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艺术衰微原因分析与发展前景
琉璃艺术衰微原因分析与发展前景

有影响力的琉璃艺术家的号召力也是不容小觑的重要一笔。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手机循环播放的是传统戏曲而不是流行歌曲,由京剧融入摇滚、西方乐器而改编的曲目逐渐被大众所认可,一些公司、综艺节目功不可没,为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开了一个好头。博山琉璃也可以借鉴此发展道路。台湾杨惠姗便是如此,在电影演员巅峰状态下,毅然离开转行投身琉璃艺术,将中国琉璃艺术发扬光大,其作品被多家外国博物馆所收藏,受到外国艺术家的称赞,为中国琉璃融入现代元素做出重要贡献。相信在她的影响下,有越来越多的节目可以介绍、传播中国的琉璃艺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注意到这种“宝藏”艺术品,成为它们的守护者,为中华民族文化注入新活力。
政府支持是一项重要措施,提供财政帮助,对琉璃艺术进行展览,吸引不同层次、行业的人员关注,可以根据不同人的性格进行细致服务,如高档收藏品、微小精致的小饰物等。中华陶瓷琉璃文化创意园——一个足以撼动全国陶琉文化的集产品研发设计、现场制作、展览展示、文化旅游、技术合作、教育培训于一体的新型娱乐休闲中心在淄博落幕。文化创意园总占地50000平方米,充分融合了传统、现代与古典元素,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档次最高的弘扬中国陶琉文化、推介企业和大师品牌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对进一步弘扬淄博陶琉文化,推动文化名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淄博人立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一家集陶琉文化推广、体验式旅游、电子商务、外贸出口、内销连锁加盟、加工包装物流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型企业。2013年政府又投资建设了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包括人立琉璃艺术馆、博山艺术展览馆、博山陶瓷博物馆、人立陶瓷琉璃体验馆、人立琉璃展销厅、陶瓷大师名人堂和大师工作室。如此全面的艺术服务,为人们提供了立体的视觉、触觉盛宴,系统化的将博山琉璃引入大众视线。
琉璃艺术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琉璃艺术现状分析报告范文1. 引言琉璃艺术作为中国传统的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琉璃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报告旨在分析琉璃艺术的现状,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发展、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为琉璃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市场需求随着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日益重视,中国传统工艺品市场的需求持续增加。
琉璃艺术作为其中一支重要力量,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不仅在国内市场,琉璃艺术也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受到外国人的青睐。
然而,在市场需求增加的同时,也存在着需求结构的变化。
消费者更加注重艺术作品的创新和个性化,传统技艺的单调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琉璃艺术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以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
3. 技术发展在科技的推动下,琉璃艺术的技术也得到了提升和创新。
现代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琉璃作品的制作更加精细和复杂。
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也开始配合现代机械技术,使得琉璃作品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同时,一些新型的琉璃材料的应用也为琉璃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除了在制作工艺上的创新,数字技术的应用也为琉璃艺术带来了新的表现形式。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欣赏琉璃作品,增强了观赏的体验感。
而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更加容易地进行设计和创作,提高了艺术家的创作效率。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琉璃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4. 艺术表现形式琉璃艺术在过去主要以实用品的形式存在,如花瓶、碗盘等。
然而,随着观念的转变,琉璃艺术也开始注重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现代琉璃作品不再局限于实用性,更多地展现艺术家的创意和表达。
从雕塑作品到装置艺术,琉璃艺术逐渐走向了当代艺术领域,展现出新的艺术魅力。
同时,琉璃艺术也开始融合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
通过多重艺术形式的结合,琉璃艺术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和收藏家。
5. 问题与挑战尽管琉璃艺术在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2024年琉璃玻璃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琉璃玻璃市场发展现状简介琉璃玻璃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品,其工艺历史悠久。
随着人们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琉璃玻璃市场逐渐扩大。
本文将对琉璃玻璃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市场概述琉璃玻璃市场是一个多样化且具有潜力的市场。
随着艺术品消费的日益增长,琉璃玻璃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品,市场需求不断上升。
同时,在建筑、家居等领域中,琉璃玻璃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市场规模琉璃玻璃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统计数据,过去几年中琉璃玻璃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市场规模达到数亿美元。
预计未来几年,琉璃玻璃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市场需求琉璃玻璃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文化艺术品的收藏和装饰需求,以及建筑和家居领域的应用需求。
在文化艺术品领域,琉璃玻璃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工艺和美学价值的艺术品,受到很多艺术品爱好者的追捧。
国内外的博物馆、画廊、艺术品展览等都对琉璃玻璃表现出了较高的需求。
在建筑和家居领域,琉璃玻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具有的透光性和装饰性,使得琉璃玻璃常被用于建筑的天花板、墙面、窗户等装饰中;同时,在家居领域中,琉璃玻璃的用途也越来越丰富,如制作吊灯、花瓶、餐具等。
市场竞争琉璃玻璃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传统的琉璃玻璃生产企业以及新兴的艺术品工作室。
传统企业在生产工艺和品牌影响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艺术品工作室则在设计和创新上具备竞争优势。
另外,琉璃玻璃市场还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障碍。
首先,琉璃玻璃的生产工艺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其次,原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较高,对企业的投入要求较大。
此外,受制于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琉璃玻璃的销售周期较长,回款周期长,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性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市场趋势琉璃玻璃市场的发展趋势显示出以下特点: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为琉璃玻璃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例如,利用3D打印和CAD设计技术,可以生产出更加精细和复杂的琉璃玻璃制品。
中国传统琉璃艺术发展历史,以及在清朝盛极而衰的原因

中国传统琉璃艺术发展历史,以及在清朝盛极而衰的原因心安历史说2019-07-28历史达人,优质创作者琉璃,在我国古代是象征着明净无暇的圣物。
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之中,如此记载琉璃: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传统琉璃在近年备受中外收藏家追捧,新一代琉璃艺术家层出不不穷,再次印证了传琉璃艺术并非是随着时间浪潮而湮没。
我国传统琉璃的来源已经难以考证,民间传说之中,琉璃是范蠡在督造王者之剑之时无意之中发现的,他将其当做定情信物送给西施,西施的眼泪流在了这件惊世佳作之上,于是人们便将此物叫做“流蠡”,后来演变成琉璃。
战国时期《尚书》之中,将琉璃称为“缪琳”,西汉之后逐渐演变成“琉璃”。
琉璃二字,本身便具有文字美和发音美,可见当时人们对此物的的珍爱,文人墨客也乐于将其写入作品之中,歌颂其之美,琉璃不仅仅是一项传统手工艺,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浓缩。
传统琉璃的发展历程从现今出土的最早琉璃制品可以推算,我国的琉璃起源于西周,甚至更早。
当时的琉璃制造技术比较粗糙,无论是形状还是质地,都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
这时候的琉璃制品大多是小件,以代替天然珠宝装饰首饰,大多以简单的珠子和管子的形状出现。
(战国·嵌花纹勒子)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于天然玉石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作为玉石的替代品,琉璃便有了更大的市场,也促进了人们对它的创新。
这个时期的琉璃形制上虽然还是在仿制玉器,但质量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从汉代开始,琉璃进入了第一个高速发展期,工匠们开始掌握了以铅为助溶剂的琉璃制作工艺,琉璃已经不单单是玉石的替代品,琉璃器皿开始出现。
到了魏晋南北朝,从西域传入了钙钠琉璃的制作工艺,北魏京师平城出现了第一个大型的琉璃厂。
到了隋唐时期,因为各族文化交流频繁,出现了兼具波斯和中原特色的琉璃器皿。
北魏琉璃碗宋朝的琉璃器具大多小巧精致,造型比前朝更为丰富,除了琉璃碗、琉璃瓶,还有诸如琉璃花片等创新形式。
琉璃文化发展现状

琉璃文化发展现状
琉璃文化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起源于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琉璃制品通常以玻璃为主要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经过熔化、成型、装饰等工艺,形成独特的艺术品。
然而,琉璃文化的发展在现代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琉璃制品制作工艺复杂,需要高超的技术和艺术功底,制作周期长,制品成本较高。
这使得琉璃艺术品在市场上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大众需求。
与此同时,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更加倾向于时尚、潮流的艺术品,而琉璃制品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传统的代表,难以适应现代人的口味。
其次,琉璃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困难。
由于琉璃制作工艺复杂,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很多年轻人对琉璃艺术缺乏兴趣,导致传统的琉璃制作技艺逐渐失传。
同时,琉璃制品在现代市场上的竞争激烈,许多商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采用机器生产或廉价工艺,使得琉璃制品的质量大打折扣。
因此,为了促进琉璃文化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琉璃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培训,培养更多的琉璃艺术人才,提高琉璃制品的质量和艺术水平。
同时,与时俱进,创新琉璃制品的设计和工艺,结合现代审美需求,使琉璃制品更具时尚感,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加强琉璃文化的宣传推广。
通过举办琉璃艺术展览、文化交流活动等形式,向公众传播琉璃文化的价值和魅力,提高大众对琉璃艺术的认知和关注度。
同时,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
体等新兴平台,进行琉璃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总之,琉璃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虽然面临一些发展的困扰,但通过加强传承和培训,创新设计和工艺,以及加强宣传推广,可以促进琉璃文化的发展,使其在现代社会绽放出新的光彩。
2023年琉璃玻璃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琉璃玻璃行业市场环境分析本文将就琉璃玻璃行业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内容如下:一、行业概述琉璃玻璃是一种传统的中式彩瓷装饰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因此琉璃玻璃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琉璃玻璃主要用于人们的工艺品收藏、装饰品摆放、礼品赠送等方面,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二、市场分析1.消费需求旺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是琉璃玻璃产品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在节日和各种场合,琉璃玻璃也被广泛的运用于礼品赠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2.市场竞争激烈随着琉璃玻璃的发展,市场上的竞争也愈加激烈。
生产企业不断增多,市场供应量不断增加,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进行的价格竞争,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3.产品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他们对环保材料和健康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琉璃玻璃行业的这种传统工艺品,使用的是环保材料,而且质量卓越,深受消费者喜爱。
4.新技术的运用琉璃玻璃行业也逐渐向着数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相关技术的运用将为琉璃玻璃行业注入新的动力。
三、发展趋势1.文化转化,文创引领琉璃玻璃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再度流行,其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手工艺品也逐渐向文创方向发展,琉璃玻璃也会向这一方向不断发展。
2.创新设计,打造差异化竞争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琉璃玻璃企业需要通过创新设计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培育消费者忠诚度。
3.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生产已经成为众多行业的发展方向,琉璃玻璃行业也不例外。
智能化生产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琉璃玻璃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市场竞争也将逐渐加剧,琉璃玻璃企业需要通过创新发展、智能化生产等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3年琉璃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琉璃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装饰越来越讲究,因此,琉璃行业的市场前景也变得越来越广阔。
琉璃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欣赏。
琉璃作品具有独特的工艺和艺术特色,因此很受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青睐。
下面将从琉璃行业的市场需求、产业升级、国际市场、市场前景四个方面来分析琉璃行业的市场前景。
一、市场需求琉璃作为一种艺术品,其市场需求主要来源于中高档消费者和社会各界机构。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不断提升,这都为琉璃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追求下,琉璃行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
琉璃制品不仅可以用于家居装饰,而且还可以做成各种礼品,如纪念品、奖牌、工艺品等。
因此,琉璃制品的市场需求广泛。
二、产业升级随着琉璃行业市场的发展,琉璃行业也在不断地向着产业升级的方向发展。
首先,制造工艺的升级。
传统琉璃工艺、现代琉璃工艺、高科技琉璃工艺,使琉璃制品的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其次,材料的升级。
市面上的琉璃制品主要是三种类型:普通琉璃、晶状玻璃和贵金属琉璃。
贵金属琉璃制品,如黄金琉璃、铂金琉璃等,不仅在美感上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且在制作材料上也有很高的标准。
此外,琉璃行业还在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具有新颖形态、新奇玲珑、立体感明显的新型琉璃作品。
三、国际市场琉璃行业的国际市场前景也非常广阔。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于文化事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琉璃艺术品走向世界。
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在欧美地区,琉璃制品被认为是一种高档、高品质、高附加值和鲜明特色的艺术品。
由于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日益提升,加之中国琉璃制品具有独特的工艺和文化背景,因此,琉璃制品在海外市场具有非常好的前景。
四、市场前景随着全社会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琉璃行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根据相关数据、预测和趋势,琉璃制品的市场前景也非常乐观。
山西琉璃艺术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山西琉璃艺术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摘要】山西琉璃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珍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山西琉璃艺术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传统技艺的衰退和市场需求的不足等。
为了促进山西琉璃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包括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加强创新能力等。
本文通过对山西琉璃艺术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该艺术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山西琉璃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其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关键词:山西琉璃艺术、可持续发展、历史、现状、挑战、问题、促进措施、产业链、创新能力、结论、展望、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山西琉璃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珍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自古以来,山西琉璃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喜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山西琉璃艺术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境。
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加剧使得山西琉璃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愈发凸显。
为了更好地推动山西琉璃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深入研究其历史渊源、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探讨促进山西琉璃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提升艺术创新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山西琉璃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为人们传递更多美好的文化和艺术盛宴。
部分的思考和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山西琉璃艺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迪。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对山西琉璃艺术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通过探讨其历史和现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产业链的构建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等方面,为山西琉璃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山西琉璃艺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发展的潜力和前景,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策略,为山西琉璃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学术支持和实践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琉璃艺术衰微原因分析与发展前景
发表时间:2019-04-09T16:14:24.447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8期作者:王雨盈赵新宇[导读] 我国的琉璃生产自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琉璃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是独树一帜的文化载体,博山琉璃艺术则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俗称“世界琉璃在中国,中国琉璃在博山”。
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铸造青铜器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净(山东科技大学,271000)
我国的琉璃生产自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琉璃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是独树一帜的文化载体,博山琉璃艺术则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俗称“世界琉璃在中国,中国琉璃在博山”。
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铸造青铜器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
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
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得比玉器还要珍贵。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里称:“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也足以体现出琉璃的崇高地位。
可在当今,本应是一番欣欣向荣之景的琉璃艺术产业,为何琉璃厂老板发出“愁产品销路,愁生产成本,愁生产工艺,还愁人工”的叹息?其原因不难分析:一是组织分工协作水平不高,各家企业独立生产经营,产业链长且全,但各个环节基础薄弱。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家强制关停污染企业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将传统炭烧八卦炉改为电炉,投入了大量资金,运营成本高居不下,但却没有因此生产出更美妙的作品,反而因使用方法陌生而增加残次品。
二是创新意识不强,与时代脱轨。
琉璃作品多停留在山水花鸟方面,形式也较单一,落入俗套,很难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多元化世界竞争中处于劣势。
受儒家思想影响,保守思旧,虽然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是好,但面对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各种新兴产业冲撞下,博山琉璃固守成规,缺乏变通与尝试,甚至上个世纪的传统花球和料兽还占据一定市场,其被时代抛弃只是时间问题。
三是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备,传统从业人员主要靠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方式学习,工厂老龄化问题严重,而老人对现代技术手段与时尚潮流有一定隔阂,创新意识不足,工业化生产模式使传承方式发生改变,加上从业的多样化,年轻人不愿吃苦受累的进行琉璃生产,学徒越来越少,技艺本身受到市场冲击。
这趋势严重打击着年轻人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出现后继无人的危机。
琉璃厂多以涉及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外人拍照学习,还有传男不传女的歧视,加上之前多有大学生来了解一下情况就走,师傅们对外来实习者态度冷淡,学者不能真正得到技法上和配方上的传授。
四是琉璃制作工艺的复杂性与不可控性,使其不能机械化生产,博山琉璃界有一句俗语“一身牛虎力,反被琉璃欺”,这说明对于生产师傅来说,必须要有一定的悟性与天赋。
每一件都融入艺人的智慧与汗水,产量也因此较低。
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琉璃作品,它们在火里像一个个苏醒的小精灵,按照自己的气息流动与交融。
琉璃从进窑的那刻起,就开始了一场赌博,放进去的是一堆乱七八糟的原料,拿出来的或是美妙的艺术品,亦或是一堆碎垃圾。
究竟结果如何,干一辈子的老艺人也说不清楚。
正是这种变幻莫测的个性魅力引诱着一批收藏者,使琉璃产业在落没中孕育着希望。
提起陶瓷,想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英文china代表着其中国名片的身份象征,在青岛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上,更是采用博山的花青瓷,让淄博博山在世界眼中大放异彩。
但是与陶瓷相似的琉璃艺术,原本是多么辉煌高贵,在逐渐发展中落没,甚至问一个山东人,他都有可能不知道琉璃是什么。
在这个严峻的形式下,我们必须考虑一下该如何拯救这项美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政府支持是一项重要措施,提供财政帮助,对琉璃艺术进行展览,吸引不同层次、行业的人员关注,可以根据不同人的性格进行细致服务,如高档收藏品、微小精致的小饰物等。
中华陶瓷琉璃文化创意园——一个足以撼动全国陶琉文化的集产品研发设计、现场制作、展览展示、文化旅游、技术合作、教育培训于一体的新型娱乐休闲中心在淄博落幕。
文化创意园总占地50000平方米,充分融合了传统、现代与古典元素,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档次最高的弘扬中国陶琉文化、推介企业和大师品牌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对进一步弘扬淄博陶琉文化,推动文化名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淄博人立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一家集陶琉文化推广、体验式旅游、电子商务、外贸出口、内销连锁加盟、加工包装物流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型企业。
2013年政府又投资建设了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包括人立琉璃艺术馆、博山艺术展览馆、博山陶瓷博物馆、人立陶瓷琉璃体验馆、人立琉璃展销厅、陶瓷大师名人堂和大师工作室。
如此全面的艺术服务,为人们提供了立体的视觉、触觉盛宴,系统化的将博山琉璃引入大众视线。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学校设立专业琉璃设计制作专业,此举是对传统工作室制传承的一种发展,在教学理论化基础之上,还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博山陶瓷琉璃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解决“非遗”的传承危机。
但相对于景德镇大学来说,人员的培养、技术的学习还有较大差距,在此点上还有巨大改进空间。
有影响力的琉璃艺术家的号召力也是不容小觑的重要一笔。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手机循环播放的是传统戏曲而不是流行歌曲,由京剧融入摇滚、西方乐器而改编的曲目逐渐被大众所认可,一些公司、综艺节目功不可没,为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开了一个好头。
博山琉璃也可以借鉴此发展道路。
台湾杨惠姗便是如此,在电影演员巅峰状态下,毅然离开转行投身琉璃艺术,将中国琉璃艺术发扬光大,其作品被多家外国博物馆所收藏,受到外国艺术家的称赞,为中国琉璃融入现代元素做出重要贡献。
相信在她的影响下,有越来越多的节目可以介绍、传播中国的琉璃艺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注意到这种“宝藏”艺术品,成为它们的守护者,为中华民族文化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孔文娜《论传统琉璃艺术衰微之原因》,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2]朱雪《窑火续薪——现代博山琉璃艺术的传承问题研究》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