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一、概述

1.谈古代官制,先从“官”字说起

官,作为一个整体,历来有多种称呼和解释。“官”字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西周时又称“寮”,亦作“僚”。《诗.大雅.板》中有“及尔同僚”一语,“寮”被解释为”官”《说文解字》释为“事君也”,官是为君主效命,为君主服务的。君、臣、民三者间,凡称“臣”者都可视为“官”,或已具备了做官资格的人。

祁隽藻(1793-1866),清代著名文人,结合自己的为官经历,在不同场合下,对“官”字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官”者“管”也。古语说“尧舜官天下”,这个“官”字是“公有”的意思,是说尧舜的天下是天下万民的,是天下万民共有的官长。“管”是在“官”字上面加“竹”字头,是说尧舜在治理天下的时候,茅檐不翦,土阶不修,住的是草屋,门前的台阶是土砌的,日子和老百姓完全一样。只有这样,这个“官”才能变成“管”,才能够代替上天管理天下万民。

2.学习官制的重要性

(一)官制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传说从夏朝开始,就有了职官的设置。至少从商朝起,就有了确切有关职官的记载。《左传.定公五年》“职官五年正”,即以“职官”泛指众官。大

约产生于战国时代的《周官》(即《周礼》),表述了“惟王建国,辨方正

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的一套宏大的职官体系。

(二)官制是史学研究的基础

“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

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因此,它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三)官制是治史的钥匙,入门的途径

3.古代官制的基本特征

(一)官是替君治民的

官为君治民,即官为君而设,这是古代官制最本质的特征。可以说,效忠

皇帝、俯首帖耳、惟命是从,是古代官僚的真实写照。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成为为官者的不变信条;

“贞观之治”时代,唐太宗接纳谏诤以“忠君”为前提。

因此,皇帝个人的政治素养以及个性、涵养、兴趣等,对于官僚群体便有

着决定性的影响。

(二)严密的管理机制

1.君主控制官员的选任

从乡举里选,到推荐、保举、征召、察举、九品中正,乃至科举制的推行,这其中体现了君权在选拔官员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化;

2.君权控制下的管理制度

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要官员牢记忠君,为君效力。如实行官员品级、俸禄制,旨在使为官者随时想到“食君之禄,死君之事”,不忘为君效忠。而考课、监察、回避、致仕等制度,则包含了君对臣严密控制的一面。

3.错综复杂的牵制关系

为防止官员擅权,历代在设官分职的基础上,大多建立起权力制约机制。自秦汉起,在皇帝之下形成了丞相总政务、太尉主兵、御史大夫掌监察的三权并立格局。魏晋至隋唐,则是三省并立,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复奏,尚书省施行,被视为古代最佳的权力制约机制。

权力制约,旨在防止大臣擅权,避免皇权旁落。这种制约机制虽然在某一时期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往往使得官僚机构叠床架屋,冗官冗员充斥,大大降低了办事效率。

(三)设官变化的一定之规(趋势)

中国古代设官制度中有两个变化趋势:一是朝廷设官始终存在着一个由内官向外官转换的趋势,二是地方设官往往由派出的监官转换定型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朝廷设官的转换: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的家臣、奴仆,一变而为该国的官员。汉武帝以后,为削弱相权,不断扩大内朝(中朝)的权力,提高少府属官尚书令、仆射等的地位,赋予其参决机务的职能,最终使尚书台成为中枢决策机构。

地方设官的转换:汉朝分天下为十三部(州)作为监察区,以刺史监临郡守。随着刺史事权的不断扩大,到东汉末刺史便由单纯的监察官发展为行政长官了。

(四)吏胥弄权

“阎王好见,小鬼难当”——《官场现形记》

历朝设官,皆有吏胥。汉朝公卿以掾吏起家者为数颇多。魏晋南北朝,始分流品,吏不入流,也不得与清流为伍。唐宋以下重科举,吏胥之选日轻。

尽管吏胥在古代选官系统中所占地位越来越轻,但其在官场中弄权弄法之事却有增无减,甚至凌驾于官长之上,招摇纳贿,草菅人命,这是古代吏治中的一大积病。

二、官

1.官的诞生

意大利历史学家维科把历史分为三个时代,即神祇时代、英雄时代和凡

人时代。所谓神祇时代就是人类的原始状态,在这个时期,官吏还不曾

出现,但是权力已经产生(图腾崇拜和神话体现权力意识),而这种权力

正是导致官吏产生的内在根源。

“官”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从“宀”意为“深屋”、“覆盖”,以“宀”

覆众,有治众的意思。起初,“官”本是臣吏之居所,意思是为君主和朝

廷办事者的处所,或管理群众的处所。《礼记.曲礼下》中说:“在官言官,

在府言府。”郑玄对“官”所做的注解是:“官谓板图文书之处。”后来,“官”这个字逐渐引申为对有政府职务人员的称呼。《说文解字》对它的

解释是“官,吏事君也”,揭示的是官与君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官是隶

属于君,并为君服务的。因此,《易经.系辞下》里有“百官以治”的说

法。官对上为君主朝廷办事,对下管理群众,所以他的地位就处于官与

民之间。

“官吏”这两个字合在一起恰好与“管理”谐音,孔颖达在给《礼记·王

制》中“王者之制禄”这句话做注疏时说:“其诸侯三公以下及三公至士,

总而言之,皆谓之官。官者管也,以管领为名。若指其所主,则谓之职。”

一个人之所以能管领另一个人是因为他有权力。

2.官吏的动态刻画:吏自身权力的取得以及职位的升迁,针对民众实施权

力的具体方式;

取得:(一)如君主的父子相承,或权力的介入下变相地承袭父职;

(二)科举制的选拔;

官吏的罢免升迁是个复杂的问题,他既关系到君主的个人好恶,还牵涉

到官吏之间的党派斗争;

官吏的权力渗透于他的语言当中,实施权力的方式往往通过语言或文字。话语成了权力的体现物,在地位有差异的人群之中,谈话总是围绕着有权力的人展开的,而没有权力的人所能充当的只不过是服从者、迎合者以及沉默的存在者。

例:《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

3.官吏的静态刻画:

(一)文官与武官文高于武武:“古来材大难为用”

(二)忠臣与奸臣

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爱国大于忠君;

“忠”其实是对最高权力的以身相许和绝对服从,因而,“忠”是对不平

等秩序的认可,是对权力顶点的依附和崇拜。“忠”使官吏们表现为对君

主的绝对顺从,长期顺从势必造成人的奴性。——《权力的旋流——中

国官吏群像馆》

(三)女官

4. 君、官、民

(一)君臣关系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时,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听了非常赞同,他说:“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吾得而食诸?”

《逸周书·官人解》:“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也就是说君臣之间要看君是否有惠于臣,臣是否忠诚于君。

张养浩在《庙堂忠告》中直接提醒在上者说:“天子之职,莫重择相;宰相之职,莫重用贤。”那些有作为的皇帝大多严于律己,勤于国事重视选拔人才。古人云“不忍欺在德,不能欺在明,不敢欺在威”。面对一个德威兼备、政治清明的皇帝,做臣子的既不忍欺,也不能欺,更不敢欺。

反例:宦官专权,明英宗被俘

面对清明或昏庸的皇帝,大多官吏习惯于以忠心待之,其典型表达出自《水浒传》中的宋江:“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第一百二十回)

反例: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个人意识的觉醒(二)官民关系

作为权力的主体,包括皇帝在内的官吏在官民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而实施仁政的权力主体理所当然地会受到人民的拥戴,推行暴政的权力主体最终难免落个被推翻的结局。所以,官民关系和谐与否首先取决于官吏对民众的态度,这一态度也决定了国力的兴盛与否。

例:“载舟覆舟”论形象揭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孟德斯鸠的总结:“中国在历史上有过…关闭在同样的深宫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