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全国卷1文综试题及答案

2021年高考全国卷1文综试题及答案

2021年高考全国卷1文综试题及答案2021年高考全国卷1文综试题及答案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哪个地区?A。

柴达木盆地B。

黄土高原C。

山东半岛D。

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导致下列哪种情况?A。

提升地表温度B。

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

误伤途径飞鸟D。

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A。

春、秋分日P=0B。

夏至日P>0C。

全年日P<1D。

冬至日P>1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

读图2,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A。

河流B。

聚落C。

耕地D。

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什么?A。

线路过长B。

距城镇过远C。

易受洪水威胁D。

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什么?A。

地形分布B。

绿洲分布C。

河流分布D。

沙漠分布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21年为基数,2021-2021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7-9题。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什么?A。

生物量提高、植株密度改变B。

生物量降低、植株密度改变C。

生物量提高、植被分布改变D。

生物量降低、植被分布改变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什么?A。

植株数量B。

总生物量C。

地上生物量D。

地下生物量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什么?A。

2021-2022年高三普通高考测试(一)(文综)

2021-2022年高三普通高考测试(一)(文综)

试卷类型: A2021年高三普通高考测试(一)(文综)本试卷共8页,共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 [A] 涂黑。

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栏填写本科目试室号,在“座位号”列表内填写座位号,并用2B铅笔将相应的信息点涂黑。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满分140分。

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地理活动小组在学校周围进行地理考察活动,了解到学校附近盛产苹果、小麦、大蒜等农产品。

该学校位于A.广东B.山东C.四川D.浙江2.提出欧洲地区xx~2011年冬季“千年极寒论”的依据之一是某暖流较往年减弱,此暖流可能是A .墨西哥湾暖流B .日本暖流C .东澳大利亚暖流D .巴西暖流 3.中国xx 年上海世博会于4月30日20时 (北京时间)开幕,右图是太阳直射点一年 内移动轨迹图。

当世博会开幕时,太阳直 射点位于轨迹图的 A .AB 段 B .BC 段C .CD 段D .DA 段 4.广东是我国降水较多的省区,除近海因素外,其地形地势也有很大的影响,它的地势起伏大体上是A .西高东低B .东高西低C .北高南低D .北低南高 读两半岛图完成5~6题。

5.关于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近年来甲地政治局势较乙地紧张B .夏季乙地盛行偏南风C .甲地盛产水稻D .乙地地形受冰川作用较强烈6.a 点位于b 点的A .西北方B .西南方C .东南方D .东北方 7.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及其区位优势组合正确的是A .恒河三角洲的黄麻生产——先进的科技B .美国五大湖及其东北部的乳畜带——城市、工业区的需要C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咖啡生产——廉价的劳动力D .东南亚的橡胶生产——交通便利,海运方便8.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4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

2021年安徽高考文综真题及答案

2021年安徽高考文综真题及答案

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文综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吧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4年我国某科技公司在新疆建立了研发基地,研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

为推广产品,该公司先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无人机服务,后以极低的价格出租无人机,最后才销售无人机,同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无人机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改变了新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据此完成1~3题。

1.新疆吸引该科技公司入驻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B.政策C.技术D.市场2.该科技公司提供无人机服务、租赁,同时对棉农进行培训,直接目的是A.增强竞争力B.培育市场C.提升服务水平D.提高效益3.无人机的使用主要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的A.产量B.质量C.利润D.价格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

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

据此完成4~6题。

4.建设陆港使海港①扩大承载规模②缓解用地紧张③增加用地成本④提高设备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A.缓解交通拥堵B.提高通关效率C.拓展腹地范围D.减少环境污染6. 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A.服务外包产业B.高科技产业C.资源加工产业D.前瞻性产业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图1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

据此完成7~8题。

7.造成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区较郊区A.气温高B.蒸发(腾)强C.降水量大D.绿地面积大8.该城市可能是A.乌鲁木齐B.北京C.上海D.广州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及苔藓地⽊组成,⽊多数灌⽊为极地特有种。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文综(政治部分)答案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文综(政治部分)答案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课标卷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某公司准备在甲乙两种复印机中选购一台,甲复印机的购置成本为22000元,乙为18000元;甲的专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

该公司最终购买了甲复印机。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A.甲乙是替代品,甲的耗材消耗量低于乙B.甲与其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购置成本C.甲与乙的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购置成本低于乙的耗材成本D.甲乙是替代品,甲多耗材的购置成本低于甲节约的耗材成本【答案】D考点: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13.2021年1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

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①破产垄断,促进市场竞争②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③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④以市场化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实质是通过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促进企业的发展,引导社会投资方向,①④符合题意;②中的扩大生产规模、③中的降低商品价格都不是价格改革的目的,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14.据统计,到2021年底,我国互联网金融规模突破10万亿元,其用户数量达7.6亿。

互联网金融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接连出现互联网金融企业违规经营、对用户信息保护不力等问题。

为防范这些问题发生,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①改进互联网安全技术②完善金融监管政策法规体系③限制高风险的金融产品④引导和规范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答案】A考点:科学的宏观调控15.2021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

2021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Ⅰ) Word版含解析

2021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Ⅰ) Word版含解析

2021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Ⅰ) Word版含解析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

点睛:对古代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查了历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重实用”的特点。

本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考虑。

2.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2021年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

2021年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

2021年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7页。

第II卷8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题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题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甲市2021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1―2题1.甲市可能是A.西宁B.延安C.上海D. 广州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① C. ③B. ② D. ④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2,完成3―5题。

3. N地风向为4. 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5. 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6. 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A. 80MB. 110M D. 220M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A. M地 C. P地B. N地 D. Q地A. 东北风 C. 西北风B. 东南风 D. 西南风C. 170M7.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A.道路①为直线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C.道路③最长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8.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A.道路③B.道路①C.道路①和②D.道路②和③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图4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9-11题。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解析卷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解析卷
②:《宗教事务条例》第58条对宗教团体的财务活动进行了明确的规范,这说明宗教团体需要加强财务活动的规范管理。②正确。
③:材料反映的是《宗教事务条例》第58条对宗教团体的财务活动进行的明确规范,并不能说明宗教事务条例不适用于不信教公民。③错误。
④:宗教团体、院校、活动场所执行国家的相关财务制度,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告相关财务情况,这说明宗教团体应当接受国家的监督管理。④正确。
故本题选B
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规模为846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8%,但中国FDI逆势增至2120亿美元,增幅为14%,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2020年中国FDI逆势增长,得益于()
①中国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增长率先恢复
②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货物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解析卷
一、选择题
1.甲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高,其进出口贸易以美元结算。在开放市场条件下,当甲国发生通货膨胀时,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会下降。关于这一作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甲国通货膨胀

①进口商品增加→美元需求增加
②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弥补收入不足
③压缩社会保障类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图示信息表示全国一般公共收入小于支出,说明我国出现财政赤字现象,且结合注释,我国的赤字率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对此的应对策略:
②③:题意中7名高一学生针对交通问题进行详解调查,并撰写了研究报告,提出合理建议,这行使了公民的监督权,是中学生享有的权利,也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②③正确。

2021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

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7页。

第II
卷8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
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题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题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甲市2021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
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 广州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 C. ③
B. ② D. ④
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2,完成3―5题。

3. N地风向为
4. 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5. 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6. 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 80M
B. 110M D. 220M
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A. M地 C. P地
B. N地 D. Q地
A. 东北风 C. 西北风
B. 东南风 D. 西南风
C. 170M
7.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
8.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A.道路③
B.道路①
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图4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9-11题。

表1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类型箭竹及灌丛阔叶林 25.30 旱地 10.40 水田3.10 石砾地、裸地 5.70 高山灌丛草甸比重(%) 28.90
9.在该水源地内
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
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10.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保护高山灌丛
B.防止水土流失
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
D.扩大梯田面积
11.该水源地位于
A.长江三峡谷地
B.青藏高原
C.汉江谷地
D.江南丘陵
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
13.“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

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要是因为
A.南方经济的影响
B.统治集团的更替
C.北方文化的衰落 D,民族融合的结果
14.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朝文化的新气象。

一下嘴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
C.飞天壁画
D.唐三彩
15.表2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朝代区域北方 965 149 493 西汉元始二年晋太康元年唐天宝元年宋元丰三年 459 830 南方
111 65 257 (据钱穆《国史大纲》)
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朝代时间长短
B.王朝力量强弱
C.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化
16.辽与西夏分别是契丹与党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两族均源出秦汉时期的东胡
B.创立政权在宋朝建立之后
C.仿汉字结构创制本民族文字
D.均曾与北宋结为兄弟之国
1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
得提书’夷’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
生崇拜心理 D.收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8.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
民自由
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
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咋此强调
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19.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于
一城一
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

”以下
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
20.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

没有他们,什么
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

”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 A.专制王权强化C.国王权力旁落
21.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

这反
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 C.自由主义
22.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
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
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

”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23.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B.工厂纪律严格 D.贫富差距缩小
B.平等主义 D.共和主义
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 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