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种子的结构Word版

合集下载

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篇一: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制作人:肖中豪;邓鑫;李天铭学号:06;07;07学校:南村侨联中学日期: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二、实验材料: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10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自制)、脱脂棉、水三、实验过程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中。

2、将10颗绿豆种子放在盛有水的杯中浸泡一夜后,各取5颗放在两个透明塑料杯中方法是用镊子将种子放在脱脂棉与瓶壁之间,然后小心向杯中加水至水面离杯底2cm高,将一个培养杯放在温度(约25摄氏度)有光处(如窗台),另一个放在温度相同的黑暗处。

3、每天定时(早上9点)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拍摄照片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同时进行文字描述。

在描述时注意描述植物长出来结构的名称(胚根、子叶、真叶、胚轴);描述叶片颜色、胚轴颜色;测量并记录幼苗高度的变化。

四、实验结论:1、我们发现种子萌发时先长胚根再长子叶。

2、子叶的形状是圆扁形,真叶是披针形。

3、黑暗中发芽的绿豆胚芽是网状状。

2、我认为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

五、发现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以下问题:如果把长出胚根的种子放到没水的地方,它就会生长缓慢。

五、感想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三个懂得了生命的奥秘。

当我们把种子放下去时,就种下了一种对生命的希望,看着它们一点一点的长高,它们茁壮成长,心中感到喜悦。

种子的长大,正如人生的巅峰一般,是需要一步一步攀登的!篇二: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篇三: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转自:小草范文网: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二、实验材料: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10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自制)、脱脂棉、水三、实验过程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中。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 (1)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 (1)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目标1、识别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器官。

2、概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会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3、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教学重点1、由六大器官构成的植物体是统一的整体;2、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教学难点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2、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二、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分生组织——分裂营养组织——储藏营养保护组织——保护输导组织——运输养分一、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第六章保护植被,绿化祖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地或我国某地的植被状况。

2.说明保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3.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过程与方法:学习与他人合作分析问题的能力,突出STS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绿化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2.帮助学生认识保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并能积极地参与美化祖国的活动。

三、教学难点: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调查实践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有关“我国土地沙漠化〞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思考:观看了影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想法?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

100万年前陆地上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

4千年前中国开始大规模地砍伐森林,使黄河流域沦为一片裸地;5百年前欧洲森林被垦成农田;1百年前北美森林遭到沉重毁坏,尾随而来的是遮天蔽日的“黑风暴〞,千百万吨肥沃细土卷入高空。

全世界的森林,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厄运和浩劫。

我国现在的植被如何?我国植被面临哪些问题呢?二〕预学:预习本节课内容,完成以下问题:世界局部国家森林状况统计表:国家森林面积/X10‘hnl2 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hn2前苏联74595.8 35 2.15巴西56600.7 67 3.76美国20957.3 23 0.84加拿大24716.4 27 9.32中国13379.9 14 0.12 印度尼西亚11567.4 64 0.64 印度6495.9 22 0.08[讨论]〔1〕、我国的森林面积的人均占有量是多少,覆盖率又是多少?〔2〕、分析我国森林面积、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的现状,想一想我国森林占地面积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何差异?你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三〕探究及精导: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二、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六种植被的特点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4人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观察书上插图,结合经验互相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分析本地情况。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北师大版 (8)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北师大版 (8)

第一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课题第六章第一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一)课型新授课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描述大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并指出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主要区别;能用适当的方法解剖、观察和记录观察所见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剖能力.思想教育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态度方面获得转变.重点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局部的功能.难点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局部的功能.关键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局部的功能.教法演示法,观察法. 教具种子等.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导入新课生活史:是指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是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即从一粒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到幼苗的根、茎叶的发生和生长,再到成熟植株的开花、传粉和受精,最后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一粒种子是怎样长成幼苗的?什么样的种子萌发能够形成幼苗?种子萌发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认识种子是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

活动:观察种子的结构目的要求:1、解剖和观察大豆、玉米等种子,勷识别种子的根本结构;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学生答复教师讲述教师展示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学生观察教师提出目的要求。

本节课的引入新课我从“生活史〞的呈现来创设情景。

用课前准备的标本或挂图、来演示一个植物体的“种子→幼苗→成熟植物体→开花→结果→种子〞的变化经历,当学生已明白了植物一生中要经过一个“从种子到种子〞的生活历程时,再给出“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的根本概念。

再启发学生谈谈“你见到过的种子是什么样的〞“种子是怎2、学会处理和解剖种子的方法,掌握观察种子的程序。

材料器具:浸泡过1D的大豆和玉米等种子、放大镜、解剖刀、镊子、白瓷盘等方法步骤:1、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⑴观察种子的外形。

⑵剥离种皮⑶观察胚根、胚轴和胚芽⑷绘出大豆种子结构的示意图。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⑴观察玉米种子的外形⑵剖开种子观察种子的纵剖面。

新课程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目录Word版

新课程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目录Word版

新课程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目录七年级上探究实验(9)1、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3、探究人自身在食物网中的位置4、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6、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7、空气流动对蒸腾作用的影响8、叶片正、背面气孔是否一样多9、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原料吗?七年级上演示实验(4)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2、种子萌发时放出了CO2气体3、萌发的种子吸收氧4、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七年级上学生实验(8)1、练习使用显微镜2、观察植物细胞3、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4、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5、观察草履虫6、观察种子的结构7、观察叶片的结构8、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七年级下探究实验(9)1、晚育的意义2、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3、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4、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5、观察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6、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7、测定反应速度8、酸雨对生物的影响9、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七年级下演示实验(2)1、胆汁对食物的消化作用2、模拟膈肌的运动七年级下学生实验(4)1、测量胸围差2、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3、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4、膝跳反射八年级上演示实验(1)1、发酵现象八年级上学生实验(1)1、饲养和观察蚯蚓八年级上探究实验(6)1、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2、鸟适于飞行的特点3、菜青虫的取食行为4、动物的绕道取食5、蚂蚁的通讯6、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八年级下探究实验(4)1、扦插材料的处理2、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3、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4、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七年级生物实验目录(仅供参考)分组实验目录1、认识和练习使用显微镜2、采集和制作植物昆虫标本(兴趣小组)3、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4、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5、探究唾液在馒头消化中的作用6、观察人血涂片并分析血常规化验单7、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8、探究骨的成分演示实验目录1、练习测量2、观察小麦花果实3、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4、探究家禽骨的特点5、观察小肠绒毛6、眼球成像原理7、探究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8、探究条件反射的形成9、探究吸入呼出气体成分的不同抚宁县教育局2006.12.25八年级生物实验目录(仅供参考)分组实验目录1、观察种子结构2、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永久切片)3、探究植物吸水和失水的条件4、制作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5、彼手制作叶的横切临时装片6、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永久切片7、观察花的基本结构8、探究鼠妇的的生活环境演示实验目录1、探究种子成分2、植物茎的结构和运输功能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4、观察蚯蚓5、探究蚂蚁的行为6、测定小动物的耗氧量7、探究叶的蒸腾作用实验8、证明萌发的种子呼吸放热抚宁县教育局2006.12.25新课程初中生物实验目录七年级上探究实验(9)1、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3、探究人自身在食物网中的位置4、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6、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7、空气流动对蒸腾作用的影响8、叶片正、背面气孔是否一样多9、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原料吗?七年级下探究实验(9)1、晚育的意义2、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3、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4、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5、观察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6、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7、测定反应速度8、酸雨对生物的影响9、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七年级上演示实验(4)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2、种子萌发时放出了CO2气体3、萌发的种子吸收氧4、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七年级下演示实验(2)1、胆汁对食物的消化作用2、模拟膈肌的运动七年级上学生实验(8)1、练习使用显微镜2、观察植物细胞3、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4、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5、观察草履虫6、观察种子的结构7、观察叶片的结构8、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七年级下学生实验(4)1、测量胸围差2、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3、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4、膝跳反射八年级上探究实验(6)1、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2、鸟适于飞行的特点3、菜青虫的取食行为4、动物的绕道取食5、蚂蚁的通讯6、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八年级下探究实验(4)1、扦插材料的处理2、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3、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4、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八年级上演示实验(1)1、发酵现象八年级上学生实验(1)1、饲养和观察蚯蚓高中生物实验目录必修11.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P7)2.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P18)3.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P26)4.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P40)5.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P47)6.模型构建: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P54)7.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P61)8.课外制作: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P69)9.实验: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的分解(P78)10.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P83)11.探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P91)12.探究: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P97)13.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P104)14.实验: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的关系(P110)15.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P115)16.演示实验:渗透作用演示实验(P60)必修21.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P6)2.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P21)3.模型构建: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P23)4.模型构建: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P50)5.探究: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P57)6.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P88)7.调查: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P91)8.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P116)必修31.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P7)2.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P9)3.模型构建: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P26)4.探究:建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P51)5.探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P61)6.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P68)7.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P75)8.调查: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P97)9.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P102)10.制作: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P112)11. 资料收集与分析: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P120)注:必修教材总计实验13个、探究11个、模型建构4个、制作2个、调查3个、资料收集与分析1个选修11.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P2)2.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P6)3.专题1—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P9)4.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P14)5.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P21)6.专题2—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P27)7.专题3—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P32)8.专题3—课题2:月季的花药培养(P37)9.专题4—课题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P42)10.专题4—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P46)11.专题4—课题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P49)12.专题5—课题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P54)13.专题5—课题2:PCR技术(P58)14.专题5—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P64)15.专题6—课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P72)16.专题6—课题2:胡萝卜素的提取(P77)选修31.模拟制作:重组DNA分子的模拟操作(P6)2.实验:胡萝卜的组织培养(P34)3.实践活动:调查沼气工程的实施情况(P115)注:选修教材合计生物技术实践16个、模拟制作1个、实验1个、实践活动1个。

湖南省株洲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湖南省株洲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湖南省株洲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2022·株洲)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句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特征【解析】【解答】A.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千树万树梨花开”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A不符合题意。

B.苔藓植物和草都是绿色植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反映了生物能够生长,B不符合题意。

C.荷花是植物,蜻蜓是动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C不符合题意。

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没有提到生物,与生命现象无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022·株洲)“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句诗中所描述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A.捕食B.竞争C.合作D.寄生【答案】B【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解析】【解答】A.捕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

B.草盛,即草多了,草吸收的水、无机盐就多;草还挤占豆苗的生存空间,遮挡阳光影响豆苗的光合作用,导致豆苗生长缓慢,因此才有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景象。

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B符合题意。

C.合作关系是生物之间为了完成某一项活动,需要彼此合作、密切配合形成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

D.寄生从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获取营养维持生活的方式,对寄主造成伤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间的关系:3.(2022·株洲)关于大熊猫和它的“主食”箭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熊猫和箭竹的细胞结构完全相同B.大熊猫和箭竹的结构层次完全相同C.大熊猫和箭竹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别不同D.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其他生物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答案】C【知识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解析】【解答】A.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A不符合题意。

中考生物基础强化训练:植株的生长(word版含解析)

中考生物基础强化训练:植株的生长(word版含解析)

植株的生长一、选择题1.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一棵2.3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只用雨水浇灌,五年后,树苗长成了76.8千克的柳树(如图)。

下列关于柳树植株生长的叙述,错误的是()A.幼根的生长依靠分生区和伸长区B.新的枝条是由枝芽(叶芽)发育成的C.柳树的茎逐年加粗是形成层细胞分裂的结果D.柳树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来自土壤2.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朵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B.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C.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成熟区D.种子的胚由胚珠发育而成3.沙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可以扎入沙土十几米深,它的根能长那么长是因为()A.根冠部分的细胞不断增多B.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C.成熟区细胞不断分裂D.分生区细胞的伸长和伸长区细胞的分裂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的生长主要依靠根尖分生区的伸长B.银杏是裸子植物,有花、果实和种子C.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花托D.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5.有关植株生长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尖和芽中都有分生组织B.幼根生长靠伸长区和根冠C.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D.叶芽中的芽轴发育成茎6.取两粒菜豆种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使它们萌发,等幼苗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切去其中一株的根尖。

几天后发现被切去根尖的幼苗不再生长,另一株幼苗仍能正常生长。

这是由于幼根的生长依靠()A.成熟区和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B.根冠分裂增加细胞数量,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C.伸长区细胞数量的不断增加D.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7.根的生长是由于()A.根冠不断产生新的细胞,分生区不断产生新细胞B.根冠不断产生新的细胞,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C.分生区不断的产生新细胞,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D.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成熟区形成了大量的根毛8.如图所示是根尖、枝芽的结构以及发育成的枝条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你不认同的是()A.幼根的生长是通过B和C实现的B.图三枝条的茎和叶分别是由图二中的2和1发育而来的C.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DD.根尖的C和枝芽结构中生长点都具有分裂增生能力9.有幼根的伸长有关的主要部位是()A.根冠和分生区B.分生区和伸长区C.分生区和成熟区D.伸长区和成熟区10.根生长最快和主要的吸水部位分别是()A.根冠、分生区B.分生区、成熟区C.伸长区、成熟区D.成熟区、分生区11.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枝条是由枝芽发育成的B.植物的扦插、嫁接和压条等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C.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不同D.植物的生长只需要含氮、含磷、含钾的三种无机盐12.下列有关植物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茎中导管位于木质部,由许多只有细胞壁的死细胞构成B.长在主干顶端的芽叫顶芽,侧枝顶端的芽叫侧芽C.枝芽顶端尖,基部较粗,外面有幼叶包被D.无论顶芽或侧芽,都可能是花芽、枝芽、混合芽13.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

七年级生物种子植物导学案

七年级生物种子植物导学案

《种子植物》导学案班级: 姓名:一. 预习导学。

P79-86页。

1.通过解剖实验,观察了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项目及内容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不同点 子叶胚乳营养储存相同点2.填出菜豆种子各部分结构名称。

3.种子植物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类。

松树的种子是______的,外面没有起保护作用的_______。

松球果上那一片片_____结构是鳞片, _______就裸露在鳞片之间的缝隙中,所以松树属于_______植物。

而桃、大豆和水稻的种子外面有______,种子被包在______之中,所以称为_______植物。

二.小组合作交流。

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果皮起什么作用?在种子成熟后,果皮起什么作用?2.讨论: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种子植物成为陆生植物中占优势的类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三.牛刀小试。

1、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种子主要的区别是 ( )A .有无果皮包被B .胚的大小C .胚乳来源不同D .胚乳有无A .种子是由 和 两部分组成的。

种皮可以 里面幼嫩的胚。

B .其中 或 里含有丰富的淀粉等营养2、下列哪项是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A.具有根、茎、叶B.终年常绿C.种子有果皮包被着D.雌雄同株3、松树和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A.松树的果实内有种子B.松果没有果皮,种子裸露在外面C.松树的胚珠的外面有子房壁保护着D.松树的球果包被着果实4、银杏所结的“白果”是银杏的()A.果实B.种子C.胚珠D.胚乳5、下列植物类群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一、实验目的: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并了解其组织结构和功能。

二、实验原理: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是植物种子的最初形态。

由外到内分为种皮、种鞘和种仁。

种皮是由表皮细胞组成的保护层,种鞘是由胚珠出芽器官多倍化产生的提供营养的层,种仁是种子萌发时提供养分的主要部分。

种子的内部构造对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材料:白豆、刀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植物解剖刀;仪器:投影仪。

四、实验步骤:1.取一颗白豆,用刀子将种皮剥离,将种子放在盖玻片上。

2.用显微镜放大观察种子的形态。

3.将种子放在投影仪下,通过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形态和内部构造,同时进行投影。

4.将切片的种子放在载玻片上,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种子的组织结构。

五、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放大观察,可以看到白豆种子的外形为椭圆形,种皮呈黄绿色。

将切片的种子放在载玻片上,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种子的内部构造。

种子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种皮、种鞘和种仁。

种皮由表皮细胞组成,外层表皮细胞紧密排列,内层表皮细胞松散排列,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种鞘是提供营养的层,由胚珠出芽器官多倍化产生,可以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养分和能量。

种仁是种子萌发时提供养分的主要部分,含有胚乳细胞和存储物质。

六、实验分析: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了白豆种子的内部构造,并了解了种子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种子的内部构造对于种子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种皮可以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种鞘可以提供营养和能量,种仁可以供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所需的养分。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揭示种子生长和发育的机制,为植物育种和生物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八、实验思考:1.种子的内部构造和功能在不同植物种类之间是否存在差异?2.种子的组织结构和营养物质的分布是否随着种子的发育而变化?3.种子的内部构造是否与种子的萌发能力和生长发育有关?4.种子的内部构造是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1.《植物解剖学实验教程》,张希筠等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观察种子的结构》是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三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学生虽然对种子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种子的结构却了解甚少。

因此,教师应多给学生搭建实验探究的平台,按“学习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归纳出种子的结构”的顺序,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培养技能,学会知识,体验成功。

【学情分析】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展示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并利用这一观点来更好地掌握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减少单纯的机械记忆。

【教学目标】六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喜欢自己动手主动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相关知识。

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较易地掌握本节的知识。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本节课我制定目标如下:一、知识目标1、描述菜豆和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2、区分菜豆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通过实验归纳出种子的一般结构。

二、能力目标1、学会解剖和观察菜豆和玉米种子,记录观察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2、通过对比菜豆和玉米种子的异同,培养学生对比归纳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向学生渗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愿意与他人交流,认同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认真严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以及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难点】:玉米种子的结构的识别和结构特点。

玉米种子的子叶位置和功能。

【教学方法】种子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也是学生了解生物的生活所必须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认识种子的结构,特别是胚的组成,并理解种子是如何萌发成幼苗的。

所以本课采取同步教学法,让学生边观察,边学习。

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助、教师引领,让学生掌握种子的结构。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本节课选用了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做观察材料,这样可以为后面学习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做好铺垫。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①观察种子的结构和探究菜豆子叶及玉米胚乳功能的相关实验用品。

(培养皿、解剖刀、解剖针、镊子、放大镜、稀释的碘液、滴管)②制作教学PPT投影片。

③视频: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种子视频;观察菜豆种子的操作过程视频;观察玉米种子的操作过程视频;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的视频。

④FLASH动画: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动画。

2、学生准备:分组准备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并提前浸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问题视频播放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种子,让学生了解种子的多样性,认识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

教师质疑:它们的基本结构一样吗?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看、思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运用视频播放,从生活现象问题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环节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一)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学生思考分析后回答)教师:“观察时一定要先整体再局部,即先观察外形,再观察内部结构。

”播放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实验过程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结合实验记录单进行操作(两个同学一组,分析讨论合作)并完成实验报告单中的有关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并解答学生的疑问)投影片出示思考的问题:问题:1、菜豆种子的种皮位于最外面,猜测一下种皮有什么作用?(保护)2、菜豆种子的子叶有____片,比较_________(填肥厚或不肥厚),它有什么作用?(两片,肥厚,储存营养物质)3、豆类植物的种子结构由哪几部分构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构成)(学生交流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认识。

教师总结学生的操作,并主持学生交流讨论上述三个问题。

)教师小结:“菜豆种子的子叶是2片,且肥厚。

像菜豆种子这样胚有两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

播放菜豆种子的结构动画.(教师用彩色菜豆种子的结构图片。

让学生将实物与图形相结合,掌握菜豆种子的结构)(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播放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

教师结合视频演示强调什么是横切面和纵切面。

学生结合实验记录单进行操作(两个同学一组,分析讨论合作)并完成实验报告单中的有关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投影片出示思考的问题:问题:1、玉米种子的果皮和种皮不易分开,位于果实的最外面,它们有什么作用?(保护)2、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

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了什么?玉米种子的子叶有几片,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猜测一下它有什么作用?(胚乳中含有淀粉,1片,胚乳和胚之间,运输营养物质)3、玉米种子的结构由哪几部分构成?(由果皮和种皮、胚、胚乳构成,其中胚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实验现象,讨论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学生交流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认识。

教师总结学生的操作,并主持学生交流讨论上述三个问题。

)教师小结:“玉米种子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像玉米这样胚有一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

”播放玉米种子的结构动画。

(教师用彩色玉米种子的结构图片。

让学生将实物与图片相结合,掌握玉米种子的结构。

)【设计意图】加强直观教学,增加感性认识,通过自主探究、同伴互助、教师引领,帮助学生掌握新知。

小结:环节三对比观察,概括知识种子的一般结构播放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萌发视频(1)观察中,菜豆种子的种皮和玉米种子的果皮和种皮位于最外面,猜想它们有什么作用?(保护)(2)种子萌发的时候不能从外界吸收营养,只能靠种子自身储存的营养。

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各部分结构的特点,分析它们储存营养的结构分别是什么?(子叶和胚乳)(3)在菜豆种子里,像幼苗的部分包括哪些结构?其中与子叶相连在一起的结构是什么?推测一下,其中能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什么?发育成根的结构是什么?(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轴;胚芽;胚根;)(4)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

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什么?(胚乳中含有淀粉,胚乳的作用是储存营养物质)(5)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结构中子叶的作用是什么?(运输营养物质;储存营养物质)2、通过实验,我们弄清楚了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项目及内容菜豆种子玉米种子不同点子叶(2片)(1片)胚乳(无)(有)营养储存(子叶)(胚乳)相同点(种皮和胚)像菜豆这样胚中有____片子叶的植物我们称之为________植物;像玉米这样胚中有____片子叶的植物我们称之为________植物。

(2;双子叶;1;单子叶;)(小组讨论完成以上问题。

教师主持全班交流讨论,达成共识。

)【设计意图】巧用对比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得出结论。

环节四检测评价小结巩固通过学习,你肯定学到了不少知识吧?自己考察一下自己吧,相信你能行。

1、剥去菜豆种子外面的皮,可以看到菜豆种子有片子叶,种皮有作用。

2、玉米种子最外面一层结构是由和共同构成的,质地坚韧,和菜豆种子的种皮一样,都具有内部结构的作用。

玉米种子有片子叶。

3、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用放大镜观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是,未被染成蓝色的是。

淀粉的特性是。

4、菜豆种子的子叶的作用是;玉米种子的子叶位于和之间,作用是。

5、注明图中各部分名称:【设计意图】通过检测反馈,有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环节五总结《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记录单【实验起跑线】目的要求:1、认识种子的结构。

2、学习观察种子的方法。

浸软的菜豆(或大豆、蚕豆、花生等)种子,浸软的玉米(或小麦等)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碘液。

【实验主干线】方法步骤一、观察菜豆种子结构结合视频进行:1、取一粒菜豆种子,观察种子的外形,指出图中所示结构名称。

2、用刀片自种脐相对的一侧纵切种子,剥去最外面的一层薄皮——_______,剩下的“白胖胖的”部分叫_______。

3、小心地分开合拢着的两片______,用放大镜观察,指出胚的各部分名称。

二、观察玉米种子结构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种子的外形。

2、把玉米粒平放在培养皿里,按右图中虚线的位置,用________沿正中间____向切开。

4、在剖面滴一滴________,再用放大镜观察变蓝的部分为种子的____,说明里面主要含有的物质为____(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未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有果皮和种皮、________。

填写右图各部分名称:5、使用放大镜观察胚的结构。

指出各部分名称:三、分析、讨论、比较:1、分析讨论:(1)观察中,菜豆种子的种皮和玉米种子的果皮和种皮位于最外面,猜想它们有什么作用?(2)种子萌发的时候不能从外界吸收营养,只能靠种子自身储存的营养。

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各部分结构的特点,分析它们储存营养的结构分别是什么?(3)在菜豆种子里,像幼苗的部分包括哪些结构?其中与子叶相连在一起的结构是什么?推测一下,其中能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什么?发育成根的结构是什么?(4)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

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什么?(5)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结构中子叶的作用是什么?小结:2、通过实验,我们弄清楚了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像菜豆这样胚中有____片子叶的植物我们称之为________植物;像玉米这样胚中有____片子叶的植物我们称之为________植物。

【实验延长线】评价中加深:通过学习,你肯定学到了不少知识吧?自己考察一下自己吧,相信你能行。

1、剥去菜豆种子外面的皮,可以看到菜豆种子有片子叶,种皮有作用。

2、玉米种子最外面一层结构是由和共同构成的,质地坚韧,和菜豆种子的种皮一样,都具有内部结构的作用。

玉米种子有片子叶。

3、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用放大镜观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是,未被染成蓝色的是。

淀粉的特性是。

4、菜豆种子的子叶的作用是;玉米种子的子叶位于和之间,作用是。

5、注明右图各部分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