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2000年度发电量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公布日期】2001.03.26•【字号】•【施行日期】2001.03.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1年3月26日)2000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
一年来,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总揽经济工作全局,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各项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全区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2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9.8%,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亿元,下降2.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20亿元,增长14.4%,其中完成工业增加值93亿元,增长13.8%;建筑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18.3%。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9亿元,增长10.2%。
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9.9:42.5: 37.6调整为 17.3: 45.3: 37.4。
市场物价仍低位运行。
与上年相比,全区零售物价总水平下降2.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农资价格比上年下降4.0%。
2000年末,全区城镇从业人员65.1万人,比上年减少1.8万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52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79.9%,人数比上年减少1.7万人,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4.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7.5%,人数比上年减少0.5万人,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8.1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城镇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21.9万人,比上年增加8.6万人。
中国历年发电装机容量统计(2000-2019) 中国历年分地区电力消费量统计(2013-2019)

1020 808 3265 1797 2605 2037 668 897 1486 5459 3873 1795 1969 1183 5391 2989 1763 1496 5610 1360 287 925 2101 1242 1411 49
1067 806 3442 1991 2892 2135 703 929 1527 5808 4193 1921 2113 1294 5430 3166 1869 1582 5959 1445 305 997 2205 1385 1538 58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913 775 3251 1832 2182 2009 654 845 1411 4957 3453 1528 1701 947 4083 2899 1630 1423 4830 1238 232 813 1949 1126 1460 31
18427
17433
24
2注0:1本9表数据来20源10于66中国电1力19企05业5 联合3会5.6240019年数4据8为74快报数.21005
20468
单位:亿千瓦小时 中国历年分地区电力消费量统计(2013-2019)
地区
2019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1142 855 3666 2161 3353 2302 751 974 1567 6128 4533 2135 2314 1429 6084 3418 2071 1745 6323 1703 327 1119 2459 1482 1679 69
1166 878 3856 2262 3653 2401 780 996 1569 6264 4706 2301 2402 1536 6219 3364 2214 1864 6696 1907 355 1160 2636 1541 1812 78
2000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2-1 8:13:002000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头一年。
我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调控措施,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全面完成了"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
一、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000年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3.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比上年和1995年增长9.0%和52.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68元,分别比上年和1995年增长7.4%和41.3%;全社会劳动生产率9786元,分别比上年和1995年增长5.2%和35.6%。
"九五"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年均增长8.8%;尤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头一年,实现了良好的开局。
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
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继续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保持快速增长。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50亿元,比上年下降4%,比1995年增长7.7%,比重由"八五"末的23.5%下降到14.6%;第二产业增加值113.16亿元,分别比上年和1995年增长11.7%和65.2%,比重由"八五"末的39.6%上升到43.0%;第三产业增加值111.46亿元,分别比上年和1995年增长11.0%和60.3%,比重由"八五"末的36.9%提高到42.4%。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产业减弱,二、三产业增强。
二、农业2000年,我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围绕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目标,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农牧业结构,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农牧业虽遭受严重干旱有所减产,但总体发展水平有新的提高。
江苏省统计局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江苏省统计局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正文:---------------------------------------------------------------------------------------------------------------------------------------------------- 江苏省统计局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1年)2000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积极扩大需求,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经济出现了走向良性循环的重要转机,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基本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调控目标。
一、综合全省经济增长加快,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
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58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增幅提高0.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8.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439.0亿元,增长11.6 %;第三产业增加值3117.7亿元,增长11.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700元,比上年增长 9.0%。
按现行汇率折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400美元。
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进。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增长,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
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教育、信息等增长较快。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 13.0∶50.9∶36.1调整为12.0:51.7:36.3。
扩大内需政策取得显著成效,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
千方百计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同时努力增加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回升,增强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全省投资、消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4.0%、46.7%和9.3%。
2000年世界风电的发展情况

一&
政 经扫描
盛 华 仁 提 出明 年 经 贸工 作 重点 董 辅仁
1
&一 &
&
中国 面 临转 折
”
国 有企 业 改 革 与 产 业 结 构调 整
&一
“
! 年三 峡 工程 蓄水 发电 通 航全 实 现
十五
李 荣 融谈 加快 工业 结构调 整
促 进西 部经 济 发展
2一 ) 2一 ∀ &一
期 间 我 国电 力 设 备制 造 业 要 注 重 国 产 化
一2
国 家 首 次披 露 西 部 大 开发 优惠 政 策
年 我 国 经 济 形 势 和工业 企业 的 发 展
“
一 一%
明 年 宏观 经 济 政 策取 向应
“
双稳
”
&
休克
”
给 俄 罗 斯带 来 了 什么
3 / 3 / 4/ 5
叭&
67 8
9
在 得克 萨斯州 和 美 国 其 他 一 些 州 总计达
&)( ( /
以扣 年 前十 名新 安装 的风 电容 0 &(( (
∗单位
1
#∃
,
国家
&( ( (
&
年新增
年 底总 计
) & ∋% ∀
新增
&++ ∀
年 底总 计
+ & &! ) )%
! !) & &+ ∋ %%( % ∋ % + !%% !&
德国
竺姗肠皿夔型」丝一一一一 一 一一一
福建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福建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统计局•【公布日期】2001.03.10•【字号】•【施行日期】2001.03.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福建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福建省统计局2001年3月10日)2000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内需,开拓市场,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及各项配套改革,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九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
一、综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20亿元,比上年增长9.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8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1711 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1571亿元,增长10.5 %。
“九五”期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8 %,高于原定的增长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4%。
市场价格总水平出现止降转稳势头。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1%,扭转了前两年价格总水平持续下跌的局面。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1%(详见附表一)。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7.7%、42.5 %和39.8%调整为16.3 %、43.6%和40.1%。
全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23818 元,比上年增长8.2%。
各项改革取得新成果。
列入国家考核和省定的国有企业改革和摆脱困境目标如期实现。
列入国家520户国有重点企业名单的11户企业已有9户进行了规范化公司制改革;省定的27户国有企业已改制24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2000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改善,给我区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各项社会事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综合国民经济稳定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全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
初步测算,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65亿元,比上年增长8.2%,增速比上年快1.1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8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87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490亿元,增长10.4%。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优势增强。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1.1%、43.0%和35.9%,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止跌回稳,但仍未走出低谷。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6%,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1.7%。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
年末在岗职工257.9万人,比上年下降4.8%;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58.1万人,增长12.3%。
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发展到305家,全年城镇安置就业人员32万人,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6.2万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就业率达到50.8%。
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
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约经济增长的结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2000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

2000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一、综述长江片是长江流域、西南诸河的总称,涉及新疆、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甘肃、湖北、湖南、江西、陕西、河南、广西、广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划分为金沙江、岷沱江、嘉陵江、上游干流、乌江、汉江、中游干流、洞庭湖、鄱阳湖、下游干流、三角洲平原11个二级区;西南诸河面积约85万平方公里,划分为雅鲁藏布江、藏西诸河、藏南诸河、怒江、澜沧江、红河、伊洛瓦底江7个二级区。
2000年长江片平均降水量1110.4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9096.4亿立方米,属平水年份。
地表水资源量16048.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4209.6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后的水资源总量为16163.3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6.0%,其中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10037.2亿立方米,西南诸河水资源总量6126.1亿立方米。
2000年长江片总供水量1835.6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流域总供水量1736.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7%;西南诸河总供水量99.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5%。
长江片总用水量1827.1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流域总用水量1727.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1%;西南诸河总用水量99.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6%。
长江片总耗水量903.8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流域耗水量835.5亿立方米;西南诸河耗水量68.3亿立方米。
长江入海水量9599.9亿立方米(含淮河经长江入海水量248.7亿立方米)。
长江片工业、生活废污水排放量239.5亿吨,其中长江流域233.9亿吨,比上年增加了约27亿吨;西南诸河5.6亿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水资源量降水量2000年长江片平均降水量1110.4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9096.4亿立方米,属平水年份,其中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1094.5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9564.6亿立方米,比上年少4.1%,比常年多0.3%;西南诸河平均降水量1144.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9531.8亿立方米,比上年少0.7%,比常年多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稿
华能国际电力
公布2000年度发电量
(中国,北京, 2001年1月4日)--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司」)(NYSE:HNP)(HKSE:902)今天宣布其2000年度发电量完成情况。
根据公司的初步统计,截至2000年12月31日,公司各运行电厂累计完成发电量441.6亿千瓦时,超过年度计划11.3%;与1999年全年发电量相比增长16.7%。
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电厂有:华能南通电厂、福州电厂、汕头燃煤电厂、丹东电厂以及上海石洞口二厂。
2000年公司取得发电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福州二期和南通二期新机投产对发电量的贡献;
∙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公司电厂所在地区电力需求增长强劲,城网和农网的更新改造进一步拓展了电力市场,使城乡居民用电快速增长;
∙2000年春夏季全国许多地区的干旱、高温天气也增加了农用和民用电消费;
∙在电力需求显著增长的同时,由于公司各电厂机组的可用率、可靠性提高,保证了发电的稳定和增长。
公司管理层对取得的上述运行结果感到满意。
公司所属各运行电厂2000年度完成的发电量(以亿千瓦时计)分别为:
到2000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的发电装机容量为8700兆瓦。
吸收合并山东华能后,公司拥有的总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0813.5兆瓦。
华能国际在中国境内开发、建设、经营和拥有大型火力发电厂,是中国最大的独立电力生产商。
- 完-
垂询: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丁益博士/ 孟晶女士
电话:(8610) 6649 1852 / 1856
传真:(8610) 6649 1860
email:mengj@
纬思企业传讯有限公司
萧伟民先生 / 黎淑冰小姐
电话:(852) 2520 2201
传真:(852) 2520 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