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城市日照时数(1997年)

合集下载

太阳能资源,全国各地日照峰值

太阳能资源,全国各地日照峰值

一类地区主要分布区域: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区域平均峰值:5.08-6.36地域特点: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O小时,辐射量在160-200千卡/cm²·年。

省份/直辖市主要城市年均日照(小时)平均日照(小时)具体平均峰值日照时间(小时)城市气候特点西藏拉萨3005.38.23 6.71 地理坐标为东经91°06′,北纬29°36′。

年日照时数30 14℃。

甘肃北部酒泉33169.08位于东经98°20'~99°18',北纬39°10'~39°59'之间年日照时数3033—3316小时,全年主导风向是西南风,其秒,最大风速20—34.5米/秒。

玉门3166.38.67位于东经96゜15'~98゜30',北纬39゜40'~4l゜00'之间零下28.7℃;7月份最热,极端最高达36.7℃。

年日照时数降水量为63.3毫米,蒸发量达2952毫米。

年平均风速为4敦煌3246.78.90位于东经92°13′-95°30′,北纬39°53′-41°35′。

9.4℃,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4.9℃(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

宁夏北部银川30008.22 5.45 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雨雪稀少,温8.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小时~3000小时,是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

新疆南部吐鲁番32008.77 东经88°5′-89°54′,北纬41°20′-43°35′。

全年日米 / 秒。

二类地区主要分布区域: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区域平均峰值:4.45-6.36地域特点: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辐射量在140-160千卡/cm²·年。

全国各地主要城日照辐射参数表及修正方法精

全国各地主要城日照辐射参数表及修正方法精

UC 为其它因数引起的压降。

表1我国主要城市的辐射参数表 城市纬度①日辐射量Ht 最佳倾角①op 斜面日辐射量 修正系数Kop哈尔滨 45.68 12703 ① 3 15838 1.1400 长春 43.90 13572 沈阳 41.77 13793 北京 39.80 15261 天津 39.10 14356 ① 1 171271.1548 ① 1 16563 1.0671 ① 4 18035 1.0976① 5 16722 1.0692 呼和浩特 40.78 16574 ① 3 20075 1.1468 太原 37.78 15061 ① 5 17394 1.1005 乌鲁木齐 43.78 14464 ① 12 16594 1.0092 西宁 兰州 银川 西安 上海 南京 36.75 16777 36.05 14966 38.48 16553 34.30 12781 31.17 12760 32.00 13099 5 14207 1.0249合肥 杭州 南昌 福州 济南 郑州 武汉 长沙 31.85 12525 30.23 11668 28.67 13094 26.08 12001 36.68 14043 34.72 13332 30.63 13201 28.20 11377 ① 1 19617 1.1360 ① 8 15842 0.9489 ① 2 19615 1.1559 ①14 12952 0.9275 ① 3 13691 0.9900 ① 9 13299 0.9988 ① 3 12372 0.9362 ① 2 13714 0.8640① 4 12451 0.8978 ① 6 15994 1.0630 ① 7 14558 1.0476 ① 7 13707 0.9036 ① 6 115890.8028V。

其水平面太阳辐射数据参照表1,其水平面的年平均日辐射量为12110(kJ/m2),Kop值为0.885,最佳倾角为16.13,。

泰安市1971—2009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泰安市1971—2009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泰安市1971—2009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摘要利用泰安市1971—2009年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总云量、低云量、轻雾和大雾等资料,分析了泰安市近39年来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泰安市日照时数平均减少78 h/10年,日照百分率平均减少1.7%/10年。

泰安市总云量、低云量和轻雾日数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关系,是影响日照时数的原因之一。

而大雾日数与日照时数无直接相关性。

关键词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山东泰安;1971—2009年日照是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日照时数是表征气候变化的主要气象要素之一[1-3]。

各地对日照多有研究论述,全国大部分地区呈现减少趋势[4-6]。

分析泰安市日照变化特征及其原因,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光能资源,推动气候资源保护、利用以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理进行农业生产布局、调整种植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日照变化特征分析1.1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泰安市1971—2009年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曲线有峰谷变化,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图1),趋势方程为y=-7.830 1x+2 650.7,平均减少78 h/10年。

日照时数最大值出现在1997年,为2 779.9 h,日照时数最小值出现在2007年,为2 019.1 h,两者相差760.8 h,由此可见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比较大。

39年平均每年日照时数为2 494.1 h。

1.2日照百分率年际变化泰安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6.2%,39年百分率也呈下降趋势(图2),趋势方程为y=-0.174 3x+59.717,平均减少1.7%/10年。

日照百分率最高值出现在1978年和1997年,为63%;最低值出现在2007年,为46%,这基本与日照时数的极值出现在同期。

2影响日照变化的气象要素分析2.1总云量以泰安市近39年的总云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作为横坐标,以其所对应年份的日照时数作为纵坐标,得到年平均总云量变化与年日照时数变化的关系曲线(图3)。

全国主要城市各月设计用气象参数

全国主要城市各月设计用气象参数

3.22504 0.017977
月日照小时数 太原 月份 月平均室外气温(℃) 水平面月平均日太阳总辐射量(MJ/m2.日) 月日照小时数 西安 月份 月平均室外气温(℃) 水平面月平均日太阳总辐射量(MJ/m2.日) 月日照小时数 天津 月份 月平均室外气温(℃) 水平面月平均日太阳总辐射量(MJ/m2.日) 月日照小时数 郑州 月份 月平均室外气温(℃) 水平面月平均日太阳总辐射量(MJ/m2.日) 月日照小时数 济南 月份 月平均室外气温(℃) 水平面月平均日太阳总辐射量(MJ/m2.日) 月日照小时数 合肥 月份 月平均室外气温(℃) 水平面月平均日太阳总辐射量(MJ/m2.日)
主要城市各月设计用气象参数 纬度39°48′经度116°28′ 海拔高度31.3m 1 2 3 4 5 6 7 8 9 10 -4.6 -2.2 4.5 13.1 19.8 24 25.8 24.4 19.4 12.4 9.143 12.185 16.13 18.79 22.297 22.05 18.7 17.37 16.54 12.73 200.8 201.5 239.7 259.9 291.8 268.8 217.9 227.8 239.9 229.5 纬度31°24′经度121°29′ 海拔高度6m 1 2 3 4 5 6 7 8 9 10 3.5 4.6 8.3 14 18.8 23.3 27.8 27.7 23.6 18 8.371 9.73 11.77 13.73 15.335 15.11 18.67 18.18 12.96 11.518 126.2 146.7 123.3 163.6 191.5 148.8 220.5 205.9 196.2 179.4 纬度46°49′经度130°17′ 海拔高度81.2m 1 2 3 4 5 6 7 8 9 10 -20 -15.7 -5.9 5 13.1 18.5 21.7 20.8 14 5.2 6.086 9.707 13.33 15.84 17.295 18.4 16.96 14.88 13.14 9.51 160 184.8 232.4 225.6 254.7 243.7 247.7 234.1 224.9 204 纬度45°45′经度126°46′ 海拔高度142.3m 1 2 3 4 5 6 7 8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19.8 -15.4 -4.8 6 14.3 20 22.8 21.1 14.4 5.6 6.221 9.501 13.46 16.45 18.405 19.86 17.81 16.3 14.15 10.099 163.3 187.9 240.4 240.8 274.1 269.7 262.7 256.1 239.3 215 纬度43°54′经度125°13′ 海拔高度236.8m 1 2 3 4 5 6 7 8 9 10 -16.4 -12.7 -3.5 6.7 15 20.1 23 21.3 15 6.8 7.558 10.911 14.76 17.27 19.527 19.86 17.03 15.94 15.2 11.004 195.5 202.5 247.8 249.8 270.3 256.1 227.6 242.9 243.1 222.1 纬度41°44′经度123°27′ 海拔高度44.7m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8.4 0.1 9.3 16.9 21.5 24.6 23.5 17.2 9.4 7.087 10.795 14.86 17.94 20.494 19.58 17.18 16.38 15.64 11.544

聚类分析(数学建模)

聚类分析(数学建模)
聚类分析
分类





俗语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但什么是分类的根据呢? 比如,要想把中国的县分成若干类,就有很多 种分类法; 可以按照自然条件来分, 比如考虑降水、土地、日照、湿度等各方面; 也可以考虑收入、教育水准、医疗条件、基础 设施等指标; 既可以用某一项来分类,也可以同时考虑多项 指标来分类。
应用范围有限,要求用户制定分类数目(要告知),只能对 观测量(样本)聚类,而不能对变量聚类,且所使用的聚类变 量必须都是连续性变量。
数据标准化处理:
存储中间过程数据
数据标准 化处理, 并存储。
指定5类
收敛标准值
存储最终结果输出情况,在数据文件中(QCL-1、QCL-2)
初始聚心选项,输出方差分析表
得到矩阵
G 7 G 8 D3 G 7 0 G8 12 .80 0
最后合并为一个大类。这就是按最短距离定义类间距离的 系统聚类方法。最长距离法类似!
最长距离(Furthest Neighbor )
• x11• •
x21•
d12
• • •

20
组间平均连接(Between-group Linkage)
系统聚类法
Hierarchical Cluster
系统聚类法优点: 既可以对观测量(样品)也可对变量进行 聚类,既可以连续变量也可以是分类变量,提 供的距离计算方法和结果显示方法也很丰富。
聚类分析
1、系统聚类法------(分层聚类)系统聚类法是应 用最广泛的一种(Hierarchical Cluster过程) 1)、 聚类原则:都是相近的聚为一类,即距 离最近或最相似的聚为 一类。 2)、 分层聚类的方法可以用于样本聚类(Q) 型,也可以用于变量聚类(R型)。

乐山市介绍

乐山市介绍

乐山市一、城市概况(/view/149006.htm#1)乐山简称嘉,旧称嘉州或海棠香国。

地理位置: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汇合处。

经度纬度:北纬28°28′52″~29°56′06″,东经102°15′30″~104°15′02″之间人口和民族:截至2011年6月2日,乐山市常住人口3235756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631206人;女性人口为1604550人。

乐山市共有41个民族成份,汉、彝、回、苗是世居民族,有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共12.8万人。

该市民族地区有峨边、马边两个彝族自治县和享受民族县待遇的市辖金口河区,共38万人,其中有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11.84万人。

二、地理环境(/view/149006.htm#1)乐山市地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中下游,北连眉山市,东邻自贡市,南接宜宾市,西靠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雅安市。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55′—104°00′,北纬28°25′—29°55′之间,幅员面积12827平方公里,占四川省幅员面积的2.64%,位居全省第10位。

乐山市地处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的过渡地带,总体趋势西南高,东北低,高差悬殊大。

最高处为峨边彝族自治县马鞍山主峰,海拔4288米,最低处是犍为县新民镇马厂坝岷江出口,海拔307米,相对高差3981米。

地貌有山地、丘陵、平坝三种类型,以山地为主。

山地面积8530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的66.5%,主要分布于市境峨眉山、峨边、金口河、马边、沐川一线的西南部,是凉山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

丘陵面积2694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的21%,主要分布于峨眉山、沐川一线的东北部,为缓慢上升长期剥蚀的红色丘陵区。

河谷平原面积1603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2.5%,主要沿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两岸分布。

市境江河众多,属丰水地区,年平均产水量113.7亿立方米,加上过境水741.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85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366立方米。

铜仁市日照时数变化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

铜仁市日照时数变化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

日照时数是衡量太阳辐射强弱程度的主要气象要素与指标,也是反映气候变化状况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

日照时数以及太阳辐射强弱程度会对农作物的生产以及整体产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关系着作物是否能够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对研究区域作物蒸发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王华等应用气候突变理论对阿克苏市的日照时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1955—2000年该区域的日照时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生了两次突变;石慧兰等通过对德州市1954—2005年的日照时数进行分析,得出研究时间内鲁西北的日照时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主要原因是云量的不断增加及人类的频繁活动,尤其是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大气气溶胶增多。

本文对铜仁市1961—2020年日照时数的发展演变规律进行分析,这对于进一步分析气候变化因素对农业生产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并对了解铜仁地区农作物的生长耗水量以及指导灌溉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1资料与方法本文选取铜仁市1961—2020年的日照时数作为研究资料,并对四季进行划分,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当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

先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气候要素的时间线性倾向率进行估算,并综合分析气候要素的整体变化发展趋势,采用小波分析法进一步分析气候要素序列。

小波分析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出时域和频域信号特征,并且可以反映出局部的变化信息以及信号发生变化的具体时间尺度,显示信号发生变化的具体时间位置,还可以针对突变点进行综合诊断,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的分析和预测过程中。

此外,本文采用M or l et复值小波对日照时数的实际周期性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之后采用累积距平法进一步分析和检验气候要素的具体时间序列。

结合1961—2020年铜仁市的年平均风速、轻雾日数、云量等参数信息数据,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可能对铜仁市日照时数产生影响的因子[1]。

全国各地主要城市日照辐射参数表及修正方法(精)

全国各地主要城市日照辐射参数表及修正方法(精)

全国各地主要城市日照辐射参数表及修正方法2010-12-06 09:46:32| 分类:能源环保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经过光伏工作者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技术不断得到提高,并且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特别是邮电通信方面,由于近年来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对通信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稳定可靠的太阳能电源被广泛使用于通信领域。

而如何根据各地区太阳能辐射条件,来设计出既经济而又可靠的光伏电源系统,这是众多专家学者研究已久的课题,而且已有许多卓越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光伏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笔者在学习各专家的设计方法时发现,这些设计仅考虑了蓄电池的自维持时间(即最长连续阴雨天),而没有考虑到亏电后的蓄电池最短恢复时间(即两组最长连续阴雨天之间的最短间隔天数)。

这个问题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我国南方地区阴雨天既长又多,而对于方便适用的独立光伏电源系统,由于没有应急的其他电源保护备用,所以应该将此问题纳入设计中一起考虑。

本文综合以往各设计方法的优点,结合笔者多年来实际从事光伏电源系统设计工作的经验,引入两组最长连续阴雨天之间的最短间隔天数作为设计的依据之一,并综合考虑了各种影响太阳能辐射条件的因素,提出了太阳能电池、蓄电池容量的计算公式,及相关设计方法。

2 影响设计的诸多因素太阳照在地面太阳能电池方阵上的辐射光的光谱、光强受到大气层厚度(即大气质量)、地理位置、所在地的气候和气象、地形地物等的影响,其能量在一日、一月和一年内都有很大的变化,甚至各年之间的每年总辐射量也有较大的差别。

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光电转换效率,受到电池本身的温度、太阳光强和蓄电池电压浮动的影响,而这三者在一天内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光电转换效率也是变量。

蓄电池组也是工作在浮充电状态下的,其电压随方阵发电量和负载用电量的变化而变化。

蓄电池提供的能量还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太阳能电池充放电控制器由电子元器件制造而成,它本身也需要耗能,而使用的元器件的性能、质量等也关系到耗能的大小,从而影响到充电的效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