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控制名词解释
库存的作用与库存控制的意义

库存的作用与库存控制的意义库存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储备的物资或产品的数量。
它既是企业运作的必需品,也是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
库存的作用十分重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生产连续性:库存可用于保证生产线的连续运转。
例如,当供应链出现问题或供应商延迟交货时,企业可以依靠库存继续生产,以避免生产中断导致的损失。
2. 应对季节性需求:许多商品或产品都存在季节性需求,库存可以帮助企业在需求高峰期满足市场需求,避免因无法及时供应而失去销售机会。
3. 降低采购成本:通过合理控制库存水平,企业可以避免频繁采购和小批量采购带来的高成本。
库存允许企业进行批量采购,从而获得更好的采购价格和供应商支持,降低采购成本。
4. 缓冲供需波动:库存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市场供需波动。
当市场需求增长或突然上升时,企业库存可以作为缓冲,确保市场需求得到满足。
反之,当市场需求下降时,库存可以减少生产,以避免过剩和浪费。
而库存控制的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金的合理利用:库存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利用资金。
库存占用了企业的资金,而过高的库存水平会导致资金周转不灵,增加资金成本。
通过合理控制库存水平,企业可以将资金更好地投入到其他方面,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2. 降低仓储成本:库存管理有助于降低仓储成本。
过高的库存水平会增加仓储空间需求和运输成本,而过低的库存水平则可能导致频繁补货和高运输成本。
通过科学的库存控制,企业可以避免因库存造成的仓储成本过高。
3. 提高客户满意度:库存控制有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
过高的库存水平可能导致产品过期或过时,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通过合理控制库存,企业可以确保产品的及时可靠交付,提高客户满意度。
综上所述,库存在企业运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库存控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响应能力和客户满意度,从而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物流管理名词解释

物流管理名词解释订单处理:接受订货信息,按照订单组织进货。
物流信息交换:物理信息在相关部门之间流动传递。
物流客户服务管理:掌握客户需求动态,根据客户要求和企业营销要求,确定物流服务⽔准,及时为客户提供恰当的物流服务。
售后服务:为已售出的产品提供配件服务及维修服务。
库存控制:在保障供应的前提下,为使库存物品数量最少进⾏的有效管理的技术经济措施。
是物流管理的核⼼。
退货处理:将不合格或多余货物退还给供货部门的活动。
流通加⼯:流通加⼯是在流通领域从事的简单⽣产活动。
其不改变商品的形态,只是完善商品功能,提⾼商品附加价值,便于运输和保管,使商品更符合⽤户要求。
配送:完成末端物流节点向区域内最终⽤户的物资运输活动,属于⼆次运输或⽀线运输,具有⼩批量,多品种特点。
运输:指⼲线运输,是完成物资空间位移的⼿段。
供应链管理:指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
⼯⼚和仓库布局:根据物流合理化要求,确定物流节点的数量和位置。
物流系统:指按照计划达成物流⽬的⽽设计的具有相互作⽤的要素的统⼀体。
仓库管理和保管:对仓库内的出⼊库、装卸等作业活动实施的管理活动以及对库内物料进⾏妥善保管的相关作业活动。
商业包装:以促进销售为主要⽬的的包装,这种包装的特点是外形美观,有必要的装潢,包装单位适于顾客的购买量以及商店陈设的要求。
需求预测:是指估计未来⼀定时间内,整个产品或特定产品的需求量和需求⾦额。
运输标志:由⼀个简单的⼏何图形和⼀些英⽂字母、数字及简单的⽂字组成,其作⽤在于使货物在装卸、运输、保管过程中容易被有关⼈员识别,以防错发错运装卸:于保管与运输两端所进⾏的装载,卸货,移动,取货,分拣等活动。
⼊库作业:是指仓储部门按照存货⽅的要求合理组织⼈⼒、物⼒等资源,按照⼊库作业程序,认真履⾏⼊库作业各环节的职责,及时完成⼊库任务的⼯作过程。
物流标准化:以物流为⼀个⼤系统,制定系统内部实施、机械装备、专⽤⼯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系统内各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的⼯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进⼀步谋求物流⼤系统的标准统⼀。
“库存控制”及其意义

定量订货法订货点的确定方法
例:某商品在过去三个月中的实际需求量分别为: 一月份126箱,二月份110箱,三月份127箱。最 大订货提前期为2个月,缺货概率根据经验统计 为5%,求该商品的订货点。 解答:此题需求量不确定,需要用到安全库存量。
定量订货法订货点的确定方法
解:平均月需求量=(126+110+127)/3=121箱 缺货概率为5%,查表得:安全系数=1.65
实际库存 量为多少 时?订货
定量订货法订货点的确定方法
(1)在需求量和订货提前期都确定的情况下,不需要设 置安全库存,可直接求出订货点。公式如下: 订货点=订货提前期的平均需求量
=每个订货提前期的需求量
=每天需求量×订货提前期(天) =(全年需求量/360) ×订货提前期(天)
定量订货法订货点的确定方法
三、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 ——定量订货法
订货
Q*
QK DL QS
系统 柔性
三、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 ——定量订货法
二、定量订货法控制参数的确定 定量订货法 取决于两个控制参数:
1
订 货 点
订 货 批量
三、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 ——定量订货法
1.订货点的确定 在定量订货法中,发出订货时仓库里该品种保有的实际库存 量叫做订货点。它是直接控制库存水平的关键。
根据国家标准GB/T18354-2001《物流术语 Logistics terms》,库存inventory是指处 于储存状态的物品。
供 应 商 购买 原材料 加工 零部件 库存 组装 产成品 库存 运输 运输 用户 当地 仓库 分销 中心
库存控制
库存控制又称库存管理,是对制造业或服务业生 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产成品以及其他资 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 水平上。
库存控制

式中: TCp——年订购成本(元/年) Cp ——订购费率(元/次) N ——年订购次数(次/年)=D/Q D——货物的年需求量(单位/年) Q——订货批量(单位)
例l
设:某种物资按第一种库存模式周转, 其D=3,600件/年,Q=300件,CP=10元/ 次,则 TCp=(3,600/300)10=120元/年 从上可知,年订购成本TCP与年需求 量D、订购费率CP成正比,而与订货批量Q 成反比。
存货成本的分类
为便于建立库存控制的数学模型和对 购储数量作经济分析,可将存货成本分成 以下四种: ◇订购成本; ◇购入成本; ◇储存成本; ◇缺货成本。
◇订购成本
订购成本是指为订购货物所发生的成 本。它包括以下费用: (1)订购手续费; (2)催货跟踪费(如有关催促、跟踪所订货物 的电话、电报、差旅费及押运费等); (3)收货费(如有关货物的验收、入库费和货 款支付的手续费等); (4)有关人员的工资费用。
第一种库存模式
式中:
TCH——年储存成本(元/年), CH ——储存费率(元/单位-年); H——储存费率(%/年),即一元货物储存一年的费用; QM——一次订货金额(元)。
第一种库存模式
最高库 存Q 库存量
平均库存 0 LT
Q/2
LT
时间
订货点
订货点
例2
设:CR=4元/件;CH=O.8元/件-年; 或H=0.2/年,其它同例1,则 TCH=(300/2)0.8=120元/年; 或 TCH=(300/2)(4)0.2=120元/年。
存量基准(Inventory Level) 包括: ◇最低存量(Minimum Inventory) ◇最高存量(Maximum Inventory)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的库存控制方法

〔二〕、库存问题的分类
• 单周期库存与多周期库存
• 根据对物品需求是否重复可将物品分为单周期 需求与多周期需求。
• 单周期需求:是指对物品在一段特定时间内的 需求。
• 报纸、新年贺卡、圣诞树等属于这种物品; • 易腐食品(如海鲜、活鱼、新鲜水果)属于这种
物品;
• 机器设备的备件也属于这种物品
• 多周期需求:那么指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对某种 物品的重复的、连续的需求。
• 库存的功用
快速满足用户期望;消除需求波动在 生产-分销间的影响;防止发生缺货; 防止价格上涨, 争取数量折扣
2、库存控制的定义:以控制库存为目的的方法、手 段、技术以及操作过程的集合,是对企业的库存进 行方案、协调和控制的工作。
库存控制的目标: 1、降低库存本钱 2、提高客户效劳水平 寻求二者平衡,到达最正确结合点
• 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 • 独立需求:来自用户的对企业产品和效劳
的需求称为独立需求。独立需求最明显的 特征是需求的对象和数量不确定,只能通 过预测方法粗略地估计
• 相关需求:企业内部物料转化各环节之间 所发生的需求称为相关需求。相关需求也 称为非独立需求,它可以按对最终产品的独 立需求精确地计算出来
0
LT
订货提前期LT
时间
典型库存控制系统之二:固定间隔期系统
订货间隔期固定,每次的订货量为随机变量。
库
最高库存
存 量
S-L2
量S
S-L1
L2
L1 0 订货间隔期t
LT t
LT t
L3 时间
典型库存控制系统之三:最大最小系统
固定间隔期系统的变种,设置一个低限订货点。
库
S
存 量
专升本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別人打交道并与別人沟通的能力。
4.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
4.古典管理理论:它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它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以物为中心的"物本"管理理论,它认为经济利益是驱动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动力,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从静态的观点分析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等。
5.差别计件工资制:是指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的制度。
6.数量管理理论:它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它以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系统论和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化和决策。
7.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
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
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环境寻求相应的管理模式。
8.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9.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
道德在本质上是规则或原则,这些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有关注主体判断某种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这种行为是否为组织所接受。
10.道德准则:是表明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组织期望员工遵守的道德规则的正式文件。
11.功利主义道德观: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核心是有用性。
12.权力至上道德观:能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
13.公平公正道德观:主要是指支付薪酬的依据应当只是员工的技能、经验、绩效或职责等因素,而不是其他似是而非的因素。
生产运作管理,库存控制

18
第二节 确定性需求下的订货量模型 一 基本假设 1. 需求是恒定的、已知的。
2. 订货提前期已知、不变。
3. 不允许出现缺货。 4. 以批量方式订货,一次到货合格入库。
19
5. 订货成本已知且不变,与订货数量 无关;存储成本已知且不变,与平 均库存成正比。 6. 单一产品。 7. 物料单价与批量无关。
4
问题:
企业为什么要持有库存?
5
持有库存的原因:
①顾客需求的意外变化 ②供应的数量、质量的不确定性
③提前期及其不确定性
④采购批量折扣
⑤运输的经济性
6
2.库存的利弊分析
库存的作用?
7
•库存的作用 ①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②节省转换作业费用(制造业) ③节省订货费 ④减少设备故障等的影响(制造业) ⑤利用批量折扣的好处
3
408.2 353.2 316.2
1
1
46
P=1.0 P=0.8 P=0.6
47
1 =361.2 2
1 2 3
1.0 0.8 0.6
1
2126.49 1720 1340
500 1000
2
3
3
决策:订货1000件
48
第三节 时变需求下的订货量模型
一 时变需求的概念 需求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每一 期的需求是已知的,但由一个期间转到 另一个期间时,需求发生变化。
第三章 库存控制
顾力刚
1
带着问题学:
1.企业应该持有库存吗?
2.库存控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什么?
3.信息技术在库存控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4.由经济订货模型求得的经济订货量是否真正经济?
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

二、ABC分类的实施
ABC分类法的一般步骤 1.收集数据 2.处理数据 3.绘制ABC分类管理表 4.分类 5.绘制ABC分类管理图
1.收集数据:根据分析要求、分析内容,收集分 析对象的有关数据。例如要对库存商品占用资 金的情况进行分析,则可以收集各类库存商品 的进库单位、数量、在库平均时间等等,以便 了解哪几类商品占用的资金较多,进行分类重 点管理。
108
20
1
0.7
215
150.5
19
1
0.8
840
672
10
1
0.8
120
96
21
1
0.9
80
72
23
1
1
200
200
17
11.1660Fra bibliotek726
9
1
1.4
560
784
8
1
1.5
580
870
7
1
2.1
250
525
11
1
2.5
156
390
12
1
3
350
1050
5
1
4.5
520
2340
4
1
4.6
200
920
B类:品目累计百分数为20%~30%,平均 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20%~30%;
C类:品目累计百分数为60%~80%,平均 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5%~15%。
5.绘制ABC分类管理图 以品目累计百分数为横坐标, 以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纵坐标,按ABC分类 表第3栏和第8栏提供的数据,在直角坐标图上取对应 点,联结各点的曲线,即为ABC分类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库存控制名词解释
库存控制是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是指企业将存货或物料经过控制、调整、存储和销售,确保企业以最低总体成本来有效地完成销售任务,并降低库存投资和现金流量的浪费。
为了实现库存控制,应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对存货进行调整和控制。
假设市场需求减少,根据这一情况应当调低存货水平,以降低存货的投资金额和防止浪费。
反之,如果市场需求增加,应当调高存货水平,以满足需求,达到最优收益。
其次,还要采取有效的存储技术,以提高物品的可用率。
有效的存储技术可以有效地缩短取货时间,降低存储空间,节约能源和人力,提高取货的效率和性能,有助于企业的节约成本。
此外,企业还应该采取一些有效库存控制管理技术,例如零库存管理、库存品质控制、库存报表分析、可靠度计算等。
零库存管理是企业采取的其中一种技术,就是在企业内没有任何多余的存货,把所有有限的存货投入其中有用的活动和运作,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存货,降低库存投资和缩短调整时间。
此外,库存品质控制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主要是指采用技术的管理方法来保证货物的品质,强调维护存货的质量,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总之,库存控制不仅仅是简单的调整和控制,而是企业有效的运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库存控制技术,调整存货水平,采取有效的存储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降低投资水平,节约成本,同时还要注重保持存货的质量,以便提高企业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