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版小儿常见传染病

合集下载

(完整版)常见疾病国际ICD—10编码

(完整版)常见疾病国际ICD—10编码
气胸(非创伤性)
J93.9
急性咽炎
J02.9
胸腔积液
J94.8
急性扁桃体炎NOS
J03.9
呼吸衰竭NOS
J96.9
急性喉炎
J04.0
肺萎缩
J98.1
急性气管炎
J04.1
败血症NOS
A41.9
唇NOS
C00.9
丹毒
A46
舌根
C01
细菌性感染(菌血症)NOS
A49.9
舌NOS
C02.9
先天性梅毒NOS
A50.9
牙龈NOS
C03.9
心血管梅毒
A52.0
口腔NOS
C06.9
梅毒NOS
A53.9
腮腺
C07
疾病名称
ICD-10编码
疾病名称
ICD-10编码
扁桃体NOS
C09.9
.0伴有昏迷.1伴有酮症酸中毒
.2伴有肾的并发症.3伴有眼的并发症
.4伴有神经的并发症.5伴有周围循环并发
症.6伴有其他特指的并发症
.7伴有多个并发症.8伴有未特指并发症
.9不伴有并发症
缺铁性贫血NOS
D50.9
营养性贫血NOS
D53.9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NOS
D58.9
后天性溶血性贫血NOS
D59.9
幽门
C16.4
气管
C33
胃窦
C16.3
支气管或肺
C34.9
胃小弯NOS
C16.5
胸腺
C37
胃大弯NOS
C16.6
纵隔
C38.3
胃NOS
C16.9
胸膜
C38.4

临床综合13(性传播疾病)【终结版】!预计4分

临床综合13(性传播疾病)【终结版】!预计4分

内容一、淋病(1)淋病的特点(2)感染途径(3)临床特征(4)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及实验室诊断(5)治疗及妊娠期治疗(6)预防措施1.病因: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也可表现为眼、咽、直肠的感染以及全身的感染。

淋病奈瑟菌,是呈肾形的革兰阴性双球菌,常成双排列,离开人体不易生存,一般消毒剂易将其杀死。

2.感染途径:成人主要通过性交直接接触传染,极少经间接传染;儿童多为间接传染;新生儿多在分娩通过软产道时接触污染的阴道分泌物传染。

3.临床特征:尿道炎——尿频、尿痛、尿道口可见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

1)潜伏期1~10日,平均3~5日,50%~70%妇女感染淋病奈瑟菌后无临床症状,易被忽略,但仍具有传染性。

2)男性可引起急性淋菌性前尿道炎,表现为尿道外口灼痒、轻度刺痛、红肿、外翻,继而有稀薄粘液流出。

以后症状逐渐加重,并可发展为全尿道炎。

3)女性以宫颈炎、尿道炎、尿道旁腺炎、前庭大腺炎等多见。

检查尿道口红肿、触痛;尿道旁腺炎表现为挤压尿道旁腺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前庭大腺炎表现为腺体开口处红肿、触痛、溢脓。

腺管阻塞形成脓肿。

4)合并症:男性可合并淋菌性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尿道周围炎及膀胱炎等。

女性合并症主要是感染盆腔脏器,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脓肿、腹膜炎等。

5)播散性淋病是指淋病奈瑟菌经血循环,引起关节炎、心内膜炎、脑膜炎、菌血症等。

如病情严重,可危及生命。

4.诊断:根据不良的性接触史(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

淋球菌涂片检查既便捷又准确,可作为筛查手段。

淋病奈瑟菌培养是诊断淋病的金标准方法。

对临床表现可疑、涂片阴性或需作药物敏感试验者,取宫颈管分泌物送培养,操作应注意保暖、保湿,立即接种。

5-1.治疗:治疗应尽早、彻底,遵循及时、足量、规范用药原则。

性伴侣应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检查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首选药物为头孢曲松钠。

5-2.妊娠期治疗:妊娠期淋病严重影响母儿健康,应及时治疗,可首选头孢曲松钠肌注,加口服红霉素。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Infectious Diseases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17110111课程总学时32(理论总学时32/实践总学0时)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临床专升本、影像、法医、麻醉专业。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小四黑体)章次第一章内容总论总课时3理论课时3实践课时第二章病毒性肝炎55第一节第二章肾综合征出血热22第八节第二章流行性乙型脑炎22第九节第二章狂犬病(自学)(自学)第十三节第二章艾滋病22第十四节第三章恙虫病(自学)(自学)第二节第四章伤寒与副伤寒22第一节第四章霍乱22第四节第四章细菌性痢疾11第五节第四章鼠疫(自学)(自学)第七节第四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2第十二节第四章败血症33第十五节第六章钩端螺旋体病22第一节第七章阿米巴病(自学)(自学)第一节第七章疟疾22第二节第八章日本血吸虫病22第一节第十章感染性休克(自学)(自学)第二节第十章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22第四节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传染病学是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是临床医学重要课程之一,在医学中处于重要地位。

本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重点讲解防治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范围内的科学新成就,为今后参加传染病防治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内容:①基本要求:首先,学生应当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掌握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归纳总结认识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比较相近的概念和类似的问题,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②素质培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自学能力、专业英语能力、应用知识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传染病学是医学专业的公共临床课程,是临床医学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其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是微生物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病理学、药理学和诊断学等。

儿科常见病中医诊疗进展与体会

儿科常见病中医诊疗进展与体会
重视哮喘患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阶段的 防诱发治疗,可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及减 轻发作程度。此期病机特点为感受外邪, 肺失宣降,治疗用药约3~7天。
3.发作期(急性发作期):以哮喘为 主,即喉中哮鸣,呼吸急促,肺部听 诊以哮喘音为主,此期的病机特点是 以标实为主,治疗用药约3~7天。
4.缓解期(慢性持续期):哮喘消失后, 继则出现以痰壅为主的临床表现,主要表 现为痰多,喉中有痰,时咳,或偶咳,或 咳略重,肺部哮鸣音消失,而以痰鸣音为 主。此期的病机特点不再是以气逆为主, 而是以痰实为主,治疗用药约1~2个月。
小儿哮喘的发生与肾虚有着密切关系,辨 证运用补肾疗法十分重要。同时瘀血是哮 喘病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亦是病情反复 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临床不仅要关注 “痰浊”为患,更要重视“瘀血”的存在。
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中医的肺概括了机 体的免疫防御功能,补肺气能提高机体免 疫防御功能,增强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 而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等健脾益气中 药有免疫促进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降低气道反应性 。
(三)特色疗法
1.冬病夏治方贴敷防治儿童哮喘 白芥子、延胡索、肉桂、麻黄、细辛、甘
遂研粉,按2:2:2:1:1:1比例混匀, 生姜汁调敷。分做成直径为1cm的药饼, 用纱布敷贴在肺俞、膏肓、定喘、天突等 穴,约2~4小时后取下,通过皮肤渗透吸 收,使药力直达病所,来改善肺部微循环, 预防哮喘发作。
五圣丹由胆南星、半夏、陈皮、甘草、苦杏仁组 成;灸法取心穴、足三里各三壮。
1974年第三版《中医儿科学》将小儿哮喘 的辨证施治概括为:“急性发作,以邪实 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
1985年第五版的《中医儿科学》则将哮喘 的辨证施治明确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
(二)现代医学分期

传染病 完整版

传染病  完整版

乙脑1有关乙型脑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型脑炎病毒属黄病毒科B.乙型脑炎病毒是DNA病毒C.乙型脑炎病毒抵抗力不强 D.乙型脑炎病毒的抗原性较稳定E.人堆乙型脑炎病毒普遍易感2,具有鉴别流行性乙型脑炎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最重要的体征是:A.明显脑膜刺激征 B.生理反射异常即出现病理反射C.抽搐发作程度D.皮肤瘀点及瘀斑E.明显呼吸不规则3,有关流行性乙型脑炎下列哪项不正确?A.流行性乙型脑炎是自然疫源性疾病B.猪不是其主要传染源C.蚊子是其主要传播媒介D.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E.蚊是乙型脑炎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4,以下的临床表现中,最不可能出现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临床表现是:A.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B.惊厥,呼吸衰竭C.意识障碍及颅高压的表现D.血压下降,四肢厥冷E.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5,流行性乙型脑炎病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A.中和抗体B.血凝抑制抗体C.补体结合抗体D.特异性IgM抗体E..V i抗体6,流行性乙型脑炎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时给予下述抢救措施中,不正确的处理措施是:A.大剂量脱水剂静脉给药B.山莨菪碱或阿托品静脉给药C.地塞米松静脉给药D.呼吸兴奋剂静脉给药E.5%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输注7,流行性乙型脑炎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哪项为主:A.控制隔离患者B.管理动物传染源,如猪等C.防蚊,灭蚊D.预防接种E.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8,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死亡原因是:A.持续抽搐B.循环衰竭C.呼吸衰竭D.意识障碍E.持续高热持续发热5天的患者,伴意识障碍,颈硬,克布征可疑,脑脊液检查:压力220mmH2O,CSF白细胞450*10ˊ6/L,多核0.60,单核0.40,糖4.0mm/L,氯化物120mmol/L,蛋白0.60、L.9.上述病症最可能支持下述那一疾病诊断?A.流行性乙型脑炎B.结核性脑膜炎C.化脓性脑膜炎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隐球菌性脑膜炎10岁患儿高热2天,昏迷抽搐1天。

综合版小儿常见传染病

综合版小儿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预防
季节性流感在人与人间传播能力很强,与有限的有效治疗 措施相比积极防控更为重要。主要的预防措施如下。 (1)个人卫生 A.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B.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C.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D.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 ,尽量居家休息。 E.流感患者应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 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F.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G. 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3)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 其并发症的手段。疫苗需每年接种方能获有效保护,疫 苗毒株的更换由WHO根据全球监测结果来决定。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病原
属单链RNA病毒,无 外壳、正20面体、直 径20-30nm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口腔疱疹
手足臀皮疹


并发症
喉、气管、支气管炎 肺炎 心肌炎 结核情恶化 营养不良 维生素A缺乏症

神经系统
麻疹脑炎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其他:格-巴综合征、 偏瘫、大脑血栓性静脉 炎和球后视神经炎,均 少见。



疹--治疗




一般治疗 隔离,卧床休息,房 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 湿度,有畏光症状时 房内光线要柔和; 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 营养的食物,补充足 量水分; 保持皮肤粘膜清洁。
返回
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 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 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 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 整个病程约7-12天。

传染病分类(最新版)

传染病分类(最新版)

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中国目前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其中甲类2种、乙类28种,丙类11种,共41种。

一、甲类1、鼠疫鼠疫(plague)是鼠疫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多借由鼠蚤传播。

鼠疫存在于疫源地的野生啮齿动物中,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

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三次大流行,自1992年全世界报告发生人间鼠疫的国家有巴西、中国、马达加斯加、蒙古、缅甸、秘鲁、美国、越南及扎伊尔共9个国家,发病总数共1582例,病人大多集中在非洲。

2、霍乱霍乱是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由O1血清群和O139 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

19 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次世界性大流行。

近些年来,全球霍乱,尤其是在非洲、南美洲和亚洲,流行更趋严峻。

二、乙类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新冠病毒属β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性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

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国内外流行优势毒株,其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致病力减弱,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2、猴痘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

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病死率为1%-10%,2022年1月以来,全球共有111个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报告了超过8.7万例猴痘病例,死亡病例达到140例。

2022年7月23日WHO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3年5月12日WHO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报告ICD编码解说版

传染病报告ICD编码解说版

诊断病名 艾滋病伴卡波西肉瘤 艾滋病伴伯基特淋巴瘤 艾滋病伴非霍奇金淋巴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的脑病 艾滋病痴呆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的消瘦综合征 急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病毒性肝炎甲型急性重型 病毒性肝炎甲型亚急性重型 病毒性肝炎甲型急性黄疸型 病毒性肝炎甲型急性无黄疸型 病毒性肝炎甲型淤胆型 甲型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 病毒性肝炎双重感染 病毒性肝炎乙型丁型(同时感染)亚急性重型 病毒性肝炎乙型丁型(同时感染)急性重型 急性乙型丁型(同时感染)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乙型丁型(同时感染)急性黄疸型 病毒性肝炎乙型丁型(同时感染)急性无黄疸型 病毒性肝炎乙型丁型(同时感染)淤胆型 病毒性肝炎乙型亚急性重型 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重型 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黄疸型 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无黄疸型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乙型淤胆型 病毒性肝炎乙型丁型(重叠感染)慢性重型 慢性乙型丁型(重叠感染)病毒性肝炎
备注
不许报告 临床诊断 病例,必 须报告经 实验室检 测确证病 例。 乙型肝炎 的诊断和 报告,以 及流行病 学调查和 血样送检 工作按照 计划免疫 科的相关 要求进行 。
1.一个病 例感染多 种病毒, 每个病毒 类型填写 一张报告 卡,不允 许一张报 告卡上含 两个以上 的传染病 病名。 2.如无相 关诊断技 术水平的 单位遇到 疑似病例 时应及时 转诊,在 诊断印象 填写“肝 功能异常 /损害 ”,
诊断病名 病毒性肝炎戊型亚急性重型 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 病毒性肝炎双重感染 急性乙型丁型(同时感染)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乙型丁型(同时感染)急性黄疸型 病毒性肝炎乙型丁型(同时感染)急性无黄疸型 病毒性肝炎乙型丁型(同时感染)淤胆型 病毒性肝炎乙型丁型(重叠感染)慢性重型 慢性乙型丁型(重叠感染)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乙型丁型(重叠感染)慢性轻度 病毒性肝炎乙型丁型(重叠感染)慢性重度 病毒性肝炎乙型丁型(重叠感染)慢性中度 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 病毒性肝炎双重感染 病毒性肝炎三重感染 庚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淤胆型 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 病毒性肝炎急性无黄疸型 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型 病毒性肝炎慢性轻度 病毒性肝炎慢性中度 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度 慢性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伴肝昏迷 急性重型(暴发型)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 病毒性肝炎双重感染 病毒性肝炎三重感染 EB病毒性肝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常见传染病 防治
西安市儿童医院六门诊
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分类



直接或间接——水痘、结膜炎(红眼病) 空气或飞沫——水痘、流感、肺结核 经水传播———霍乱、血吸虫 食物传播———痢疾、伤寒 接触传播———淋病、疥疮、艾滋病 血液或体液——乙肝、艾滋病 昆虫或动物——乙脑、疟疾、狂犬 土壤传播———炭疽、破伤风 医源性传播——丙肝、艾滋病 围产期传播——风疹、梅毒、艾滋病 多途径传播——艾滋病
现场急救措施:




1.确保环境安全:疏散围观者,移开有可能对患儿造成二 次伤害的物体,如锐器,热饮等。保证患儿周边有一定空 间。 2.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口内分泌物或呕吐物吸入 气管引起窒息。可将裹有软布的小木板或筷子放入患儿上 下门牙之间,以防患儿咬伤舌头。 3.按压人中穴。人中穴位于鼻唇沟的中点。待患儿抽搐缓 解注意观察面色及呼吸情况,若无自主呼吸立即进行心肺 复苏。若发热给与退热药。 4,及时送医进一步诊治。 注意:不能在患儿未完全清醒前喂药喂水;不要极力唤醒 患儿;抽搐时不可强压肢体,以防骨折。

疹--流行病学




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 传染源:麻疹患者。从接触麻疹后7 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 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 等分泌物中,通过由飞沫传播。 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 上发病。 麻疹减毒活疫苗使用后,发病率已 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发病 年龄后移。


水痘 、带状疱疹—病征



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呈球形。 本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 人为惟一的宿主。 VZV生活能力较弱,不耐高温,不能在痂皮中存活, 易被消毒剂灭活。
水痘 、带状疱疹—流行病学1

水痘传染性强。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都
有传染性。

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主要为2~10岁的儿童发

公共场所保持良好通风 每日对玩具、用具、餐具 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应穿 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 应立即洗手 每日物表擦拭消毒 养成正确洗手习惯 每日晨检,发现可疑,及 时采取措施 及时报告
手足口病--疫苗


目前国家还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也没有 特效药。 除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 衣被”等预防措施。
抢救措施

西安市儿童医院
保持镇静; 海姆立克急救法
西安市儿童医院
连续5次拍背
连续5次按压
西安市儿童医院
海姆立克急救法-自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

西安市儿童医院
原理: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 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双肺 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余空气形成一股气 流。这股气流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 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 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对症治疗 高热时可用退热剂 烦躁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剧咳时用镇咳祛疾剂 继发细菌感染给抗生素 麻疹患儿对VitA需要量大, 应补充VitA。


疹--预防

被动免疫: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于免疫血清球 蛋白0.25ml/kg,可预防麻疹发病;0.05ml/kg仅能 减轻症状;超过6天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 主动免疫: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 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患者,早期隔离。一般病人 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 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切断传播途径: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房间通 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 场所 。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病原
属单链RNA病毒,无 外壳、正20面体、直 径20-30nm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口腔疱疹
手足臀皮疹
皮疹少则几个,多则百余个;一般 5-7天消 退,疹退后无瘢痕及色素沉着
皮疹的特点
“四不像” 不像蚊虫咬 不像药物疹 不像口唇牙龈疱疹 不像水痘
窒息

西安市儿童医院

原因:异物吸入气管; 年龄:3岁以下; 机制:幼儿咳嗽反射弱,出现异物呛入时无法过强的咳嗽 出异物。 常见的异物有:果冻 瓜子、花生、药丸、笔帽、钮扣、 气球等。
支气管异物
西安市儿童医院
预防措施

西安市儿童医院
良好的进食习惯:进食时候不要嘻闹、逗笑。 不要将小玩具、及零件放入口中,鼻子中。 嘴里含有东西时候不要嘻笑、打闹。
西安市儿童医院


儿童伤害临床特征: 伤害性质:挫伤/擦伤、锐器伤/咬伤/开放伤、骨折 /扭伤、烧烫伤、其他。 伤害部位: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依次为:头面部、 腕和手、膝盖及小腿、肘部和前臂、肩部和上臂。
西安市儿童医院



伤害的程度和治疗:轻度意外伤害(85.35%), 中度病例占9.12%,重度意外伤害占5.53%。 急诊及处理方式 家中及幼稚园 43.34% 急诊或者门诊 49.66% 住院或者ICU 2.06%
临床“四不” 不痛 不痒 不结痂 不结疤
手足口病--治疗
抗病毒药物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个人预防措施


托幼机构及小学





饭前便后、要洗手 避免接触患儿 奶具、餐具使用前后应充 分清洗消毒 流行期间不到人群聚集、 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经常 通风,勤晒衣被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 就诊
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接触
病人
经济
社 政治 会 因 文化 素 宗教 风俗 易 感 人 群
传 染 携带者 源 受感染
动物
传 播 途 径
血液 水 食物 医源性 垂直
媒介
土壤
自 气候 然 因 地理 素
传染病控制的基本原则
1、管理和控制传染源:根本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关键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重要措施
保护易感人员
误服水银
消化道异物

西安市儿童医院

胃肠道异物是常见的腹部急症。异物绝大 多数是吞入的,好发生在婴幼儿。多无临 床症状,异物多能通过肛门自行排出,但 也有些病人因异物排出困难或有并发症则 需要手术治疗。 近年来,由于内窥镜的普及与发展,一些 消化道异物能借助内窥镜取出,因而减少 了并发症与手术治疗的机会
消化道异物
西安市儿童医院

食管异物可引起吞咽疼痛或困难、呕吐。胃内异 物多无明显症状,或有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或 可引起幽门梗阻、产生痉挛性疼痛、呕吐。穿孔 后则有腹膜炎征象,有持续性腹痛、腹胀、压痛、 肌紧张、反跳痛等表现。
消化道异物
姐姐给弟弟喂得铁块
西安市儿童医院
食道异物
异物
4岁哥哥给4月大弟弟喂的拉链
A.手部 B.臀部 C.口腔 D.足部


2、手足口病哪个年龄段发病率最高? A.1岁以下 D.4岁以下 B.2岁以下 C. 3岁以下

互动

3.患儿发烧多少度以上再应用退热药?
A. 37.5度 B. 38度 C. 38.5度 D.39度

儿童意外伤害急救及预防
西安市儿童医院六门诊
气管异物
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分析
钙与儿童健康
儿童为什么需要补钙?
儿童应该怎样补钙?
看得见的危害
缺 钙
方颅
看不见的危害
智力
智力发育迟缓、 智商下降
骨骼和牙齿
儿童牙釉质发育 不良及龋齿3
免疫
反复呼吸 道感染等
心理
情绪烦躁、爱哭爱闹、 夜惊难以满足儿童钙的需求
草鱼1.6斤 豆腐 0.6斤

疹--临床分期
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 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前驱期:一般为3~4天。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 染症状: 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 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疹退后,皮 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播迅速,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流行性感冒—典型症状



发病突然,先是出现发冷、寒颤、发热,体温 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 至更高,持续3~5天。 伴随现象:头痛、全身酸痛、疲倦、食欲减退, 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 疾病症状。 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 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
西安市儿童医院


2009年美国儿童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伤害死亡 顺位 比例 交通意外 1 49.92% 窒息 2 12.69% 溺水 3 10.75% 中毒 4 9.01% 烧伤 5 4.24% 坠伤 6 1.65%
西安市儿童医院
中国,位于意外伤害死亡率最高的区域之一;
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有:跌伤、烧伤、钝器伤、中 毒、溺水、动物伤害、误服药物、支气管异物、 消化道异物等。
流行性感冒--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 食,进食后以温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保持鼻咽及口腔 清洁。 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


初起流鼻涕、打喷嚏症状较重时,可以吃些治感冒药 咳嗽、咳痰等症状较重时,可选用祛痰和止咳药物; 出现高烧,可吃些退热药。


抗病毒奥司他韦治疗。 流感疫苗。
烧伤的现场急救


衣物着火,用棉被等扑灭,不可抱孩子奔跑、双手拍打火 源。 如衣裤贴身,不可强行剥去衣物。 创面可涂抹四环素、土霉素、美宝。
西安市儿童医院
西安市儿童医院
抽搐与急救

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异常的不自 主收缩,并引起关节运动,多为全身、对 称性。患儿可表现为意识丧失,呼之不应, 双眼上翻或凝视,发呆,可伴有口吐白沫, 流涎,口唇发青,四肢强直或抖动,大小 便失禁。幼儿常见于热性惊厥,癫痫,中 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等。(注意与高热寒战 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