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做点无用的事
陈道明经典语录大全

陈道明经典语录大全[标签:栏目] ,陈道明经典语录大全1、每个人都有机会,每个人机会都很小。
2、男人,一定要堂堂正正。
行的正,做的直,不做损人事,不做亏心事。
一定要胸怀坦荡,磊磊落落,不计较个人恩怨,不患得患失,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一定要努力拼搏,不计较流言蜚语,我走我路,我歌我泣。
因为找不到任何理由与人分享,所以把无聊、委屈、痛苦都独自一个人承担,这就是男人。
3、男人最大的时尚就是多在家待一待。
其实把所有该回家的人都召回家,这个社会就会安定许多。
现在有多少不回家的人,不是因为事业,而是在酒桌上,歌厅里。
如果晚上每个家庭的灯都亮了,也是一种时尚。
4、一个人智力有问题,是次品;一个人灵魂有问题,就是危险品。
经营人心就是经营事业。
5、一个人应具备三种素质,一是**,二是谦虚,三是执着。
就像是开一辆车,**和执着就是油门,谦虚就是刹车。
6、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终有一天他们会上山取代你,上山的人,也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风光时你还在山下。
7、我奈何不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奈何不了我。
8、第一身体好,第二要欢愉,第三尽量有所成,但更要晓得本身是凡人,是通俗人。
9、中国没有音乐家只有演奏家。
10、韶光易逝,刹那芳华,皮相给你的充其量是数年的光鲜,但除此之外,你更需要的是你在一生中都能源源不断给你带来优雅和安宁的力量。
11、不做无为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不汲汲于名利,静下心来做一些没有利益回报却静谧美好的事,何尝不是一种修为呢。
12、你们是上山的人,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曾经风光过,你还在山下;山上的人千万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不定什么时候山下的人会爬上来。
一定要先做好自己,不要管东西南北风。
13、一个人的涵养,不在心平气和时,而是心浮气燥时;一个人的理性,不在风平浪静时,而是众声喧哗时;一个人的慈悲,不在居高临下时,而是人微言轻时;情侣间的尊重,不是闲情逸致时,而是观点相左时;夫妻间的恩爱,不在花前月下时,而是大难临头时。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工作之外做点无用之事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为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头脑中转动着数字、公式以及天书般的阐释;同时,爱因斯坦又钟情音乐,总与小提琴为伴。
一边是科学创造,一边是乐声袅袅,工作与爱好领域不同而和谐共存。
我国化学界先驱、著名化学家张子高业余喜欢收藏古墨,他说:“藏墨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研究化学史的一个小方面。
”因为好墨讲究胶轻、烟细、杆熟,涉及胶体化学的知识。
职业和兴趣如绿叶配牡丹,相得益彰。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解析】工作之外做点无用之事“工作之外做点无用之事”,这是著名实力派演员陈道明的一句名言。
他说:现在的演员,接受了太多以竞争为主、甚至强调“你死我活”的教育,心理整个就跟着急功近利了。
照此看来,我们整个社会似乎都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长此以往人心会变得越来越功利、浮躁。
一个没有业余爱好的人,必定是个无趣之人,他的生活是缺乏滋养的。
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很难有什么共同语言,自己也会变得干枯起来。
所谓人以群分,很多时候,这个群就是按照兴趣爱好来区分的。
有共同爱好的人之间认同感比较高,无论是做朋友,还是其他关系,都有良好的基础。
而没有兴趣爱好的人,在古人看来,根本是不值得交往的。
明代文学家张岱就把没有爱好的人打入了不可交的黑名单。
他留下了这样的名言警句:“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不难理解,没有癖好的人不能对一件事物有什么感情投入,久而久之,便会对一切麻木冷漠,没有什么人情味儿。
跟张岱生活在同一朝代的另一位文学家袁宏道对于没有爱好的人,更是没有什么好印象。
他说:“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北宋处士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除了专注写诗,惟喜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
100句陈道明经典语录

100句陈道明经典语录陈道明作为娱乐圈鲜有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一直备受推崇,今天我们就来分享陈道明说过的一些很有道理的话。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陈道明语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00句陈道明经典语录1. 对演员来说,是越有名越好当。
但演员也不要过分自信,为什么?因为尽管你很优秀,尽管大部分人说你很优秀。
记住,永远有一部分观众会讨厌你。
2. 演员让我经历了不同的人生,也给我带来了名利。
但它也让我失去了自己,以及那些原来自己认为高级或纯粹的东西。
个性也损失了一部分。
虽然这么多年我一直想努力保持住自己,不让自己在这个圈子里迷失,想努力保持自己的个性,但付出的代价太大。
让很多人误解毕竟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3. 我这人就剩下一个优点了,就是随和。
4. 我们这一茬演员说是年届不惑了,但仔细想想还都在找。
经常演着演着就不会演了,不满足于现状便想再迈出一步。
这种寻找是对今后表演的重新思考、重新启动。
为了这种摸索,有时拍戏就感觉很累,有时这种寻找和尝试走了形,不被称道,但寻找总是一件好事。
5. 演员应该通过塑造的角色与观众见面而本人应当与之保持距离。
6. 演员跟记者有同样的毛病,演员越商业化,报纸越市场化,按照我们民族的习性,势利眼的概念越强。
这不怨某一个人,这是一个潮流,没有办法,这是哪个演员和哪个记者都不可摆脱的。
7. 我不太喜欢公开亮相。
我觉得在紧张的社会,该给自己留一点独处的空间时间,自己有自己的思想,自己有自己的关着门的生活。
自己有自己的地方,自己有自己的精神。
8. 人认识问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或者不一定能解决了。
对问题有所认识以后也是一种享受。
9. 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天家里教育的结果,使我必须一生当中承受这种思考的痛苦。
思考是特别痛苦的一件事。
10. 没把名利掰持得特别清楚。
我只看剧本和人物的创作过程对我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是否能让我抛弃一切。
拍好了观众都看,就有名了,出发点不是一个,但效果是一个。
陈道明名人经典语录

陈道明名人经典语录导读:经典语录陈道明名人经典语录1、胆大胆小不能量化,有些地方胆大了,有些地方胆小了。
艺高人胆大,掌握的东西比原来多了一些,做一些事情、说一些话可能胆子就大了。
胆小的地方,学会比以前更珍惜生命,更珍惜个人的荣誉——不是演员的荣誉。
2、人与人之间总是一种疏远,你变了他,他变了你,彼此走得越近,你自己就越扭曲。
3、我经常在报刊上看到一些我了解得人不是我知道的那样,这使我产生一种厌恶。
所以我也就经常以此来比较,生怕别人把这种东西转化之后也强加给我,让那些了解我的人也产生厌恶。
4、每个人都有机会,每个人机会都很小。
5、不做无为之事,何以谴有涯之生?6、没把名利掰持得特别清楚。
我只看剧本和人物的创作过程对我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是否能让我抛弃一切。
拍好了观众都看,就有名了,出发点不是一个,但效果是一个。
7、因为偶然,我成了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演员;因为没有文化,我又梦想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想成为一个钱锺书、季羡林式的学问家,又苦于无道无能无才,所以便多出了这个所谓的文化情结。
8、采访,就象扎针抽血,你找准了我的脉,就能抽出血来;找不准脉,你扎得我浑身窟窿,也什么都得不到。
9、你看出有学问那就肯定没学问。
10、我始终认为,中国人很优秀,没什么太大的劣根性。
但是,我也很悲哀地承认,国人与国人之间,似乎恨多了一些,有时是莫名其妙的恨。
这已经到了没事找事的地步了。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你不扫自家门前雪,那么别人家的瓦上霜,你看看也就够了,干嘛要拆了人家的瓦?11、不放弃旧的就没法收获新的。
12、其实我真正享受爱情时,是在痛苦了之后,苦涩了之后。
甜蜜的爱情是不真实的,不长久的,对爱情的享受,实际上就是在感情被蹂躏了之后的享受。
13、责任是男人的脊梁,是男人顶天立地的支柱。
说到的事就要做到,揽下来的事就要扛住,做错的事就要承担后果。
14、我这人就剩下一个优点了,就是随和。
15、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没教养,有的人没什么太高的学历和学识,但仍然很有教养,很有分寸。
康熙王朝陈道明经典台词

康熙王朝陈道明经典台词《康熙王朝》在2000年央视播出时的收视率达到了13%,超过了《雍正王朝》和《大宅门》的收视率。
在香港、台湾播出时也成为收视冠军。
而《康熙王朝》中,扮演康熙皇帝的陈道明一段经典台词更是让我记忆尤深。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康熙王朝陈道明经典台词,希望大家喜欢!康熙王朝陈道明经典台词(一)1、千叟宴中,他三碗敬酒的独白,是怎样的深沉、豪迈、真情,康熙:“这第一碗酒,朕要敬给太皇太后孝庄,敬给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
朕八岁丧父,九岁丧母,是孝庄太后带着朕,冲破千难险阻,才有今天的大清盛世!孝庄太后,朕想你啊。
还有这第二碗酒,朕要敬给列位臣工,敬给天下子民,敬给今天赴宴的老同年们!六十年来,是你们辅佐朕,保国平安,你们俯首农桑,致使大清的百业兴旺。
君、臣、民,三者同德呀,啊!没有你们,记着便没有今日的大清。
朕在这儿谢谢你们了。
这第三碗酒啊,朕要敬给朕的死敌们。
鳌拜,吴三桂,嘿!郑经,噶尔丹,噢,还有那个朱三太子,啊?嘿,他们都是英雄豪杰呀,啊,他们造就了朕那!他们逼着朕立下了这丰功伟业。
朕恨他们,也敬他们。
哎,可惜呀,他们都死了,朕寂莫啊!……朕不祝他们死的安宁,祝他们,来生再世再与朕为敌吧!”2、在顺治遁入空门,八岁康熙登基,孝庄对康熙说的一段精彩话:“你要昂首阔步地走,记着,这天,由你来撑,地,任你来踏,这天下的人都是你的臣民,去吧!”3、孝庄:“你呢,只管安安稳稳地听朝,少说话,这话是越少越叫他们几个大臣摸不透,你看那观音菩萨,这天下人呢,成天都对着它拜呀拜的,可是,菩萨从来不吱声,那在菩萨面前没有人敢欺负皇上,因为菩萨什么都知道。
”4、孝庄:“玄烨,你干脆把这个济世当作一块磨刀石,你磨他,他磨你,不磨不成器。
”5、孝庄:“要以宽为本,要记着,一言之虚,百患丛生,一事之虚,为害终生。
”6、大奸臣鳌拜在康熙刚继位时,气焰十分嚣张。
一次鳌拜先斩后奏地杀了一个忠臣,康熙到他的奶奶孝庄皇太后处哭诉时,孝庄皇太后就说了一段很精彩的话:“现在吴三桂才是我们的大患,我们用一个忠臣的性命换几年的太平还是值得的。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有用与无用”作文导写+课件19张

灵魂的生活比物质的获得更充实。想象一下,在一个静谧的下午,迎着软软的阳光, 坐在一把藤椅上,左手一杯茶,右手一本书,在鸟儿的叫声中开启美好的阅读时光, 这是多么惬意而舒适的享受啊!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愿意在忙碌的 生活中抽取片刻时间,在自己的内心种菊修篱。或许这些无法让你获得功名利禄,但 是这是精神的交汇、思想的升华、心灵的净化,可以让你在繁忙的生活中寻得自己的 小确幸。
当今社会,人潮汹涌,如何追求现实利益的最大化早已成了人们心中无法挣脱的铁链 和枷锁。选择专业时,这样的声音充斥,“不要选这个专业,不好就业,学了没用!” 当孩子捧起一本课外书籍,“别看那没用的书了,现在不是你看书的时候,要好好学习 才有用。”蒋勋先生曾说:“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会在物化自己和他人的 过程中成为受害者。”我们的行为都像物品一样,被冠以“有用的”、“无用的”的定 语。
周国平先生曾有那么一句话: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 终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陈道明喜欢从有用的世界挣脱出来,做一些无 用之事:读书,练字,下棋。冯小刚取笑他这么做远不如一场饭局来得有用,陈道明却 淡淡回应: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有用,意味着一种奴役;无用,才意味着 从容自得。
“无用”之人

“无用”之人最“无用”的人无用方为大用,无为方为有为《人世间》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行走在山林间,看见一棵硕大的栎树,其树阴就可以卧牛数千头。
弟子们蜂拥过去观看,但一些伐木工人却坐在树下休息,并不砍那棵树。
庄子就问:“眼前就有—棵大树,你们为什么不砍呢?”“大是大,却一点用也没有。
”伐木工人说,“此树造船很快就会沉,作为工具很快就毁坏,作为门户很快就会流出液汁,作为柱子很快会被蛀虫蚀坏啊。
”庄子感叹道:“有用的树,都因为有用而被砍伐了。
这棵树恰恰是因为无用,才得以享尽天年呀!”何为有用?何为无用?道德经里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意思是有形的东西起着方便的作用,无形的东西真正发挥作用。
毫无疑问,在木匠眼中一无是处的大树,却是行人遮阳避雨的落脚点,是鸟兽筑巢捕食的栖息地,是可以给附近的居民祈福避灾的神祗。
对大树来说,这或许就是它最大的用处。
无用之用,恰为大用;各有其理,各有其用。
物是如此,人也一样。
这世上没有无用之人,只有没找到自我的人。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妄自菲薄,你读过的书,遇见的人,经历过的事,都能促使你成为最好的自己。
学会享受“无用”的人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人生才会越来越好。
无用方得从容,初心方得始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古而然。
以平常心看世界,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把生活活出绚丽多彩。
64岁的陈道明,因出演《庆余年》中庆帝一角又火了。
剧里,他颠覆一代帝王的形象,“衣冠不整”却不怒自威,演技爆表。
而抛开荧屏,陈道明喜欢从“沸腾”的世界挣脱出来,做一些“无用”之事:读书,练字,弹琴,下棋,为妻子缝制皮包,为女儿穿针引线裁剪衣裳......冯小刚取笑他“奇淫巧技以悦妇孺”,陈道明却淡淡回应:“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在喧嚣混沌的名利场,陈道明就像一股清流,活得清醒又节制,不迷恋声色,只追求本心,实属难得。
正如他所说:“一场猝不及防的春雨或许无用,却给人沁人心脾之感;刺绣和手工或许无用,却带给我们美感和惊喜;诗词歌赋或许无用,但它可以说中你的心声,抚慰你的哀伤……”细细读来,愈发让人醍醐灌顶。
2023年陈道明的语录大集合60条

2023年陈道明的语录大集合60条2023年陈道明的语录大集合60条陈道明,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陈道明下面是店铺给各位读者分享的陈道明的语录60条,一起来看一下吧。
1、生活中没有退步。
只要我们肯学,无论什么经验都是我们需要领悟的章节。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
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辰,我发觉有人却没有脚。
2、养成每天写点什么的习惯,哪怕是记录,哪怕只言片语。
据我测算,还可以退五十步,但生活只有五步。
不较真,"真"就不出来,还是较吧。
3、其实要看清楚一个人很容易,产生矛盾时最容易看清一个人的本质,你再用放大镜,那就是他的全部。
4、一个男人他永远想掌握着自己的权利指数,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你连自己都控制不了,你还掌握什么世界呢?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出发的那一刻起就不在迟疑,起点是孤独的,偶尔也会迷失,如果不想沦为梦想的旁观者,唯有一路向前,即使看不清前路,也要固执的走下去。
6、胆大胆小不能量化,有些地方胆大了,有些地方胆小了。
艺高人胆大,掌握的东西比原来多了一些,做一些事情、说一些话可能胆子就大了。
胆小的地方,学会比以前更珍惜生命,更珍惜个人的荣誉——不是演员的荣誉。
这里为什么要特别把个人和演员荣誉分开?7、我总认为幸福是痛苦的陪衬。
而痛苦又分两种,一是肌肤上的,一是良心上的。
尤其是后者,有时候更痛。
陪衬如何理解?8、我无奈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无奈于我!9、我挺注意过程,不太注意结果。
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正经的艺术,一味地追求获奖,就容易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地搞歪门邪道。
我认为只要自我尽力了,哪怕失败了,也哈哈一笑。
10、记忆是被选择的遗忘,精神才是有价值的传承。
11、我觉得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释放,所以我享受这种节制,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释放是很容易,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节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道明写在60岁前夕的话:
做点无用的事,越活越年轻
古人云:“六十而耳顺”。
按照儒家的修养功夫,年近六旬的陈道明已“不惑”而“知天命”,离“从心所欲不逾矩”大概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一向寡言的他在六十岁前夕写了些什么,说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道理呢?
“有用强迫症”
一晃都年近六旬了,说不注意身心健康那是假的。
但上升到正经八百的“养生”高度,又似乎不那么对味儿。
因为我做的,在别人看来都是些没用的事情。
不过,不做无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
这观念打远了说,可能与我早年的经历有关。
我高中时为了躲避上山下乡,不得已报考了天津人艺话剧团。
进剧团后也没有一鸣惊人,多数时间都在舞台上跑龙套,一跑就是六七年。
那时候演艺界都是吃大锅饭,主角和配角的收入相差不大。
加上自我感觉“入错了行”,对出人头地没有什么奢望。
人生起步阶段没有经历什么急功近利的熏陶,很自然地便学会了将很多东西看淡。
不像现在的演员,接受了太多以竞争为主、甚至强调“你死我活”的教育,整个心理就跟着急功近利了。
其实不光演员,现在整个社会都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许多技能和它们原本提升自我、怡情悦性的初衷越行越远,于是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
心安,则身安
但这世界上许多美妙都是由“无用之物”带来的。
一场猝不及防的春雨或许无用,却给人沁人心脾之感;刺绣和手工或许无用,却带给我们美感和惊喜;诗词歌赋或许无用,但它可以说中你的心声,抚慰你的哀伤……
人这一生,与其一味追求有用之物,不如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无用之物带来的静谧和美好。
心安,则身安。
我从小喜欢弹钢琴。
只要在家,每天都会要弹上两三个小时,兴致高时会弹四五个小时。
钢琴对我来说是绝对私密的朋友,混迹于社会,难免有郁结之事,无用的钢琴练习便成了我排解心中不平的利器。
进入中年后,我迷上了画画,没有门派,不讲章法。
磨好墨汁,铺好宣纸,手握画笔,然后打开地图,回想多年来拍戏到过的地方,然后挥笔泼墨画山水。
画好后贴在书房的墙上,一遍遍观赏、对比,直到自觉不错了,这幅方才作罢。
又有言书画不分家,后来我又觉得书法很精妙,慢慢也迷上了,我现在最喜欢用毛笔抄写《道德经》之类的古籍,一边抄写,一边默读,入脑入心,很有意思。
我也相当钟情棋艺,也会下很多种棋。
不过我只喜欢与自己下棋。
人生如棋,下好下坏全在自己。
借下棋,观天地之深广,思人生之浅狭。
棋中有棋,棋里养生,抛却胜负,无心则胜,无心则乐,无心则寿。
无用方得从容
偶尔,我也会做点手工。
我家里有一个很大的房间专门用来放置糖人、面人,木工、裁缝所用的工具,这几项手工活我都还算拿手。
当然,我更乐意干的是为妻子缝制各种皮质包包。
我妻子4年前退休了,喜欢弄点十字绣之类的,有时我们夫妻俩就同坐窗下,她绣她的花草,我裁我的皮包。
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很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美感。
其实我最大的梦想是写杂文。
在现当代作家里我最喜欢鲁迅的杂文,《鲁迅全集》我全部读过。
在阴雨天,我愿意一个人写东西。
但写杂文一直没有尝试过,觉得很难。
总觉得写杂文要有一个环境和心境,先要把心洗干净,无杂念;看着窗外的飘雪,身上披着棉袄,身后一盏纸糊灯罩的灯;一支烟燃着,但不吸;手里一支沉甸甸的笔,写一句,思三思,踱五步,方可出杂文。
有人说工作那么忙,时间那么紧,去哪儿找闲情逸致?其实还是鲁迅的那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挤,总是会有的。
”
我这个人不沾烟、酒、牌,不喜欢应酬,从不光顾酒吧、歌舞厅之类的娱乐场所,很少参加饭局,即使参加,一般也不超过半小时。
工作之外,剩下的便只是读书、练字、弹琴、下棋了。
这些或许都是“无用”的事儿,远不如一场饭局来得更有用。
但人活着,需要给自己的心灵安一个家,让自己保持自我、本我、真我。
无用方得从容,洁净如初的心灵及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才能成就百毒不侵的自己。
心没病,身体自然安康。
如果要说养生的秘密,这就是我越活越年轻的“奥秘”。
——《读者》2014年第23期陈道明随笔:做点无用的事儿
陈道明:生活在自己的慢步调里
陈道明,1955年出生,国家一级演员。
代表作品有《末代皇帝》、《康熙王朝》、《唐山大地震》和《归来》。
20多年来,他一直保持一种特立独行的清高,一本正经。
纷繁杂乱的中国娱乐圈里,他如一个另类的存在,清醒、不妥协、也不试图改变别人。
陈道明至今保持深居简出的生活,他不参加应酬,不问时事。
他喜欢呆家里,也喜欢收拾家。
家,一定得干净整洁,桌子上摆的东西歪了,必须要扶正。
收拾完特别干净,他会觉得很舒服。
这是他要的一种心境。
手机也形同虚设,十几年不开机,永远调在信息台。
几天统一收一次。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陈道明以一种固执的缓慢,生活在自己的步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