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邻国之间关系共17页文档
中国陆上邻国

中国陆上邻国
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大国,它有着很多邻国,这些邻国大多是陆地国家。
中国与这些陆上邻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也是深厚的。
首先,蒙古国是中国的陆上邻国之
一。
中国和蒙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双方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中国和蒙古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3世纪,从那时起,两国之间的友谊一直很稳定,两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也很活跃。
其次,朝鲜是中国的陆上邻国之
一。
中国和朝鲜的关系非常特殊,他们是“血浓于水”的兄弟国家。
中国和朝鲜之间的友谊可以追溯到1949年,从那时起,两国之间的友谊一直很牢固。
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经济合作也很活跃,朝鲜是中国在东北亚的重要伙伴。
此外,俄罗斯也是中国的陆上邻国之
一。
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非常友好,两国之间的合作也非常密切。
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友谊可以追溯到1949年,
从那时起,两国之间的友谊一直很稳定。
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经济合作也很活跃,俄罗斯是中国在东北亚的重要伙伴。
最后,中国的陆上邻国还包括越南、老挝、缅甸、朝鲜以及尼泊尔等国家。
中国和这些邻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双方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中国和这些陆地邻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也是深厚的,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也很活跃。
总之,中国与其陆上邻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双方也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合作。
中国和陆上邻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都十分活跃,这些都是中国在世界上发展的重要支柱。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中国的崛起在很大的程度上,将取决于周边关系的稳定,而周边关系的稳定将取决于一些敏感问题的解决。
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等多种原因,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非常复杂,周边的问题也很棘手。
朝鲜核试爆就是一个缩影。
近年来,中国致力于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基于“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原则处理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推进了一些周边问题的解决,中国的周边外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
但是,由于中国周边地区的复杂性,加之安全机制尚未成形,有些地区甚至仍深陷在冷战阴影的影响之中,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特别是解决好周边出现的问题,已成为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紧迫挑战。
当前,国际形势及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与新变化,对此应高度重视,并应将其联系起来加以思考,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制定通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力量急剧增长:十多年来经济不断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总量一再成倍加大,对外贸易的地域和规模也迅猛扩展。
在2009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后,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保持了9%左右的增长。
并且,中国的经济总量于2010年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密切关注,也引来了诸如“中国威胁论”等影响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言论。
从大的格局来说,冷战结束,终结了中国与邻国间的政治分割。
各国之间都基于各自长远战略利益与现实实际利益加以考、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邻国包括了诸多国情差异巨大的国家,在整个世界上是较为少见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复杂性。
在东北亚,历史问题迄今一直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最大障碍。
日本不能在彻底深刻地反省、总结近代侵华战争的前提下早日面向未来,成为我国与日本建立互信的一条鸿沟。
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出访日本。
这是时隔7年中国总理对日本的首次访问,也是中日打破政治僵局之后的“融冰之旅”,使中日关系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然而2010年9月7日,我国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遭日本巡逻船两次冲撞,并遭日方登船检查,还抓扣中国渔船船长。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在我们祖国的周边有15个国家,这在世界上周边国家是算很多的了。
和这么多国家为邻,当然是有好有坏,那么尤其是在军事化和政治化等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对此有所了解,我们这个国家到底与这15个国家的周边关系到底怎么样呢?进入21世纪,中国与周边国家“跨世纪的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周边区域次区域合作日益拓宽加深。
然而,随着区域次区域合作渐成主流,多方战略角逐态势日益突出,竞争可能向恶性方向发展,从而有损于地区和平、发展、稳定、和谐的共同利益。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势将走向整合的新阶段。
中国的周边按区域划分,主要由东亚、中亚和南亚三个区域组成。
经过3O年改革开放,中国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关系在近20年的全面改善和发展之后,正在步人新的历史阶段,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越过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建设和谐世界的设想将获得更加坚实有力的战略依托,整个亚洲板块在全球力量分布中的上升态势将变得更加突出。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全面改善开始于1989年中苏(俄)关系正常化。
在以后的几年里,特别是苏联解体之后,中国大力开展睦邻外交,把与周边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作为首要目标,使传统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
中国与所有东盟成员国分别签署或发表了面向2l世纪的双边战略关系框架文件,如中印(尼)《关于未来双边合作方向的联合声明》(2000年5月22日)、中越《关于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2000年12月25日);与蒙古、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巴基斯坦、韩国、哈萨克斯坦等邻国分别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乌(兹别克斯坦)《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中哈21世纪合作战略》、《中吉2004—2014年合作纲要》、《中塔关于发展两国面向21世纪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等双边关系文件,为发展“跨世纪的睦邻友好关系”制定了战略规划,提供了制度保障。
中国通过和平谈判与平等协商,先后与巴基斯坦、俄罗斯(前苏联)、老挝、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越南等邻国本着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的原则,妥善地处理边界问题,缔结了相关协定。
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以,我国必须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近几年,我国与周边国家展开了大量的贸易合作,但在合作中又存在着冲突。
由此,便引发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思考。
与所有的周边国家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一直是我国对外政策之一。
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
近些年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外交成效显著,全方位的改善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一.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关系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国家的不安,特别是与我国一些相邻的国家,虽然我国与邻国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善,但他们的不安也会时时的表现出来,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周边国家对我国的海洋资源垂涎不已。
而向来南海都是一个敏感的地区。
原因就是出于此,菲律宾想要霸占我们的黄岩岛,他们认为黄岩岛离他们国家近就属于他们,其实他们时看上了黄岩岛的资源,黄岩岛的土地资源,海洋资源,鱼类资源以及天然气资源。
面对菲律宾的无理取闹,我国比没有与他们正面交锋,而是列举出一系列的证据,证明黄岩岛是属于我们国家的。
同样的,越南也跟我们国家有海洋领土的争端,据路透社北京时间12月12号,中国与越南再次因为南海问题起冲突。
但是,长期以来,在实际行动方面越南在整个南海方面都是非常的激进的,越南试图霸占大半个南海的资源,其在南海的油气田开采量也是遥遥领先其他的南海沿岸国家,不少油气井多是处于争议海区。
甚至有一些位于我国的海域内,但我国对于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是丝毫不会手软的,也会退步得。
在我国与越南的争议的海域内,我国推出了985钻井平台,以此来捍卫我国的合法权益,然而越南方面却不知悔改,继续在我国的海域内窃取我国的海洋资源。
对此,我国政府丝毫不会手软。
所以,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我们也会不断的解决问题。
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越来越重要,因此,他们不仅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关,更与我国的和平稳定发展相关,所以,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二.我国与我国北部周边国家的关系位于我国北部的大国俄罗斯,我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不错的。
毛概(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两国关系正在好转
6/15/2014
其他
阿富汗:与中国关系不冷不热
2014年美军从阿富汗撤军, 美媒呼吁中方保护阿富汗 大量毒品流入中国 基地组织与东突有来往
6/15/2014
其他
蒙古国:
政治与中国关系不冷不热 经济上依赖中国,蒙古已成为中 国制造业重要的原料供给基地 民间反华严重 ,中国人到蒙古 旅游 ,经商都有很大的被攻击的风险 □ 两国关系不理想
平
2013年5月5日,朝鲜人民军海军武装扣 留了一艘中国渔船与船上15名渔民,索要120 万人民币赎金。中国政府要求朝鲜释放人质, 朝鲜称逾期不交罚款则将没收渔船遣返渔民。
△关系微妙
6/15/2014
朝鲜半岛
韩国(南朝鲜):关系改善
朴槿惠当选总统后中国为其亚洲访问 的第一个国家(过去是日本) 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韩国民间对中韩领土有争议
6/15/2014
俄罗斯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俄亦通过通过双倍外交和上海合作组织 等多变组织有紧密的军事,安全,反恐合 作。 并且,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每年举行 多国联合军事演习。
6/15/2014
俄罗斯 NOW: ◆由于克里米亚问题,俄罗斯受到欧盟与 美国的排斥,与中国关系更紧密 ◆俄罗斯与中国同样与日本有领土争端 ◆俄罗斯与中国联手对抗美国重返亚太
于经济,军事,政治上均关系良好
6/15/2014
日本
政治:
靖国神社:供奉 14名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审判的甲级战犯 钓鱼岛问题 教科书问题(淡化侵略亚洲各国的事实) ■政治,军事上关系恶劣,取消了领导人 会面,并有爆发局部战争的可能
6/15/2014
日本
经济:
日本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国和进口国 出口:汽车、半导体、钢铁、塑胶、化工 产品等 进口:化石能源、机械、影音产品和纺织 品等 ◆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日本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国是陆海兼备的东亚大国,现有陆地疆域96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
中国地缘环境之复杂,举世公认:中国在陆上同14个国家接壤,海上同6个国家隔海相望;全世界10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有7个在中国周边.军事力量排在世界前25位的国家中有8个在中国周边;公开宣称拥有核武器的8个国家中有4个在中国周边。
当今世界五大潜在热点冲突地区(中东波斯湾、中亚、南亚次大陆、台湾海峡、朝鲜半岛)中的四个在中国周边;在中国的周边,既有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等,也有在世界上最贫穷国家榜上有名的老挝缅甸等。
如此大的经济发展差距,给地区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世界主要战略力量,除了欧盟和美国以外,都在中国周边(日、俄、印、东盟);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周围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
我国周边各地缘标的目的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
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标的目的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
从海陆地缘标的目的看,周边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归纳综合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
即陆地环境较着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肃。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
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冷战结束后,面临西方的压力,中国外交从周边着手,本着顾大局、讲友善、有克制,增信释疑、增进友好精神,与周边各国达成或签署了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协定。
根据睦邻友好、维护和平与稳定,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与一些国家解决了尚未解决边界问题,或者达成了协议实现了边界的和平,或者即使问题还存在,也达成一致将问题搁置起来,中国的周边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1957年,中国提出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政策:以“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便于进行建设”为目的,以“双方真正在平等、互利、友好的基础上加以解决”为原则,既要照顾过去的历史背景,又要照顾已经形成的实际情况和双边关系的大局,在解决之前,维持现状。
中国与邻国间的关系

中国与邻国间的关系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重点对象,其国家安全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的学习、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
2010年,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我们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
中国是强盛了,但并未获得应有的尊重。
我们提倡和平,但不是一味的忍让。
日本的存在对于中国来说如芒在背,让我们不得不时时警惕,鸠山由纪夫表现得再亲善,他也不会主动归还钓鱼岛;如果你觉得日本对我们犯下的罪行不以为然,请去看看大屠杀纪念馆;如果你还憧憬着中日友好的不远未来,请去看看靖国神社。
我认为有的仇恨不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去,而会因为血脉的传承而越发浓烈。
不是我们偏激,凡事必有其代价。
当然,和谐是我们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只是现在看着日本打着“两栖登陆舰”“护卫舰”的幌子大肆建造微型航母,而我们却却喊着造航母的口号无动于衷时,感触颇多。
中俄关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两国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双方高层交往密切并已实现机制化,各领域互利合作发展迅速不断深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与配合。
在中俄关系中,经济领域的合作一直滞后于政治和军事合作,这与其他大国双边关系的发展轨迹呈反向形状。
其中,能源合作进展不畅是重要原因。
只有这方面加快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才能走向全面化。
随着《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以及边界问题的解决,为双边关系的长远发展前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俄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经贸关系发展潜力巨大。
双方已经商定,要努力使双边贸易额在2010年达到600亿至800亿美元。
与历史上的两国关系不同,目前的中俄关系既没有强烈的针对性,也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既有现实的互利考量,也有缔造长久和平的长远打算。
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关系

哈萨克斯坦地图
•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最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一个
中美关系发展趋势
•
•
•
是世界上最繁荣的、最先进的发达国家,两个国家的一举一动都牵 动着世界的神经。中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关系着世界经济政治局 势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从短期来看,中美两国的矛盾不可避免,争吵和纠纷是难免的,但 中美两国关系整体上会呈现稳定的发展态势,双方的合作意愿也会 进一步增强。 从长期来看,中国的崛起将会进一步损害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双方的矛盾会有激化的可能,但双方在经济上的依存度将会越来越 高,最后会出现 “和则两利 ,斗则两伤” 的局面, 两国关系会在 曲折中前进。 总之,中美关系的发展虽然曲折,但却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利益共同 点,中美整体关系将趋于健康稳定的发展。但是,世界上的国与国 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即便是面对中美关系的暖 春期,中国政府也应该保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免受美国的牵制。 而 面对中美之间的矛盾,我们则应该尽最大努力,争取对方的理解 和国际社会的支持。唯有“以德服人,以理服人”,维护中国的大 国形象,中国才能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占据优势 。
• 出于对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大局的
考虑,中国go-vern-ment一直以来 都对朝鲜进行无私的经济援助,以 维持朝鲜政权的正常运转。但同时, 中国也对朝鲜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 器问题持高强度的打压态势。为了 照顾美国、日本的情绪,中国近年 来,大力打压朝鲜发展大规模杀伤 性武器。然而,在朝鲜的角度看来, 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正是其与美 国对峙的唯一资本和最重的筹码, 是切不可轻言放弃的。正是这一观 点的冲突,令中国多年的大量经济 援助并没有令朝鲜更加听命于中国, 反而是令这些年来中朝关系渐行渐 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