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202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祖先牌位D.皇帝宝座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意在揭示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D.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3.“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亦如己愿”。

上述材料中,主父偃建议的巧妙之处在于A.以广建侯国的办法来拱卫中央政权B.有利于刘姓政权且抚慰了异姓功臣C.以分封王国子弟办法来调整统治者内部关系D.以宣扬仁孝之道为由而削弱地方王国的势力4.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A.宗法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5.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描述了官场的一些场景,他认为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使得文官结成小集团。

有学者认为,形成许多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多种“谊”存在,如“姻谊”“乡谊”“年谊”等。

其中的“年谊”是指A.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B.同年为官的各种官员C.同年考中的举人或进士D.同乡的举人或进士6.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奇佩服。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要目标,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对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的考查。

试题重点考查:分封制、宗法制、察举制、君主专制、监察制度、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其商业政策。

儒家思想的发展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份考查能力的好试卷。

【题文】12.《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 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C.宗法等级秩序变动 D.国家政权趋向松散【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 A 解析:材料信息“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反映当时出现按军功授爵,且出现“郡、县”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

B项出现于秦朝,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D项表述不符合故选: 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1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 D 解析:材料主要说殷周时期王位如何世袭,一是立嫡一是立贤,立贤优于立嫡,但殷周还是立嫡,原因是立贤“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相反就是立嫡具有优越性。

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准确正确。

【题文】14.《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湖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试卷(I)卷

湖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试卷(I)卷

湖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2019·浙江模拟)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

蔡京对王安石变法推崇备至,“取熙宁成法施行之”。

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 历史解释的主观性决定历史发展不具有客观性B . 司马光和王安石同时代,所以他的观点更可信C . 历史学家的价值判断影响其对历史事实的选择D . 历史评价往往受到评价者生活时代背景的影响2. (2分)(2016·邯郸模拟) 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诏曰:“民铸铜为佛像、浮图及人物之无用者禁之,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

”宋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 . 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B . 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C . 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D . 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3. (2分) (2017高三上·龙泉驿月考) 理学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影响巨大。

它对于外来哲学系统,如佛教的敌视使中国的统治者和官僚比此前的时代更难于接受外部的思想和影响,理学对传统的强调是最终抑制了中国的发明和中国精英的批判思维的诸多因素之一。

材料说明理学()A . 吸收佛、道的基本教义而自成体系B . 延迟了三大发明的向外传播C . 阻碍了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创新能力D . 促进了中华文明精神的发展4. (2分) (2017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洪武年间,朱元璋虽然在政治上给诸王以极大的权力,但在经济上却主张节俭;永乐后各朝一反朱元璋务从节俭的教导,在政治上实行厉禁的同时,在经济上却鼓励各王府向奢侈的方向发展。

这一变化()A . 是明朝封建经济发展的产物B . 顺应了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C . 反映了明朝治国思想的转变D . 体现了宗族血缘关系的淡薄5. (2分) (2019高三上·长宁期末)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开工生产。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25.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26.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

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

”这是因为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主观因素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 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27.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A.虎门销烟遗迹——天津义和团遗址——北京故宫B.中共“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C.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D.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革命圣地延安28.从下表中,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A.正面战场始终抗击侵华日军主力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 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29.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

”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当时A.认为孔子是近代中国文明进化的最大阻力B.全面反对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C.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社会为模板的国家D.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30.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I卷(选择题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答在答题纸规定位置内,超出部分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试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 狂热的图腾崇拜B. 农业为立国之本C. 迷信落后的思想D. 对商业的不重视【答案】B考点:重农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得到历史结论的能力,考查的是对小农经济的理解。

“社稷”一词代指国家,体现了农业与国家的关系及在国家中所占的地位,故选B。

2.“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A.脆弱性B.落后性C.封闭性D.稳定性【答案】A考点:小农经济的特点。

题干反映的是小农辛勤劳动还会受到水旱灾害的影响以及横征暴敛之苦,小农卖田宅和卖子孙来抵债的现象存在,所以体现的是其脆弱性,故选A。

3. “(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

”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手工业的进步B.铁器牛耕的使用C.诸侯国的改革D.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经济。

题干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权的变化,即这时土地属于个人所有,可以自由地买卖转让,这种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生产工具的进步有直接密切关系,即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最能体现生产力发展的是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改进,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才有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即题干所述现象,答案为B。

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12.有学者认为:西周国家更像一个家族的扩大,贵族们通过对家族的认同形成对周朝国家的认同。

这种认同的基础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皇权专制13.北宋范仲淹因进谏遭受黜责。

朱熹对此评价称“本朝唯范文正公振作士大夫之功为多。

”在朱熹看来A.范仲淹的行为促使皇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B.大臣抵触皇帝,破坏了“理”和“礼”。

C.范仲淹的行为是“发明本心”的结果。

D.范仲淹提振士人气节,是“理”的体现。

14《国语·齐语》记载着管仲对齐桓公说的一句话“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钼、夷、斤试诸壤土。

”根据文意判断其中“钼、夷、斤”指的是A铁制农具B青铜武器C化学元素名称D奢侈消费品15.清末知识分子从工具批判走向体制批判,从呼唤体制内的修补,到颠覆性改造。

“颠覆性改造”指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6.右图所示纸币最有可能发行于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17.1956年1月,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

毛泽东发表这一看法的背景是A.三大改造的进行B.“一五”计划的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中苏建立外交关系18.东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说:“任何意欲研究法的人,首先应当懂得‘法’这个词从何而来。

它从□□一词而来:因为法是善和公正的艺术。

”□□应该是A.民主B.城邦C.人性D.正义19.20世纪20年代苏联某领导人曾说道:“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

”这次失败他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农业集体化政策20. 1934年,国民政府公布《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是“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上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的团体,它是不同于公司的另一经济组织形式。

湖北省2021年高三一模文综历史A卷

湖北省2021年高三一模文综历史A卷

湖北省2021年高三一模文综历史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一下·平遥期中) “它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它指的是()A . 大运河B . 郑国渠C . 都江堰D . 赵州桥2. (2分)《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关卡),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

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

该材料记述的现象反映了当时()A . 政府抑制商业的政策B . 商业繁荣的景象C . 政府赋税的合理摊派D . 市场管理的规范3. (2分)《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A . 自然经济B . 儒家民本思想C . 手工业发达D . 重农抑商政策4. (2分) 1882年,商人何琨山计划在广州创办自来水公司,结果因为“有伤风水”而未建成,这种情况说明A .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帝国主义束缚B .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封建主义束缚C . 民族资本主义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束缚D .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没有发展的可能5. (2分) (2019高二下·湖北期中) 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

这体现了维新派()A . 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B . 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C . 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D . 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6. (2分) (2017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曾指出,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忠君爱国到抑君爱国再到叛君爱国的过程。

湖北省2021版高三文综历史“一诊”模拟测试试卷D卷

湖北省2021版高三文综历史“一诊”模拟测试试卷D卷

湖北省2021版高三文综历史“一诊”模拟测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一上·分宜月考) 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被加进等级制度的内容而制度化。

《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这说明礼乐制度()A . 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B . 重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 . 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D . 有利于文化习俗的统一2. (2分)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西汉成帝时,以骠骑将军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封列侯,俸如丞相,且职权和地位都与丞相一样。

这一举措()A . 扩大了宰相职权B . 提升了地方诸侯影响C . 加强了君主权力D . 导致了官僚机构膨胀3. (2分) (2017高一上·沭阳月考) 在下列各项所描述的景象中,不可能出现在宋代的是()A . 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B . “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每晚“人物嘈杂,灯火照天”C .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市。

如耍闹之处,通晓不绝D . (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4. (2分) (2019高一上·莆田期中)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

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这反映出()A . 明初中央政府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 . 君主专制发展到新高峰C . 朱元璋勤政务实,行政效率高D . 明初社会百废待兴,事物繁多5. (2分) (2020高一下·定远月考) 著名学者钱乘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中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这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恩施州2018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这说明分封制
A.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
B.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
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2.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
出处
铭文
《元和四年壶》
元和四年(公元87年),江陵黄阳君作。宜子孙及酒食。吏人得之,致二千石
《永和钟》
永和四年(公元139年)正月一日戊辰造口口口钟,重口口斤。直(值)钱七千二百。宣用
A.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不同文化的需求B.有助于新的意识形态的构建
C.造成新中国成立初中国文化凋零的局面D.使报纸杂志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9.苏格拉底起初探讨天上的云、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却发现这些东西不是他所能把握的,因为自然界的事物永远都没有定论。他最后说了一句话:“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居民。”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阶段
状况
19世纪初到1833年
初等教育基本没有政府参与,以民办为主,主要有慈善学校、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等,还有全国贫民教育促进会以及不列颠海外学校协会等教育团体
1833—1870年
英国政府开始对初等教育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主要形式是提供资金、并成立区密院教育委员会,制定相关规定,对拔款进行监督管理,这使得民办学校在教学条件、教学质量、师资来源等方面更规范,更有利于初等教育发展
B.民主化进程的曲折
C.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
D.代议制被彻底破坏
11.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A.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B.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延熹钟》
延熹元年(公元158年)造作,口口口成雷口口钟,廿二斤。真(值)钱二千四百。大吉口口富貴宜田家口意口长生
A.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
B.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
C.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
D.私人作坊的生产销售
3.下表是唐宋时期茶叶产地数量变化表(单位:个),从表中可以推出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饮茶习惯日益平民化
——摘编自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代社会保障实践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注重社会保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共苏区社会保障政策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表
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
12.下图反映了1961—1985年苏联消费品工业投资在国民经济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
A.国民消费力受到了长期抑制B.国民经济呈稳定的发展趋势
C.国家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D.国民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从秦汉至明清,各种灾害和歉饥就有5079次。统治阶级为应付灾荒,设置了一些社会保障机构。民间也曾广泛流行着许多自发形成的地区性或行业性的互助团体,它们有的以同一村庄的邻里乡亲为依托,有的以同一姓氏家族为纽带,有的以亲朋好友为网络,有的以同业人员为单位,构成了一个社会互助救济的民间群体。当互助团体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生育或遭受不可抗拒的灾难时,能及时得到互助团体的救济。
7.对下图信息的理解最符合史实的是
A.中国日益成为日本的商品市场
B.西方国家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C.美国在中国的影响持续减弱
D.德日两国在中国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8.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杂志和出版社都被纳人国家体制之中。大众传媒通过相对固定的模式,传播人民群众欣赏喜爱的民族英雄和角色模型。大众传媒的这种变化
A.注重人的道德修养
B.怀疑人是万物的主宰
C.把人作为研究对象
D.研究的领域已经缩小
10.1848年6月,法国所有成年男子都以直接、秘密的投票方式推选自己的代表。1851年,路易·波拿巴通过政变上台后,投票原则上是秘密的,但秘密写票间被撤除,选择“不”或弃权都成为不可能。这一变化可以体现出法国当时
A.集权统治得到了拥护
——摘编自王国奇《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初探》
材料二1931年颁布的《中华苏維埃共和国劳动法》第68条规定,社会保险对于一切雇佣劳动者不论他在国家企业、协作社办私人的企业,不论工作时间之久暂,及付给工资的形式如何,都得施及之。社会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工人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失业、死亡等情况。1931年《劳动法)实施一年以后,由于有些条文规定不符合当时苏区的实际情况,给根据地造成了很大危害,出现了许多私人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师傅不愿带徒传艺等现象,影响了根据地的生产、运输和市场供应。1933年10月15日,重新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就上述情况做了一定的修改,主要是对某些过高要求做了适当地降低。
A.义和团对清政府革新失去信心
B.普通群众缺乏国家意识
C.西学东渐遭到底层民众的抵制
D.维新派注重发动民众
6.“进人民国之后,中国政体虽已略具西方形式,但一切实质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政治现象反而更见混乱。”政治现象的混乱导致了
A.袁世凯极力复辟帝制
B.意识领域的激烈斗争
C.国民革命的再度兴起
D.民主化的进程被打断
C.区域分工渐趋合理
D.奢侈品茶叶更受欢迎
4.李贽把因变法而使国家富强的商鞅、申不害说成是英雄好汉,对于荀卿之学,李贽认为其“真实有用,与俗儒不同”。李贽这些思想
A.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有利于实学思潮的产生
D.增强了人们变革社会的信心
5.据《革命逸史》中记载,维新派的激进分子秦力山曾在义和团运动期间,只身赴天津求见义和团掌拳大师兄,痛陈变法之利害,结果被义和团斥为“二毛子”(清末称为洋人办事的中国人)。这反映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