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9月高一语文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满分35分)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高中毕业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了全家议论的焦点。

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母亲尊重袁隆平的选择,经过协商最后决定让他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大学毕业后,袁隆平到湖南安江农技任教。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

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

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

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

1959年,是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

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对自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但只得到一些奇花异果,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

这引起他的沉思,他决心另辟蹊径。

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

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知识,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

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答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答案

2024级“高中”10月高一年级新高考月考测试语文(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姜还是老的老”“我上次听到这句话,还是在上次”……这类毫无意义却又挑不出毛病的语句,被人们戏称为“废话文学”。

在信息获取和观点表达日益便捷的今天,这类对文本符号的二次改造与“语言玩梗”大行其道,不禁让人好奇,互联网语境下,“不好好讲话”的魔力究竟在哪儿?最初的“废话文学”,内含着人们戏谑、反讽与抵抗意味的阴阳怪气。

过去“路遥车马慢”,信息承载量与传播速度都很低,寄信隔着万水千山,发短信要字斟句酌,人们恨不得一句话把所有事情讲完。

互联网时代,看完某篇形式主义言辞空洞的文章,围观一个长达几分钟但内涵不超过两句话的无效视频,大家惊觉,原来互联网时代,早已不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出于对低信息增量内容的不满,人们开始用语言予以反击。

这一届年轻人偏爱“躺平”,消解无用信息的方式,就是用同样的“无意义”进行风险对冲。

于是,“废话”式名言警句被改造出来,并活学活用于各类语境。

“废话文学”的生产十分简便,把单位从分钟变成秒、用同义词西红柿替换番茄……实在不行,还可以向鲁迅先生学习,把说过的句子再说一遍,“你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废话,另一句也是废话”。

由此一来,“不好好说话”便演变成某种社交策略,“废话文学”在本身语义之外,逐渐衍生出各场景独有的意义和情绪表达。

面对朋友空洞的长篇大论,一句“除了内容,你说得都挺好”,就能以戏谑的口吻表达出某种不满,含蓄中夹着杀伤力,对方也不至于下不来台。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谢希德的诚与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

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

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

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诱?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

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

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

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

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

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

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

她说:“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

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善于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

北京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是( )
A.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 君子生非异也
D.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6.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木直中.绳
中:合乎
B. 金就.砺则利
就:靠近
C.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乃:竟然
(取材于《人民日报》等相关网络文章) 材料三: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新时代的中国繁荣发展,充满希望,中华民族迎来了新飞跃。新时代 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中国青年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他们的物质条件更为优越,超 过 2500 万贫困青年彻底摆脱贫困,迈向小康,消费需求从满足生存转向享受生活,消费方式从大众化迈向 个性化。他们精神成长空间更为富足,基于社会公共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服务水平的显著提高,中国青 年见识阅历更加广博,精神品位不断提升。尤其是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使得青年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 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中国青年拥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更多青年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据统计,2021 年 中国各教育阶段学生在学总规模达 4430 万人,居世界第一。青年职业选择丰富多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 新社会组织逐渐成为青年就业的主要渠道,特别是近年来快速兴起的新产业、新业态,催生了电竞选手、 网络作家等大量新职业,充分体现了时代赋予青年的更多机遇、更多选择。青年发展流动畅通自由,一批 批农村青年走进城市,安家落户,通过城乡之间的发展流动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实现发展跃迁。中国青 年有着较为全面的保障支持。法治保障不断完善,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 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建立青年法治保障体系提供了制度依据。政策保障日益完备,国家“十三 五”和“十四五”规划鲜明体现青年元素,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关注青年群体,青年 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顶层设计支持。社会保障更加健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加大保 障性租赁住房等政策。组织保障坚强有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等组织始终重视维 护青年发展权益,努力为青年健康成长、奋发成才服务。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充分享有成长成才、施展才华的人生舞台,必将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注入强劲、持久的澎湃动力。

高一月考各科试题及答案

高一月考各科试题及答案

高一月考各科试题及答案一、语文试题及答案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恣意(zì yì)剽悍(piāo hàn)蹉跎(cuō tuó)B. 恣睢(zì suī)蹉跎(cuō tuó)缱绻(qiǎn quǎn)剽窃(piāo qiè)C. 踌躇(chóu chú)恣睢(zì suī)剽窃(piāo qiè)蹉跎(cuō tuó)D. 恣意(zì yì)缱绻(qiǎn quǎn)剽悍(piāo hàn)蹉跎(cuō tuó)答案:C2. 根据题目所给的文言文,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答案:(1)代词,指代“学习”。

(2)连词,用于连接前后文。

二、数学试题及答案1. 已知函数f(x)=2x^2-4x+3,求f(x)的最小值。

答案:f(x)的最小值为1。

2. 解方程:x^2-5x+6=0。

答案:x=2或x=3。

三、英语试题及答案1.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words given in brackets.(1)I have never been to a place _______ (beautiful) than this one.(2)The _______ (interest) of the book lies in its unique style.答案:(1)more beautiful(2)interest2.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into English.“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语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驯鸽(xùn)果脯(pǔ) 婆娑 (suō) 长歌当(dāng)哭B.渐染(jiàn) 弄堂(nòng) 寥廓(liáo) 大笔如椽(chuán)C.铁锭( dìng) 风靡(mí)伶俜(pīnɡ) 咎 (jiū)由自取D.颓圮(pǐ)愆期(qiān) 守拙(zhuō)载(zài)笑载言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落寞子衿猗郁信誓旦旦义愤填膺B.谣诼垝恒敛裾夙兴夜寐提要勾玄C.漫溯嗔目戳力雨雪霏霏衣衫褴褛D.长蒿袅娜房檩没精打彩尔卜尔噬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B.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C.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D.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的时候,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下,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B.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会铺的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弱的触觉。

C.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地区的高。

D.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高一月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月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月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窠臼蹉跎恣意妄为脍灸人口B. 筚路蓝缕踌躇满志栩栩如生锲而不舍C. 桀骜不驯筚路蓝缕栩栩如生锲而不舍D. 窠臼蹉跎恣意妄为脍炙人口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领域,需要我们综合考虑。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应该继续努力。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C.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D. 《三国演义》是元代罗贯中所著,是中国最早的历史小说。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湖面上。

C. 风吹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

D.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5. 下列关于古诗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所作,是骈文的代表作。

B. 《岳阳楼记》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C. 《醉翁亭记》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描绘了醉翁亭的美景。

D.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忠诚的决心。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D. 以上都是。

7. 下列关于成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B. “杯弓蛇影”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疑神疑鬼,自寻烦恼。

C.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自欺欺人,掩人耳目。

D.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对牛弹琴,白费力气。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零了,冬天的雪花飞舞了。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卷(必修一)考生须知:全卷分试题卷Ⅰ、Ⅱ和答题卷两卷;试题卷共7页;共有七大题;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Ⅰ(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迷惘(wǎng)炫耀(xuàn) 晨曦( xī)溺爱( nì) 干瘪(biě)B.怪癖( pǐ)抹煞(shā)憎厌(zēng)灰烬(jìn)啮噬(shì)C.磕绊( kē)颤抖(zhàn) 巷道(hàng) 敷演(fū)沉湎(miǎn)D.量具(liáng) 藐视(miǎo)犄角(jī)摭拾(zhí) 瞠目(chē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廖廓静谧沧凉汗流夹背B.缠绵慰籍僻静贻笑大方C.蒙敝炽热驯服再接再厉D.甄别烙印矫饰怡然自得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让人瞠目结舌。

B.巡天一百一十五个多小时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不负众望;10月17日上午;回到北京航天城;五千多名各界民众;以欢度节日般的热烈场面迎接飞天英雄。

C.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D.其实;在这“两代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出身于爱——虽然是自以为是的爱。

4.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随处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存于永恒之中。

(2)最重要的途经之一;就是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3)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A.鼓励研读不是/而是 B.鼓励阅读不仅/而且C.激励阅读不仅/而且 D.激励研读不是/而是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一段时间;中科学院以及北大、清华等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迷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百舸(kě)寂寥(liáo)彷(páng)徨惆怅(chàng)
B.方遒(qiú)颓圮(pǐ)瓦菲(fēi)青荇(xìng)
C.浪遏(è)浮藻(zǎo)长篙(gāo)漫溯(shuò)
D.虔(qián)诚忸怩(ní)深邃(suì)团箕(qí)
(2)《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作者一再强调乳儿“不在她的旁侧”是为了
说明()
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

B.“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出去联系。

C.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

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

(3)下面一首《沁园春》上阙打乱了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
是()
①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

②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

③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

④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说尽一生。

A.②④①③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③①④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君知其难也
B.诚能得樊将军之首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夜缒而出,见秦伯因人之力而敝之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掠夺、夺取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刻毒
C.执千金之资币物钱币
D.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假如没有
(7)从句式角度看,下列句子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是寡人之过也
(8)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晋军函陵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又前而为歌曰
2.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每格1分,共12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怅寥廓,,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在雨中哀怨,。

(戴望舒《雨巷》)
(4)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戴望舒《雨巷》)
(5)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徐志摩《再别康桥》)
(6)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3.文学常识填空。

(每格1分,共4分)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学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人名)所作。

它与《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雨巷》是(人名)的成名作,叶圣陶对这首诗评价很高,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的称号。

4.语言运用题。

(8分)
(1)诗人艾青以诗歌的形式深情地歌咏了保姆大堰河给予“我”的无私的母爱,季羡林用散文的形式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愧疚之情,而当今很多人喜欢在母亲节或其他节庆时用短信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请根据下列短信的内容和句式特点,将其补充完整。

(2分)
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

母亲您是伞,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您是豆荚,我们是豆荚里的豆子;。

(2)下面的一幅对联,打乱了顺序,请你将其整理为一幅较为工整的对联。

(2分)
康桥河边旷世伟人多情游子橘子洲头作别西天云彩书写壮志豪情
上联:
下联:
(3)《烛之武退秦师》对郑伯这一人物着墨不多,但他的思想性
格却比较鲜明。

请你用简要的语言对这一人物进行点评,80字左右。

(4分)
答:
二、阅读与鉴赏(4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年
5.填空。

(3分)
诗人从视觉、嗅觉、、四个角度展示了大海的生动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大海的之情。

6.在你看来,《海》一诗的形式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体现在哪个方面?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14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
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
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4分)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
②夫晋,何厌之有?厌: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
④亦去之。

去:
8.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③既东封郑④又欲肆其西封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不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也相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也不同
9.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理由是()(2分)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②夜缒而出,见秦伯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⑤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夫晋,何厌之有?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④⑤⑥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