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地理教案:稀土矿分离提取过程》

矿产资源地理教案:稀土矿分离提取过程稀土矿是指富含稀土元素的矿石,由于稀土元素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电学和磁学性质,在材料科学、电子工业、光学工业、冶金工业、环保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由于我国稀土矿资源占全球的90%以上,稀土矿资源地理教学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稀土元素的提取与应用是世界上研究热点之一,也是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次课程主要介绍稀土矿分离提取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稀土元素的理解、分离和提取的基础知识,为今后从事稀土元素的制备、加工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具体内容如下:一、稀土矿的定义和特征1.稀土矿的定义2.稀土元素的分类和特征二、稀土元素的提取技术1.稀土矿的选矿技术2.稀土矿的浮选技术3.稀土矿的浸出技术4.稀土矿的萃取技术5.稀土矿的化学还原提取技术6.稀土矿的物理还原提取技术7.稀土矿的合成技术三、稀土元素的分离技术1.稀土元素的离子交换分离技术2.稀土元素的溶剂萃取分离技术3.稀土元素的化学沉淀分离技术4.稀土元素的凝胶分离技术5.稀土元素的电化学分离技术6.稀土元素的层析分离技术7.稀土元素的配位分离技术本次课程以从地殼分布、物理化學性質及礦物學角度解析稀土元素的生產過程;主要介紹了稀土矿的提取和分离技术,以及各種分離技術的優缺點、應用及發展前景。
结语: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稀土矿是富含稀土元素的矿石,稀土元素的提取与应用是世界上研究热点之一,也是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领域之一。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稀土矿分离提取的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稀土元素的制备、加工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对稀土元素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将来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矿产资源地理教案

矿产资源地理教案矿产资源地理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矿产资源地理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矿产资源地理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读图了解世界石油、煤炭、铁等矿产资源的分布概况,通过人类对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理解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地图分析世界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地区挂图:世界政区图计算机课件:(1)读图应回答问题(2)矿产资源的开采图片或其它媒体资料(提问引入)自然资源中唯一的不可再生的是_______?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重要性?(学生回答)(总结)通过刚才的回答我们得出人们生活与矿产资源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矿产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它可以是一个国家变富。
读书”一个小国是如何变富的?”(学生看书)(提问承转)瑙鲁能否长期利用磷矿石致富?为什么?(不能,因为是不可再生资源)人类使用最多的矿产资源是什么?---煤、石油、铁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三种矿产资源在世界上的分布。
(学生做练习)教师课前准备的练习篇子或投影打出题目。
1、读课文世界铁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铁矿的图例是_______;铁矿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它们占世界铁矿储量的_______。
2、读课文世界主要煤田分布图回答:煤炭图例是_______;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
南半球较多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等国。
3、读世界石油的产区和输出图回答:①世界石油集中分布在_______地区,该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_______。
②世界上主要生产和出口石油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主要输往_______、_______地区。
③世界其它出产石油较多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教案---矿产资源

地理教案---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的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地。
使学生了解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节约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与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建议关于矿产资源的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矿产资源总的分布特征,并且分析了分布相对集中带来的有利和不利方面;第二部分介绍了能源矿产,包括它们的分布储量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我国能源资源的短缺形势;第三部分介绍了金属矿产,这部分是分类介绍的。
与铁矿相比,有色金属矿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不太熟悉,因此教材中举了许多实例,以使学生认识到有色金属的重要性。
前面三部分都是以关于煤矿铁矿有色金属矿和油气田的分布的四幅图为基础的,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在最后一部分里,教材通过大量实例介绍了我国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
关于矿产资源的教法建议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建议指导学生读幅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从宏观上分析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分布的特点是广泛且相对集中。
关于矿点名称,教师要具体指导学生利用省区江河山脉等参照物,寻找矿点与它们之间的方位上的联系,并通过读图填表图表对照看图连线等方法巩固地名的记忆,进一步培养读图技能。
教学中要用资料数据说明能源矿产丰富,同时联系生产实际说明煤和石油的生产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教师要结合实例说明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要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实际的解决办法。
在这节内容的讲授中,有三个点老师应该特别注意:一个是金属矿产的作用,很多学生对于煤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的作用非常熟悉,但是容易忽视金属矿产,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因为这会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矿产资源与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密切关系;第二是对新能源的开发,在谈到对矿产资源问题的对策时,学生往往容易把目光集中在问题的治理上,其实治理是一方面,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开阔思路,想办法找出更多的新能源,但是要使学生认识到,开发新能源是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前提的;第三,矿产资源与前面介绍的两种资源以及后面的海洋资源相比,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它是非可再生的,在教学中,要对我国矿产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开发利用中的问题讲得适度,避免出现盲目的乐观和悲观情绪,教育学生要以客观实际的态度看待我国矿产资源问题。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初二地理教案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是指地球内部或表层所含有且可以开采利用的各种矿物质,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原材料和能源基础。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
本教案将围绕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矿产资源的种类,开发利用的方法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从而使学生了解并关注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一、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分布1.矿物资源矿物资源是指含有某种矿物质的矿物岩石,并且具有经济价值。
例如,金属矿、非金属矿等。
金属矿:包括金、银、铜、铁、锌、铅、锡等较为常见的金属。
金属矿质是指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物质,比如锌矿、铜矿等。
金属矿分布广泛,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矿藏类型和产量水平。
例如,中国沙漠中有丰富的金属矿藏;新疆、青海等地区则富含黄金、铜、锌、铅等金属矿物。
非金属矿: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盐等。
非金属矿物质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可以用于建筑、冶金、化工等众多领域。
例如,煤炭可以用于发电和制造化肥;石灰石可以用于建造建筑物等。
2.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是地下岩石裂隙、孔隙或岩石中流动的水。
地下水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也是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用水。
例如,中国北方地区以地下水作为主要灌溉水源。
3.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包括各类土地、草地、森林以及耕地、牧场等在内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土地的利用可以分为农业、工业、城市建设、开发旅游等多种方式。
但是,对土地的过度利用会引起环境和生态问题。
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涉及到多种学科和技能。
在此过程中,必须考虑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开采方法、开采成本、环境风险以及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
1.矿产资源的开采方法矿产资源的开采方法是指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矿藏类型、不同的矿石品位和采矿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选择适当的开采方式,以达到高效、低成本的开采目的。
矿产资源初二地理教案

矿产资源初二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矿产资源的定义、分类和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矿产资源的概况,理解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矿产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利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矿产物品,如手机、电脑、自行车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物品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的原材料都来自哪里吗?2.讲解矿产资源的定义、分类和分布特点(1)展示矿产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2)讲解矿产资源的定义:指自然界中具有经济价值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
(3)讲解矿产资源的分类: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等。
(4)讲解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地区差异明显,分布不均。
3.讲解我国矿产资源的概况(1)展示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2)讲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和特点:种类繁多,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少。
(3)讲解我国矿产资源的地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4.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提问:我国矿产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3)讲解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理开发、节约使用、保护环境。
5.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矿产资源的定义、分类、分布特点、我国矿产资源的概况及利用与保护。
(2)强调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1)熟记矿产资源的分类和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2)思考:如何在我国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常见的矿产物品,激发学生对矿产资源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概况,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讲解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时,强调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矿产资源与环境初二地理教案

矿产资源与环境初二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2.了解矿产资源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3.了解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与治理的措施;4.学会应用地图进行矿产资源的分析和评价;5.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明确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2.了解矿产资源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3.学会应用地图进行矿产资源的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难点1.如何防止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采现象;2.如何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小组讨论法;3.图像分析法;4.实地考察法。
五、教学内容及步骤1.引入(1)让学生思考矿产资源的概念和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2)引入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开采利用的现状。
2.知识讲授(1)矿产资源是什么?(2)矿产资源的分类(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等)(3)矿产资源的分布及形成规律(4)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5)开采利用矿产资源对环境的影响(6)矿产资源的保护与治理措施3.图像分析(1)通过地图等多种形式的图像展示,让学生掌握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地区资源开采与环境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2)通过图像分析,让学生理解开采利用矿产资源对环境的影响,加深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
4.小组讨论(1)分组进行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讨论;(2)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成果的深化和应用。
5.实地考察(1)安排实地考察矿区,让学生实地感受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和对环境的影响;(2)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于矿产资源开采和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识。
六、教学评价1.分类写一篇关于矿产资源的文章;2.参加班级矿产资源评价小组,参与评价各地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和环境治理工作;3.现场调研环境保护和矿产资源开采利用情况,撰写实地考察报告。
七、教学资源1.地图、图表等教学辅助资料;2.矿区考察资源和环境资料。
高中三年级下学期地理《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教案

《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教案情景导入:胜利油田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其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天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主体内容:一、概念解析⏹矿产资源: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
⏹煤:植物在腐败分解之前被埋在地底⏹石油: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漫长演化过程形成⏹天然气:古生物遗骸长期沉积地下,经慢慢转化及变质裂解而产生之气态碳氢化合物,具可燃性二、案例分析总结1.分析某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条件(1)资源条件:储量、分布、品质、种类及组合状况、埋藏深浅、开发难度;(2)分布区的自然条件:气候、水文、地质等;(3)交通条件:水路和铁路条件;(4)市场:需求量大小及距离消费市场的距离;(5)劳动力;(6)基础设施;(7)资金、技术……2.分析某种矿产资源开发中采取某种措施思考角度:当地开发资源的某种不利条件+采取某种措施的必要性+采取某种措施的好处三、高考真题解析(2018·全国一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俄罗斯西伯利亚盆地属于大型大陆裂谷盆地,在该地区地层中发现石灰岩等海相沉积物。
该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铁、有色金属、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有著名的秋明油田。
(1)推测西西伯利亚盆地地质历史时期能源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
(2)简述该地区油气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
(1)地壳断裂下陷;海洋分布,有海洋生物沉积;森林资源丰富;沼泽广布。
(2)纬度高,气候寒冷;沼泽广布,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劳动力资源短缺;自然条件恶劣,对技术水平要求高;距离市场较远。
地理教案:矿产资源_0

地理教案:矿产资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第四节矿产资源教学目的1.使学生明确矿产资源的分类,了解矿产资源的主要用途及世界上煤、铁、石油的分布。
并使学生认识到目前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不合理状况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2.在学习矿产资源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矿产资源的知识,使学生认识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自觉地养成爱惜各种用品和积极回收废旧物资的品德和习惯。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难点是世界煤、铁、石油的分布。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①《世界主要铁矿的分布》;②《世界主要煤田的分布》;③《世界石油的产区和输出》(如果没有教学挂图,也可用自制的投影片代替)。
矿物标本:煤、铁矿石、石油。
教学提纲第四节矿产资源一、矿产资源的用途二、矿产的概念和分类1.矿产资源的概念2.矿产资源的分类三、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展示矿物标本]煤、石油、铁矿石。
同学们来确认一下,这些矿产是什么?煤、石油、铁矿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的矿产资源。
第四节矿产资源(板书)一、矿产资源的用途(板书)[提问]你知道煤、石油、铁矿石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煤——工业、交通运输业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生活中的燃料。
石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能源及化工原料。
铁矿石——冶炼钢铁。
)[提问]说一说你家的厨房用具分别需要哪些矿产资源才能做成?(如饭锅——铝,炒菜锅——铁,碗——瓷土等。
)[阅读课文]请同学读教材第81页“读一读”,并回答瑙鲁这个小国是怎样变富的?(是因为有丰富的磷酸盐矿石资源。
)[教师总结]可见,矿产资源的用途是广泛的,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些矿产都于什么地方呢?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叫做矿产呢?二、矿产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板书)1.矿产资源的概念[教师讲述]矿产资源是指大量的埋藏在地下或露出在地表的,并能被人类开采利用的天然矿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教案-矿产资源
地理教案-矿产资源
教学目标
通过读图了解世界石油、煤炭、铁等矿产资源的分布概况,通过人类对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理解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了“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利用”、“铁、煤、石油的分布”、“矿产资源的利用”三个问题。
在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利用部分,主要讲解了两个问题: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入;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矿产资源。
课文从实例入手,以一个家庭的厨房为例,说明矿产资源与人类生活多么紧密,而又随处可见。
而读一读则说明了矿产资源对一个国家经济巨大的影响。
在“煤、铁、石油的分布”一段,通过三幅图,讲解了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的三种矿产资源的分布及石油的运输路线,从中可以看出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对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部分,主要从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等方面,说明了合理利用和开发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建议采取谈话法与指导作业方式进行教学。
对于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利用部分,建议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举例说出矿产资源与人类的关系,得出现代生活离不开矿产资源的结论。
对于矿产资源的分布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部分,采用指导作业方式。
利用课本提供的分布图,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自主完成。
对于人类对矿产资源开采、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提供一些录像或其他媒体材料,引起学生的关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利用地图分析世界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地区
【教学手段】挂图:世界政区图
计算机课件:(1)读图应回答问题(2)矿产资源的开采图片或其它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fwsir.)】(提问引入)自然资源中唯一的不可再生的是_______?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重要性?
(学生回答)
(总结)通过刚才的回答我们得出人们生活与矿产资源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矿产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它可以是一个国家变富。
读书一个小国是如何变富的?(学生看书)
(提问承转)瑙鲁能否长期利用磷矿石致富?为什么?(不能,因为是不可再生资源)人类使用最多的矿产资源是什么?---
煤、石油、铁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三种矿产资源在世界上的分布。
(学生做练习)教师课前准备的练习篇子或投影打出题目。
1、读课文世界铁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铁矿的图例是_______;铁矿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它们占世界铁矿储量的_______。
2、读课文世界主要煤田分布图回答:
煤炭图例是_______;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国。
南半球较多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等国。
3、读世界石油的产区和输出图回答:
①世界石油集中分布在_______地区,该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_______。
②世界上主要生产和出口石油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主要输往_______、_______地区。
③世界其它出产石油较多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④美国东部需要的石油资源主要来源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西部发展需要的石油资源由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问题:
①矿产资源属于_______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_______再生,所以应该更加_______;
②在矿产资源的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③为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人们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中存在一些浪费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你认为应该如何保护本矿区的自然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了矿产资源的一些相关的知识,希望每个人想一想,保护矿产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设计思想】矿产资源是学习的几种自然资源中唯一的不可再生资源。
所以本节紧紧围绕不可再生资源尤其是主要的能源石油、煤炭和主要的资源铁矿的利用及利用中存在问题展开讨论和学习。
为了使同学了解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必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找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增加感性知识是必需的。
对于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因为前面已经学习了几节资源的利用保护的内容,所以采取读图作业法,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
对其中比较容易出错和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给与指导。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增加学生保护资源意识。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矿产资源的种类和铁、煤、石油的分布
【教学难点】铁、煤、石油的分布以及矿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fwsir.)】(引入)前面所学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读一个小国是怎样致富的,了解矿产资源的作用。
(讨论)同学们在吃、穿、住、行等生活方面利用过哪些矿产资源或其制成品?
(归纳)(展示图片)矿产资源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看图思考)展示课件:四个时期的工具图片,学生思考: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怎样的作用?展示:不同社会阶段人类利用矿产情况的对比表格
(小结)矿产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工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保证人们过上现代生活的必要条件。
不同社会阶段的经济水平不同的重要原因,就是对矿产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同。
如果人类不利用矿产资源,虽然也有可能生存下来,但将退回到茹毛饮血,手耕火种的原始社会。
(承转)在众多矿产中,铁、煤、石油对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特别重要。
(看图思考)看世界铁矿的主要分布地区地图:找出铁矿最丰富的7个国家及其位置: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美国。
(看图思考)世界煤矿的主要分布地区地图:
①世界主要煤矿分布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②煤矿主要分布在哪两个大陆?
③找出产煤量居世界前位的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
(看图思考)看世界石油的产区和输出地图:
①找出世界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②找出西亚海上石油输出的主要路线
③找出除中东地区外,世界出产和输出石油较多的国家:俄罗斯、美国、中国、墨西哥、英国。
(总结)展示世界各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比较,世界矿产分布极不平衡。
但从资源总量来看,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储量最为丰富。
(展示)展示矿产资源的利用图片
(展示)展示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等图片,目前在矿产资源的利用中,还有不少地方存在着严重浪费和破坏环境的现象,使得矿产资源面临着危机。
(展示资料并讨论)地球矿物资源开采前景资料,讨论自己能为保护和节约矿产资源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调查家庭使用的物品涉及到的矿产资源:厨房、电器、首饰等等
2、参观钢铁厂或采矿场,写一篇观后感
3、调查首钢的变化,谈谈你的想法。
4、谈谈你对废品回收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