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练习题及答案.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练习题及答案.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

语言的功能

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二、判断正误(对)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错)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错)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对)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错)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错)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对)

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错)

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 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需要语言(1)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2)语言是保存思维成果的媒介。思维成果必须依靠语言的巩固才能得以保持。(3)语言可帮助思维逐步深化(4)语言可帮助思维条理化(5)语言可帮助传递思维成果。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使听读者了解。

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表现?人类的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以外的动物,没有这样的分

2

工,没有专门管语言的“左半球” ,因此它们没有逻辑思维的能力,也掌握不了语言。大脑中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区(1)说话中枢,也称布洛卡区,在大脑左半球前部,是19 世纪60 年代,法国神经解剖学家保罗·布洛卡(Paul Broca)发现的。这一区域受到损伤就会得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但基本能听懂别人的话。(2)书写中枢,也在大脑左半球前部,靠近布洛卡

区。这一区域受伤的人,其他运动能力尚好,但失去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的能力,称作失写症。(3)视觉性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的后部,具有阅读理解功能。这一区域受损的人在视觉上并无障碍,但无法理解文字的意思,称作失读症。(4)听觉性语言中枢,也在大脑左半球的后部,靠近视觉语言中枢。1874 年德国神经学家卡尔·韦尼克(Carl Wernicke)发现,也叫韦尼克区。这一区域受损的人可以听到别人说话,但不能理解,同时自己表达也有问题,称为感觉性失语症。语言功能分区依据各种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脑部受损区域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的。这些功能区的界限不是很清楚。这些都足以说明语言的生理基础是存在的。

5、儿童语言习得的临界期指什么?临界期的存在说明语言的哪些特性?临界期:是语言习得术语。指的是儿童比成人习得语言又快又成功的生长期。有语言学家认为从 2 岁开始至青春期,有的认为大脑优势在 5 岁左右就定下来了。在临界期内,大脑的可塑性大,儿童可自然而又轻松地完成语言习得。语言开发最迟12、13 岁,过后原功能消退、弱化。临界期的存在说明儿童语言的习得不仅需要具有先天生理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而且也离不开外界的社会条件。儿童语言能力的开发还有时间的限制,这正和大脑语言区的确定时间是大致平行的。

6、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我们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思维时常常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3

A 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对事物的分类可能不同。英文中的“uncle” ,与汉语中伯父、叔父、姑父;堂伯、堂叔、堂姑父、姨父、舅父、表姑父、表叔……等词对应。

B 相同语素构成的词,可能表示不同的概念。手+纸汽+车汉:手纸汉:汽车日:信日:火车

7、张三说,“我们先发明了电视,然后才给电视命名,所以思维不需要语言。” 张三的错误在哪里?【答】发明本身也需要语言的帮助。在发明电视的过程中,所有的思维活动都离不开语言。8、举例说明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1、语言与社会共存亡:每一种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语言依存于社会,与社会的产生、发展、消亡息息相关。2、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每个社会都存在自己的语言,语言是不同民族的区别标志。(1)任何语言中词语的音义联系,以及词语组合的语法关系从根本上讲都不是必然的。(2)任何语言中词语的音义联系,便要求并迫使这一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循。以及词语组合的语法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认可,其实,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语言能带给该团体内的成员很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不同的方言同样也有类似的效果。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特殊性表现在,它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它不是为某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服务的,语言具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

4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填空1、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2、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的概括。

3、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

4、我们是通过(听话)认识到“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这个(心理现实)的。

5、语言的表达是对心理现实的(编码)。)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

6、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在状态。

7、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8、语言符号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音位)(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9、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0、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大脑的结构)和( 功能)。二、判断正误(对)1、一种语言可说出的句子是无限的。(错)2、语言是一种社会规约,所以每个人说话是不自由的。(对)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具有一般性。(对)4、语言是丰富人的心理现实的重要途径。(错)5、心理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与客观现实是等同的。(对)6、语言符号形式与意义的关联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所属的符号系统。(错)7、现实中的句子是无穷的,所以组合关系也是无限的。(错)8、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语素。(错)9、句子是比词组高一层级的符号单位,所以句子的长度一定大于词组。(错)10、“飞鸟”和“小鸟”具有同样的组合关系。三、思考题

5

1、听到一个熟人在说话,就能判断出是谁在说话,这个过程是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吗?为什么?这是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因为符号存在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符号传递信息都是通过将意义与形式组合的。但是语言符号的形式与一般符号的形式不同,它是一种声音实体。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如音高、响亮度等发音的特点,我们听一个人说话,长时间地接触后,就将这种声音特点与意义结合了起来,从而理解了这种声音所传送的意义。

2、语言符号如何增进人的认识客观现实的能力?心理现实为语言符号的最初编码提供了初步的材料。语言符号,是对心理现实现象的概括。现实的“房子”只能是具体的——平房、楼房、四合院、别墅……。口称的“房子” ,从来都是抽象,是心理现实现象的概括。即,语言符号的意义,是一般的、概括的东西。如“粉笔” ,和实际的粉笔是由很大的区别。

3、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的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当语言产生之后,人们就可以利用语言从他人那里接收间接的经验,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个人的心理现实。当我们向他人传达这些信息时,就可以运用已有语言符号,对心理现实进行再编码,用语音发送出去。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与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它与二者存在一种互动:一是,借助心理现实的中介,人类将认知得到的客观现实用语言符号固化下来。二是,借助心理现实的中介,离散化、物质化的语言符号使人类能推导出新的概念和判断、构建各种理论,进而发明新的具有延长性的感知工具,进一步提高对客观现实(包括人自身的心理现实)的认知。

4、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语言符号任意性指语言中声音和意义的结合完全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音和义的关系是任意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用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对使用者来说是随意的,不受制约的。事实上,语言符号具有强制性,每个人都要遵守社会的约定俗成,不能任意的改变,否则就无法交际。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四个方面:

6

A 不同的语言可以用相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意义. 英语是me

B 不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相同的意义.

[mi],汉语是“蜜\密” ,

如英语“book”,汉

语“书”,日语“ほん” C 同一语言中可以用相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意义. 英语[sait]: sight\ site\ cite.分别是“视力\场所\引证”的意思.

D 相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相同的意义. 站台\月台爸爸\父亲医生\大夫

5、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和符号系统的关系?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依次出现。在语言交际中,不管你要表述的思想感情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语言符号都只能一个一个地按次序出现,不但众多音节不可能、也无法同时共现,就是两个音节也不能同时共现。语言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

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是由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层和级构成的一个层次装置,这就是语言的层级关系。

6、说明“张三”“李四”“请”“周日”“春游”可以构成哪些句子,从符号、、、、的系统性说明为什么同样的语言符号单位可以构成不同的话语,表达不同的意思?张三请李四周日春游。李四请张三周日春游。请张三、李四周日春游。周日李四请张三春游。周日李四请张三春游。语言系统分为音位层和符号层两个层面,每个层面都有最小的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最重要的特点。语言符号以少数的最小单位有规则地组成多数的更大的单位,级级翻翻增量。符号数量少,便于记忆,翻翻增量靠组合。

7

7、举例说明什么是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为什么说符号的聚合和组合是相互依存的?语言中的每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样两种关系当中。我们正可以从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例如北京后中和an 有组合关系的有b,P,m,f,d,t,n,l,z,c,s……由于这些音能在相同的语音结构位置上出现,所以构成一个聚合——声母。在声母这个大的聚合中,还可以根据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的共同性构成小的聚合,例如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表,b,P,m,f 就是根据相同的发音部位排列的。同样,词义的搭配,同义词的选择也反映出意义方面的组合和聚合关系。

8、汉字是否是具有二层性的符号,为什么?汉字是具有二层性的符号。文字也是一种符号系统,以字形作形式,以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作内容。文字也有大小不同的各级形体单位,有文字单位的聚合类和组合规则。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形,文字系统必然有一级较小但不是最小的形体单位对应语言的某一级音义结合的小单位。汉字一般以占据一个方块空间的形体单位“字”对应汉语里的最小语法单位、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与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相对应的那一级文字单位(字或文字词),一定还可以拆分为更小的形体单元。汉文的方块字可拆分为“字元”(传统称为“偏旁”“部首”),汉文的字符则有的与、语素的意义有关,有的与语素的音有关。如“晴”

的左一字符“日” ,其意义与“晴”的意义有关(天晴一定有太阳),音ri 与“晴”的音完全无关,所以称为“义符” ;右一字符“青”与“晴”在语音上有十分相近的关系,所以称为“声符” 。

8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一、名词解释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

《语言学纲要》指导书习题答案(4-6章)

第四章语法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词4分) 1、内部屈折:指的是依靠词根中元音或辅音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的手段。如,英语foot(脚,单数)-feet(脚,复数),goose(鹅,单数)-geese(鹅,复数),build(建设,现在时)-built(建设,过去时)等。 2、后缀:词缀的一种,粘附在词根语素的后面构成新词。如,汉语的“者”放在动词形容词(或语素)后面表示跟这个动作形状有关的人——长者、作者、编者、工作者、劳动者,等等;又如英语的-er/-or接在表动作的词(或语素)后面表示跟该动作有关的人——worker(工作者),teacher(教师),publisher (出版者),translasor(译者)等等。 3、词尾:是变词语素,它附着在词干后面,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动词doing,其中的ing就是词尾,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4、复合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根语素构成的词,例如汉语“白菜”“电脑”“支持”,英语“themselves”,“waterfall”,都是复合词。 5、语法范畴: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归类,例如“he”的语法意义是主格,“him”的语法意义是宾格,它们都属于格的语法范畴。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语法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完整的语调。 4、句子里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作出组合的词组叫自由词组。 5、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7、我们可以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三类,例如happinesses中,es是词尾,ness是词缀,happy是词根。 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9、词的组合有五种基本类型,例如“研究问题”是述宾结构,“跑得很快”是述补结构,“火速准备”是偏正结构,“我们努力”是主谓结构。 10、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 三、单项选择(20分,每空2分) 1、下列各组词中全都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D 。 A.大学、人民、(英)reader B.劳动、阿姨、(英)railway C.瓶子、老虎、(英)unhappy 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 2、下列句子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是D 。 A.He am a studentes.B.She is a students. C.I were a student.D.You are a student. 3、英语名词后面加上词尾s或es,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中的B 变化。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答案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ɑ]

语言学纲要简答题及答案精编版

语言学纲要简答题及答 案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A、语言的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B、其次这是由语言的自身特征决定的,语言即是声音的传播,是所有工具当中使用起来最简便快速,容量最大,效果最好的工具,其它任何联系沟通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所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和思维有怎样的关系? 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表达自己思想都和理解别人思想的工具,是思维存在的物质形式;思维活动的成果依靠语言得以巩固和存在,思维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要依靠语言;人脑半球的实验依据证明思维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 语言和思维又相互区别; 二者的功能不同:语言是社会成员之间能相互交际;思维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二者的规律不同:语言具有民族特性;思维是客观现实规律的反映,具有全人类共同性 二者的范畴不同:语言的单位主要是字词句等,思维的单位表现为概念、推理等3、什么是符号?符号应具备哪些条件?举例说明。 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例如:信号灯、旗语、上课铃、盲文等 符号应具备三个条件:符号由形式和内容两部分组成 形式和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符号对于符号使用者来说具有强制性 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不是说我们可以任意运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示事物?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的即音和义的结合是约定成俗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 指最初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客观事物现象这个意义内容是任意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对语音的形式作随意更改。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们就有强制性,每一个人都只能乖乖地接受它,个人绝不能随意更改,也无权更改,各个成员都只能接受社会已经约定的符号。所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约定俗成前可以说有任意性,约定俗成后则具有了强制性。假如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来使用语言,如果这种任意性没有任何规定性,没有强制性,各人可以自说自话,乱说一套,比如把“死”说成“活”,把“高”说成“矮”,把“香”说成“臭”,等等,那么结果是谁也听不懂谁的话,语言交际就无法进行,语言也就不可能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了。 5、语音有哪些属性?什么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具有生理属性(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和社会属性,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6、什么是音位?怎样确定音位?

版语言学纲要语音和音系答案

版语言学纲要语音和音 系答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ɑ] 2、按音位特征用国际音标注出相应的音素。 (1)双唇浊鼻音m (2)舌尖前浊擦音z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 语言的功能 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二、判断正误(对)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错)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错)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对)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错)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错)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对) 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错) 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 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需要语言(1)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2)语言是保存思维成果的媒介。思维成果必须依靠语言的巩固才能得以保持。(3)语言可帮助思维逐步深化(4)语言可帮助思维条理化(5)语言可帮助传递思维成果。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使听读者了解。 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表现?人类的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以外的动物,没有这样的分 2 工,没有专门管语言的“左半球” ,因此它们没有逻辑思维的能力,也掌握不了语言。大脑中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区(1)说话中枢,也称布洛卡区,在大脑左半球前部,是19 世纪60 年代,法国神经解剖学家保罗·布洛卡(Paul Broca)发现的。这一区域受到损伤就会得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但基本能听懂别人的话。(2)书写中枢,也在大脑左半球前部,靠近布洛卡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语言得功能答案

第一章语言得功能 一、填空 1、语言得功能包括( 社会)功能与( 思维)功能。 2、语言得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与(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 语言)就是第一性得、最基本得手段。 4、人得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 )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 )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与(双词句 )阶段,这就是儿童学话得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 ( 对 )1、文字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得再编码形式。 ( 错 )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 错 )3、书刊上得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 对 )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 错 )5、布洛卡区在大脑得右半球前部。 ( 错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得能力。 ( 对 )7、不同语言结构得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得不同。 ( 错 )8、汉语名词没有数得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与多数得概念。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得信息传递得手段?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她得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得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得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得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与空间得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得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就是,文字在交际中得重要性远不能与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就是不能没有语言;

徐通锵 叶蜚声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课后习题答案

《语言学概论》学习辅导书参考答案(导言)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 1.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2.小学: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3.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4.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5.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中国? 印度? 古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的三大发源地。 2.文字学? 音韵学? 训诂学? 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 词汇和语义? 语法三个部分。 4.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编码? 发送? 传递? 接收解码五个过程 5.专语语言学可以从纵向和横向研究语言,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所以又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 6.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7.布隆菲尔德的代表着作《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着作。 8.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之父,其代表作有《普通语言学教程》 三、问答题(60分,每小题10分) 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 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 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着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着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2.语言交际过程分哪几个阶段?请举例具体说明 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编码就是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就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就是通过空气振动形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则经过大脑的思维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收。如果受话人收到语言信息有所反馈,那么上述五个阶段则又重复一遍,只是发话人与受话人调换了。 3.“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有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一起出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很早就注意研究语言,所以语言学是古老的,但语言学直到18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后来又建立了语言学的各个部门,语言研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语言学的确是十分年轻的。语言是社会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密切相关,而语言的发生又与物理、生理、心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而现代社会语言与语言的信息处理(如机器翻译、语码转换等)又涉及到数学、计算机科学,所以语言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随着语言学与别的学科的交融,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统计语言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四章语法答案

第四章语法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 内部曲折——是通过改变词中语素的部分元音或辅音来表示语法意义的一种方式,又称语音交替或音位交替。如英语的所谓不规则动词, 大多是用语音交替来表示形态变化。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性——通过词(名词、代词等)的形态变化表现事物的性别特征。欧洲的许多语言中都有。 屈折词缀——黏附在词的后面,只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构成新词的词缀。黏着语素——不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黏着语素。 体——体(aspect )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最常见的是完成体和未完成体(或持续体、进行体),此外还有起始体、继续体、中断体、反复体、短时体(或瞬间体)等等。 时——时是动词的语法范畴,时(tense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这时间往往以说话的时间为准,分为现在、过去、未来。 词法——语素组合在词的规则和词的变化规则合称词法。 二、填空 1、和动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时、体、(态)和(式)。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3、在workers 中,worker 这一部分可以称为(词干)。 4、按照词法结构类型,语言可以分为(词根语)、(黏着语)、(屈折语)和(复综语)。 5、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语调)。 6、仅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纯词)。 7、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 8、和名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性、格、(数)。 9.词的组合有五种基本类型,例如“研究问题”属于(支配式),“跑的很快” 属于(补充式),“马上出发”属于(偏正式),“火山爆发”属于(主谓式)

10、能够改变词类的是(构词)词缀。 11 、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除了有类的配列之外,还有(形态的一致性配合)和(虚词)。 三、单项选择 1 、下列各组词中全部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D )A.大学、人民、(英)reader B .劳动、阿姨、(英)railway C.瓶子、教室、(英)unhappy D .道路、材料、(英)classroom 2 、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A ) A.阳光充足 B .已经开始 C.调查研究 D .工人和农民 3 、以下关于句法变换陈述正确的一项是(B )A.句法变换反映的是句子之间的关系 B.句法变换可以区分句法多义C.容许变换说明一个语言的语序是自由的D.变换从不改变句子的语义 4 、区分词类最重要的依据是(C) A.意义B 、形态变化C 、句法功能D 、语言的类型特点 5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花儿”是() A .单纯词 B .派生词 C .复合词 D .语素6、分析以下Michoacan Aztec 语中的一些词以及英语翻译。nokali —my house nokali mes-- my houses mokali —your house ikali —his house kalimes--houses 如果表示friend 的词是mahkwa,表示my friends 的词应该是(E ) B. mahkwas 四、分析题 1、用变换的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支持的是王书记 我们支持是王书记(王书记是受事)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答案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一、填空 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 (对)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错)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错)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对)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错)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错)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对)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错)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

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 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 思维需要语言 (1)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 (2)语言是保存思维成果的媒介。思维成果必须依靠语言的巩固才能得以保持。(3)语言可帮助思维逐步深化 (4)语言可帮助思维条理化 (5)语言可帮助传递思维成果。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使听读者了解。 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人类的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以外的动物,没有这样的分

语言学纲要习题答案

导言 一,名词解释(分,每小题分) ,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 二,填空题(分,每空分) .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 .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 .编码发送传递接收 .历时共时历史描写 .历史比较 .《语言论》 .索绪尔 三,问答题(分,每小题分) 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 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正因为有这些差别,所以古代的语言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处于附庸地位,而现代语言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又产生了许多边沿性学科. 人类语言交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接收问题,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编码就是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就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就是通过空气振动形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则经过大脑的思维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收.如果受话人收到语言信息有所反馈,那么上述五个阶段则又重复一遍,只是发话人与受话人调换了. (举例说明略,可结合分析任举一个句子作说明.)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一起出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很早就注意研究语言,所以语言学是古老的,但语言学直到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后来又建立了语言学的各个部门,语言研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语言学的确是十分年轻的.语言是社会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密切相关,而语言的发生又与物理,生理,心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而现代社会语言与语言的信息处理(如机器翻译,语码转换等)又涉及到数学,计算机科学,所以语言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随着语言学与别的学科的交融,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话语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宇宙语言学等等,这些也体现了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语言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语言文字是掌握科学技术,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础,而要学好用好语言,就必须利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②制定语言文字的有关政策,制定语言规范,都要在对语言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正好可以作指导;③新兴技术的出现扩大了语言学的应用范围.至于个人,同样可以利用语言学的成果,比如学习一种语言或方言,最好的办法是找到所学语言同自己母语的各方面的对应规律,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利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结合实际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举例) 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一般所说的语言学,主要是指理论语言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分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具体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专语语言学以个别的,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某一种语言的规律.从是静态研究还是研究语言的历史看,又分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的发展历史,是纵向研究,比如汉语史研究,共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在某一时代的状态(相对静止的状态),规律,对之进行客观的描述,是横向研究.如描写语言学,又分描写语音学,描写语汇学,描写语法学等分支学科,现代汉语就是共时语言学. .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语言学

语言学纲要复习题答案

导言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 ,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2.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容. ,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 2.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3.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 4.编码发送传递接收 5.历时共时历史描写 6.历史比较 7.《语言论》 8.索绪尔 三,问答题(60分,每小题10分) 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 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正因为有这些差别,所以古代的语言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处于附庸地位,而现代语言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又产生了许多边沿性学科. 人类语言交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接收问题,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编码就是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就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就是通过空气振动形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则经过大脑的思维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收.如果受话人收到语言信息有所反馈,那么上述五个阶段则又重复一遍,只是发话人与受话人调换了. (举例说明略,可结合分析任举一个句子作说明.) 语言,所以语言学是古老的,但语言学直到18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后来又建立了语言学的各个部门,语言研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语言学的确是十分年轻的.语言是社会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密切相关,而语言的发生又与物理,生理,心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而现代社会语言与语言的信息处理(如机器翻译,语码转换等)又涉及到数学,计算机科学,所以语言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随着语言学与别的学科的交融,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话语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宇宙语言学等等,这些也体现了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语言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语言文字是掌握科学技术,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础,而要学好用好语言,就必须利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②制定语言文字的有关政策,制定语言规,都要在对语言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正好可以作指导;③新兴技术的出现扩大了语言学的应用围.至于个人,同样可以利用语言学的成果,比如学习一种语言或方言,最好的办法是找到所学语言同自己母语的各方面的对应规律,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利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结合实际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举例) 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一般所说的语言学,主要是指理论语言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分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具体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

2015北语初试语言学纲要答案

1.名词解释—自源文字,组合关系,语境义,语义场,形态,音质音位 (1)自源文字:在某种语言基础上自发产生并逐步完善的文字。从创制文字起就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 (2)组合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例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按照线性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处于组合链条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序列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并非任意两个词就可以构成组合关系。 (3)语境义:语境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物理语境、话语语境、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物理语境各要素,特别说话者、受话者、说话时、说话地,在对面交谈的句子常常被省略,需要根据语境补充出来,才能得到完整的句义。在对话的话语中,说话者和受话者对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语言形式之外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受话者理解说话者要传递的意义,特别是言外之意。 (4)语义场: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表明它们同属一个语义场;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彼此之间的区别。例如:椅子、转椅、凳子,可以组成一个语义场。 (5)形态是指同一个词在造句时因其句法位置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也叫词形变化。它是表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英语:动词最多有5个形式(数、时、体。Be有8个形式)、名词最多有4个形式(数、所有格)、代词有4个形式(句法格、所有格)、形容词有3个形式(级)。俄语形态丰富性:名词有单复数、又各有6个格(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工具格、前置格),又有阳、阴、中3种性的区别,不同性的名词有不同的变格规则。动词、形容词的形态更复杂。形态变化的几种主要形式:附加词尾、内部屈折、异根。 (6)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的音位。因为占据一个时段,可以叫音段音位。包括元音音位、辅音音位。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组合,聚合关系不仅仅存在于语法中。 答:错。聚合关系存在于音位、语法、语义各个层面。 ——聚合关系:在语言的组合结构的某一个位置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相同作用(组合能力)的单位符号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音位聚合关系: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但使每个音位通过不同的区别特征相互区别开来,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聚合成群。(双向)聚合群:语言中的音位不是孤立的,每个音位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区别特征和其他有共同特征的音位联系着,聚合成群。比如北京话的/p/音位同时处在两个聚合群中:根据发音部位,它与/p//p’//m/形成聚合群;根据发音方法,它与/t//k/形成聚合群。这样它就处于双向聚合之中,这样形成的聚合群就是双向聚合群。——语法的聚合规则:语言单位的归类和变化规则。几个语法单位(主要指词),互相在同一个位置可以替换,替换后结构类型和功能没有变化,这样的几个语法

叶徐本《语言学纲要》试题库(一)第一部分答案教材

绪论、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语言学 2.编码 3.解码 4.语言 5.文言文 6.符号 7.符号形式 8.符号的任意性 9.语言符号 10.组合关系 11.聚合关系 语言学: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语言研究成果的应用问题,等等。分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个领域。 编码:说话人为了表达某一信息,首先需要在语言中寻找有关的词语,并按照语言的语法规则编排起来,这就是语言的编码;说话人力求编码清晰、明确、避免失误。 解码:说话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等通道传递,到达听话人的一方,听话人发音器官就开始运转,接受信息,将它还原成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个过程成为编码。 语言学借用信息论的传播模式,把人通过语言进行交际表述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语言: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文言文: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文言文。 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 符号形式:任何一种标记都要有一定的外在形式,这就是符号形式,它是符号存在的基础,比如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声音或文字,红灯绿灯是交通符号的形式等。 符号的任意性: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之一。其含义是: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 语言符号:特定语言系统中作为音义结合体的语言单位称为语言符号。与一般符号相比,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是:音义结合的任意性、能指的线性特征、所指组合的层次性等等。 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的数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 语言得功能 1、语言得功能包括( 社会)功能与( 思维)功能。 2、语言得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与(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 语言)就是第一性得、最基本得手段。( 4、人得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 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与(双词句)阶段,这就是儿童学话得关键两步。二、判断正误( 对)1、文字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得再编码形式。( 错)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错)3、书刊上得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对)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错)5、布洛卡区在大脑得右半球前部。( 错)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得能力。( 对) 7、不同语言结构得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得不同。( 错) 8、汉语名词没有数得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与多数得概念。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得信息传递得手段?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她得信息传递工具: (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得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得副语言交际工具, (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得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与空间得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得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就是,文字在交际中得重要性远不能与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就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与发展。文字就是在语言得基础上产生得,只有几千年得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得语言比有文字得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得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就是一种辅助得交际工具。总之,在上述得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就是非语言得交际工具;旗语之类就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得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得一种最重要得辅助交际工具;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得信息传递工具。 2、语言得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得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得情感、态度与意图,寻求听话者得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得客观经验信息得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得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与听话者间交际互动得工具。例如: 张三与李四同时在教室瞧书,张三坐在窗子边得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A、李四说: “今天气温很低。” B、张三说: “我马上关上。” A、B 得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得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得目得并不就是反映今天得天气,而就是向坐在窗户边得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需要语言(1)语言就是人类思维得工具,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2)语言就是保存思维成果得媒介。思维成果必须依靠语言得巩固才能得以保持。(3)语言可帮助思维逐步深化(4)语言可帮助思维条理化(5)语言可帮助传递思维成果。思维得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使听读者了解。 4、语言思维功能得生理基础就是什么,有哪些表现?人类得大脑得左右半球得分工就是人类所特有得。人类以外得动物,没有这样得分2 工,没有专门管语言得“左半球” ,因此它们没有逻辑思维得能力,也掌握不了语言。大脑中人类特有得语言功能区(1)说话中枢,也称布洛卡区,在大脑左半球前部,就是19 世纪60 年代,法国神经解剖学家保罗·布洛卡(Paul Broca)发现得。这一区域受到损伤就会得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但基本能听懂别人得话。(2)书写中枢,也在大脑左半球前部,靠近布洛卡区。这一区域受伤得人,其她运动能力尚好,但失去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得能力,称作失写症。(3)视觉性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得后部, 具有阅读理解功能。这一区域受损得人在视觉上并无障碍,但无法理

语言学纲要 复习题

《语言学纲要》练习(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 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渐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形式,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种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9、组合关系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关系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二、判断正误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错)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错)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错)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错)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对)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对) 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错) 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对) 9、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错) 10、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对) 三、问答题: 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为什么说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答:它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每个社会,无论它是经济发达的社会,还是经济十分落后的社会,都必须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都离不开语言这个交际工具,语言是组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是人类与动物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没有语言,人类无法交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 人们在进行社会交际时,除了运用语言传递信息外,也可借助其他手段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如运动场上,篮球裁判用手势表示谁犯规,谁发球等内容,不用语言;部队用长短不一的号声表示起床、集合、冲锋、撤退等信息;在海上,船与船之间用旗语传递信息等等。但是,这些交际工具远远没有语言运用那样便捷,而且使用也受到限制,使用范围有限。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什么交际工具它所传递的信息内容都是有限的,而且离不开语言基础。它们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内代替语言,没有语言的存在,也不可能有这些信息手段的产生,可以说,语言是一切交际工具的基础。因此,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就毫不奇怪了。 2、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有没有阶级性?为什么? 答: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