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301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系统新闻传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够在现代媒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编、文案写作、媒体公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掌握新闻传播和企业宣传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2、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策划等业务知识与技能;3、了解企事业单位新闻传播的原则和方法,具有一定的企业活动策划及媒体公关能力;4、具有一定的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能力;5、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适应能力;6、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三、所属学科、专业类所属学科门类:文学所属专业类:新闻传播学类四、学制和学位基本学制4年,实行3~6年弹性学制。

文学学士学位。

五、核心课程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新闻摄影、广告学概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网络新闻实务、电视新闻实务。

六、课程结构及毕业学分要求七、培养方案执行说明1、课程学分的计算方法如下:(1)非集中周教学课程学时学分规定:理论课程、实验课程按16学时计1学分;体育每学期计1学分。

(2)集中周次教学课程学时学分规定:校内实践(含课程设计、综合实践项目、军训等)1周计1学分、16学时;校外实践(含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综合实习等)1周计1学分、不计学时;毕业实习计4学分、毕业设计(论文)计6学分。

2、课外创新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志愿者服务、职业技能证书(要求至少获得一个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等,由学生自行安排完成,其学分由教务部、学工部组织认定。

新闻学资料

新闻学资料

2018级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基础,系统的掌握新闻学与传播理论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了解国际新闻与传播现状,掌握国内、国际新闻传播的规则与技巧,熟练运用各类媒体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新闻业务、出版与宣传、网络传播机构编辑、策划与管理、信息传播与咨询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各种工作。

毕业要求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新闻与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和新闻传播业务知识。

培养主要通过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个性四个层次的课程、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和业务实践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新闻与传播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录或数字媒体技术等业务知识与技能;3.具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4.了解新闻或网络传播工作的政策法规;5.了解中外新闻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中外网络与数码传播的新理念与技术,具备从事国际新闻网络传播的高级技能;6.强化新闻专业精神,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专业主干课程传播学概论 大众传播通论 大众传播通论 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 媒介经营管理 媒体融合 新闻编辑 新闻采访与写作Ⅰ 新闻采访与写作Ⅱ 新闻评论 新闻学概论 专业采访推荐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50+6+8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 新闻传播类交叉学习:微辅修:12学分,修读标记“*”的课程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 43.5+6学分(1)思政类 14+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371E0010形势与政策Ⅰ+1.00.0-2.0一(秋冬)+一(春夏) 55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2.0-2.0一(秋冬)55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0 3.0-0.0一(春夏)551E003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0 3.0-0.0二(秋冬)/二(春夏) 551E004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0 4.0-2.0三(秋冬)/三(春夏)371E0020形势与政策Ⅱ+1.00.0-2.0四(春夏)(2)军体类 5.5+3学分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

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版)一、专业名称、代码、学制及所在学院专业名称:新闻学(非师范)专业代码:专业门类:新闻传播学标准学制:四年所在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适用年级:级二、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思维方法、厚实的人文学科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全媒体传播技能,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文化传播类应用型人才。

(二)规格要求新闻学专业人才应当具有各类符号表达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具有全媒体传播的意识与技能。

具体而言,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目标要求如下。

知识:.中外新闻事业发展史类知识。

掌握中外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概况,能鉴古知今,洋为中用。

.大众传播理论知识。

了解传播规律、掌握经典传播学理论,能利用这些理论来分析传播现象。

.新闻学理论知识。

通晓新闻事业的发展概况与运行规律,对新闻学专业知识体系有全面宏观的了解。

.媒体概论知识。

了解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媒体的发展概况及基本技术原理。

.人文学科基础知识。

新闻学属综合性学科,学生应掌握经济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宽广深厚的人文学科修养。

能力:.常用音视频及文字软件处理能力。

能够熟练应用常用软件,能适应多媒体技术发展的需要。

.组织领导与沟通协调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能适应各种语境,与他人交流时能流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与利用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

通晓新闻类、宣传类文稿写作规律,思想敏锐,符号表达能力强。

素质:.马列主义新闻观与新闻职业伦理素质。

.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素质。

具有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质疑性学习的精神。

三、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一)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二)核心课程: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摄影、社会学概论、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马列新闻论著选读、新媒体导论等。

新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日前,本校新闻学院发布了一份全新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备扎实新闻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首先,该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课程设置中,学院增加了实践课程的比例,例如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编导、网络新闻写作等。

通过实践课程的开展,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新闻工作的技能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其次,该方案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学院增设了新闻创新实验室,并组织各类创新实践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和参加创新竞赛,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另外,该方案还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

学生需要修读大量的语言类课程,例如新闻写作、口语表达等。

此外,学院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辩论赛和新闻讲座等活动,培养他们的演讲能力和社交能力。

此外,该方案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学院积极与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等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学生可以在实习中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强自己的职业素养。

据了解,该方案已经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响应。

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个方案,他们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教师们也表示,该方案将更好地培养出具备新闻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新闻从业人员。

总之,该新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发布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培养出更多具备综合素质的新闻从业人员,也将为新闻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力。

希望该方案的实施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新闻人才做出贡献。

新闻学是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重的学科,对于培养具备扎实的新闻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新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发布,标志着学院对于学生培养的新思路和新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该方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018新闻学(新闻评论)人才培养计划修订

2018新闻学(新闻评论)人才培养计划修订

新闻学专业(新闻评论方向)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Journalism (News commentary)一、培养目标Ⅰ.Program Objectives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媒介融合时代需要的应用复合型高级新闻传播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既可胜任全媒体流程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以及传媒经营管理工作,也可进入党政企事业单位、文化产业部门,从事宣传、策划、产品开发和文秘工作,亦可进一步深造,从事新闻传播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

This is a program that aims to teach students to be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journalism who can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age of media convergence. Students are prepared for various sections of news production across multiple media platforms, including news reporting, writing, editing, commentary, photography, and media business management. They will also be competent for the jobs in the departments of publicity, project planning, product development or work as secretaries in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al enterprises and companies. For those who have interest in academic, the program also provides them with a firm grounding for further education, which will lead them to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work related to news communication.二、基本规格要求Ⅱ.Learning Outcomes本专业学生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理论,熟知各类媒体的传播特性,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传播技术传播新闻,并懂得媒介经营管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形成“厚基础、宽口径、术理兼备”的知识结构。

新闻专业培养方案

新闻专业培养方案

新闻专业培养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媒体的广泛应用,新闻专业的培养方案日益受到关注。

新闻专业培养方案是指为培养新闻专业人才而制定的一系列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

下面将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以及培养目标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新闻专业的培养方案。

新闻专业的培养方案要合理设置课程。

新闻专业的培养方案应该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政治、经济、法律、语言等方面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知识基础。

专业课程包括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摄影等,培养学生的新闻报道能力和专业素养。

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如新媒体技术、国际新闻等。

新闻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注重实践环节。

新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环节可以包括实习、实训、实地采访等。

通过实践环节的设置,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新闻行业的实际情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同时,实践环节也是学生与社会接轨的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新闻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明确培养目标。

新闻专业的培养方案应该明确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

专业素养包括新闻报道能力、新闻写作能力、新闻编辑能力等。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规范等。

培养方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应对未来发展的能力。

新闻专业的培养方案需要合理设置课程、注重实践环节以及明确培养目标。

通过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媒体的变革。

同时,新闻专业的培养方案也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闻行业的发展需求。

希望新闻专业的培养方案能够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新闻人才做出贡献。

新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传播知识和技能、宽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科学知识,能够胜任各类传媒机构、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所需的创意、策划、制作等应用型传媒人才,毕业后能在广播电视机构、报社杂志社、广告公司、网络公司、新媒体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从事创意、策划、编辑、宣传、制作等工作,重点培养网络编辑和影视制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的学生适应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需要,根植莆田,立足海西,辐射全国,服务莆田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培养要求(一)知识要求: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理论,熟知各类媒体的传播特性。

2、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知识,掌握传媒策划、创意写作原理。

3、熟悉中外新闻传播的历史、新闻传播的法规、新闻业务知识。

(二)能力要求:1、具备现代传媒领域所需的采写、摄影、摄像、剪辑、设计、制作能力。

2、具有适应现代传媒的创意、策划能力。

3、具有网络编辑和影视制作能力。

4、具备适应媒介融合时代所需的综合传播能力。

(三)其它要求:具有健全人格素质,包括良好的道德情操、公民意识、能够进行自我情绪管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具有进取精神、团队精神;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

三、学制学位与学分修业年限:四年;毕业后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生毕业应达到最低总学分:学分。

四、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五、课程体系(一)、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理论、中外新闻传播史、新媒体概论、广播电视概论、影视制作概论、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采访与写作、摄影技术、报纸编辑、电视摄像、Premier编辑技术、Final cut编辑技术、影视后期制作(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摄影实践、电视摄像综合训练、报纸实务综合训练、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Flash制作实训(方向I)、网页制作实训(方向I)、纪录片创作综合训练(方向II)、DV作品创作综合训练(方向II)、中期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新闻学(网络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网络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网络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301)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现代网络技术,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后能在新闻、网络、出版等行业以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宣传助理、文秘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一)培养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新闻、宣传、文秘、公关、管理等相关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并富有创新精神。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

2.具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新闻学的基础理论,具有新闻(网络传播)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专业技能。

3.了解我国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新闻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熟练运用现代网络传播技术;掌握一门外语。

4.具有调查研究的能力;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5.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职业岗位关键能力、能力要素、课程对应关系表三、主要支撑学科新闻传播学四、专业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一)专业核心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评论学、新闻编辑学、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网络新闻实务、网络传播学(二)特色课程:网络新闻实务、新闻采访学、新闻编辑学、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有:公共基础类实践(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形势与政策等),专业类实践(科研综合实践活动、暑期新闻专业小实习、新闻课外专业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素质拓展与创新类实践(社会实践、专业素质拓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是一个以人文社科为基础、实行人文社科与信息计算机及通讯等工科交叉的新型学院。

学院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传播学、广告学5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新闻与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坚持“文工交叉见长,复合特色取胜”的宗旨,走新闻学与传播学并重、传播文化与传播科技结盟的办学新路,倡导学生在独特的文、理、艺交融氛围中全面发展,培养既有扎实人文社科功底又能掌握现代化传播工具的复合型新闻与信息传播人才。

学院现有专业教师30余人,其中教授(含博士生导师)、副教授20余人、博导13人。

有藏书丰富的资料室、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演播室、计算机与多媒体实验室、音像与影视制作实验室、网络传播实验室)等。

新闻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Journalism
一、培养目标
Ⅰ.Program Objective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媒介融合时代需要的应用复合型高级新闻传播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既可胜任全媒体流程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以及传媒经营管理工作,也可进入党政企事业单位、文化产业部门,从事宣传、策划、产品开发和文秘工作,亦可进一步深造,从事新闻传播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

This is a program that aims to teach students to be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journalism who can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age of media convergence. Students are prepared for various sections of news production across multiple media platforms, including news reporting, writing, editing, commentary, photography, and media business management. They will also be competent for the jobs in the departments of publicity, project planning, product development or work as secretaries in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al enterprises and companies. For those who have interest in academic, the program also provides them with a firm grounding for further education, which will lead them to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work related to news communication.
二、基本规格要求
Ⅱ.Learning Outcome
本专业学生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理论,熟知各类媒体的传播特性,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传播技术传播新闻,并懂得媒介经营管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形成“厚基础、宽口径、术理兼备”的知识结构。

The program requires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Maxist principles, systematically master theories in news communication, and get familiar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edia. They are expected to demonstrate the ability to practice multimedia techniques and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media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The knowledge system they aquire must be deep in foundation, wide in scope, strong both practicaly and theoretically.
三、培养特色
Ⅲ.Program Highlights
通全的知识结构,扎实全面的新闻业务功底,确立应用复合型新闻传播技能的特色。

Based on a full-scale knowledge system and comprehensive journalistic education, the program is distinguishingly featured in its training of practical and cross-media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四、主干学科
Ⅳ.Main Discipline
新闻学Journalism、传播学Communication
五、学制与学位
Ⅴ.Program length and Degree
学制:四年
Duration: 4 years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Degrees Conferred: Bachelor of Arts
六、学时与学分
Ⅵ.Credits Hours and Units
完成学业最低课内学分(含课程体系与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要求:157学分。

其中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学分不允许利用其他课程学分进行冲抵和替代。

Minimum Credits of Curricular (Comprising course system and intensified internship practical
training):155 credits. Major-related basic courses and core courses cannot be covered using credits
from other courses in the program.
完成学业最低课外学分要求:2学分
Minimum Extracurricular Credits: 2 credits
1. 课程体系学时与学分
Course Credits Hours and Units
2.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周数与学分
3. 课外学分
Extracurricular Credits
七、主要课程及创新(创业)课程
Ⅶ.Main Courses and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Courses
(一)主要课程Main Courses
新闻学原理Conspectus of Journalism、中国新闻传播史History of Chinese News
Communication、外国新闻传播史History of Foreign News Communication、新闻编辑News Editing、新闻评论News Commentary、新闻摄影News Photography、马列新闻经典论著导读等Select Readings of Marx and Lenin in Journalism.
(二)创新(创业)课程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新闻采写News Gathering&Writing
八、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含专业实验)
Ⅷ.Practicum Module (experiments included)
专业实习Professional Practice、毕业设计(论文)Undergraduate Thesis
九、教学进程计划表
Ⅸ.Course Schedule
院(系):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专业:新闻学专业
续表
续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