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版:八年历史上教材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解答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版:八年历史上教材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解答

部编人教版版:八年历史上教材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解答

部编人教版版:八年历史上教材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解答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材料研读课后答案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P4材料研读: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杀害。

白银大量外流,危及国家统治;摧残国人的身体和精神。

P6问题思考: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鸦片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政治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清政府度腐朽落后。

鸦片战争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战争领导者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

P7课后活动1.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后,香港岛的割让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西方列强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P9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会发生。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战争的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陆续完成,世界资本主义在19世纪50年代迅速发展。

扩大国内市场,掠夺殖民地,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共同的强烈愿望。

侵略中国,就是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P10材料研读: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

圆明园被烧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

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P12课后活动1.根据《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习题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习题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习题答案第1课鸦片战争【材料研读】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危害。

(P4)答:白银外流,威胁政府的财政;摧残人们的体质,导致政治腐败。

【问题思考】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P6)答: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失败的具体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者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课后活动】 1.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P7)答: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社会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略。

(P7)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问题思考】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P9)答: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法等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对中国开战的借口,即使没有这两个事件,英、法也会找其他借口开战。

【材料研读】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P10)答:火烧圆明园无疑是历史上最为恶劣的文化毁灭行径之一。

一代名园圆明园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也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

愤英法联军的暴行,恨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叹一百五十年的积聚随火而逝,再也无法恢复。

【课后活动】 1.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

(P12)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表2.略。

(P12)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材料研读】这段话说明了什么?(P14)答: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速,清政府猝不及防;清政府的腐朽,官员遇有民变,纷纷逃走。

【材料研读】《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P15)答:它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课后活动】思考太平军为什么进展这么顺利。

(P18) 答:军事进军路线较为正确(沿江东下);领导集团团结一致;广大战士革命热情高涨;广大人民的拥护;清军传统军事力量(八旗、绿营等)的腐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完整)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完整)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完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一、背景和目标本学期我负责教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通过对这个学期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二、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上,我采取了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研究能力,鼓励他们思考和提问。

我尝试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我力求使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其更具有实际意义。

我注重讲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

同时,我也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方面,我积极利用教材、课件、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以及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

这些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观点,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效果。

五、教学评估在教学评估上,我采用了多种方式来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外,我还引入了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项目作业等形式来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些评估方式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研究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我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了反思。

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实践活动来研究和理解历史知识。

同时,我也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研究兴趣和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

七、教学改进措施针对本学期的反思结果,我计划在下学期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对学生研究兴趣的引导和激发,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八、总结通过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反思,我认识到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重要性,并明确了下学期的教学改进方向。

我将继续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综合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部编版八年历史上教材内容整理、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解答

部编版八年历史上教材内容整理、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解答

部编版:八年历史上教材内容整理、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解答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内容整理释疑解难: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控制和干预,中国实际上被纳入不平等条约体系。

这种状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同时也造成了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它表现为从封建经济的缝隙中逐步生长出资本主义经济因素。

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只是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它却是与封建主义经济完全不同的一种经济形态。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鸦片战争的失败,从表层看是武器装备的落后;从深层看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与落后的封建制度的一次较量。

英国最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最早开展并完成工业革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清朝封建落后,闭关锁国,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材料研读:(P4 页)材料研读臣窃见近来银价递增,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银于内地,实漏银于外夷也。

……其初不过,纨绔子弟,习为浮靡,尚知敛戢。

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史,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

……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

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黄爵滋《请产塞漏卮以培国本折》一位英国人也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

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

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马克思《鸦片贸易史》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危害。

①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清政府的财政。

②摧残了人们体质,③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3单元《问题思考、材料研读、课后活动》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3单元《问题思考、材料研读、课后活动》参考答案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P40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孙中山早年从“医人”转向“医国”,从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他在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历程中,创建革命团体,建立政党,确立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

这一系列活动,让他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P41课后活动1.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三位重要历史人物,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请你查阅相关资料,谈谈对他们的看法。

结合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的具体活动展开分析。

在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他们虽然最后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永远闪耀着光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变。

2.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9课辛亥革命P43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

起义促进了民主革命浪潮的进一步高涨,也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

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P45课后活动1.B自己动手收集并阅读革命党人的事迹材料,课堂中适时讲述,也可以举办历史故事会。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P47材料研读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内外交困。

由于特殊的国情,革命党人把“排满看得高于一切,认为革命之目的只在于消灭专制,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南京临时政府对外推行与友邦“益求辑睦”的外交政策,想通过承认外国在华的一切特权,保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来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暴露出其软弱和妥协的一面。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争取各国外交上的承认,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是新生政权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部编人教版版:八年历史上教材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解答

部编人教版版:八年历史上教材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解答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材料研读课后答案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P4材料研读: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杀害。

白银大量外流,危及国家统治;摧残国人的身体和精神。

P6问题思考: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鸦片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政治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清政府度腐朽落后。

鸦片战争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战争领导者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

P7课后活动1.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后,香港岛的割让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西方列强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P9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会发生。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战争的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陆续完成,世界资本主义在19世纪50年代迅速发展。

扩大国内市场,掠夺殖民地,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共同的强烈愿望。

侵略中国,就是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P10材料研读: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

圆明园被烧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

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P12课后活动1.根据《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教材问题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教材问题答案

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危害。

(4)①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②腐蚀统治机构;③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2.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6)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武器落后,统治者战和不定。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

3.中国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而英国一直称之为通商战争,在你看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7)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材料,倾销商品4.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年前后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7)不再享有完整的主权,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这段话说明了什么?(14)清军丧失斗志,太平军勇猛无敌。

6.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15)7.《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8.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的说法?(22)①练兵和海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② 洋务运动仅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不能使中国富强。

9.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了哪些有益的启示?(23)洋务运动在中国已经落后之时,大胆迈出自强求富的第一步,他改变了一个民族固步自封,盲目自大等等的落后意识。

10.你如何看待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清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

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不触动封建制度。

11.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29)宣传变法救国的观点,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12.戊戌变法给我们的教训是: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不通,必须进行革命。

13.这些揭帖宣传了什么主张?你怎样看待这些主张。

(32)宣传了反抗列强侵略的主张。

反映了义和团对外国侵略者的痛恨,表现出英勇斗争的爱国精神,但也表现出了盲目排外的局限性,将帝国主义侵略与西方先进生产方式混为一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全册复习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全册复习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全册复习说课稿(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全册复习,主要涵盖了我国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

教材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科技文化成就,展现了我国古代历史的繁荣与变迁。

本册书的内容丰富,知识点众多,既包括了、经济、文化等方面,也涉及到了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轮廓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把握以及历史思维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历史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全册的知识点,能够系统地认识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材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科技文化成就等内容。

2.教学难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物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短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

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各个历史时期的知识点,了解历史发展脉络。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探究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补充,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

5.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历史上教材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解答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材料研读:(P4页)材料研读臣窃见近来银价递增,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银于内地,实漏银于外夷也。

……其初不过,纨绔子弟,习为浮靡,尚知敛戢。

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史,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

……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

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黄爵滋《请产塞漏卮以培国本折》一位英国人也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

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

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马克思《鸦片贸易史》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危害。

①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清政府的财政。

②摧残了人们体质,③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2、课后活动:(P7页)1.中国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而英国一直称之为“通商战争”。

在你看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保护鸦片贸易。

2.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主权遭到破坏,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4、问题思考:(P9页)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会发生。

因为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就是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5、材料研读:(P10页)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

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

……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这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它警示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

6、根据《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P12页)沙俄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通过中俄《北京条也》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通过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5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7、材料研读:(P14页)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鬼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琼驿,未走先哭。

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荆山而来,如虎兕(sì)出柙(x1á),先锋已到三里圩矣。

……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

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答云‘只有一绳’,则大哭。

我何等福气.....”这段话说明了什么?清军丧失斗志,太平军勇猛无敌。

8、材料研读:(P15页)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徙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

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它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绝对的平均主义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9、结合P14页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找出桂林、长沙、武昌、安庆的位置,思考太平军为什么进展这么顺利?①在图上自己标位置;②太平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清军腐朽衰败。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10、材料研读:(P22页)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吴永《庚子西狩丛谈》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的说法?①“练兵”和“海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②洋务运动仅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不能使中国富强。

11、课后活动:(P23页)1.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D)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哪些有益的启示?洋务运动是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的第一步,洋务派注意世界形势的变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缓慢进步。

启示:①固步自封、盲目自大必将被世界文明的发展所淘汰。

②落后的社会制度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放思想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要前提。

③发展经济,必须进行相应的社会制度变革。

④西方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无不经历了思想解放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12、材料研读:(P26页)旅顺屠城后,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下面这段话:“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

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试结合旅顺屠城的史实,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4天大屠杀,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充分体现了日本野蛮残暴的本质。

14、问题思考:(P26页)结合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历史说说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

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列强都是从海上开始入侵中国的。

中国放弃和丧失了制海权,是导致战争失败的重要战略原因。

甲午战争交了“学费”,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前车之鉴。

海洋防卫是国家海洋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抵御来自海上的侵略,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维护世界和平,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3、课后活动:(P27页)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①前者是丧失主权,被迫的,后者是充分行使主权,自愿的。

②前者是外国发展经济的需求,是为了进一步掠夺中国,而现在主要是我国内部发展经济的需求,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双赢互惠。

14、问题思考:(P26页)结合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历史说说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

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列强都是从海上开始入侵中国的。

中国放弃和丧失了制海权,是导致战争失败的重要战略原因。

甲午战争交了“学费”,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前车之鉴。

海洋防卫是国家海洋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抵御来自海上的侵略,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维护世界和平,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第6课戊戌变法14、问题思考:(P29页)维新派创办的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

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14、课后活动:(P31页)12.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时论戊戌变法,主要观点如下:A.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B.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C.戊戌变法失败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同意观点A:因为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并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

这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所以这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同意观点B:因为洋务运动的主张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戊戌变法则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所以说,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不同意观点C:因为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因此观点C是错误的。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15、材料研读:(P32)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后法艺,都学会,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请回答:(1)义和团运动的性质?(1分)反帝爱国运动;(2)最能体现义和团运动愚昧、无知、盲目排外落后性的是哪些主张?(3分)愚昧: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无知: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盲目排外: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3)清政府为什么匆忙对列强宣战?(2分)大沽炮台失陷;慈禧接到列强要她归政给光绪皇帝的谎报;(4)这些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你是怎样看待这些主张?揭帖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方式及目的。

义和团认为当时的民族危机是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主张通过武力反抗将列强赶出中国;主张保清、扶清。

义和团主张正面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但从揭帖中可以看出,他们没有判别帝国主义侵略与清政府反动统治之间的关系,并对清政府存有幻想,最终被清政府利用并出卖;他们没有把帝国主义侵略与西方先进文明成果区别开来,“拆铁道”、“拔线杆”、“毁坏火轮船”等极端排外行为表现了他们对现代文明的盲目排斥;“神拳助”、“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了天”等内容则表明义和团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15、问题思考:(P35页)想一想,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驻军,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东交民巷成为“国中之国”,清政府完全处于各国军队的影响和控制之下,各国可以更方便地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16、课后活动:(P36页)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材料研读:(P40页)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扭,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向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和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

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章士钊《孙逸仙·自序》为什么孙中山成为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孙中山从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革命的先行者。

并创办革命团体,建立政党,确立三民主义,发动武装斗争,这一系列活动,让他成为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