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集群实验
浅谈在普通机房搭建服务器集群实验环境——基于虚拟机技术运用

…
北 方
O 经豳
浅
一
基 于 虚 拟 机 技 术运 用
李丽薇 , 王韧峰 , 静 刘
(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 院 , 哈尔滨 10 8 ) 50 8
文摘编 号 :o 5 9 3 ( 0 0 0 - 13 C l0 — 1 X 2 1 )9- 5 一 A 0
。 0
首 先 右 击 “oe ” 在 弹 出 菜 单 上 单 击 nd l , “ei s , St g” 出现设置对话框 , t n 单击“ d ” A d 按钮 , 弹出 添加 硬 件 向导 , 击 “ 一 步 ”H rw r ye选择 单 下 , ad ae p T “ te t d pe” N tok y e 择 “ r gd 。添 Eh meA atr , e r p 选 w T Bi e ” d 加 完成 后如 图 1 所示 , 击 “ K” 单 O 。
1 . 添加 网卡
摘要 :在普通机房 中利用虚拟机技术搭建服务 器集群
实验环 境 , 用 V w r Wo s t n 建 集群 虚拟 硬件 使 M a r ti 创 e k ao 环境的基本方法包括选择其支持集群的底层硬件环境
处 V aeW0ktt n 的 配 置 。 Mw r rs i r ao
集 群 ( ls r技 术 可 如 下定 义 : 组相 互 独 立 Cut ) e 一 的服务器在网络 中表现为单一的系统 , 以单一 系 并 统的模式加以管理 。 服务器集群作为一种改进单个 计算机的性能或可靠性的应用方案 , 其应用越来越 广泛 。 因此 , 群 应 用是 高 职 院校计 算 机 网络技 术 专 集 业 的必修内容。在本校的“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课 程中 , 笔者专 门开辟 了一个教学单元 , 讲授服务 器集群 的配 置 与管理 。 由于集群硬件价格 昂贵 , 高职 院校即使拥有相 关设备 , 通常其数量也满足不了教学需求 。因此 , 在 教学 中笔者尝试使用虚拟机技术 , 在普通机房搭建 了服 务 器集 群 的实 验 环 境 , 过 教 学 实施 , 果 良 经 效 好。 蠹 务嚣 繁群 虚 硬件 环境 的铡 建 ( ) 一 选择 V aeWokttn支持 集群 的 底层 Mw r rs i ao
hadoop集群搭建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名称:搭建Hadoop集群项目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能够搭建一个基本的Hadoop集群,理解分布式计算的概念和Hadoop生态系统的基本组件。
项目步骤:1. 准备工作介绍Hadoop和分布式计算的基本概念。
确保学生已经安装了虚拟机或者物理机器,并了解基本的Linux命令。
下载Hadoop二进制文件和相关依赖。
2. 单节点Hadoop安装在一台机器上安装Hadoop,并配置单节点伪分布式模式。
创建Hadoop用户,设置环境变量,编辑Hadoop配置文件。
启动Hadoop服务,检查运行状态。
3. Hadoop集群搭建选择另外两台或更多机器作为集群节点,确保网络互通。
在每个节点上安装Hadoop,并配置集群节点。
编辑Hadoop配置文件,包括core-site.xml、hdfs-site.xml、mapred-site.xml等。
配置SSH无密码登录,以便节点之间能够相互通信。
4. Hadoop集群启动启动Hadoop集群的各个组件,包括NameNode、DataNode、ResourceManager、NodeManager 等。
检查集群状态,确保所有节点都正常运行。
5.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操作使用Hadoop命令行工具上传、下载、删除文件。
查看HDFS文件系统状态和报告。
理解HDFS的数据分布和容错机制。
6. Hadoop MapReduce任务运行编写一个简单的MapReduce程序,用于分析示例数据集。
提交MapReduce作业,观察作业的执行过程和结果。
了解MapReduce的工作原理和任务分配。
7. 数据备份和故障恢复模拟某一节点的故障,观察Hadoop集群如何自动进行数据备份和故障恢复。
8. 性能调优(可选)介绍Hadoop性能调优的基本概念,如调整副本数、调整块大小等。
尝试调整一些性能参数,观察性能改善情况。
9. 报告撰写撰写实训报告,包括项目的目标、步骤、问题解决方法、实验结果和总结。
两台服务器集群巧搭建

两台服务器集群巧搭建服务器集群系统中,服务器不再分布在各处,而是集中在一起统一进行管理和维护。
它保持了分布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开发性、可扩展性的优点,同时又具备了终端/主机模式的资源共享和集中易于管理的优点。
服务器集群系统中,服务器不再分布在各处,而是集中在一起统一进行管理和维护。
它保持了分布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开发性、可扩展性的优点,同时又具备了终端/主机模式的资源共享和集中易于管理的优点。
相对集中的集群系统,降低了系统管理的成本,而且还提供了和大型服务器系统相媲美的处理能力。
在传统的终端/主机的网络模式时代,终端功能简单,无需维护工作,在主机一端进行专门的管理与维护,具有资源共享、便于管理的特点。
但是,主机造价昂贵,终端没有处理能力,限制了网络的规模化发展。
之后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推进了计算产业的标准化和开发化的发展,为系统提供了相当大的灵活性,但是随着分布系统规模的规模扩大,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开销。
面向Internet的服务型应用,需要高性能的硬件平台作为支持,将并行技术应用在服务器领域中,是计算机发展的必然趋势。
并行处理技术在高性能计算领域中,高可用和高性能是集群服务器系统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
集群的概念集群英文名称是CLUSTER,是一组相互独立的、通过高速网络互联的计算机,它们构成了一个组,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
一个客户与集群相互作用时,集群像是一个独立的服务器。
集群配置是用于提高可用性和可缩放性。
和传统的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相比,集群技术可以利用各档次的服务器作为节点,系统造价低,可以实现很高的运算速度,完成大运算量的计算,具有较高的响应能力,能够满足当今日益增长的信息服务的需求。
#P#集群技术应用的需求Internet用户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和科学计算的复杂性要求计算机有更高的处理能力,而CPU的发展无法跟上不断增长的需求,于是我们面临以下问题:●大规模计算如基因数据的分析、气象预报、石油勘探需要极高的计算性能。
使用一台测试2台ESXi5部署vSAN集群

测试2台ESXi部署vSAN实验一、实验环境和介质i.i:实验环境这里我是使用一台Dell R730物理机来做这次的测试,R730 安装ESXi 6.5,然后在这上面虚拟2台ESXi6.5服务器,和一台vCenter 6.5管理服务器,来模拟2台ESXi配置vSAN。
因为 6.0 U1 U2版本可能vSAN功能还有些问题,我这里就直接用6.5 的版本了。
Dell R730配置如下:1.2: vSAN原理和用途因为vSAN必须使用3台ESXi主机,那么我们2台ESXi主机怎么配置vSAN呢?这个你就必须了解vSAN的原理和通途。
vSAN 全名叫 vSphere Virtual Storage AreaNetwork,vSphere 虚拟化局域网存储。
是vSphere 5.5后才开始出来的新功能,而且只能通过Web Client来部署。
是基于服务器端存储的共享分布式对象存储系统,可以用来取代vSphere后端的外置磁盘阵列。
vSAN就是一种分布式存储,其数据保护技术不是采用传统的RAID方式,而是叫分布式RAID。
VSAN在主机之间使用RAID来满足对系统中存储对象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虚拟机存储对象的镜像拷贝数量取决于虚拟机存储策略。
数据的副本都是存储在主机上的,当某台主机失效或宕机,就会出现类似脑裂问题,vSphere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一个重要的组件一见证 (winess),类似于我们常说的仲裁盘。
由于见证只是一个逻辑组件,不保存数据,占用空间非常小,我们也就可以实现2台ESXi 主机的vSAN集群。
这个见证是一个模板,可以从官网直接下,免费的,安装这个模板,最好从vCenter web client添加,就可以省去2个CPU的许可,用client部署这个模板是看不到见证自带的许可的。
1.4:虚拟机规划vCenter6.5:ESXi6.5:Winess6.5:二、配置主机,安装虚拟机,安装vCenter2.1:配置主机因为要开启vSAN功能,虚拟机必须配置2块网卡,1块单独来处理vSAN流量,所以在安装ESXi的主机上最好配置2个交换机,1个交换机放正常的虚拟机的管理,另一个当2台ESXi虚拟机的vSAN 网卡的交换机。
组建hadoop集群实验报告

组建hadoop集群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组建Hadoop 集群,熟悉和掌握Hadoop 的部署过程和相关技术,加深对分布式计算的理解并掌握其应用。
二、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Ubuntu 20.04- Hadoop 版本:3.3.0- Java 版本:OpenJDK 11.0.11三、实验步骤1. 下载和安装Hadoop在官方网站下载Hadoop 的二进制文件,并解压到本地的文件夹中。
然后进行一些配置,如设置环境变量等,以确保Hadoop 可以正常运行。
2. 配置Hadoop 集群a) 修改核心配置文件在Hadoop 的配置目录中找到`core-site.xml` 文件,在其中添加以下配置:xml<configuration><property><name>fs.defaultFS</name><value>hdfs:localhost:9000</value></property></configuration>b) 修改HDFS 配置文件在配置目录中找到`hdfs-site.xml` 文件,在其中添加以下配置:xml<configuration><property><name>dfs.replication</name><value>1</value></property></configuration>c) 修改YARN 配置文件在配置目录中找到`yarn-site.xml` 文件,在其中添加以下配置:xml<configuration><property><name>yarn.resourcemanager.hostname</name><value>localhost</value></property><property><name>yarn.nodemanager.aux-services</name><value>mapreduce_shuffle</value></property><property><name>yarn.nodemanager.aux-services.mapreduce.shuffle.class</nam e><value>org.apache.hadoop.mapred.ShuffleHandler</value></property></configuration>3. 启动Hadoop 集群在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来启动Hadoop 集群:bashstart-all.sh这将启动Hadoop 中的所有守护进程,包括NameNode、DataNode、ResourceManager 和NodeManager。
企业级应用服务器集群的设计和实践

企业级应用服务器集群的设计和实践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企业对于应用服务器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市面上的单一服务器无法满足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的需求。
因此,企业级应用服务器集群应运而生,它通过将多个服务器相互连接来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和可靠性,达到高并发访问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企业级应用服务器集群的设计和实践。
一、集群设计1.硬件环境企业级应用服务器集群需要提供一定的硬件环境,以确保集群的正常运转。
首先需要选择具备较高性能和稳定性的服务器硬件,并考虑服务器节点之间的网络带宽。
其次,应准备专门的负载均衡设备,以保证所有服务器节点的负载均衡。
2.软件环境企业级应用服务器集群的软件环境需要稳定可靠,并且可扩展性强。
集群内的每个服务器节点都需要安装相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环境,并在每个节点中部署相同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库。
在应用程序上,可以考虑使用开源软件Tomcat、Jboss、Weblogic、IIS等,通过这些软件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3.负载均衡企业级应用服务器集群中的负载均衡是保证系统可靠性和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几乎所有的负载均衡算法都考虑了请求的源IP 地址、会话ID等因素,以确保每个请求都能被合理分配到不同的节点上,从而避免服务器性能瓶颈和单点故障。
4.数据同步企业级应用服务器集群中的数据同步是非常重要的。
数据同步技术会让集群内的各个节点数据保持一致,从而使得集群内的各个节点看上去就像一个单一的系统一样工作。
此时,可以使用数据库复制技术和文件同步技术来实现。
二、集群实践企业级应用服务器集群虽然功能强大,但是在进行设计和实践时会遇到许多困难。
如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一致性,是所有企业所关注的问题。
下面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介绍几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1.网站压测在进行企业级应用服务器集群设计和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网站压测。
网站压测一般包括单点压测和集群压测。
单点压测是对单台服务器节点进行测试,看能够承载多大的访问量。
服务器集群实现原理

服务器集群实现原理
服务器集群实现原理是将多台服务器组成一个整体,共同提供服务。
它的实现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负载均衡:服务器集群中的每台服务器都会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通过负载均衡算法来分配请求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从而避免某一台服务器负载过重,提高整体的性能和可靠性。
2. 高可用性:服务器集群通常会使用一种故障转移技术,当其中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会自动将请求转移到其他正常的服务器上,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3. 数据同步:服务器集群中的每台服务器都需要保持数据的一致性,通过实时或定期的数据同步机制,将数据从主服务器同步到其他从服务器上,从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 会话保持:实现服务器集群时,有些应用可能需要保持用户的会话状态,这就需要将用户的会话信息存储在共享的存储介质中,以便不同的服务器可以访问和更新这些会话信息。
5. 自动扩展:当系统需要处理更多的请求时,可以通过动态添加更多的服务器来扩展集群的规模,以满足业务的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一些软件或硬件技术来实现服务器集群,如负载均衡器、分布式文件系统、数据库复制等。
这些技术的选择和配置,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系统规模来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可靠性。
服务器集群技术方案(2)

的计算机,利用高速通信网络组成一个单一的计算机系统,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
其出发点是提供高可靠性、可扩充性和抗灾难性。
一个集群包含多台拥有共享数据存储空间的服务器,各服务器通过内部局域网相互通信。
当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它所运行的应用程序将由其它服务器自动接管。
在大多数模式下,集群中所有的计算机拥有一个共同的名称,集群内的任一系统上运行的服务都可被所有的网络客户使用。
采用集群系统通常是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网络中心的数据处理能力及服务能力。
体系结构是否相同。
集群计算机按功能和结构可以分成以下几类:High-availability (HA) clustersLoad balancing clustersHigh-performance (HPC) clustersGrid computing普通是指当集群中有某个节点失效的情况下,其上的任务会自动转移到其他正常的节点上。
还指可以将集群中的某节点进行离线维护再上线,该过程并不影响整个集群的运行。
负载均衡集群运行时普通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前端负载均衡器将工作负载分发到后端的一组服务器上,从而达到整个系统的高性能和高可用性。
这样的计算机集群有时也被称为服务器群 (Server Farm) 。
普通高可用性集群和负载均衡集群会使用类似的技术,或者同时具有高可用性与负载均衡的特点。
Linux 虚拟服务器(LVS)项目在Linux 操作系统上提供了最常用的负载均衡软件。
高性能计算集群采用将计算任务分配到集群的不同计算节点而提高计算能力,于是主要应用在科学计算领域。
比较流行的HPC 采用Linux 操作系统和其它一些免费软件来完成并行运算。
这一集群配置通常被称为Beowulf 集群。
这种集群通常运行特定的程序以发挥HPC cluster 的并行能力。
这种程序普通应用特定的运行库, 比如专为科学计算设计的MPI 库。
HPC 集群特殊适合于在计算中各计算节点之间发生大量数据通讯的计算作业,比如一个节点的中间结果或者影响到其它节点计算结果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服务器集群实验一、服务器集群简介什么是服务器群集?有何作用?服务器群集是一组协同工作并运行Microsoft群集服务(Microsoft Cl uster Service,MSCS)的独立服务器。
它为资源和应用程序提供高可用性、故障恢复、可伸缩性和可管理性。
它允许客户端在出现故障和计划中的暂停时,依然能够访问应用程序和资源。
如果群集中的某一台服务器由于故障或维护需要而无法使用,资源和应用程序将转移到可用的群集节点上。
服务器群集不同于NLB群集,服务器群集是有独立计算机系统(节点)构成的组,不同节点协同工作,就像单个系统一样,从而确保关键的应用程序和资源始终可由客户端使用。
用于访问量较少的企业内网的服务器的冗余和可靠性。
哪些版本的操作系统支持服务器群集?只有两个版本的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支持该技术:企业版和数据中心版。
服务器群集的应用范围?服务器群集最多可以支持8个节点,可实现DHCP、文件共享、后台打印、MS SQL server、exchange server等服务的可靠性。
二、群集专业术语节点: 构建群集的物理计算机群集服务: 运行群集管理器或运行群集必须启动的服务资源: IP地址、磁盘、服务器应用程序等都可以叫做资源共享磁盘: 群集节点之间通过光纤SCSI 电缆等共同连接的磁盘柜或存储仲裁资源: 构建群集时,有一块磁盘会用来仲裁信息,其中包括当前的服务状态各个节点的状态以及群集转移时的一些日志资源状态: 主要指资源目前是处于联机状态还是脱机状态资源依赖: 资源之间的依存关系组: 故障转移的最小单位虚拟服务器: 提供一组服务--如数据库文件和打印共享等故障转移: 应用从宕机的节点切换到正常联机的节点故障回复: 某节点从宕机状态转为联机状态后,仍然继续宕机前的工作,为其他节点分流三、实验及其配置1、拓扑图2、软件配置说明(1) DC软件配置信息OS:Windows Server 2003 中文企业版Role: Active Directory域控制器Domain:ServerName:IP:192.168.0.254 (以“桥接”方式连接)Netmask:255.255.255.0Gateway:192.168.0.254(2) ClusterA软件配置信息OS: Windows Server 2003 中文企业版Role: Member ServerServerName:外网卡:publicIP1:192.168.0.1 (以“桥接”方式连接)Netmask1:255.255.255.0Gateway1:192.168.0.1Dns1:192.168.0.254内网卡:privateIP2:10.0.0.1 (以“VMnet2”方式连接)Netmask2:255.0.0.0Gateway2:NoneDNS2:None(3) ClusterB软件配置信息OS: Windows Server 2003中文企业版Role: Member ServerServerName:外网卡:publicIP1:192.168.0.2Netmask1:255.255.255.0Gateway1:192.168.0.1 (以“桥接”方式连接)Dns1:192.168.0.254内网卡:privateIP2:10.0.0.2 (以“VMnet2”方式连接)Netmask2:255.0.0.0Gateway2:NoneDNS2:None3、硬件配置要求(1) 网卡1) 群集中的每个节点需要有两个网卡。
一个用来连接您的公共网络,一个用来进行群集节点间的通讯,俗称“心跳连接”,并设置公共网卡的优先级高。
2) 心跳线必须通过交叉线直接连接群集节点,不能通过任何路由设备。
因为群集心跳数据包的生存时间TTL值为1。
我们知道,数据包在每经过一个路由节点时,TTL值都会减一。
(2) 共享磁盘1) 除操作系统所在磁盘外,还需要两个额外的SCSI磁盘。
一个用来做仲裁磁盘,另一个用来充当数据共享磁盘。
2) 共享磁盘必须位于系统驱动器所用的控制器以外的另一个控制器上。
不要和操作系统所在磁盘使用同一个总线。
3) 所有共享磁盘,包括仲裁磁盘,必须在物理上附加到一个共享总线。
4) 仲裁磁盘空间大小最小50 MB。
为了得到最佳的NTFS文件系统性能,建议采用最小500 MB的磁盘分区。
5) 所有共享磁盘必须配置为基本磁盘,而不能为动态磁盘。
6) 共享磁盘不支持软件容错,不要再试图对共享磁盘做软RAID。
7) 如果您使用的是64位版本的Windows Server 2003的系统,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共享磁盘必须配置为主引导记录(MBR),也就是建立主分区。
也不要试图配置为GPT磁盘,因为它不能作为群集磁盘得到支持。
8) 群集磁盘上的所有分区必须格式化为NTFS。
9) 群集节点的操作系统必须采用同架构的版本,不能节点A采用32位系统,而节点B却使用64位系统。
注意事项:1.如果不用DNS,则需要将于明映射关系写入hosts文件。
如果是用DNS,添加备用DNS服务器地址为备域的DNS服务器地址,防止在主域出现故障时,域名解析失败。
2.主机名的修改务必在DC安装之前完成,否则安装了DC后再修改就会出错了。
在做集群时使用的是域名,所以要做域名解析3.四、服务安装1.更改主机名右击我的电脑----属性----计算机名---更改。
如下图所知其他与此相同。
2.设置网络及配置每个群集节点要求至少要有两块网卡用于两个或多个独立网络,以避免单点故障。
其中一个网络适配器用于连接到公用网络,而另一个则用于连接到仅由群集节点组成的专用网络。
拥有多个网络适配器的服务器被称为“多宿主”。
在这部分的网络配置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规划好两块网卡的名称依次在“控制面板/网络连接”中,右击本地连接的网卡图标,选择“重命名”命令,将此连接命名为“private”;然后将另一个网卡连接图标命名为“public”。
新的连接名称将出现在“群集管理器”中,并将在联机时自动复制到其他所有的群集节点。
•确定绑定的顺序网络在“网络连接”窗口内,依次单击主菜单上的“高级/高级设置”命令,在弹出的窗口中确定顺序为private、public,如图所示。
•配置专用连接属性步骤1:在网络连接窗口中,右键单击专用连接图标,选择属性命令。
步骤2:在“常规选”项卡下,清除所有其他客户端、服务和协议的复选框,确认只勾选了“Internet 协议(TCP/IP)”复选框,如图2 所示。
步骤3:在图3中单击右上角“配置”按钮,打开如图所示界面后,在“高级”选项卡下,为网卡选择一个合适的传输速度值;建议将同一路径上的所有设备设定为10 兆字节每秒(Mbps) 和半双工,即保证集群环境内所有网卡速率保持一致。
步骤4:配置专用网络网卡地址。
在图2所示界面中双击“Internet 协议(TCP/IP)”,在打开的如图所示IP地址配置界面中,为专用网络的网卡配置唯一的IP地址。
比如可将10.0.0.0 到10.255.255.255 (A 类)的地址段作为集群环境的专用IP地址段。
步骤5:然后单击IP地址配置界面右下角的“高级”按钮。
确保清除了在DNS 中注册此连接的地址和在DNS 注册中使用此连接的DNS 后缀复选框;然后切换到“WINS”选项卡,勾选“禁用TCP/IP上的NetBIOS”选项,如图所示。
提示: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在群集中的所有其他节点上,都应进行同样的设置。
设置群集用户账户群集服务需要一个域用户账户,该账户应为每个可运行群集服务的节点上的“本地管理员”组成员。
因为安装需要用户名和密码,所以该用户账户必须在配置群集服务前予以创建。
该用户账户只能专门用于运行群集服务,而不能属于个人。
依次单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 Active Directory 用户和计算机”后,即可开始创建过程。
注意最后在“Active Directory 用户和计算机”管理单元的左侧窗格中,右击群集后选择将成员添加到组;然后单击管理员,这样将给予新用户账户在该计算机上的管理特权。
1.创建群集服务帐户1)群集服务需要一个属于可运行群集服务的每个节点上的本地管理员组成员的域用户帐户。
因为安装群集服务时需要用到这个用户名和密码,所以该用户帐户必须在配置群集服务前予以创建。
该用户帐户只能专门用于运行群集服务,而不能属于个人。
建议该账户是普通域账户,而不是域管理员账户。
将clusterA和clusterB加入到域(DNS指向DC)注意:在外网卡上做DNS指向,即与client相连的网卡上。
如果加入不了域,请检查网卡的配置是否正确2)如下图所示,必须勾选“密码永不过期”,建议同时将“用户不能更改密码”勾选。
当然,如果您希望每次密码到期前都手工重设密码,以便在您的工作周报中多一个已完成的工作记录,我不反对。
3)创建完毕后,再将其添加到各个节点的本地管理员组中即可。
(2) 添加群集A记录如果您需要将运行在群集服务上的应用程序服务(该服务器即为虚拟服务器)以域名的形式对内或对外发布,您可能需要在域控制器的DNS管理器中添加群集名的A记录。
例如,本次试验中,我给节点A和节点B通过群集虚拟出来的地址192.168.0.10分配一个对应的A记录名:(3) ClusterNodeA上的共享磁盘配置1)启动ClusterNodeA(不要开启ClusterNodeB,使其保持关闭状态。
这样有助于保证附加到共享总线的磁盘上的数据不会丢失或遭到破坏。
)2)打开ClusterNodeA 的“磁盘管理”,系统会自动找到先前创建的两个共享磁盘。
进入“磁盘初始化和转化向导”3)“新建磁盘分区”4)选择建立“主磁盘分区”。
5)给仲裁磁盘分配一个约定成俗的驱动器号Q。
6)一定要格式化成为NTFS,同时把卷标改成“Quorum”。
7)以上是对仲裁磁盘进行操作,按照同样的方法,对共享数据磁盘进行操作。
分配驱动器号为R,卷标名为Data。
(具体过程略)。
另外,需要补充一点的是,通常,驱动器盘符“Q”用于仲裁磁盘,而“R”、“S”等字母则常用于数据磁盘。
尽管您可以按照个人喜好随意更改,但是建议采用约定成俗的规定。
8)对共享磁盘的操作完成后,建议验证一下磁盘是否可读写。
方法是新建一些文件后再删除,看看是否都正常。
2:设置磁盘设置磁盘时注意,为了避免破坏群集磁盘,在其他节点上启动操作系统前,确认至少在一个节点上安装、配置并运行了 Windows Server 2003 和群集服务。
在完成群集服务配置之前,所开启的节点数不要超过一个,这一点至关重要。
∙创建仲裁磁盘仲裁磁盘用于存储群集配置数据库检查点和日志文件,日志文件可协助管理群集和维护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