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物学1概述神经元

合集下载

神经生物学与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生物学与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生物学与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生物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包括神经元、突触、神经通路等。

神经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也就是神经元学。

一、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

神经元主要由细胞体、树突、轴突等构成。

1.细胞体神经元的细胞体包括胞质和细胞核。

胞质是细胞体内部的物质,包括细胞器、谷粒质、线粒体等。

细胞核是细胞体内控制生命活动的中心。

细胞核内含有DNA,负责细胞的遗传。

2.树突树突是神经元负责接受信息的部分,是细胞体的分支延伸。

树突的表面有许多突起,可扩大接受到的信息面积,增加信息传递的效率。

3.轴突轴突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部分,也是细胞体的分支延伸。

轴突的内部有许多蓝色的讯息质,可以传递神经元发出的电信号,将信号传递到其他神经元或肌肉、腺体等组织中。

二、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负责接收、处理、传递信息等功能。

神经元的功能主要通过神经元的结构体现。

1.接收信息的功能神经元通过树突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和环境的外部信息,包括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

这些信息会被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递到细胞体。

2.处理信息的功能神经元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有效地过滤掉无关或噪声信息,从而将重要的信息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组织。

3.传递信息的功能将处理后的信息由细胞体传递到轴突,并最终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肌肉、腺体等组织。

这种传递方式主要依靠蓝色讯息质内部的电信号,使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电位的变化,形成动作电位,通过神经元间的突触,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

三、神经元的类型神经元按照形态分为三类:多形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伪单极神经元。

按照功能分为三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合神经元。

1.多形神经元多形神经元的细胞体呈星形或锥形,树突和轴突方向不明显。

多形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大脑皮质和小脑。

2.双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各有一根,细胞体呈梭形。

双极神经元主要位于感觉神经元和嗅神经元。

神经生物学知识点

神经生物学知识点

神经生物学知识点神经生物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和作用的学科,涉及到神经元、突触、神经传递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神经生物学知识点,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领域。

一、神经元和突触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主要负责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

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1. 细胞体:神经元的细胞体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

2. 树突:树突是一种短而分支的突起,负责接收其他神经元传递的信息。

3. 轴突:轴突是一种长且单一的突起,可将信息从细胞体传递到其他神经元。

4. 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信息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间传递。

二、神经传递神经传递是指信息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包括电信号传递和化学信号传递两种方式。

1. 电信号传递:神经元内部存在负离子和正离子的电荷差异,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离子通道打开,电荷发生变化,产生电脉冲信号。

这种信号的传递速度快,主要发生在轴突内。

2. 化学信号传递:当电脉冲信号传递到轴突末梢时,会释放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神经递质会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新的电信号,从而传递信息。

三、神经系统的分布与功能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周围神经系统(PNS),分别负责感知、控制和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1. 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是指挥和控制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的中心。

大脑负责高级认知、情绪调节等功能,脊髓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2. 周围神经系统(PNS):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将感觉信息从感受器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并将指令从中枢神经系统传递给肌肉和腺体。

四、神经调节与神经递质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调节机体内各种生理过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神经递质及其作用:1.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简称ACh):ACh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在神经-肌肉接头传递信号时起重要作用。

神经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神经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神经生物学知识点总结神经生物学是关于神经系统的科学领域,涉及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发生、发育、疾病等各方面知识。

本文将从细胞水平、单元回路水平、神经系统水平三个方面,总结一些常见的神经生物学知识点。

细胞水平1. 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

其主要结构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等。

树突主要接收神经冲动,而轴突则在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

神经元的典型结构有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连接。

2. 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中的非神经元细胞,主要具有支持、保护神经元的功能。

与神经元相比,神经胶质细胞数量更多。

其中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密集胶质细胞是三种常见的胶质细胞。

3.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神经元在兴奋状态下产生的一种电信号。

其产生主要是由于神经元的钠离子通道和钾离子通道的开关机制。

动作电位具有特定的形态和时间序列特征,可以被记录和分析。

4. 突触传递突触传递是一种神经信号传递方式,由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影响相邻神经元或肌肉、腺体等靶细胞。

突触传递主要包括化学突触传递和电子突触传递两种方式,前者是通过神经递质介导的,后者是通过电流通过直接传递关节隙。

5. 突触可塑性突触可塑性是指突触传递能力的改变。

其主要形式包括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

LTP和LTD的产生机制包括突触前活动变化、突触后细胞膜电位变化和神经递质浓度变化等。

单元回路水平1. 神经环路神经环路是由多个神经元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神经网络结构。

神经环路可以通过神经突触连接,从而形成复杂的功能。

常见的神经环路包括反射弧和中枢神经环路等。

2. 突触后势突触后势是当神经元被兴奋后,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形成的一种延迟激活现象。

突触后势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因不同的突触类型而异,但是它可以影响神经元的电活动,从而影响神经网络的功能。

3. 网络动力学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回路具有复杂的动力学特性。

神经生物学概述

神经生物学概述

新技术治疗
如干细胞治疗、基因 治疗等,为神经系统 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 的可能性。
06
神经生物学的前沿研究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
神经干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再生和修复的关键,具 01 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神经系统的发 02 育和功能,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如孤独症、智力障碍等,与大脑发育异常 有关。
神经感染性疾病
如脑炎、脑膜炎等,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 起。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与机制
遗传因素
部分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遗 传倾向,如亨廷顿氏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
环境因素
如长期压力、缺乏运动、 不良饮食习惯等,可能增 加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
脑部损伤
如脑外伤、缺血缺氧等, 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疾病。
突触的结构与功能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 膜组成。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 合,引发电位变化,实现信息的传递。
突触的传递可以是兴奋性的或抑制性的,对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具有重要 意义。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01 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和信息传递具有重要影响。
感染与免疫异常
如脑炎、多发性硬化症等 ,与感染和免疫异常有关 。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与进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神经系统疾 病,开发了多种药物 ,如抗抑郁药、抗癫 痫药、抗精神病药等 。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 病,如脑瘤、脑血管 疾病等,手术治疗是 重要的治疗手段。
康复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引 起的功能障碍,采取 康复治疗措施,如物 理疗法、职业疗法等 。

有关神经生物学方面的pdf文档

有关神经生物学方面的pdf文档

有关神经生物学方面的pdf文档神经生物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发生机制的学科。

它涉及了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神经解剖学等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神经生物学的相关知识。

1. 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高度复杂的组织,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而神经元则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单位,它是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细胞。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等结构组成。

神经元把电化学信息以神经冲动的方式传输,从而完成神经信息传递的过程。

2. 突触传递信息的机制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它分为化学突触和电气突触两种。

化学突触是大多数突触的类型,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递信息。

电气突触则通过直接连接细胞膜的通道来传递信息。

化学突触中神经递质通过受体和离子通道激活内部信号通路,最终引起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3. 神经可塑性的基础神经可塑性是神经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本质机制,它包括突触可塑性和神经网络可塑性两个层面。

突触可塑性是指突触连接的实时可变性,包括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等。

神经网络可塑性则是指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可变性,也可以通过轴突的再连接和突触的转移来实现。

4. 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神经系统控制人体的各种行为和活动,包括知觉、学习、记忆、情绪等。

神经系统和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微观上来说,神经元和神经网络的活动决定了行为和认知的结果;从宏观上来说,大脑不同部分的结构和连接方式指导了不同类型的信息处理。

总之,神经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在人类认知、行为、疾病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理解神经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将为我们深入了解人类智慧的本质提供指导。

神经生物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神经生物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神经生物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神经生物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疾病的科学领域。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总结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点。

1. 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

细胞体内包含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树突接收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号,轴突传递神经元产生的信号,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连接点。

2. 神经传导,神经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传导信息。

当神经元受到
刺激时,会产生电信号,这个信号沿着轴突传播到突触,然后释放
化学物质来影响相邻神经元或肌肉细胞。

3. 神经系统的分布,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
神经。

4. 突触传递,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

突触
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接受来实现的。

5. 神经调控,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来调控身体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动、感觉、情绪和认知等方面。

6.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神经传导障碍等,这些疾病会影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以上是对神经生物学基础知识点的多角度总结,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神经生物学_神经元与胶质细胞


➢ 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位于中 枢神经系统的传入和传出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为最多.动物进化水平越高等,中 间神经元数量越多.
4. 按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递质分类 ➢ 胆碱能神经元 ➢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 多巴胺能神经元 ➢ 5-羟色胺能神经元 ➢ γ- 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有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 质细胞,小胶质细胞.
❖ 生理特性: ❖ 无树突轴突之分,无化学性突触,无动作电位. ❖ 细胞间由低电阻缝隙连接. ❖ 分裂增殖能力强.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1. 支持和引导神经元迁移:中枢内除神经元和血管外,其余 由星形胶质细胞充填,起支持神经元胞体和纤维的作用.
3. 按功能分类
4.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胞体 主要位于脑神经节与脊神经节、脊髓和脑干感觉 核中,其周围突的末梢分布在皮肤和肌肉等处,直接 与感受器联系,将信息由外周传向中枢
➢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多为多级神经元,胞体主 要位于脑、脊髓和植物神经节内.运动神经元将冲动 由中枢传至周围,支配骨骼肌、平滑肌和腺体等效应 器产生效应,例如大脑皮层的锥体细胞、脊髓前角运 动神经元等
2. 隔离作用:星形胶质细胞隔离中枢神经系统内各个区域. 3. 修复和再生作用:小胶质细胞能转变为巨噬细胞. 4. 免疫应答作用: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内的抗原呈递细胞.
5. 形成髓鞘和屏障作用:少突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 分别在中枢和外周形成神经纤维髓鞘.星形胶质细 胞的血管周足是构成血-脑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 电镜下,星形胶质细胞的 胞核有大量凹陷,胞质清 亮,粗面内质网、游离的 核糖体与高尔基体均较少, 可见大量胶质丝.
分型
1. 按胶质原纤维含量及突起的形态特点区分 2.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多在脑和脊髓的白质,胞质

神经生物总结复习

神经生物学1. 神经元(neuron)是一类高度分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neurite)组成,突起又包括轴突(axon)与树突(dendrite)。

它可以接受刺激,产生和扩布神经冲动,并将神经冲动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效应细胞。

神经元实现功能调控的基础是生物信息的传递。

(名词解释)2. 轴浆运输(axoplasmic transport)也称为轴突转运(axonal transport),是指轴浆中,在轴突末梢与神经元胞体之间运输线粒体、突触囊泡、蛋白质及其他细胞成分的过程。

经递质有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membrane transporter)(vesicular transporters)囊泡转运体功能:Na +/Cl -依赖性转运体 Na +/K +依赖性转运体 转运体,是指能有效跨膜转运神经递质的一类膜蛋白。

包括膜转运体和囊泡转运体。

膜转运体能将递质从胞外转入胞内,可以防止神经递质的过度作用,并在突触前终1. 每一种转运体只转运特定的神经递质2. 转运必须与Na+的跨膜运动相偶合3. 转运是生电的,即趋向于改变膜电位4. 受蛋白激酶、膜电位和温度的调节 1. 一种囊泡转运体可以转运一类递质,不一定是一对一的关系 2. 需要囊泡内高浓度的H +来驱动末循环利用递质。

囊泡转运体能将递质从胞浆转运到囊泡中储存起来。

囊泡转运体,是指位于囊泡膜参与神经递质重吸收的转运蛋白,其功能是将递质从胞浆转运到囊泡中储存起来,可以转运一类递质。

膜转运体,是指位于突触前膜参与神经递质重吸收的转运蛋白,其功能是防止神经递质的过度作用和在突触前终末循环利用递质,对神经递质具有特异性。

3.神经递质的灭活方式有重摄取、酶解和弥散。

第四次1.Neuromodulator神经调质,主要是指一些自身不直接触发所支配细胞的功能效应,但可以调制传统递管向外迁移,并分化产生感觉和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雪旺细胞,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和肠神经系统,以及许多如软骨组织和皮肤的黑色素细胞等非神经成分。

神经生物学知识点

神经生物学知识点神经生物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思维、行为、情绪等多个方面。

在人类生活中,神经生物学相关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神经生物学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类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疾病。

1. 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

神经信号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成了神经网络,实现了信息传递和处理。

2.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它们可以充当兴奋或抑制信号的传递者。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神经递质的不平衡会导致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和抑郁症。

3. 大脑大脑是人类神经系统中最为复杂的器官,它负责认知、情绪、运动等功能。

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各区域负责不同的功能。

大脑中有多种神经递质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实现信息传递和处理。

4.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多种类型,如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神经元的损伤和神经递质的不平衡,表现出认知障碍、运动障碍、情绪障碍等症状。

5. 神经影像学神经影像学是通过影像技术来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常见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包括MRI、CT和脑电图等,它们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神经系统的状况,诊断疾病并制定治疗计划。

总结:神经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关疾病。

了解神经生物学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工作原理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通过神经影像学技术,我们可以更直观地观察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增加对神经生物学的认识和理解。

神经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对于人类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神经系统正常运转!。

神经生物学-第一篇



1、去极相

Na+通道迅速开放 Na+的平衡电位E Na 将神经浸浴于无Na+的溶液时,动作电位不复出现。 用等渗溶液加入使Na+浓度减小,可见动作电位幅度或其超射值减小。 河豚毒素( tetrodotoxin,TTX)阻断
2、复极相
Na+通道迅速失活(不应期) K+通道缓慢开放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PSP)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PSP)
突触整合
第五章 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
神经递质: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物质。

神经调质:间接调节递质的物质
中枢递质 外周递质 (中枢神经递质) (外周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 (Ach) 去甲肾上腺素 (NE) 嘌呤类或肽类
确定神经递质的基本条件
突触组合形式

串联性 (aN元 →bN元 →cN元) 交互性 (树突 树突) 混合性 (同时包括化学 性、 电传递性)
三、突触电位和突触整合
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smembrane transport) 转运形式包括 被动转运 (passive transport) 主动转运 (active transport)
被动转运 (passive transport)
单纯扩散

扩散是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分子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 净移动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或气体顺浓度差的跨细胞膜转运。 如O2、CO2、乙醇、脂肪酸。 离子在溶液中的扩散通量决定于 离子的浓度差(浓度梯度) 离子所受的电场力(电位梯度) 跨膜物质转运的扩散通量决定于 电化学梯度 膜的通透性 (permeabilit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d Golgi-- Nobel prize) ✓19世纪,Sherrington --- synapse ✓19世纪,Pavlov --- conditional reflex
1921年用蛙心交叉灌流实验证明了神经化 学传递的存在;
10 2020/10/19
1925年成功地记录了单根神经纤维的电脉 冲;
1931年发现了第一个神经肽:P物质 (substance P);
11 2020/10/19
三位神经科学家: A Carlsson,瑞典哥德堡大学神经药理学家 P Greengard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分子神经生
2 提出了机能定位论:
✓ 大脑皮质是最高领导,以下依次是基底结节,间 脑,小脑,脑干,最后是脊髓。
18 2020/10/19
对脑的认识有四个阶段
3 突触、反射与反射弧,神经元学说,条件反射等 一系列概念的提出:
✓17世纪,法国,Descartes --- reflex ✓1833, Hall --- reflex arc ✓1873, Cajal --- neuron (1875, Cajal-- 1906- Cajal
物学家 E Kandel,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生物学
家 他们的工作奠定了现代神经生物学的基础。
12 2020/10/19
神经系统: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系统。
主要有神经组织,脑脊髓被膜,脑血管及脑脊液组 成。
神经组织:包括至少1011~1012神经元和相当神经元 数量10~50倍的神经胶质细胞。
13 2020/10/19
Classificati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
14 2020/10/19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Brain 脑
✓ Telencephalon 端脑 ✓ Diencephalon 间脑 ✓ Cerebellum 小脑 ✓ Brain stem 脑干
6 比较神经生物学:
✓ 从种系上研究神经系统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及 进化规律。
5 2020/10/19
历史
开始:神经解剖的研究开始于16世纪,但是真
正用科学方法来研究神经生理学则始于18世纪 末。
初步发展:19世纪中后叶,神经元、条件反射 和非条件反射等方面的研究。
快速发展:20世纪,神经生理学从结构、组织、 生理、生化、胚胎、药理、病理等行为许多方 面开展了大量研究。神经生理学这一名称扩大 而被称为神经生物学。有时也称为神经科学。
人体各组织器官的代谢状态,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 代谢状态都不同,核素在不同组织器官,正常和不正 常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也就都不同。。
PET的应用使核医学迈入分子核医学的新纪元。
8 2020/10/19
正常
疾病
正常
睡眠 药物催眠
9 2020/10/19
神经生物学发展史上里程碑
1904年出版了“人和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组 织学”,提出了突触(synapse)假设;
三个特点: ✓以研究神经系统为目的的综合学科。 ✓生命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实验科学。 ✓一门新兴的科学。 30y
3 2020/10/19
六个分支:
1 分子神经生物学:
✓ 在分子水平研究与神经细胞或神经活动有关的化学 物质,如受体蛋白,通道蛋白。
2 细胞神经生物学:
✓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研究神经系统: 神经元、神经 胶质细胞、突触传递、突触可塑性等。
开发脑
开发人脑 增强智能
模拟人脑 智能电脑
7 2020/10/19
PET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的缩写 译成中文则为:正电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 其原理是将人体代谢所需要的物质,如:葡萄糖、蛋
白质、核酸、脂肪酸等标记上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 如 18F )制成显象剂(如氟代脱氧葡萄糖)注入到人 体内后进行扫描成像。
Neurophysiology
王志举
Dept. of Physiology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2020/10/19
1
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2 2020/10/19
神经生物学:neurobiology
概括起来:神经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的新 兴的、综合的、基础实验科学。
Midbrain 中脑 Pons 脑桥 Medulla oblongata 延髓 Spinal cord 脊髓
15 2020/10/19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
Cranial n. (12 pairs) 脑神经 Spinal n. (31 pairs) 脊神经 Visceral n. 内脏神经
6 2020/10/19
神经科学
(1990-2000 脑的十年) (2001-2100 脑的世纪)
了解脑
分子 细胞 网络 全脑
(离体研究) (无创在体研究)
Patch(电) 脑地形图
RIA(化学) PET(化学)
PCR(基因) fMRI (功能)
Confocal
CT(形态)
(形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为变化
保护脑
寿命延长 PD, AD, 中风 高速交通 颅脑, 脊髓外伤 生活节奏 焦虑,抑郁,精神病 生活质量 镇痛 祛痛 社会开放 吸毒问题
✓ Visceral sensory n. ✓ Visceral motor n
Sympathetic part 交感神经 Parasympathetic part 副交感神经
16 2020/10/19
17 2020/10/19
对脑的认识有四个阶段
1 将思维器官由心转移到脑:经历了上千年。17 世纪,Wills才把思维及人体主宰功能定位于大 脑的实质。
3 系统神经生物学:
✓ 以功能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如研究躯体运动系 统,感觉系统等。
4 2020/10/19
六个分支:
4 行为神经生物学:
✓ 以生活着的完整动物为研究对象,研究神经系统的 学习记忆、情感、睡眠与觉醒等现象。
5 发育神经生物学:
✓ 研究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包括细胞间的识别与基 因表达,神经通路的寻找与建立,神经细胞的衰老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