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整万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认识整万数

认识整万数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数大小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分为三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和“千万”。
教材通过呈现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会出现较大的数,引发学生求知欲,再以“10个一千是一万”为基础,借助计算器,引出“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第二段,教学整万数的含义及读写。
这里将写数和读数结合起来学习,让学生体会数的实际意义;第三段,教学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
教材介绍了我国的计数习惯,根据已有知识,给出个级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让学生联系读写的体验,通过类比,推出万级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自主建构含有万级的数位顺序表,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2.认识整万数,会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3.联系生活情境,初步感知整万数的大小,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正确读、写整万数。
教学难点: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数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拨珠计数,引出整万数。
1.(屏幕显示计数器)复习计数单位、数位。
2.拨珠游戏,引出3万。
二、认识新计数单位,了解十进制,完善数位顺序表。
1.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问:如果允许两人合作的话,你们能想出什么巧办法拨出三万么?随学生回答,演示改的过程,体会十进制。
(1)10个一万是十万(2)10个十万是一百万(3)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问:这些计数单位,相邻的两个之间有什么关系?2.完善数位顺序表,介绍数级。
问:这4个计数单位所在的数位分别是什么呢?这4个数位都和什么有关?所以按我国的计数习惯,就把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这4个数位统称为“万级”,把原先认识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统称为“个级”。
三、拨珠计数,初步体会整万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整万数》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整万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读写万以内的整数。
2.熟练掌握整万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3.能够应用整万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整万以内的读写和加减法计算。
2.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1.整万以内的混淆区分。
2.实际问题的变式。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1. 导入话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认识整万数”,大家知道什么是整万数吗?2. 小游戏请同学们把手举起来,现在我说一个数字,你们看一看这个数字是不是整万数,如果是请举起手来。
(教师可以发一些整万和不是整万的数,让同学们通过举手来回答)(二)学习内容1. 认识整万数请同学们找一下教室中哪些东西是整万,哪些不是整万,告诉我一下。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数字,让同学们来判别)那么,什么是整万数呢?请看黑板上的数字,我们可以发现,整万数是以万为单位的整数。
比如,1万、2万、3万等等。
2. 读写整万数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读下面的数字:•32789•40000•93500•10000再请同学们来写出下面的数字:•4万5千6百•1万2千3百4十五•6万7千8百3. 整万数的加减法请同学们看下面的例子,帮助我计算一下:•1万+2千+5百+3十+4=()(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演示加法计算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按照上面的方法,计算一下下面的问题:•2万5千+3万6千=()•4万5千7百-2万3千5百=()4. 实际问题的解决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帮助我解决一下:小明家有3万5千元,他想买一部电视机,需要2万6千元,还剩多少钱?(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演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想一个实际问题,并用上面学到的方法解决一下。
(三)总结与讲解1. 学习重点回顾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认识整万数。
•读写整万数。
•整万数的加减法。
•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学习方法讲解学习数学需要用心理解、体验和演练。
比如要在思考中记忆,在分析中学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上认识整万数教案

“认识整万数”教学方案2007-7简要提示:本课教学内容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6——87页“认识整万数”。
本课意在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及其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四位分级的计数习惯,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加强数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同时增进对社会和自然有关现象的了解,培养学生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认识整万数的信心,使之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流程:流程1: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认数”。
老师带来了大家认数的好帮手——计数器。
(课件出示:计数器)我们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任意选择四、五个数,请你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再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学生活动)课件出示:计数器(略)。
4 40 40040009 23 256 5438流程2:认识计数单位师:想一想,在你刚才拨珠、读数的时候,你用到了那些计数单位?(稍停)师:对呀,个、十、百、千是我们已经认识的计数单位,利用它们我们可以表示很多的数。
课件出示:例题图(略)。
师:这里记录的是我国2003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读题)。
这三个数都是较大数目的数,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呀?说得好,这三个数都带万,都是整万的数(课件出示:——认识整万数)。
怎么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些整万数呢?你觉得只利用你手中的计数器能拨出这几个数吗?(稍停)和你的老师、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课件出示: 770000 90240000 11420000师:看来要想在原来的计数器上,拨出整万的数是有困难的。
有同学提出用一个大一些的计数器,老师知道他是想找一个计数单位多一些的计数器,这是个办法,可是现在我们的手中的计数器只有4个数位,怎么办呢?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吗?和你的同学们再商量商量(学生活动)。
师:看,有同学终于想出了这种办法——把原来使用的两个计数器合起来,变成了一个含有8个数位的计数器。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认识整万数(2)-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认识整万数(2)-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读和写5、6位数的整数,并能将其从小到大排列或从大到小排列。
2.学生能够理解整万数的概念,能够将1—9个千位数合并成1个整万数,并能进行简单的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重点1.整万数的概念,能够将1—9个千位数合并成1个整万数。
2.5、6位数的认读和写能力。
3.5、6位数的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能力。
三、教学难点1.5、6位数的加减法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认识整万数(2)。
2. 整体感知•看图说话:学生观察放映的画面,认真聆听提示,说出图片的内容。
•小组讨论各自的答案,背到前面来对答案,然后教师和同学一起核对。
•教师介绍直角坐标系,告诉同学们这是一条路径,而这条路径上有各式各样的字符。
3. 分组探究•探究问题:有如下9个千位数:1040、2850、990、3540、4510、7850、3280、1970、2970,请思考如何将这些数合并成若干个整万数?•探究方法:分组讨论,思考出解决办法,然后在黑板上进行分类汇总。
•探究结果:1970,2850,2970,3280,3540可以合并成3个整万数:1万970、2万850、2万970;4510,7850可以合并成1个整万数:1万2360;1040,990可以合并成1个整万数:2万30。
4. 引入新知•教师给学生分发一张工作纸,上面列出了10个5、6位数,要求学生将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序,并在每个数旁边写出它们的读法。
•学生自主完成排列工作,并汇总答案。
•教师和同学一起核对答案,讨论对答案中产生的疑惑问题。
•教师将万以下数排列和万以上数排列的不同点进行归类,并总结出排列法则。
5. 自主实践•学生合作完成练习册上的巩固练习。
•教师适时提醒学生思考有关问题,并在巡视时及时指导督促。
五、教学体会本节课以探究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认识整万数的概念,通过团队合作和分类统计等方式将若干个千位数转化成整万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整万数》教学设计

1、填一填。
(1)10个一万是( ),10个十万是( ),(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从一万开始,一万一万地数,数九次是( )。
(3)从一千万开始,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五次是( )。
(4)124个万组成的数是( )。
2、读一读,比一比。
503和5030000 5030和50300000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节(第周星期)
教学过程
一、创设导入,明确目标。
1、引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谁来读一读下列几组数据?
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数。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板书课题)
二、互动探究,归纳解法。
1、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
教学内容
认识整万数
第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亿以内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法和学法
讲授法、谈论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3、总结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作业设计
读出下面各数。
905830000读作()1076000000读作()
3840200000读作()760030540000读作()
板
书
设
计
认识整万数
10个一万是一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教
后
反
思
4、认识数位顺序表。
2.1 认识万级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2.1 认识万级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万级数的概念,掌握万级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
2. 培养学生运用万级数进行计算和描述数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整万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运用整万数。
教学重点1. 万级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
2. 整万数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难点1. 万级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2. 整万数的识别和运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万级数的概念,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
2. 演示法:通过示例演示万级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的应用。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万级数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步骤第一阶段: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如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
2. 提问学生,如果数量超过千位,如何表示和计算。
第二阶段:讲解万级数的概念1. 讲解万级数的概念,即以万为计数单位的数。
2. 解释万级数的数位顺序,从右到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3. 通过示例演示万级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的应用。
第三阶段:练习万级数的计算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加深对万级数的理解和运用。
第四阶段:引入整万数的概念1. 讲解整万数的概念,即万位上的数字为0的万级数。
2. 解释整万数的特殊之处,即万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
3. 通过示例演示整万数的识别和应用。
第五阶段:总结和布置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万级数的概念、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以及整万数的概念和应用。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万级数的概念、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以及整万数的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万级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以及整万数的特殊之处。
同时,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万级数的理解和运用。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万级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 认识整万数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认识整万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万数的概念,理解整万数与万以内数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整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整万数的概念2. 整万数与万以内数的关系3. 整万数的读写法4. 整万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万数的概念、读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
2. 教学难点:整万数与万以内数的关系,整万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数轴或计数器,引导学生回顾万以内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整万数的概念通过数轴或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整万数的特点,理解整万数的概念。
(2)整万数与万以内数的关系通过数轴或计数器,展示整万数与万以内数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整万数是由万以内数“进位”得到的。
(3)整万数的读写法引导学生掌握整万数的读写法,注意数位的顺序和读写规则。
(4)整万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整万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意义。
3. 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分组讨论,解决练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3.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整万数的概念、读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整万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整万数概念的关键,也是教学难点所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整万数 2教学设计

认识整万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数的基础上,认识整万数。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2.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增强数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认识这都能够晚熟的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进一步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及观察、表述、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
教学难点: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数值。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我们居住在一个美丽的城市——张家港。
今天老师带来了张家港的一些信息。
(出示卡片)张家港全市总面积九百九十八平方千米,人口近一百二十万人。
大小河道八千零七十三条,总长四千零七十四千米。
2008年张家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一千二百五十亿元,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一万两千两百美元。
(全班齐读)师:你能把小黑板上的哪些数字写出来给大家看看?(九百九十八平方千米、八千零七十三条、四千零七十四千米)一百二十万、一万两千两百到底是多少呢?应该怎么写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比较大的数。
(板书:认识整万数)二、学习新知。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师:在以前我们已经知道了十个一是一个十,十个十是一个百,十个百是一个千。
师:那是十个千是多少?(一万)嗯,同学们真聪明。
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师:那我们一万一万的数,一万、两万、三晚……九万、十万。
表示多少个一万?(十个)师:十个一万是多少?(十万)板书:10个一万是十万提问:如果十万位上有两个珠子,那表示多少?(二十万)那要表示六十万,该怎样拨珠?(拨6个珠子)师:老师现在在十万位上放10颗珠子表示多少?(10个十万)(可能有的学生会说出一百万)板书:10个十万是一百万师:十万位上有10颗珠子,表示有10个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整万数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86-87页
教学要求: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2、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增强数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
教学难点:
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数值。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复习旧知
1、拔珠游戏:知道每位上最多可拔几颗珠子?为什么?(满十进一)现在请同学们分别在计数器上拔出3、30、300、3000这四个数。
2、交流发现:刚才我们用同样珠子拨出了相同的数。
为什么两样用3颗珠子却能拨出不同的数呢?(数位不同,板书:数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每个数位上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板书:数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二、操作探究,建构新知
(一)类比创造,构建数位顺序表
1、联想:如果接着进行拨数,应该拨多少?(三万)
2、创造:你能想办法在计算器上拨出3万吗?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会说在千位上拨出30颗珠子。
二是学生认为把两个计算器进行合并。
3、交流:这个3还表示3个一吗?它应该表示3个万。
照这样类推,左边的
十、百、千可以分别改成十万、百万、千万。
4、体验:想象一下,我们学校约有1500人,多少个寨桥小学约有3万人?
5、建构:原来,新增加的计数单位千万、百万、十万、万和原来的四个计数千、百、十、个之间还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呢!正因为如此,我国的计数方法中把这四个数位统称为万级,而原先的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则统称为个级。
(二)联系生活,构建读写数的方法
1、读一读:读一读____年我国茶叶、甘庶和油菜籽的总产量。
2、拨一拨:你能在读数器上表示这些数吗?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3、写一写:你能在纸上写出这些数来吗?
4、说一说:刚才我们借助计算器认识了三更大的数,观察这三个数,你觉得这三个数有什么共同点?像这样个级上都是零,表示多少个万的数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整万数。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下面这些数你能写出来吗?
(2)写一写并读一读。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听写:就一次我们仍就来写数,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如果报的数需要在个级上拨珠,请左边同学写出来,如果报的数需要在万级上拨珠,请右边同学写出来。
教师报同6个数。
(想想做做的第一列)
(2)交流:同桌间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可以用画分级线的方法来进行读数和写数。
(3)应用:用这种方法给第二列分一分、读一读。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1)读一读:读一读北京天安门和颐和园的占地面积。
(2)比一比:我们的教室面积约为50平方米,天安门的面积大约有几个教室那么大?
我们的学校的面积约为30000平方米,颐和园的面积大约有几个寨桥小学那么大?
(3)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1)想一想:出示第5题,想一想六千五百万和七十万应该怎么写?
(2)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