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考试题型
大学语文考啥有什么题型

大学语文考啥有什么题型1.单项选择这部分20分,共20个小题,是考试中最容易拿分的题型了.因此考生应尽量做到不失分.单项选择主要考文学史知识,如作家生平、作品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中心论点、主要内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文章体裁等等,四选一,无论知不知道,都有25%的机率选到正确答案,相对容易得分.答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自己的识记,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既省时又有把握;二是把握不准时应采取比较的方法,排除筛选,确定唯一正确的答案.如xx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9题: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A、铺垫反托B、对比反托C、侧面烘托D、象征暗示(答案:C)这道题考的是迁移能力.考生并不一定要熟悉原文,只须运用平时所学知识就可以做出正确答案.2.多项选择这部分共5题10分,多考综合比较的内容,在5个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难度较大.考试内容与单项选择题差不多,只是在答案的设置上更多一些,主要是看考生掌握知识是否全面,这是平时是否用功的最直接证明.答题只能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点的熟悉掌握,采取比较法、排除法一一甄别,凭感觉来猜题、押题是行不通的.以xx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为例:第21题“下列文章,总体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达主旨的有()”、22题“下列作品中通过对话形式展开的有()”、第23题“下列诗篇属于用乐府旧题的有()”、第24题“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有()”第25题“鲁迅《风波》的主要艺术特点有()”,这五道题都有一定的难度.21、22、23题考艺术手法,23题考文体知识,第25题考艺术特点.根据这些考试内容,考生在复习时就要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去把握重点课文.3.词语解释这部分共5题10分,以古文中的词语为主,兼考现代文的疑难词语.答题必须在理解全句的基础上,对应直译,然后落实某一个词的意义,务必准确、简洁、切不可写几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鱼目混珠.如xx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专)第29题要求考生解释“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中的“用以兴”的意思,要求考生复习时比较细致.总体而言,这也是比较容易拿分的题目.4.简析题这部分约3至5题,共30分,考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一般的出题方式是先给出一段文字(字数一般不会超过200字),然后根据文段来设计问题.xx年起考试的文段不再局限于教材.考试文段主要是现代文(包括现代小说、戏剧、散文、科技说明文等)片段,古文片段,古典小说、戏剧片段、古体诗现代诗等等.主要是考文段主题、内容、艺术手法、修辞手法等等,出题方式比较灵活,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答题应采取还原课文,句不离段的思维方法,结合课文的“提示”启发思路.一定要弄懂内容,摸清提问的角度,针对性回答.答案总的要求是越简明准确越好,而不是内容答得越多越好.xx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共考5题,第36、39题是古文片断(庄子的《秋水》和郧道元《三峡》);第37题是古典小说片断(《红楼梦》宝玉挨打的情节);第38题是现代文片断(《刁槛》);第40题是古体诗(李白《度荆门送别》),考试内容相当全面,要求考生对各种文体都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5.作文作文30分,占分比例大.若出现大的失误,将导致考试不及格,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作文主要考核考生的思想修养、语文水平、综合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作文总的要求:主题鲜明、材料充实、结构清晰、表达得体、语言通畅、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行款规范.写作时要注意把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综合材料和典型材料、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结合起来,搭配使用.这样既可避免角度单一,缺少变化,又可满足作文的字数要求.历届考生作文失分的主要原因:文体混淆、文不对题、论点和论据脱节、字数不足、内容未写完、字迹潦草等,这些应引起重视,加以避免.根据历次阅卷经验,考生要拿高分有几条必须注意:一是要书写工整.字迹对阅卷老师的影响是潜在的,但却异常重要,无论你写得多好,如果字迹潦草,你的作文成绩必将大打折扣.二是要注意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要分段,每段开头最好采用段落中心句的写法,这样可以做到层次分明,老师一看就明白你的意思.作文最忌全文混乱,尤其是不习惯分段的考生必将失去很多分.三是一般而言,除诗歌外,考试时不限文体,考生一定要写自己擅长的文体.如果是写议论文,开篇一定要鲜明地提出论点,文中不妨多用一些名言警句;如果是写记叙文,切忌平铺直叙,结尾要有意味.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踌躇(chóu chú)B. 傀儡(kuǐ lěi)C. 蹉跎(cuō tuó)D. 饕餮(tāo tiè)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诗经》B. 《论语》C. 《左传》D. 《史记》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4.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5.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B. 贾宝玉是贾家的嫡孙C. 王熙凤是贾府的管家D. 贾宝玉最终考取了进士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
A. 《孟子》B. 《论语》C. 《大学》D. 《中庸》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8. 下列成语中,表示“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是()。
A. 画饼充饥B. 望梅止渴C. 空中楼阁D. 镜花水月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哪首诗?()A. 《望岳》B. 《登高》C. 《春望》D. 《登楼》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屈原B. 李白C. 杜甫D. 苏轼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海内存知己,______”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3. “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
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步出夏门行》。
5. 《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语文大学考试题型及答案

语文大学考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一愁莫展B. 穿流不息C. 再接再励D. 黄梁美梦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左传》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下午,我们去看电影;晚上,还要参加一个晚会。
B.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C. 李白的诗,有的豪放,有的婉约。
D. 这个周末,你是去图书馆,还是去公园?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的诗句。
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孟浩然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读。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公司采取了新的安全措施。
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C.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D. 《赤壁赋》7.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话出自()A. 《诗经》B. 《楚辞》C. 《论语》D. 《道德经》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望岳》中的名句,这里的“岳”指的是()A. 泰山B. 华山C. 衡山D. 嵩山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聪明、勤奋、善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B. 秋天的枫叶红了,稻谷黄了,天空蓝了。
C. 我看到了山,看到了水,看到了田野。
D. 他喜欢唱歌、跳舞、画画,兴趣广泛。
答案:1.D 2.B 3.A 4.D 5.C 6.C 7.A 8.A 9.A 10.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________》。
大学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金瓶梅》答案:D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著作?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A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创作?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离骚》B. 《九歌》C. 《天问》D. 《九章算术》答案:A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名言?A. 范仲淹B. 王安石C. 苏轼D. 欧阳修答案:A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谁的文学观点?A. 白居易B. 杜甫C. 李白D. 高适答案:A8.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的意思最接近?A. 多此一举B. 恰到好处C. 恰如其分D. 画龙点睛答案:A9.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辛弃疾B. 李清照C. 柳永D. 秦观答案:C1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周易》B. 《道德经》C. 《庄子》D. 《列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分为“风”、“______”、“颂”三部分。
答案:雅1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
答案:春晓13.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身上佩戴的玉叫做“______”。
答案:通灵宝玉14.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出自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二,这里的“君”指的是______。
答案:友人1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成语的意思是指过于______的环境或人,将不会有生物或朋友。
大学语文考试题型

大学语文考试题型引言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语文考试是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测试和评价。
因此,了解大学语文考试的题型和特点,对于学生提升语文成绩和应对考试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将围绕大学语文考试的题型展开讨论。
一、客观题型客观题型是大学语文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它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
选择题是在给定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题目,通常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
填空题是在给定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词语或句子。
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大学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在给定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通常,单项选择题会涉及到对于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考察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 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相对于单项选择题而言,要求考生在给定的选项中,选择多个正确答案的题目。
这种题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要求更高,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
3. 填空题填空题是大学语文考试中另一个常见的客观题型。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上下文语境,选取最合适的词语或句子填写到空格中。
填空题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词语运用能力,对于理解文章整体意思和细节把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主观题型主观题型是大学语文考试中较为复杂的题型,它包括了作文题和阅读题。
主观题型要求考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给定的问题或要求,进行创作或分析。
1. 作文题作文题是大学语文考试中重要的题型之一,它通常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话题或要求,展开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作文题的形式各异,可以是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考察的内容涉及当前社会热点、人生哲理、文学作品等。
作文题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阅读题阅读题是主观题型中常见的一种。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文章或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或完成相应的任务。
阅读题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理解文章中的意思、推理作者意图等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大学语文考试试题

大学语文考试试题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刘向)。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杜甫)。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郭沫若)。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托物言志)。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是(象征)。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插叙)。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D、E)。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A、C、D)。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A、B、C、E)。
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A、B、C、E)。
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A、D、E)。
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B、E)。
三、填空题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刘向)。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杜甫)。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朱自清)。
1、“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豁达、自在的心境。
2、王昌龄《从军行》中的“孤城遥望玉门关”描绘了士兵征战在外的孤独和远离家乡的惆怅。
3、辛弃疾《摸鱼儿》中的“烟柳断肠处”意味着诗人心情低落,感叹世事无常。
1、问:齐王派使者去问赵威的情况。
2、兵:指武器,这里用来表示武器的使用会导致杀人。
3、蕲:指一种水生植物,与人类相比,它们的生命力更加顽强。
4、鄙:指偏远的地方,这里用来表示大叔命令西鄙和北鄙的人去执行任务。
5、当:表示责任和义务,这里用来表示吏官在广大地区的管理和监管工作中,必须承担失误和失职的责任。
6、本:指植物的本性,这里用来表示植物种植的基本要求。
7、际:指天空与地面的交界处,这里用来表示景色的壮美。
8、向:表示方向,这里用来表示某人所在的位置。
大学语文考试试卷

大学语文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窠臼(kē jiù)B. 蹊跷(qī qiāo)C. 峥嵘(zhēng róng)D. 徜徉(cháng yá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很好。
B. 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不能被困难所克服。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读。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比赛。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清代的一部长篇小说。
B.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305篇。
C.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
D.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是春秋时期的一部史书,以记叙为主。
B. 《史记》中的“本纪”是记载帝王事迹的。
C.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D.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主张无为而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
3.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的作品。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中的“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2.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四、阅读理解题(每题15分,共30分)1.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文段内容略)(1)请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大学语文常见题型

大学语文常见题型1、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2、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现代汉语。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4、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6.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心远地自偏”一句阐明了怎样的人生哲理?5、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51~53小题。
6、作文:50分。
要求: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B.不能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61.题目:朋友7、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共10分)8、古文翻译(本题lO分)9、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0、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1、解词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解释各句中加“·”的词语。
12、翻译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将划线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13、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8小题5分,第29、30、31小题各6分,共23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泛读篇目 • 《老子》八章 • 墨子《兼爱》 • 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 刘义庆《世说新语》 • 宗臣《报刘一丈书》 • 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 顾炎武 《与友人论学书》 • 金圣叹《不亦快哉三十三则》 • 蒲松龄《婴宁》
• 现当代文选全部
泛读课文要求: 了解课文内容。
精读课文要求: 1.熟悉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主旨; 3.了解课文的主要创作特色。
200字以上; 20分值题答题字数应在
500字左右.
预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A.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B.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C.学力根深方蒂固 D.书到用时方恨少
二、翻译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 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 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 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三、论述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20分,共50分)
其中三题出自精读。一题出自泛读。
1.《红楼梦》中“宝玉挨打”一节,描写了 薛宝钗和林黛玉探望宝玉的情景,结合作品 中对二人的言行描写,分析宝钗和黛玉的性 格差异。
评分原则:
1 须展开论述。 2 须结合文章具体内容。 3 应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4 应文字通顺,层次清楚。
评分原则:
5 答题篇幅: 10分值题答题字数应在
大学语文的学习情况的考查。
大学语文试卷 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数学家王梓坤在《林黛玉的学习方法》一文中 引用了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名言:“读书三年,便谓
天 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
此 语可以用来印证他的观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
精读篇目
1. 庄子 2. 左传 3. 李斯 4. 韩愈 5. 柳宗元 6. 苏轼
7. 顾炎武
8. 曹雪芹 9. 鲁迅 10.巴金 11.胡适
《秋水》 《郑伯克段于鄢》 《谏逐客书》 《答李翊书》 《始得西山宴游记》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与友人论学书》
《红楼梦》 《灯下漫笔》 《爱尔克的灯光》 《追悼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