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干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合集下载

tcf蛋白的基因

tcf蛋白的基因

tcf蛋白的基因TCF蛋白是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它在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调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TCF蛋白的基因编码了一系列的转录因子,包括TCF1、TCF3、TCF4和LEF1等。

这些蛋白质在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肿瘤发生等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TCF蛋白的基因位于人类基因组的不同染色体上。

其中,TCF1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4上,TCF3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7上,TCF4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0上,而LEF1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4上。

这些基因在不同组织和细胞类型中表达水平和模式也有所不同。

TCF蛋白的基因在胚胎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TCF1和LEF1基因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表达较高,参与了胚胎体轴的形成和胚胎干细胞的分化。

而TCF3和TCF4基因则在胚胎发育的后期阶段表达较高,参与了器官的发育和细胞命运的决定。

此外,TCF蛋白的基因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研究发现,TCF1和LEF1基因在干细胞和癌细胞中表达较高,参与了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

而TCF3和TCF4基因则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表达较高,参与了细胞的分化和特化。

此外,TCF蛋白的基因在肿瘤发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TCF1和LEF1基因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而TCF3和TCF4基因则在肿瘤发生的不同阶段表达异常,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分化和转移。

总之,TCF蛋白的基因编码了一系列的转录因子,它们在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基因在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肿瘤发生等生物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进一步研究TCF蛋白的基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生物学和疾病发生的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生命科学前沿技术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苏州大学

生命科学前沿技术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苏州大学

生命科学前沿技术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苏州大学第一章测试1.样本在鞘液流的环包下形成流体动力学聚焦,使其不会脱离液流的轴线方向,并且保证每个细胞通过()。

参考答案:激光照射区2.流式细胞仪测定的标本,不论是外周血细胞,还是培养细胞,首先要保证的是()。

参考答案:单细胞悬液3.流式检测时,前向角散射信号可以检测细胞膜厚度。

()参考答案:错4.流式细胞仪综合了激光技术、电子技术、流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参考答案:对5.流式细胞术可检测的生物学颗粒包括()。

参考答案:;细胞;DNA;细菌第二章测试1.以下哪个不是荧光显微镜的用途()。

参考答案:测量细胞膜电信号变化2.荧光标记的方法有()。

参考答案:量子点、镧系元素表;荧光蛋白转染标记,GFP等;新型有机染料标记,Alexa Fluo系列;样本自发荧光成像;传染有机染料标记,DAPI,FITC等3.荧光染料不可以用来标记活细胞。

()参考答案:错4.关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与宽场荧光显微镜,描述正确的是()。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都是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都正置显微镜5.影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质量的条件有()。

参考答案:扫描分辨率;荧光信号强度;激光强度6.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可以进行高精度的Z轴层扫,有助于提升图像分辨率。

()参考答案:对7.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不可以进行以下哪类应用()。

参考答案:电信号测量8.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可以进行哪些升级改造()。

参考答案:FRAP/FLIP成像;FLIM改造;细胞动力学分析;长时间活细胞成像9.共聚焦显微镜不可以进行升级改造()参考答案:错10.活体微循环系统由最早由哪个公司生产销售()。

参考答案:3I11.光片显微镜的优势主要有()。

参考答案: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光漂白/光毒性小;信噪比高12.转盘共聚焦分辨率一定高于传统共聚焦显微镜。

()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对小鼠进行定点基因编辑的技术是():参考答案:同源重组2.用CRISPR/Cas9技术做基因敲入的时候,需要对受精卵注射():参考答案:CRISPR/Cas9系统+同源重组打靶载体3.对细胞系做基因编辑难度大于小鼠基因编辑难度的原因可能是():参考答案:细胞系内染色体倍数不确定;不同细胞系差异太大;细胞系发生自然同源重组的概率低4.同源重组过程中,容易发生随机整合,单用PCR鉴定可以排除随机整合。

人naive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总结

人naive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总结

人naive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总结
人naive胚胎干细胞(hESCs)是一种具有多能性的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可以分化成各种细胞类型。

以下是关于人naive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的总结:
1. 培养基:人naive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需要特殊的培养基,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谷氨酰胺、非必需氨基酸、糖、脂肪酸、胰岛素、生长因子等。

其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维持hESCs多能性的关键因子。

2. 细胞附着:人naive胚胎干细胞需要在特定的细胞附着物质上生长,这些物质包括胶原蛋白、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等。

这些物质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或者在培养皿表面涂布。

3. 温度和气体:人naive胚胎干细胞需要在37℃恒温下培养,并且需要5%的CO2和95%的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O2)以维持培养基的pH值。

4. 传代:当人naive胚胎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密度过高时,需要进行传代以维持细胞的生长和多能性。

传代过程中需要用胰蛋白酶或EDTA处理细胞,以使其从附着物质上分离下来,然后进行稀释和重种。

5. 分化:人naive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细胞类型,包括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胰岛细胞等。

这些细胞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帕金森病、糖尿病等。

总之,人naive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需要特殊的条件和技巧,但它们在医学研究和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表观遗传学中的组蛋白修饰

表观遗传学中的组蛋白修饰

表观遗传学中的组蛋白修饰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指生物体连续遗传物质DNA外的遗传现象,主要由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调控等组成。

其中,组蛋白修饰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组蛋白修饰指的是在组蛋白蛋白质上发生的一系列化学改变,这些改变对核糖体的结构形态、染色体紧密度、基因转录等方面均有影响。

组蛋白是核糖体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同时也是染色体最基本的组成单元。

组蛋白由多个核心组成,核心之间由疏松的连续的螺旋桥相连成稳定的纤维。

组蛋白的N端和C端是蛋白质的结构域,在不同的化学修饰下形成不同的组蛋白状态。

在表观遗传学中,常见的组蛋白修饰包括: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醋酸化等,其中甲基化和磷酸化是最为常见的组蛋白修饰。

甲基化是指通过在DNA分子中甲基化腺嘌呤(5mC)以及克莱宁岛(CpG)保护性甲基化,改变基因表达的生物修饰作用。

与此类似,组蛋白中也存在一种改变基因表达的修饰方式,即甲基化的同家族修饰方式——组蛋白甲基化。

组蛋白甲基化(Histone Methylation)是指在组蛋白的氨基酸中添加一个或多个甲基,从而改变组蛋白在多个核糖体结构中的位置、DNA和组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等,进而影响细胞的染色质结构、基因的表达以及染色质复制等生理过程。

组蛋白甲基化通常通过酶催化完成。

其中,Histone lysine methyltransferase(HKMT)是组蛋白甲基转移酶(HMT),它主要促进Lysine残基变异,并与若干组蛋白蛋白质相互作用,调控染色质的空间结构。

相对应的,组蛋白甲基脱去酶(HDM)也是组蛋白修饰中很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与HKMT相对应,而且通过去除组蛋白上的甲基,以及改变组蛋白的空间位置,同时在RNA 多样性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研究表明,组蛋白甲基化的水平与胚胎干细胞分化程度、乳腺癌病变程度、血液恶性肿瘤等生理生化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总之,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干细胞培养中的细胞鉴定与鉴定方法

干细胞培养中的细胞鉴定与鉴定方法

干细胞培养中的细胞鉴定与鉴定方法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对于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干细胞研究中,如何鉴定细胞的特性和状态是非常关键的,这决定了细胞是否具有干细胞特性以及是否处于特定分化状态。

本文将介绍干细胞培养中的细胞鉴定和鉴定方法。

细胞鉴定方法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

直接方法是通过检测特定标记分子的表达来鉴定细胞的特性和状态。

间接方法是通过检测细胞的功能或特定的生物学特征来进行鉴定。

一、直接方法1.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使用特异性抗体来检测特定标记分子的表达。

例如,使用抗伊普西岛素抗体(insulin)来检测胰岛干细胞的分化状态。

2.免疫荧光染色:利用荧光探针或荧光标记的抗体来检测细胞的表达。

例如,使用CD34抗体来检测造血干细胞的存在。

3.流式细胞术:通过标记特定的细胞表面标记物,然后用荧光染料进行细胞表达的定量检测。

这种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标记物,非常适用于复杂的细胞鉴定。

4.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质谱技术鉴定细胞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细胞特性信息。

5.基因组学分析:通过测定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来鉴定细胞的特性。

例如,使用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来检测特定基因的mRNA水平。

二、间接方法1.功能鉴定:通过检测细胞的特定生物学功能来鉴定细胞的特性。

例如,使用CFU-GEMM(巨噬细胞-粒系-巨核细胞)分析来鉴定造血干细胞。

2.分化潜能鉴定:通过检测细胞向不同细胞类型分化的潜能来鉴定干细胞。

例如,使用胚胎体外培养(EB)法来鉴定胚胎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

3.遗传学鉴定:通过染色体分析或SNP分析等遗传学方法来鉴定细胞的遗传特性。

例如,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来鉴定细胞的倍性和染色体异常情况。

以上方法在干细胞培养中可以互相结合使用,以鉴定细胞的特性和状态。

同时,为了确保细胞的鉴定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避免污染和非特异性反应。

生物医学研究热点及意义

生物医学研究热点及意义
• 在复杂层面上研究细胞活动和信号转导机 制是一个新的学科前沿。
干细胞研究
• 自从上世纪90 年代美国科学家成功地培养 了人胚胎干细胞后,干细胞定向分化及其 调控等的研究是现在和将来生命科学的热 点。对发育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将起突破 性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一领域所具有的重大 科学意义和医学及其商业价值必将是各国 重点支持和开发的领域。
其他
• 如纳米生物技术、无损伤成像技术、微型 机器人在医学中的应用,疾病疫苗研发技 术,基因工程酶研发技术等,由于其有广泛 的市场前景,也是各个相关领域研究的重 点。
Directions
• 分子生物学 • 跨国家单位的“大科学” • 从局部观到整体论 • 多学科交叉 • 现代工业领域的高新技术 •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
对医学科研的启示
• 对研究热点选题 • 注意多学科交叉和集团作战 • 同时注意知识产权保护
• 器官移植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但 供体器官的短缺是器官移植的最大障碍。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的方法改造动物器官使 之适应异种器官移植的要求是该领域的研 究重点。干细胞定向,可控分化技术也是 解决器官来源的方法之一,同时它有更广 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它是目前各国投入大 量经费研究的热点。
基因定点敲除和敲入技术
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其它
生物芯片技术
哺乳动物 体细胞克隆技术 基因定点
敲除和敲入技术
高效基因转移 体系的研究
组织工程技术 和干细胞定向
分化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
• 生物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生命科学 和医学领域最有力的分子检测工具,目前 主要有DNA芯片和蛋白质芯片。它利用微 点阵技术将成千上万的生物信息密码集中 到一小片固相基质上,从而使一些传统的 生物学分析手段能够在尽量小的空间范围 内、以尽量快的速度完成。它在检测诊断、 药物高通量筛选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是未来产业化的重要方向。

维持人胚胎干细胞多能性顺式作用元件的筛选

维持人胚胎干细胞多能性顺式作用元件的筛选

基础医学与临床Basic&Clinical MedicineMay2021 Vol.41No.52021年5月第41卷第5期文章编号:1001-6325(2021)05-0636-05研究论文维持人胚胎干细胞多能性顺式作用元件的筛选孙梦瑶,刘思琪,周凡琦,马艳妮,余佳*(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05)摘要:目的在人胚胎干细胞(hESCs)中建立一种可行的CRISPR文库筛选方法,筛选参与维持hESCs多能性的顺式作用元件。

方法将诱导型Cas9蛋白表达元件插入hESC基因组中,构建诱导型Cas9稳定表达株(iCas9-hESC)。

通过分析已发表的hESCs中的染色质互作信息,确定可能参与多能性基因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并以此来构建双gRNA CRISPR敲除文库。

使用CIRSPR文库在低感染复数情况下感染iCas9-hESC,诱导Cas9蛋白表达,对细胞进行基因编辑。

以OCT4的表达水平作为衡量多能性的标准,对基因编辑后的细胞进行OCT4的流式抗体染色与分析,确定顺式元件敲除后是否影响到hESC的多能性。

结果成功构建iCas9-hESC,且该细胞仍保持多能性状态。

构建顺式元件的CRISPR敲除文库,成功感染目的细胞。

对文库感染后的细胞进行OCT4表达水平的流式分析,发现基因编辑后的细胞确实存在多能性下降的部分群体。

结论建立了在hESC中通过CRISPR文库筛选参与维持多能性顺式作用元件的可行性方案o关键词:人胚胎干细胞;多能性;顺式元件;CRISPR文库中图分类号:Q523文献标志码:AScreening of cis-acting elementsfor maintaining pluripotency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SUN Meng-yao,LIU Si-qi,ZHOU Fan-qi,MA Yan-ni,YU Ji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Institut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CAMS,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PUMC,Beijing100005,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inducible CRISPR library screening method for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hESCs)to screen the cis-acting elements involed in the maintainance the pluripotency of hESCs.Methods The inducible Cas9expression elements were inserted into the hESC genome to construct an inducible Cas9stable expres­sion strain(iCas9-hESC).Analyze the published chromatin interaction information in hESCs to identify the cis-acting elements that may b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pluripotency genes,then to construct a double gRNA CRISPR knockout library.The CIRSPR library was used to infect iCas9-hESC at low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followed by in­duction of Cas9expression,and gene ecKting of the cells・Using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OCT4as a standard to measure pluripotency,the cells after gene editing were stained with OCT4and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knockout of cis-elements would affect the pluripotency of hESCs.Results The iCas9-hESC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and the cells still maintained a pluripotent state.Construct a CRISPR knockout library of ciselements收稿日期:2021-01-20修回日期:2021-03-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0103)*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j-yu@孙梦瑶维持人胚胎干细胞多能性顺式作用元件的筛选637and successfully infect the target cells.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of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OCT4was performed on the cells after the library infection,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indeed some populations with decreased pluripotency in the cells after gene editing.Conclusions A feasible scheme for screening cis-acting elements involved in maintaining pluripotency in hESCs through CRISPR library is established・Key words: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pluripotency;cis-elements;CRISPR library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hESCs)是一类源于人囊胚内细胞团,经过体外分离纯化及培养,所得到的稳定的多能干细胞,可在适当的条件下分化形成体内各种类型的细胞,因具有潜在的再生医学应用前景而被广泛研究⑴。

胚胎干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

胚胎干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

胚胎干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摘要】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es细胞)主要来源于胚胎发育早期囊胚中的内细胞群(inner cell mass, icm),具有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

而蛋白质组学具有规模大和高通量等优点,在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中采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定向分化和迁移的机制。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蛋白质组;质谱1981年,evans和kaufman等[1-2]首次成功建立了小鼠es细胞系,thomson小组[3]又在1998年建立了来源于人囊胚内细胞群的人胚胎干细胞系。

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和es细胞所具有的移植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前景迅速将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推向了高潮。

目前通常从mrna水平研究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然而,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执行者,其表达虽受到mrna水平(例如,转录和剪接等)的调节,但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表达量和活性还受到翻译、翻译后修饰和降解等过程的影响。

因此,只从mrna水平研究胚胎干细胞显得不够充分。

蛋白质组学通过分析生物体的全部蛋白质成分,并观察不同状态下细胞或组织蛋白质组的变化情况来了解细胞活动的分子机理。

把蛋白质组学运用到胚胎干细胞研究将有利于从蛋白质水平阐明其增殖、定向分化和迁移的机制,为人类更好的将es细胞应用于临床、药物开发等领域奠定基础。

1 蛋白质组学的重要研究方法蛋白质组(proteome)一词由澳大利亚学者wilkias[4]于1994年首先提出,指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成分的总称。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的概念源于蛋白质组,是指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研究蛋白质组的一门新兴科学,其目的是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份、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揭示蛋白质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规律。

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既借助技术得以推动,但也受技术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更新和多向分化 的特性。而蛋白质组学具有规模大和高通量等优点 , 在胚胎干细胞 的研究 中采用蛋 白质组学的研 究技 术有助于进一 步探讨
胚胎干细胞的增殖、 定 向分 化 和 迁 移 的机 制 。
【 关键词】 胚胎 干细胞 ; 蛋 白质组 ; 质谱
1 9 8 1 年. E v a n s和 K a fma n n等 首次成功建立了小 鼠E s细胞 系, T h 。 。 小组 【 又在 1 9 9 8年 建立了来源 于人囊胚 内细胞 群的人胚胎 干细胞 系 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和 E S细胞所具有 的移植治疗方面的 I 临床应用 前景 迅速将 胚胎 干细胞 的研究 推 向了高潮 。 目前 通常从 m R N A水平研究胚胎 干细胞 的生物学特性。然而 , 蛋 白质作 为生命 活 动的体现者 和执行者 . 其表达虽受 到 m R N A水平 ( 例如, 转 录和剪 接 等) 的调节 . 但是细胞 内蛋 白质的表达量和活性还受到翻译 、 翻译后修 饰和降解等过程 的影响 因此, 只从 m R N A水平研究胚胎干细胞显得 不够充分。蛋 白质组学通过分析生物体 的全部蛋 白质成分 , 并观察不 同 状 态 下 细 胞 或 组 织 蛋 白质 组 的 变 化 情 况 来 了解 细 胞 活动 的 分 子 机 理 把蛋白质组学运用到胚胎干细胞研究将有利于从 蛋白质水平 阐明 其增殖 、定向分化和迁移的机制 ,为人类更好的将 E s 细胞应用于临 床、 药物开发等领域奠定基础 。 甲酸f r e t i n o i c a c i d ) 诱导分化 的神经 细胞 的全部蛋 白质 。然后 , 对 mE S 细胞 和神经细胞差异 表达的蛋 白胶点进行基质辅助激 光解析电离 飞 行 时间质谱( MA L I D — T O F — MS ) 分析 结果 , 共 鉴定出 2 4种 差异蛋 白, 其中包括 1 5种到 目前为止还不知确切功能的蛋 白。此项实验提示这 些差异蛋 白极有可能在介导 m E S细胞 向神经细胞分化 的信号通路 中 起到关键作用 . 并说明蛋白质组学方法可以作 为揭开胚 胎干细胞定 向 分化 的有效手段。 为了进一步弄清小鼠 E S细胞向神经细胞转化过程中复杂的信号 传导级联反应 中的一些基本信息 . D i n g 等 筛选 出一 些能诱导 E s向 神经细胞分化 的分子 . 选取其中一种叫做 T WS 1 1 9的小分子进行深入 研究 . 并 应用表面等离 子共振技术 ( S P R ) 发现 T WS 1 1 9分子 是通过 与 种细胞激 酶——糖 原合成激酶 一 3 b e t a ( G S K 一 3 b e t a ) 结合来 操纵 向神 经细胞分化的 G S K 一 3 b e t a 是一种 多功能信 号传导 酶, 与一些生理信 号传导过程有关 . 并通过附加一个磷酸基到酶上 , 调节其 它酶的活性 。 操纵 G S K 一 3 b e t a 会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 , 这一事实为 了解 控制胚胎干细胞命运 的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 并最终用于体内胚胎干细 胞治疗 . 例如 . 帕金森 氏症 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中大脑 的损伤 就可能通 过诱导神经细胞再生来改善 D i n g等正着手研究探 明这种 结合如何 引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确切机制 虽然双向凝胶 电泳是分离蛋 白质的传统技术 .但其具有繁琐 、 不 稳定 和低灵敏度等缺点 目前 .二维 液相色谱 ( t w o me n s i o n a l l i q u i d c h o m a t o g r a p h v . 2 D — L C ) 和多维液相色谱等新型蛋白质分离技术都有 了 长足 的发展 他们 和质谱联用是蛋 白质组中进行蛋 白鉴定和定性 的快 速而准确的技术 它们并非作为蛋 白质分 离手段替代双 向凝胶 电泳 , 而是有价值 的补充 . 像分析含有复杂蛋 白混合物 的细胞抽提物和其它 些需 要高分辨率和需要鉴定低浓度蛋 白的样 品时 可得到互补 的信 息 N a g a n o k等 就 采 用 多 维 液 相 色 谱 ( m u h i d i m e n s i o n a l l i q u i d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v ) 和高分辨率质谱( h i g h — r e s o l u t i 0 n M S ) 在m E S 细胞 中获 得 了包 括 1 7 9 0种 蛋 白 的更 全 面 的数 据 获得 的 这些 蛋 白质 数 据 与 先 前通过芯片技术获得的转 录组数据相 比较 . 发现了 6 0种 E s细胞特异 性蛋 白。 其 中包 括碱性磷 酸酶 ( a l k a l i n e p h o s p h a t a s e , A K P ) 、 阶段特异 性胚胎抗原 f s t a g e — s p e c i f i c e m b yo r n i c a n t i g e n s , S S E A) 等 另外还 发现 些低丰度 的转录 因子 . 例如 Oc t 4 , U T F 1等 以上结果表明此试验策 略具有鉴定新 的 E s细胞特异性标记的潜力
科技・ 探索・ 争鸣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淮 阴卫生 高等职 业技 术学校 , 江苏 淮 安 2 2 3 3 0 0 )
【 摘 要】 胚胎干细胞( e m b r y o n i c s t e m c e 1 1 , E S细胞) 主要来 源于胚胎发 育早期囊胚 中的 内细胞群( i n n e r c e l l m a s s , I C M ) , 具有无限增殖 、 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