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教案设计一

《土地资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概念及其主要类型;2、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并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区别它们;3、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相对性;4、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主要利用类型;5、通过分析世界土地资源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世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知道世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概况;6、通过漫画、资料等使学生了解土地利用和破坏的现状,理解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土地资源”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土地资源的分类方法很多,教材选择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主要是通过读图让学生了解世界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主要分布区,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既复习了前面相关的地形、气候和自然带的知识,为以后学习打基础,又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部分,教材首先说明了土地与人的密切关系,接着进一步通过一些数字说明由于人口增加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问题,尤其是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污染等问题,并进一步通过阅读资料“巴比伦的兴废”,提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供同学们思考。
教法建议建议利用讨论法和讲授法,并通过一系列小步子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授课,既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又突出学生活动。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的学习,可以采取下列步骤:1、提问思考:土地有什么用途?(学生思考回答)2、利用投影片显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3、学生自己设计一块土地利用图,自己定图例、比例尺、方向等4、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作为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总结,又可以给学生成就感和提高兴趣5、教师总结时可以出示一些景观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首先是使学生明确,土地资源包括目前可以使用的和目前难以使用的各种土地,如沙漠戈壁等。
初中地理土地资源教学设计4稿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课标说明】“标准”没有面面俱到地列出各种类型的自然资源,教学中应以水、土资源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进一步认清我国国情,并进行保护与节约资源的教育。
【标准解读】(一)学习目标1.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包含两个方面: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地区分布不均;(学习要求程度是说出)2.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学习要求程度是理解)(二)学习方式:运用资料。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分析区域认知: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是对国家区域大尺度的认知,深圳土地利用类型是家乡小区域尺度的具体认知。
国家大区域尺度的认知更多是关注气候、地形对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影响,家乡小区域尺度的认知则需要更多地从自然与人文的综合角度去分析,落实到家乡尺度影响最大的因素实际为国家政策。
综合思维: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特点是受到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等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
理解土地的分布不均,需要用综合视角分析。
此外,综合的思维还应从历史的维度去考虑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动态变化。
人地协调观: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当或遭到破坏,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消失。
人类在生活、生产过程中,需要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三、教学设计【学习目标设计】1.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包含两个方面: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地区分布不均。
2.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3.学法习得:(1)学会运用地图叠加的方法,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会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对地理事物、现象展开区域认知。
(3)学会运用辩证的视角,从历史的长河中看待地理的变迁。
(4)学会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分析地理现象。
4.通过对中国土地资源的学习,树立人地协调观。
初中地理认识土地与资源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认识土地与资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土地资源的含义及种类。
2、理解土地资源的特征及其利用方式。
3、了解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土地与资源的关系。
2、了解不同性质土地的资源利用方式。
三、教学难点1、识别不同性质土地。
2、认识土地资源利用方式。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介绍自己家乡所拥有的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2、知识讲解2.1 土地资源的定义与分类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包括所有的可供社会经济活动利用的地面和地下的自然资源,如山地、草原、森林、水文、地热等。
土地资源按用途可以分为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林业用地、草原用地、水域用地和生态用地等六类。
2.2 不同性质土地的资源利用方式(1)建设用地:用于住宅、商业、工业、交通等建设。
(2)农业用地:利用土地种植粮食、果蔬、与养殖等。
(3)林业用地:种植树木、开展森林经济、进行森林保护等。
(4)草原用地:主要用于畜牧业、草地生态系统保护等。
(5)水域用地:主要用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如发电、灌溉、渔业、航运等。
(6)生态用地:主要用于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3、训练与练习3.1 分析案例识别土地性质将多份城市规划图纸分发给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趋势挖掘各自地区所处的不同土地资源性质。
3.2 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剪贴将多份纸板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不同规定的土地性质剪贴出其所适用的具体利用方式,并逐个向大家汇报。
4、总结对课上所学进行总结性讲解,重点强调当前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障资源利用可持续性。
五、教学后记本课讲解了土地与资源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土地的不同性质进行资源的利用方式探讨。
同时也强调了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后的生活或社会经济活动中认真思考并加以实践。
《土地资源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人版》

《土地资源》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土地资源的特点、分类、利用和珍爱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珍爱认识和资源利用能力。
一、认识土地资源
1. 什么是土地资源?为什么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土地资源的特点有哪些?包括有限性、不可挪动性、不可更生性等。
3. 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哪些?包括农田、林地、草地、水域等。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
1. 农田资源的利用: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畜等。
2. 林地资源的利用:进行林木的种植、伐木等。
3. 草地资源的利用:适合放牧、草原建设等。
4. 水域资源的利用:进行渔业、航运等。
三、土地资源的珍爱
1. 为什么需要珍爱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会导致什么问题?
2. 如何珍爱土地资源?包括合理规划、勤俭利用、加强监管等方法。
3. 进修环境珍爱法律法规,了解对土地资源的珍爱政策和措施。
四、案例分析
1.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导致的问题,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2. 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
五、思考问题
1. 你认为什么是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
2. 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珍爱土地资源?
3. 你有什么实际行动可以为土地资源珍爱做出贡献?
六、教室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对土地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珍爱意义。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境珍爱认识和资源利用能力,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人教版本初中八年级上册的地理《土地资源》学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土地资源》教课方案教课目的认识我领土地资源的主要特色。
知道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知道耕地、草地、林地三种最主要的土地种类的散布,以及它们内部的地域差别和特色。
记着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种类,认识其特色。
使学生形成合理用地、节俭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教课重难点我领土地资源的散布及基本特色。
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我领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结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连续发展意识。
教课工具课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学生唱保之歌《我您,》“我静静献上一束花,献您的,感您我生命,您把我从小养大,啊,我您的⋯⋯”( )歌中的“”指的是 ?(生答)歌中的“”指的是养育我的土地。
教:土地,它人供给了山川、万物、衣食、富 ;去的全部得益于它,它更影响着人的将来。
就是土地,就是土地源。
二、新教课(一)型全,耕地比重小教:多媒体出示耕地、草地、林地、城建用地、交通用地、工用地、永远雪和冰川、沙漠的景。
学生:些景中土地自然境和条件的差别以及利用方式的不一样。
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筑用地。
教:因为自然条件和自然境的差别,人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门路也就不一样,依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把土地源分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是用地,建用地非用地。
(承)我身中子女,祖国的土地源有何特色呢?中国地面居世界第三位,领土,土地源丰富。
(屏幕示)教材P68 《中领土地利用型的组成》。
( )些明我领土地源的什么特色呢?(生答)土地利用种类齐备。
(师问)我领土地资源这样丰富、齐备,对我们来说是有益条件仍是不利条件呢?(生答)有益。
教师总结:这样丰富和种类齐备的土地资源,为我国就地取材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供给了有益条件。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概念及其主要类型;2、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并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区别它们;3、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相对性;4、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主要利用类型;5、通过分析世界土地资源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世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知道世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概况;6、通过漫画、资料等使学生了解土地利用和破坏的现状,理解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土地资源”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土地资源的分类方法很多,教材选择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主要是通过读图让学生了解世界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主要分布区,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既复习了前面相关的地形、气候和自然带的知识,为以后学习打基础,又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部分,教材首先说明了土地与人的密切关系,接着进一步通过一些数字说明由于人口增加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问题,尤其是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污染等问题,并进一步通过阅读资料“巴比伦的兴废”,提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供同学们思考。
教法建议建议利用讨论法和讲授法,并通过一系列小步子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授课,既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又突出学生活动。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的学习,可以采取下列步骤:1、提问思考:土地有什么用途?(学生思考回答)2、利用投影片显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3、学生自己设计一块土地利用图,自己定图例、比例尺、方向等4、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作为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总结,又可以给学生成就感和提高兴趣5、教师总结时可以出示一些景观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首先是使学生明确,土地资源包括目前可以使用的和目前难以使用的各种土地,如沙漠戈壁等。
土地资源-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土地资源-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土地资源的定义和状况。
2.了解如何保护土地资源并正确利用它们。
3.掌握有关土地利用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1.土地资源的定义和状况。
2.如何保护土地资源并正确利用它们。
教学难点1.有关土地利用的基本知识。
教学方法1.讲授法。
介绍土地资源的相关知识,并进行案例分析。
2.互动讨论法。
鼓励学生就如何保护土地资源进行讨论,并共同探讨各种方法。
3.观察实验法。
通过观察实际情况来学习土地利用知识。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展示大自然之美,吸引学生注意力。
2.引导学生思考,问及土地资源的含义和重要性,并引出导学目标。
第二步:讲授1.讲解土地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分析全球土地资源状况。
3.介绍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
第三步:案例分析1.通过实际案例来分析土地利用和保护问题。
2.让学生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第四步: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如何保护土地资源。
2.收集小组讨论的意见,进行总结和讲解。
第五步:知识检测1.发放试卷,考核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评价学生的表现并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1.本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形式,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较好。
2.在案例分析环节,由于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下次课堂可以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土地资源初中地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土地资源【教课要点】土地资源的分类,利用保护【教课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举措【教课准备】世界土地资源散布表示图、世界地形图、世界自然带散布挂图、土地资源动画【教课过程】(发问)我们讲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此中哪些是能够重生的自然资源?(学生思虑回答)(指引)今日我们研究一种可重生资源。
人们都说,万物土中生,因此我们就先学习土地资源。
土地有什么用?(学生回答)(板书)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承转)若是你们小组有一块和学校差不多大小的土地,你们将怎样利用它呢?请设计一块土地利用图,自己定图例、比率尺、方向等画出来。
(学生疏组活动)(板书)二、土地资源的利用种类(学生作品展现)显示学生设计的土地利用种类表示图,学生解说。
(教师解说,展现土地资源动画)依据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将其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公交占地等。
(思虑)荒漠、沙漠、石山、荒地等是土地资源吗?(是土地资源,固然当前难以使用,但跟着人类利用土地水平的提升未来能够利用)那么世界土地资源是怎样散布的呢?(板书)三、土地资源的利用散布大势(学生活动)剖析世界地形图、自然带散布图以及土地资源的散布图,回答以下问题:1、耕地主要散布在哪里?为何?2、当前大片原始丛林主要保存在那几个自然带?3、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域主要散布在哪两个自然带内?(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增补总结)耕地多散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江大河流经的地域,天气暖和润湿,土地肥饶,土层深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因为河流经过,能够形成肥饶的冲积平原,而且有河流水浇灌,有益于农业发展。
当前大片原始丛林主要保存在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域主要散布在温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
(过渡)经过方才学习能够认识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土地已经被人类利用,可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应用,造成很多问题。
(板书)四、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指引思虑)读下边的资料,剖析世界土地资源遭到损坏的原由(动画展现-土地资源的荒漠化)全球耕地每年有 5 万~ 7 万 km2成为荒漠; 1/4 耕地遭到不一样程度的风蚀、水蚀,每年流水冲走肥饶的土壤 250 亿吨,荒漠淹没的土地约 600 万公顷;中国耕地退化 7.7 万 km2,占耕地总面积的 40.1%,此中水土流失占 34.26%,盐碱化占8%,沙化耕地占 1.93%,耕地退化致使低产贫穷,甚至威迫到民众的基本生活和生计条件,甚至成为“生态难民”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初中地理《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记忆栏目
1.根据土地的利用情况,可以把土地分为几种利用类型?
2.全球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是怎样的?
3.全球的土地资源面临着哪些严峻的问题?
设置疑问
1.我国土地面积居世界第几位?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几位?土地、耕地有什么区别?
2.我国的耕地、草地、林地是怎样分布的?
3.回忆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在这条线的以西、以北主要是什么土地类型?
4.我国国土面积这样广大,为什么还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教学纲要
1.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1)土地类型多种多样
(2)土地类型的构成特点
(3)“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土地资源的分布
①耕地的分布;②草地的分布;③林地的分布和主要林区
3.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怎样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听课指导
1.本节课对同学们的知识要求是:通过学习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来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认识为什么“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
国策。
2.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地形分布、气候特征密切相关。
我们在前几章的内容中已学到,我国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东、西部地形构成差异较大。
我国的年降水量的分布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因此,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
这里温度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要,降水丰富,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南北方降水的差异,形成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从地形来说,主要为平原和丘陵,利于农耕业发展。
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草地的分布,主要受气候条件中降水的制约。
从干湿区来看,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形多为高原、山地。
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山地。
你自己能分析原因吗?
帮你回忆
重点:耕地、草地、林地三种最主要的土地类型的分布以及它们内部的地区差异和特点。
难点:分析三种主要土地类型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