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
人体缺乏各种维生素或微量元素时症状与如何补充

人体缺乏各种维生素或微量元素时症状与如何补充
一、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症状
(1)缺乏维生素A
缺乏维生素A症状主要是夜盲症、夜盲症眼症状(夜盲症、视物模糊、易视力下降)、口腔内粘膜炎、咽喉炎、胃炎、肠炎、口疮、鳃炎、咽喉炎、皮肤病及皮肤干燥、牙周炎等。
(2)缺乏维生素D
缺乏维生素D的表现主要为: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神经系统症状如:四肢轻微疼痛,头痛,记忆力减退等;消化道症状如:口唇潮红,口干,口渴,不欲食,食欲过盛,腹胀等。
(3)缺乏维生素E
缺乏维生素E时,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为:神经衰弱、精神抑郁、视
力模糊、皮肤过敏等。
(4)缺乏维生素B
缺乏维生素B的症状主要有:全身疲劳、食欲不振、神经运动紊乱、
口臭、皮肤症状、神经病变、精神疾病及头痛等。
(5)缺乏锌
锌缺乏症的临床表现有:免疫功能减弱、出血倾向加重(血细胞减少)、皮肤粗糙、角膜变薄、味觉减退、口唇及舌头变红、精神状态抑郁等。
(6)缺乏铁
铁缺乏的临床表现是:皮肤因失去血液而变色,体温较低,毛发分叉且无光泽,细胞活力减退,腹泻或腹痛。
缺少微量元素的症状自测方法

缺少微量元素的症状自测方法缺少微量元素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症状,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引发疾病。
常见的微量元素包括铁、锌、硒、钙、镁、钾等,它们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缺少微量元素的症状自测方法。
1. 铁缺乏症状自测:- 头晕、乏力、疲劳、注意力不集中;- 头发脆弱易折断、指甲易碎;- 粘膜苍白或口唇发白;- 睡眠质量下降、易出现呼吸急促。
2. 锌缺乏症状自测:- 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呼吸道感染等;- 皮肤干燥、粗糙;- 眼睛干涩、夜间视力下降;- 嗅觉和味觉下降。
3. 硒缺乏症状自测:- 免疫力下降,易感染;- 肌肉疲劳、乏力,不易恢复;- 甲状腺功能异常,出现甲减症状;- 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4. 钙缺乏症状自测:- 骨质疏松、易骨折;- 长时间的肌肉抽筋或痉挛;- 高血压、心律不齐等心血管问题;- 呼吸困难、易患感冒。
5. 镁缺乏症状自测:- 精神不安、易激动、失眠;- 肌肉痉挛、抽筋;- 消化不良、便秘;- 高血压和心脏病风险增加。
6. 钾缺乏症状自测:- 肌肉无力、疲劳感;- 心脏跳动异常、心律不齐;- 低血压、心悸;- 呼吸困难。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缺少微量元素的症状自测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就是微量元素缺乏所致,因为许多其他健康问题也可能导致类似的症状。
因此,如果怀疑自己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最好咨询专业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准确的缺乏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补充措施。
同时,需要注意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各类微量元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坚果和谷类等。
微量元素缺乏症状

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多种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并维持在人体的正常水平。
如果这些元素的偏高或降低就都可以引起很多种疾病,导致儿童厌食、多动、生长发育缓慢、严重营养不良、生育功能受抑、中性粒细胞减小、贫血、思维与判断力迟钝、记忆力降低、智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严重的可以影响神经、肌肉骨骼的发育,导致精神麻痹、精神错乱、严重者出现惊厥、癫痫,还可以诱发癌症等等。
进行儿童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检测,有利于尽早发现儿童生长发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根据检测的结果及时对儿童缺锌、铁、钙、镁、铜元素进行纠正,正确指导家长对儿童进行合理喂养,以确保儿童健康茁壮成长。
附:缺铜、锌、钙、镁、铁的临床症状
缺铜常引起低色素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骨质疏松、低体温、食欲不振、表情淡漠、屏气发作等
锌系人体必需元素之一,含量在体内仅次于铁。
锌缺乏可使儿童消化功能减退、生长发育落后,免疫机能降低、智能发育延迟。
钙为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元素。
儿童生长发育旺盛,需要加钙营养和维生素的补充。
钙的吸收主要维生素的影响。
当维生素缺乏时钙吸收障碍,造成钙磷代谢紊乱,影响神经、肌肉和骨骼的发育
镁缺乏可出现抑郁、嗜睡、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精神错乱,严重者出现惊厥。
长期低镁可导致高血压、尿路结石、食欲减退、吞咽困难等。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的主要成分。
缺铁可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儿童免疫功能降低、精神差、学习成绩下降、吸收功能下降,易疲倦、软弱无力等。
铁缺乏判定标准

铁缺乏判定标准
标题:铁缺乏判定标准
一、前言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铁缺乏是全球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对人类健康影响巨大。
因此,准确识别和判断铁缺乏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二、铁缺乏的主要症状
1. 贫血:面色苍白、乏力、心慌等。
2.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便秘或腹泻等。
3. 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等。
4. 免疫功能下降:易感冒、感染等。
三、铁缺乏的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检查:主要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
如果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高度提示存在铁缺乏。
2. 铁代谢相关指标:包括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以及血清铁蛋白等。
其中,血清铁蛋白是最敏感的早期诊断指标。
四、铁缺乏的判定标准
根据上述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进行铁缺乏的判定。
具体来说:
1. 当患者出现贫血、消化系统症状、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或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并且血清铁蛋白低于15μg/L时,可以初步判定为铁缺乏。
2. 如果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则可确诊为铁缺乏。
五、结语
铁缺乏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病,其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只有准确判断铁缺乏,才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怎么从食物中补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怎么从食物中补充微量元素对于我们人体的各种机能来说,微量元素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人体中如果缺乏了某一种微量元素,我们都不能维持正常地生理功能,还有甚至对于我们的智力,情绪,还有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产生各种的疾病。
那么到底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包括了哪些呢?微量元素包括了钙、镁、碘等等元素,如果缺乏了其中一种,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
那么到底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包括了哪些呢?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的症状。
★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大量元素)来划分的,根据寄存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目前较受关注的主要是两类,一种是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另一种是非生物体中(如岩石中)的微量元素。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不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而且它们在人体中含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到人的智力、情绪等,是人类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其中以钙、镁、锌、铁、碘、硒等元素对人的心理健康最为重要。
钙: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质元素之一,调节人体各个系统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都要依靠它的存在。
钙是脑神经元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能保证脑力旺盛、头脑冷静并提高人的判断力,影响人的情绪。
缺钙可影响神经传导,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失调,人就会变得敏感、情绪不稳定,注意力难以集中。
镁:镁可镇定中枢神经,帮助消除女性在经期中的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镁缺乏时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头痛,还包括怕光、怕声等附加症状。
有镁的药剂能够有效地消除头痛症状。
锌:锌是人体海马回(海马回位于人脑控制学习和记忆活动的中枢,主要负责形成和储存长期记忆)的重要微量元素,与记忆和智力有关。
儿童缺锌会形成缺锌一厌食一蛋白质摄入不足一赖氨酸缺乏一大脑发育受损一海马回缺锌一记忆力智力下降一情绪失控一心理素质差。
铁: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大的微量元素,主要以铁卟啉络合物(血红素)形式存在,通常认为它对呼吸的作用最大。
铁作为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由于高价铁和低价铁容易相互转变,氧化还原反应迅速,成为输氧能力最优的材料,缺铁性贫血影响智力和心理健康,碘:碘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合成甲状腺素,每个甲状腺素分子含有4个碘原子。
如何判断是否缺乏维生素

如何判断是否缺乏维生素
判断是否缺乏维生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观察症状:缺乏维生素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定的症状。
例如,缺乏维生素A可能导致眼睛干燥、夜盲症等;缺乏维生素B1可能导致脚气病、神经炎等;缺乏维生素C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
如果发现有这些症状,可能表明体内缺乏相应的维生素。
饮食评估:通过观察自己的饮食习惯,可以初步判断是否缺乏某种维生素。
例如,如果饮食中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能会导致维生素C 的缺乏;如果饮食中缺乏肉类、蛋类等食物,可能会导致维生素B12的缺乏。
实验室检查:通过抽血化验或尿液检查,可以检测体内维生素的水平。
如果检测结果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体内缺乏相应的维生素。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是否缺乏维生素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症状表现等。
如果出现疑虑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
出现这些症状,说明孩子可能缺乏某些微量元素

出现这些症状,说明孩子可能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什么是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存在量极少,通常指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
人体每日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对人体来说必不可少。
微量元素又名痕量元素,低于人体体重0.01%,称为微量元素。
具有一定生理功能,并且必须通过食物摄取的微量元素称为必需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分类1990年FAO/IAEA/WHO三个国际组织的专家委员会重新界定必须微量元素的定义并按其生物学的作用将其分为三类:(1)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8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铁。
(2)人体可能必须的元素,共5中,包括锰、硅、硼、钒、镍。
(3)具有潜在的毒性,但在低剂量时,可能具有人体必需功能的元素,共7种包括氟、铅、镉、汞、砷、铝、锡。
某些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多对人体有什么危害?锌缺锌:1.食欲减退:挑食、厌食、拒食,普遍食量减少,孩子没有饥饿感,不主动进食;2.乱吃奇奇怪怪的东西。
比如:咬指甲、衣物、啃玩具、硬物等;3.生长发育缓慢,身高比同龄组的低3—6厘米,体重轻2—3公斤;4.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发烧,反复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5.指甲出现白斑,手指长倒刺出现地图舌;6.多动、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差;7.视力问题:视力下降,容易导致夜视困难、近视、远视、散光等;8.皮肤损害:出现外伤时,伤口不容易愈合;易患皮炎、顽固性湿疹等补锌的食物:1.海产品中以牡蛎含锌最为高。
2.植物果实的坚果类含量较高,如花生、核桃等。
3.水果中苹果的含量为最高,另外还有豆腐皮、黄豆、白木耳、小米、萝卜、白菜等。
4.中药中的枸杞、熟地、桑椹、人参、杜仲等含锌量也较高。
5.富含锌的食物主要还有瘦肉、动物肝脏等动物类食物。
据化验,动物性食品含锌量普遍较多。
铁缺铁:1.疲劳乏力: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以帮助氧气传输至身体各部分。
体内健康血细胞一旦不足,就会感到筋疲力尽。
2.注意力难集中:在缺铁会使人的神经递质素合成可能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等功能失常问题。
缺少各种微量元素的症状

缺少各种微量元素的病症标签:钙、铁、锌、硒分类:爱你宝贝2007-09-12 14:18缺钙的病症婴幼儿童:多汗、易惊、倦怠、睡眠不安、夜惊、夜啼,体弱、常感冒、食欲不好,个子不高,手足抽搐、便秘、烦躁不安,前额突出、鸡胸、下肢畸型、O型或X型腿、佝偻病、小儿麻木、骨骼发育不良、牙齿不整齐、生长发育缓慢等。
青少年:骨骼生长不良、发育缓慢、牙齿发育畸型、患荨麻疹、近视眼,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较差、易疲惫、学习成绩不佳。
中老年:骨质疏松、易骨折、身高缩短、驼背、骨质增生、牙齿易出血、掉牙脱发、腰酸背疼、行走不便、头晕失眠、肩周炎、关节炎、神经痛、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结石症、糖尿病、易疲劳、困倦、早衰、性功能低下、老年痴呆、便秘、大肠癌、渗出性水肿、皮肢骚痒、皮肤老化和头皮屑多。
孕妇:低血钙、掉牙、腰腿痛、小腿抽筋、下肢浮肿、产后关节痛、腰酸背痛、倦怠乏力、高血压、骨质疏松、骨软化症、骨盆畸形、牙齿松动等鲜为人知的缺铁病症—般人只知道缺铁会引起贫血,随着医学研究的深人开展,发现缺铁还可有其他许多鲜为人知的病症。
这些病症可发生在贫血之前,常常被无视或误诊。
婴幼儿屏气发作有些婴幼儿在受委屈或某种目的达不到时会大声哭叫,继之出现屏气、呼吸暂停、两眼上翻、面部及口唇发紫,约数分钟后停顿屏气,发出哭声,面色转红润,四肢变柔软。
这种屏气发作多见于I~3岁的幼儿。
近年来研究发现,这种屏气发作的患儿血清铁、运铁蛋白饱和度与铁蛋白都低于正常儿童,给患儿补充铁剂后,发作即减少或停顿发作。
而停顿发作的患儿,上述化验值都已恢复正常,因此认为屏气发作与缺铁有关。
小儿穿插擦腿综合征有些小儿,尤其是女孩子更为多见,常会发作性出现双下肢伸直穿插,或使劲夹紧两腿摩擦,两眼发红,上肢屈曲握拳,同时伴外阴充血,分泌物增多,男孩子阴茎勃起,过去认为是“小儿手淫〞,后来又认为是孩子受寄生虫骚扰。
近年来,临床医生详细检查发现,大约有70%的患儿血中铁蛋白降低,认为此症系由体内贮存铁缺乏,引起儿茶酚胺代谢紊乱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
微量元素通常指生物有机体中含量小于0.01%的化学元素。
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大量元素)来划分的,根据寄存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目前较受关注的主要是两类,一种是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另一种是非生物体中(如岩石中)的微量元素。
这里主要指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检查里面为什么有钙
人体由60多种元素所组成。
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上的元素,如钙、磷、镁、钠等,称为宏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碘、硒、锰等,称为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百万分之三十三。
铁也只有百万分之六十。
虽然钙是宏量元素,但因为钙的代谢障碍在婴幼儿期的宝宝中较常见,所以,在目前的微量元素检测项目中,钙也是其中必查的一项。
锌缺乏:厌食,生长发育慢
表现:食欲降低是婴幼儿缺锌的早期表现之一。
缺锌的孩子味觉减退,对酸、甜、苦、咸分辨不清;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体重不增;抵抗力差,反复感冒或腹泻;易患复发性口
腔溃疡;缺锌还会损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现厌食。
如果您发现孩子有如上现象,可以通过食补,多吃富含微量元素锌的食物:生蚝、山核桃、扇贝、口蘑、香菇、羊肉、葵花子、猪肝、牛肝等。
铁缺乏:贫血,注意力下降
表现:缺铁性贫血对于育龄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影响非常严重,重度缺铁性贫血可增加儿童和母亲的死亡率。
缺铁会损害儿童智力发育,使婴幼儿易激动、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还可造成儿童、青少年注意力、学习能力、记忆力异常。
铁缺乏的幼儿,铅中毒的发生率较无铁缺乏的儿童高3-4倍。
如果您发现孩子有如上现象,可以通过食补,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动物性食物,如肝脏、血和瘦肉;豆类、绿叶蔬菜、红糖、禽蛋类。
人乳的铁吸收率高达70%。
钙缺乏:发育不良
表现:钙是儿童膳食中需求量比较大的营养素之一。
快速成长中的婴幼儿长期摄食钙过低并伴有维生素D缺乏,日晒少,可引发生长发育迟缓、骨骼畸形、发育不良等。
如果您发现孩子有如上现象,可以通过食补富含微量元素钙的食物: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
碘缺乏:智力低下
表现:缺碘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儿童可表现为体格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严重的可导致呆傻等。
如果您发现孩子有如上现象,可以通过食补富含微量元素碘的食物:干海带、海鱼、海藻类
及瘦肉、家禽、乳制品。
微量元素检查有必要吗
微量元素检测只是一种筛查手段,检测结果并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对于婴幼儿,生长快速应该伴有骨密度偏低,这样更多钙质才能进入骨骼,促进骨骼生长。
微量元素(不论是检测头发,还是血液)都没有任何医学价值。
保证均衡营养,监测生长发育,不要沉溺于补充钙等营养素上。
临床识别和诊断微量营养素缺乏比较困难。
加之营养知识更新滞后、商业炒作误导等因素,致我国当前在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中存在诸多误区。
不要错误地以检测血液微量元素浓度来诊断钙、铁、锌及其它微量元素的缺乏,以食欲低下、烦躁、哭闹等非特异症状表现诊断锌、钙、维生素D缺乏等。
现在没有方法可正确评估孩子体内微量元素水平:
1、血液中微量元素水平不能代表真正体内水平。
如血液内钙低可致低钙惊厥,不能说明骨骼内钙质不足的佝偻病。
2、手指取血过程会受到组织液的稀释,根本就不可能准确反映血液中微量元素的水平。
所以,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比任何检测都准。
均衡营养是婴幼儿生长的营养基础。
微量元素只是其中的小部分,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这些宏量营养素,即使补微量元素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坚持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母乳不足时用配方粉补充;进食量充足,就不会缺少微量元素。
单独补充还会影响食物中其他营养素吸收。
盲目给孩子补微量元素的危害
1、维生素D和钙长期补充过量:高钙血症、脏器组织钙化
2、锌过量: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
3、维生素A过量:精神萎靡、呕吐,严重时还可导致颅内压升高,昏迷。
4、铁过量:急慢性铁中毒,胃肠道出血性坏死,免疫抑制
平衡膳食最安全
婴幼儿是否缺乏微量元素,不能简单地看检测报告单上的数值就做出判断。
微量元素的摄取不能缺乏,但也绝不能过量。
补充微量元素确实需要谨慎对待,特别是婴儿要更加严谨。
婴儿本来身体器官和各方面的发育都不完全,同时,婴儿不能良好地表达自己的生理感受,一旦补充过量产生了中毒症状,也比较容易被大人忽略或被医生误诊。
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平时膳食的均衡,如果孩子真的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可以通过食物进行补充。
比如,缺铁可多吃动物肝脏、血制品及肉类;补锌可多吃一些动物肝脏及贝壳类海产品;补碘可通过食用碘盐、海带等补充。
而且,补充微量元素并不是说吸收很快,或者说补完马上就能升上来,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还是食补最好。
家长没必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是否正常或不正常上面,而应该多关注些这样的问题:了解各种食物中都含有哪些微量元素,含有哪些营养素,如何搭配好一日三餐。
这才是最好的和最安全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上妈淘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