个性》为题做了经验交流,受到与会骨干教师的一致好评。

2008年7月22日,在烟台龙口市召开的省初中语文备课会暨课题阶段性总结会上,我校杜静主任代表枣庄市做了题为《多措并举促阅读,张扬个性展才情》经验交流发言,受到与会专家、教师的肯定,反响良好。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催生全国“特色语文示范校”。

以教师个性化的“教”促学生个性化的“学”在个性化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有个性化的学生和个性化的教师人生经历和个性情感的一种交流,碰撞和融合。

有的时候是学生的个性化认识点燃了教师的个性之火;有的时候是教师的个性化的慧眼发现学生的个性的火花。

但归根结底还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些。

只有一个知识渊博、情感丰富、个性鲜明的教师才能更好的在课堂上发现认识个性化的学生,给予他们公正的课堂评价。

只有教师认识到学生的个性的不同差异才能从不同的学习层次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每个学生的不同,从而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解读,实施多种评价制度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入人性化的评价。

滕东中学—七级—顾栋—《最后一课》

滕东中学—七级—顾栋—《最后一课》
4.对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7.05.2020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4
预习展示——作者简介
阿尔丰斯·都德 (Alphonse Daudet ) (1840年5月13 日~1897年12月15日),法国 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生于普罗旺斯,卒于巴黎。代 表作:《小东西》《达拉斯贡 城的达达兰》《柏林之围》 《最后一课》。
起来…… 4.哈墨尔先生的语言:从柏林来了命令……新教师明天
就到…… 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只要好好保 住了自己的语言,就如同掌握了打开自己牢房的钥 匙……
17.05.2020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15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 动的场景和周围的布局、陈设):交 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 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 深化主题。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17
3.找出描写哈墨尔先生的片断,体会
其感情的起伏变化,分析它是怎样
一个形象?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片断:上课前——上课中——下课时
温和、严肃——悲痛、自责——
沉思、悲愤
哈墨尔先生是一位责任感重,爱 国情深普通的教师。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和语言描写。
17.05.2020
17.05.2020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7
17.05.2020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8
普法战争与《法兰克福条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源头。
法国在1873年迅速偿还所有赔款;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阿尔萨 斯和洛林根据凡尔赛条约回归法国。
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 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 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 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作者 没有浓墨重彩地去描绘这个特大事件, 而是巧妙地借助普鲁士军队的正在操练、 操练回来的号声、村政府的布告牌及哈 墨尔先生的语言等贯穿于整篇小说中。 足见作家的匠心独具。
2020/8/8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15
2.请以阿尔萨斯小孩自叙的口吻,复述
这个故事,理清他的心路历程。
2020/8/8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8
预习展示——复习小说常识
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 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 反映社会和个人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 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 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小说的人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 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16
3.找出描写哈墨尔先生的片断,体会
其感情的起伏变化,分析它是怎样
一个形象?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片断:上课前——上课中——下课时
温和、严肃——悲痛、自责——
沉思、悲愤
哈墨尔先生是一位责任感重,爱 国情深普通的教师。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和语言描写。
2020/8/8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5
预习展示——背景资料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 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 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 这场战争。由于准备不足,不到两个月,法军大 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法国政 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法兰 克福条约》。主要内容为:①法国割让阿尔萨斯 (贝尔福地区除外)和洛林东部包括梅斯要塞给 德国。②上述地区居民可以选择法国国籍并保留 不动产。③法国赔款50亿法郎,分3年付清,赔 款付清前德军留驻巴黎和法国北部诸省。
预习内容
查阅资料了解都德及作品及普法 战争背景。
复习小说常识,识记字词 阅读课文,看“最后一课”与往
常的课有何不同,请找出。 完成《语文助学》“预习积累”
部分
2020/8/8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1
有人认为法语是“世 界上最美的语言,也是最 清楚、最严谨的语言”, 而今莫言用汉语写作也获 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元芳 你怎么看?
先做后改《语文助学》 “学习 测评”1题。
“最后一课”与往常的课有何不同,请 找出。为什么?
平时上课 最后一课
学生
教师
气氛
2020/8/8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11
2020/8/8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12
自主学习快速阅读小说完成:
1.小说写得是最后一堂什么课?是在 什么背景下上的?请勾画有关背景的 句子。
2020/8/8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2
目标引领
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复习小 说常识。
2.理清情节,分析环境描写的作 用。
3.理清弗朗茨的心路历程,分析 哈墨尔先生形象。学习小说人物 的描写方法 。
4.对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020/8/8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3
预习展示——作者简介
2020/8/8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9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 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部分。
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 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 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 写。
2020/8/8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10
预习展示——词语积累
起来…… 4.哈墨尔先生的语言:从柏林来了命令……新教师明天
就到…… 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只要好好保 住了自己的语言,就如同掌握了打开自己牢房的钥 匙……
பைடு நூலகம்
2020/8/8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14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 动的场景和周围的布局、陈设):交 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 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 深化主题。
复述略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朗茨的 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 了小弗朗茨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完成
了从“逃学顽童”到“爱国学生”的转
变:从怕训、贪玩——疑惑、惊奇—— 后悔、难受——悲愤、爱国,充满爱国 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 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 感人。
2020/8/8
阿尔丰斯·都德 (Alphonse Daudet ) (1840年5月13日~ 1897年12月15日),法国19世 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生 于普罗旺斯,卒于巴黎。代表 作:《小东西》《达拉斯贡城 的达达兰》《柏林之围》《最 后一课》。
2020/8/8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4
2020/8/8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17
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 的敬意。
神态描写:“哈墨尔先生坐在椅子里, 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 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 带走似的。”这写出了哈墨尔先生对毕 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 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 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 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2020/8/8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6
2020/8/8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7
普法战争与《法兰克福条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源头。
法国在1873年迅速偿还所有赔款;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阿尔萨 斯和洛林根据凡尔赛条约回归法国。
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 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 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 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2.请以阿尔萨斯小孩自叙的口吻,复 述这个故事,理清他的心路历程。
3.找出描写哈墨尔先生的片断,体会 其感情的起伏变化,分析它是怎样一 个形象?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2020/8/8
滕东中学语文教研组--顾栋
13
1.小说写得是最后一堂什么课?是
在什么背景下上的?请勾画有关背
景的句子。
法文课。 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签订《法兰克福条约》 背景句子1.……黎贝尔草地上,普鲁士军队正在操练。 2.这两年来,吃败仗了……,都是在这儿公布的。 3.这时,普鲁士军队操练回来的军号声在我们窗前响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