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加臭氧在治疗顽固性肩袖痛中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臭氧联合小针刀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109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臭氧联合小针刀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109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臭氧联合小针刀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109例的临床效果观察作者:杨浩江寸玉先刘洋昆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分析臭氧联合小针刀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6月间来我院就诊的109例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8例,颈椎间盘突出11例。

男性患者86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分布于18-73岁,平均年龄(41±5.12)岁。

结果行穿刺均非常顺利。

臭氧加压注射过程中,仅有2例患者因臭氧味导致刺激性咳嗽,其余没有出现并发症。

所有患者在臭氧注射后临床症状均立即出现较大程度的缓解。

针刀治疗适应症患者,效果较为显著。

结论针刀联合臭氧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是患者保守治疗的首选方式。

【关键词】臭氧;小针刀;颈腰椎间盘突出近几年,臭氧在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应用极为广泛。

我院系统探索了颈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臭氧消融术的定位方法、穿刺途径、注射方法等,同时,结合针刀联合治疗,提升臭氧治疗的效果,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6月间来我院就诊的109例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其中,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有98例,颈椎间盘突出11例。

男性患者86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分布于18-73岁,平均年龄(41±5.12)岁。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通过临床检查、CT或者MRI确诊,其手术适应症也严格筛选,患者中没有侧隐窝狭窄、合并骨性椎管狭窄、椎体滑脱、黄韧带肥厚等异常。

患者病程不一,2周到22年。

较多患者入我院前,行保守治疗,但是效果较为欠缺。

1.2治疗方法1.2.1定位不同类型患者取位有差异。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取俯卧位,而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则宜取仰卧位。

患者的突出部位选择CT以及MRI确定。

选择C臂正侧位定位,患者皮肤上标记穿刺进针点。

器械消毒、常规铺巾。

并采用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对患者的局部实行麻醉。

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分析发布时间:2022-03-08T06:14:16.949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月22期作者:贺芳[导读]贺芳(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骨病科;甘肃酒泉735211)摘要:目的:探讨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共31例,提供针刀治疗,研究组共31例,提供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比两种方案应用效果。

结果:研究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疼痛减轻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

结论: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早日出院。

关键词:针刀;臭氧;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分析膝关节骨关节炎为常见多发疾病,在中老年女性群体中比较多见,近年来,该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对我国社会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需重视该疾病的危害性,及时为其治疗,方案的选择成为新问题[1]。

为探讨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11例男,20例女,年龄处在(41-75)岁,均值(57.21±1.25)岁;研究组10例男,21例女,年龄处在(42-77)岁,均值(57.19±1.23)岁;组间资料无比较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提供针刀治疗,患者保持仰卧体位,患膝腘窝的下方垫上垫枕,屈曲角度控制在30°,对腘窝部位进行操作时,保持俯卧体位,压痛点分布选取膝关节后区、前区及侧区和臀部,每次选择2个至6个压痛点,做好标记,对压痛点进行常规消毒处理,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表皮麻醉操作,刀体和皮肤呈90°,刀口线和韧带纵轴方向及肌纤维走行平行,直至骨面,横行剥离,纵行疏通,2刀或3刀,松动后,操作停止;存在肌紧张、臀部压痛及条索形成者,需对臀小肌、臀大肌、髂胫束及阔筋膜张肌等进行针刀松懈,具体操作与上一致,刀口在完成操作后,无菌敷料覆盖,每周为患者针刀治疗一次,一共治疗两次。

泼尼松龙+臭氧注射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探讨

泼尼松龙+臭氧注射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探讨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19年第17卷第22期•药物与临床•135表1两组患者的各项麻醉指标(天土$)分组例数丙泊酚的用量(mg)开始使用麻醉药至意识消失的时间(s)检查结束至被唤醒的时间(min)检查结束至定向力恢复正常的时间(min)地佐辛组67104.97±4.1242.49±5.36 5.48±1.738.14±1.13芬太尼组67155.73±5.1744.11+5.577.79±1.9613.48±2.06f值62.850 1.7157.2331&602P值v0.05>0.05v0.05V0.052.2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地佐辛组患者麻醉的总有效率高于芬太尼组患者,P<0.05o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分组例数I级[«(%)]II级[«(%)]ID级[«(%)]总有效率(%)地佐辛组6727(40.30)35(52.24)5(7.46)92.54芬太尼组6719(28.36)34(50.75)14(20.90)79.10X?值 6.676P值V0.05 2.3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地佐辛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患者, P V0.05。

详见表3…表3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分组例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术中体动不良反应地佐辛组671(1.49)1(1.49)2(2.99)4(5.97)芬太尼组671(1.49)6(8.96)4(5.97)11(16.42)x2值 4.729P值<0.053讨论进行胃肠镜检查是目前临床上诊断胃肠道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对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胃肠镜检查可清晰地观察到其胃肠道内的情况,诊断的准确率较高。

对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常规胃肠镜检查的耗时较长,其承受的痛苦较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A®。

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摘要】目的:探讨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基础,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实验组给予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理想,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小针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中医“骨痹”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肾精不足,肝血亏虚,加之外邪侵袭,引起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经络痹阻,筋挛拘急所致)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在我国发病率达80%,且逐年上升,临床上表现为膝关节活动障碍、疼痛、肿胀、僵硬及膝关节积液,治疗方法较多,晚期多主张手术治疗,早中期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传统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目前尚无有效的干预手段减缓骨性关节炎的进程或阻止不可逆的膝关节软骨退变;因此,大多数学者提倡采用综合治疗来改善患膝功能、阻止疾病的进展。

我院针对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小针刀松解联合臭氧关节腔注射整体效果显著。

基于此,本文就我院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分别采取小针刀松解臭氧关节腔注射联合治疗整体效果对比,为膝骨关节炎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X线影像学分期为2级、3级的KOA患者60例作为数据分析基础,患者均出现单膝或者双膝关节肿胀、疼痛或者活动障碍等问题,且X线片检查证实存在不同程度的膝关节骨赘,关节间隙轻度或者不对称性狭窄以及软骨下硬化。

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实验组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在44-82岁之间,平均为(60.53±4.82)岁,病程在4 -8年之间,平均为(5.42±2.33)年,治疗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在45-81岁之间,平均为(60.65±4.18)岁,病程在5-8年之间,平均为(5.38±2.14)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臭氧注射疗法

臭氧注射疗法

臭氧注射疗法臭氧注射疗法是采用专用的臭氧针,它的直径只有0.3毫米,穿刺的时候无论是盘内、关节腔、局部注射都不会损害周围的组织。

中文名臭氧注射疗法方法重叠疗法应用疼痛科针臭氧针作用原理强氧化性定义臭氧注射疗法是采用专用的臭氧针,它的直径只有0.3毫米,穿刺的时候无论是盘内、关节腔、局部注射都不会损害周围的组织。

采用重叠疗法并根据不同患者的臭氧注射浓度和注射量,盘内注射,配合盘外注射和纤维环减压术或盘内药物注射等疗法治疗。

相关疾病椎间盘突出盘内注射原理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同时还有抗炎和镇痛作用。

将它注射入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内可以瞬间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及破坏髓核细胞,使蛋白多糖的功能丧失,细胞产生蛋白多糖减少,髓核组织的渗透压不能维持,导致水分丧失而萎缩,从而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盘外注射原理突出的髓核及纤维环压迫硬脊膜、神经根及周围静脉,引起回流障碍,出现渗出和组织水肿。

纤维环断裂后释放的糖蛋白和β蛋白等作为抗原物质,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形成无菌性炎症。

臭氧可刺激氧化酶过度表达,中和炎症反应中过量产生的反应性氧化产物,拮抗炎症反应中的免疫因子释放,扩张血管,改善回流,减轻神经根周围的水肿。

总之盘内溶核盘外注射拮抗无菌性炎症让椎间盘达到真正治疗的目的。

两者结合,有人将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这一方法称为臭氧溶核术(ozone chemonucleolysis)。

此疗法主要治疗,颈腰椎间盘膨出、突出,椎管狭窄,椎体滑脱。

关节炎采用臭氧靶点关节腔注射治疗,效果最佳,其原理及步骤为:关节腔内臭氧注射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通过关节腔穿刺将不同浓度的臭氧注射到病灶处,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1.关节腔内穿刺,用生理盐水反复多次冲洗病变关节腔,以利将原病变关节液中的炎性渗出物和脱落的细小病变组织碎屑排除,减少致炎物质2.通过在关节周围和关节腔内注入浓度为20—60ug/ml臭氧5--20毫升,1--3分钟消除节滑膜的炎症和渗出.3.根据病情可酌情配合药物同时注射,向关节腔内给予适当补充机体内生理需要物质的透明质酸钠,增加其润滑和抵抗机械力作用的生物学功能。

小针刀疗法联合中药熏洗对颈肩腰腿疼痛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小针刀疗法联合中药熏洗对颈肩腰腿疼痛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58・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CM Feb2021,30(1)小针刀疗法联合中药熏洗对颈肩腰腿疼痛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栾希文(山东省济南市按摩医院门诊部,山东济南250002)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疗法和中药熏洗联合治疗颈肩腰腿疼痛患者的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12例在我院诊治的颈肩腰腿疼痛患者作为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对照组患者(106例)应用中药熏洗治疗,观察组患者(106例)应用中药熏洗和小针刀疗法联合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分别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JOA)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对腰椎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42%;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疼痛、肿胀、功能受限等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针刀疗法联合中药熏洗可显著提高颈肩腰腿疼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可缓解中医证候,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

关键词:颈肩腰腿疼痛;小针刀疗法;中药熏洗;肢体功能中图分类号:R681.5+5文章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978X(2021)01-0058-02颈肩腰腿疼痛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

临床研究显示[1],本病是腰椎间盘突岀症、肩周炎等疾病进一步恶化的结果。

该类疾病患者颈肩腰腿部位持续性疼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且肢体伴有肿胀现象,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中医治疗颈肩腰腿疼痛历史悠久,从中医角度分析,本病属于“筋痹”“痹证”范畴,气血不足、经筋聚结是主要病机,外邪侵袭、跌倒损伤、长期疲劳过度等因素为诱因[2]。

本文选取212例颈肩腰腿疼痛患者作为对象,探讨小针刀疗法和中药熏洗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小针刀临床应用以及处理方法

小针刀临床应用以及处理方法
小针刀临床应用和处理方法
小针刀临床应用和处理方法
3.纵行摆动
针刃刺入病变软组织之中,将针柄沿 纵轴方向做上下摆动。针刃则在病变软组 织中沿纵轴方向弧形切割。
小针刀临床应用和处理方法
小针刀临床应用和处理方法
4.纵行推动
针刃刺入病变软组织之中,将针刀整 体沿纵轴方向来回推动。针刃则在病变软 组织中沿纵轴方向直线切割。
小针刀临床应用和处理方法
4.松解术虽然产生新的损伤,由于循环改善和神 经功能恢复,局部组织代谢恢复正常;针刀刺激作 用又可能激活相关组织的酶类,使形成粘连和疤痕 化的胶原纤维分解。其碎片被细胞吞噬和溶解,进 一步使粘连和疤痕发生有利于解剖结构恢复的改变, 血管神经卡压的情况得到改善,病理性应力消除, 循环改善,软组织局部病灶治愈。
小针刀临床应用和处理方法
定点消毒
小针刀临床应用和处理方法
定点
在颈椎第4、5、6、7 橫突尖部位选择最明 显的压痛点、硬结或 肿胀处。用龙胆紫作 一点状进针标记,术 区按西医外科手术要 求常规消毒、铺巾, 医者戴一次性帽子、 口罩和无菌手套。
小针刀临床应用和处理方法
小针刀临床应用和处理方法
小针刀临床应用和处理方法
针刃刺入病变软组织之中,将针刀整 体沿纵轴方向来回快速抖动。另一方面抖 动产生的能量,对病变软组织有较强刺激, 得气感强,疏通经络作用显著。
小针刀临床应用和处理方法
2.横行抖针
针刃刺入病变软组织之中,将针柄沿 与针刃轴向垂直的方向作横行快速抖动, 针刃在病变软组织中横向疏通经络和筋经, 产生较强针感,调理经络,疏通气血。
小针刀临床应用和处理方法
(二)对软组织进行钝性松解和刺激的运针手法
小针刀临床应用和处理方法

臭氧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

臭氧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

臭氧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肩周炎应用臭氧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肩周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48例,采用臭氧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9%高于对照组83.3%,且随访3个月,研究组复发率4.2%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0.8%,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肩周炎患者采用臭氧治疗,效果显著,复发情况小,在临床中具有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臭氧;肩周炎;疗效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关节囊、滑囊等软组织在发生损伤后[1],发生的慢性炎症病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以女性为主[2]。

该病在发生后,表现出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目前,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接受治疗[3],并且治疗效果缓慢,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显著的方法。

本研究将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肩周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臭氧治疗,随访3个月,现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肩周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8例,男患者20例,女患者28例,年龄在33-64岁,平均年龄在(47.6±2.3)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3±1.1)年,研究组48例,男患者21例,女患者27例,年龄在32-65岁,平均年龄在(47.1±2.2)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2±1.1)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在统计学软件中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激素进行常规封闭治疗,醋酸曲安奈德25mg、2%2ml利多卡因、地塞米松2mg、0.5mg维生素B12、0.99%20ml氯化钠稀释的镇痛复合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针刀加臭氧在治疗顽固性肩袖痛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小针刀加臭氧治疗顽固性肩袖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顽固性肩袖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局部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针刀加臭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疼痛程度及疗效。

结果:两组各方向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大,观察组增大程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 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

结论:小针刀加臭氧治疗顽固性肩袖痛优于局部注射治疗,安全简便、创伤小,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小针刀;臭氧;肩袖痛【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otomy with ozone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rotator cuff pain.Method: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rotator cuff pain in our hospital,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of each group.The ontrol group used local injec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acupotomy with ozone.The range of shoulder joint motion,shoulder joint pain level and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range of shoulder joint motion in both groups was increased,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V AS score in both groups was decreased,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ment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6.0%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2.0% (P<0.05).Conclusion:Acupotomy with ozone is better than local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rotator cuff pain.It is safe and simple,little trauma,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Acupotomy;Ozone;Rotator cuff pain肩袖又叫旋转袖,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

肩袖的功能是上臂外展过程中使肱骨头向关节盂方向拉近,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节。

顽固性肩袖痛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高达70%,患者多为中老年人。

顽固性肩袖痛将减弱肩袖的主要功能,严重影响上肢外展功能,致残率很高,将严重影响患者以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小针刀是中医特色疗法,据文献报道小针刀加臭氧治疗顽固性肩袖痛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1]。

在本研究中笔者随机选取了100例顽固性肩袖痛患者,探讨小针刀加臭氧治疗顽固性肩袖痛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院医治的100例顽固性肩袖痛患者,经关节镜确诊无误。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0.1±4.8)岁,平均病程(6.8±3.7)月,左肩25例,右肩25例;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0.5±5.1)岁,平均病程(7.2±3.4)月,左肩24例,右肩26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采用局部注射治疗。

定点:依病变不同可定点于肱骨大结节(冈上肌)、肱骨小结节(肩胛下肌止点)、以及大小圆肌的起止点等。

注射液的组成:2%利多卡因5 mL、曲安奈德20~40 mg、骨肽6 mL、加适量生理盐水组成30 mL混合液。

常规皮肤消毒,用8号短针在上述各点逐一注射,每点注射药液5~6 mL,起针后针孔用无菌棉球压迫片刻。

手法操作:患者外展,首先轻捏肩部肌肉两遍,使肩肌放松。

用双手推三角肌至背侧,然后从胸大肌腱肱骨的附着点开始用双手拇指拨离,将胸大肌由腋窝前缘至肩峰处推压。

推三角肌至胸侧,弹拨肩袖肌群于肱骨大结节位置的止腱,使得各条肌腱分离开来。

之后,医生用双手托扶患者患肢,嘱其尽量外展上举,至最大限度时,医生用双手快速向上一弹(约0.5 s)。

然后放松肩肌,至此结束。

疗程:一疗程为5次,每治疗一次间隔6 d,根据情况施以1~5次治疗,本研究只统计一疗程(30 d)的治疗结果。

1.2.2 观察组采用小针刀加臭氧治疗:定点、手法操作与对照组相同。

针刀操作: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

取4号或3号针刀,在选择点上进针,切口线平行于次附着点处的肌腱,针刀体垂直皮肤刺人,直达骨面,纵向疏通以及横行剥离2~3刀,等手下出现松动感,出针。

当肌束紧张,硬韧时,90度调转刀口线,切开后剥离数刀。

术毕,用无菌敷料覆盖针刀口。

臭氧注射:上述操作完成后,即用 5 mL一次性注射器直接抽取浓度为40 ?g/mL的臭氧气体5 mL,予以于原针刀口内骨面处浸润式注射,用创可贴覆盖保护伤口24 h[2]。

疗程:一疗程为3次,每治疗一次间隔l0 d,根据情况施以1~3次治疗,本研究只统计一疗程(30 d)的治疗结果。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1.3.1 肩关节活动度评定利用测角计测量肩关节活动范围[3],评定肩关节活动度。

1.3.2 肩关节疼痛程度评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4]。

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

1.3.3 疗效评价采用UCLA肩评分标准[5]。

UCLA肩评分总分35分,优:34~35分,良:29~33分,差:29分以下。

具体评分内容为:疼痛(V AS评分)10分,功能10分,向前侧屈曲活动5分,前屈曲力量5分,患者满意度5分。

1.4 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方向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大,观察组增大程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肩关节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 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UCLA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顽固性肩袖痛一般程度较重,肩关节活动受限明显,病程较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顽固性肩袖痛是肩袖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也是肩周炎的临床表现之一。

肩袖损伤是由外伤导致的,肩周炎是病理性的,两者的有所不同。

因此在治疗顽固性肩袖痛时,应当确认其致病根源。

目前,针灸、封闭等治疗结果欠佳,患者也不能忍受推拿治疗的疼痛[6-7]。

相比而言,小针刀以其方便、经济、安全、痛苦小等特点深受广大患者亲睐。

小针刀疗法实为一种“闭合性手术”[8],集刀与针的双重作用,通过刀的剥离,将肩关节粘连和变性僵硬的组织剥离松解,缓解肌肉、血管、神经的挛缩,使之松弛,消除异常高应力,利用创伤修复机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致痛物质浓度,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使疼痛迅速缓解;针刺可激发经络之气,加强气血的运行,从而使痹阻壅滞的经络得以疏通,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9-10]。

由于小针刀术对患者的体位,活动范围、姿势、强度、时间,应急处理等均有精确要求,因此术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和护理工作[11-12]。

臭氧能够诱导抗氧化酶过度表达,生成自由基清除剂,从而达到抗炎镇痛的效果。

臭氧能够抑制炎症因子,如缓激肽、前列腺素、肿瘤坏死因子及干扰素等的释放,因而能够与白介素受体抑制的局部炎性反应中和[13]。

减轻了炎性反应,因而能够缓解疼痛。

通过刺激性抑制中间神经元释放脑啡肽等物质,臭氧还能产生镇痛效果[14]。

此外,臭氧很容易分解为氧气,不会导致二次污染,并且臭氧强氧化性还好降低治疗后的感染率[15]。

注射臭氧过程中,应注意臭氧的浓度及穿刺注射的位置,以防出现不良反应。

本研究中,笔者将小针刀加臭氧与局部注射治疗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方向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大,且观察组增大程度比对照组更大;治疗后,两组患者V 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V AS评分比观察组更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小针刀加臭氧治疗顽固性肩袖痛优于局部注射治疗。

综上所述,小针刀加臭氧治疗顽固性肩袖痛疗效十分显著,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有效解决患者的疼痛。

此外,小针刀加臭氧治疗方法不仅安全简便、而且创伤小,不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疼痛,因而推广临床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李绍维.小针刀配合臭氧治疗肩周炎58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2):196.[2] 许俊榆.小针刀配合臭氧治疗骨刺性跟痛症36例[J].中医中药,2001,9(9):127.[3]南登昆,缪鸿石.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62-163.[4]严相默.临床疼痛学[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6:57-58.[5] Ellman H,Hanker G,Bayer M.Repair of the rotator-laf:end- result study of fators influencing reconstruction [J].J Bone Surg (Am),1986,68(8):1136-1144.[6] 付明超,孔尚军,邱玲.针刺与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2):207-209.[7] 李邦伟,方剑乔.灸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应用概况[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1):65-67.[8]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0.[9]胡波,韩森宁,郭长青,等.针刀疗法对肩周炎兔血清和肌肉组织中5-羟色胺和前列腺素E2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6):38-40.[10]郭长青,冯涛,陈幼楠,等.针刀松解法对肩周炎家兔模型局部组织形态学及TGF-β1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30-32,35.[11]宋佳敏,周晓玲,周小弟.针刀闭合松懈治疗颈源性肩臂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0,6(21):115.[12]唐受爱.我院重症肩周炎病人的综合康复治疗及护理[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1,24(8):2201.[13]郑琼.臭氧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303.[14]韩济生.疼痛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220-221.[15]王书杰.臭氧消毒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4,21(3):264-2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