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翻译题型探析

合集下载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翻译策略解析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翻译策略解析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翻译策略解析【摘要】本文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历年真题为例,解析了翻译测试中应用的策略,以期对参加应试的高职高专学生和从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应用能力;考试;翻译;策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既测试语言知识也着重测试语言技能,既测试一般性语言内容也测试与涉外业务有关的内容,并侧重后者,实用性内容约占60%。

[2]翻译测试的比重占20%,有两种题型,一种题型是选择题,另外一种题型是段落翻译,要求考生完整地翻译出一则篇幅较短的文字。

在这两种题型中,第一种题型则比较注重答题技巧,第二种题型考查考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下面笔者通过分析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历年真题,总结了常用的翻译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

一、词义的选择英汉两种语言中一词多类、一词多义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词多类指同一个词属于不同词类,每个词类又具有不同词义。

一词多义指同一个词在同一个词类中不同的含义。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确切的词义。

例1:backed by loans from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the local government is aiming to teach the farmers how to runa successful business with farming techniques. 【2006年12月第63题】[1]a. 为了偿还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当地政府努力教导农民如何成功地利用农业技术。

为了获取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当地政府教导农民如何通过发展农业技术来办好企业。

偿还了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后,当地政府力求教导农民依靠农业技术成功地进行生产。

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的支持下,当地政府致力于教会农民如何利用农业技术成功地经营。

在此句中,back为动词,表示“支持”,因而最佳答案为d。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中的翻译方法解析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中的翻译方法解析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 ( B 级) 考试中的 翻译方法解析
教 学 改 革
高等学校英语 应用能 力 ( B级 )考 试中的翻译 方法解析
吐・ 索 音 格 日丽
( 新 疆职业 大学外国语 言学院
新 疆乌鲁木 齐
8 3 0 0 1 3)
【 摘
要 】 本文重点介绍 了高等 学 校 英语应用能力 ( B级 ) 考试 中翻译试题 的翻 译技巧和 方法: 增补 与省略 、 转 性与转 态、 正译与反译 、

定意思 。如 , 英文 中的否 定词 ( n o 、n o t 、n e v e r ……) 、 否 定前缀 或否定
后缀 ( n o 一 、n o n . 、d e 一 、d i s 一 、i m一 、i n 一 、i r - 、u n … l e s s 等) , 在 汉语 中 增补 与省略是翻译 中最为常用 的手段 , 增补 也好 , 省略也好 , 都是 未必非译成否定意义 . 增词不增义 , 减词不减义 , 反而能使意义更加明确 , 文字更加通顺 。 ( 1)Th e d e p a tme r nt h e a d d o e s no t be l i e v e t h a t t h i s i s he t r i g h t wa y t o

增 补 与 省 略
( 1 ) On e o f t h e r e a s o n or f o u r s e C C H S S i s t h a t pe o p l e l i k e y o u t a k e t h e
d e a l w i ht t h e p r o b l e m . ( 2 0 1 1 年6 月 B级考试第 6 2 题)

浅析PRETCO-A翻译题测试特点及应对策略

浅析PRETCO-A翻译题测试特点及应对策略

2021年第11期221课程研究浅析PRETCO-A 翻译题测试特点及应对策略任志兰一、引言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 级(以下简称为PRETCO-A)主要是为了测试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试卷包括听力理解、语法与词汇、阅读理解、翻译(英译汉)和应用文写作五种题型。

翻译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英译汉能力,翻译题的测试内容主要是在25分钟内完成所给的句子和段落翻译,分值是20分。

二、PRETCO-A 翻译题的测试特点PRETCO-A 翻译题主要测试学生将英语正确翻译成汉语的能力,该部分测试的题型分为单项选择和段落翻译两种。

单项选择题是4个单句的英译汉,每小题2分,共计8分,每小题下设三个答案,包括最佳答案、次佳答案和错误答案,其评分标准按三个等级进行评分:即最佳答案2分,次佳答案1分,错误答案0分。

段落翻译题为主观题,要求学生对一个70词左右的节选段落进行翻译,此小题共7分,其评分标准分为5个等级:译文通顺流畅且完整得7分;译文主要内容翻译正确或基本句意正确,但小部分内容译错或表达不够通顺,得4-6分;翻译对一半内容可得3-4分;只翻译出小部分内容且语言不连贯,得1-2分;基本句意错误则为0分。

PRETCO-A 翻译题考查的内容分为一般性内容和实用性内容,翻译题中的一般性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普、商贸、生活和娱乐等方面,实用性内容主要包括信函、广告、资讯、产品介绍和使用说明等。

三、PRETCO-A 翻译题的应对策略翻译题的应对策略首先是译文要忠实原文,不能随意增减原文内容,也不能曲解原文或者胡编乱造,而应把原文的内容基本正确完整地用汉语表达出来;其次是译文要通顺流畅,符合汉语说话习惯。

英语是一种形态型语言,重形合,主要通过使用连词、关系词、句法等手段来表现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英语句子呈现出“树形”结构,其特点是句子有一个主干即主句,其他从主干上分出来的枝干是从句或者其他成分。

而汉语是一种语义型语言,重意合,突出的是话题,句子是“竹状”结构,句子的扩展会使句子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翻译题型探析

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翻译题型探析

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翻译题型探析作者:戴术英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年第15期[摘要]本文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考核目标出发,对传统翻译题型和A、B级翻译题型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并测评了A、B级翻译题型的教与学效果。

在实践中,笔者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采用了灵活多样的翻译题型。

通过尝试和比较,提出了在语境完整的一段英文中,抽取其中几个典型句子作为英译汉最具挑战性,更能达到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A、B级考试翻译效果实践能力一、前言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O)简称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分为A、B两个级别,能力要求相当于大学英语三级水平,B级为高职高专学生应达到的最低标准要求,B级标准略低于A级,是过渡性要求。

A、B级考试根据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实际和发展的需要,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在同一基础上设置两个级别的考试,既考查学生必备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也测试与涉外业务有关的内容。

由于A、B级注重基础的语法结构和应用能力,在难易程度和词汇量等方面有别于本科院校的四、六考试,因此,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

从2000年英语等级考试制度改革后的A、B级考试情况和平常的教学效果来看,笔者认为翻译题型存在一定的束缚性,值得商讨。

虽然出题形式改变,但教与学效果不理想,有待于我们总结分析,找出一种更好的题型来测评和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二、翻译题型分析翻译题型的变化从一个侧面体现出随着语言测试的发展,更加突出了对考生应用能力的检测。

语言测试和评估的发展总趋势,在语言理论上将从重形式转向重语言运用;从测试个别技能转向测试多项技能;从孤立测试语言技能转向几种技能混合测试;从客观题一统天下转向主观题大量增加,语言测试更加以人为本(人性化)。

1.传统翻译题型以往的英语教材、辅导材料和试题中的翻译题型都是单独的一个句子。

例:(1)英译汉:She was in no hurry, appreciating each blossom as a rare and delicate treasure.(她不慌不忙地欣赏着,把每朵花都视作精美的稀世珍宝。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英译汉题的题型分析和应试技巧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英译汉题的题型分析和应试技巧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英译汉题的题型分析和应试技巧一、正确理解翻译的过程就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

它不仅要求考生要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而且还要有杂实的汉语语言基础。

正确理解原文是正确、自然地表达的前提和基础。

理解出错,则表达有误,理解不准确,则表达模糊。

解答英译汉题型的关键在于对原文的正确理解。

1、理解原文的词汇含义,句法结构和惯用法等等例1:When it comes to successful overseas investments that can yield high profits, the key is which country you should put your capital in. ( PRETCO 2005,12 A级) A)当产生高效益的海外投资机会到来时,成功的关键是你要把资金投入某个国家。

B)如果海外投资成功了就会带来高利润,最关键的问题是哪个国家能给你投资。

C)就海外投资能否成功地获取高额利润而言,关键在于应该把资金投到哪个国家。

D)海外投资总会产生高效益,成功的关键是你要把资金投向一个国家。

句中come to 是一个很关键的词组,其有―涉及‖、―谈论‖、―达到‖、―就……而言‖等意义,但在这里应作―就……而言‖之意解。

定语从句that can yield high profits修饰先行名词inve stments,同时该先行名词在定语从句中充当主语。

which country you should put your capi tal in为一个表语从句。

经过对这些词句,结构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C为最佳译句。

例2:No one can use cell phones in any areas at the hospital where equipment might be affected by the interference from cell phones. ( PRETCO 2003,12 A级) A) 在医院的任何区域都不得使用手机,因为会受到设备的干扰。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介绍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介绍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介绍1.什么是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O)简称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分为AB两个级别。

B级为高职高专学生应达到的最低标准要求,B级标准略低于A级,是过渡性要求。

AB级的能力要求相当于大学英语三级水平,考试一般在每年上半年6月、下半年12月各举行一次(四六级考试的第二天)。

2.英语应用能力AB级证书有用吗?AB级和四六级一样属于国家统一命题考试。

区别仅在于四六级考试对象为本科院校的在校生,而AB级以大专院校在校生为对象。

通过此考试者,国家统一颁发证书。

此考试在全国范围已推行多年,我省这几年大面积铺开,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已成为用人单位招聘大专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3.怎样做出一个适合自己英语能力水平的选择?四级考试大纲规定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约为4500以上,而AB级的词汇量要求分别为3400和2500。

另外,四六级尤其强调词汇量,而AB级则注重基础的语法结构和应用能力。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高职高专英语教材注重语法结构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紧扣AB级考试的基本要求,这就成为我们参加AB级考试的优势。

4.我能通过AB级吗?只要努力,一定能过。

我校大英部在坚持培养同学们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将加强同学们的应试能力。

首先在课堂上增加习题练习;其次利用课外时间开设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辅导班;在AB级考试前,对参加A B级考试的同学进行集中辅导,全面提高学生的水平。

只要努力,一定能过。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概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是为反映和评价高等学校专科层次(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专科教育)修完英语课程的在校生英语应用能力而设立的标准化英语水平考试。

相当于1998年以前举办的“高校专科英语二级考试”或“高校专科英语三级考试”。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分A、B两级,A级考试为高职高专学生应该达到的标准要求,B级考试略低于A级考试,是过渡性的要求。

从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英译汉试题看英语的翻译教学共3页

从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英译汉试题看英语的翻译教学共3页

从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英译汉试题看英语的翻译教学2007年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已结束,笔者有幸参加了2006-2007年的历次B级考试的监考工作,摘录了学生试卷中出现的典型错误。

本文从错误入手,分析了学生在英译汉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从而揭示了英汉翻译教学中的缺陷并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

一、错误原因1.理解方面2.表达方面理解错误或理解得不透彻自然会产生表达错误,这一点不再赘述。

下面笔者只就因英汉差异,背景知识不足,中文基础差及语体问题而引起的表达不当做了些总结,以引起老师们在今后的翻译教学方面的注意,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和训练。

2006年的英译汉试题中就出现了几个定语从句的翻译,如“We are lucky to have the most up-to-date equipment in our laboratory, with which we can complete our research in time.”通过对考卷的研究,绝大多数考生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把“the most up-to-date equipment in our laboratory”译为“我们实验室拥有的先进设备最多”,把“with which”译为“就这一点”,或完全按照词的中文意思逐字逐句得翻译,把“we are lucky”译为“我们是幸运的”。

究其原因,以上错误均是因对英语的表达方式不清,对句子结构不了解造成的。

该句应译作“很幸运,我们实验室拥有最先进的设备,可以用来及时完成研究任务。

因背景知识缺乏而误译的现象也很多,如“Mrs. Smith bought a piece of furniture that was both a table and a chair. Mr. Smith said it was neither fish nor fowl. ”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把“neither fish nor fowl”译为“既不是鱼也不是家禽”。

浅议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中的英汉翻译策略

浅议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中的英汉翻译策略
文 化教 育 f l I

浅议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 A 级考试 中 的英汉翻译 策略
熊玲莹 李 魁 华
( 重庆三峡 医药高等 专科 学校 , 重庆 万州 4 4 2 ) 0 10
摘 要: 高等学校英语应 用能力 A级考试的翻译题型是 在该考试 所有题 型中相 对较难 , 高分值 的题型 。 快速并准确 的完成该题 , 且 要 首先应遵 从英汉翻译的“ 信达雅 ” 三原则。 次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掌握一定 的技巧策略 , 其 正确应对如词序语序不 当, 重心转移 等问题 , 句子 熟练掌握省略 , 增 词及化整为零等翻译技 巧。 关键 词: 、 雅 ; 信 达、 思维差异 ; 语序不 当

新整合语序为“ 中国重庆万州区新华路 2 号” 3 。时 圆 间同理 , ' b a 2 1” 如‘e r r 1 0 0 汉语中应为 ‘O O F uy, ‘ 1 2 译 : f在辩论中 f『 电] 表现非常出色, 我们很难不 年 2 1日 , 月 ” 大单位“ 应在首位。此外 , 年” 方向的 佩服他们。 表达方法因文化思维差异英汉表达也有所 区别 : 句子中的“s ・a ” t t 结构在翻译成汉语后 h s t at o h e 汉语分别为东南 , , o h s nr w s ue , t t 西北 与英语 省略掉了。 如果翻泽到句中, 在汉语的思维前提下 , 的排序方式正好相反。 考生应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 句子就会显得异常生硬。
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 A级考试中, 英译 汉是从 0 年开始蓊增设的—个题型 ,目的在于考 4 查考生对英语书面材料的理解能力。 此题型—共包 含五小题, 总分为 2 分 , 0 占总卷面分值的 2 %, 0 而 考试完成时间仅为 2 分钟。 5 因此 , 要想在这么短的 时间内完成并取得高分 , 考生—方面必须在单词记 忆方面苦下功夫 ,对原句或原文有—个正确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翻译题型探析[摘要]本文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考核目标出发,对传统翻译题型和A、B级翻译题型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并测评了A、B级翻译题型的教与学效果。

在实践中,笔者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采用了灵活多样的翻译题型。

通过尝试和比较,提出了在语境完整的一段英文中,抽取其中几个典型句子作为英译汉最具挑战性,更能达到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A、B级考试翻译效果实践能力一、前言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O)简称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分为A、B两个级别,能力要求相当于大学英语三级水平,B级为高职高专学生应达到的最低标准要求,B级标准略低于A级,是过渡性要求。

A、B级考试根据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实际和发展的需要,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在同一基础上设置两个级别的考试,既考查学生必备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也测试与涉外业务有关的内容。

由于A、B级注重基础的语法结构和应用能力,在难易程度和词汇量等方面有别于本科院校的四、六考试,因此,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

从2000年英语等级考试制度改革后的A、B级考试情况和平常的教学效果来看,笔者认为翻译题型存在一定的束缚性,值得商讨。

虽然出题形式改变,但教与学效果不理想,有待于我们总结分析,找出一种更好的题型来测评和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二、翻译题型分析翻译题型的变化从一个侧面体现出随着语言测试的发展,更加突出了对考生应用能力的检测。

语言测试和评估的发展总趋势,在语言理论上将从重形式转向重语言运用;从测试个别技能转向测试多项技能;从孤立测试语言技能转向几种技能混合测试;从客观题一统天下转向主观题大量增加,语言测试更加以人为本(人性化)。

1.传统翻译题型以往的英语教材、辅导材料和试题中的翻译题型都是单独的一个句子。

例:(1)英译汉:She was in no hurry, appreciating each blossom as a rare and delicate treasure.(她不慌不忙地欣赏着,把每朵花都视作精美的稀世珍宝。

)(2)汉译英:这批钱计划用于救济贫困学生。

(The money is to be used for the benefit of poor students. / The money is to be used for supporting the poor students. / The money is to be provided for the poor students.)这类题型看似简单,但要做到忠实于原句、言简意赅也不容易。

如果句子是来自学生熟悉的课文,那么,练习作业和考试效果还会令人满意。

然而,由于是脱离了上下文、孤零零的一个句子,翻译时往往漏洞百出。

英译汉时意译太多,而汉译英的句子有的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不能仅对照唯一的答案去评判对错。

2.A、B级翻译题型自改革英语考级制度以来,高职高专教材练习题、A、B级辅导材料和各种试题集基本趋于统一,翻译部分基本上就是以下两种英译汉题型。

(1)句子翻译。

教材上的英译汉跟传统题型一样,以单个句子出现。

而教辅材料和试题上的都是多项选择的英译汉,且要求排序。

例:I usually go skateboarding when I am free.(正确排序为:C-A-D-B)A)当我有空的时候,经常去玩滑板。

B)当我自由的时候,通常去玩滑板。

C)在我有空的时候,通常去玩滑板。

D)在我自由的时候,经常去玩滑板。

(2)段落翻译。

在教辅材料和各种试题中,增加了意义完整的一个段落翻译(5句左右)。

这部分基本上以巩固语法和固定句型为主,学生掌握较好。

题型的改进增加了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特别是段落翻译有了很大改进,用意义完整的一个段落代替以往的1个句子,考核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汉语表达能力,本文对此不作过多赘述。

而句子翻译改为选择排序后,评分标准对A、B、C、D四个选项按正确降级次序分别定为2、1、0.5、0分,下面对此题型做进一步分析。

三、教与学效果测评1.教师教学效果我校2007级学生使用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的《走出牛津》(1、2册)。

该套教材强调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英语和功能,练习采用任务型。

学生买了配套的练习册,作为A、B级考试的热身练习,B级合格率大有提高。

但在批阅作业和习题讲解中,英语老师发现一个共同问题:英译汉句子部分做得最差、最不好讲解。

分析发现有下列几种情况:(1)一部分学生从汉语思维角度套答案;(2)大部分逐字翻译、直译,生搬硬套普遍;(3)少数人数选全A、B、C或D懒惰型。

以2007级冶金技术1、2班学生的一道习题为例。

I used to get up early and take an hour’s walk before breakfast.(参考答案为:B-A-D-C)A)我过去习惯了早起,和早餐前散步一小时。

B)我过去常常早起并且在早餐前散步一小时。

C)我过去常常早起然后吃完早餐去散步一小时。

D)我以前经常早起,并且散步一小时,再吃早餐。

客观地分析,这道题并不难,也不需要提供上下文来帮助理解。

本题就是要求学生区别“used to do sth.(过去常常做某事)”和“be used to (doing) sth.(习惯于做某事)”。

从统计结果来看,能区分这两个词组的学生各班都占近1/3(选A),但生搬硬套直译的学生也都各占1/3(选B)。

笔者认为,对比参考答案,选项D比A更准确一些,因为A项混淆了两个词组的含义,而且是逐字翻译。

统计数据也表明,接近1/3的学生选了D项。

老师不好讲解就因为只有一个句子,没有上下文,最多就是一个语法或固定搭配。

点评时多数是鼓励学生选哪一个最好、哪一个最差。

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初学者尚可,无论答案是否切题,以鼓励其兴趣和积极性,但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教学目的是培养其实际运用能力,以“能力目标”为核心,不仅仅是对对答案而已。

除教学效果不佳外,该题型对老师还造成一个负面影响。

因为“不好讲”,不负责的老师干脆就不讲解此类习题,直接将答案告之学生。

久而久之,惰性养成,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也不会提高。

2.学生掌握情况在对报考A、B级学生进行课外辅导时,发现学生更愿意训练多项选择、词汇和语法结构及应用文写作。

而看似简单的英译汉句子部分虽只有8分,但大部分学生从汉语思维的角度来选择排序,其实丢分最多。

我们曾用2007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一套A级模拟试题和自编教材中的测试1作为学生的期中考试卷。

从试卷评分情况来看,学生基本掌握了考试题型、做题技巧和英语基础知识,但翻译题丢分较多。

学生反馈的情况是:英译汉句字翻译是猜测题、运气题。

四、翻译题型尝试英译汉句子翻译虽只有8分,但笔者认为此题不是猜测、更不是靠运气,实际上是考核学生的词汇搭配、时态、语态、汉语表达能力等的一道综合题,与英译汉段落翻译应是异曲同工,相得益彰。

在实践中,我们曾尝试了下列几种翻译题型。

1.汉译英(五年制试卷)例:(只有这样)can you learn English well.2.英译汉/汉译英(成人业余班试卷)将单独的一个句子译成汉语/英语,类似于传统翻译题型。

题材大都出自课文和课后练习。

3.汉译英(三年制、专升本试卷)将语境完整的一段中文(5句左右)译成英语。

例:在西方的商务场合中与人见面时,对话通常直接围绕着一些商务问题或商务话题,而不会有太多的寒暄,更很少涉及家庭和私人问题,特别是在第一次见面时。

对话会紧扣眼前的商务目标,从而保持它的客观性和专业性。

4.英译汉(三年制试卷)从意义完整的一段英文中抽取其中几个句子,译成中文。

例:Nations as well as individuals follow rules of etiquette. In the dealings with each other,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 developed a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ourtesy known as protocol. In the United Nations, the delegates of each country are regarded as equals and are seated according to the alphabetical order of the countries they represent. Since diplomats represent their countries, any discourtesy shown to them is considered a discourtesy to their countries. Thus, a violation of diplomatic courtesy might endang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even became a cause for declaring war.(无论哪个民族,无论什么人,都要遵循礼仪规则。

在相互的交往中,世界各国创立了被称为礼节的国际礼仪。

在联合国,各国代表享受平等待遇,席位按照各自国家的名字的字母顺序安排。

由于外交官代表的是各自的国家,任何对他们的失礼都被视为对他们国家的不敬。

因此,违反外交礼仪有可能引起紧张国际关系的危险,甚至有可能成为宣战的理由。

)其实,这道题可反其道而行之,变成汉译英。

在实践中,学生们觉得这样的题型活、灵活性大,能激活他们的思维,而且摆脱了以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框架。

因此,此种题型的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灵活运用和实践能力,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5.根据图片(或表格)中的提示完成一段100字的短文(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辅导班学生)例:值得一提的是,A、B级考试中的应用文写作其实就是一道汉译英翻译题,但因为应用文写作不论是通知、海报、道歉信、邀请信、投诉信、证明信、求职信、简历,还是电子邮件等,都有一定的写作格式和常用表达句型,学生只要熟记就可以减少丢分,所以写作题型又有别于普通的汉译英题型。

一般的汉译英题型灵活性较大,只要语法正确、语意通达,一句中文可有多种英文表达方式,其实这也是翻译题的宗旨——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和实践能力。

五、结论测试是外语教学和检验外语学习的一个必要环节和手段。

A、B级考试是专为高职高专类考生设计的一类适合高职高专特点的考试,强调考查考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外语考试中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同时对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和测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教材和试题中,题型是否优劣与合理仅是相对而言,只有运用到教与学的实践中,才能检验其效果,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