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合集下载

野生大熊猫的现状与保护措施

野生大熊猫的现状与保护措施

野生大熊猫的现状与保护措施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

然而,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非法狩猎,野生大熊猫的数量急剧减少。

为了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至关重要。

大熊猫主要生活在中国西南部的竹林中,这些竹林提供了它们的食物和栖息地。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和开垦,导致大熊猫的栖息地减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设立了自然保护区,禁止砍伐和开垦,以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

此外,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森林植树造林行动,以恢复大熊猫的栖息地。

除了保护栖息地,野生大熊猫的繁殖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由于大熊猫的繁殖能力较低,为了增加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繁育计划。

在保护区内建立了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对大熊猫进行人工繁育。

通过人工授精和保育措施,成功地繁育了许多大熊猫幼崽,并将它们逐渐放归自然保护区。

除了栖息地保护和繁育计划,野生大熊猫还面临非法狩猎的威胁。

大熊猫的皮毛和其他身体部位在黑市上有很高的价值,这导致了非法狩猎的增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加强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律的执行,并且与其他国家合作,打击野生动物走私活动。

此外,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大熊猫保护的意识,减少对大熊猫的需求,从而降低了非法狩猎的压力。

然而,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野生大熊猫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疾病等因素都对大熊猫的生存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强保护工作,确保大熊猫能够在其自然栖息地中生存和繁衍。

野生大熊猫的现状仍然堪忧,但通过保护栖息地、繁育计划和打击非法狩猎等措施,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保护工作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野生大熊猫的生存,并让它们继续在我们的星球上繁衍生息。

野生动物保护论文范文-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范文[word 最新]

野生动物保护论文范文-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范文[word 最新]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摘要:野生动物是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是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和人为地猎捕,许多种类濒临灭绝。

本文介绍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必要性、现状、对策野生动物的生存与发展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是事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本。

我国野生动物种类及其生境类型丰富多样,特有种和珍稀种较多,地域差异明显。

本文试图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对策作简要分析。

1.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情况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多样。

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珍稀野生动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占世界种数的10%以上。

其中兽类500种,鸟类1258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鱼类3862种。

许多野生动物属于我国特有或主要产于我国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普氏原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蟒山烙铁头等;有许多属于国际重要的迁徙物种以及具有经济、药用、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

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既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7]调查表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是种群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

但是,我国部分野生动物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单一种群物种面临绝迹的危险。

白臀叶猴多年来一直未曾发现,这次调查仍未见到任何踪迹,可能已经绝迹。

四爪陆龟、扬子鳄、莽山烙铁头、鳄蜥、朱鹮、黔金丝猴、海南长臂猿、坡鹿、普氏原羚、河狸等单一种群物种不仅种群数量少而且分布狭窄,一旦遭受自然灾害、疫情或其它威胁,则面临绝迹的危险。

2.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是当前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

要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

要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野生动物是地球上宝贵的资源,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变化,野生动物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灭绝的风险。

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如何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关键。

各国应当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禁止野生动物的非法狩猎、捕杀和贩运,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

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管理,保障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还应当加强对野生动物贸易的监管,杜绝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现象,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不受滥捕滥杀和贩运的威胁。

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手段。

科学家和专家们应当对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繁殖状况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监测,及时发布相关数据和报告,为相关决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应当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研究,开展保护生态学、行为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寻求更有效的保护措施,帮助濒危物种重建种群,减缓其面临的灭绝风险。

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高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途径。

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如举办宣传活动、开展社区教育、制作宣传材料等,向公众普及野生动物的保护知识,增强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和认识,引导公众爱护野生动物,拒绝购买野生动物制品,形成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

还应当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和专业水平,确保野生动物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

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必由之路。

野生动物的迁徙和分布不受国界的限制,许多濒危野生动物种群跨国分布,因此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保护这些物种。

各国应当加强信息交流与分享,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保护措施,共同开展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野生动物面临的各种威胁和挑战。

要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科研人员应当加强研究,公众应当提高保护意识,国际社会应当加强合作。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缺乏完善的立法与法律执行机制。

野生动物保护法于2017年颁布,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处罚力度等方面还有待完善,法律执行力度不够,违法行为难以得到有效打击。

这导致一些非法猎捕、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依然存在。

存在着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问题。

我国是野生动物物种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野生动物的不合法贸易问题也很突出。

一些珍稀野生动物被偷猎或者非法购买,用于制作药品、食品或者观赏。

这不仅对野生动物种群的生存造成了威胁,而且也存在传播疾病的风险。

缺乏全面的疫病监测和预防体系。

野生动物是很多传染病的潜在媒介和携带者,但是我国野生动物的疫病监测和预防体系还有一定的不完善之处。

一些疫病的预防措施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实施,导致疫情的扩散和传播。

缺乏全社会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野生动物不仅是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信息传播的不足,很多人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还不够强烈,甚至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比如认为食用野生动物有保健功效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该采取以下对策: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

加强相关法律的修订和完善,提高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加大对于法律的宣传力度,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行动。

加强野生动物市场的监管。

对于野生动物的交易和流通环节进行严格的管控,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管机构和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减少非法贸易的发生。

加强疫病监测和预防体系的建设。

建立全面的疫病监测体系,加强对野生动物的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加强对野生动物从事繁衍饲养、出售等活动的监管,确保其符合相应的卫生和防疫要求。

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的媒体宣传,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度和认知度。

加强教育系统的相关教育,培养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和尊重,将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融入到社会的基本道德和价值观中。

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因素及对策1. 引言1.1 概述野生动物保护是全球环境保护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正面临着生存危机。

野生动物保护涉及到众多因素,包括政策法规、教育宣传、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等方面。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和综合应对,才能有效保护和恢复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确保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发展。

野生动物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生态环境破坏、非法捕杀、商业利用、气候变化等问题。

这些因素导致野生动物数量急剧减少,生存空间受到威胁,生存状况愈发严峻。

政府、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探索野生动物保护的有效途径,致力于寻找解决之道。

在当前形势下,我们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和盗猎行为;加强公众教育宣传,提高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全球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野生动物保护的科技含量,提高保护效果和效率。

希望未来能够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实现野生动物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1.2 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当前,野生动物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生存威胁,主要表现在栖息地破坏、非法狩猎、气候变化等方面。

大量的野生动物种群遭受到严重的威胁,有些濒临灭绝的物种甚至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永久消失。

这不仅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造成危机,也直接影响着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有效保护野生动物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野生动物保护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思考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增强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护。

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野生动物保护面临的困境,确保未来世代也能与这些珍贵的生物共生共荣。

2. 正文2.1 影响因素野生动物保护涉及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人类活动、生态环境变化、经济利益等多方面因素。

人类活动是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分析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

分析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

分析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野生动植物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生态平衡、物种多样性以及人类生存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和对策展开,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进行深入探讨。

一、现状分析1.生存环境受到破坏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行为导致了许多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森林的砍伐、湿地的填海造田、草原的过度放牧等行为都严重影响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使得许多物种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2.非法捕捉和交易野生动植物的非法捕捉和交易是目前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一些珍稀动植物因其药用价值、装饰价值或食用价值而被大量捕捉和交易,导致了它们生存受到威胁。

非法的狩猎和捕捉行为也对野生动物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3.环境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环境污染对野生动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空气、水质的恶化使得很多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一些物种甚至因此而灭绝。

4.法律法规不完善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执行力度也不够。

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可以以各种借口逃避法律的制裁,导致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难以进行。

二、对策建议1.加强保护意识加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增强人们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保护活动、开设保护课程等方式,提高公众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认知和参与意识。

2.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的非法捕捉、交易和破坏行为。

加强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提高非法捕捉和交易的成本,从源头上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

3.保护栖息地加大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力度,减少人类活动对其造成的破坏。

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基地等,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提供它们生存繁衍的空间。

保护野生动物及环境的现状与对策

保护野生动物及环境的现状与对策

保护野生动物及环境的现状与对策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极大的危机,野生动物和环境正日益受到破坏和威胁。

这种情况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野生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保护野生动物及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的责任,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

现状目前,全球野生动物的数量正在减少,生物多样性正在遭受损害。

人类活动是对野生动物和环境造成威胁的最主要因素。

人类的过度开采、工业污染、城市化和森林砍伐等行为不断破坏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同时,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也在加剧着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买卖象牙、犄角、皮毛等行为已经将多种动物推至灭绝的边缘。

对策保护野生动物及环境的任务十分紧迫,需要全社会的合力呼吁和参与。

以下是针对当前保护野生动物及环境情况的对策建议:1.加强立法。

政府应该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立法,提高对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打击力度。

同时,还应对恶意毁灭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行为进行法律惩处。

2.宣传教育。

政府应该加大野生动物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强相关知识普及,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3.强化监管。

政府应该加强对野生动物和其栖息地的监管,保障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安全。

对于那些非法猎杀野生动物、非法捕捉、贸易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应当进行有力、坚决的打击。

4.提高保护水平。

政府应加强保护地建设,选择一些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物种进行繁殖和保护。

这不仅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还能有效地维护生态平衡。

5.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业。

有些地区的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这些地方的当地政府可以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业,引导游客前往观赏野生动物,从而保护和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6.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公众应该全面、深入地认识到野生动物及其环境的保护意义,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

总结保护野生动物及环境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性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

分析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

分析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

分析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一直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和对策提出两个方面来探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现状分析1. 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

森林破坏、草原退化、湿地消失等问题导致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严重受损,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2. 非法捕猎和盗猎现象严重非法捕猎和盗猎是目前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主要问题之一。

许多珍稀动植物遭到盗猎者的追捕,导致它们的数量骤减,甚至灭绝。

3. 野生动植物贸易泛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野生动植物贸易成为了一个跨国性的问题。

许多国家存在着非法的野生动植物贸易网络,这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4. 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由于野生动植物分布范围广阔,种类繁多,要想有效地保护它们并非易事。

目前缺乏科学有效的保护手段,限制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对策提出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要想解决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的问题,必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包括加大对森林、草原、湿地等重要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限制开发活动,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2. 加强执法力度对非法捕猎和盗猎行为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加大对非法捕猎和盗猎者的打击力度,使其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

3. 加强国际合作野生动植物贸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间加强合作,联手打击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网络,制定并实施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遏制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泛滥。

4. 科研成果应用加大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科研的投入力度,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发展出更加科学有效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手段,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在未来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我们需要将以上提出的对策付诸实施,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人们的参与。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才能够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XX(XX大学X学院XXXX系,X省X市邮编)摘要:野生动物是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是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和人为地猎捕,许多种类濒临灭绝。

本文介绍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必要性、现状、对策Abstract:Wild animals are very valuable natural resources. With the redu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human hunting, many species on the brink of extinction..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wildlife protection, curr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status made the wildlife conservation.Keywords:Wildlife; Protection; Necessity;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野生动物的生存与发展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是事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本。

我国野生动物种类及其生境类型丰富多样,特有种和珍稀种较多,地域差异明显。

本文试图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对策作简要分析。

1.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情况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多样。

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珍稀野生动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占世界种数的10%以上。

其中兽类500种,鸟类1258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鱼类3862种。

许多野生动物属于我国特有或主要产于我国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普氏原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蟒山烙铁头等;有许多属于国际重要的迁徙物种以及具有经济、药用、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

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既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7]调查表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是种群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

但是,我国部分野生动物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单一种群物种面临绝迹的危险。

白臀叶猴多年来一直未曾发现,这次调查仍未见到任何踪迹,可能已经绝迹。

四爪陆龟、扬子鳄、莽山烙铁头、鳄蜥、朱鹮、黔金丝猴、海南长臂猿、坡鹿、普氏原羚、河狸等单一种群物种不仅种群数量少而且分布狭窄,一旦遭受自然灾害、疫情或其它威胁,则面临绝迹的危险。

2.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是当前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2.1野生动物资源不断减少栖息地干扰、破坏、退化和缩减是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非法猎捕和过度开发利用是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

2.1.1高额利润的驱使一些人追求“山珍野味”的嗜好,使野生动物交易有了市场。

近年各地区经济发展,食用野生动物数量也激增,造成野生动物市场“行性看涨”,其市场价连年走高,加上猎捕野生动物本小利大,经营野生动物中间利润可观,致使少数不法之徒铤而走险。

2.1.2管理体制不顺按照目前的管辖分工,森林公安只能管辖野生动物刑事案件,但在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类型的违法案件中,绝大部分是行政案件,而森林公安办理野生动物行政处罚案件至今没有明确的法规授权,给执法活动带来不便。

特别是野生动物进入市场后,按照当地目前的管理体制,以工商部门管理为主,林业部门协助配合,影响森林公安执法作用的发挥。

2.1.3宣传工作尚有欠缺先进的宣传已经使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逐步深入人心,但由于少数非法猎捕者、经营者文化素养低,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

加上一些人有食用野生动物的不良嗜好,有以食野味“提升身价”的落后观念,造成了非法食用野生动物行为难以根治的局面。

2.2 野生动物的重要性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理念,任何一种野生动物的消失,对于人类以及子孙后代都是有害无益的。

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自然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且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野生生物不仅是农林生产的保护者,还是生态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3.1我国保护野生动物的相关法律、法规自1950年起我国政府颁发了《关于稀有动物保护办法》起,至今共颁发了29部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1]3.2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现状我国一直在建设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

全国已建立各级各自然保护区2588处,总面积149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9%。

我国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自然遗迹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保护。

[8]野生动物园为追求经济效益,缺乏合理规划与布局,基本的野生动物生存条件不具备。

缺乏本土特色,野生动物资源浪费严重;大部分野生动物园属企业或个人投资,抵御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能力弱。

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功能丧失;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管理部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还没有进行,《动物福利法》等相关法律没有出台,对野生动物园的管理一直处于真空状态。

3.3国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一部分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成为人们的装饰品,成为高档服饰,野生动物的肉、蛋也成了食客盘中的“美味”,认为野味“时尚”、“药补不如食补”、祛病有营养、对健康有利、可以强身健体等传统消费观念的片面认识,因消费需求,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市场需求[2]。

3.4药用野生动物替代的现状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医药以某些野生动植物为原料确实导致或者加剧了一些物种生存状况的濒危。

然而,将所有物种濒危的原因都归咎于中医药的需求上,既言过其实,也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医药学工作者已在这方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如用水牛角代替犀牛角、人工合成牛黄和人工合成麝香等[3]。

提高饲养种群的数量以及相应药用部分的产量和质量, 减轻对野生种群原材料依赖的压力。

4.野生动物保护的对策针对上述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保护中的问题,笔者综合给出了以下意见建议。

4.1硬性保护4.1.1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要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以发展为中心的三项原则[4]。

在野生动物栖息地要坚持做到“四防、四不准”:防盗、防火、防乱砍乱伐自然保护区的林木、防乱捕乱猎野生动物;不准国家和地区规定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不准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自买卖、收购、走私野生动物及皮张,不准进自然保护区放牧,不准随便进自然保护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副业生产。

4.1.2完善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要进一步明确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是公有性质的公共财物,这就为猎捕野生动物尚不够刑事处罚而给予治安处罚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

要对非法经营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设置给予一定数额的罚款,罚款金额可以以不同野生动物种类界定,尽量避免出现轻罚或过重处理。

要在消费环节上要进一步规范,要对不文明的消费行为给予处罚。

禁止或者限制野生动物的买卖。

对于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进行买卖的,要依法给予行政、刑事处罚。

要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避免发生事件后,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

明确责任以更有效。

更明确地保护好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

4.2加强保护的观念4.2.1倡导科学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增强全民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改变人们食用野生动物的不文明的餐饮陋习,树新风、改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的饮食习惯,自觉同各种破坏野生动物的行为作斗争。

4.2.2坚持科学的保护、发展观,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合理利用野生动物有利于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5]野生动物作为一种资源是可以利用的,但野生动物作为地球生物网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不能缺少的。

动物对地球,乃至人类的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利用野生动物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度,要做到适度、合理、可持续利用。

适当的利用有利于野生动物种群的发展,适当的利用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4.2.3加强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和观测4.2.4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了全球自然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人类的未来,有效解决和管理边境野生动物贸易,保护野生动物多样性已刻不容缓,而且这已是一个国际性问题[6]。

野生动物边境贸易已构成对我国及周边国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威胁。

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跨国(边)境交易将造成外来物种的入侵,危及国内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1] 赵翀. 浅析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对策[J]. 山西林业, 2007, (6).[2] 华思武. 漫议野生动物保护[J]. 中国林业, 2004, (1)B: 43-44.[3] 胡锦矗. 大熊猫研究[M] .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4] 董红旗. 保护野生动物需要强化措施[J]. 中国林业, 2007, (10)A: 45.[5] 仇永胜, 叶利华. 野生动物保护的制度思考[J]. 生态经济, 2005, (2)[6] 孙长虹, 汪青雄. 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关系的思考[J]. 野生动物杂志,2007,(6): 45-46..数据来源:[7] 国家林业局政府官网[8] 中国环境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