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docx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山B. 水C. 桃D. 森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画蛇添足C. 杯弓蛇影D. 推陈出新3. 下列哪个字是会意字?A. 明B. 早C. 林D. 休4. 下列哪个成语表示“坚持不懈”?A. 锲而不舍B. 轻车熟路C. 破釜沉舟D. 一鼓作气5. 下列哪个字是象形字?A. 日B. 月C. 人D. 山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大学》。
()3. 成语“画蛇添足”表示多此一举。
()4. 汉字“明”是形声字。
()5.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出自《______》。
2. 汉字“明”由“日”和“月”组成,表示______。
3. 成语“温故知新”表示______。
4.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出自《______》。
5. 汉字“休”由“人”和“木”组成,表示______。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论语》的主要思想。
2. 解释成语“杯弓蛇影”的含义。
3. 简述汉字“早”的演变过程。
4. 解释成语“破釜沉舟”的含义。
5. 简述汉字“明”的演变过程。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成语“轻车熟路”造句。
2. 请用成语“一鼓作气”造句。
3. 请用成语“温故知新”造句。
4. 请用成语“锲而不舍”造句。
5. 请用成语“画蛇添足”造句。
六、分析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义。
2. 分析成语“杯弓蛇影”的寓意。
七、实践操作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毛笔书写汉字“山”的演变过程。
2. 请用毛笔书写汉字“水”的演变过程。
八、专业设计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宣传海报,要求包含中文字符和图画元素。
初一语文上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与“相似”意义最接近的一组是()A. 接近B. 相像C. 合适D. 相同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意义上相同的一组是()A. 活泼、可爱、调皮B. 立即、马上、连忙C. 轻松、愉快、惬意D. 撒谎、欺骗、忽悠答案:B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烟波江上使人愁,帝女花前倚伏楼。
楼上月如钩,楼上月如钩!(1)这首诗写的是谁?(2)诗中写的是什么场景?A. (1)梁红玉 (2)夜色苍茫B. (1)凤姐 (2)宫殿丽景C. (1)贾宝玉 (2)烟波江上D. (1)贾探春 (2)花前楼阁答案:D(二)填空题1.红楼梦的作者是(cao xuexin)。
答案:曹雪芹2.现存的《红楼梦》120回,第120回又称作(fahuajie)。
答案:“定稿抄本”的“葬花节”.3.是哪位女儿因病去世催促贾母嫁妹妹,最终嫁到贾家成了贾母的小舅母翁?(叶赫氏)。
答案:叶氏、赫让之女、小红游的割舌之妾(三)简答题1.什么是“白话文学”?答案:白话文学是指以白话为基础写成的文学作品,即不使用文言文的文学创作形式,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文学流派。
2.《红楼梦》中贾母、贾政、贾琏是很重要的三个贾府人物,他们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答案:贾母性格开朗、大度、乐善好施,喜爱博弈;贾政性格刻板、迂腐、虚伪,自视甚高;贾琏性格猥劣、貌似堂堂、奉承阿谀,外表虚荣,内心卑微。
(四)作文题请你给朋友写一篇题为《我的邻居》的短文,短文包含以下要点:1.描述一下你的邻居和他们一家人;2.与他们相处的感受;3.你的邻居家发现房子着火,你应该怎么做。
答案:略(因为涉及到实际安全问题,我不敢随意编造内容,请理解)。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含答题卡含答案.docx

2017年秋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命题人:一、积累与运用(35分)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1.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王勃《滕王阁序》)(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志南和尚《绝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论语十二章》)(曹操《观沧海》)(李益《枚上受降城闻笛》)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 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无论是漫步在野花绽( )开的草地,还是行走在河流干he ( )的山涧, 我们不可能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完美无暇。
摔上几跤,走几段弯路,这并非坏事,至少让我们品尝了措折, 增添了阅历,相信我们终将如愿以偿,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绽( )开 干h©( )(2) 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___________ 改为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改为 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横线上的内容换成一个成语。
(1分)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今年国庆节期间,人民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 • • •B.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大力提倡。
• • • •C. 校运动会接力比赛开始后,操场上顿时人声鼎沸,呐喊声此起彼伏。
• • • •D. 在新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与时俱进。
• • • •4.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在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表演活动后,使我的自信心增强了许多。
B. “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
最新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最新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酝酿.(niàng)黄晕.(yùn)棱.镜(líng)咄.咄逼人(duō)B.吝.啬(lìn)静谧.(mì)应和.(hè)山岛竦峙.(zhì)C.粗犷.(kuàng)着.落(zhuó)澄.清(chéng)花团锦簇.(cù)D.莅.临(wèi)贮.蓄(zhù)高邈.(miǎo)淅淅沥.沥(l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朗润喉咙建壮呼朋引伴B.宛转嘹亮抖擞花枝招展C.烘托静谧风筝迫不急待D.水藻宽敞草跺披蓑戴笠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
D.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地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作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29分)1.①嘹②mì③徘徊④duō(4分,每空1分)2. B(3分)3.(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不知何处吹芦管(7)落花时节又逢君(16分,每空1分)4.(1)刘义庆(2)约定(3)趁、乘(3分)5.【示例】《藤野先生》《范爱农》归类原因:都是以人名为题,记录鲁迅和他们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人物的个性特点,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崇敬、怀念,对范爱衣的同情和悼念。
(4分,归类合理1分,理由合理充分3分)二(17分)6.(4分)为父亲延医治病在父亲临终前不停呼唤他所谓名医其实只会骗取钱财、草菅人命(评分标准:前两空每空1分,后一空2分,意对即可。
)7.(6分)⑴(3分)“竟"表示“我”很诧异自己有如此出乎常情常理之外的想法,“还是……罢"看出“我”当时看到父亲痛苦的样子感到不忍,不免希望父亲不要这么痛苦而挣扎地活着。
(评分标准:对“竟"字的分析1分,对“还是……罢“的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⑵(3分)“还”、“一直"写出了“我”虽然知道自己的叫嚷让临死前的父亲极不安心,但又在衍太太的反复催促下麻木地叫了他好久的矛盾和无奈。
(评分标准:理解“我"的叫嚷让父亲极不安心的意思1分,理解“我”的心理2分,大意对即可。
)8.(4分)文章的结尾处是“现在的我"对“过去的回忆”的感受,渗透着回忆的感受和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自己的悔恨,后悔自己屈从于陋习使父亲不能安静离世,表现了对旧思想、旧文化的理性批判。
(评分标准:从情感和思考两方面各2分,大意对即可。
)9.(3分)[谈发现]示例一:我读《阿长与》,发现:小鲁迅对阿长从不喜欢到充满敬意,因为阿长给我买来的《山海经》,更因为阿长是给小鲁迅的生命带来温暖和关爱的人。
初一语文上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 炊烟(chuī)B. 梦寐(mèi)C. 摇曳(yè)D. 畸形(j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全班最优秀的。
B. 因为天气原因,本次比赛推迟到下周六举行。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节约用水、用电。
D. 我把老师送给我的礼物弄丢了,心里非常愧疚。
3.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融化(融:融解,融汇)B. 沉浸(浸:浸泡)C. 崇高(崇:推崇,尊崇)D. 沮丧(沮:沮丧,灰心)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天空,像一块洗净的蓝宝石。
B. 他唱歌的声音像夜莺一样动听。
C. 小明的成绩像火箭一样上升。
D.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B. 《水浒传》讲述了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的故事。
C.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只石猴,后来拜唐僧为师。
D. 《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6.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惊讶惊慌惊叹惊喜B. 耐心耐力耐烦耐用C. 欢快欢呼欢乐欢聚D. 坚强坚定坚硬坚守7. 下列诗句中,描绘了春天景色的诗句是()A.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8.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漫步(bù)稳重(zhòng)B. 轻盈(yíng)美轮美奂(huàn)雅俗共赏(yǎ)C. 拼搏(bó)精湛(zhàn)喜闻乐见(yuè)D. 妩媚(mèi)璀璨(cuǐ)蹦蹦跳跳(bèng)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值得一看。
最新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卷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28 分)(一)、请把下边的文字抄写在格子内;要求正确规范;整洁美观.(2 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二)给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 2 分)抬头仰望广阔无边的穹.()窿;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hān()畅的欢笑着 .(三)修改病句;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每题 2 分;共4 分)1 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2.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四).古诗文默写 . (每空 1 分;共 12 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西江月》)3.王湾《次北固山下》既写景又包含哲理的千古名句;.( 5)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咏雪的诗句;请写出两句.或3)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4)《论语十则》中;孔子论述“学”和“思”辨证关系的两个句子是;.(5)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五)仿写句子( 4 分)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 真诚" 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语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理解就是前进的火把 .真诚;;真诚;.(六)读短文;回答问题( 4 分)近一段时间; QQ推出农场种菜游戏;七年级某班的很多学生每天晚上玩到十点多钟;第二天早上四点多钟就起床摘菜、偷菜;还利用课间时间交流心得;而课堂上却精神不振;听课效率较低 . 班主任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说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听说你们这段时间很用功;每天晚上很晚才睡;早上又很早起床;白天还不放松课间休息时间. ”同学们都惭愧地低下了头.① 老师说话的言外之意是.(2 分)② 假如你是班长;这时代表全班同学起来说话;你这样说:.(2 分)二、阅读理解( 32 分)(一)古诗鉴赏 (4 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写出横线上的名句并进行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文后习题 .(10 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每题 1 分;共 4 分)(1)元方入门不顾(2)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太丘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每题 1 分;共 2 分)(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与家君期日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从这篇文章中获得的感受是什么?(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守株待兔》完成文后习题( 5 分)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5 分)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 (每题 1 分;共2 分)①兔走触株()②而身为宋国笑()..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 (1 分)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4、你从这片短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2 分)(四)阅读《感悟秋天》;完成14—— 18 题.(13 分)感悟秋天①如果说春天就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中所说的那样;是新生的婴儿;那么我想夏天该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秋天便是稳重的中年人;而冬天就是慈祥的老人.;在四季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秋天.秋天没有冬天千里冰封的奇妙景象;也没有春天的柳浪闻莺;夏的清风鸣蝉.但秋天有她的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站在田地边;放眼望去;一幅生动的“秋日丰收图”将会映入你的眼帘:田地里;高粱涨红了脸;稻谷压弯了腰;田地边;果树直的果子都已成熟只等农民伯伯去采摘;树下;农民伯伯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拿着毛巾擦干自己辛勤的汗水;笑..容可掬望着丰收的田野;尽情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从文人墨客形容秋天的词语“秋风送爽”“硕果盈枝”中便能体会到;但这还不够;在现实生活中去体味才更富有诗情画意;你若要寻找秋天;我建议你最好去树林走走;时间就选择在一个晴朗的下午吧.因为这段时间最能让你感受到秋的气息.此时独自一人漫步在幽静的林间小道;秋风拂过;秋阳普照;林涛声声;闻着迷人的菊花香;看着树上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落;不禁会让你想起黄巢的《不第后赋菊》的诗句:等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它还蕴藏着丰富的哲理.中年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段时间;人们可以尽情地放飞梦想和希望;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去迎接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如果人在这个时候不去努力奋斗;不去为自己的希望而播种;那么这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很难有好的收成 .;人生的秋天离我还比较遥远.但我能因此而松懈大意;等人生的秋天到了再去奋斗吗?不;不能.我现在也要不停地奋斗;为自己的人生的秋天打好基础;奏响人生的四部曲:欢度春天——开拓夏天——奋进秋天——安度冬天.14.第②段主要运用了的写作方法?其作用是.( 3分)15.第③段划横线的“田地里;高粱涨红了脸;稻谷压弯了腰 .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16.将第③段“农民伯伯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一句中的“饱食” 换成“收..割”好不好?为什么?( 2 分)17.仔细阅读第④段;说说作者为什么建议最好在晴朗的下午到树林去寻找秋天?( 2 分)18.面对秋天;作者的感悟是什么?( 3 分)○三、作文:(60 分)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 令人憧憬的中学校园接纳了你;想必你一定有许多不凡的经历和感受要讲给同学和老师 . 请以“那一次;我”为题写一篇作文;讲述你的故事;倾吐你的心声;展现你的才华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 600.初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一、(分)1.略2分 2. qíong酣.各 1分3( 1)同学们在考场上保持—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2 分( 2)谁也不会否认长江是向东流的.2 分4.( 1)谁家新燕啄春泥 1 分( 2)清风半夜鸣蝉 1 分(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 分(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或撒盐空中差可拟 2 分(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分(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分( 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分二、( 8)1 真就像开枝的花;是能出友的果2 分;真好像一条清澈的小溪;心灵就是小溪的源 .2 分2 ①批同学晚睡早起;影响了学和休息; 2 分②同学;我⋯⋯ 2 分三、(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若出其里.2 分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人广的胸.2 分(二)1:回看 1 分;拉 1 分;离开 1 分;定 1 分2:与我定好一同行走;却下我自己走了.1 分您与我父定好在正午分.1 分3:做人要信用;要知能改等 2 分(三) 1:跑 1 分;自己 1 分2:兔子不会再得到了 ,而自己却成了被宋国人笑的象.1分3: 兔子自己撞死在墩子上;是生活中的偶然象;不能不而;要懂得通等.2分(四)(13分)1. 比突出了秋天秋高气爽、丹桂香的特点.3 分2.人生地表了秋日丰收的景象 .3 分3. 不好 . 因食是人的修辞手法;生地表了秋日的丰收. 而收割没有个表达效果.2 分4. 因段最能你感受到秋的气息. 能你浮想翩.3 分四、作文(略)。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5套)

初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尴.尬(gān)攲.斜(jī)黄晕.(yùn)粗糙.(cāo)B.憔悴.(cuì)菡萏.(dàn)狼狈.(bèi)应.和(yīng)C.着.落(zhuō)分歧.(qí)粗犷.(guǎng)干涩.(sè)D.祷.告(dǎo)并蒂.(tí)匿.笑(nì)霎.时(sh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朗润宛转抖擞贮蓄B.安适澄清花苞荫敝C.莅临决别吝啬池畦D.静谧仿膳瘫痪锤打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她这席话说得咄咄逼人....,令人目瞪口呆。
B.看到那样东西,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我苦苦寻觅的答案吗?C.他废寝忘食....地辛勤写作,历时5年,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D.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应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开卷有益....。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
(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雕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把“雕刻”改为“描绘”)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删去“为”)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飞流直下的瀑布描写得奇特雄伟,气象万千。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词注音全对的是( )(2 分)A.狡猾 (ji ǎo) 时辰 ( chéng) 莫大 (mò) 感慨万分(k ài)B.安妮 (n í) 惭愧 (ch án) 争执 (z ēn) 混为一谈 (h ǔn)C.绰号 (chu ò) 尴尬 (g ān) 威慑 (sh è) 美不胜收(sh èng)D.呆板 (d āi) 喉咙 (l óng) 倾向 (q ǐng) 花团锦簇(j ǐ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叛逆洗耳恭听哄堂大笑独具会眼B.呆板整装待发得意洋洋不求甚解C.承蒙宽宏大量轮翻上阵持之以衡D.察觉鸦雀无声博学笃志晃然大悟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C.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 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D.我们要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并且及时改正。
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年的一场大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但是她却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并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
B.丘吉尔是英国政治家、演说家、作家,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并因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表现而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C.我们在刻画人物时可以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致的描绘,从而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D.表达方式分为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五种,其中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5、古诗文默写 (10 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表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子曰:“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仁在其中矣。
”(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5)君期未有期,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却巴山夜雨。
6、合性学 (4 分 )有人把老作很多比,如“把老比作蜡,因它燃了自己,照亮了人。
”“把老比作小草,因它朴无,默默奉献。
”⋯⋯ 你把老比作什么呢 ?理由。
我把老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把老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得七八,我写了一首。
母一念完那首,眼睛亮亮地,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多美的啊?精彩极了 ?”她住我,声雨点般落到我的身上。
我既腆又得意洋洋,点告她首确是我写的。
她高得再次抱了我。
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真真地重新写了一遍,用彩色笔在它的周描上了一圈花。
将近七点的候,我悄悄走,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放在餐桌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
父没有回来。
我直急不可耐了。
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好多本。
快到八点,父于推而入。
他了,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吸引住了。
我极了。
“ 是什么 ?”他伸手拿起了我的。
“ 的,生了件奇妙的事。
巴迪写了一首,精彩极了⋯⋯”母上前道。
“ 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
”父开始。
我把埋得低低的。
只有十行,可我得他了几个小。
“我看糟糕透了。
”父把扔回原。
我的眼睛湿了,也沉重地抬不起来。
“ 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 ?”母嚷着,“不是在你的公司里。
巴迪是个孩子,是他写的第一首,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并不退,“ 道世界上糟糕的不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
我冲出,跑自己的房,扑在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里,父母在那首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不得不承父是的。
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
不母是一如既往地鼓励。
因此我一直在写作着。
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父看了一篇我写的短篇小。
“写得不怎么,但不是毫无希望。
”根据父的批,我学着行修改,那我未 12 周。
在我已有了很多作品,出版行了一部部小、和影本。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因我有个慈的母,她常常我:“巴迪,是你写的 ? 精彩极了。
”我有个的父,他是着眉:“我想个糟糕透了。
”些年来,我少年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在我的耳:“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像两股不断地向我吹来。
我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覆。
7、从下列中出能反映“我”思想感情化全程的三个,依次填在下面的括号中。
(3 分 )得意信任醒悟悔恨失望思想感情化程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8、“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父母“我”的两种度,两种度是: (4 分 )母“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9 、什么“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取文中原句回答。
(3 分)10、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 ?做要分析。
(2 分 )11、篇文章告我一个什么道理?述。
(3分)(二) 理解,回答 (13 分)(二)①明媚的三月三日如期来。
然而,三月三日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筝的盈和,而是奶奶用刀砍的声音。
②” 三月三,砍儿干⋯⋯”每到个候,奶奶都会么低唱着,在清亮的阳光中,手拿一把亮的刀,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砍去。
那棵粗壮的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含桑的容,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③“奶奶,您什么要砍 ?不疼 ?”我。
在我的心里,丑陋的皮就像人的棉一,然不好看,却是它抵御冰雪的寒的珍甲。
尽管冬天已去,可在有料峭的春寒啊。
奶奶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害它 ?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活一皮” ?我甚至地想,是不是和奶奶下了什么仇呢?④“小孩子不多嘴 ! ”奶奶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自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⑤那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大不死的 ________ 。
惊悸和疑惑当然是有的,但是却再也不肯多一句。
⑥多年之后,我大了。
当件事情几乎已被我淡忘的候,在一个近名的梨,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⑦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透出一清新的意。
也是雪亮的刀,不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
些刀在梨干上跳舞,像一个个微的芭蕾女郎。
梨砍得也是那致,那用心,其真的程度不于我的奶奶。
他_________地砍着,仿佛在精雕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梨的皮屑一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痛,又仿佛是它旧的冬衣。
⑧“老伯,什么要砍呢?”我一个正在刀的老人。
我地感到,他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
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的那个底。
⑨“你人知道,干是用来送养料的。
些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得太快了。
”老人笑道。
⑩“那有什么不好呢 ?”“那有什么好呢 ?”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
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 ?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
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
等到结果的时候,他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
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
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 ; 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
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12、根据文意,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将其字母依次填入横线上。
(2 分)A.虔诚B. 侥幸C. 真诚D. 庆幸13、第⑦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什么,有什么作用 ?(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14、第⑧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 ?“底”指的是什么 ?〔每句话不超过 10个字〕 (3 分)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15、根据语境,解释倒数第三段中加粗词“芬芳”的意思。
(3 分)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6、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看似无情的刀,却能够为树酝酿养料,使收获的果实更加甜美。
B.如果爱一个人就应该“砍掉”他骄狂傲慢的枝条。
C.在人生旅途上,人们应当有遇到困难和伤害的思想准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子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为政》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