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第九章 零件图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教学课件 第九章~

《机械制图》教学课件 第九章~
② 沿结合面进行剖切。装配图还可以沿着零件的 结合面进行剖切。这种情况下,零件的结合面上不用 画剖面线,但若有零件被剖切到,则仍需画出被剖切 部分的剖面线。如图所示,俯视图是沿轴承座和轴承 盖的结合面剖切的,故不需要画剖面线,但被剖切到 的螺钉需画出其剖面线。
机械制图
滑动轴承装配图
11
2.装配图画法的特殊规定和简化画法
1.一般规定
装配图中的所有零、部件都必须编写序号,且形状、规格和大小均相同的零件一 般用同一个序号仅标记一处。必要时,也可用同一个序号逐个标注这些相同零件。对于如 轴承、电动机等标准化组件,可将其看作一个整体,编注一个序号。
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应与明细栏中的序号一致。
15
机械制图
2.零、部件编号
(b)不正确
18
机械制图
1.装配工艺结构
零件的结构设计要考虑维修时拆卸方便。如下图所示,滚动轴承外圈若用孔肩定位,孔肩高度应小于外圈 厚度;内圈若用轴肩定位,轴肩高度应小于内圈厚度;否则,难以拆卸。此外,为了便于拆卸,也可在零件的合适 位置加工出拆卸工艺孔。
(a)正确
用螺纹连接的地方要留足装拆时的活动空间,如下图所示。
1.装配图画法的特殊规定
④ 假想画法。为了表达部件或机器的作用和安装方法, 可将与本部件有关但又不属于本部件的相邻零、部件的部分 轮廓用细双点画线表示。如图所示的皮带张紧轮装配图中, 用细双点画线表示张紧轮固定在底座上的情况。假想轮廓的 剖面区域内不画剖面线。
此外,在装配图中,当需要表示运动零件的运动范围或 运动的极限位置时,可采用假想画法先按其运动的一个极限 位置绘制图形,再用细双点画线画出另一极限位置的图形, 如图所示。
机械制图
1.必要数量的视图 2.必要的尺寸 3.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零件图

机械制图-零件图
B、C.D:非加工面
8
8
34
48
A
B
C
D
A
B
C
D
8
34
48
42
合理
不合理
*
铣工保证的尺寸
车工保证的尺寸
*
分散标注—不好
集中标注—好
*
内 部 结 构 及 尺 寸
外 部 结 构 及 尺 寸
*
砂型铸造的过程: 1.做木模、泥芯箱; 2.制成型箱和泥芯; 3.放入泥芯,合箱; 4.将熔化的金属液体浇入空腔内; 5. 清砂并切除铸件上冒口和浇口处的金属块; 6. 机械加工。(如有特殊要求,要时效处理后才能进行机械加工)
B-B
⑶ 选其它视图
半剖的左视图: 表达主体外形特征、左侧方板形状及内孔的结构等。
俯视图: 表达整体形状及顶部扇形结构形状。
*
*
基本视图
辅助视图
*
⑴ 分析零件
功用: 箱体壁是传动轴的轴承孔系,用来支承蜗杆蜗轮轴、圆锥齿轮轴的轴承,箱内还盛放一定量的润滑油。
形体结构: 箱壁四周是轴承孔,其上有油标螺孔、排油螺塞孔。箱体顶部的四个螺孔用于连接箱盖。底部有底板,上有四个安装孔。
轴承孔
*
⑵ 选择主视图
投射方向
主视图
比较A.B两方向
A
B
*
⑶ 选其它视图
选择移出断面表达支撑板断面的形状。
还需选择什么视图呢?
全剖的左视图
选择B向视图表达底板的形状。
B
A-A
A
A
B
视图方案一
*
视图方案二:
俯视图:B-B剖视,表达底板与支撑板断面的形状。
B-B

机械制图第九章零件图精选全文

机械制图第九章零件图精选全文
四、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及其注法
⒈ 表面粗糙度代号 表面粗糙度代号
结构:两部分圆柱与球形体 相交,内孔相通。
圆柱筒 管接头
球形壳体 方板
4. 箱体类零件——阀体
⑵ 选择主视图
零件的安放状态
阀体的工作状态。
投射方向
A
A向。全剖的主视图表达了 阀体的内部形状特征,各组成 部分的相对位置等。
主视图
⑶ 选其它视图
B
B-B
选半剖的左视图,表达阀
体主体部分的外形特征、
左侧方形板形状及内孔的
1)在零件的结构形状表达清楚的基础上,视图 的数量越少越好。
2)避免不必要的细节重复。
六、四类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
零件的形状千变万化,根据其作用大概可分为四 类;其视图表达方案具有一定代表性。这四类典型零 件如下:
1. 轴套类零件 2. 轮盘类零件 3. 支架类零件 4. 箱体类零件
1. 轴套类零件
一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视图。 根据结构特点,视图具有对称面时,可作半剖视,无 对称面时,可作全剖视图或局部剖视图。其它结构形状 如轮辐和肋板等可用移出断面或重合断面,也可用简化 画法。
F38 F35
6.3 6.3
F44 F54 24
(4)尺寸分析
25
其余
此类零1×件45的° 尺寸一般为两大3-F类5 :轴向和径向尺寸, 径是向重尺要6寸的.3 的端主面要。基准是回转轴线,轴向尺寸的主要基准
结构等。
选择俯视图表达阀体
B
整体形状特征及顶部
扇形结构的形状。
9.3 零件的工艺结构
零件图上应反映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各种要求。
一、 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九章的答案装配图共18页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九章的答案装配图共18页

九、 装配图 9.4 读平口钳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1.固定钳体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九、 装配图 9.4 读平口钳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2.丝杆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九、 装配图 9.4 读平口钳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1.泵体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九、 装配图 9.7 读齿轮油泵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2.泵盖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九.齿轮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3.活动钳体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九、 装配图 9.5 读顶尖座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1.尾座体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九、 装配图 9.5 读顶尖座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2.底座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九、 装配图 9.6 读快速阀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2.阀体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九、 装配图 9.6 读快速阀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3.上封盖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九、 装配图 9.7 读齿轮油泵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九、 装配图 9.1 拼画手压阀装配图

机械制图9

机械制图9

上一页
返回
9.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9.2.1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两相邻零件的接触面和配合面规定只画一条线。但当两 相邻零件的基本尺寸不相同时,即使间隙很小,也必须画出 两条线,如图9-2所示。 (2)两相邻金属零件的剖面线的倾斜方向应相反,或者方向 一致、间隔不等。在各视图上,同一零件的剖面线倾斜方向 和间隔应保持一致。 (3)对于紧固件以及实心的轴、手柄、连杆、球、键等零件, 若剖切平面通过其基本轴线时,则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6 读装配图及拆画零件图


9.6.2 拆画零件图
在设计过程中常常要根据装配图画出零件图。拆画零件图要 在全面看懂装配图的基础上进行。图9-18是从旋塞阀装配 图中拆画出的阀体零件图。关于零件图的内容和要求,已在 第8章中叙述,这里着重叙述由装配图画零件图时应注意的 几个问题。 1.零件形状的构思 装配图主要表示零件间的装配关系,至于每个零件的某些个 别部分的形状和详细结构,并不一定都已表达完全,这些结 构可以在拆零件图时根据零件的作用要求进行设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3.假想画法 (1)为了表示某些零件的运动范围和极限位置时,可画出该 零件的一个位置,再用双点画线画出其运动范围或极限位置, 如图9-3所示。 (2)为表示本部件与不属于它的其他零部件的装配、安装关 系,可以用双点画线将其他零部件的形状或部分形状假想画 出来。 4.夸大画法 在装配图中常有一些薄片零件、细丝弹簧、微小间隙、小锥 度等,如果按实际尺寸画出往往表达不清晰,或不易画出, 为此可以采用夸大画法。
上一页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内容及画法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内容及画法

符号或缩写词 按GB/T 4656.1-2000
表中符号的线宽为h/10 (h为字体高度)
21
/10/29
⑵ 依据零件的形状特点选择主视图 ⑶ 确定若干基本视图表示零件的主要结构 ⑷ 适当增加一些辅助视图、或将已确定视图作一些
修改,以表示其余结构 ⑸ 检查、分析,调整、修改。着重检查:
① 表达是否完全 ② 表达是否清楚 ③ 表达是否确切
17
载重汽车的转向器壳体视图方案
转向器装配结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转向器壳体 结构分解图
⑵ 投射方向
表示零件信息量最多的那个视图应作为主视图。 对于轴类和盘类零件,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一般应垂直于其轴线; 对于支架类、箱体类零件,反映零件的功能结构和形体特点最多、最明显的那个方 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例如箱体主视图方案:图a优于图b。
B
A
(a)
(b)
15
2.视图方案
主视图一般选择反映物体信息量最多的那个视图,通 常是物体的工作位置或加工位置或安装位置。

不好
画出虚线,有利读图
20
9.2.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
标注尺寸的符号及缩写词规定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含义 直径 半经 球直径 球半经 厚度 均布 45°倒角 正方形
符号或缩写词 ⌀ R S⌀ SR t
EQS C
序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含义 深度 沉孔或锪平 埋头孔 弧长 斜度 锥度 展开长 型材截面形状
说明零件在制造和检验时应达到的要求,如表面粗糙度、 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材料及热处理等 ④ 标题栏
说明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图号等

机械制图_零件图

机械制图_零件图

1.轴套类零件的表达方法
(1)结构特点:轴套类零件结构的主体部分大多是同轴 回转体,它们一般起支承转动零件、传递动力的作用,因 此,常带有键槽、轴肩、螺纹及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等结 构。如图
(2)主视图选择:这类零件主要在车床上加工,所以, 轴套类零件主视图应按加工位置原则选择,即应将轴线水 平放置画图。 (3)其他视图选择: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配合尺寸标 注,一般只用一个基本视图表示。零件上的一些细节结构, 通常采用断面、局部剖视、局部放大等表达方法表示
2.起模斜度
制造铸件毛坯时,为了便于在型砂中取出模型,一般沿起 模方向的内外壁上应有适当斜度,称为起模斜度,一般为 3°~5°30′。通常在图样上不画出,也不标注,可在技 术要求或其他技术文件中统一。 3.过渡线
由于铸造圆角的的影响,铸件表面的截交线、相贯线变得 不明显,为了便于看图时明确相邻两形体的分界面,画零 件图时,仍按理论相交的部位画出其截交线和相贯线,但 在交线两端或一端留出空白,此时的截交线和相贯线称过 渡线。 如图所示。
(1)形状特征原则 主视图要能将组成零件的各形体间 的相互位置和主要形体的形状、结构表达得最清楚。
(2)加工位置原则 按照零件在主要加工工序中的装夹 位置选取主视图,以便于制造者看图加工 。 (3)工作位置原则 按工作位置选取主视图,容易想像 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作用以便于对照装配图进行作业。
选择主视图时,上述三个原则并不是总能同时满足,还需 要根据零件的类型等情况来确定按哪个原则选择主视图。
(1)结构特点:盘盖类零件的主体结构是同轴线的回转 体,常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结构。 盘类零件一般是用来传递运动或动力的,如齿轮、带轮等; 盖类零件一般用来作为轴承孔等的端盖。如图

机械制图 第9章 零件图

机械制图 第9章  零件图

第九章零件图★轴类★盘类★箱体类★标准件根据零件的作用及其结构, 通常分为以下几类: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称为零件。

齿轮轴齿轮箱盖端盖箱体滚动轴承齿轮减速箱螺栓9.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表达单个零件的图样称为零件图。

一、零件图的作用:加工制造、检验、测量零件。

二、零件图的内容:⒈一组视图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

⒉完整的尺寸确定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

⒊技术要求加工、检验达到的技术指标。

⒋标题栏零件名称、数量、材料9.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为满足生产的需要,零件图的一组视图应视零件的功用及结构形状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视图及表达方法。

如:轴套一个视图即可Φ1025Φ18⒈完全⒉正确⒊清楚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及其相对位置表达完全且唯一确定。

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及表达方法要正确。

所画图形要清晰易懂。

一、视图选择的要求:⒈分析零件几何形体、结构功用加工方法二、视图选择的方法及步骤要分清主要、次要形体形状与功用有关形状与加工方法有关⒉选主视图零件的安放位置投射方向加工位置(轴、盘类)工作位置(支架、壳体类)⒊选其它视图能清楚地表达主要形体的形状特征首先考虑表达主要形体的其它视图,再补全次要形体的视图。

⒋方案比较在多种方案中比较,择优。

工件旋转车床车刀移动三、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承座⑴分析零件功用:支撑轴及轴上零件。

结构:分析四部分主要形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形体:轴承孔、底版、支撑板、肋板等。

轴承孔肋板支撑板底版装油杯孔螺钉孔轴承座功用图端盖轴承齿轮轴轴承座轴承座⒈支架类零件⑵选择主视图●零件的安放位置轴承座的工作位置。

●投射方向主视图主视图表达了零件的主要部分:轴承孔的形状特征,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三个螺钉孔,凸台也得到了表达。

轴承座⑶选其它视图向局部视图表达上撑板断面及肋板断面的形状。

CCAA BBDDB -B A -A还需选择什么视图呢?,表达轴承孔的内部结构及肋板形状。

D 向视图表达底板的形状。

B B⑷方案比较CCB -B视图方案二:左视图位置对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 锪平20
46.4 沉孔12深4.5
49 锪平20
12 46.4
锪平20
49
零件上常用典型结构的尺寸注法(二)
30 1.5
2×1
30 2×1
1.5 2×8
9.4 零件工艺结构的合理性
零件图上应反映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各种要求。 一、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其注法 二、 尺寸公差与配合
件表面微小不平的情况
一、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其注法
1、基本概念
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表面因加工而形 成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2、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 轮廓最大高度——Ry 主要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零件上常见典型结构的尺寸注法(一)
44H7深 10 孔深12 3M6-7H
44H7深 10孔深12 3M6-7H
3M6-7H深10
3M6-7H深10
3M6-7H深10 孔深12
3M6-7H深10 孔深12
44H7 3M67H
3M6-7H 3M6-7H
12
46.4 沉孔12深4.5
B
B
3.选择移出断面表达支撑 板断面及肋板断面的形状。
4.C向局部视图表达 上面凸台的形状。
A D
D
D
视图方案一
A-A
B-B C
轴承座
4) 方案比较 视图方案二:
1.将方案一的主视图 和左视图位置对调。
2.俯视图选用B-B剖视 表达底板与支撑板断面 及肋板断面的形状。
3.C向局部视图表达 上面凸台的形状。
⒈ 完整 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及其相对位 置表达完全且唯一确定。
⒉ 正确 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及表达方法要正确。
⒊ 清晰 所画图形要清晰易懂 4. 简明 利于绘图和尺寸标注。
二、视图选择的方法及步骤
工作状态
⒈ 分析零件 结构、主视图是一组图形的
核心,应符合信息量最 大的原则)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标注出
制造、检验时所需的全部尺寸。
⒊技术要求 加工、检验达到的技术指标
⒋标题栏
零件名称、数量、材料、图号 及必要签署

1:1
6
阀盖的零件图
§9.2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选择原则
结构不同 功用不同
采用不同的视图 及表达方法。
轴套
一个视图即可
15 20
30
一、视图选择的要求
(A) B C
D
按加工顺序来说,在一个尺寸链中,总
有一个尺寸是在加工最后自然得到的,这个尺寸称封闭环。尺
寸上的其它尺寸称为组成环。
如果尺寸链中所有各环都注上尺寸而成为封闭形式则称为封闭
尺寸链。
由于各段尺寸加工都有一定误差,通常将尺寸链中不重要的
尺寸作为封闭环,不注尺寸或注上尺寸后加上括号作为参考尺寸 使制造误差都集中到封闭环上去,从而保证重要尺寸的度。
5.0
8.0
俯视图前后方向较 长,图纸幅面安排欠 佳。
A-A
B
B
B-B
C
A
A C
轴承座
视图方案三:
C A
主视图
A-A
俯视图采用B-B
剖视图,其余视图 B
B
同方案一。
比较、分析三个
方案,选第三方
A
案较好。
B-B
C
⒋ 凸台和凹坑
作用:减少机械加工量及保证两表面接触 良好。
凸台
凹坑
凹槽
凹腔
9.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2、 盘盖类零件
(如法兰盘、阀盖、齿轮、带轮、手轮等)
1)分析形体、结构
1. 主要由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柱面所组成。 2. 其厚度相对于直径小得多,成盘状。 3. 周边常分布一些孔、槽等。
2)选择主视图
安放位置:符合加工位置,轴线水平放置。
投射方向:A向

通常采用:旋转剖、半剖、
全剖视图
3)选择其它视图
用断面图表达肋的分布情况
叉架类零件的主视图选择
主视图投射方向
拨叉架的零件图
4、 箱体、
装油杯孔 螺钉孔
轴承座
轴承孔 肋板 支撑板
底板
端盖 轴承 轴 承 座
齿轮 轴 轴 承 座
1)分析零件 功用:支撑轴及轴上零件。
轴承座功用图
形体:轴承孔、底板、支撑板、肋板等。
结构:分析四部分主要形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3)要考虑合理地布置视图位置,既要使图样清晰匀称,便 于标注尺寸及技术要求,充分利用图幅,又能减轻视觉疲劳。
⒋ 检查、比较、调整、修改
三、典型零件分析
(一)、轴套类零件 (二)、轮盘类零件 (三)、叉架类零件 (四)、箱体类零件
1、 轴套类零件
1)分析作用及形体结构
作用:轴套类零件是机器中常见的一种零件,它在机器中 起着支撑和传递动力的作用
4. 铸件壁厚 铸件壁厚应力求均匀
缩孔
壁厚不均匀 壁厚逐渐过渡
壁厚均匀
二、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⒈ 倒角和倒圆
在轴和孔的端部加工出45°或30°、60°的锥面, 称为倒角。 作用:消除零件表面的边缘,保证加工安全,便
于装配。 为了避免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在轴肩处加工成圆 角过渡形式,称为倒圆。
对称面等。 基准线 回转体的轴线。
C A
主视图 宽度方 向基准
A-A
长度方向的 B
B
基准
A B-B
高度方向的基准
C
二、尺寸标注的形式
坐标式:零件上同一方向的尺寸都从同一基准注起,尺寸
误差互不影响 链状式 :零件上同一方向的尺寸彼此互为基准。各尺寸的 基准互不相同,各段尺寸误差影响总长 综合式:零件图上同一方向的尺寸排列形式既有坐标式, 又有链式,是前面两种的综合。

0.025


0.05
0.1
0.008
0.09
0.016

0.020


0.032
0.040
0.063
0.080
Ra值
0.2 0.4 0.8 1.6 0.125 0.160 0.25 0.32 0.50 0.63 1.00 1.25
μm
3.2
50
6.3
100
12.5
25
2.0
32
2.5
40
4.0
63

用左视图表达孔、槽的分布情况。
A

1:1
6
阀盖的零件图
3、.叉架类零件(拨叉、连杆、支座等)
1)分析形体、结构 1. 安装、支撑部分: 由不同直径的同心圆筒所组成 2.工作部分:多有叉体端头方块 3.叉体部分:多有肋
2)选择主视图
安放位置:符合工作位置 投射方向:结构形体的信息量最多
通常采用:斜视图、局部视图和斜剖视图 3)选择其它视图
2) 两等直径圆柱相交
铸造圆角
切点附近断开
3)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过渡线画法
A
过渡圆弧与A处 圆角弯向一致
4)圆柱与肋板组合时过渡线的画法
从这点开始有曲线
相交
相切
相交
相切
3. 拔模斜度
铸件在内外壁沿起模方向应有斜 拔模斜度 度, 称为拔模斜度。 注意:拔模斜度一般为3°~6°左右。 当斜度较大时,应在图中表示出来, 否则不予表示。
一、合理选择尺寸基准
基准: 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基准 设计基准 根据机器的结构和设计要求,在设计中用来确定零 件
在部件中位置的基准。 工艺基准 根据零件加工制造和检验测量等方面的要求选用的 基
准。 要使尺寸标注得合理首先要选择恰当的尺寸基准。 基准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零件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 每个方向至少要有一个主要基准 。有时还要附加一些辅助基准,主 要基准与辅助基准之间必须有尺寸联系。常用的基准要素有 基准面 安装面、重要的支承面、端面、装配结合面、零件的
C
E
AB C
BC
D
D
综合式尺寸标注是将精度要求高的尺寸直接注出,而把某个次 要尺寸空出来不住。使误差积累在次要尺寸线段从而保证重要 尺寸的精度。
三、零件图尺寸合理标注的要求
1、零件的重要尺寸应直接从主要基准标注,以便保证重要 尺寸的精度要求
2、不要注成封闭尺寸链
图中在同一方向按一定顺序依次连接 起来排成的尺寸标注形式称尺寸链。
结构分析:(1)其各组成部分多是回转体,且轴向尺寸长,径 向尺寸短。(2)该类零件常带有轴肩、键槽、退刀
槽、中心孔等结构。为便于装配,轴的两端有倒角。
2)选择主视图
安放位置:
符合加工位置,轴线水平放置
投射方向:
如图所示
3)选择其它视图
用断面图表达阀杆的方头端。
阀杆

阀杆的零件图
30
15 20
⒈ 铸造圆角
铸件表面相交处应有圆角,以免铸件冷却时产 生缩孔或裂纹,同时防止脱模时砂型落砂。铸造圆 角一般取壁厚的0.2-0.3倍
缩孔 裂纹
2.过渡线 :
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使得铸件表面的相贯 线变得不明显,为了区分不同表面,以过渡线的形 式画出。
1)两曲面相交
过渡线不与 圆角轮廓接触 铸造圆角
过渡线
在零件图上需标注如下内容: 1. 加工制造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 2. 零件表面的粗糙度要求。
技术要求 ⒊ 尺寸公差和形状位置公差。
零件图尺寸标注的要求: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合理 是指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能符合工艺要求。设 计人员要对零件的作用、加工制造工艺及检验方法有所 了解,才能合理地标注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