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地理一模试卷(有答案解析)

2023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地理一模试卷(有答案解析)

2023 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地理一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 小题,共22.0 分〕1.如图为我国局部山区降水量随海拔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3 题。

图中曲线3 代表的是〔〕A. 天山北坡B.秦岭北坡C.秦岭南坡D. 武夷山2.如图为我国局部山区降水量随海拔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3 题。

该图示反映出〔〕A.山区降水量随海拔上升而增多B.山区降水量随海拔上升而削减C.山顶降水量一般比山麓少D.降水量较多的山区,最大降水量高度相对低些3.如图为我国局部山区降水量随海拔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3 题。

山麓地带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的是〔〕A.曲线1 代表的山地B. 曲线2 代表的山地C. 曲线3 代表的山地D. 曲线4 代表的山地4.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地区地表常有薄层积水,积水状况随季节的变化而各不一样。

随着三江平原湿地的大面积农业开发,农田排水沟渠疏干沼泽积水,湿地面积不仅急剧削减,水文效应也锐减。

据此完成4-5 题。

正常年份,沼泽湿地地表积水的变化规律为〔〕A.春季,积雪溶化,积水较多B. 夏季,蒸发旺盛,水位下降C. 秋季,降水削减,地表枯槁D. 冬季,降雪增多,水位上涨5.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地区地表常有薄层积水,积水状况随季节的变化而各不一样。

随着三江平原湿地的大面积农业开发,农田排水沟渠疏干沼泽积水,湿地面积不仅急剧削减,水文效应也锐减。

据此完成4-5 题。

从水平衡的观点看,短期内农田排水沟渠疏干沼泽积水带来的影响是〔〕A.三江平原大气降水削减B. 沼泽湿地水分支出增多C. 沼泽湿地空气湿度增大D. 沼泽湿地地下径流加强6.城市的总人口主要由常住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两局部组成。

号称“世界工厂”的广东省东莞市曾因电子、服装加工和玩具制造等企业云集而吸引了大量外来女性工人,但近年来女性工人数量有所削减。

如图示意2023-2023 年东莞市总人口、外来人口变化状况,据此完成6-8 题。

2023-2023 年,东莞市常住户籍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是〔〕A.持续下降B. 持续增长C. 波动下降D. 波动上升7.城市的总人口主要由常住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两局部组成。

2024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4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质量监测考试地理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如图是某科考队员在某极地科考站于当地时间6月22日12时开始每隔两小时拍摄的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变化照片(此影像为多次曝光而成)。

据此完成1~3题。

1.该科考站位于()A.南极圈和南极点之间B.北极圈和北极点之间C.北极圈上D.南极圈上2.图中0时的太阳位于该地的()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3.该地极昼结束的日期大约在()A.6月上旬B.8月上旬C.9月23日前后D.10月23日前后老挝境内大部分为山地和丘陵,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80%。

如图示意老挝山脉和河流分布。

据此完成4~5题。

4.老挝山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碰撞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C.板块之间的彼此分离扩张D.南北纵向火山带连续频发5.老挝常见的流水地貌有()①冲积平原②河流阶地③峡谷地貌④峡湾地貌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风暴潮是由“风”造成的海水异常升高的现象。

这个“风”可能是台风,也可能是冷空气、温带气旋等。

我国海岸线绵长,自北向南都可能遭受风暴潮灾害。

但风暴潮的灾度等级存在差异。

据此完成6~7题。

6.我国灾度等级较高的风暴潮可能分布在()①渤海湾、莱州湾②浙江中南部、福建北部③广西沿海、海南岛西北部④广东珠江口、海南岛东北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造成我国北方和南方风暴潮的因素不同,表现在()A.北方——天文大潮B.南方——海域面积C.北方——温带气旋D.南方——河口平坦世界气候复杂多样,不同地方的气候各具特色,下表为某城市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数据统计表。

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考三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考三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高三地理考试一、选择题印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境内有梵净山、大圣墩等山脉,喀斯特地貌是主要地貌形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印江县乡村聚落规模和密度演化较为明显,且乡村空心化现象较为严重。

下图示意1960年、2000年、2017年印江县乡村聚落热点(因各种因素而具有显著优势或吸引力的地区)分布空间格局。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印江县地势特征大致表现为()A. 东南高、西北低B. 东南低、西北高C. 西南高、东北低D. 中间高、四周低2. 1960~2017年,印江县乡村聚落规模和密度演化趋势最可能是()A. 大规模、低密度B. 大规模、高密度C. 小规模、低密度D. 小规模、高密度3. 为缓解印江县乡村聚落空心化现象重点应着力于()①改变土地利用结构②发展特色农业③加强传统村落保护④优化营商环境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1. A 2. D 3. C【解析】【1题详解】从村落分布的密集程度来看,东南少,西北多,由此可推断出印江县地势特征大致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题详解】由图可知,乡村密度逐渐升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印江县乡村空心化现象较为严重,因此乡村聚落规模总体不断缩小。

综上所述,印江县乡村聚落规模和密度演化趋势最可能是小规模、高密度,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题详解】为缓解印江县乡村聚落空心化现象重点应着力于发展特色农业,吸引人口回流,②正确;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部投资,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④正确;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和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并不能明显缓解印江县乡村聚落空心化,①③错误。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水资源和土壤、森林矿产资源等,人文因素包括:经济、政策、交通、宗教、军事等。

2010~2020年,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安全状况下降有所减缓。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届上学期高三年级三调考试地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新年伊始,上海某青少年活动中心与中国南极长城站(62°12'59''S,58°57'52''W)举办为期两周的“云科考”系列活动。

1月3日,科考队员通过“云直播”与该活动中心队员进行了科普互动活动。

据此完成1~2题。

1.南极科考队员发起“云直播”的当地时间最可能是A.10:00 B.14:00 C.18:00 D.22:002.该活动中心队员绘制了“云科考”期间长城站日落方位及其变动方向示意图,正确的是降雨量的变化影响地表径流强度,决定着径流搬运物颗粒的粗细和多少,进而影响沉积物粒径。

某山前洼地位于大别山山地丘陵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

下表为该洼地某地层剖面形成不同阶段(I~Ⅶ)沉积物粒径。

据此完成3~5题。

阶段深度/米平均粒径/微米粒径分布范围/微米Ⅶ0.30~1.10 17.66 12.39~30.99Ⅵ 1.10~1.65 36.15 0.27~168.89V 1.6~52.12 25.07 7.51~119.60Ⅳ 2.12~2.97 22.18 10.84~49.86Ⅲ 2.97~3.65 25.46 11.49~108.54Ⅱ 3.65~4.10 43.43 10.99~187.94I 4.10~4.50 26.31 10.73~73.273.与阶段ⅡA.强度较大,变动幅度大B.强度较大,变动幅度小C.强度较小,变动幅度小D.强度较小,变动幅度大4.大气降水较多且波动明显,强降水过程多发的阶段是A.I和ⅦB.Ⅱ和ⅥC.Ⅲ和V D.Ⅳ和V5.总体来看,该山前洼地土层沉积物A.粒径均匀,沉积环境稳定B.粒径较细,沉积环境不稳定C.粒径较粗,沉积环境稳定D.粒径均匀,沉积环境不稳定迭古冰川位于四川省岷江上游黑水县境内,是年纪最轻的冰川。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省级联测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省级联测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省级联测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Dumbo区位于纽约布鲁克林区,在19世纪初是连接曼哈顿区和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码头(1883年两区间大桥建成),其沿河区域分布有大量工厂和仓库,Dumbo区一度非常繁荣。

20世纪50年代后,Dumbo区走向衰落,废弃的厂房、仓库逐渐成为艺术家集聚的天堂,但同期曼哈顿区却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2000年前后,随着科创和文创产业相继入驻Dumbo区,该区迅速成长为纽约的“硅滩”。

下图示意Dumbo区的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问题。

1. 推测20世纪50年代后Dumbo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 周边制造业衰退B. 缺乏拓展空间C. 劳动力成本升高D. 人口流失严重2. 20世纪50年代后,Dumbo区吸引艺术家们人驻的突出优势条件是()A. 位置优越B. 环境优美C. 房租低廉D. 交通便利3. 2000年前后科创和文创产业集聚Dumbo区,说明对岸的曼哈顿区()A. 环境污染严重B. 土地资源紧张C. 经济日趋衰落D. 技术人才缺乏〖答案〗1. A 2. C 3. B〖解析〗【1题详析】根据材料、Dumbo区作为纽约的一个码头,19世纪初曾一度繁荣,周围分布有大量工厂和仓库,说明其周边制造业发达,运输需求量大;20世纪50年代后,Dumbo区走向衰落,但曼哈领区却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说明Dumbo区周边制造业大量衰退,服务业迅速兴起,取代了制造业的地位,A正确;缺乏拓展空间、劳动力成本升高、人口流失严重不是Dumbo区衰落的主要原因,BCD错误。

故选A。

【2题详析】20世记50年代后,Dumbo区衰落,艺术家们在废弃的厂房、仓库集聚,工作,居住条件差,说明房租低廉是吸引艺术家们入驻的突出优势条件,C正确;Dumbo区原为工业区,污染较严重,环境不优美,B错误;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对艺术家入驻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突出优势条件,AD错误。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选科调考第一次联考试题 地理含解析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选科调考第一次联考试题 地理含解析

高一年级选科调考第一次联考地理(答案在最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第一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金星古称“太白星”,因其早晨出现于东方,也称“启明星”,夜晚出现于西方,又称“长庚星”。

金星是夜空中继月球之后第二亮的天体。

图1为某日拍摄到的金星和月球图。

据此完成1~3题。

图11.金星和月球分别属于()A.恒星行星B.行星卫星C.卫星行星D.星云卫星2.图中两天体()A.都由气体和尘埃组成B.都能自己发光、发热C.体积、质量大致相似D.都围绕太阳运动3.图中景观可能拍摄于农历()A.初三B.十二C.十七D.廿一2023年3月15日,研究团队通过韦伯太空望远镜,在距离地球15000光年之外意外发现了一颗濒临死亡的恒星。

拍摄到的图像中可以清晰看到,这颗恒星正在疯狂向外抛射物质。

据此完成4~5题。

4.通过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的这一恒星位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5.该恒星()A.由气体和尘埃组成B.与地球距离约为15000×94605亿千米C.拍摄图片时正在消亡D.将于15000年后开始消亡鲁迅先生在其名著《骆驼祥子》中描述“盛夏的阳光真像蘸了辣椒水,坦荡荡的街上没有一块荫凉地”,道出了主人公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场景,也体现了主人公生活的艰辛。

据此完成6~7题。

6.摘文中提到的“阳光”()A.来自太阳的核裂变B.大部分可到达地球表面C.冥王星获得的数量最多D.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播7.“阳光”对地球的影响有()①直接提供光和热②使地理事物出现经度地带的差异③促进地球水体更新④是植物有机质生成的必要条件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太阳活动引起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又称“太阳风”,其速度在200~800km/s,天体的磁场可以很好地屏蔽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进而保护星体表面生态环境。

2023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地理一调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地理一调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地理一调试卷茎柔鱼亦称“美洲大鱿鱼”,分布范围广,资源量丰富,对海水温度敏感而易发生迁徙,是东太平洋重要的经济物种。

如图示意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茎柔鱼渔场重心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各小题。

1. 茎柔鱼渔场重心( )A. 1-5月向西南方向移动B. 1-5月的移动范围小于5-8月C. 8-12月向东北方向移动D. 8-12月南北移动距离大于东西移动距离2. 研究发现厄尔尼诺年茎柔鱼个体较小,主要是由于( )①海水温度升高②海水温度降低③栖息范围增大④营养盐类减少A. ①④B. ①③C. ②④D. ③④中国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384千米、远地点高度约为395千米,与赤道的倾角约为42°,公转周期约为90分钟。

为了开发太空资源,我国已建成由多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轨道高度约36000千米)组成的天链中继卫星网,可以实现天地通话不中断。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2日15:45,天宫空间站“天官课堂”第三课开讲,课长近60分钟。

如图示意天宫空间站某时段连续两个绕地公转周期其轨迹在地球上的投影(灰色部分为夜半球)。

据此完成各小题。

3. 关于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层出现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 天气复杂多变B. 大气水平运动显著C. 出现极光现象D.大气处于真空状态4. 图示这一天,我国各地( )A. 昼长夜短B. 昼长渐长C. 日出东南D. 夜长渐长5. 根据中国空间站运动特征,下列关于空间站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投影轨迹①出现时间早于轨迹②B. 可以出现在我国领土任何地方的正上方C. “天宫课堂”第三课授课期间始终位于我国领土的上空D. 相比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太阳能补充受昼夜变化影响小南疆(新疆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一带)沙漠周围的平地上分布着众多的传统聚落。

这些传统民居通常以当地资源作为建筑材料。

这些聚落的空间布局形态演化过程如如图。

据此完成各小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届上学期高三年级四调考试地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5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铁法盆地是典型的陆相沉积盆地,盆地内煤炭与煤层气储量丰富,由于地质构造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不同构造部位煤层气含量差异显著。

图1为铁法矿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图2为煤层气含量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煤层底板的海拔由低到高分别是A.甲丙乙丁B.甲乙丙丁C.丁乙丙甲D.丙乙丁甲2.图中大兴矿煤层气含量最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背斜构造B.埋藏深度C.地下水运动D.地表形态如图示意2000—2016年我国某地区流动人口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表示的地区是A.青藏地区B.川渝地区C.闽粤地区D.江浙地区4.2000—2016年,人口流动导致该地区农业A.种田大户增多B.种植结构复杂化C.机械化率下降D.田间管理精细化5.推测2010—2016年该地区A.人口的集聚作用有所下降B.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下降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D.劳动力需求数量显著增加饮茶在西藏已有千年历史,西藏人均年消费茶叶达8千克。

历史上,西藏并不产茶。

茶叶在川、滇等地被制成茶砖(以茶叶、茶梗制成的紧压茶)由马帮经茶马古道带入西藏。

西藏和平解放后,驻边部队在林芝市波密县易贡乡(地处易贡藏布流域沿岸,属典型盆地地形)建设军垦农场,引进茶树并试种成功,易贡茶场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规模化茶场(海拔2 240米)。

林芝市的墨脱县、察隅县也陆续开始种植茶树,茶树播种面积超过7万亩(注:1公顷=15亩)。

茶叶成为当地的“致富叶”。

据此完成6~8题。

6.川、滇地区茶农将茶叶制成茶砖后由马帮经茶马古道带入西藏,主要考虑A.减轻重量B.利于交易C.提高品质D.便于储运7.易贡乡试种茶树成功,主要得益于当地A.热量充足B.灌溉方便C.雨量充沛D.云雾缭绕8.林芝市种茶规模不断扩大将A.结束茶马互市历史B.利于林芝市旅游业发展C.降低国内茶叶价格D.削弱茶马古道研究价值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TBM)是集光、机、电、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复杂机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地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

如图示意某谷地0~10厘米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的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该谷地位于A.岷江谷地B.怒江谷地C.永定河谷地D.伊犁河谷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沼泽植被淋溶强,有机碳含量低B.高山草甸海拔高,有机碳积累多C.随海拔的升高,有机碳含量增高D.土壤有机碳增加,加剧气候变暖伊朗总面积约160万平方千米。

其铁路线路主要分布在以德黑兰为中心的区域(如图),大部分线路属于单轨铁路线,且没有进行电气化工程改造。

大部分的铁路设计时速约为50~80千米/时。

据此完成3~5题。

3.伊朗铁路以单轨为主,主要原因是A.沙漠广阔B.市场需求C.环保要求D.节省投资4.伊朗计划优先将德一马线进行电气化改造提速,推测其主要原因是A.地形较平坦,建造成本低B.运输需求大,增大运量C.军事防卫,利于物质输送D.资金足,改造长线铁路5.关于伊朗铁路建设的合理建议是A.建设联通各大城市的高铁B.延伸到达欧洲的西北线路C.修建到达里海的石油专线D.修建复线电气化快速铁路如图为重庆市民间文物保护组织的一次本地考察活动设定的区域范围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村落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 1050米B. 985米C. 1000米D. 790米7.图中村落因多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而吸引了众多文物保护爱好者的关注,领队想要拍摄村落全貌,在ⅡⅡⅡⅡ处应选择的拍摄地点是A.ⅡB.ⅡC.ⅡD.Ⅱ8.若从河流交汇的A点沿河流到古桥的图上距离为10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可能是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1千米B. 1:10000C.十一万分之一D. 1:500000澳大利亚北部的卡卡杜国家公园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有着难以计数的独特的动植物种群,被称为“上帝的荒野”“众神的领地”。

这里降水季节差异大,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如图为卡卡杜国家公园位置和地貌示意图。

据此完成9~10题。

9.卡卡杜国家公园的雨季及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南半球夏季——东北季风控制B.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C.南半球冬季——东南信风控制D.南半球冬季——赤道低气压带控制10.卡卡杜国家公园生物多样独特,与此关联性最小的是A.气候类型多样B.地理位置相对封闭C.地貌类型多样D.人类活动干扰较少越南地形狭长,地势西高东低,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中部长山山脉纵贯南北,东部沿海为平原。

2019年越南人口总数超过了9600万。

如图示意2019年越南各省人口密度分布。

据此完成11~12题。

11.越南人口分布的特点是Ⅱ山地多于平原Ⅱ沿海多,内陆少Ⅱ西部多于东部Ⅱ南北多,中间少A.ⅡⅡB.ⅡⅡC.ⅡⅡD.ⅡⅡ12.可在短时期内实现各省人口集疏变化的有效措施是A.实施生态移民B.推进产业转移C.优化生育政策D.实施延迟退休建筑高度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的体现,也是构成整体风貌和历史形态的核心要素,伦敦作为英国乃至世界的经济中心,在修建高层建筑的同时也对其进行必要的管控。

如图为伦敦市75米以上高层建筑增长趋势统计。

据此完成13~14题。

13.1990年以来,伦敦市建筑高度的变化反映了该市A.生态环境改善B.城市用地紧张C.城市等级提升D.逆城市化明显14.下列功能区中,应对建筑高度进行限制的是A.住宅区B.中心商务区C.工业区D.历史文化区传统科考站主要以柴油发电供能,新伊丽莎白公主站是比利时建造的全球首座零碳排放的南极科考站。

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科考站利用的能源最可能是Ⅱ风能Ⅱ地热能Ⅱ天然气Ⅱ太阳能A.ⅡⅡB.ⅡⅡC.ⅡⅡD.ⅡⅡ16.建造零碳排放科考站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站点运营成本B.保护南极生态环境C.缓解全球气候变暖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张家口市崇礼区承担2022年北京冬奥会大部分室外雪上项目的比赛。

为满足冬奥会气象观测需求,赛场设立了气象观测站。

北京市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利用气象观测站资料(冬季小风日)对赛场风向和风速变化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发现,赛场风向和风速受山谷风影响大。

图1示意赛场及周边等高线分布(单位:米)。

探究问题一:风向的变换利用气象观测站的统计资料,活动小组绘制了每小时风向频率分布图(图2)。

(1)指出观测站白天风向,并分析风向的成因。

(6分)探究问题二:风速的变化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发现,实测风速与理论山谷风风速不同。

图3示意观测站实测风与理论山谷风每小时平均风速对比。

(2)指出观测站实测风速与理论山谷风风速的差别,并分析其成因。

(6分)探究问题三:风向变换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活动小组通过观测,绘制了某天观测站每小时风向与温度变化曲线图(图4)。

(3)18时风向转换时气温变化剧烈,分析其原因。

(2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玻利维亚是南美洲中部的高原内陆国,经济较为落后,但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最大的铁矿位于苏亚雷斯港市的穆通镇,平均品位50%。

中国企业在这里承建的穆通综合钢厂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这座现代高效、绿色低碳的钢厂建成后,将填补玻利维亚现代化钢铁生产的空白,成为玻利维亚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支柱。

如图示意苏亚雷斯港位置和穆通镇铁矿产地。

(1)分析苏亚雷斯港市穆通镇布局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3分)(2)说明中国援助玻利维亚发展现代高效、绿色低碳钢铁工业的必要性。

(6分)(3)穆通钢厂的建成投产将引发工业集聚效应,推测穆通钢厂能够吸引的工业企业。

(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1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长约8111千米,北起俄罗斯的恰扬金气田和科维克金气田,终点是我国上海,其中俄罗斯境内的管道长约3000千米(被称为西伯利亚力量管道)。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预计2025年全线贯通,届时,从俄罗斯到我国日输气量将超过5000万立方米。

该管道建设过程中多采用沉管下沟作业方式,即先沿管道轴线开挖管沟,再利用自重将焊接好的管道缓慢下沉到管沟内。

传统下沟法则是先挖好管沟,再利用大型吊管机将焊接好的管道调运到沟中。

图1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线路示意图,图2为沉管下沟示意图。

(1)从自然因素角度说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3分)(2)分析与传统下沟法相比,在高地下水水位区采用沉管下沟法建设管道的优势。

(4分)(3)简述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建成对俄罗斯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4分)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琼海胡椒是海南琼海特产,是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

胡椒原产于印度西海岸茂密而荫蔽的热带树林中,是一种藤蔓植物,生长慢,忌渍水。

其生长过程中需要提供支柱供其攀爬,当地种植户往往选择较为粗大的石柱(一般为水泥柱)作为支撑柱。

如图为海南琼海位置及胡椒种植园景观示意图。

(1)结合胡椒的生长特点,分析琼海当地种植胡椒的不利气候条件。

(4分)(2)与木质支柱相比,分析当地种植户选择石柱的原因。

(6分)(3)当地部分种植户采用活树代替石柱,你支持这种做法吗?并说明理由。

(2分)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地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D【解析】该地自然带谱中存在荒漠草原及草甸草原,故该地应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永定河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不存在荒漠草原及草甸草原;伊犁河谷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基础自然带为荒漠草原。

2.B【解析】沼泽水分较多,植被淋溶性弱;高山草甸温度较低,有机质分解慢,有机碳积累多;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升高呈波动变化;有机碳的增加能够固碳,从而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缓气候变暖。

3.D【解析】读图可知,伊朗的地形起伏大,且伊朗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为了节省投资,铁路以单轨为主;沙漠广阔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复线铁路的市场需求更大;交通线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经济,环保要求不是主导因素。

4.B【解析】交通线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德黑兰是伊朗首都,人口多,经济较发达,与马什哈德经济交往和人口流动较为频繁,铁路使用量大,并且此段铁路可纳入新丝绸之路,货运量和客运量更多,所以优先将德一马线进行电气化改造提速;地形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军事防卫也不是主要影响因素;资金只是保证条件,不是决定性因素。

5.D【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伊朗大部分线路属于单轨铁路线,且没有进行电气化工程改造,随着经济的发展,单轨铁路线已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修建复线电气化快速铁路,促进经济的发展;伊朗铁路没有进行电气化工程改造,没有高铁;读图可知,伊朗与欧洲的经济联系较少,没必要延伸到达欧洲的西北线路;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通往里海的线路沿途等高线密集,难以修建铁路。

6.B【解析】图中村落所在地的海拔范围为100~200米,甲山峰的海拔范围为1000~1100米,故两地的相对高度大于800米,小于1000米。

7.D【解析】Ⅱ处地势较低,不能俯瞰村落全貌;Ⅱ处东南部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看到村落全貌;Ⅱ处有小山丘阻挡视线,也不能看到村落全貌;Ⅱ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是理想的拍摄地点。

8.C【解析】由图可知,图中A点到古桥纬度差大约是0.1°,可以估算两地的实地距离大约是11千米,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计算可知,该图的比例尺大约是十一万分之一(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1千米).9.B【解析】读图可以看出,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旱雨两季。

雨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发生左偏,形成西北季风。

西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的水汽,降水丰富。

旱季,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控制,炎热干燥,降水稀少,草木枯黄。

10.A【解析】卡卡杜国家公园面积较小,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不存在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与卡卡杜国家公园生物多样独特关联性小;卡卡杜国家公园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与外界物种交流少,是造成其生物具有独特性的重要原因;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是造成卡卡杜国家公园生物多样的重要原因;人类活动常常成为导致生物灭绝的重要原因,人类活动干扰较少,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1.D【解析】根据图例和题干内容可知,越南人口分布的特点是平原多于山地;沿海多,内陆少;西部少于东部;南北多,中间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